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蝗灾从前些年就一直有,前年去年也发生过,只不过,因为广西的太平军起事,各地会党也闹个不停,满清的地方官府忙着扑灭反贼,也没心思顾上蝗灾,只是发个公文,让各地自行灭蝗了事。
  但没想到,今年入夏以后,广西许多州府,蝗虫突然变得多了起来,随着天气炎热,开始铺天盖地。
  冯云山也很是后悔自己想起的太晚。其实,如今蝗灾一发生,他才想起来,咸丰的这几年,各地蝗灾频频发生,并且特别严重。尤其是南方的两广和北方的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
  冯云山随手拿起第一个急报,却是太平府的知府梁国桢报来的。梁国桢是太平府本地的一名秀才,原本充任左州知州的师爷,后来投靠了李开芳,帮助收复太平府各州县,又读过书,被冯云山任命为太平府的知府。
  太平府的急报上写道:“太平府龙州一地,大蝗所过,禾稻为之一空;思州飞蝗伤禾稻无数;崇善、左州两地,蝗虫加干旱双重灾害,人死上千。国桢率府衙人员至各地,与四处百姓在乡野田间月余,点燃毒烟,发动乡间妇孺捕捉蝗虫,但虫群太多,仍旧无济于事。眼看百姓家中粮食无多,今夏收成全无,求圣王垂怜,赦免两年税赋,解发赈灾粮食,尽早救治。”
  冯云山看这急报所写,蝗灾的确严重。这太平府知府梁国桢,自己也知道,确实风评不错,从这里看,救灾也算尽心,并无不妥之处,而且,还敢为民请愿,算得上是为民的好官。但崇善、左州两州县竟然饿死上千人,他这做知府的怎么也难辞其咎。
  冯云山又从急报中随便抽取了另一份,拿起来一看,却是廉州府和郁林府两府的联合急报:“廉州府的钦州和灵山两县,飞蝗蔽天,落食田间禾苗,顷刻连根俱尽;郁林府的陆川和北流两县,蝗虫漫天,有幼童在田间戏耍,因身上覆盖树叶,蝗虫蜂拥扑上就食,竟导致幼童窒息而亡。”
  再看一份,却是柳州府的急报:“柳城一地,飞蝗遮天。蝗虫生卵出子,遍布山野,不但禾苗,其余树苗也悉数被食。谷物价格开始飞涨。”
  冯云山没有再看下去,他立即召集圣王王府各部官员,布置赈灾应对之策。
  农业部副部长刘长佑建言道:“圣王,臣下有责任。为今之计,首先是不要让蝗灾再蔓延到广东、湖南诸地;其次是调集粮食,运往灾害严重地区,赈济灾民,防止民变和百姓饿死。”
  冯云山摆摆手,示意不是刘长佑的错。他也知道,刘长佑刚到任农业部副部长不久,而且农业部也没多少人手,很多事情还没理出头绪,加上蝗灾乃是天灾,原本历史上就是要发生的。
  因此,冯云山点点头:“子默说的极是。粮食方面,胜坤兄弟,你们财税部里的圣库,有多少粮食?”
  财税部副部长周胜坤站出来,回禀道:“圣王,圣库粮食充足。去年底永州府和桂林府等地一共收缴的粮食二百万石,按照如今的重量标准计,合计12万吨稻谷。另外,从洋人手中买了面粉5000吨,稻米2500吨。今年湖南和广东各地只要收成不坏,粮税应该比去年更多。”
  “那好,先将从洋人卖的2500吨稻米和1000吨面粉,让两广远洋公司运至受灾的各府,由各府自行分配至各县及乡镇。崇善、左州两县已经有不少人饿死,由两广远洋公司直接先运送一批粮食到州县救急。”冯云山想了想,下令着。
  “同时,玉昆兄弟,你们司法部派出人员到受灾的各地进行巡回监察,严防各地官员贪污侵占赈灾粮食。”
  黄玉昆连忙出来答应一声。
  “享才,你们内务部也要派出人员,四处监督风评,对于赈灾得力的地方官员,树立典型,给予嘉奖;对于赈灾不力的,一律革职查办!另外,太平府知府梁国桢,虽然勤政尽职,但辖内竟然饿死千余人,先行革职。嗯,让其暂行署理知府,全力赈灾,若是有立功,再恢复吧。至于太平府下面的崇善、左州两州县,要严查地方官员,为何会导致上千人饿毙?若有罪责,立即拿下,送广州来治罪!”
  内务部副部长谢享才频频点头称是。
  “大妹,你身为警务部部长,更是要督促蝗灾的府县,严肃地方治安,不但要防止出现偷抢暴徒,更要注意防止清妖细作煽动百姓聚众暴乱等事。让何见机副部长专程到广西去坐镇,率领各地警务局相应人员,做好赈灾的配合事务。”
  “益芸部长,你多派些人到广西去,防止灾后瘟疫等,帮忙救治生病的百姓。”
  “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农业部!子默,整个治蝗之事,由你们农业部为首!农业部的人,全部派至广西去。因地制宜,研究下防治蝗虫的办法,多采取措施,赶走或消灭蝗虫。现在,大家都说说,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冯云山一口气将任务布置下去,然后,问起了最为重要的事情:如何防止蝗虫?
  左宗棠虽然是讨虏军中总参谋部的人,但也参加了商议。他站了出来,道:“圣王,左某看过一些古书,说的防治蝗虫灾害的办法不外乎有这些:毒烟之法,喂食鸭子捕食蝗虫之法,还有除根、掘子、去蝻,以及敲锣打鼓或投毒等。各乡镇要同时发动,不让蝗虫四处躲藏。同时,为了发动百姓捕捉蝗虫,王府可以设立一笔银两,收购蝗虫,论斤赏钱。”
  “不错,季高言之有理!胜坤,你从圣库出资十万两,作为杀蝗的银两,每斤蝗虫一文钱,也可以收购十万吨蝗虫,本王不信,杀不绝蝗虫!”冯云山大声说道。
  如今,随着鸦片战争以后的白银外流,银两越来越值钱,一两银子已经差不多可以换2000文铜钱了。十万两银子,正好是十万吨蝗虫。
  见其他人也说不出多少治蝗虫灾害的办法,冯云山知道,这个时代大致也就是左宗棠说的这些了。
  “最后,文茂兄弟,你们宣传部更是要去广西各地,多宣传治蝗之法,让百姓都动起来,共治蝗灾。”冯云山想起宣传部的作用,又补充道。
  李文茂等人拱手应了下来。
  工务部副部长曾玉珩突然出声道:“圣王,工务部也可以出点力!我让第一纺织厂织些结实的网,长数里,挂在树枝上,将成片的稻田围起来,将蝗虫全部网起来,集中消灭。”
  众人一听,咦,这也是个不错的办法,有无效果,试过才行。
  于是,在冯云山的一番布置下,圣王王府各部和广西地方各级衙门,都行动起来,投入广西治理蝗灾之中。


第304章 陷入绝境的石富贵
  广西左州驼卢镇的石家寨,这天早上,天还没到蒙蒙亮,石老汉便将二个儿子唤醒,三人摸黑出了门。
  石老汉名叫石富贵,今年五十二岁,家中本有九口人。
  大儿子石有粮三十一岁,已经娶妻成家,有四个小孩从十岁到三岁不等;二儿子石有布也二十三了,因为家穷,还未成家。
  另外还有石老汉的婆娘,石黄氏。
  不过,如今一切都变了!
  去年十二月,石老汉便听在左州城里王大财主家里帮工的二儿子说,有广西圣兵将左州的满清官府赶跑,占领了左州州城。
  石老汉听说州城起了战事,忙让两个儿子不要外出,呆在家中伺候着七亩水田,十来亩旱土,再向邻寨的黄老爷租种了五亩水田,加上石有布这几年在州城帮工赚的二两银子,倒也勉强能糊口。
  不过,半个月过去,距离州城四十余里的石家寨并没任何变化,石老汉便放下心来。一过完年,便打发二儿子石有布继续到州城去帮工,毕竟,家里每年的粮食本就有些不够,又多口人吃饭,就更加难熬到来年。
  没想到,石有布才出去二三个月,突然从州城回来了。说是左州的新任知州老爷宣布了,从四月开始,整个左州各个乡镇,各个村寨,都要实行新修订的《圣国田亩制度》。
  石有布将石老汉和石有粮叫到一起,仔细解释起这个《圣国田亩制度》是怎么回事。
  听完二儿子模模糊糊地解说,得知石家不但可以少交些粮税,还可以租用驼卢镇里的公租田,石老汉高兴坏了!但他不大相信,决定亲自到州城去看看。
  于是,第二天父子三人便赶到龙州州城,在州衙门口,有一衙门书吏在讲解张贴在墙上的《圣国田亩制度》,和他们一样的一大群人围着在观看,通过盘问,石老汉总算彻底弄明白了这个新政策的好处。
  这么好的事情,能让自己碰上,他简直不敢相信!
  按照这个圣王制订的新政策,他们石家有一半多的旱地是前年新开荒土,三年内不收粮税。而且,根据他们石家的情况,属于正常的少田户,每年只要交给镇里粮税8斗不到就可以了。比去年实际交给满清官府的,少交了5斗。
  而租种邻寨的黄老爷家的五亩水田,原本要交租总收成的四成五,如今按照规定,也只需交租不超过三成五就可以了。如果黄老爷多收,知州老爷会罚没他家的水田。
  这样一算,石家今年总共能少交2到3石的粮食,多了这二三石粮食,一家人不用每天吃二顿野菜粥饭,饿的头昏眼花的了。
  石老汉带着二个儿子喜滋滋地回到石家寨,将好消息告诉全寨的族人。
  全寨的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当天,石老汉便同意二儿子石有布不再去州城帮工,留在身边一起种地。想着辛苦两年,积攒些粮食,置办些聘礼,给二儿子娶个亲,一家人就和和美美,幸福无边了。
  左州从去年底就开始天旱,田间缺水。接下来的,石老汉带领二个儿子更加卖力地侍奉着田里的禾苗,每天早出晚归地从数里远的左江河里担水,浇灌田间禾苗,虽然忙得筋疲力尽,但乐在心中。
  看着秧苗越长越高,又浓绿又粗大,顿觉浑身充满力量。
  而且,石老汉看着绿油油的禾苗长势喜人,心里美滋滋地想着,今年会有个好收成,说不定,不用两年,老二就能娶上亲,老大家说不定还能再添置个孙儿。
  石老汉将自己的想法跟自己婆娘石黄氏一说,两个人在被窝里乐呵了好久,素来体弱多病的石黄氏,原本衰老的身体,也恢复了些年轻时候的激情。
  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蝗灾,击碎了石富贵的梦想!
  不知从何时开始,从西南方陆陆续续飞来成群的飞蝗。刚开始还是一天几批,等田间禾苗快抽芯时,竟然黑压压地一天几十批从石家寨飞过。
  整个石家寨开始人心惶惶。左州已经有三年没发生过蝗灾了。
  上次发生蝗灾,还是道光三十年,那次蝗灾也不是很严重。但联想到,蝗灾后,道光皇帝便驾崩了。
  于是,整个左州乡间传言,这蝗灾是天灾,是上天对人间的警示和惩罚。那些蝗虫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不能捕杀,否则便是和上天对抗。
  而且,这些蝗虫都是自然生成,天地精华,突然出现,肯定是人间出现有违天和之事,如不改变,还会出现更大的灾难。
  又过了几日,飞蝗不单单只是过境了。左州州城传来消息,左州邻近的崇善县,已经有许多村寨被飞蝗侵害,田间禾苗被抢食一空。
  这日,石老汉一家正在田间劳作,忽然天色为之一暗。石老汉抬头一看,却是远处黑压压的大群蝗灾,连半便天空都挡住了,不禁大惊。
  不多时,那群蝗灾没有如以往的从石家寨上空一飞而过,而是落了下来,恰好落在包括石家稻田在内的地里。
  石家寨的人怕惹怒上天,都不敢上前驱赶。石家两兄弟想上前驱赶蝗虫,被石老汉喝止,他唤过两人,跟其他石家寨人一样,回家躲避。
  顿时,二个时辰不到,整个田野间,寸草不存。
  飞蝗又一窝蜂地飞到旁边的旱地、山林,旱地的包谷、番薯的叶子,山林上的小树嫩叶等,均被一扫而空。
  而后第二天,飞蝗终于离去,但留下了一地的虫卵和粪便,众人并未注意。
  所谓飞蝗入境,寸草不存,飞过之处,遮天蔽日,所降之外,禾稼尽成枯枝,便是如此。
  飞蝗离去之后,石老汉看见地里的一片残枝禾杆,才悲从心来,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放声痛哭起来,远远的,石有粮和石有布两兄弟躲在后面看着自家老父亲伤心的情形,也相互垂泪。
  几天后,镇上的粮店忽然都涨起价来,原本的每石稻谷2两白银不到,如今变成每斗三钱六银子,折合一石3。6两,一石还不卖,只论斗卖。
  石富贵一家将原本的早上野菜汤、响午野菜混米粥的两顿,缩减为早上野菜汤、响午野菜稀饭,每天全家节约一抓糙米。但存的稻谷也越来越少,根本顶不了二个月了。
  原本,一个半月后,便是新谷接上的时候,如今,全部飞蝗啃食,接不上,全家都得饿死。
  于是,全家发动往山野间挖野菜、采树叶,但就连稍微嫩绿一些的树叶都被蝗虫啃食了个干净,山林间剩下的,不过是一些发黄发青的老叶子,或是土里藏着的稍嫩一些的野菜根。
  即便是这些,也是整个石家寨的人在四处哄抢。
  石有布赶往城中想继续在以前的老爷家帮工,没想到,也被拒绝说家中遭灾,不再请帮工。
  这下,石家四个小孩每日饿得哇哇大哭。
  无奈之下,石富贵将石有布帮工存的二两银子去买粮食,才发现,二两银子只能买三斗稻谷了。
  石富贵舍不得,但想着家中四个孩子饿得晕乎乎地站不起来,一咬牙,买了稻谷。但三斗米又能坚持多久?
  坚持了个把月,三斗稻谷又去了一斗,为了剩下稻谷给孩子吃,石黄氏和儿媳每天只嚼些树叶树皮充饥,节约下来的米汤给四个小孩吃食。
  没几天,原本就身体羸弱的石黄氏,在烧野菜汤时一下就栽倒在地,再也没醒来,竟是就这样活活饿死了。
  已经没心思办什么丧事,石富贵草草将石黄氏埋在后山。
  第二天,天没亮,便叫上二个儿子,三人摸黑出门去远处深山里,想抓些蛇、鼠之类的充饥。石家寨附近十余里的地皮都被翻过,蛇鼠之类的早就绝迹,更别说其他野生动物。


第305章 圣王赈粮救大家
  石家父子三人在深山中转悠了四五个多时辰,一无所获,只是在一处深谷底下找到一大片长着洁白鲜艳的菊花,还有点点野菜。
  石有粮和石有布便欢喜地将野菜连根挖起,顺手还采了些菊花。
  三人回到石家寨,已经大半个下午了。刚进寨里,却发觉寨子里比平常热闹了许多。
  找同寨的族人一打听,才得知,今天上午,州衙的大官,从州里运来大批粮食送到镇里,紧接着下午,镇里又将粮食运到了下面村寨。现在已经轮到石家寨,等下,镇里的镇长和账房、典库、警师等官员,便会将救济粮发到众位石家寨各家家中。
  “什么?新的官府,还会管这事?”石富贵张大嘴巴,想起先前的《圣国田亩制度》,莫非,这个叫圣国的新官府,还真的是为我们苍苍小民着想?
  接下来,整个石家寨喜气洋洋。几匹骡子拉着几辆大车,运着满满几车粮食,进了石家寨。
  分救济粮是由驼卢镇新任镇长主持的,他是一名二十来岁的读书人,石有布认识新任镇长,叫黄甲第,是州城的一名秀才,听说后来去广州参加了科举,一去便是二三个月,最近才回到左州,没想到,便成了驼卢镇的镇长。
  黄甲第少了几分秀才的懦弱,跳上一辆粮车,站在堆得高高的装满粮食的麻袋上,开口喊道:“众位石家寨的乡亲们,我是黄甲第,前日出任圣国广西太平府左州驼卢镇的镇长,也是驼卢镇的第一任镇长。受圣王、太平府梁知府、左州黄州长委托,我今日来石家寨放粮赈灾。”
  “圣王得知咱们遭受蝗灾的消息后,十分关心,彻夜难眠。他老人家连忙花钱,从洋人那里买了一大批粮食,千里迢迢运到了左州。首先,我代圣王向受灾的石家寨百姓,表示诚挚的慰问。”看下面百姓都眼巴巴地盯着粮食,黄甲第也不多废话,直接喊道:“下面,便由镇里的账房和典库负责发放救灾粮食,每家都有,镇里有你们各家的人口名单,所以,大家不用急,都有。”
  众人耐着性子,着急等待着。
  “石老三,一家五口,本次遭灾一般,发放无偿救济米100斤,有偿救济米50斤。石老三,谁是石老三?过来按手印认领吧。”一名手持算盘,拿着账本的中年人开口喊道。众人一看,却是黄元亮,原本镇上的一家杂货铺掌柜,如今却关了杂货铺,当起了镇里的账房先生。
  村头的一户叫石老三的人上前,镇上的典库早将一大一小两袋稻谷准备好,石老三先将两袋粮食扛过来,搂在怀里,然后问道:“什么是有偿救济粮?还的时候,谷息是多少?”
  黄元亮拍了下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道:“瞧我给忘记已经换了个寨子,又得重新好好解释下才行。”
  当下朗声道:“各位乡亲,上面定下的标准,一般遭灾,每人发放无偿救济米20斤,这个是圣王王府白送给大家的,保命粮食。家里饿死过人,就算是重度遭灾了,每人发放无偿救济粮米25斤。另外,还有个有偿救济粮,按每人出工一月得10斤的标准,这个领了,却需要每家壮劳力出工为村寨、镇上或州里出工才行。当然,明年后年如果年成好,大家上交给圣王王府的粮税,可以多交点,把圣王的恩情还上。”
  “圣王的恩情大如天,老三一定会还!这位老爷,出工,是当雇工吗?”石老三继续问道。众人也都关心地盯着黄元亮。
  黄元亮笑着摇摇头,解释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其实这个出工也是为你们自己好。主要便是按照州里、镇上的安排,将你们集中组织起来消灭蝗虫,减轻蝗灾,重新种下禾苗,恢复庄稼,还有兴修水利设施等。”
  原来是这样!石老三痛快地在黄元亮的账本上的收粮人一栏上按下自己的大拇指印。
  接着又是几户,都纷纷高兴的领了粮食,按下手印。
  “石富贵!”
  石老汉还在盘算着自家能领到多少粮食,完全没听见黄元亮的声音,直到别人推了他一把,他才回过神来:原来是到自己了!
  他连忙小跑着,来到粮车前。
  “石富贵,你家原本一家九口,你妻子饿死,本次遭灾算重度,无偿救济米每人发放25斤,一共200斤。至于有偿救济米,你家劳力较多,你想领多少,只要能出得起工,最多200斤,都可以自己定的。”黄元亮道。
  “那我便要200斤!”石富贵想着的是,只要有粮吃,自家有的是力气。他在账本上按下手印,接过两袋各有200斤的大米。
  “记得听村里的通知,早的明天,迟点后天,便会要求大家出工!”却是镇长黄甲第的声音,招呼大家随时待命。
  石富贵将大米挪到一边,让两个儿子过来一起搬米回家。一路上,石富贵又喜又悲。
  欢喜的是一家人不用愁了,四下挖点草根和树根,加上这些大米,足够一家八口人活命了。
  悲伤的是,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婆娘石黄氏!
  可惜自己的婆娘,就差几天,活活饿死。要是再熬过这两天,就不用饿死了!
  怪只怪自己舍不得,不肯早点买粮食,后来,买了粮食又舍不得多放点米。还有自己粗心大意,每天出去挖草根找野菜,也没顾得上石黄氏,让她连续几天只是喝点野菜汤,粒米未粘,竟活活饿死。
  想到这,石富贵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子,抱着袋大米,蹲在路边又痛哭起来。
  石氏兄弟也不自觉地流下泪来。
  ……
  第二天天刚亮,村长挨家挨户叫醒石家寨乡民,集中起来,介绍身后的几人,道:“这位李老爷是圣王王府农业部派下来的,来我们石家寨督查灭蝗之事;这位陈老爷是州里警务局的副局长,陪同李老爷到我们驼卢镇上来;另外的镇里的张警师和王教师,还有黄镇长,你们都认识的。”
  黄甲第站出来,道:“我先记下出工的人数和名字。然后便随张警师和王教师等出工,这几天的任务是铲除蝗蝻,以除后患。”


第306章 铲除蝗灾
  按照账本上盖的手印,石家寨一共应该出工了152名青壮。但黄甲第数了下人数,一共只有67名,连一半都不到。
  无奈,黄甲第只好拿出账本上的名字,和村长石老大、张警师以及从州城里协助的近五十名讨虏军挨家挨户地将青壮们叫了出来。
  见大家都不情愿的模样,村长悄悄告诉黄甲第,石家寨的人比较迷信,知道今天是镇里带领大家去产灭蝗蝻,便心有抵触。
  原来,昨晚,有几名特别迷信的人,私下到处游说,蝗是神物,不能捕杀,否则必定会天降更大灾祸。谁去捕杀蝗虫,便会孽障缠身,生生世世不得解脱。
  这样一来,知道今早便是去捕杀蝗虫幼虫的村民们,一半多都不愿意出来上工了。
  黄甲第苦笑不得,高声道:“乡亲们,蝗虫只是一种害虫,哪会是什么神物?若是神物,必有灵性,又岂会如此毒害大家的庄稼,让乡亲们活活饿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