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血刃-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微微一笑:“赵老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
赵伯言伸手一指,刚刚那名为陈应充当桌案的年轻男子道:“大将军,这是犬子赵浩信。犬子粗通墨,若大将军看他还算入眼的话,让他跟随大将军,侍奉左右。”
陈应微微一叹:“可怜天下父母心。”
第五十三章 太夸张了
赵伯英甚是忐忑,他们朔州六大豪族投降唐军,在李唐朝廷国没有半分人脉。更何况他们与陈应更像是交易性质。陈应拿出五万石粮食,他们六大豪族子弟替陈应卖命,双方是公平交易,各取所需。
正如陈应的感叹,赵伯英其实也有私心。他已经年近古稀,本来也没有多少活头了。可是他的小儿子赵浩信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果陈应同意给朔州赵氏留下一丝血脉,别说升官发财,就是留条活路就不错了。
陈应并没有直接答应。因为陈应明白,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是不会珍惜,往往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才会珍惜。正是因为如此,陈应脸上露出不置可否的神情,淡淡的打量着赵浩信。
赵浩信假装自己非常英武的样子,看着他挺起胸膛,凝目蓄势的样子,陈应感觉他像小孩子可笑。
陈应吸了一口气,微微摇头。他现在领导艺术是越来越精通了,一路都是惊心动魄过来,再没有这点本事那就废柴啦。晾了赵伯英小半柱香的时间,此时应该差不多了,此时的赵伯英,额头出现了细细的汗珠,也不知道是天气热,还是心里紧张。
在这个年代,读书人是稀有物种,特别是在灵州的时候,让陈应无比悲催,他连开设脱盲识字班的教书先生都找不齐。更何况,以陈应现在的功劳,升官加爵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武职再往上就可以获得开府建牙的职权,陈应对于人才的渴求是没有止境的。
对于赵伯英的儿子,别说一个,哪怕再来一打,陈应也不嫌多。
陈应从鼻子轻轻哼了一声,淡淡的问道:“你读了多少书?”
赵浩信小心翼翼的问道:“回禀大将军,浩信读过诗、书、论语、春秋还有数。”
如果赵浩信不提数陈应基本上就不考校他了,可是他偏偏提到了陈应最为擅长的领域,陈应淡淡的道:“本将军问你,若步卒每日食三升粮食,骑兵战马每日食一斗。本将军有一万石粮食,行军半个月,最多可以率领步兵几何,骑兵几何?”
赵浩信闻言,立即拿起一根小木棍在地上演算起来。莫约一柱香的时间,赵浩信将计算的结果告诉陈应:“可带骑兵三千七百余骑,步兵六千人。”
事实上这道题,根本不算题,答案有非常多的组。可以步兵一个带,全部骑兵,也可以骑兵一个不带,全部步兵,也可步骑参半。陈应本来考核的目的就是试试赵浩信的本领,这番简单的考核,可以看出赵浩信有了基本的计算能力。
陈应道:“本总管命你为灵州兵曹司吏。”
唐代总管府和地方政府都是有着垂直管理体系,灵州总管府为例,陈应麾下不仅有长史、记室参军、录事参军等官职之外,还有司兵、司法、司功、司仓、司岳、司士、司户等参军。但是在各职司参军之下,还有府、史、胥、徒等属官。而赵浩信这个兵曹司吏,等于司兵参军下属的一个吏员。论级别相当后世的科级干部。
赵浩信闻言大喜道:“谢大将军提携之恩!”
虽然赵浩信这个官员仅仅刚刚入流,相当从八品。然而对于赵浩信来说,这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看到赵伯英的儿子被陈应委任为兵曹司吏,徐才甫也将自己的儿子徐一功,举荐给陈应。陈应也同样装模作样的考核一番,任命为司仓吏。也就是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
这下等于捅了马蜂窝,郭瑞、董安、任弼、冯岢岚等众人也将自己的子侄举荐给陈应为官,陈应简单考核了众人,发现众人果然如他们的父辈所说一般,多少有点真才实学。陈应照单全收。
当然,这么做也是皆大欢喜。朔州六个豪族将嫡系子弟送到陈应身边,事实上不仅仅是捞一个官做,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充当人质,表达他们对陈应的忠诚。
事实上,陈应也没有预料到。后来在大唐非常强大的政治派系灵武系,就这样诞生在雁门关城之下。
日后的灵武率官员,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特征,这些灵武系出身的官员,上马可管军,下马可牧民,全部都是武全才。
午后的天气非常闷热,陈应混身出了很多汗,很想找人弄点冷水洗洗澡,不曾想还没有等陈应下令准备洗澡水,陈应就听见帐外传来一阵欢呼声。
陈应抬头问道:“去问问是出了什么事情!”
梁赞道:“葛通求见!”
陈应反而疑惑起来:“这葛通是谁?”
梁赞道:“好像上午的时候,那个老工匠是姓葛!”
陈应点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葛通手舞足蹈的跑来大帐:“大将军,成了,成了!”
“什么成了!”此时陈应压根就没有想起来先前曾命令葛勇打造襄阳炮。
听到葛通说把新式投石机投靠出来了,陈应非常开心,也顾不得天气炎热,披甲带刀,冲出帐外:“走,去看看!”
此时雁门关外的唐军大营,根本就没有独立的将作营,制造投石机的地点,就在陈应临时命名的朔州军军营的一角,此时一个庞然大物树立的朔州军营内,只见此投石机高约五六丈,差不多相当四层楼那么高。
外形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龙门吊车,吊起了一个巨大的秤砣。陈应刚刚开始以为,襄阳炮式配重式投石机虽然简易,可是因为滑轮组的原因,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做到的。
事实上陈应再一次小看了古代人,葛通率领的众工匠居然用百炼钢打造了十二组的滑轮组,通过这组滑轮,哪怕一名寻常士兵,都可以轻松将配重式投石的配重装备重新起吊。
最让陈应意外的是抛射杆虽然是用一根合抱粗的大树干作为抛射臂,不过聪明的葛通却用铁包将非常容易磨损的部位包裹了起来。
陈应看到这座巨大的配重式投石机,向葛通问道:“试过了没有?”
葛通摇摇头道:“还没有试!”
“那现在就试!”陈应用毋庸置疑的语气道:“放石弹,先放一百斤两重的石弹进去,看看威力如何!”
由于不知道这架投石机的威力,陈应让人清空了方圆五百步的人。陈应本想亲自操作一把这个时代并不存在的投石机,可是梁赞说什么也不让陈应去试验。
梁赞等所有的人都躲开之后,一刀子就割断了延长臂上的麻绳,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咯吱声响起之后,沉重的配重石块迅速地将延长臂压起来,延长臂同时也带动了绳索,绳索带着石块旋转了起来,延长臂看似动的很慢,延长臂上的绳索却旋转的非常有力,在半空中加速度一圈之后,就被事先设定好的绳子扯开了皮兜子,那块一百斤重的石弹就顺势飞了出去。
一百斤重的巨大石弹,打着璇儿在空中飞舞,不偏不倚,正中三百五十步开外的胸墙。
咔嚓一声,胸墙应声而倒。
陈应惊呼道:”握草,这也太夸张了!“
第五十四章 居然癔症了
尘烟散尽,朔州军军营的营墙出现一道宽约一丈有余的豁口,陈应目瞪口呆的道:“握草,这也太夸张了吧?”
朔州军军营建造的营墙虽然是夯土筑成,莫一人高。不过却厚约一尺八寸,内用碗口粗的树木栏杆骨,然后用泥土一层层夯实,坚固异常,哪怕高速飞奔战马也不易撞塌。然而,这一石炮下去,居然砸塌这么一大块。
陈应走到营墙的豁口前,仔细观察。发生石弹撞塌营墙之后,余势未全消,破墙而出后,还滚出十数步远。而且最为让人惊诧的还是营墙内那碗口粗的松木,居然被齐撞断。
可是想象,一旦这石弹不是砸在营墙上,而是砸在人的身体上,恐怕会沾着既死,碰着既亡。
赵伯英道:“这么厉害?”
徐才甫道:”好厉害的炮,打出三百五十步远,比十一梢炮还强。”
郭瑞反驳道:”比十三梢炮都厉害,十三梢炮需要五百人才能拉动,这只需要三五个人,如今上百架石炮并排摆开,就算雁门关是铁的,也能给他砸扁喽!”
人群中唯一还算镇定的只有陈应了。
罗士信膛目结舌的道:“好,厉害,要是当初有这么厉害的投石机,虎牢关也能攻下来!”
说起虎牢关,那是瓦岗军的伤心地。当初李密为了攻打虎牢关,足足不分昼夜的攻打了十三天,超过四万瓦岗军将士埋骨在虎牢关关城之下,近三万人受伤。若非因为虎牢关消耗了瓦岗军太大的元气,恐怕王世充也没有办法轻易取胜。
望着陈应,罗士信的眼睛都红了:“若是早认识大将军,好多兄弟都不用死了”
梁赞目瞪口呆的道:“这也太厉害了吧?”
赵伯英的嘴巴都裂到了耳朵根,一脸得意的道:““大将军真是天纵奇才!这下夺取雁门关,就更加容易了!”
众人一看赵伯英大拍陈应的马屁,岂会落在赵伯英之后。
“大将军真乃智计无双,气宇轩昂,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不同流俗、不欺暗室、不忘沟壑、赤子之心、举世无双、绝世超伦、昆山片玉、人中之龙、首屈一指、铁中铮铮、无出其右、裒然举首、一代风流、庸中佼佼”等褒义词连绵不绝,尽管陈应明明知道他们这是在拍自己的马屁,不过这种感觉确实是非常不错。看着众人挖空心思一门
陈应连连摆手打断了众人的恭维之词,如果不制止他们,估计他们拍马屁能拍到天黑。
葛通却认真的打量着这具新式的配重式投石机道:“大将军,这个转轴比较麻烦,你看这才发射一次,已经出现了裂纹,最多三五次就会断掉!”
陈应想了想,终于发现了问题。在后世只要转动部件,都是有轴承。通过轴承从而减少磨擦阻力。陈应却知道轴承这个东西别看简单,在这个时代,要想制造出来却不是容易的事情。
陈应没有拿出比较好的意见,就问道:“你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葛通想了想道:“那只能用铁转轴了!”
不一会儿,葛通走向一辆马车,拿着工具三两下就将马车上的轴承给卸下来了,陈应看到葛通手中的轴承,大跌眼镜。
葛通手中居然拿着一个轴套式轴承,陈应原本还以为,滚动轴承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没有想到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大唐发现了古代的轴承。这个轴承是采取铜锡合金制成,内圈直径莫约四寸,外圈直径将近一尺。
相对后世的滚动轴承,这个铜质轴承,明显显得笨重。
尽管这个轴承显得笨重,然而,不可却让陈应大吃一惊。陈应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九个多月了,他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些细小的问题。通过葛通的介绍,陈应这才明白,这个轴承其实并非他的发明,而是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制造出了原始的轴承式轴式,用来作为马车或船舵等关键部位的转动。
陈应仔细观察这个轴承,最终还是发现了其中与后世轴承的区别,首先这个时代的轴承并非后来那样的圆珠作为作为轴承的滚动部分,而是采取了一根根长约两寸,粗约三分的钢质圆柱,而且让陈应意外的人,古人已经意识到了润滑油的作用,当然古人没有技术合成润滑油,都是采取动物的油脂,作为润滑油。轴套式轴承可以说是现在滚珠式轴承的鼻祖。
“葛通!”
“小人在,请大将军示下!”
“你有没有想过将这个轴承,改造得更轻便些?”
“改造得轻便些?”葛通苦着脸道:“好叫大将军知道,这车轴承若是外壁变薄,就会不耐用。”
陈应道:“你难道没有发现,滚柱相比滚珠更省力?如果把这个轴套内的转柱,换成转珠,那样以来,这个轴承不就变得更加快速灵活?”
“可是,打造钢珠子实在在太难了!”葛通疑惑的道:“而且,没有办法打造出一模一样的钢珠,即使小老儿,恐怕也难以做到数十颗钢珠一模一样。”
任何事情,很显然都不可能一躇而就。陈应道:“这样啊,本将军欲成立灵州军将作营,监事林传福为将作营都监,你为副都监。暂时先不忙打造轴承,可以尽一切能力,打造这种新式的投石机!”
葛通好半天没有反应过来,看着葛通愣在当场。赵伯英轻轻踢了葛通一脚道:“还不谢大将军提携之恩?”
葛通这才反应过来,忙不跌的跪在地上,朝着陈应连连磕头。
陈应淡淡的道:“起来吧,好生做事!”
葛通起身怯怯的道:“大将军,小老儿做那个将作营副都监是官吗?”
“怎么不是官呢?”陈应郑重的道:“灵州将作营都监与司工参军管辖,如今灵州司工参军空缺,林传福作为上官,也是检校司工参军,是从五品官。而你作为副都监是都监的副手,最次也是从六品官身。”
葛通难以置信的道:“这岂不是要从家主还要大?”
赵伯英哭笑不得的道:“县丞不过是八品或从七品官,哪怕是名都大邑的县丞,最多不过从六品,当今唯有两个县丞可是从六品一个是长安县丞,一个是万年县县丞。”
“我是官了?”葛通拍着手大笑道:“我是官了,我是官儿”
看着葛通张狂的样子,赵伯英脸色越来越黑,不曾想葛通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上,居然昏倒了。众人大惊失色,又是掐人中,又是灌水,好不一儿葛通悠悠转醒。醒来的葛通缓缓爬将起来,拉着一人,伸手指着自己的衣领,急切的问道:“我是官了吗?我是官了吗?”
第五十五章 榜样的力量
众人看着葛通有些莫名奇妙。葛通脸上浮现如同醉酒一般的潮红,兴奋的嘶吼道:“我是官了,都出来拜见本官!”
葛通胡乱抓了一人,用力摁住那人的肩膀,一本正经的喝道:“跪下!”
说来也巧,被他抓住的那个人本是葛通的徒弟。也是赵氏子弟叫赵无伤。赵无伤虽然是赵氏子弟,不过却属于偏远分支,与赵伯英并不亲密,这个赵无伤等于是葛通养大的。赵无伤向来对葛通言听计从,别说让他下跪,让他去死,赵无伤都不会含糊。
听到这话,赵无伤下意识的跪在地上,向葛通磕头。
看到赵无伤下跪,葛通甚是得意。
不过,在葛通转身的时候,正撞见一名扛着大铁锤的汉子露出讥笑的样子。
葛通一脸愤愤的道:“给我跪下!”
那黑脸汉子理也不理葛通,转身就走。
葛通勃然大怒,一把拉起赵无伤道:“我是官,他不跪我,真是岂有此理。”
赵无伤像哄孩子一样,顺着葛通的话道:“师傅是官了,还是大官”
“我是官了,我是官了!”不由分说葛通推开徒弟,往大营里跑去,这个时候,明显看出葛通已经变成癔症了,他像猴子一样一蹦两尺余高,拍着手大笑道:“我是官了,我是官儿,你们赶紧的,出来拜见本官,违者格杀勿论!”
众人感觉莫名奇妙,大眼瞪小眼。暗暗思忖:“这到底是怎么个回事?”
陈应倒神色如常。
赵伯英脸黑如锅底,咬牙切齿的吼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是国人的劣根,穷人乍富或是身份地位陡然升高,是非常遭人嫉恨的。特别是葛通原本不过是赵氏家族蓄养的一个匠户,陡然间被陈应擢升为将作营副都监,别说一般人,就算是赵伯英心中都酸溜溜的。赵伯英的小儿子如今才被委任为兵曹司吏。也算勉强入品。
可是葛通却是一步登天,上来就是从六品的将作营副都监。将作营副都监虽然只是一个匠官,对于这些普通人来说,也是可以光宗耀祖的大喜事。
徐才甫内心里无比羡慕葛通的运气,可是看到葛通的模样也悠悠叹了口气,对身边的儿子徐一鸣道:“看到了吧,这就是命,命里有时,莫强求,命里无时,终究一场空。就算有官,也没有做官的那个命。”
徐一鸣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父亲大人所言极是,儿子寒窗苦读十年,这才得了一个仓丞吏,不过是从八品的小官!”
“小官就不错了!”徐才甫朝着已经披头散发,如同疯子一般的葛通道:“陈大将军如今年方弱冠,就是已经从三品下的左武卫将军了,现在就已经封侯拜将,足以比肩前汉的霍去病。看陈应大将军的面相,可不像一个早夭之人,将来他的前程将不可陷量。你跟着陈大将军,兢兢业业,将来也可以混一个好出身。”
虽然杨广发明了科举制度,不过由于隋末战乱。科举制度在隋朝事实上只有象征意义,因为杨广只录取了十二名进士。在这个时代,察举制度才是获得出身的主要途径。事实上陈应如果没有平阳公主李秀宁和太子李建成的举荐,他根本不可能如此官运享通。
徐一鸣点点头。
徐才甫指着披头散发的葛通道:“你看,就像他,生就苦命人,一朝得势却得了失心疯,何苦来哉。”
徐一鸣脸上浮现不忍之色,叹了口气道:“真是太可惜了!”
在这个时候朔州大营里将士和民夫,基本都已经知道了葛通因为打造出了新式投石机,得陈应赏识,擢升为将作营副都监,一下子欢喜地得了失心疯。
赵伯英气急败坏的对身边的赵氏子弟吼道:“你们愣着干什么?还嫌丢人不够吗?快把葛通抓起来关到牛棚里去!”
说着,赵伯英朝着陈应跪下磕头道:“让大将军见笑了!”
陈应道:“无妨!”
事实上,陈应非常清楚。中国经过五千多年官本位发展,全民受官本位思想侵袭,以做官为至高的目标。说句题外话,老程当年也去报考过公务员,虽然公务员并不官,但是竟争力度仍旧非常恐怖。当年录取是二百个职位,报考的人数多达十一万多,相当于五百多人竟争一个职位。老程当年考试失败,失意过一阵子才从坑里走出来。
作为匠户,几乎没有什么出头的机会。他们生生世世都是为匠,虽然说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工在第三等,不过三等和四等的区别不大,都没有什么政治地位和权力。猛然间让葛通做将作监副都监,确实是陈应欠缺考虑。
葛通的内心承受能力太差,一下子就像范进中举一样,癔症了。
看着葛通被几名赵氏后生押着往外走,陈应笑道向赵伯英问道:“这个葛通平时有没有害怕的人?”
赵伯英不解陈应的意思,但是还是认真的道:“这范通平时最怕他爹,不过他爹已经死了三年了!”
陈应道:“他这是欢喜得狠了,一口痰涌上心窍,迷了心智,只要找一个凶狠的人,一巴掌抽过去,吓他一吓,他这口痰吐出来就没有事了!”
赵伯英且信且疑,让一名面像凶恶的人过去。这名面相凶恶的大汉走到葛通面前,扬起巴掌便抽过去。他这一巴掌力度甚是凶猛,直接将葛通抽将原地打了一个转。
葛通昏迷在地上,好半天这才悠悠转醒。
看着葛通转醒,赵无伤大喜道:“师傅你没事了,太好了!”
葛通隐隐约约记得自己被陈应委任为官,其他事情就已经记不得了。葛通悄悄问赵无伤:“为师做官了?”
赵无伤点点头:“陈大将军擢升师傅当官,师傅也提拔我做一个官吧,不要太大,就穿官靴就成!”
葛通带着一帮徒弟莫约十数人向陈应千恩万谢之后,就带着众人连忙打造更多的配重式投石机。
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从之。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葛通因为打造投石机有功,被陈应封官,这在朔州大营里掀起了惊涛骇浪。相较而言,朔州六大豪族的家养工匠可不止一个葛通,这两万余人中,至少数千人多少会点手艺。其中以木匠、铁匠、漆匠、蔑匠、锁匠居多。
葛通虽然在大营里闹了不少的笑话,但是无疑,葛通给陈应做了一个免费的广告。
只要好好做工,工优也可以出仕。
这让很多自命不凡的工匠产生了样的心思。
第五十六章 惊人的发现
陈应虽然没有开府建牙,但是也有直接委任官吏的权力。不过正七品官以上正印官,陈应只有举荐权,而没有直接委任权力。七品以上正印官都需要吏部进行审核,也就说陈应可以举荐,但是用或不用,决定权不在陈应这里,而在吏部。
灵州总管根本就没有将作营这个编制,在唐朝朝廷的官制架构中,同样也没有将作营都监这个官职。这个官职属于私幕,朝廷不会承认。不过唐朝朝廷有将作监,设有监二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下。掌土木工匠之政,总左校、右校、中校、甄官等署,百工等监。
陈应委任的这个官,属于检校官。就是临时性质,只要出了灵州总管府辖境之外,没有人会承认。像赵浩信、徐一鸣等人的官职,则属于辅佐官职,这种官职不是掌印官,只是职事官,需要陈应举荐,朝廷报备既可。
葛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