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绝代霸主(岳龙鹏)-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世上有有爱屋及乌的说法,自然也就有恨屋及乌了。

看到二皇子的冷脸,还有那一声意味不明的冷哼。李志奇脸上原本的笑容也淡了三分,看了二皇子朱雍一眼也微微哼了一声。

以前李志奇面对二皇子朱雍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子,对这个天天冷着脸,能从脸上刮下一层寒霜来的二皇子李志奇从心底还是有三分畏惧的。可是现在连皇帝都不害怕了,又怎么会去害怕二皇子呢?

看到李志奇的表现宣武帝不由得乐了。

自己的二皇子身上的气场有多强大宣武帝是很清楚的,不说普通官员,就算是几位皇子和权势不是那么重的二品官员,看到这位二皇子的时候也有些胆颤心惊。以前李志奇遇到二皇子更是躲得远远地见都不敢见。可是现在不但面对着二皇子一副坦然自若的样子,还敢对着二皇子表达自己的不满,这可是非常难得的。

这风清遥真是不简单吶,能教授人知识并不难,能教好知识也顶多算是一个好老师。可是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气场,这却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让这小猴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已经不是能用能人这两个字来形容的了。

看到李志奇身上的变化,宣武帝对风清遥更加好奇了。当然对风清遥的能耐也初步有了一些认识。前面虽然李子清说李志奇的变化非常大,但对于一个长辈来说,自己的子孙有一点点进步,在长辈心中都能夸大到无限大。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宣武帝是真的相信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好奇

小猴子,听你爷爷说你最近跟着风清遥学了不少的东西,看起来你长进不少啊。宣武帝笑吟吟的看着李志奇说道。

说起风清遥,李志奇的精神立马就不一样了。一脸自豪的说道:我师父学究天人,一身所学浩若星辰,天上地下就没有我师父不知道哦的东西,也没有我师父不会的东西。我虽然跟着师父才一点点时间,不过也从师父那里学到了一点点皮毛。

前面三公和户部尚书孙嘉晋说风清遥的时候,宣武帝就觉得已经够夸张的了。到李志奇这里,竟然说风清遥学究天人,一身所学浩若瀚海,天上地下就没有风清遥不会的。宣武帝不由得笑出声来,看着李志奇问道:那你跟着风清遥具体学了些什么东西?

学武习文是最基本的,除了学武习文之外,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兵法韬略、物理化学什么都随便学了一点点。李志奇一脸惭愧的说道。

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兵法韬略这些宣武帝他们都知道是什么,可是这物理化学是什么东西宣武帝他们就纳闷了,有些莫名其妙。

物理化学是什么东西?李子清实际上也不知道李志奇在风清遥那里具体学些什么东西,只是知道孙子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变化非常大。听到李志奇跟着风清遥还学什么物理化学,有些纳闷的问道。

李子清这么一问却是把李志奇给问住了。那些知识风清遥告诉他叫物理化学,可是为什么叫物理化学李志奇也是不知道。听到李子清询问愁眉苦脸的想了想说道:就是……就是搞明白一件东西为什么是这样的。比如说用铁打人为什么比木头疼,锋利的刀刃为什么比钝刀更容易切开东西等等。

哦,原来是格物致知啊。

李志奇这么一解释宣武帝他们都有些明白了。

呃,不是格物致知。不过……也差不多就是了。李志奇知道风清遥教给自己的并不是什么格物致知,但要他详细的解释清楚他也不知道怎么说,也只能就这么着了。

在大齐,士农工商四等人之中士无疑是站在最顶尖的,而格物致知这样的学问一般都是工匠做的,读书人很少有人去做这玩意。听到风清遥还去钻研工匠摆弄的玩意,众人都是微微皱眉。觉得风清遥有些不务正业。

二皇子朱雍淡淡的说道:格物不过是末流之技。风清遥身为儒门士子,不去钻研治国之道习读经书,竟然去格物,实在是有失体统。你方才说风清遥学究天人。如果他所知道的都是这样一些问题。那这样学究天人的人才不要也罢。

以前李志奇还有些怵朱雍。不过自从跟随了风清遥之后,心态变化极大,早就不再害怕朱雍了。现在听到朱雍诋毁风清遥直接怒气勃发。转头怒冲冲狮子一般瞪着朱雍说道:二殿下,不知道就不要乱说。你知道个屁,我师父所知道的都是大大的学问,格物也是学问。

你以为士子就一定比工匠高很多么?如果没有工匠,你拿什么去耕地?如果没有工匠士卒哪来的兵器铠甲?如果没有工匠你出门哪来的马车坐?如果没有工匠你难道去睡大街么?而这些都是你所看不起的格物带来的。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士子和工匠是一样的,都是为国家在做贡献,没有谁比谁高贵之分。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就算是没有士子,老百姓照样过日子,可如果没有工匠,老百姓的日子就过不下去。

从这一方面来说,工匠甚至比士子对一个国家还重要。

二皇子明明觉得李志奇说的不对,和士子比起来工匠绝对是低贱的,匠人也绝对是贱业。可对于李志奇的话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因为李志奇说的全部都是事实,如果没有工匠去格物的话,对一个国家来说确实是灾难。

眉头紧皱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李志奇的话。

宣武帝他们也知道李志奇是在强词夺理,不过李志奇的话还真是没有办法反驳。

其他人纠结的问题对宣武帝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士农工商都是自己的子民,每一种人都是自己和这个国家所需要的。没有谁更重要这么一说,本来就是缺了谁都不行的。让宣武帝感兴趣的是李志奇的反应。

面对二皇子不但不犯怵反而敢对着二皇子高声喝骂驳斥二皇子的言论,要知道这是很多二三品的高官都不敢做的事。李志奇一个少年竟然做的毫不畏缩,其他的不说光是这份心态就已经非常非常了不起了。再想想李志奇以前的样子,简直是判若两人。宣武帝对让李志奇发生这么大变化的风清遥兴趣更浓了。

小猴子,看到你的变化,朕更想见一见你师父了。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让你有这么大的变化。能让你有这么大的变化,你师父很不简单啊。

宣武帝的话让李志奇喜笑颜开,伸出大拇指对着宣武帝比划了一下说道:还是陛下您有眼光,知道我师父不是凡人。等陛下您见了我师父就会知道,这世上是真正有天才、全才、奇才的。和我师父一比,这世上其他人就根本都是废物。

不过我师父最近很忙,陛下要见他恐怕有些麻烦。

李志奇的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面见皇帝,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怎么到了风清遥这听李志奇的意思还懒得见。

宣武帝却丝毫不生气,笑着问道:哦?你师父最近很忙,他在忙什么?乡试快到了,是不是在读书备考准备参加乡试?

作为和风清遥最亲近的人,风清遥会不会去参加乡试李志奇应该是很清楚的。宣武帝拐着弯的向李志奇询问风清遥会不会去参加乡试。

李志奇撇了撇嘴说道:读书备考?我师父要参加乡试还用得着备考?随便去参加怎么都会中举的,对其他人来说中举或许是一件大事。但对我师父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哪里用得着读书备考。

哦?不是读书备考?那他在忙什么?宣武帝依旧没有从李志奇口中得到确切的答案,笑着向李志奇询问道。套一个少年的话对宣武帝来说是很丢人的一件事,做一次就已经很过分了,既然没有问出来,宣武帝也就不会再去套李志奇的话。(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三江涝灾

师父准备过段时间去旅游,看一看我大齐的风土人情,领略我大齐秀丽的山河风光。最近在为出游做准备。

为出游做准备?出游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大皇子朱桓有些奇怪的问道。

大皇子所问的问题刚好是宣武帝想要问的,听到大皇子已经替自己问出来了,宣武帝也就不再多问。笑吟吟的等着李志奇的答案。

出游当然需要做一些准备啊,比方说急救的药材、舒适的帐篷、减震的马车等等。李志奇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

急救和减震这两个词都是宣武帝他们以前所没有听过的,不过听字面意思很快就知道李志奇说的是什么意思。

李志奇刚说完风清遥准备去旅游的时候,宣武帝就在暗暗皱眉。既然风清遥已经在准备去旅游,那么就算是自己下诏征辟风清遥,风清遥也很可能会推掉不奉诏。

大齐对士大夫是很优渥的,虽然没有说和地球宋朝那样号称与士大夫共天下,但对读书人的礼遇程度也是非常高的。皇帝的旨意只要有合适的理由是可以推辞不就的,尤其是这种特旨征辟,只要征兆的人不愿意出仕,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推掉。比如说自己才学不足不足以让皇室征辟、身有疾病不方便等等。

呵呵,看来要见你师父一面还真不容易啊。宣武帝笑着调侃道。

如果是其他人听到皇帝说出这样的话来一定会吓的胆颤心惊,不过李志奇却是一脸无所谓的说道:我师父没空。陛下您想见我师父的话可以去见我师父啊。我看陛下您今天就挺闲的,不如就和我一起回去见我师父吧。

李志奇的话让宣武灯然失笑。

混账!你师父是何等人物,竟然要劳驾父皇亲自去见?就算是三位大国师父皇一道旨意也会亲自前来参揭,你竟然让父皇亲自去见你师父,实在是无礼之极。

二皇子听到李志奇说让宣武帝去见风清遥眉头皱的更深了,直接呵斥出声。在二皇子心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皇权至上。圣旨一下不管你有什么事,就算是天上下刀子也得赶着来见皇上才对。

李志奇无所谓的耸了耸肩膀说道:陛下不愿意去就不去呗,何必发这么大的火呢?况且陛下都还没有生气。二皇子你生生么气?

志奇。你去叫风小子来这里,就说我在这等着他,请他吃果冻,顺便再对弈几局。他要是不来就是不给我面子。小心我发飙。李子清见孙子和二皇子好像有些起冲突的样子忙开口说道。

二皇子是很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一位皇子。风清遥是自己非常欣赏的一个年轻人。李志奇更是自己的嫡亲孙子。不管是风清遥还是李志奇和二皇子有了冲突都不是李子清愿意看到的。

爷爷,那吕昊卿号称小棋圣都被我师父一盘棋下的白头吐血,爷爷你怎么可能是我师父的对手。和我师父下棋不是自己找虐么?爷爷你什么时候有自虐的倾向了?

混小子。还不快去!爷爷做事还要你教!

李子清被李志奇的话气的吹胡子瞪眼睛的。虽然经过昨天风清遥和吕昊卿的一盘棋之后,李子清很清楚自己绝对不是风清遥的对手。可被孙子这么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还是让李子清有些尴尬。

李子清被孙子的一句话气的吹胡子瞪眼睛的,周围的其他大臣却是极端的无语。李子清身为当朝太保位高权重,平日里都是被大小官员赶着巴结的,太保大人还懒得理会。这会却好像求着风清遥来见他一样,还用了给他面子这句话。者如果让那些平日里赶着巴结李子清却还巴结不上的人知道了情何以堪。

看到爷爷有些生气了,李志奇也不敢多说什么了,毕竟李志奇对爷爷还是非常尊重的。只不过从以前的第一位降到了风清遥后面列第二罢了。撇着嘴摇了摇头说道:陛下,那小子这就回去了。

说完对众人拱手一礼提着自己的果冻下楼回家去了。

朱雍既然觉得风清遥是在故意针对自己,已经对风清遥起了杀心,自然是不愿意让宣武帝见到风清遥。等李志奇刚一离开就皱眉说道:父皇,那风清遥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介狂生。就算是有些能耐也不足取用。父皇万乘之尊召见一介平民竟然还需要在这里等着,儿臣觉得有些不合适。我们还是回宫,然后再来召风清遥觐见吧。

从这段时间与众人的对话中,朱雍觉得风清遥是一个极为狂傲的人,本来说好了在这里见皇帝,结果皇帝跑到皇宫去了,让他接着去皇宫找。风清遥肯定会觉得皇帝故意折辱他是绝对不会去的,甚至以后都不可能去见。

这样一来也基本上可以说算是堵死了风清遥和宣武帝见面的路,自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以后就算是要暗杀风清遥也容易多了,顾虑也小了很多。

宣武帝端起眼前的茶盏轻轻喝了一口说道:不急,朕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自然是要好好品味一下普通人的生活才好。况且风清遥编写的这些故事也很有意思,朕想要继续听下去。我们可以一边听故事一边等着风清遥,也不算是特意在这里等着他。

再说现在相关人员除了纪嘉陵纪爱卿之外都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讨论一下三江涝灾之事。也不会耽误正事。

说完之后宣武帝还抬头看了二皇子一眼,平日里二皇子做事是非常稳重的,可是今天涉及到风清遥的事都让宣武帝觉得有些毛躁,心头微微有些奇怪。

看到宣武帝有些奇怪的眼神,二皇子心中一惊,知道自己有些反常的行为惹得宣武帝怀疑了。对于不见风清遥的话题也随之不敢再说。

父皇,三江涝灾之事虽说是天灾却也是**!救灾很要紧,可是更要紧的是整顿吏治!处决一批贪官,狠狠的杀一杀这一股歪风邪气。不然就算是朝廷拨下钱粮去救灾,真正能落到灾民手中的恐怕也不会太多。大头还是会被那些贪官污吏给贪污掉。

纪大人是清官能吏,纪大人在的时候或许那些管理不会贪,可一旦纪大人离开,那些贪官污吏定然会固态萌发。况且纪大人再有能力,终究也不过是一个人罢了,分身乏术,不可能代替那些贪官污吏去救灾。

真正做事的还是那些原本的贪官污吏,就算是纪大人还在的时候,也未必能面面俱到,把救灾的事做好。(未完待续……)

ps:小岳木有存稿,表示很悲催。明天就是十月一号,我在想要不爆发个十一章,以贺国庆,不过没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各位看到小岳的表态有木有很激动的表示一下呢,小岳感谢各位书友对我的厚爱了!!

明天十一章爆发,求支持!求推荐!求月票!

这是小岳在九月的最后一天对十月的第一天作出的承诺!!

第二百八十九章赈灾之法

真正做事的还是那些原本的贪官污吏,就算是纪大人还在的时候,也未必能面面俱到,把救灾的事做好。

所以儿臣认为,此次纪大人前去三江救灾不能让纪大人一个人去,而是应该让都察院、御史台的人一起去。先将那些贪官污吏诛杀一空,然后纪大人再开始救灾才会成功。

听完二皇子杀气腾腾的一番话,周围的一众重臣没有一个人说话。

二皇子所说的问题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可是知道归知道,解决起来却没有二皇子说的那么简单。

三江的官员盘根错节,上下牵扯极深。谁知道会不会拔出萝卜带出泥来,万一带出的泥太多,可是会影响到朝政的稳定,动摇大齐的根基。

而且还有一个二皇子所不知道的问题,那就是各地的胥吏。

官员你可以撤换诛杀,那些胥吏却几乎是无法撤换的。有时候不是官员不清廉,而是官员在某种程度上被这些胥吏给绑架了,如果不能解决胥吏的问题,你杀再多的官员也是没有用的。

二皇子出身高贵,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胥吏,不知道这些不入流的胥吏的厉害,以为只要解决了官员的问题就什么都解决了,实际上哪里有那么容易。

宣武帝是知道吏治难治的原因的,可是却不好向二皇子详述。难道让宣武帝告诉二皇子,自己这个皇帝在某些时候可以说也被那些胥吏给绑架了?

看着周围一片沉默的样子。二皇子心中很是纳闷,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说话。

大皇子也是一脸奇怪,他觉得二皇子的方法是很不错的,虽然杀气重了些,不过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为了挽回被那些贪官污吏打碎的民心,杀气重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今日我们说的是救灾,整顿吏治之事,我们改日再说。

许久宣武帝只能如此说道。

父皇……

皇儿不必多说了,还是好生考虑该怎么救灾才是。

……………………………………………………

果冻店中开始讲九龙夺嫡的时候。风清遥这边的三国演义也讲完了。

看到风清遥闭口不讲端起了茶杯。一众姑娘虽然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过也都没有催促风清遥接着继续讲。风清遥毕竟也有自己的事,不可能专门给她们讲故事不是。

周雪虽然很想向风清遥讨教画技,可是她和风清遥毕竟还不是很熟。冒然向别人请教也是不太合适的。准备等自己和风清遥更加熟悉了之后再想风清遥讨教。带着一众姑娘起身说道:打扰风相公了。我们告辞了。

纪嫣然起身笑着说道:没有什么打扰的。几位妹妹无事尽可以前来。

周雪她们等的就是纪嫣然这句话,听到纪嫣然的话周雪眼前一亮笑着说道:那就多谢姐姐了,改日我们再来叨扰。说完便告辞准备离开。

咦。这是什么?刚走到门口王珞丹就看到了纪老爷掉在门口的表章,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表章转头问道:这是你们谁掉的么?

所有人都连连摇头,说自己并没有带这么一份东西前来。

那可能是风相公家里谁掉的吧。见不是自己这一群姐妹掉的,王珞丹便把表章递给了风清遥。

风清遥翻开眼前的表章一看字迹就知道是老丈人掉的,笑着对王珞丹说道:是我们家的东西,多谢王姑娘了。

等周雪、王珞丹她们离开之后,风清遥打开手中的表章仔细阅读。刚才风清遥就觉得这应该是老岳父写给宣武帝的奏章,仔细一看发现确实是老岳父写给当今皇上宣武帝的奏章。奏章上说的是前去三江救灾的策略。

不过风清遥看完之后却是连连摇头。

纪嫣然把周雪他们送出门,刚一进屋就看到风清遥在那里摇头,遂开口问道:夫君,这是什么东西是夫君你写的么?怎么看起来夫君你不是很满意?

风清遥摇头说道:不是我写的东西,是岳父大人写给皇帝的奏章。上面说的是前去三江救灾之事。

是父亲的奏章?那夫君摇头是因为这奏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么?关系到父亲的大事,纪嫣然也微微有些紧张。纪嫣然知道风清遥是有大才的,奏章上的东西既然让风清遥连连摇头,显然是有不完善或者不对的地方。便想替父亲问清楚。

不是这奏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而是奏章中到处都是漏洞,很容易被别人钻了空子。如果照着这个方法去救灾,不但救不了灾民,可能连岳父大人都会陷进去无法自拔。风清遥晃了晃手中的奏章说道。

这份奏章上所说的就在的策略在一般人看来已经很完善很不错了,如果按照奏章上所说的去施行的话。三江的涝灾应该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可是在风清遥的眼中,这份策划之中的漏洞是非常多的。

啊!那怎么办?纪嫣然一脸着急的说道。关系到父亲的安危,纪嫣然自然是无法镇定下来的。

没事,我帮岳父大人改一改就好了。

说着起身走到书桌旁拿起笔在纪老爷的奏章上开始修改,把纪老爷所没有考虑到的一些问题添加进去,弥补一些纪老爷疏忽了的东西。

从总体上来说,纪老爷奏章上所说的东西是很不错的。不过纪老爷忽略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人性!

人生在世无非是求名求利,或者说到根子上都是在求利。民也是利的一种,甚至可以说名才是最大的利。

三江的涝灾要救治单靠朝廷是绝对不行的,朝廷运转本来就需要大量的钱粮,此次在三江救灾所能拿出来的钱粮毕竟是有限的。想要真正做好救灾的工作必须得靠当地的士绅出力才行。可是纪老爷的奏章中对当地士绅的利用几乎为零。或者说有些得罪三江的士绅。

因为三江的士绅说他们也没有存粮,甚至他们受到的损失比普通百姓还要大很多。

可事实真的是如此么?天灾是谁都无法抵御的,士绅和普通百姓都受到涝灾的侵袭。可是那些士绅本来就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抵御灾害的能力比普通百姓强了不知多少。

虽然此次三江涝灾他们也受到了影响,但他们往年肯定是有大量的存粮的。就算是今年的收成受到了影响,三江士绅们家中的存粮也绝对是堆积如山的。

可他们却是睁着眼说瞎话,说自己也受到了大灾的影响,家中都快揭不开锅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杀猪

朝中大臣不知道这些士绅们的真实情形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朝中大臣自身便是士绅,或者说朝中官员基本上都是士绅的代表,他们都是某些士绅推出来的代表。就算是那些所谓的寒门出身的士子,在成为官员之后,慢慢也就会变成士绅,身边也会聚集一部分士绅,或者融入其他士绅的圈子。

至于王孙韩荀柳孟等世家,他们可以说是大齐最大的士绅,自然也是要帮着士绅说话的,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是站在士绅的角度。

所以士绅们的真实情形他们是非常清楚的。可清楚归清楚,有些话他们却是没有办法说出来的。他们是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