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吃惊于南王手下的兵强马壮,连水师都这么强大,居然能从海路攻到直隶来!这可是从根子上威胁清妖了,难怪那些清妖头急急忙忙地调走二万妖兵赶去东边支援。
秦日纲连忙问这名参谋,这回前来支援的兄弟有多少兵力?
参谋回答说一共只有二万人,守卫炮台只有三四千人,如今驾着战船,已经冲入内河,攻向天津府城。
秦日纲忙道,三四千人,那如何收得住炮台?便道要去支援讨虏军兄弟,一起抵抗清妖。
参谋连忙劝道,罗师长已有安排,请太平军兄弟赶紧跟随他往海河河边走,与沿河而上的讨虏军主力会合,乘坐战船,赶至炮台支援那里坚守的兄弟们。
秦日纲一看,后面的追兵越来越近,特别是蒙古骑兵已经迫在眼前,无论往哪个方向逃走,都是摆脱不了这凶狠的骑兵。秦日纲稍一犹豫,结果,背后一阵轰隆如雷般声音传来,原来是大队蒙古骑兵已经追上了他们。
秦日纲知道,不能被这些蒙古骑兵拖住,在这空旷的野外,一旦被清妖拖住,后面大队清妖会接连上前,缺少火药、失去了火器依仗的太平军将士,单纯靠刀矛拼杀,难以战胜士气如虹的骑兵。
于是,秦日纲命令黄文金率领八千太平军将士列队拦截,掩护太平军主力撤退。布置完成后,秦日纲和朱锡锟两人率领其余的近二万名太平军将士,径直朝东而去。
僧格林沁亲率蒙古铁骑一万余骑,和胜保的四千骑兵,冲杀在最前面。势不可挡的攻势,让缺少掩体的黄文金等人无法阻挡。
尤其是蒙古骑兵,一轮轮骑射,上万支弓箭从半空中呼啸而下,落入黄文金等太平军头顶,即便是有些太平军找了些旗帜和藤牌进行掩护,但仍然是死伤一片。
原本可以凭险而守,利用火枪射程比弓箭远的特点,将蒙古骑兵死死压住,密集的火力将蒙古铁骑压得抬不起头来。但如今没了火药,北伐的太平军将士,只能挥舞着牌刀,高举长矛,与骑兵对冲,只是,这如何能打得过?
很快,黄文金率领的八千余名太平兵便被击溃,死伤无数,只余二千余人在黄文金的率领下,奋勇冲出,逃至河边。
而秦日纲等人,也才沿着河边行了数里,这时,却被一队骑兵堵上,却是胜保的二千骑兵,绕道追至这里。
秦日纲见黄文金等人惨败而归,大惊失色,见又是一队骑兵堵住向东的去路,便一咬牙关,命令朱锡锟率领七千人顶上,拖住清妖,而他则和黄文金等率剩余的北伐军主力一万五千人,顺河往西而行。
这时,天已经慢慢亮了。
秦日纲等人未走一里,便突然听到一阵轰隆的马蹄声传来,连大地都震动不已。有大队骑兵在前迎面而来!
秦日纲面色惨白,想从骑兵手下逃走,太过困难,既然如此,便拼死一战吧!
秦日纲率领北伐太平军主力,摆好阵势,背靠河水,手持刀矛,等待骑兵的第一次冲锋。
未多久,果然,几名身披明黄铁盔甲的蒙古将领,令旗一挥,朝秦日纲这边冲来,手中的弓箭搭在弦上,准备跑得近五六十步便来个漂亮的迂回冲锋和齐射。
二百步!一百步!八十步!
正当秦日纲想像太平军将士将会死伤惨重,闭上眼睛不想再看的时候,忽然,一阵轰隆隆震耳欲聋却连绵不绝的炮声响起,上百发炮弹从他们的头顶飞过。
正准备加速的蒙古骑兵,迎面碰上如陨石般的上百发炮弹,顿时血肉模糊,一些战马受惊,半仰着前蹄,却被后面继续往前冲锋的骑兵撞在一起。
紧接着,又是上百发炮弹袭来,每次都是数百骑兵死伤。蒙古骑兵哪里还顾得上冲锋与骑射,连忙散开,避过河边二里之外。
僧格林沁和胜保两人也从后面赶来,只见上百艘战船横跨海河江面,船上火炮隆隆不绝于耳,大惊:“长毛贼寇何时有如此厉害水师?”连忙命令众骑兵离河边远点,免得被战船上的火炮所伤。
而这时,战船后面,又出现上百艘木帆船,铺上舢板,将太平军将士全部接到船上。而僧格林沁和胜保两人,骑着战马,站立在一处高坡上,眼睁睁地看着北伐将士一个个上了船,离了河岸。
“天意啊!天不亡他们!”胜保苦笑道。
罗大纲领着船队,接上众人,又赶回大沽口炮台,命令众人将能搬走的中小型火炮全部搬至船上,将搬不动的炮台上的铁炮,全部想办法炸毁或者拆解。而后,又将在炮台缴获的火药分出一部分,让士兵在大沽炮台下面埋设巨量火药,进行爆破,将整个炮台炸得破碎不堪,不让清妖继续使用。
第二天,胜保和僧格林沁的大军便跟着追了过来,立即进攻大沽炮台,很快便收复。望着逐渐远离入海口的长毛贼兵战船船队,两人郁闷地叹了口气,让到嘴边的北伐长毛贼逃走,不知道皇上会如何降罪下来。
两人心里一紧,连忙写上:成功收复被贼兵攻打的大沽口炮台,并将长毛贼酋秦日纲等部全线击溃,秦贼生死不知云云。然后各自派快马,立即赶赴京城禀报去了。
这一回,两人出奇的一致。
而获救的秦日纲,感觉在做梦一样,原本以为这回定然难以存活,没想到,这南王的水师,从天而降一般,突然从海上出现,奇迹般地将他和其他兄弟们救了下来。
秦日纲满怀感慨!而黄文金、朱锡锟更是如此!得知救他们的竟然是南王的水师,他们都大吃一惊,不知该做如何想才好。
第345章 劝降秦日纲
坐在宽敞明亮的西洋军舰里,秦日纲有些羡慕地四下看了看,还用手摸了摸火炮甲板层的大炮架,心中暗道等回到天京后,也要找洋人买些这样的西洋军舰来。
讨虏军水师船队将秦日纲等北伐军将士载上船后,便赶回大沽口炮台,恰好遇到数千骑兵正攻打炮台内的三个主力团讨虏军。不过,炮台地势险要,加上这些满清的骑兵又都是鸟铳和弓箭等,并没有火炮,因此拿炮台毫无办法,反而被居高临下的讨虏军将士用洋枪和鸟枪打死数百人。
战船一到,才发射一轮炮弹,清军骑兵四散而逃。大沽口炮台的讨虏军轻松撤回战船上,只是一些巨炮和重炮无法运走,讨虏军将这些炸不裂的,便合力推入河中,不让清兵重新使用。
船队离开大沽口不久,那名参谋便来请秦日纲换乘小船,至旗舰“虎门号”上,说是有老朋友相邀。
秦日纲见北伐军将士都被安排在运输船上,在这茫茫大海之上,方向都没搞清楚,根本无力反抗,再加上他心中清楚,南王手下不会无故害自己,否则也不会千里迢迢来搭救自己这些人了。于是,他便跟随参谋来到这艘西洋军舰上。
罗大纲出现在船舱门口,看着里面站在船舱边沿一动不动的高大挺拔的身影,旁边围着十余燕王亲兵,他一下便认出了对方正是刚被封为燕王的秦日纲。
罗大纲原本想直接按照圣王的命令,将秦日纲和北伐太平军们,一起运至目的地便成了。但又压抑不住自己的想法,便来见上一面。
“秦丞相,大纲这里有礼了!”罗大纲稍行一礼,便大步走上前,十数名亲卫紧紧跟随着罗大纲,一道上前。
秦日纲转过头来。而他的燕王亲兵也堵在他身前,生怕罗大纲他们对其不利,一名亲兵头领显然是广西老兄弟,认识罗大纲,还大喝一声:“大胆,罗军帅不得无礼!如今某家大帅已经贵为燕王,还不按天国王爷之礼重新参拜!”
罗大纲身边的几名亲卫闻言大怒,手按牌刀刀柄之上,一副随时准备拔出模样,同时大声喝道:“笑话!我家师长德高望重,除了圣王,整个圣国就数我家师长功劳最大,用得着给你个什么不知道哪儿来的燕王参拜?不服来比划比划。”
双方竟然有一言不合,便拔刀血拼的架势。
罗大纲连忙喝止身边的亲卫,连声向秦日纲道歉:“燕王恕罪!罗某离开天国太久,已经不清楚,原来您已贵升为燕王,恭喜恭喜!”
秦日纲也让身边的亲兵不要再纠缠,毕竟在人家的船上,主动权都在对方手里。
“罗兄弟,本王明白,这不能怪你!不知罗兄弟如何知道本王和一干北伐兄弟陷入困境,前来解救?”秦日纲问道。
“燕王,罗某乃是奉圣王命,前来搭救。圣王却是说,他早接天父谕旨,燕王和北伐将士们有此一劫,因此特命罗某紧急赶来,但路途遥远,加上海上风浪太大,罗某来的却是有些迟了。”
“啊!?原来是天父显灵,告知南王?”秦日纲画了个十字,嘴唇喃喃而动,估计是在感恩天父皇上帝,接着道:“本王非常感谢南王兄的救命之恩!不知南王现在哪里,可有安排什么时候回天京,也好让本王好好当面拜谢一下?”
“燕王,我家圣王如今却是在广州,过得挺好,至于回天京,现在还不是时候。罗某此次将燕王请来,却是有些机密要紧的话要跟燕王讲,您看,是不是……”罗大纲示意将身旁的亲卫们支开。
秦日纲虽觉有些诧异,但还是点点头,转头朝亲兵头领低声吩咐一声。
罗大纲也将身边的亲卫都支开,独自和秦日纲两人呆在船舱里。
沉默了一下,罗大纲便直接开口:“燕王,罗某是个粗人,便开门见山地有话直说了。您觉得圣王和天王、东王他们比起来如何?”
“自然都是英明神武。原本天王东王更胜一筹,如今南王也能获得天父的谕示,加上西王升天,南王便是仅次于天王东王的第三王。”秦日纲回答中规中矩,让罗大纲有些不乐意。
罗大纲直接盯着秦日纲,定定地看着他,也不说话,让秦日纲心里一阵发毛,不禁讪笑道:“秦某打心底敬佩南王,能率领一批老弱病残的牌尾,发展成今天的模样。旁人很难做到。”
罗大纲脸色微霁,也不再转弯抹角,径直问道:“燕王,你有没有考虑过,换一个方式推翻清妖,辅助圣王,奉圣王为主?”
秦日纲脸色一变,惊慌失措得连声音都颤抖了:“什么?你说什么?”
罗大纲大声道:“罗某想请你考虑下,离开太平天国,率领北伐的兄弟们,加入圣国,侍奉圣王!”
秦日纲脸上阴晴不定,警惕地看着罗大纲:“你……这是叛出天国?”
说完,秦日纲有些担心地看了下船舱外的卫士,见罗大纲不为所动,没有要为难他的意思,便安下心来,道:“秦某一直跟随天王与东王,不忍心背叛。还请罗兄弟转告南王,秦某谢谢他的好意。若是罗兄弟不高兴,大可随便处置秦某。”
罗大纲一听,面色一暗。
本来,圣王冯云山并没有让他劝降秦日纲,但罗大纲自己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想着若是能劝降秦日纲,将他手下那些身经百战的北伐太平军将士,都加入圣国阵营中,无疑是个极大的助力,能大为加强圣国力量,同时,也能弥补讨虏军中广西老兄弟不足的问题。于是,他便尝试着劝降一番,没想到,秦日纲还是不大愿意。
也许秦日纲清楚,他在太平天国已经是燕王,算是跨入顶级高层,但投入圣国,则毫无功劳不可能给他封王,再加上要背负背叛天王东王的恶名,得不偿失吧。
双方话不投机半句多。
罗大纲告罪一声,走了出来,直接让人将秦日纲和亲兵们送回原来的运输船中。他自己则哑然失笑,暗道自己有些天真了。当下打定主意,还是按照圣王交代的,参谋部制订的计划行事。
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纲的野心
秦日纲呆在一艘由拆下了火炮的大型战船改成的运输船上,心里有些担忧起来。
自从那天和罗大纲不欢而散之后,罗大纲再没有见过他。就这样一直呆船上,在茫茫海上航行了二天。
虽然手下将士每日二顿能吃饱,并没有多说什么,但秦日纲却想着,这罗大纲要将自己运至哪里?
不单是他一个人担心,这天,另一艘船上的黄文金和朱锡锟也坐不住了,特意坐小船到秦日纲这艘大船上来,找他商议。
最后,秦日纲决定找罗大纲问个清楚,要求他将自己等北伐军将士直接从海上送回天京。
叫来船上的水手,让他去传话给罗大纲,要求见面商谈。
二个时辰后,水手回来了,带回罗大纲的答复:罗师长事务繁忙,暂时无暇相见;而船队粮食已经严重不足,有十余艘船被海浪和礁石撞坏,需要修补,马上就要靠岸寻找补给。
秦日纲闻言,一看船上的余粮,果然只够两三日之用,只好让众人耐着性子再等等,但他心中却更加惊疑不定起来。
水手传完话后没过多久,果然,秦日纲看见了陆地。这时,秦日纲不清楚这是哪里,他从未出海过,已经完全搞不清楚方向,只是看见太阳从大海上升起。
又航行了半日,到午时,船队已经接近陆地。
看来,罗大纲他们准备在这里靠岸,寻找补给。
但奇怪的是,船队到了陆地边上,却不直接靠岸,而是围着陆地海岸边,又航行了一个半时辰,这才找了一处海湾,将运输船都靠上岸边,让众人下船登岸。
北伐军将士在船上早憋得慌,都纷纷下船。秦日纲也在众亲兵的簇拥下,正准备下船,忽然听见几声轰轰的炮响,却是海湾外,一队挂着大清旗帜的战船朝他们开炮。
是清妖的水师!
秦日纲脸色一变,连忙抢先一步,匆忙下了船,又招呼其余运输船上的太平军将士赶紧上岸。
这时,那名最早认识的参谋,跑来跟秦日纲说:“燕王,我讨虏军战船虽多,但都在攻打大沽口炮台时受损严重,且火药炮子都耗尽,无力与清妖水师对战,还请燕王率领贵军在此陆地上扎营稍待一两月,待我讨虏军水师回去补给好,便马上来接应贵军!”
说完,又留下了一份手绘战事地图,便急急忙忙地离开了。
那些水手也纷纷驾船,冒着清妖水师的炮火,匆忙离开。
而清妖水师盘旋了一下,冲了上来,竟然朝已经上岸的太平军将士发了几炮,将众人赶往岸上,远远地离开海边。
秦日纲不由愕然!
怎么回事?这也太巧了吧!
老子一提出要见罗大纲,问清楚到底去哪里,结果你他娘的就发现粮食不足要补给,战船损伤严重需要修补,早干嘛去了?
然后便马上靠岸。这靠岸,还要围着海岸绕一圈,专门寻找这个海湾,结果就引来了清妖水师,这也太巧合了!
而且,这些讨虏军水手看似冒着炮火,十分危急地驾船逃走,可这情形怎么看都是有条不紊,完全没有清妖打过来的紧急慌乱。
这清妖水师更是无语,隔老远便发炮,炮弹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看似气势汹汹,却半天没靠近海岸这边,不朝水中的运输船开炮,却朝岸上的太平军开火!等讨虏军的运输船一走,却才发现目标的样子,急急忙去追击讨虏军运输船去了。
还有那罗大纲等人的那些上百艘战船,特别是西洋军舰,竟然一早就远远地航行在最前面,完全没有护卫后面运输船的意思。这回清妖水师打过来,也没见回来还击,只顾逃跑,这还是罗大纲的性格吗?
秦日纲有点反应过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黄文金和朱锡锟也带人过来了,请示秦日纲如何是好。
也是,太平军将士都是陆上惯了,忽然被载到海上,航行了两三日,再莫名其妙地突然下了船,被扔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确实不知道如何是好,连哪里是哪里都搞不清楚。
秦日纲想起那名参谋给自己的一张地图,打开一看,地图上有几处红点,上面还标注了几个字样。
秦日纲不认得字,便将地图递给朱锡锟,道:“朱丞相,你看看这地图,看看我们现在哪里,该往那边走?”
朱锡锟接过地图一看,发现一处红点标记着他们的位置:盛京的奉天府宁海县青泥洼。而且,不单是这里,还有其他几处也标了红点,其中一处最大的红点上,标注着宁海县城,清妖五百余人,有大量粮食。
在这宁海县城的旁边,又有一红点,图上标注着“南关岭寨”,上面写着三百清妖。除此之外,还有几处红点,都是小村寨,而朱锡锟也注意到,青泥洼旁边写着水师营。
朱锡锟很容易地便看懂了这份地图,便跟秦日纲讲解起来。
秦日纲这下彻底明白过来了,这就是罗大纲或者是南王冯云山的一个计谋,特意安排这样,将自己和这些北伐军送到这处三面环海的地方,让自己扰乱清妖。
并且,明白过来的秦日纲,怀疑那些清妖水师早就被罗大纲他们消灭,那些出现的清妖水师,只怕都是罗大纲他们自己扮演的,只有这样一想,那些奇怪的事情才会有合理的解释。
不过,即使是知道了南王和罗大纲他们的计谋,秦日纲也不埋怨他们,反而,他心中隐隐有些期待。一个萌芽很久的念头,此刻,在他心底快速蔓延,迅速成长,直到占据他整个心思。
南王冯云山可以,我秦日纲为何不可以?
这大红点标注的那个宁海县城,偏偶一方,离它最近的州县复州,也有近二百里远,而奉天府城,更是距离宁海县城六七百里,这不是一处绝佳的根基之地吗?
只要占据了宁海县城,便拥有很大一块地盘。不但如此,秦日纲注意到地图上显示,宁海县的一半土地是一处半岛,三面环海,并且,在宁海县城和南关岭寨处,是一条狭窄的陆地,只有10里不到,只要守住这宁海县城和南关岭寨连成的10里防线,便可以彻底占领这处半岛。除非水师强攻,否则清妖再多,也难以收复。
这简直是专门为自己打造的宝地,虽然面积小了点,但方面三四百里的范围,暂时也足够了。
秦日纲顿时心里火热起来。一股压抑不住的念头,彻底爆发出来。他要成为真正的燕王,而不是天王东王的傀儡王爷。
想到这里,秦日纲已经知道自己下一步的方向,不过在此之前,还得先解决两个人:黄文金和朱锡锟。
打定主意的秦日纲下令,擎天义黄文金率领五百将士,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南关岭寨”,而秋官正丞相朱锡锟,率领一千将士,不惜代价攻克宁海县城。
而他则派出太平军,收复四周的城镇。他亲率二万五百人,缓慢行军,说是支援朱锡锟攻打宁海县城,却绕过宁海县城,在狭窄之处,修筑一条土墙,将宁海县城和南关岭寨连成一块,同时也将包括宁海县城在内的,半岛地区全部圈了起来。
这样一来,只要攻下宁海县城,整个半岛便都姓秦了。
第347章 占金州为王
农历十一月,奉天府的金州副都统衙门里,新上任不久的金州副都统萨炳阿,着急地在官衙内直跺脚,他有些欲哭无泪了:这个月,在他的辖区,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他是半年前,花费了近三万两银子,换来升迁到金州副都统这个职位的机会,如果可以后悔的话,他宁愿再花三万两银子,哪怕给他再降回去,还是在开原城守尉的位置上,他也愿意。
三天前,先是旅顺水师营协领来报,东南海面突然发现大量战船,随即将整个旅顺水师营全锅端,只余下旅顺水师营协领率领一干亲兵逃至宁海县城,也就是如今称之为金州的城里。
作为金州副都统,萨炳阿为武职正二品官职,统辖金州城协领、旅顺水师营协领和盖州城守尉、复州城守尉、熊岳防守尉,管理旗民和军事要务,这种大事,他必须要给上司盛京将军一个交代。
于是,他立即下令将逃跑的旅顺水师营协领就地收监,准备押送盛京交盛京将军奕兴大人治罪。又命令金州城协领率领金州协和溃逃的旅顺水师营,严加防范。
没想到,昨天,萨炳阿突然又接到金州城协领紧急禀报,说是金州城东南方向三四里远的南关岭寨被数百长毛贼兵突袭攻破了!
萨炳阿吓得当时一下便跳了起来。
他的金州副都统衙门,便在原来的宁海县城,如今改名为金州的城里。据金州城协领来报,这次长毛贼正是前些日子在直隶闹得纷纷扬扬的北伐长毛贼兵,有数万人,不知何故,全走海路来到他的金州。
而他这个副都统一共也就统辖不到一万将士,而且留在金州城内的,还只有区区一千不到的旗兵。如何抵挡?
这该死的僧格林沁和胜保!那么多兵力,都让长毛贼兵脱困而出了!我萨炳阿一定让盛京将军奕兴大人参他们几本。
想到这里,萨炳阿连忙派人向顶头上司盛京将军禀报和求救。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连自己辖下的盖州、复州、熊岳等地旗兵都来不及调来,更别说六百里外的奉天了。
想到这帮长毛贼,在攻破江宁城时,将满城内的近二万旗人全部屠尽,萨炳阿就一阵阵胆寒。他怕死,他很想直接逃跑,但他又不敢。
今天上午,上万长毛贼兵已经三面围城,只留北面,这种围三缺一的做法,无疑在暗示让他北逃。
他想着要稍微抵挡下,再撤离金州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