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又不是高句丽人,我哪知道鸭绿水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段瓒挠着脑袋回答。
完了,自己手底下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李承乾无语的盯着帐篷的顶部,长长的叹了口气,而在他对面的程琳则是轻掩檀口笑个不停。
“你们就没有发现鸭绿水这几天水流变缓了么?就没有发现水位在变浅么?”独孤青云此时从外面走进来,忍不住问道。
“现在不是枯水期么?好多天都没有下过雨雪,河水发生变化不是很正常么?”李震疑惑的回答道。
“豕,你们就是一群豕!”独孤青云恨铁不成钢的骂了一句之后,气的转身便出了帐篷。
“怎么了嘛,你们到底在搞什么了?”尉迟宝琪摇着硕大的头颅,不解的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似乎想在众人脸上找到答案。
程琳此时也笑够了,将散乱的棋子一个个收好,同时对李承乾说道:“太子哥哥,你还是给几位哥哥解释一下吧,否则你让他们想破头也想不出来的。”
“好吧!”李承乾咂咂嘴,再次叹了口气之后说道:“窟哥带着他的部下早在十来天以前就离开了大营,去了鸭绿水的上游。”
“窟哥不在大营?带着两万人去了上游?”李思文脸色变了变:“高明,难道你是打算截断江水?”
“不错,总算是有一个聪明一点的了。”李承乾似褒还贬的看了李思文一眼,点头说道。
“可,可是……可是对面只有一万人,你这样做不是浪费精力么?”经过李思文的提醒之后,段瓒也反应过来,知道李承乾有水淹高句丽守军的打算,忍不住问道。
“你刚刚不是还说再等下去,高句丽的援军就会到了么?怎么现在就忘了?”李承乾鄙夷的看了小段一眼。
“可就算是高句丽的援兵到了,他们看到鸭绿水这样的情况也不会过来啊。”段瓒慢慢的进入了状态,试着分析战场形势。
“谁说一定要等他们到了再淹?难道你们不觉得在他们刚刚赶到的时候就是我们渡江的最好时机么?那个时候你认为高句丽人还有心思去看鸭绿水的水纹情况?”李承乾瞪了段瓒一眼,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第1052章 高句丽的乱局
水淹高句丽援军的计划早在李承乾与独孤青云会师的那一天便制定了下来,不管是上游渡河的地点还是鸭绿水的水纹情况,尽皆是由赵逸凡提供出来的。
没办法,就算是他不想说也不行,在夜魅的各种手段下,赵逸凡就差没把小时候三岁还尿床的事情说出来了。
“不对,还是不对!”就在段瓒露出恍然的神情之时,程处默突然开口说道:“高明,你不是想要等高句丽援军一到,还没有轧好营地就发动进攻吧?”
“不错,有什么问题?”第一次采用水攻的计划,李承乾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听到种种质疑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他的计划。
“当然有问题,而且问题大了。你想啊,到时候我们想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进攻吧,而我们一攻击最可能发生的是什么?高句丽人迎战,对吧?可是他们一迎战,你在上面一泄洪,那不是连我们自己也给淹了么?”
程处默得意洋洋的说着,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一样,目光甚至有“老子救了你们所有人一命”的神情。
“唉,思文,你跟他说吧。”本以为程处默会说出什么有建设性的说法,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是怕被水淹,李承乾顿时没了兴趣,看着把脸憋的通红的李思文,歪了歪脑袋,让他给小程解释。
李思文得了机会,自然不会放过,鄙夷的看了程处默一眼说道:“老程,你可不要忘了,我们是要坐船过去的,泄洪的时候我们正好在船上,所以被淹的只有高句丽人,没有我们。”
“啊?”程处默愣了一下,直到这时他才反应过来,事情似乎真的像李思文说的那样,他们进攻的时候的确是需要坐着船过去,而数百条大小战船,载下他们这八万人还真的没什么大问题。
“行了,该干嘛干嘛去,有时间的话好好把进攻需要的装备检查一下,火箭弹不要受潮了,还有火药也检查一下,别到时候贞观炮打不响。”李承乾见事情解释清楚了,也就不再与纨绔们废话,直接将他们打发了出去。
时间一点点过去,鸭绿水的流速越来越缓,但是相对来说因为这段时间雨雪较少的关系,这样的水纹情况似乎真的没有引起邢子秋的注意。
毕竟他邢子秋是陆军一系,与水师没有任何关系,掌握不了鸭绿水的水纹情况也是在情理之中。
而至于说赵逸凡为什么也是陆军但却知道鸭绿水上游的情况,这是因为那姓赵的本身就是鸭绿水附近的人,自己家乡的情况自然不会不清楚。
但是就在李承乾和邢子秋陆隔着一条大江互相较劲的时候,远在高句丽背后的新罗和百济却敏锐的发现了情况的不对头。
这个半岛上的强大敌人边境上巡逻的士兵数量大减,而且巡逻的时间也在不断的延长,原本一天能看到好几趟巡逻的队伍,现在竟然一天只能看到一次,甚至有些时候两天才能看到一次。
联想到大唐正在发动的东征,两个国家突然意识到,他们的机会来了,高句丽似乎是顶不住大唐的进攻,开始从边境调集兵力来保卫自己的首都了。
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两个被高句丽欺负的就要掉进海里的国家几乎连商量都没有,在同一时间对高句丽的背后发动了攻击。
新罗调集了近十万大军,沿着海岸线北上,百济同样不甘示弱,调集了同等数量的军队,沿着另一侧的海岸线向高句丽的腹地发动了进攻。
乱了,彻底的乱了,三岛之上个国家几乎在短短的三天之内打的乱成一团,高句丽不满新罗和百济趁火打劫的行为,几乎是硬碰硬的和两个国家的军队大打出手,毫不顾忌自己内部空虚的事实。
当然,新罗和百济两个国家也不是什么软柿子,面对高句丽的拼死反抗也使出了自己吃奶的力气,攻城拔寨根本不顾自己部队的伤亡情况。
大唐打过来了,如果不趁着现在高句丽兵力空虚的时候多抢一些地盘,很可能在大唐打过来之后,连点汤都不给他们留,那些以前被高句丽占去的地盘估计也不会还给他们。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算计,两个国家不顾一切的疯狂进攻着他们能抢到的任何一寸土地,屠城之事干了也不是一件两件,一切都为了能够占领更多地盘。
当然,两国忙着进攻高句丽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向大唐派出使者,解释自己的行为,把抢占国土的行为硬是说成了响应宗主国的号召,共同讨伐不义。
至于说为什么现在才动手,为什么没有在李二起兵的时候同时起兵,这一切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想要找一个不被大唐责怪的借口。
毕竟想要从大唐这只老虎的嘴里抢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个不好谁知道唐军会不会心生不满,连他们两个小小的国家一起给灭了。
就这样,新罗和百济两国一面不断的进攻,一面不断向大唐派出使者,甚至还派出了一支使者去了辽东,打算和正在进攻的李承乾联系一起,使自己的抢地盘行为得到李承乾的承认。
在这两个小国看来,他们的举动等于是牵制了高句丽的兵力,为李承乾的进攻创造了机会,那位大唐太子一定会利用一些土地来换取进攻上的优势。
太子领兵的弊端实在太过明显了,不用说吃了败仗,就算是打起仗来死的人多了,很可能回国之后李承乾都要面临被弹劾的风险。
所以新罗和百济两国坚定的认为,他们抢地盘的行为一定会得到李承乾的理解,甚至还会帮他们向长安解释一下。
但是只顾抢地盘的两国并没有想到,李承乾其实对高句丽已经是胜券在握,根本不需要他们的帮忙,就算是水淹援兵的计划计失败了,也还有对马岛上一支伏兵存在,到时候这支伏兵一样会起到与他们同样的作用。
第1053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而就在高句丽半岛上乱成一团,大家人脑袋打成狗脑袋的时候,大唐长安则在进行着一场沉痛的哀悼——挣扎了半年之久的老李渊终于还是没有坚持到春天的到来,在二月底的时候驾鹤西游了。
整个大唐一片哀声,全国百姓一个月不准笑,同时还要举国戴孝,为大唐第一任皇帝陛下送行。
李二在老头子去了之后因为哀思过度,数次昏厥在老头子的灵柩之前,最后被李渊的一众后妃以及手下强行劝谏着回了太极宫静养,这才让大唐没有在一天之内驾崩两位帝王。
不得不说,老李渊驾崩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这段时间正好是一些世家联合起来准备弹劾李承乾裹足不前,怯敌畏战的时候。
而老李渊一死,这帮家伙顿时没有了弹劾的机会,谁了不敢在这个时间顶着大不敬的罪名去弹劾一国太子。别到时候李承乾没事儿,他们这些弹劾的家伙被灭了满门,那可就太不值当了。
但是,事实上老李渊虽然死了,李二陛下却真心没有表现的那么悲痛,不为别的,只因为老头子病的时间太长了,整整半年的时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并不是无地放矢,李二有很多国家大事需要去处理,老头子快要死了他也的确痛心,但是耐不住时间太长。
大唐皇帝总不能一天天什么事情都不做,天天围在老头子的病床前面吧?可是不围在老头子的病床前,坊间又会有不孝的名声传出来,这对李二来说简直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一来二去李二也被老头子的病情折腾的够呛,现在老头子一死,对于李二来说也算是卸下了一个不小的包袱。
“陛下,太上皇的事情您莫在太过伤心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态,陛下还是要以国事为重才好!”作为老李的左膀右臂,杜如晦坐在李二的卧榻之侧,温言劝说着。
经历过生死的他对生老病死之类的事情看的很开,就眼下的情况来说,他认为李二不应该过度的沉湎于李渊的死,打起精神治理好大唐的方方面面才是李二应该做的。
“克明啊,朕今后再也没有叫爹的机会了,你让朕怎么能够割舍得下!”躺在卧榻之上,李二头上系着一条金黄色的带子,头疼的毛病又犯了,让他有一种脑袋要炸天的感觉。
不过,李二说的的确是实话,老李渊一死,大唐皇帝陛下确实再也没有叫爹的地方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来给他当爹,除非有人活够了,想要过把瘾就死,而且还是全家一起死。
面对这样情况的杜如晦还能再说什么呢,只能陪在李二的卧榻边上一起发呆,直到长孙皇后从大安宫那边回来。
“二哥,妾身给您揉揉吧。”看着杜如晦告辞离开,长孙皇后坐到了李二的身边,将他的头轻轻托起来,放到自己的腿上。
“观音婢,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在长孙皇后精湛的按摩手法下,李二舒服的闭上了眼睛。
“这都是妾身应该做的,妾身自小父母双亡,公公待我如同己出,妾身又不是不通事理之人,如何能够忘记。”长孙皇后中指按在李二的太阳穴上,大姆指则是在他的头顶之上不断的按着。
不过这也就是长孙皇后会说话,并没有像普通老百姓那么直白。
实际上她话里的意思是,作为李家嫡子的原配夫人,给老李养老送终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事情是绝不可能让给别人去做的。
虽然李渊的儿子不少,可是若说嫡子,也就只有李二一个人,作为李二的正宫娘娘,长孙皇后身上有无数人的目光盯着,等着她出状况。
万一在这件事情上她稍微偷一些懒,将原本属于她的事情推给别人,那么很快就要面临无数的弹劾,就算是没有人敢出来弹劾她,后宫里面也会生出无数的事端。
这些才是长孙皇后口中“妾身应该做的”几个字蕴含的真正意思。
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其他人算什么东西,他们也配给老李渊送终的意思在里面,只不过这种东西以长孙皇后的身份根本没有办法明说,只能简简单单的用几个字一带而过。
“唉……”李二自然能够能听长孙皇后话里的意思,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叹了口气。
身在皇家,这种勾心斗角的事情是免不了的,给老头子送终本来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但是一旦涉及到皇家,这里面的味道就全都变了。
“二郎好好休息一下吧,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呢。”长孙皇后见李二不说话了,低声在他耳边劝了一句,便不再说话,只是默默的继续自己手头的工作。
身为大唐皇后,她不光要承担相夫教子的责任,还要负担起署理后宫的任务,上上下下几千上万人,都被她调度的井井有条,若说不累还才是骗人的。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为了她的爱人,为了她的孩子,就算是累也要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否则等着她的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不过好在自从前些年九成宫一行之后,她的身份比以前要好了许多,这半年时间尽管操心劳力,身体却并没有出现什么毛病,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疲惫的李二在长孙皇后轻揉的按摩手法下缓缓陷入沉睡,长孙皇后到了后来也忍不住坐在卧榻之上打起了瞌睡,房间中只剩下蜡烛燃烧时发出的轻微声响。
随着外面更鼓敲击,一夜时间就这样缓缓过去,辉煌的太极宫再次迎来了一个新的清晨,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偌大的宫殿中全都被白色覆盖,显得一片肃穆。
无数的朝臣不管是李渊的老臣子,还是李二手下的新臣子,全都在官服的外面披上了麻衣,早早的等候在大安宫的宫门之外,庞大的祭奠活动即将开始!
第1054章 各方反应(上)
老李渊没了,丧事明发天下,不但大唐各地要祭奠,就连周边无数小国也要致哀,虽然大唐并不需要他们拿出来的那一点点贡品,但是这总是一份心意。
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去致哀了或许没有什么好处,但是不去一定会有坏处,尤其是在大唐强势崛起的情况下,坏处更是大大的有。
于是乎大唐周边数十小国纷纷派出使者上路,赶去长安吊唁,甚至就连正在被大唐进攻的高句丽也不能例外。
“陛下,臣认为此为与大唐交战的关键时期,吊唁的事情就可以免了吧?”乙支文德,高句丽的老将军,以曾经击败过杨广东征而闻名于世,属于高句丽的著名大将。
这老家伙现在已经有六十多了,但是奈何国内年轻一代后继乏人,面对咄咄逼人的李承乾,只能让这个老家伙出山,负担起这次的支援任务。
“文德老将军,朕也不想派人,但这是礼数,万万缺不得,否则岂不是让人以为朕小气!”高藏武叹了口气,他当然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派人去大唐,作为一个失败者,在这个时候派人去大唐怎么样都有一种摇尾乞怜的意思在里面。
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他派不派人去的问题,面对正面进攻的李承乾,以及正在从另一个方向攻入高句丽腹地的新罗和百济,高藏武除了低头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虽然他对乙支文德说的硬气,可依旧改变不了他这次需要派人去向大唐称臣的中心思想。
大唐太子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高藏武虽然没有深入了解过李承乾,但是凭直觉他认为这一次出征似乎并不会取得理想中的战果,甚至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他不知道泉盖苏文和乙支文德等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信心,为什么会认为只要部队开到鸭绿水就一定能够打败大唐太子。
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信心,认为在打败大唐太子之后还有能力在十天之内回师击败那两个想要占便宜的邻居。
“陛下,这件事情有蹊跷啊,臣认为不应该相信!”乙支文德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将军,一个曾经打败过大隋朝的将军,自然会有一种傲气与自信,看着消积的高藏武:“大唐太上皇这才刚刚死了九天,怎么可能就有消息送到我们手里!”
“陛下,大唐太子诡计多端,不得不防啊,天知道这是不是他放出来的迷魂烟,用来引我们上当!”泉盖苏文在一边接过乙支文德的话头。
只不过此话一出立即引得众人纷纷侧目,这特么还是人话么?
大唐太子就算是诡计多端,但是也不敢拿自己爷爷来搞事吧?除非是他自己不想当这个太子了。不,就算是李承乾不想当太子了,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面开玩笑。
所以老李渊一定是死了,而且日子也的确是九天前,只是不知道大唐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只用六天时间便把消息送到他们手里的。
是的,大唐是用六天时间把消息送到的,因为另外三天是高句丽自己的耽误的,他们的信使用了三天时间才从高句丽的长安城把消息送到高藏武手中。
所以真正让高句丽人理解不了的是大唐消息传递的方式,按照这种消息递送的速度,在他们看来辽东发生的事情很可能在四到五天就可以传回大唐长安,而大唐长安的消息同样也可以在这么长的时间送回辽东。
这意味着什么?打仗的人都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十天时间就可以让消息在辽东和大唐长安之间打个来回的话,那么李承乾亲征和李二亲征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要知道,古代交通并不是那么发达,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信息,想要从前线送到后方大营没有个三、两天也是不够的。
十天时间……这简直就是完全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地处一隅的高句丽并不知道,现在的大唐通讯方式已经彻底改变,信鸽已经代替了信使,递送信息根据其重要程度,主要区别就是信鸽脚上竹管的颜色而已。
正是因为这样,大唐才能够将老李渊驾崩的消息在五天之内传遍全国每一处角落,同时也在极短的时间里,将消息送到了周边的那些属国手中。
“陛下,依臣来看,不如我们早点赶到鸭绿水比较重要,吊唁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当成不知道,就说没有收到消息便好。”
“是啊陛下,臣也认为现在不是去大唐的好时机,而且我们现在正是用人的关键时期,怎么可能派人去大唐长安呢?”
对于去不去大唐吊唁的问题,一群高句丽重臣争论了整整半个晚上,最后一致认为,去鸭绿水边上看看,如果李承乾的军队停止进攻,进入休整状态,那么派人去大唐长安吊唁也没啥。
若是反过来,李承乾并没有停止进攻,那就啥也不用说了,直接掏刀子开片就是了,去不去大唐已经完全没有了意义,即便是派人过去了,估计还没等使团到达,这边的战斗就已经打完了。
而在距离高句丽援兵数百里之外的鸭绿水,李承乾则是换上了一身的麻衣,下棋之类的娱乐活动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整日蹲在沙盘前面研究着进攻方略。
李道宗在后面待着无所事事,这几天也借着给他送消息,从后方跑到了他的大营,正好赶上李承乾打算水淹高句丽援兵。
作为一个百战将军,怎么可能对这样的事情不感兴趣?所以李道宗以李承乾叔叔的身份,义不容辞的担起了军师的职务。
部队何时上船,上游何时打开水坝,窟哥打开水坝之后的行军路线,“海狼”完成任务之后的去向,打退高句丽援兵之后辽东军团的行动方略……等等等等。
每一桩每一件都需要仔细的安排,毕竟现在是非常时期,老老李的驾崩让整个大唐的局势显得有些纷乱,如果李承乾在这个时候稍微有些疏忽,很有可能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第1055章 各方反应(下)
随着一只只信鸽飞向远方,北方草原、西方大漠、南方丛林、东方东瀛,所有收到消息的国家纷纷派出自己的使者,带着一颗“诚挚”的心,奔向大唐的中心——长安!
除去正在被李承乾逼的山穷水尽的高句丽,大唐周边数十小国使者快马加鞭,用了比以往短的多的时间赶到了长安,参加为李渊送行的活动。
高昌、林邑等国因为大半被大唐控制,表现的要比以往恭敬许多,其他国家则是惊惧于大唐强大的实力,也是表现在的甚是不安。
尤其是看到吐蕃国主松赞干布像是孝子贤孙一样,打扮的与大唐九皇子李治一模一样,趴在李渊灵柩之前哀哀痛哭的时候,更是不知应该如何是好。
谁不知道吐蕃是一个新兴的强大国家,谁又不是知道松赞干布是继颉利可汗之后第一个敢对大唐发起进攻的人。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这样一个十二岁就署理朝政,利用三、五年时间把吐蕃统一的家伙,现在竟然以李渊孙子辈的身份在给他哭灵,这特么让一群各国使者尴尬的无以自处。
论国力他们很多国家前不如吐蕃强大,论君主他们的君主没有松赞干布有才干。现在松赞干布做到这种程度,让他们怎么办呢?也跟着一起哭?脸面还要不要?
不跟着哭?万一引起大唐的不满怎么办?大唐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