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看了后面的字之后,窦琮隐隐感觉这陈应这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窦燕山,有义方。
  难道说侯莫陈氏是用这种方式向扶风窦氏示好?
  如今侯莫陈氏不比从前,然而却有了隐隐崛起的迹象,陈应无论如何这一次回朝都会封公,封为右武卫大将军,十六卫大将军,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官职,况且其堂兄侯莫陈虔会银青光禄大夫,广平郡公,一门两公,放在长安城也不会被人轻视。
  事实上,莫侯陈氏的底蕴远比表露出的简单,侯莫陈氏在岭南十七州经营了两代人,就连岭南冯氏也比不上。在这个时侯,李渊需要倚重侯莫陈氏的地方还真不少。
  况且,李渊已经有意与侯莫陈氏联姻,以陈应今时今时的地位,根本不需要这般。
  写书赞美窦氏祖宗这样的事情,如果脸皮不厚还真做不出来。
  想到这里,窦琮心中一动。回去一定将侯莫陈氏有意与扶风窦氏示好的消息传达到。
  身份相差无几的时候,哪怕任何一个不经意间举动,都会被错误的解读出很多种意思。
  窦琮冲陈应道:“武功侯想出去,只怕找不到印刷坊吧!”
  陈应点点头道:“确实是如此!”
  在这个时候,书籍还是依靠书抄,虽然有雕版印刷,不过同样掌握在世族门阀手中。窦氏与侯莫陈氏并不一样,侯莫陈氏以武勋起家,而窦氏却是以略帮助魏孝帝汉化拓跋鲜卑,渐渐成为宗世族门阀。窦氏门丁兴旺,获得的将军之职其实也不算少,然而除了一个窦炽以外,其他在军功方面毫无建树。
  特别是他的哥哥窦轨,事实上李世民的第一场败仗,正是因窦轨轻敌大意所致。
  窦琮道:“等新书成稿之后,我们窦氏可以替武功侯刊印一千册!”
  “那实在是太感谢窦公了!”
  陈应其实心中也暗暗嘀咕,无事献殷勤非奸既盗。
  窦琮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八十五章 白城怎么办?
  “不知窦公此次是来所为何事?”陈应试着问道。
  三字经全三百八十二句,每句三个字,共一千一百四十六个字。如果删减一些唐代以后的东西,增加一些字句,最多可以保留千字或者,很有可能不足千字。如果在后世,这仅仅相当于一张A4纸的字量,刊印这么一本书,根本花不了多少钱。
  然而,在这个时代,刊印的工艺,主要还是依靠雕版印刷,如果是千字,至少需要将近四十个雕版,费时至少需要半年以上。如果考虑上雕版的价值和人工费用,刊印这一千册书,至少需要五六百万钱。
  五六百万钱虽然不是太多,特别是对于扶风窦氏这样的门阀,这点钱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然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一笔相当于一百户普通农家一年的纯收入,显然,这不是陈应与窦氏这样萍水相逢的关系可以解释得通的。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陈应还真不敢轻易接受窦琮的好意,五六百万钱虽然不是一笔小数目,这笔钱对于陈应来说,其实也还真不是什么可以左右陈应的意志的价码。
  窦琮猛然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险些误了正事,老夫此来奉旨!”
  “来人,准备香案”
  不等陈应说完,窦琮摆摆手道:“陛下口谕,不用如此正式。”
  陈应神色立即肃然起来。
  窦琮道:“奉大唐皇帝陛下口谕,着灵州总管、右武卫将军、骠骑大将军、武功县侯陈应入宫觐见,钦此!”
  陈应暗暗猜测这一次回长安是福还是祸?
  窦琮看着陈应露出迟疑之色,笑道:“陈大将军是担心身上的伤,受不了这路上的颠簸之苦?”
  “陈大将军不必担心!”窦琮道:“陛下说了,此事不急,待陈大将军身体无碍后,再启程也无妨。”
  “这也恐怕不好吧!”
  陈应斟酌一下道:“君命如山,陈应就算是爬也会爬到长安城!”
  窦琮心中暗想,难道陈应已经猜测到李渊要赐婚陈应了?陈大将军莫非早已迫不及待?“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白城县主也是端装大方”
  白城?李道贞?
  陈应惊讶的道:“我跟白城?”
  “陈大将军难道不是已经知道了吗?”窦琮笑道:“陛下有意纳陈大将军为王婿,尚白城县主。”
  听到这话,陈应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陈应脑袋里甚至不由自主的浮现,李道贞拿着陌刀疯狂的砍杀他的情景,当时陈应可是差点没被李道贞一刀两断。
  娶李道贞,李渊这是有多恨自己啊。一旦自己不经意间惹怒李道贞,岂不会要被她拿着陌刀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陈应失神落魄的跌坐在床上,连窦琮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了。
  到上晚上掌灯时分,亲卫将饭食送到陈应层里。
  陈应早已神游体外,根本就没有心思吃饭。
  深刻子时,陈应还是像塑像一样,端在灯前,望着摇曳的烛火,怔怔出神。
  梁赞看着陈应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看到眼里,急在心里。他亲自端着饭,走到陈应面前道“郎君,吃点东西吧!”
  “郎君,您多少吃点。”
  陈应已经到了快要爆发的边缘,他拿起案台上的笔筒,朝着梁赞头上砸去。
  “嘭”竹子镂空雕花的笔筒,撞到门框上。
  梁赞嘴笨心粗,根本不知道陈应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不过,梁赞也不傻。
  他看到自己无法劝动陈应,就亲自去找平阳公主李秀宁。
  不过,此时李秀宁已经去了一百五十里余的太原城。当李秀宁得到消息返回苇泽关的时候,陈应已经做了两天一夜,滴水未沾,陈应的神色萎靡不振,嘴角已经起了干皮,看上去让人心疼。
  李秀宁端着饭菜走到陈应屋里的时候,陈应原本动也动的眼珠子,微微转了一下,依旧不为所动。
  李秀宁端着饭菜,朝陈应面前一放。
  “吃!”
  陈应不为所动。
  李秀宁也没有二话,直接端着饭菜出去。不一会儿,门外传来碗碟摔碎的声音。随即李秀宁又端着一份饭菜进来,同样惜字如金:“吃!”
  陈应依旧不为所动。
  李秀宁愣了莫约小半柱香的时间,然后朝着门外走去。
  “哗啦”
  李秀宁又进来了,如此反映复五次。当第六声哗啦声响起的时候,陈应终于忍不住了:“姑奶奶,别摔了,太浪费粮食了。”
  陈应端着饭碗拿起筷子道:“我吃还不行吗?”
  “出了什么事情,居然让你这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李秀宁奇怪的问道:“这可不像你!”
  陈应微微叹了口气,望着李秀宁的眼睛道:“陛下要给我赐婚!”
  李秀宁脸上的笑,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那,还真要恭喜你了!”
  陈应道:“你知不知道,你的笑,此时很假?”
  李秀宁用手拂拂额头的刘海,眉眼间闪过一丝痛苦:“我我先回去了!”
  陈应道:“你知道我!”
  “知道你什么?”
  “我喜欢你!”
  “你疯了,我们不可能的!”李秀宁转过身子,背对陈应,眼睛里慢慢蓄起水雾:“我我们我们是不可能的!”
  陈应道:“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大不了可以合离!”
  “可我不是司马道福!”
  司马道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的婚姻幸福的女人。她是东晋简帝司马昱的第三个女儿,封号新安公主。初嫁东晋南昌郡公、大司马、太尉桓温的儿子桓济为妻。后来桓济欲篡兵权失败被贬,新安公主就与桓济离婚,央求皇帝将自己改嫁给王献之。不过,当时王献之已经和郗道茂结婚了,夫妻感情甚好。
  当时晋孝武帝是司马道福的弟弟,她再三恳求弟弟,弟弟晋孝武帝便下旨王献之与郗道茂合离,然后再娶司马道福。王献之为了抗拒这桩婚姻,连自残的戏都上演了,王献之用艾草烧伤了自己腿,变成了瘸子。可是司马道福依旧嫁于王献之为妻。
  李秀宁说她不是司马道福,关键是这个时代和司马道福那个时代不同。琅琊王氏自王羲之死后,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才了。琅琊王氏已经日暮西山,而郗氏同样也成了昨日黄花,他们两个家族,已经没有了抗拒皇帝的本钱。
  所以只能认命,可是现在的大唐,虽然说河东局势已经稳住了。可是,柴绍和柴绍身后的柴氏,毕竟是李渊的开国功臣。如今李渊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可能同意李秀宁与柴绍合离,否则李渊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举动实在太明显了。
  事实上,柴绍的年龄足足比李秀宁大了十三岁,柴绍与李秀宁的婚姻,本身就是政治联姻,双方结成政治同盟,李秀宁就是一个政治牺牲品。
  李秀宁头也不回的道:“我先回去了!”
  李秀宁没有理会陈应,依旧朝着门外走去。
  陈应大急,急忙向门外追去。陈应的动作幅度有点大,牵动了伤口。
  陈应疼得额头冷汗直流,跌坐在地上。
  李秀宁看着陈应跌倒,心中终究还是不忍。
  李秀宁回过来,扶起陈应:“白城怎么办?你想过没有?”


第八十六章 不留下遗憾
  幽幽烛火映在李秀宁清丽明艳的美脸上,陈应的眼珠子差点要掉出来,他张了嘴,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了。
  李秀宁眉目清丽,五官精致,无一处不美。陈应看得痴呆了。他看了李秀宁足足一柱香的功夫,这才听到李秀宁悠悠的说道:“白城怎么办?你想过没有?”
  好半晌,陈应才大叹一口气的扭头跟李秀宁说道:“为了你,我愿意做任何事。”
  李秀宁提出白城县主,这倒是让陈应怔了一怔。
  白城县主李道贞,在陈应的印象中。这个女子绝对不会是一个会忍气吞声的人。无论陈应选择哪一个理由,被拒婚的白城县主李道贞绝对会勃然大怒。
  以李道贞的性质,一旦李道贞知道陈应居然敢拒她为婚,那么李道贞很可能会提着她的陌刀,来找陈应算帐。
  陈应微微一笑,不以为然的道:“不可否认,白城县主的功夫不弱,我不是她的对手,但是这又能怎么样呢?”
  “怎么样?”李秀宁道:“你想得太简单了,父皇绝对不对我与柴绍合离,这桩婚姻是本身就是一个交易!”
  “交易,其实这样反而更好!”陈应想了想道:“如果,我可以拿出皇帝陛下心动的本钱呢?”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陈应可以拿出来打动李渊的东西太多了。
  “火药!”
  “猛火油”
  “造纸!”
  “一年三收的占城稻!”
  当然,还有美洲出产的高产农作物,这些东西只要露出来,李渊绝对没有抗拒的能力。
  李秀宁道:“你拿不出来的,柴氏虽然论实力远远不如关陇贵集集团家族的实力,也没有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太原温氏等这些山东千年世家的实力,可是,他们浩州柴氏,还真不是一般家族可以比拟的!”
  况且山东贵族集团,他们早已根深蒂固,树大根源,作为千年世家,他们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强了。
  李秀宁非常清楚,只要可以缓和大唐与山东贵族集团的矛盾,李渊就有可能牺牲一切,包括她李秀宁这个李渊亲生的女儿。
  “有些事情,尽管努力用做,也不见得成功!”陈应道:“可是如果不去做,肯定不会有任何结果。这就是区别。”
  李秀宁疑惑的望着陈应,她实在是想不通陈应此时到底是有什么原因,居然会有如此的底气?
  陈应道:“这个你不用管,我不会让我留下遗憾的。“
  藏山藏孤洞内,天亮了。三眼神将魏定邦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顿时就看到身边睡着的侍卫,同时也发现洞口出现数十口大箱子,还有用葛布包裹的铁簇箭,粗略估计也有数千只铁箭。
  魏定邦并没有去询问哨兵,以对方的手段,哨兵肯定又着了对方的道。
  众骨干和小头目都已经醒来,发现洞口的物资。魏定邦让众人将这批甲胄和物资抬进山洞。
  “魏将军,已经查看清楚了。都是好家伙,镔铁横刀一百柄,戈矛各一百杆,一百张弓。”刀疤脸是一个神箭似,用火辣辣的目光抚摸着一张三石强弓,搭起一只铁箭,拉成满月。
  “咻”的一声,箭也不知道射到哪里去了。
  刀疤脸凑到魏定邦身前,嘻嘻的笑道:“都是好东西,有这破甲箭在手,八十步之内,铁甲也能给他射成筛子。”
  刀疤脸拿起一根铁簇箭,翻来覆去查看上面的铭。
  汉代以秋,官府对武器的管制并不严格。但是对于甲胄和弓箭的管制却非常严格;而且一把良弓的制作程度非常复杂,常常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制成一把良弓,故而极少有八斗以上的良弓流落民间。
  无论是宋金刚也好,刘武周也罢,其他兵器都好搞,也能自制弓箭,但是很难找到良材,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制弓,自制的弓箭能当弓就不错了,远远比不上唐军制式的弓弩。刀疤脸,细细把玩,弓身是百年老桑加老檀制成,弦是麻绳绞丝,他看到弓梢上雕着铭的地方,然而却什么也没有看到。
  “不用白费力气了,对方绝对会把铭磨掉!”魏定邦皱起眉头道:“他们绝对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漏洞让咱们去抓,如果不出意外,这批物资,我们根本查不到来路!”
  果然,正如魏定邦所说,这些人将所有的甲胄、戈矛、箭、刀。全部都磨掉了铭。
  刀疤脸叹了口气道:“真去刺杀武功侯?”
  “咱们有的选择吗?”
  “难道不是敷衍他们?”
  “怎么去敷衍?我敢肯定,只要咱们敢露出一点想要放弃的意思,咱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绝对活着无法走去藏山。”魏定邦叹了口气道:“那陈应有多难杀,你们非常清楚。”
  “杀不杀陈应,咱们都得死!”刀疤脸苦笑道:“咱们兄弟,就是这个命了,活一刻算一刻吧,早死晚死而已。”
  魏定邦笑道:“也不要这么沮丧,更不要绝望,咱们兄弟其实也有活路。”
  “什么活路?”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反正我不会骗你!”魏定邦道:“咱们的兄弟,本来就没有几个操弓手,时间不多了,抓紧时间练习如何射箭,干他娘的。”
  魏定邦也拿了一柄良弓,备箭三壶。一把进冰花纹路的镔铁陌刀、一件半身玄甲,都是有钱买不到的好物什。
  关键他认那个藏头露尾的神秘男人,此时简直是在欲盖迷障。
  正所谓,越是不在经意间的举动,其实可以暴露很多问题。
  魏定邦所部将近五百人马,藏山的藏孤洞内,能在陈应眼皮子底下,活过将近一旬。这本身就很可以说明问题。
  第一,这个神秘男子一定会是唐军将领,或话是他们阻止唐军搜山,这个说明神秘男子,有干涉唐军搜山的权力。官职定然不会小。
  其次是,尽管弓稍上已经磨掉了铭,可是这一批物资,如果没有意外,一定会出自唐朝军器监,官造物资。
  能阻止干涉唐军搜山,又能接触到制式军械的人,他的身份要小得太多了。
  魏定邦心中似乎有了决断。
  陈应丝毫不知道,他的危险已经降临了。


第八十七章 有些事不能忍
  虽然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如果陈应真在苇泽关养病一百天,恐怕长安城里的大人物们又不知道该如何想了。不知不觉,陈应已经成了左右朝廷大佬决定的关键因素。
  “大将军,真不该留在苇泽关!”当许敬宗和刘统得知窦琮带了李渊的口谕,许敬宗和刘统就急忙从太原前线来到苇泽关。苦口婆心的苦劝:“大将军应尽赶紧返回长安,向陛下复命。”
  对于李渊的心思,陈应也些明白了。李渊可不管别人怎么想他,他总是站在皇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特别是在处斩刘静方面,他做得非常明。李渊难道不知道刘静是冤枉的吗?
  答案其实是肯定的,刘静是什么样的人,李渊非常清楚。要说刘静对他有点怨言,厚此薄彼,李渊相信,要说刘静会谋反。李渊一个字都不会相信。
  刘静最多有点口风不严,绝对没有半点谋反的可能。可是,李渊却将错就错,借着裴寂诬告刘静,直接将刘静斩首,籍没家产。这次处斩的不仅有刘静的哥哥刘启也有记载作刘起,还有刘静的亲家公李密。
  李密虽然谈不上没有异心,可是随着陈应连胜突厥四阵,阵役突厥始毕可汗之后,李密就彻底打消了东山再起的打算。可是李密却没有按照李渊的要求,写信劝降李密的旧部秦琼、单雄信、程咬金、张亮等人。事实上,并非李密不想劝降秦琼等人,而是因为李密不想自取其辱。
  在秦琼、程咬金、单雄心、张亮等人投降王世充之后,王世充就迫不及待的篡位登基,这个时候,他与皇泰旧臣之间产生了难以弥合的裂痕,除了王世充的子侄,王世充无人可用。在这个时候,王世充便封单雄信为洛州兵马总管从三品,秦琼为右武侯将军从三品,程咬金右武卫将军从三品,张亮左武卫将军从三品。无论王世充奸也好,厚也罢,至少瓦岗旧部在王世充麾下如今都混得风声水。
  历史上,秦琼、程咬金等瓦岗旧将投降李唐,原因是他们与王世充的侄子产生了巨大的矛盾,王世充的子侄领兵作战,哪里比得起秦琼、程咬金等人,他们嫉妒瓦岗旧将在渐渐立下大功,暗中给瓦岗旧将使绊子,随着王世充拉偏架,这场以王氏子弟与瓦岗旧将之间的斗争,势同水火,秦琼等人这才阵前起义,投降了李世民。
  如果秦琼真是见李世民仁义无双,有真命雄主之相,他们为何不在武德元年李密入长安投降李渊的时候投降反而要等到李世民攻打宋金刚时?这中间足足隔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事实上,此时李密就算写信劝降秦琼,除了自取其辱,根本不会有任何办法。
  可是,李渊却认为李密仍旧有不臣之心,刘静与李密的真正元罪,其实就是没有毫无保留的李渊的话。用李渊的原话道:“朕是天子,上天之子,这天下都是朕的,不存在朕向臣子夺兵权的道理,兵权都是朕的,朕随时可以拿回来,需要臣子同意吗?”
  陈应也知道,有些事情逃避不是办法。要解决他与李秀宁的事情,最终还是绕不过李渊这一关。既然李渊是一个利已主义者,陈应感觉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跟李渊好好做一个交易,混合高炉一旦投产,年产几十万吨,绝对是小意思。
  拥有几十万吨钢铁,不仅完全可以满足大唐的武器消耗,还可以将更多的钢铁投入到农业生产或水利的工程中,利国利民
  然而,陈应的伤势始终没有办法乘坐马车,无奈之下,陈应只要做着步撵缓缓向长安进发。
  所谓的步撵,其实就是像后世的轿子一样,不过这只是一个如同拆掉轮子的轺车,除了有顶,四面露风,可以让人将步撵上的人一览无余。
  刘统要留下来替平阳公主节制军队,许敬宗倒是愿意跟陈应返回长安,然而让陈应意料的却是陈劲勇却自愿解除军职,充任陈应的亲兵副校尉。陈应并没有按照要求带着他的亲卫折冲府全部返回长安,而是只带了一个亲卫骑兵团,这只骑兵团以灵武军一百余名骑兵,定远军第六折 冲府一百骑兵,与并州军一百步兵混编而成。
  “陈劲勇,你说你图啥?”陈应对于陈劲勇的选择有点莫名奇妙,如今他已经是灵武将军,虽然说这一支军队的规格比不上定远军,也不比上十六卫将军。然而灵武军却是大唐朝廷承认的军队,陈劲勇与阿史那思摩一样,都是大唐正四品的忠武将军。
  放弃堂堂正四品忠武将军的官职,甘心情愿去做一名从六品振威副尉,陈应还真猜测不透陈劲勇的大脑回路到底是怎么长出来的。
  陈劲勇微微一笑道:“大将军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你这才会我这这个栗奴真好。他们,谁会拿正眼看我?我就算当了正四品的忠武将军,可是他们谁不是在背后叫我栗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是华夏民族千年以来的传统认知,这并不是因为陈应就可以。
  听到这话,陈应这才知道原来陈劲勇受了莫大的委屈。有道是打狗还要看主人,陈劲勇是陈应的人,就连他的这个名字和姓,都是陈应赐的,欺负他,岂不是没有把陈应这个主人放在眼里?
  顿时,陈应怒了:“谁?到底是谁”
  陈应吼道:“梁赞,你去打听一下!”
  梁赞没有动,因为他也是当事人之一。毕竟这个事情闹得不小,要说起来,这事跟马三宝还有点关系。马三宝原本是柴绍的僮客,当初李秀宁与柴绍订婚,马三宝就被柴绍派到李秀宁身边跑腿,不过马三宝却忠于李秀宁,把李秀宁当作为的唯一主人,特别是李秀宁与柴绍的冷战中,马三宝毫无保留的站在李秀宁这边,丝毫没有给柴绍这个曾经主人一点面子。
  这次柴绍带人来河东,一名护卫名叫郭四喜,当初和马三宝一样,都是柴绍的僮客。他们的关系也非常要好。这次听闻马三宝受了伤,郭四喜提着一坛子酒前来探望马三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