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力。地方民兵人数超90万,而且每年还在以近20万人的速度增加。”左宗棠继续道:“武器方面,地方常备军全部配备了野战军换装下来的德莱赛M1841针发火枪、查尔维尔击发滑膛枪等。而地方预备役只有二分之一的士兵配备查尔维尔击发滑膛枪,主要以军事训练和地方设施建设为主。至于民兵方面,则只按30比1的比例,配发了3万杆火枪,全部是老式的击发滑膛枪和燧发滑膛枪为主,外加一些刀矛弓箭之类的冷兵器。”
冯云山点点头,对帝国的军力数量和分层次布置比较满意。民兵方面,数量庞大,无法全部配齐枪支。而且,若是全部配备枪支,也容易发生民间争斗时的暴力流血事件。而作为民兵,主要是为预备役及常备军提供兵源,其次协助地方驻军和地方警务局维护地方的稳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预备第三梯队的兵源。
好像如今的美国就是没多少正规现役军队,而是很多民兵,战争一起,便能在短时间内征召出足够的兵力。对了,南北内战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也不知道自己的安排能不能成功。
冯云山有些挂念着大洋彼岸的战事。
这个时代就是有一点不好,消息传递得太慢了。冯云山听说欧洲前阵子从英国敷设横跨大西洋的电缆道北美,还成功了,可惜很快便断裂了。要不然,消息会很快传到欧洲,不过从欧洲传到圣京,又要很长时间了。什么时候,等国内的电报电缆敷设得差不多了,自己也要花点力气,提前将横跨太平洋的通讯电缆敷设出来。这样的话,新墨西哥省才能确保永久地属于中华帝国的领土,而太平洋才真正地成为帝国的内海了。不过,这一切都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帝国得有强大的海军,能守护住太平洋这个内海才行!否则,一切都是空的。
想到这里,冯云山看向已经被封为信忠王的海军部部长罗大纲,问道:“信忠王,听说你们海军部准备再成立一支舰队?”
罗大纲经过两年的养尊处优,明显有些发福了,原本古铜色的肤色,如今也慢慢便白。他一拱手,道:“是的,陛下!海军部前阵子陆续收到从法国布勒斯特海军造船厂、萨丁王国的坎蒂耶雷造船厂、奥地利威尼斯海军造船厂和里雅斯特造船厂等交付的海军军舰共14艘。其中从法国购买的军舰最多,一共10艘,2艘与铁甲战列舰‘光荣号’相同规格型号的装甲战列舰,2艘木壳体蒸汽战列舰,6艘巡洋舰。从奥地利购买了3艘军舰,其中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从萨丁王国购买了1艘木壳体蒸汽战列舰。因为炮舰和护卫舰等小型军舰我们中华帝国的四大船政局都能自行制造,还有上海浦东特区的船舶经营区的几家大船厂都能在制造,便没有从国外购买。累积这段时间四大船政局下水军舰24艘,其中战列舰5艘,中大型巡洋舰9艘,中小型护卫舰炮舰之类的10艘,从上海浦东特区的私营造船厂订购的13艘军舰也纷纷投用。”
冯云山一脸震惊:“喔?竟然新添了这么多的军舰!这可不止成立一支海军舰队啊。”
罗大纲道:“陛下,原来的四大舰队军舰还不够多,实力有些弱,加上前年南洋舰队在与英国远征舰队作战中折损了几艘军舰,需要补充。北洋舰队很多老式木帆战船无法远洋作战,也许淘汰更新。因此,此次海军部按照帝国海军需要守护的领地,以及军舰的数量估算分配了一下,重新划分为5大舰队最为合适。”
接下来,海军部长罗大纲和副部长梁培友详细禀报了海军部的成立新舰队的构想,罗大纲借口详细的数据还是梁培友和海军部的参谋了解得清楚,所以让梁培友来禀报,当然,冯云山明白这是罗大纲主动给梁培友机会,可能最近自己表现得对极富扩张性的梁培友很是赞赏的缘故,当然,冯云山也不点破。
梁培友禀道:“陛下,众位大人,我帝国海军方面,原有四大舰队:北洋舰队、东洋舰队、南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另有内河水师若干。内河水师这边,主要是维护帝国国境以内的大江大河上境内安全,充当战备和救灾的威慑之用。如今我帝国境内国强民富,百姓生活比前朝更为幸福,也没什么大的叛乱之举,加上帝国的陆军足够强大,内河水师平素也无战事,暂且不提。”
“因为帝国的强大,如今整个东方已经没有敌国,除了日本本州岛东部地区还属于日本幕府统治,其余的都已经是中华帝国的领土。而这日本幕府,已经完全被我中华帝国所控制,不但俯首称臣,成为帝国的附庸国,日本国内部还有不少人一直想跟关西和九州岛一样加入帝国,成为正式的中华帝国子民,只是幕府压制而已。若是陛下愿意,相信可以很容易地将整个日本吞并。因此,这东洋舰队和北洋舰队不必要配备太多军舰,可以适当地减弱,而将主要作战军舰加强到主要面对外敌的南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上,另外,考虑到如今马来半岛和爪哇岛等都是我中华帝国的领地,缅甸王国、锡克王国等我中华帝国的附属国也身处印度洋,这些都需要宗主国、也就是我中华帝国的保护,因此,海军部准备成立一支新的舰队:印度洋舰队,舰队基地准备设在缅甸王国的仰光。”
冯云山点点头表示认同。自中华帝国占领马来半岛和爪哇岛,成立印度洋舰队便成了应有之举。而且,中华帝国如今海军已经开始强大起来,虽然不能与英国法国这样的海军强国相比,但经过几年不惜代价的购买军舰,训练海军士兵,如今帝国海军已经超过西班牙美国这样的二流西方强国,冯云山甚至怀疑,除了英国法国俄罗斯之外,自己海军力量甚至超过相当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
因此,冯云山详细问起了具体的军舰数量和吨位来,相比陆军,冯云山更关心的是海军。
梁培友解说道:“陛下,按照新的五大舰队的重组安排,太平洋舰队和南洋舰队在原有基础上不删减军舰,而是分别充实6艘军舰和4艘,即各含苞1艘普通蒸汽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2艘护卫舰,太平洋舰队再增加1艘巡洋舰和1艘护卫舰。而北洋舰队和东洋舰队中的军舰适当删减,部分老式蒸汽炮舰和炮艇不适合远洋作战,划入黑龙江内河水师、北海(贝加尔湖)内湖水师等,只是北海内湖水师建立较为困难,要将炮舰拆卸运输到湖边再组装制造。其余的所有军舰,全部划入新成立的印度洋舰队。”
“这样,重新排列的话,印度洋舰队军舰数量和规模排名第一,太平洋舰队次之,南洋舰队排名第三,北洋舰队第四,东洋舰队实力最弱。海军部已经提前从福州船政学堂等海军军校调入大批学员,进入原本的四大舰队实习训练,新的印度洋舰队成立,才有充足的基层海军军官,再加上前期本就储备了不少的爱尔兰等英国海军军官。而海军士兵方面,从北洋舰队和东洋舰队抽调5000海军兵力,加上早在两年前便从陆军中送至四大舰队的军舰上实行的士兵,足足凑了近12000人的海军兵力。这只是正规军队,除此之外,印度洋舰队还准备在南洋的一些常年运输的客家人中招募一些水手,充当舰队上的后勤人员。如此一来,印度洋舰队共有军舰45艘,其中铁甲战列舰2艘,普通木壳蒸汽战列舰4艘,大中型巡洋舰18艘,中小型护卫舰12艘,炮舰炮船9艘,运兵舰之类的若干……”
第1013章 不服老的罗大纲
从梁培友口中,冯云山了解到印度洋舰队的强大,已经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了。
两艘铁甲战列舰,都是与1859年法国下水的光荣号一个类型,当初光荣号还没现世的时候,冯云山便于法国使者交涉,坚持要订购铁甲战列舰,而这个时候,很多国家甚至还不知道铁甲舰是什么。要不是法国能制造铁甲战列舰的造船厂就那么两家,冯云山甚至想多订购几艘,哪怕法国人趁机敲诈一般提出一个恐怖的昂贵价格,也在所不惜。
让冯云山欣慰的是,福州船政局已经从法国造船厂高薪聘请了不少船舶设计师和技师,已经开始在制造铁甲船了,要不了多久,帝国自己生产的铁甲舰便能制造出来,到时候,帝国的海军便会更加的强大。
印度洋舰队的这两艘铁甲战列舰,采用单螺旋桨,卧式返回蒸汽发动机,动力十足,航速6。5节,一艘排水量是6180吨,另一艘排水量是5920吨,尺寸都是78m×17m×8。6m,比母版的光荣号铁甲战列舰的5720吨排水量还要高出一些,就像两座小型的山峰浮在水面,黑乎乎的铁甲泛着幽光,像两头海洋怪兽。而且,不光外行,主要武备也比光荣号要强大,毕竟光荣号是法国人装备的36门68磅前装线膛炮,而海军部直接没有让法国人安装舰炮,而是采取自行改装的方式,加装了6门克虏伯260mm前装线膛炮,30门克虏伯150mm后装线膛炮,这样的巨型舰炮配置,比法国人的线膛炮威力要大得多。
而这两艘铁甲舰,最重要的便是外壳的装甲了。这两艘铁甲舰其实并不是铁制船舶,而是木制船包裹着铁板装甲而已,水线下装甲厚255毫米,水线上装甲厚286毫米,普通火炮根本难以击穿。
对于这两艘铁甲战列舰,罗大纲和梁培友非常重视,将其看成印度洋舰队最重要的主力作战舰。他们奏请冯云山命名,冯云山稍稍想了想,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便叫‘定远一号’和‘定远二号’吧。”说到这里,冯云山心情有些沉重起来,不过想到后世的那个定远号的对手,如今已经完全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不由自嘲地笑笑,自己未免有些过于担心了,过于纠结了。
除了这两艘铁甲舰,印度洋舰队另外的4艘木壳蒸汽战列舰也颇为壮观。当然,这些军舰,冯云山也没看见,只是通过罗大纲和梁培友两人激动的语气描述中,体会到他们两人心中的澎湃激情。
其中两艘都是从法国采购,一艘原名“马然塔号”,排水量6832吨,主要武备仍是海军部自行安装的克虏伯线膛舰炮,34门150mm后装线膛炮,6门克虏伯260mm前装线膛炮以及4门260mm榴弹炮,尺寸为86m×57。5m×8。4m,采用单螺旋桨,卧式返回式连杆发动机,另一艘原名叫“索尔费尔诺号”,排水量稍稍小一些,6480吨,武备完全一致,这两艘是法国布勒斯特海军造船厂建造的半完成战列舰,被郭嵩焘看见便直接说服法国海军部高价买来。
冯云山将这两艘战列舰分别赐名为“定印一号”和“定印二号”。
而另外两艘奥地利和萨丁王国购买的战列舰,都是中小型战列舰了。奥地利购买的那艘木制战列舰排水量为3845吨,主要武备为26门克虏伯150mm后装线膛炮,4门克虏伯260mm前装线膛炮,船体尺寸为70。2m×12。8m×6。3m,单螺旋桨,卧式复合式发动机,该舰为一艘木壳体舷侧舰,因为船帆面积极大,在稍稍顺风的时候,这艘战列舰的航速能达到14节,几乎是中华帝国海军舰队之中航行速度最快的舰了。萨丁王国购买的那艘战列舰,排水量4599吨,主要武备为22门克虏伯150mm后装线膛炮,4门克虏伯260mm前装线膛炮,船体尺寸为81。2m×15。2m×6。3m,单螺旋桨,单膨胀往复蒸汽机为动力,发动机功率为2960马力,时速11节,在不适用帆船的情况下单单船体上的煤炭存量能达到远航能力5000公里。冯云山将其命名为“定印三号”和“定印四号”。
对于其他的一些巡洋舰和护卫舰、炮舰、蒸汽武装船之类的,冯云山没有兴趣再了解。他只是知道,如今的这个印度洋舰队,比当初击败荷兰东印度舰队和英国东印度联合舰队的那支南洋舰队,无论是从军舰数量,还是战船的吨位,还是火炮的数量和口径,都强大了不止数倍!
更何况,如今的印度洋舰队里,将士们都是从四个舰队久经训练出来的佼佼者,经历了几年的海上生活,早已经不是当初的见习海军。
“陛下,印度洋舰队司令,还需您来定夺。”最后,罗大纲有些小心地征求冯云山的谕旨。
“喔,你们海军部有没有中意的人选?”冯云山看向罗大纲,他知道,罗大纲既然这样问,肯定有推荐的人选。实际上,他倒是有些人选,但因为毕竟舰队属于海军部管辖,而罗大纲作为帝国水师的第一号大将,又是海军部部长,冯云山还是想看看他的意见。
不过,冯云山清楚,自己很可能只是问问他而已,一般来说,舰队司令都会听自己的任命。事实上,帝国如今的四大舰队指挥官,北洋舰队司令由罗观华接任梁培友,南洋舰队司令谭体元,东洋舰队司令陆顺德,太平洋舰队司令彭玉麟,除了罗观华是因为梁培友大力推荐,而冯云山又表示认同之外,其余的都是他亲自挑选的,还都干的不错。
“有!”
让冯云山没想到的是,罗大纲居然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有中意的人选。
“噢,信忠王说说看,海军部中意谁出任印度洋舰队司令?”冯云山不禁好奇地问道。
“陛下,海军部推荐的便是微臣自己!”罗大纲露出一些狡黠地笑容:“陛下,微臣自被陛下封为王爷以来,便失去了指挥海上作战的机会!如今有担任海军部部长,虽然位高权重,但微臣却很不开心,非常郁闷。陛下,微臣恳求,能辞去海军部部长一职,如今有培友在,他这个海军部副部长比微臣干得更好,更适合帝国海军的全局发展。而微臣,只适合做一名战将,而不是海军部部长这样的文官。微臣想去新成立的印度洋舰队,请陛下恩准!”
冯云山愣住了!他没想到,罗大纲竟然这么大岁数了,已经多年没上战场了,竟然还是心里想着要重返战场,指挥军舰作战。
这真是个不服老的廉颇啊。
可关键是如今与上古时代完全不一样了。廉颇不服老,能吃很多饭便有力气,便能上战场厮杀作战。可现在是坚船利炮的时代,饭吃得再多,没有适应这个时代的战术和发挥坚船利炮的优势,都是白搭。
一来自己担心罗大纲会有所闪失,毕竟他跟石达开两人是自己从太平天国时期过来的两个老属下、老兄弟。二来,冯云山还真的担心罗大纲的海战实际指挥能力。要是当初的内河水师作战,冯云山绝不会担心,凭借罗大纲的个人勇武和在水兵们心中的威望,罗大纲率领水军定能连连打胜仗。但如今却是中华帝国的第一大海军舰队,又是以火器为主的远洋作战,凭罗大纲这样的未经系统的海军军事作战学习的,各种海上作战和指挥脱节起来,会造成致命结果。因此,哪怕是罗大纲请求,冯云山也不考虑!
指挥印度洋舰队的司令官,必须熟悉海战,能充分利用印度洋舰队的强大火力优势,将帝国的影响扩到最大。
“信忠王,你这不是为难朕么?”冯云山劝道:“爱卿年纪不小了,朕不会让你冲在战场上的!何况,爱卿懂海上作战的那些战阵么?”
冯云山的一席话,让罗大纲哑口无言。
不过,冯云山倒不至于让罗大纲丢了颜面,笑道:“大纲兄弟,别多想了,你若是真想出海作战,便以海军部部长的名义去观战,不干涉舰队的具体作战方略就行。”
罗大纲闻言有些羞愧,想想自己的确不熟悉如今的海战,当初出任南海舰队司令,也还是按照内河水师的作战方式奋勇杀敌,幸好军舰上有不少爱尔兰参谋给自己出了不少建议,加上军舰上的帝国自产的火炮犀利,没有出现大的战事,才不至于闹笑话。这样一想,的确自己不是适合这舰队司令,加上年纪已经快60岁了,却是力不从心,就此休了这份心思吧。
而且,皇帝连大纲兄弟这样的称呼都出来了,满朝文武,除了义武王石达开之外,谁有这份殊荣,能让皇帝称呼为兄弟的?皇帝对自己的心一直没变!想到这里,罗大纲心中一暖,被拒绝的不快也减轻了许多。
他当下心地坦然,自嘲地苦笑:“陛下,老臣唐突了。老臣推荐,内河水师的韦俊和杨载福他们都不错,曾经一直是水师头领,又都在福州船政学堂系统学习过海战指挥的学问,可以考虑。”
冯云山见他释然,放心笑道:“朕就知道爱卿心胸,一心为国,替朕分忧。很好,韦俊和杨载福他们都不错,正好,朕也想到了他们,爱卿的眼光与朕一样!不过毕竟韦俊是太平老人,不能喊了心。既然如此,传朕的话,便令韦俊为印度洋舰队司令,杨载福为舰队副司令。爱卿看这个安排可妥当?”
罗大纲忙道:“陛下英明!印度洋舰队正好有两艘铁甲战列舰,他们一人一艘。”
冯云山哈哈一笑:“你啊你,还是念念不忘那两艘铁甲船啊!等福州船政局将我们帝国自己的铁甲船造出来了,让他们开到圣京来,朕和你一道上那铁甲船上过过瘾就是!”
上次冯云山从海路返回圣京,特意在福州逗留几天,视察了福州船政局。那时候,福州船政局便已经开始从法国聘请船舶技师和设计工程师,还从法国搞来图纸,开始研制铁甲船。算算时间,就算帝国是第一次自行制造铁甲船,速度慢些,再攻半年左右,第一艘铁甲船也该下水了。
梁培友见罗大纲脸色黯然,知道自己上司的要求被皇帝拒绝,心情不好,便岔开话题道,又主动奏报太平洋舰队的家底来:“陛下,太平洋舰队在司令彭玉麟的率领下,联同法国占领墨西哥北部,替中华帝国并入墨西哥北部数州,成为新墨西哥省,劳苦功高。加上那边近期已发生美国内战,彭将军按照陛下的安排前往联盟国布置安排,因此,海军部准备给彭将军增加一名副手,提唐正才为太平洋舰队副司令,协助并配合彭将军的美洲大事,临时指挥太平洋舰队等待彭将军的调遣。”
“唐正才?”冯云山自然清楚这个人。作为太平天国当初有名的水师将领,任典水匠职务,当初是东王杨秀清的心腹之人,此人作战勇猛,而更注重水师作战的后勤配合,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全面将领,作为远距离作战的太平洋舰队的副司令,充当彭玉麟的副手,最好不过了。而且,此人早就在杨秀清被杀之后就和韦俊他们一道投降了自己,也算是天国老人,比那湘军将领杨载福邹寿璋他们要忠心可靠得多。这样的安排,自然是揣摩了自己的心思的了。
冯云山自然答应下来,不过,说道美国内战,他点点头道:“彭爱卿那边怎么样了?距离太过遥远,消息传来的太慢,也不知道美国南北双方的战事如何了!上次得到消息,还是半个月以前吧?南方联盟国军队在一处叫马纳萨斯的小镇,击败北方联邦军队,取得大胜!后面如何,彭爱卿那边实行得怎么样了,便一直不得而知。”
罗大纲和梁培友自然无法回答。一旁的范汝增连忙接过话:“陛下,微臣这边有事要禀报,正是刚刚收到的来自美利坚的消息。”
“噢!那边又有战况传来,为何不早报!?”冯云山有些不悦了,对于美国内战,他非常关切,这可以说影响到未来世界的格局。也正因为如此,他不惜冒着让彭玉麟有些怀疑的风险,安排布置彭玉麟驻扎在新墨西哥省的讨虏军将士出击,还早早筹备着,连续不断地从日本、爱尔兰招募雇佣兵送往新墨西哥省,进入美利坚。
这样的一个庞大计划,通过他一个相隔万里的中华帝国皇帝亲自安排下来,不由得不让人怀疑。好在他如今在帝国的地位,已经不需要凭借皇帝的崇高地位来威压治下臣子,单以他的威望和对帝国、对华族百姓的贡献,便足以让所有臣民爱戴。彭玉麟应该不会多想什么,只会以为他料事如神,未雨绸缪地提前布置。
范汝增连忙请罪解释:“陛下息怒!微臣接到消息便连忙赶来见陛下,只是陛下和众大人商议军国大事,微臣一时间插不上嘴。陛下,美利坚那边又有新的变化,而且,陛下的方略,彭将军他们实施得很顺利!”
“闲话少说,赶紧给朕说说美国那边最近到底什么情况!”冯云山已经急不可耐地想知道那边战事了。
第1014章 冯云山的河西计划
“陛下,昨天特务司伦敦站传来的消息!美国的南北双方军队在马纳萨斯发生激战之后,大胜的南方联盟国军队继续往北推进,并由罗伯特·李为指挥官攻占了北方联邦首都华盛顿,联邦政府内阁官员以及国会议员们纷纷北逃。而美利坚联邦总统林肯决定将首都从华盛顿迁至费城,而在总统林肯和国务卿西华德在前往费城的途中,在巴尔的摩火车站发表解放奴隶的演讲时,被一个假扮成金发女郎的间谍行刺枪杀。林肯当场死亡!副总统汉尼巴尔·哈姆林接任总统,将联邦首都迁至费城。而南方联盟军队准备进攻巴尔的摩,继续朝北进攻。”
范汝增的话刚落音,冯云山便急切地问道:“消息属实?华盛顿被攻占、林肯真的被刺杀了?”
范汝增点点头,道:“陛下,千真万确!微臣刚才还未禀报完。特务司除了伦敦站传来的消息外,特务司的里士满站和纽约站也分别从旧金山直接跨太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