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383章 打蛇七寸
  李承乾的言论占了大义,任何人都不能说他没有道理,仅依靠纸片上的记载的确不能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任何时候脚踏实地的调查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卢承庆抱着万一的心思提出一个问题:“太子殿下如何确定一个地方的官员汇报的情况是否属实?又如何保证巡查的人员不会徇私舞弊、公报私仇?”
  “司法独立,调查机构与审查机构分开,各自隶属于不同机构,巡查使负责调查,刑部负责抓人,大理寺负责审案断案,三者互不统属,不知道这样够不够?”
  李承乾对此早有打算,三权分立的概念想都没想就踢了出来。
  当然这只是三权分立的雏形,远没有后世那么建全的制度,但是这已经足够了,只要这个提议被通过,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来完善它。
  “那么巡察使要如何调查?难道要一户一户的走访?”此时站出来的是杜正伦,李承乾的提议事关重大,已经再局限在他与世家之间,一些关心时政的老家伙们也站了出来。
  “杜侍郎,本宫这里有一份调查报告,乃是日前由房相家的大公子,杜相家的二公子,以及魏太师家的大公子三人统计出来的,相信这份调查报告应该可以满足诸位的好奇心。”李承乾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那份以前呈报给老头子看的报表。
  “这是什么?”杜正伦上前几步,接过李承乾手中的表格,拿在手中好奇的打量着。
  不想杜正伦这一看几乎立刻便钉在了当地,直到有人在一边催促:“老杜,那上面写的什么?你别光自己看,也让我们看看啊。”
  “太子殿下,这上面写的东西可属实?”回过神来的杜正伦顾不得身边众人催促,神情严肃的对李承乾问道。
  “是否属实杜侍郎可以向房相与杜相还有魏太师求证,相信他们三位自有公断。”李承乾摊了摊手,将事情推到了房、杜、魏三人的身上。
  像这种求证,他自己就是说破天也会有人怀疑,但是如果证词是从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这三人口中说出来,那么意义便完全不同,无比由他自己说要有权威的多。
  “如果杜侍郎手中那份是长安百姓收入情况调查表的话,老夫可以证明,那上面的数据属实。”被李承乾点到头上的三人再也无法装聋作哑,纷纷站出来承认杜正伦手中报表的真实性。
  要知道房遗直、杜荷、魏叔玉可是这三人的亲子,这么大事情自然不会不告诉自家老子,而这房、杜、魏这三个老家伙自然会去核实,否则这东西如果送到李二那里,最后发现有假,这罪责可不是谁都能承担的起的。
  “既然有三位的证明,老夫相信便是。”杜正伦再次低头看了一眼表格上的数据,抬头对李承乾深施一礼:“殿下若是将这份调查在全国施行,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老臣服了!”
  这一下子,那些围观的更加好奇了,如果不是因为这是在朝堂之上,几乎有人想要动手上去抢夺。
  而杜正伦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在众人的催促声中,将表格递给了身边之人。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份调查表在一群文人手中传来传去,不断有惊呼声传来,多数都在佩服这种调查方式的巧妙,只有少数几人有些不以为然。
  “本宫想以同样的调查方式在全国试行,然后与官员们的政绩挂勾,诸位以为然否?”李承乾等到大殿上的议论声渐渐不息,不急不缓的沉声问道。
  “臣等无异议。”殿上众人几乎异口同声,一些世家之人就算是不愿,却因为大势所趋不得不跟着点头。
  “父皇,您看呢?”李承乾感到时机成熟,转身问起老李的意见。
  “那就准了你的要求,此事就交给你来负责。不过……”李二陛下话说了一半突然一顿,隔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不过这次你只有查的权利,若是查出问题统统移交大理寺,你可听清楚了?”
  “喏!儿臣听清楚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既然世家决定让那些底层的官员用辞官来威胁朝庭,那么索性李承乾给他们来个主动出击,不等他们辞官,先给他们来个审计。
  虽然结果都是将世家一系的官员剥离出来,但是引起的后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是集体辞官,那么责任最大的应该是朝庭,那些官员完全可以说不满意朝庭的政令,所以才辞官,用这一点来博取同情,煽动百姓。
  但如果是审计则不然,被剥离的还是那些人,不过却变成了他们罔顾国法,这样一来那些人不但不会取得百姓的同情,反而会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
  不得不说李承乾只一次玩的的确是够大,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将世家在大唐底层的势力连根拔起。
  但是他的理由却足够充分,那些世家一系的官员就算明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却也无力反驳,只能把这一切暗暗记在心里,准备找机会以后报复。
  ……
  太极宫,两仪殿。
  李二父子坐在一起,默默的喝着茶水,良久这后李二陛下终于开口:“答应你小子的事情朕都给你办了,弹劾你的折子朕也留中了,你答应朕的也该兑现了吧!”
  “啊?我答应什么了?”李承乾抱着属于他的大茶缸子,双眼之中满是迷茫。
  “朕想知道,那龙首原上的大明宫你打算何时开工,莫非要等到朕百年之后。”李二陛下瞪了儿子一眼,对他装糊涂的本事佩服万分。
  “哦,这事儿啊。”李承乾一脸恍然,随后又有些纠结:“父皇,儿臣也想要马上动工,可是您也知道,咱们现在没人啊,总不能让百姓耽误农时来修宫殿吧?”
  “朕可不管这些,这可都是当初你小子答应的。”李二陛下嘿然出声,似乎打定主意赖上李承乾。
  反正现在这小子有钱,大不了让他花大价钱去雇人好了。


第1384章 两仪殿议事(上)
  “父皇,要不咱打个商量如何?”李承乾隐隐猜到老头子的想法,不过想想自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虽然现在数量超过千万,但这些可都是有主儿的钱,乱花终是不行。
  “又要打什么商量?”李二陛下心情不错,上午的时候通过了巡察使巡察地方的政令,这等于是一个好的开始,连带着跟李承乾说起话来也不是那么严厉。
  “银行啊父皇,儿臣那些钱都是有数的,每花出去一笔都要有账目,若是花到了不相干的地方,怕是……”李承乾比了一个爆炸的手势。
  意思是告诉老头子,这钱如果胡乱花,那些拿了钱的勋贵很可能会翻脸不认人。
  李二陛下同样清楚这一点,闻言也是一阵沉默。
  可是银行这东西必竟关系重大,老李一时半刻还想不明白这里面的门道,所以想让他同意成立一家银行难上加难。
  这一点或许有些人不能理解,心说这明明是一件好事儿,为什么李世民就不同意呢,如果同意了不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最可以收集到一大笔钱,到时候投资干点什么不好?
  可是李世民也有他自己的难处,如果把大唐比作一个家,他无疑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而作为一家之主,他就必须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不能头脑一热看到某件事有好处就立刻扑上去。
  他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考虑到好的地方,也要考虑到坏的地方,他要为这个家负责,要为大唐负责。
  李承乾作为一个太子,或许他的权利很大,但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儿子,一个可以肆意胡为,最后某件事无法收场的时候找个地方躲起来,等着别人来擦屁股的纨绔。
  可是李二不行,如果一件事情做到无法挽回的时候,他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不会再有人来给他“擦屁股”。
  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一直不同意成立银行的原因,因为直到现在他也无法衡量出银行这个东西的利弊。历史局限性也好,文化局限性也罢,总之想不通的时候,他会坚定的保留自己的意见。
  “父皇,试试吧,现在的大唐已经与十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事情都变得让人看不清楚,不若我们就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试探着来如何?”不知怎么李承乾想到了后世现代太宗的一句经典名言,忍不住祭了出来。
  “摸着石头过河……”李二陛下看着李承乾,良久之后缓缓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也罢,那朕就摸着石头过一次河。来人,传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唐俭……两仪殿议事!”
  “喏!”门外有内侍答应一声,脚步声渐渐远去。
  而李二陛下则是借着那些重臣没有到来的这段时间,向李承乾问道:“巡查一事除了李义府,你还打算任用些什么人?”
  “许敬宗,崔义玄。”李承乾脸上带着一丝说不清的笑容,想都没想便细数了几个人的名字。
  “他们几个?”李二陛下不置可否沉吟片刻:“为何要用他们?”
  “无它,听话罢了,而且这些人足够聪明,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最重要的是就算死了也不心疼!”李承乾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想法对老头子说了一下。
  他选的这些人都是些历史所载的佞臣,溜须拍马、阿谀奉承那是不在话下,而且李承乾相信老头子对这些人的印象应该也不怎么样,否则这些人不会在贞观年间一点名气都没有。
  事实证明,李承乾的猜测并没有错,李二陛下在听了他的理由之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嗯”了一声,表示自己已经知道。
  接下来的时间,不管是老李还是小李,谁都没有再说什么,各自吸溜着自己的茶水想着心事,直到外面响起凌乱的脚步声。
  ……
  “臣等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一群老家伙进了老李的书房,首先便是见礼,然后依次入座。
  这也就是大唐规矩不多,要是放在后世的满清,保管磕头都能把这些老家伙的腰给磕折喽,李承乾坐一边不无恶意的想着。
  “这次朕找你们来是想议一下关于银行的事情,相信上次太子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都说一下吧。”李二陛下并没有绕圈子,等着宫女上茶的时候,顺便说明了将长孙无忌等人召来的主要意图。
  “臣等无异意,一切按陛下的意思即可。”长孙无忌第一个发言。
  这老狐狸精明透顶,知道老李既然叫他们来,心中一定是有了主意,再多说什么都是扯淡。
  而且李承乾说的银行在长孙无忌看来虽然有些风险,但好处却远比风险要多,如果真的能成立一家银行,也是一桩不错的买卖,至少对于长孙家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房、杜二人则是要慎重的多,对视一眼之后房龄玄首先开口:“陛下,臣曾与魏征研究过此事,魏征与臣说过要设立银行,首重防伪,不知陛下可有这方面的准备?”
  “防伪一事朕已有考虑,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银行是否真的有必要建立。”老李摆摆手,示意房玄龄不要考虑那些细枝末节。
  “臣还有另一个考虑。”房玄龄很痛快的接受了老李的观点,但随后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可是若百姓存了钱之后,想要取钱时又当如何处理?臣的意思是在万一的情况下,所有百姓同时来取钱又当如何?”
  “那就动用备用金,百姓手中并没有多少钱,国库足以支付他们,重要的是那些存钱的大户。可是那些存钱的大户同样也是贷款的大户,两相抵消之下,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李承乾在一边接过房玄龄的话头,对于借与贷之间的关系,他也有过自己的考量,像老房说的情况或许有可能会出现,但这是十分极端的,万一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估计大唐是否存在都不一定,还研究什么钱不钱的问题明显就是多余。


第1385章 两仪殿议事(下)
  李承乾的话虽然没有点明这一点,但是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谁都能听出其中的含义,动用储备金本身就可以说明一切问题。
  是以在短暂的沉默过后,杜如晦像是在做最后的陈述一样:“陛下,臣等无异意!”
  房谋杜断,基本上老杜的判断在李二陛下看来有七成可信度,但最终的主意还是要老李自己来拿。
  而李二陛下在这个时候也终于下定了决心,不断叩击桌面上的手指一顿:“那就由无忌来负责这件事情!唐俭从旁协助,尽快将这件事落实下去。”
  “喏!”对于李二无条件的信任,长孙无忌有着说不出的感激,回答时的声音也最响。
  唯有唐俭似乎有些不大高兴,毕竟他的毕生之志还是在外交方面,连民部尚书都不喜欢当,更何况现在在长孙无忌手下当个副手,而且还是在管钱。
  “父皇,儿臣也有一件事情,想趁着诸位叔伯都在,帮着参详一二。”李承乾注意到老唐的欲言又止,想也不想便找了一个理由插了进去,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外交官一职他可是一直想给王玄策留着,如果唐俭回去干了,天知道小王要等到什么时候。
  “说吧,你又有什么事。”老头子看了李承乾一眼,不知道他又要闹什么妖蛾子。
  “父皇,儿臣想要从辽东和西域征调民夫,用那些高句丽人和西域人来修建铁路,如果他们可以做满三年,儿臣打算给他们一个内迁的户籍。”
  这是李承乾很早以前就想到的一件事,只不过时机一直不成熟,没有办法向老头子提出来。
  “为何要给他们内迁的户籍?那么多异族一下子涌进中原,你想过后果没有?”种族偏见一直都是有的,老头子自然也不能例外。
  一听说李承乾要把辽东的高句丽人迁往内地,立刻变了颜色。
  “父皇,内迁外调这都是相互的,中原地大物博,容纳几十万人并不怎么费力,而且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打散掉,每个地方只住上数十户,这样就可以避免让他们形成势力。”
  “另外我们也可以内地填辽东,以我中原百姓迁到辽东,多给他们一些补偿,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在辽东的统治地位。”
  “只有让百姓互相了解,互相融合,互相通婚,让那些异族对大唐产生归属感,或许百年之后我们才能彻底将辽东与西域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承乾一口气说了很多,将内迁的好处几乎都说了一遍,从认同感一直说到壮劳力的缺乏,直到嘴干舌燥说不下去为止。
  杜如晦一直在听着李承乾的阐述,在听他说完之后沉吟着说道:“陛下,老臣认为殿下之法可行。”
  “可是怎么迁?就算是我们肯接收他们,他们也不见得就会来吧。”
  “这有什么,大不了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迁,到时候收了他们的地,没有活路的情况下自然会有无数人想要迁进来。”
  “这样不行,这只会激起那些人的反抗之心。”
  “那就抓壮丁好了,都抓过来再说。”
  这些老头子们大多数在铁路公司都是有股份的,都盼着铁路能早一天竣工,可是在大唐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下,这种盼望只能化为一种奢望。
  所以当李承乾提出辽东填中原的时候,老家伙们几乎没有任何一人反对,全都在积极的想办法。
  其实就算是对高句丽人有着极大偏见的李二陛下也希望多弄些劳力回来的,毕竟大明宫也同样需要人来修建。
  可是他却不得不考虑一下朝臣的意见,在一群老家伙没有表态的情况下他只能含糊其词的驳斥李承乾。
  而现在所有人基本上一致通过了李承乾的提议,老李自然不用再伪装,顺水推舟的通过了李承乾的提议。
  ……
  两仪殿的议事整整持续了一个下午,定下两件事情之后,老头子摆上晚宴邀请老家伙们一起赴宴。
  至于李承乾,因为太过年轻被老头子点名赶了出去。
  而灰溜溜离开两仪殿的李承乾在回到东宫之后,趁着消息还热乎,以最快的速度召来了许敬宗。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许敬宗被一杯茶警告之后,整个人老实了许多,面对李承乾完全就是一副狗腿子的形象。
  “父皇的旨意收到了吧?”李承乾对许敬宗的表现并不感冒,淡淡扫了他一眼问道。
  “回殿下,臣已经收到了,有什么指示还请殿下吩咐。”许敬宗也是个有眼色的,见李承乾不喜欢他拍马屁,立刻又变成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李承乾看着像是在玩儿变脸儿一样的许敬宗,心中有些好笑,不过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一声轻咳说道:“先从长安县开始查起,上至县令下至班头,全都给本宫查。由其是那个崔钰,本宫听说他是一个能吏,此人一定要好好查查。”
  “是,殿下!”许敬宗心领神会的点点头。
  既然李承乾单独点了崔钰的名子,那就说明此人必然与他关系非浅,该怎么做如果许敬宗还不明白,这么多年的官场怕是白混了。
  “记住,不要放过一个坏人,但是也不要冤枉了一个好人。”李承乾生怕许敬宗搞不清楚状况,再次叮嘱道。
  “是,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许敬宗重复了一遍李承乾的话,正经的表示自己已经听懂了,不会真的为难那个崔钰。
  “好了,好好去办差吧,多到百姓中间了解情况,另外弄一块告示板,将查到的东西就地全部公开,务必作到公平公正。”想到后世的政务公开,李承乾最后提点了许敬宗一次。
  “是,臣告退。”许敬宗又等了片刻,见李承乾再也没有事情交待,这才后退几步转身离开。
  而在他出宫之后,却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调头去了李义府的府邸,在这个关键时期,一个人的决定总是会有一些疏漏,远不如两个人一起研究一套方案出来靠谱。


第1386章 当奸臣也不容易
  李义府虽然早早便被举荐为官,但是因为出身寒门,所以哪怕是到了后期官职到了宰相一级,也依旧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土鳖。
  为了这件事情他大动干戈申请修改《氏族志》,要求凡五品以上尽皆入士流,不论门弟出身高低。
  由此可见,“士”这一阶层在李义府眼中是何等重要。
  但是面对“重要”的东西,人的选择有很多,道性的人会努力去争取;佛性的人会坦然面对;而魔性的人则不然,他们会想办法毁掉它。
  李义府就是这样一个魔性的人,在无力入士的情况下,他一方面对士族无比的仰慕,而另一方面,他又无比的憎恨那些士族。
  所以当收到李二陛下的圣旨之后,年轻的李义府欣喜若狂,等晚上许敬宗到来之后,更是热情的拉着老许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好,只是一个劲的念叨陛下圣明之类。
  “义府,我希望你不要忘记这一切到底是谁给你的。”许敬宗对李义府的热情有些不感冒,忍不住出言敲打他。
  他许敬宗能够混到今天,大半是得李二所赐,所以对李世民他是一点好感都欠奉,如果不是因为大唐是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
  李义府在后来可是有李猫的外号,如何能够听不出来许敬宗话里的不满,细一琢磨立刻惊出一身的冷汗。刚刚他只顾着高兴,完全忘记了他能够有今天是谁给他的,李二陛下能够给他现在这样的待遇,又是谁推动的。
  想到这些,李义府朝许敬宗拱拱手:“延族兄,多谢提醒,义府受教了,受教了!”
  “你能知道这一切是谁给你的就好,以后安心为殿下办事,将来路还宽着呢。”许敬宗假模假式的教训着李义府,实则却是在奠定自己的主导地位。
  毕竟李义府是李承乾亲自提拔的,而他许敬宗却是主动投靠的,相比之下高下立现。所以许敬宗为了不让李义府将来骑在自己头上,不惜一切也要将他打压下去。
  现在的李义府到底还是年轻,缺了不少官场上的经验,被许敬宗教训了也不敢反驳,只是一个劲的陪着笑脸:“延族兄,您大人大量,回头在殿下那里一定要为小弟美言几句,拜托了!”
  “这还要看你差事办的怎么样,若是将差事办砸了,只怕我在殿下那里也不好说。”许敬宗将自己摆到了一个领导者的位置上,顺便将李承乾的吩咐交待了一下:“殿下吩咐我们从长安县开始调查,不过那长安县令崔钰似乎是我们这边的人,该怎么处理却是要好好琢磨琢磨。”
  “此事说好办也好办,说难办也难办,一切只看殿下想要做到什么程度。”李义府不愧有李猫之称,想也没想就说道:“如果殿下想要保这个长安县令,我们可以让长安县展开自查,等他们查完之后,我们再动手。”
  “如果殿下不喜欢这个长安县令,我们就先暗中调查,最后将调查结果直接上报到大理寺,直接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李义府尽力的表现着自己的能力,但他还是将一些关键问题藏了起来,只是在表面上敷衍着许敬宗。
  不过许敬宗似乎也没有让李义府继续深说的意思,见他态度明确,便笑着说道:“殿下那里的意思很简单,保崔钰。”
  李义府低头寻思了一会,抬起头说道:“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保下一个人很简单,只是前次殿下处理万年县的方式太过极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