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消息送到了高藏武的手中。
  所以,眼下只要再等上十来天,高句丽的援兵便可以再加四十万,恢复成以往最强大时候的七十万人。
  而如此强大的力量在未来只属于一个人——高藏武!
  只要高藏武还在对抗大唐的进攻,那么这些人就会一直为他所用,毕竟他才是皇室正统,泉盖苏文再怎么说也只是莫离支,并不能代替高句丽皇室。
  然而,自以为得计的高藏武并不知道,一股他不知道的力量此时正在缓缓酝酿,就在与新罗隔海相望的倭国,五万倭兵正在登上海船,准备去完成大唐太子交待给他们的任务,攻占对马岛。
  相比于土地与大唐接壤的高句丽、新罗与百济,对马岛上只有一些还没有开化的土著,人数也只有区区万余。这些人世代在大海里讨生活,并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这里的土著早就已经向倭国臣服,所以才得以存在到现在。
  “红衣使者,这五万战士朕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好好照顾他们,不要让他们牺牲过多!”倭国天皇郑而重之的将一块兵符交给化名红衣的称心,神色间颇有些舍不得的意思。
  “只要他们在战场不后退,吾可以保证!”红衣接过令牌,翻来覆去的看了看,然后揣入怀中。
  现在他和杨天的身份已经彻底暴露,不过考虑到两人唐人的身份,以及比较亲善与天皇一系,所以倭国天皇并没有过份的为难他们两个,甚至还对他们委以重任。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苏我虾夷一族的背叛动摇了整个倭国的根基,数个家伙学着他们的样子,脱离了天皇的控制,在各自的领地或独立或易帜。
  倭国皇室如果想要平息这场叛乱只能依靠大唐,依靠那个比较偏向着他们的大唐太子,他们需要大唐的武器、需要大唐的支援。
  换句话说,杨天和红衣目前已经成为倭国与李承乾之间的联络人,让他们两个满意了,倭国天皇才能得到他需要的一切,若是不能让他们满意,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这两个家伙可是大唐太子的亲信,他们在某件事情上对大唐太子偏偏嘴,很可能倭国的某一方就要倒大霉。
  这是倭国数个势力之间共同遵守的规矩,所以尽管杨天和红衣占了九州岛,几方势力也都明智的没有去“打扰”他们,就让他们在岛上自由发展。
  当然,这也得益于李承乾并没有将九州岛看在眼中,并没有往九州岛派兵驻扎有关系,倭国各方势力只当是两个使者看好了九州岛的风景,喜欢在那里住而已,并不涉及领土纷争。
  派一些兵,满足一些大唐太子的要求,这些事情在倭人眼中并不算什么大事情,只要大唐不入侵他们的国土,他们只当这一切都是从大唐换取武器的代价,并不怎么在意。
  就算是李承乾要求他们拿下对马岛这样的事情,倭国也没有怎么在意,左右不过是派些兵过去打一仗而已,又死不了多少人,哄得大唐太子高兴说不定下一批武器很快又回运到本土来了。
  那些大唐看不上眼的高句丽武器和铠甲,对于倭国天皇来说那可都是致宝,最好大唐把高句丽所有的武器、铠甲全都送给自己才好。
  所以对于大唐攻击高句丽的事情,倭国天皇那是不遗余力的支持,帮大唐打下对马岛,给大唐提供一个可以从背后进攻高句丽的基地,这对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用来换取大唐太子对倭国的信任再好不过。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派出自己手下五万战兵,去帮大唐打仗,而且还将这些战兵交给红衣来管理。
  由此可见,倭人四处认爹的习惯是自古就有的,当邻居过于强大的时候,那邻居就是他们的亲爹,当邻居远一些的时候,那就是他们的干爹,总之,这个国家似乎总是不缺爹!


第1063章 试探(上)
  三月的鸭绿水之畔,战争的阴云浓的像是化不开的铅块,十万对三十万的战争就在一块并不大的平原上展开。
  不过作为辽东军团的负责人,李道宗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三十万高句丽人在他看来不过是土鸡瓦狗,在辽东军团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如果没有十倍以上的人数永远不要提“阻拦”两个字。
  是的,是“阻拦”而不是“击败”,大唐军人的眼中没有失败,无论面对任何敌人,杀死他们是大唐军人唯一的信念!
  投石机、床弩、贞观炮、钢弩,所有带来辽东的武器全部被搬到了战场之上,按照射程的远近一排排布置开来,只等对面自以为强大的高句丽人发起进攻。
  而高句丽人也不是傻子,大唐的装备情况他们虽然没有掌握具体情况,但都有些什么还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尽管人数上是唐军的数倍,可还是小心翼翼的商量着进攻计划,为到底谁先发动第一波攻击而争论不休。
  当然,高句丽人争论的不是在自荐,而是在互相推诿,都希望第一个发动攻击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毕竟在这个随时都毁灭国的时候,谁都有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念头,第一个攻击的很容易被人记住,万一阻击失败,很可能连回头都难!
  “都不要争了,这第一战莫离支是不会让给你们的。”高建武时刻不忘权利斗争,尤其是在已经有了后备力量的时候,泉盖苏文就显得有些碍眼,如果能把他搞掉,或者让他威信大失也不失为一件“胜利”之余锦上添花的事情!
  泉盖苏文如何能不知道高建武的算计,不过在这个谁都不想当出头鸟的时候,他作为力主迎击大唐的权臣,的确是责无旁贷,高建武的安排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咚咚……”战鼓争鸣,没有回头路的泉盖苏文接下了第一波进攻的任务,带着五万骑兵脱离了本阵。
  “不错啊,竟然真的敢来!”李道宗看看自己身边的副将,随后转头对李思文说道:“小子,说说看,这一波进攻你们会怎么应付?”
  尽管李道宗听过辽东军团在安市城的战例,但野战他也是第一次带着打,对辽东军团一些装备并不熟悉的他也需要听听这些小年轻的意见。
  “四角钉,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四角钉,把那东西丢出去,保证够他们喝一壶的。”李思文眼睛眨都不眨就想出了一个坏主意。
  事实上对付骑兵的办法辽东军团后很多办法,不管是拿炮崩,还是用强弩覆盖性射击,又或者用床弩加“铁菠萝”都可以应付下来。但是这些办法在李思文看来都太常规,远不如用四脚钉来的痛快,来的过瘾。
  李道宗在李思文的提醒下,也想到了那种由四根一寸长的铁钉组合而成的小东西,看着对面正在列队准备进攻的高句丽骑兵,老家伙的嘴角不由自主的带上了一丝诡异的笑容:“命令投石机部队,装备四脚钉,目标前方四百步,给老子打上两轮。”
  “是!”身边的传令兵答应着跑去传令了,留下李道宗等人继续站在新塔建的瞭望塔上面观察着战场上的形势。
  “对面的唐军听着:某乃高句丽阵前先锋泉佟渊,尔等可有人出来与某一战?”高句丽骑兵在奔行了一段距离之后停了下来,一个中年汉子,骑在马上冲了出来。
  “斗将?这都什么年月了?竟然还玩斗将?”李思文的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处从跟着李承乾出来打仗,似乎他就没见过太子殿下派人出去斗过将,从来都是大手一挥重兵压境的打法,现在出来一个想要斗将的,自然让他有些不知道如何应付。
  “斗将怎么了?难道你们辽东军队从来没有斗过将?”李道宗颇有些奇怪的看着身边这个李绩家的二公子,有点琢磨不透这家伙为什么看到斗将会这么惊讶与不屑。
  “大总管,辽东军团从来都是齐心合力打敌人,敌人有一百万我们一起上,敌人有一百个,我们还是一起上。”李思文振振有词的说着,丝毫不顾辽东军团至今为止一直没有面对过数量超过十万的敌人。
  “那么依照你们辽东军团的规矩,你准备怎么处理那个家伙。”李道宗继续问道。
  原本作为行军大总管,李道宗是不用询问小辈意见的,甚至就连他的同辈之人,如果在职权上不如他,他同样可以不加以询问。
  只是这次他带的辽东军团太过与众不同了,这支军队打仗似乎全都依靠装备之利,再加上辽东军团又是李承乾的嫡系,李道宗也不敢随随便便的就把这些人给填进去。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老头子也觉得自己有些老了,在有些并不怎么重要的战斗中,他还是以培养下一代的任务为首,希望能在自己老的动弹不动时,大唐会有更多的将军涌现出来。
  “当然杀了他!”李思文有问必答地说道,他并不知道李宗道一直在问自己是什么意思,但是既然老家伙问起来了,他自己不会隐瞒自己的想法。
  “杀了他……这个主意不错!”李道宗点点头,战阵之上,敌人上来挑战,结果自己不接战也就算了,最后还杀了对方的人。老家伙觉得如果自己是高句丽将领,看到这样的情况估计会失控吧!
  事情果然没有超出李道宗的预料,在那个倒霉的泉佟渊被一轮箭雨覆盖,变成刺猬的同时,泉盖苏文发出了一声歇斯底里的咆哮:“杀,杀光他们!”
  “轰轰……”五万高句丽骑兵几乎在同一时间催动胯下战马,先是缓缓加速,然后速度越来越快。
  “投石机,给老子把四角钉撒出去!陌刀兵顶住他们!”李道宗在高句丽人战马的速度提起来之后,下达了投石机发动进攻的命令。
  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嗡嗡声响起,一架架投石车疯了一样投出无数的四脚钉,向着高句丽正在突进的骑兵前面落了下去。


第1064章 试探(下)
  战马冲刺需要时间,让战马停下来同样需要时间,所以当正在冲锋的高句丽骑兵看到迎面飞来的漫天黑色物体时,想要停下脚步已经来不及了。
  高句丽的战马并没有马掌这种东西,脆弱的马蹄踩到四角钉的结果可想而知。
  剧烈的疼痛让战马瞬间倒地,战马上的骑士眨眼间被甩飞出去,而后面的骑兵尽管看到了前面发生的一切,可依旧无法控制住战马的速度,只能硬着头皮冲上去。
  硕大的马蹄落下,踩在倒下的战马或骑士的身上,在战友的惨叫声中冲到前面,然后继续前面战友的遭遇——倒下、惨叫!
  鲜血几乎瞬间染红了大地,一排排倒下的骑兵被同伴踩成肉泥,等到所有高句丽骑兵停下来的时候,地上至少已经躺了万余人。
  “不,不可能,这不可能!”泉盖苏文没想到,仅仅一次进攻,骑兵在没有接触到敌人的时候,就已经损失了近乎四分之一,这与他预想中的情况完全不同。
  “唐军投出来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让我们损失那么多的骑兵?”高藏武也被眼前的损失惊呆了,游目四顾向身边的大臣寻找答案。
  一万多人对于三十万人来说或许并不算多,只有三十分之一,但是不要忘了,战损的衡量不是那么简单的,所占比例就是再少,那也是一万多人,算上战马又是一万多匹。
  一万多啊,换到后世,这一下子就等于一个成建制的骑兵师没有了,换成谁谁不心疼?高建武就算是还有新罗与百济的支持,如果自己手头的力量太少的话,很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赶走了老虎进来了狼。
  “陛下何必烦恼,我们虽然损失了一部分骑兵,但是唐军同样也是过不来的,他们丢出来的东西既然能过限制我们,同样也能限制他们。”一个文官打扮的家伙站了出来,炫耀着自己细致的观察力。
  “是么?那你为什么不到前面去好好看看,看看唐军到底能不能过来!”泉盖苏文满含杀意的声音在一边响起,堵上了一批想要开口附和的家伙们的嘴。
  因为他们在泉盖苏文的提醒下很快发现,那些在他们看来应该被限制在原地的辽东军团正在不断的向着他们逼近,整齐的脚步就像是踏在他们心里,每一步落下都让人心脏跟着狠狠的跳动一下。
  对于高句丽来说,这一战关系着国家的毁灭与延续,但对于辽东军团来说则是关系到荣誉与信念。
  十万对阵三十万,没有计谋,没有算计,完完全全的正面硬撼。
  若成,则辽东军团便可成为大唐第一强军;若败,万事皆休,以前诸多努力尽皆休为乌有。辽东军团将会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小小的注释,一个失败的典型。
  预先安置在靴底的钢板面对四脚钉时起到了绝佳的作用,一寸来长的铁钉被狠狠的踩进土里,据曲成一个诡异的形状。
  那些倒在战场上,半死不活的高句丽骑兵也没有逃过被踩成肉泥的命运,眼睁睁的看着一双双大脚踩过同伴的身体,在他们的惨叫声中,将他们踩进脚下的泥土之中。
  这是一支钢铁一样的军队,似乎没有命令的话,他们就会一直这样走下去一样,不管前面是不是有障碍,哪怕是刀山火海,他们也不会犹豫。
  高建武和泉盖苏文脸色都是异常的难看,他们身边的高句丽众臣都在纷纷议论,讨论着是否应该后退一段。
  而那些士兵则是不断的回头看向高高的指挥台,仅凭这一点,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会知道,这是兵无战心的表现。士兵们已经没有打下去的欲望,他们纷纷回望的姿态,分明是在等着期盼撤退的命令。
  人都是怕死的,尤其是那些嘴上喊着“天下无敌”的人更是如此,正是因为心中不安,所以才会增加自己的音量来为自己加油打气。
  高句丽一个自以为强大,但实际上已经穷途末路的王国,无论怎么挣扎,在历史的车轮下都将被无情的碾压。
  李道宗很满意辽东军团一往无前的气势,高台之上的他显得意气风发,将李思文打发到了一边,指挥着整个军团向着高句丽近三十万大军逼了上去。
  距离在一点点的逼近,高句丽那边迟迟没有反应,五万骑兵在损失了四分之一之后已经撤出了战斗,余下的步军正严阵以待,密切注意着唐军的动静。
  双方距离还在三百步开外,不管是强弩还是硬弓,都无法达到这个射击距离。双方军队中或许有些士兵可以使用射程超过三百步的弩,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几十万人的战争根本算不得什么。
  “大总管,不能再靠近了。”双方距离接近到三百步之内,李思文鬼魅一样从李道宗的身后飘出来。
  “老夫知道什么时候停下,去安排床弩和火箭军,一会儿老夫需要他们来打头阵。”李道宗到底是老牌的将军,真的打起仗来绝不可能被一个小辈左右了自己的想法。
  “是!”李思文这个行军长史敢和李承乾较真,但是对这些老货却有一种先天的畏惧,被李道宗拿眼睛一瞪,立刻就怂了。
  床弩,在古代基本上是应用在攻城战之上,能在野战中拿出床弩来的不是精神病就是神经病。
  所以当辽东军团把床弩推出来的时候,高句丽人都懵了,高建武更是结结巴巴地问道:“那,那是什么?朕如果没有看错的话,好像是床弩吧?”
  “好,好像是的。不过,大唐人疯了么?野战带上百架床弩出来干什么?难道……”
  “难道个屁,大唐这东西明显就是改造过的,你没看他们竟然只用两个人在操作么,我们的床弩需要八个人,大唐却只需要两个人,这说明什么你们不知道么?”
  “抢过来,必须把这东西抢过来,如果我们能有这么大的武器,何惧新罗与百济的威胁,等打退了大唐,我们完全可以调头修理他们。”


第1065章 盖苏文的叛乱
  这帮人心怎么就那么大呢?高建武无奈的看了一眼手下的一众大臣,默默叹了口气:“朕乏了,尔等好好指挥,战胜大唐之日皆有封赏!”
  高建武可没有手下臣子那么乐观,先天对大唐的恐惧让他很快从开始的幻想中回过神,对新罗和百济的支援也开始不抱希望。
  这老家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自卑的性格,自从当了皇帝之后边境上的长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修建,但嘴里却一直向大唐叫嚣着“我不怕你”,岂不知他越是这样就越会暴露自己性格上的弱点,让人看出他内心的恐惧。
  泉盖苏文不动声色的看着高建武离开,目光中露出森然的杀意,他万万没有想到,在如此关键的时候,这老货竟然会选择返回大营。
  难道他就不知道干气可鼓不可泄的道理?难道他就不知道他现在的离开等于是在告诉手下士兵,今天这仗输定了么。
  泉盖苏文并不一定热爱高句丽,但是他却无比热爱权利,想到高句丽被灭之后,自己就要人头落地或者流落街头,这位泉氏的首领不自觉的对高建武起了杀心,打算作掉老皇帝,然后再扶植一个新皇帝,效仿三国时期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心里这样算计着,求战之心自然也就淡了,面对大唐的进攻,泉盖苏文果断的下达了撤兵的命令,留下五万人殿后,其余人飞速撤离战场。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候高句丽高层还在不断算计着自己的得失,对那些为了高句丽而战的士兵来说是一种悲哀。
  但泉盖苏文的理由也很不错,攘外必先安内,在他看来大唐军队并不是真的不可战胜,只是因为自己国内政局不稳,导致了士兵没有战心,将军没有战意。
  既然这样那就不如直截了当解决问题,在这个高句丽生死存望的时候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他主动的送给李道宗五万人马,然后带着余下的二十余万军队撤回了大营,至于那五万人的结局会如何……想要达到某些目的总是要有人牺牲的。
  但是这样对那五万留在战场上的高句丽士兵们公平么?
  面对着百余支手臂粗的弩枪,面对着铺天盖地的箭雨,五万高句丽士兵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仅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已经放下武器,高举双手向辽东军团投降了。
  仗打了一半,感觉有些不上不下的李道宗十分无奈,他现在的确可以率领部队追在那些撤走的高句丽士兵身后,但是时间确是一个大问题。
  剿灭了眼前这批敌人之后,日影已经西斜,就算是追上去,等到交战的时候估计天也就要黑了,再想打仗明显有些不合适,所以犹豫了半晌之后,李道宗还是下达了回营的命令。
  而回营之后的李道宗并不知道,就在这个并不怎么起眼的日子,高句丽的大营中正发生着一件让人目瞪口呆的事情。
  疲惫的高建武看着一步步走进大帐,目光森然的泉盖苏文,脸上肌肉不断抽搐:“莫离支,你,你想干什么?这里是朕的寝帐,未经允许你是如何进来的?”
  “朕?你一个胆小如鼠之辈,凭什么称朕?我渊氏一族竟然会辅佐你这样的一个废物,真是可笑之极!”泉盖苏文此时完全换了一副打扮,原本的一身文官服侍换成了铠甲,五把长刀背在身后宛如一尊绝世战神。
  “你,你竟然对朕如此不敬?你竟然擅自将名子改回来?”高建武知道泉盖苏文一直有谋反之心,但是当他听到这种在他看来大逆不道的话时,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所以在喃喃的嘀咕一句之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对着帐篷门口大声喝道:“来人,快来人,泉盖苏文大逆不道,意欲谋反!速速来人将其拿下!来人!来人呐!”
  “不要白费力气了,你还真以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所有人都要听从你的安排?”泉盖苏文不动声色的等在一边,直到高建武喊的累了,失望的瘫坐于地之后,才冷笑着说道。
  “你,你到底要干什么?朕不相信你敢对朕如何,你只是想要吓唬吓唬朕罢了,不要以为朕看不穿你的把戏。泉盖苏文,做作美梦了,朕绝不会放过你的,有种你就杀了朕,看看你如何堵住这天下众人的嘴。”事到如今,高建武也只有赌了,赌泉盖苏文不敢杀自己。
  或者说高建武只是在安慰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冷静下来,想出应对的办法。
  毕竟泉盖苏文这家伙想要搬倒他不是一天两天了,眼下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很有可能他高建武真的会陨灭在这个家伙手中。
  “老子最后警告你一次,老子姓渊,不姓泉,现在大唐的太上皇已经死了!死了!老子完全可以恢复自己的姓氏,再也不用顾忌什么,如果你再敢说老子姓泉,老子就先割了你的舌头。”
  一次次被高建武叫成“泉盖苏文”,让渊盖苏文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一样咆哮了起来。
  只因为李渊名子里的渊字,高句丽渊氏一族被迫全家改姓为泉,这让高傲的渊盖苏文一直耿耿于怀,总是想着什么时候再改回来。
  现在,李渊死了,大唐正在对高句丽行灭国之战,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什么避讳,这特么不是自欺欺人么。
  所以渊盖苏文要把自己的姓氏改回来,哪怕将来在战场上战死,死去的也要是渊盖苏文,而不是泉盖苏文,否则有何颜面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
  高建武这下是真的被吓坏了,从渊盖苏文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这家伙现在是动真格的了,很有可能一下步就是抽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