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血刃-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觉李世民刻薄寡恩。
  李世民举起手中的大碗道:“此事本王已经问清楚了,口供也录好了。折娄弃疾其实并不是鲜卑人,他是突厥人,因部落被陈大将军所灭,固而仇视陈大将军,他利用入幕柴绍职务之便,蛊惑柴绍对付陈大将军。柴绍不辩忠邪,有恶人所惑,铸成大错。本王反京,定会上疏陛下,罢黜其官,褫夺其爵。”
  陈应听了这话,知道此时借刺杀之机,致柴绍与死地有点悬了。李世民拿出最大的诚意就是罢官去爵,不过这都是暂时的,只要将来有机会,爵位也好,官职也罢,柴绍依旧还是可以活得非常滋润。
  如果是从前的陈应,对于这个结果肯定不会清意。
  然而随着地位的升迁和所处的位置不同,陈应考虑问题也不能率性而为。陈应自然也想得清楚,李世民要保柴绍,李建成也不想杀掉自己的妹夫,如果死揪着这一点不放,那么很有可能将来少得被穿小鞋。
  陈应不怕穿小鞋,可是陈应感觉要除掉柴绍,未必只是光明正大的手段,既然柴绍做了初一,他就应该不能怪自己做十五。反正是你死我活的斗争,那只有光凭手段,各施奇谋。
  陈应想到这里,决定还是先卖李世民一个面子。
  陈应道:“秦王殿下相信这个结果吗?”
  李世民微微一愣,脸上却没有任何尴尬之色:“你的意思是?”
  陈应沉吟道:“冤家宜结不宜解,还请秦王殿下向柴驸马”
  “你能明白最好,这是一桩美事,我也给你交过个底。”李世民笑道:“灵州总管的位置你可能做不长了,陈大将军入中枢的呼声越来越高,你最大的问题就是年纪太轻,资历太浅,有人提议你任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你意下如何?”
  陈应沉吟了一下道:“臣想做点实事,若是九寺五监中有空缺,臣想在补到九寺五监中!”
  所谓的九寺五监,也是古代直属朝廷的部门,与六部算作平级或次平级部门,与六部没有法定隶属关系,但职权与六部重叠之多,实际存在分工和制约关系。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
  听到陈应如此说,李世民暗道陈应非常聪明。三省六部目标太大,以陈应目前从三品下的实职,哪怕是平调,六部侍郎、御史中丞平级,然而无论哪一个官职,陈应都会被架在火上烤,形成众矢之的,对陈应的将来仕途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可是九寺五监却不一样了,九寺之中的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常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太仆寺、秘书监、都水监、少府监、军器监和国子监目标相对较小一些,然后这九寺五监影响力却不弱,与三省六部一样,都有直达天听的权力。
  然而九寺和五监却不一样,如果九寺相当于后世高官单位,那么五监则相当于司厅级。陈应名声不显,才学虽然有,但是距离担任国子祭酒的资历还差得太远,基本上可以排除陈应成了国子监祭酒的可能,否则一旦这个提名上去,恐怕整个朝廷所有的青流名宿都会集体反对。少府监是裴寂的地盘,这里被裴寂经营得水泼不进,针不插不入。李世民还真没有办法满足陈应。
  秘书监这是李渊的后花园,对于这个部门李世民同样不会插手,也就说九寺五监中,能让陈应调入的也不过都水、军器两监。
  李世民笑道:“九寺如今没有空缺,五监之中只剩下都水监与军器监有空缺,却都是正四品官”


第一百零一章 祸从天降
  九寺五监其中有清水官,也有油水滋滋直冒的肥差遣,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芝麻品官,权力就大得吓人。
  都水监是管理山、泽、苑、池、河、湖、水泉,农田灌溉和渠道堤防的修守,包括航运、桥梁计划、施工的管理机构。别看都水监只是正四品官,手中的权力却不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都水揭者,只要捞到一次外派的工程实缺,就可以捞到不少收益。关键是都水监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职能部门,陈应却没有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一旦出现纰漏,就是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
  但是武器监则不一样了,关键是陈应在雁门关的时候,收纳了两千余名优秀匠户,掌握着大量压箱底的技术。陈应也有在武器监做出成绩的底气。
  别的不说,就仅仅在设在灵州的高炉炼钢,只要完成投入运行,一年产出几十万吨钢铁像玩一样,这样一份政绩在手,将来谁也不可能将陈应从武器监的位置赶下来。掌握着武器监,利用大唐全国的工匠优秀技术人才,陈应就可以有办法实现、陌刀质量上的突飞猛进,如果大唐的陌刀可以提前几十万问世,高句丽问题甚至不用拖到高宗时期,直接在李世民时代解决掉。
  其次是葛通如今正在研制弹簧钢,虽然目前还没有得到窍门,陈应相信只要给葛通足够多的财力和物资支持,总有一天葛通会把弹簧钢制造出来。唐军横扫天下,所依靠的无非是轻骑、强弩和陌刀,如果提前将唐军的装备发挥到巅峰,说不定李世民就可以把吐蕃问题解决掉。如果没有吐蕃与大唐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盛世大唐则更加难以估量。
  想到这里,陈应郑重的道:“应还算熟悉百工,若是去了武器监,也可以为大唐大打造几具甲胄,几柄横刀。”
  对于陈应这样的场面话,李世民压根是不相信的。反而他更加相信,千里做官只为财,陈应选择军器监这个官职,目的还是为了敛财。大唐此时的常备军约十五六万人马,仅横刀一项,每年需要损耗十分之一,再加上一场战斗下来,折损三分之一,事实上军器监每年需要打造的横刀就多达十万柄以上。
  一个军器监下设五校署、每年的所过的流水千止亿万,陈应只要从中克扣一二,至少可以十八代以内衣食无忧。哪怕猜测到了陈应的用意,李世民也没有点破。他举起酒碗道:“固如尔所愿,请酒,饮胜!”
  陈应也没有想到李世民许下如此承诺,忙站起来长揖相谢:“多谢秦王殿下赏拔,陈应自当肝脑涂地以报殿下知遇之恩”
  “你有此才干,本王当荐你为朝廷效力,”李世民满面春风的笑着,他很高兴陈应没有拒绝他,事实上此时李建成手中的实权要比他大得多,如果陈应真不卖他面子,李世民一时半会还真奈何不了风头正盛的陈应。
  “你仔细想一想,不忙着今天就做决定”李世民若有所指的道:“中枢为官,不比边州,盯着的人多,一旦出了差错,少不得会被御史弹劾。”
  “殿下教训的是,陈应省得!”
  陈应陪着李世民喝酒,在陈应看来其实是世界上最没有意思的事情,明明两个人都是海量的人,偏偏都要装作一副不胜酒力的样子。
  让陈应感觉虚伪到了极致。
  好在,总算结束了这场没有意义的饮宴。这场饮宴,陈应感觉收益颇大,只要自己可以成功成为武器监都监,就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让大唐的科技水平来一次疯狂的跃进。
  如果将来唐军将士人手一柄陌刀,组成陌刀墙,陌刀所向,何人可及?
  如果将来,唐军将士人一柄蝎子弩,三百米的范围内,指哪打哪,一个熟练的弓弩手,十息之内可以发射两到三矢,陈应脑袋里的想法层出不穷,心情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这个时代的酒,对于陈应来说连啤酒都不如,喝了一肚子的酸水,陈应反而感觉更加饿了。随便吃点行军干粮,陈应返回卧室睡觉。
  然而在他的床上却出现一个瘦骨嶙峋的姑娘,那个浑身上下没有二两肉的高锦。尽管高锦脸上流露着害羞之意,陈应却一个激灵,快速拉开与高锦的距离。
  刚刚遭遇过刺杀,陈应此时还非常敏感,许敬宗引着自己前往高氏府邸,这件事从里到外都透着浓浓的阴谋,在事情没有完全弄清楚之前,陈应不敢大意,陈应退到了门口,随时准备夺门而出。陈应诧异的问道:“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高锦的眼睛中流露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挣扎,低声道:“为什么我不能在这里?”
  “这是我的房间!”陈应叹了口气道:“你占了我的床,我怎么睡觉?”
  “我陪你睡觉!”高锦像是鼓足了勇气,艰难的道:“郎君对高氏大恩,如今高氏别无长物,只有妾身这具身子还算干净”
  陈应连连摆手道:“人与人之间难道就不能有点信任吗?你们高家也是忠烈之后,如今遭了难,能帮就自然帮一下,原本我想给你们留下些钱,只是你们孤儿寡母的,给你们钱等于害了你们,所以,我的打算带你们回长安,反正陈府也不缺你们四张嘴吃的!”
  高锦眼中渴望的光芒渐渐平息下来,她不相信陈应这样的人会是品行高洁的君子。她更相信陈应应该是衣冠禽兽,斯败类。
  高锦双臂抱在一起,怯怯的缩在床尾。
  陈应看出她眼中的恐惧之色,淡淡的道:“你放心,本将军虽然不是坐怀不乱,也非柳下惠,但是,对于还真没有什么兴趣。”
  高锦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看着陈应,眼中尽是疑惑和不解:“难道撞了大运,遇到品行高洁的君子了?”
  高锦突然低声抽搐起来:“没有人会帮助我们,我们高家的女子,被他们当作丧门星给赶了回来,七个姑姑,九个堂姐,三个妹妹,两个弟弟,不是活活饿死了,就是有病病死了,小弟也快饿死了”
  陈应长长的叹了口气道:“苦日子终究过去了,以后你们跟着我,保证可以吃得饱,穿得暖,不用再担心受惊受怕,反正我陈应也是孑然一身,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亲人,其实我更渴望有亲人,以后你就是我的亲人,我的妹子,谁要是敢欺负你,我杀了他!”
  听到这话,高锦哭得撕心裂肺。
  惹得驿站之外陈应的亲卫纷纷侧目偷看,他们纷纷猜测,陈应到底是怎么对付这个可怜的小姑娘。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
  比如晋州柴氏,柴氏从柴烈时代开始已经开始发迹,渐渐成为中上门第。不过柴氏与传统豪族相比,还是欠缺底蕴。此时晋州柴氏的家主柴恒,正是柴绍的叔叔,柴慎的弟弟。
  正所谓祸从天降,一封要命的通牒放在他的面前,让柴恒感觉手脚冰凉。
  “拿出柴绍小儿的人头,要么柴氏满门鸡犬不留。”
  面对这个通牒,柴恒脸上的老人斑更加明显了。通牒上面并没有留下姓名,却画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血手印,对于这么一只血手印,至少二十年了从来没有在天下间出现过。但是柴恒却知道,每个这个血手印出现,通常伴随着腥风血雨。


第一百零二章 臣不敢奉诏
  柴恒记得清楚,在这个血手印第一次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时候,正值北周大大冢宰宇护权倾一时。宇护不仅连弑两君,先后杀掉北周孝闵帝、北周世家宗,因政见不合,杀掉柱国大将军赵贵、大司空侯莫陈崇。
  在侯莫陈崇死后一个月,这只一模一样的血手印,就出现在了宇护的案前。
  当时血手印上写着“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只是当时权倾一时的宇护根本不把这个血手印当作一回事。
  可是随着这个血手印出现,其后宇护的长子晋国公世子宇训,在出行蒲州时,遭不明身份的刺客刺杀,宇训为晋国公世子,身边还有车骑大将军李彻带三千甲士随扈,可是在经过枋头的时候,李彻的三千甲士全部阵亡,宇训以及扈从、包括侍妾在内,共一百四十三人被杀。仅李彻藏在尸体堆里幸免于难。
  宇护勃然大怒下令搜捕凶手,可惜凶手非但没有找到,他的次子北周骠骑大将军、司会中大夫宇深在京兆府衙门后院被大卸八块,出奇意外却没有惊动任何人。宇护的两个儿子先后惨死,宇护开始加强对于儿子的保护。
  然而,血手既出,绝对没有平安收场的可能。从宇护的儿子开始,到其亲信,接连遇刺杀,等于北周武帝宇邕诛杀宇护的时候,事实上宇护已经成了孤家寡人。就连拥有北周所有兵权,权势大过皇帝本身的宇护在这个血手印面前,都无法幸免,更何况柴氏一族?
  要知道,第一血手印出现,从宇训死开始,到宇护被诛,直接或间断死掉上万人。
  如果说这一次血手印与宇邕诛杀宇护有所巧合,那么武平三年公元572年出现的血手印则另人心惊胆颤了。
  北齐名将斛律光一个女儿作了皇后,两个女儿是太子妃子弟皆封侯作将,还娶了三位公主。他的弟弟斛律羡都督幽州刺史,在边境筑城设险,养马练兵,修水利、劝农耕,威震突厥。全家功高位显,门第极盛。当年斛律光收到血手印:“激流勇退,满门富贵。”然而斛律光不以为然,随后却被高玮诉灭满门。
  上至宇护或者斛律光这样的权贵,只要不重视血手印的催魂贴,同样难逃族灭身死的下场。
  柴恒急忙招集晋州族老在祠堂里商议对策。
  可是柴氏族老们根本不相信这个血手催魂贴,一致决议不予理会,然而不过,当夜六个族老,脑袋全部不翼而飞,这个时候,柴恒也坐不住了,急忙让人通知柴绍。
  灞桥接官亭,裴寂率领着武大臣,全副盛装仪仗,站立在接官亭前,迎接陈应到来。
  李世民披挂着盔甲,率领段志玄与侯君集二将,来到了接官亭前。看到眼前的阵势,一脸膛目结舌。
  “这也太夸张了吧?”侯君集目瞪口呆的道:“尚书左仆射带领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陈应小儿何德何能,当此大礼!”
  李世民扭头,目光凌厉的瞪着侯君集道:“一人之力,鼎定河东乾坤,这个礼,他当得起。”
  裴寂看着李世民身后的陈应坐着步撵缓缓前来,提腿上前一步,拱手道:“裴寂受天子诏命,谨代陛下,统领百官,恭迎冠军县公!
  陈应哑然,愣在当场。
  百官齐齐躬身,朗声施礼道:“恭迎冠军县公。”
  陈应看着众臣中裴寂身后的一名老者,冲他挤着眼睛,连连摇头。陈应虽然不知道这名老者是谁,但是用意却非常明显。就是示意他拒绝不受,冠军侯是霍去病的爵位,霍去病封狼居胥才得到这样一个爵位,而且历史上从来没有人敢以冠军侯自居。其实,就算没有这名老者提示,陈应也不会接受这么一个爵位。
  陈应赶紧翻身下了步撵,趋前两步,躬身向裴寂施下礼去。
  陈应道:“陈应何德何能,敢当此大礼裴相折杀陈应了!
  说着,陈应也竟然不避麻烦,面对百官一个个躬身还礼。陈应道:“陈应拜见裴相国、拜见萧相国、拜见窦相国拜见蒋国公拜见鲁国公拜见淮安王
  陈应的做派,李世民与侯君集面面相觑。
  站在裴寂身后的老官,却露出孺子可教的样子,连连点头。
  裴寂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冠军县公,这是天子诏命”
  陈应回身,冲着裴寂拱手:裴相国,冠军县公之号,臣万不敢当!
  皇宫之宫,太极殿内,李渊坐在端坐在御榻之上,武大臣分列在两厢。
  陈应向李渊三拜九叩之后,中书令萧瑀手上捧着册拜诏书,正在抑扬顿挫地念诵:“门下,公卿之守,明德敬上;台司之置,申纲理常。故汉以宫府,魏设阁部,皆上秉军国,下治百僚,总庶政以繁钜,治六军之宽严灵州兵马都总管、武功县侯陈应,朕之肱骨,国之良实当机立断,厘清贼氛,乃国之干诚,可堪大用滋擢尔右武卫将军,兼知府卫,拜骠骑大将军、领武器监,封冠军县公,赐邑两千户卿钦服予命,益厉乃诚。可。”
  萧瑀念罢,合上了诏书。
  李渊面色复杂,望着站立在丹墀之下的陈应。
  陈应面色坦然,躬身拱手,朗声道:“臣不敢奉诏!
  大殿上群臣皆惊,李渊也十分诧异,他望着陈应,不知道陈应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渊和裴寂对视了一眼。
  陈应躬身道:“右武卫宿卫禁中,干系颇,臣鄙陋之材,何敢当之?冠军县公之号,古往体今来,旷古罕有,从逆迷途之臣,弱冠之龄,何敢当之?但使陛下念臣微末之功,赐臣一门婚事,繁育子孙,延续陈氏香火,于愿足矣!
  李渊目光凌厉,望着陈应。陈应低头闭口不再言语。而殿下众臣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裴寂张了张嘴:“陛下”
  李渊一摆手,止住了他,缓缓从御榻上站起了身形。
  众目睽睽之下,李渊绕过了御案,步下丹墀,走到了陈应面前。
  他望着陈应,目光如刀。
  陈应坦然与他对视,毫不畏惧。
  李渊突然间一笑,冲着陈应伸出手,重重拍在陈应的肩膀:“陈应你不错,很不错。”


第四卷 身不由已披荆斩棘 


第一章 李渊的顾忌
  尽管陈应推辞了冠军县公之爵,陈应越是谦退,李渊越不能借坡下台,毕竟大唐朝廷还是要脸的,不可能薄了陈应这个功臣。
  事实上,对于陈应的赏赐,李渊也非常头疼。以陈应之功,官升一级并不过,赏爵增一级也说得过去,关键是陈应的年龄,实在是太年轻了。
  本来陈应作为灵州总管、兼管六州军事,已经属于中军都督级别的从三品下阶官员了,再往上升至少是正三品,正三品官已经部堂级了,在整个朝廷里哪一个部堂级别的官员不是活了大半辈子才熬到这个位置上?
  如果让陈应与这帮足足当陈应爷爷的人同殿同臣,而且陈应的官职还要后来居上,让这帮老臣作何感想?
  李渊刚刚开始下旨封爵冠军县公,就是想试试陈应到底识不识大体,懂不懂进退。如果陈应不懂进退,那么他就会重蹈他祖父侯莫陈崇的覆辙。
  然而这一番试探,李渊非常满意,陈应还知道进退,识得大体。李渊道:“朕治世以,戡乱以武,尔有鼎定河东乱局之功,褒有德,赏至其财,无赏,何以示朕之公平?”
  陈应道:“封侯非我意,惟愿四海靖。”
  李渊闻言,如遭雷殛,一时愣在那里。
  “封侯非我意,惟愿四海靖。”这本是著名民族英雄戚继光十九岁时学习兵书时无意间所作,不过陈应临时给他改了三个字,将海波平,改成了四海靖。
  此言既出,满朝皆惊。
  淡泊名利是古代人仁人君子的崇高追求,可是事实上谁都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而陈应却做到了,他拒绝了李渊冠军县公的封爵,陈应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形象在众臣心中瞬间如同巨人一样高大起来。
  李渊眼睛望着群臣,压低声音在陈应耳边轻声道:“你到底想要什么?”
  陈应深吸了一口气,也低声道:“请陛下将平阳公主赐于陈应为妻!”
  李渊听了这话,脸上却古波不惊。不过李渊的目光却凌厉起来,如同刀子一样刺向陈应的眼睛。
  “休想,此事绝无可能!”李渊脸上挂着笑,从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声音,很显然李渊此刻恨不得将陈应千刀万剐。
  陈应坦然相对,毫不畏惧:“请陛下成全!”
  “太常寺少卿!”李渊缓缓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陈应道:“陛下,臣若是接撑武器监,年产精钢至少一千万斤。”
  李渊听到这话,微微一愣。
  一千万斤钢铁不过五千吨,也就是一个稍大一点工程的使用量。然而在大唐时代,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数字。长安的武器监现在别说一千万斤钢铁了,就连一百万斤铁都难以做到。一瞬间,李渊心动了。然而他却不愿意这样被自己的一个臣子要挟。
  “秘书监。”李渊的脸抽搐起来。
  陈应知道秘书监是一个非常清贵的官职,做这个官职,将来基本上都可以执掌相印,可惜,陈应对于大唐的相国之位毫无窥视之心。
  陈应道:“请陛下成全,臣为迎娶公主殿下,准备千里之地,只要陛下允许,臣为陛下将李轨擒来。”
  李渊突然想起,陈应是侯莫陈崇的孙子,侯莫陈崇在平定六镇之乱的时候,封临泾县侯,食邑八百户,在侯莫陈崇升任骠骑大将军的时候,改封为彭城郡公。李渊想到这里,便沉吟道:“当年你祖父是彭城郡公,朕就命尔承袭汝祖父彭城郡公之爵。”
  李渊也玩了一个字游戏,承袭。
  这样以来,陈应在朝中就不显眼了。毕竟承袭的爵位,别说郡公,就算是国公,也有黄口小儿承袭的。况且,为了照顾关陇贵族和山东贵族,很多隋朝或北周时期遗留下的爵位,李渊基本上都予以承认了,最多改封而已。
  陈应此时反而听得一头雾水:“彭城郡郡公?”
  李渊看着陈应惊讶的神情,淡淡的道:“彭城郡公,食邑三千户。”
  “恭喜彭城郡公!”
  众臣一起向陈应贺喜。
  直到走出太极殿,陈应依旧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郡公?就这么轻易到手了?可是为什么李渊不同意李秀宁嫁给陈应?
  要说起来,其实还是因为柴绍的父亲柴慎。在杨广时期,柴慎是杨广的太子右内率,柴绍则是太子伴读。将李秀宁嫁给柴绍,其实是李渊为了在杨广时期两头下注,麻痹杨广的心思。可是柴慎是一个聪明人,在李渊成了晋阳宫副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