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让坎宁慌了神了。一直以来,他都以为英军是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没想到经历几次败仗之后,变成了如此模样,竟然有了大规模的逃兵。
  正当坎宁忧心忡忡的时候,一般哨兵将马德拉斯管区陆军司令沃尔斯利带到他的面前。坎宁自然知道他的来意,果然,沃尔斯利也不转弯抹角,直接开口道:“总督先生,我的来意,想必您也清楚。告诉您一个不好的消息,亨利中将率领的两万大不列颠士兵,已经被中华帝国那两支海军舰队中的陆战队,利用孟加拉叛军的围堵埋伏给击败,两万大不列颠士兵死伤四千多人,如今亨利将军领着一万五千多名士兵被围困在一处山谷之中。亨利将军无奈之下,已经决定向孟加拉叛军和中华帝国的军队投降,今天中午,便会正式举行受降仪式。”
  “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坎宁总督急忙问道。
  “总督先生,我不会骗你!”沃尔斯利指指自己:“您看,我投降中华帝国之后,不是也还好好的。中华帝国的征印总指挥官韦俊将军让我带话给您:希望总督先生看清形势,识大体,为自己、为众位士兵的宝贵生命着想,向中华帝国投降。中华帝国方面将会善待每一名俘虏,而对于总督先生您,为了表彰您的功德,韦俊将军许诺可以保留您的爵位,甚至等禀报中华帝国的皇帝之后,说不定还会给您升爵。”
  坎宁沉默了。
  沃尔斯利见状,急切地道:“总督先生,如今我便被许诺为伯爵。以总督先生您的地位,很有可能会被封为侯爵甚至公爵!而要是您坚持不肯投降,依如今手中的军队人数和士气,断然不可能获胜,而这茫茫热带雨林,又没补给,能坚持多少天呢?我可是听说,昨晚部队中已经逃散了不少士兵。”
  坎宁听了这句话,终于脸色变了。
  他见四周无人,对沃尔斯利说起了自己的要求:“我同意投降。但中华帝国必须配合我,按照我的计划来做。”
  ……
  没多久,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印度洋一带传开了。
  中华帝国在宣布对世界第一强国大不列颠王国宣战之后,立即出动两支舰队和数支步兵师组成的征印远征军。两支舰队分开进攻,相继占领锡兰岛、马德拉斯管区沿岸和孟加拉管区的加尔各答城。
  中华帝国远征军数万联合20万孟加拉叛军、缅甸军队一道,与驻守在加尔各答的8万驻印英军展开激战。
  因为中华帝国两支舰队的强大火力,不但逼降英国东印度舰队,还将加尔各答城基本轰成废墟,造成大量英军士兵死伤,英军因此不敌。在败逃的路上,又遭遇中华帝国数个步兵师的伏击,加上20万孟加拉叛军的围攻,大不列颠驻印军队全线溃败。
  英国驻印陆军指挥官科林·坎贝尔上将因指挥失误而自尽身亡,孟加拉管区英军指挥官亨利中将率领15000士兵向孟加拉叛军和中华帝国的联军投降,而驻印度英军总参谋长罗伯特·内皮尔少将也战死,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总督坎宁爵士率领仅剩的18000人坚持奋战,向冲出重围,无奈被叛徒出卖,两名步兵旅长杀害另一名坚持抵抗的步兵旅长发动叛乱,强行威逼坎宁爵士率领士兵向中华帝国投降。
  加尔各答战役波及甚大。中华帝国的征印远征军联合孟加拉叛军和少量缅甸军队,一举全歼驻印的8万英军,至此,整个印度,除了孟加拉管区中部地区和马德拉斯管区南部少量地区两三千人的英军之外,已再无英军兵力。
  此次,大不列颠王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终结。
  而当这个消息一传开,孟加拉管区中部地区和马德拉斯管区的英军占领地区也开始爆发了叛乱,原本恭顺的印度王公开始组织兵力攻打仅仅只有少量兵力的当地英军驻兵,很快消灭了这些残余的英军势力,纷纷宣布自己的主权和独立,但即便如此,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印度王公纷纷准备派出使者,向加尔各答的韦俊以及中华帝国的皇帝朝贡。
  与此同时,孟加拉人宣布在除了加尔各答四周50公里之外的孟加拉管区东部地区,组建一个独立的孟加拉苏丹国,并与缅甸王国一样,奉中华帝国为宗主国。而孟加拉管区的东北部地区的阿萨姆邦,以布拉马普特拉河为界,河的北岸,连同早就请表并入帝国本土的不丹王国一道,划归中华帝国的茜藏地区,而河的南岸,则划归出兵有功的缅甸王国。


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尔各答大捷
  西亚,阿拉伯海,亚丁港。
  从21年前,这座位于阿拉伯海与红海交汇口的小村落,便被英国军队占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这里建立了煤炭仓库作为蒸汽船航行的加煤补给点。而10年前,日益发展的亚丁港被开辟为大英帝国的海外自由港,有2个货运码头,人口也达到一万二千多人,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海港城市。
  如今,又经过多年的发展,身处红海、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交汇处的亚丁港,是大英帝国从印度经红海再过陆路转运往地中海抵达欧洲的交通要道,已经发展成为大英帝国海外最为重要的港口之一,到此中转的大英帝国的商船货船络绎不绝,这个港口繁荣程度甚至仅次于伦敦、都柏林、利物浦等,比加尔各答港还要忙碌。
  但最近,因为中华帝国对英国的宣战,加上印度洋被中华帝国封锁占领,过往亚丁湾的船只大为减少,亚丁湾变得萧条了许多。
  这天,一艘小型飞剪船像飞箭一般,快速地驶入港口,才靠上码头,便有两名身穿伦敦水手服的年轻人冲下船,直接闯入码头边新建不久的海关大楼内。
  英国驻亚丁的驻军上校亚瑟被突如其来的两名水手模样的年轻人的话给吓傻了。
  中华帝国向大英帝国宣战的事情,早前他已经听说了,为此,他密切关注来自东方印度洋的消息。
  “不但锡兰岛被中华帝国的军队占领,连印度南部的马德拉斯管区沿岸所有港口和加尔各答城也被中华帝国的海军和陆军联合攻占。”
  两名水手是从距离加尔各答50英里外的一处村庄逃出来的英军士兵,因为没在加尔各答城内这才逃过一劫。得知加尔各答城的英军全军覆没,加尔各答被攻陷的消息后,连忙化妆成水手搭乘一艘商船逃离孟加拉管区,匆忙来距离伦敦最近的大英帝国控制的亚丁港报信。但即便是这样,也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
  “什么!?”亚瑟上校被吓呆了!他密切关注来自印度的消息,但内心等待的一直是大英帝国击败东方那个跳梁小丑的消息,最多像前些年一样,坎宁总督又着急地通过亚丁港至地中海的雅典或是伊斯坦布尔中转,向伦敦发去求救的电报,可从来没想过大英帝国的加尔各答城会被中华帝国攻占!这怎么可能?前不久,坎宁总督还跟伦敦方面报告说,加尔各答城内有8万大英帝国的军队驻守。
  “上校,东方人的舰队火炮强大到难以置信,加尔各答城已经成为废墟,而驻守大英帝国的8万军队,在东方军队和孟加拉叛军、缅甸军队的联合围攻下,死伤超过一半以上,剩下的不到一半也向东方军队投降,整个8万大军彻底覆没!”
  打扮成水手的英兵的话,让亚瑟上校彻底崩溃了。作为一名大英帝国的军官,他仿佛感觉到了世界末日一般。
  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这太可怕了!如此,往日的日不落大英帝国,就要成为过去了吗?亚瑟上校可是知道,随着加尔各答的失去,也就意味着大英帝国失去整个印度。而没了印度殖民地,大英帝国势必国力大损,可能连大不列颠王国都不好称呼,只能叫不列颠王国了。
  带着对大英帝国的悲哀和痛惜,带着失去的荣耀的眷恋,带着对这个事实的难以接受,亚瑟上校迅速派出一艘航速最快的小型蒸汽风帆快船,将整个让整个大不列颠王国哭泣的消息带回欧洲。
  他一再叮嘱负责此事的一名上尉,要求他确保在8日之内,抵达希腊的雅典或是奥斯曼的伊斯坦布尔,那里有可以直接联系伦敦的电报局。
  他知道,随着这个消息的爆开,世界的形势将会大变。亚瑟上校很难想象,欧洲将会如何震动,而大不列颠王国将会如何面对这个难以接受的震撼消息!送走信使的亚瑟,站在码头,望着远处已经变成小黑点的船帆,还是不愿收回悲伤而希冀的目光……
  ……
  圣京皇宫内。
  看着从西贡转来的印度韦俊传来的战报,冯云山惊喜若狂。而他的身边,是生完第二个孩子的傅善祥,两个月前,她便重新回归,成为冯云山的私人助理。
  看见素来平淡恬静的皇帝喜形于色,傅善祥贴心地问道:“是何喜事,让陛下如此龙颜大悦?”
  冯云山将手中的战报递给傅善祥,本来就准备要给她看的,而且,目前愉快的心情急需一个贴心人分享。
  “天呐!陛下,韦俊将军率军全歼英夷驻加尔各答8万大军,占领加尔各答,英夷驻印总督坎宁代表英夷向韦俊将军投降?”尽管知道是件大喜的事情,但乍然看见这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消息,傅善祥还是没能忍住一阵惊呼起来:“陛下,这是真的吗?您不是向来说那大英帝国乃是世界第一强国,当初仅仅凭借2万军队,便远渡万里重洋将满清王朝打得满地找牙,割地求和。这么强大的国家,8万大军,会被韦俊将军那总共也就五六万多的帝国将士击败?”
  冯云山捏了捏傅善祥的脸蛋,感受着这凝脂般的水嫩肌肤,笑道:“军国大事,岂能儿戏。这前方的军报怎么可能是假的?爱妃有所不知,这大英帝国虽然是当世第一强国不假,不过他最近深陷困境,内部叛乱不断,已经是国力大损。当初那大英帝国的军队之所以能将满清打得落花流水,仰仗的就是训练有素和武器先进,而如今朕的中华帝国野战军也同样训练有素,武器比英军还要先进,他们如何能胜?而且,韦俊的那五六万人可是六野中的精锐,听说其中有不少倭兵,更是极为拼命,朕要想想办法好好用起来才行。还有,英军的8万大军可不单单是韦俊的几万人击败的,还有二十万孟加拉叛军和缅甸军队一旁牵制协助作战呢。”
  冯云山看着面前的美人儿,生了两个孩子之后,竟然愈发的成熟妩媚了,不由心中一动。他嘴上说着,手里的活计一刻不停,竟然顺着脸颊开始从脖颈往下滑了。
  傅善祥欲拒还迎地想推开冯云山的手,娇笑道:“陛下,人家说的是正经的军情战报,你却如此不老实。而且,臣妾如今可不仅仅是您的妃子,更是你的政务助理,我们还是讨论正事要紧。”
  冯云山哈哈一笑,收回手中的活计,道:“好,那就听爱妃的,留待晚上爱妃再伺候朕吧,此次大捷,必须好好庆祝一番才行。”
  傅善祥闻言顿时面色娇羞红艳起来,让冯云山又是一阵心猿意马。
  幸好,门外边响起了刘胜邦的声音,才让他定了定神:“陛下,总参谋部和海军部的大人们都到了。”
  总参谋部的左宗棠、毛奇,还有海军部的罗大纲三人满面笑容地依次走了进来,见了冯云山便伏地拜倒:“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洪福齐天,我军加尔各答大捷。此后,我中华帝国击败英夷,正式成为世界强国!”


第1060章 对印政策
  冯云山摆摆手,示意众人平身:“众爱卿平身!此次大捷,不过是因为对方骄傲过头,对我军毫无防备,又缺少补给和欧洲的援助,加上帝国的武器的确比对方精良很多,又有孟加拉叛军的缘故,才有此次大捷。众卿切莫骄傲自大,论整体国力,我们与英国还有不小差距。你们可知道,以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体现在该国的工业化水平上,城市化率上,而这些方面,中华帝国与英国还相差势若鸿沟一般。如今彼方的本土人口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而我们中华帝国连7%尚未达到,工业化水平亦是如此。这一点,朕会同曾爱卿好好说说。”
  毛奇点点头,奏报道:“陛下所言极是!莫说与城市化水平最高的英国相比,我中华帝国便是与传统的农业国普鲁士王国和沙俄相比,也相差甚远。不过陛下,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如今中华帝国在陛下的率领下,已经猛然崛起。工业化几乎从零开始,到如今几乎每县都有工厂,以四大机器制造总局和四大船政局为代表的军事工业已经蓬勃发展,而另外还有帝国克虏伯钢铁公司这样的超级军火公司,还有朝廷控股以及民间资本的各大船厂、钢铁厂、纺织厂、化肥厂等各类轻重工业企业,都已经开始发展。不论平均普及率,单单以绝对数量和资本的雄厚程度来看,我中华帝国的各类工业,已经超出沙俄和普鲁士王国这样的欧洲国家,可能仅次于英国和法国。”
  冯云山闻言,点点头,笑道:“毛爱卿对工业和经济也有如此研究,莫非不想当将军,而想成为帝国内阁的工务部部长不成?好了,朕只是勉励众爱卿不要骄傲大意。如今既已基本平定印度,下一步对印度该如何处置,众卿可有主意?”
  罗大纲立刻接话禀报道:“陛下,海军方面,由印度洋舰队镇守印度一带海域,应当能保证印度洋的利益。只是微臣担心,那英夷号称世界第一强国,更是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海军,此次我中华帝国对其宣战,并且抢占对方最为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他们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则可能会对我中华帝国威胁一番,通过谈判的手段,付出一些代价,让我中华帝国退兵,并再次占领印度。而且,等其国力恢复,积蓄了足够的海军兵力便会报。二来,则会直接阻止兵力前来报复。因此,微臣建议将印度洋舰队的基地设立在加尔各答,而南洋舰队的基地也从广州移至星加坡,这样印度洋一带便有两支舰队南北相互呼应。”
  冯云山赞道:“信忠王所言有理!海军部便下达命令,着印度洋舰队韦俊、南洋舰队谭体元照此办理。不过,广州和马尼拉等港口仍需南洋舰队的分舰队驻守,以确保贸易安全。”
  毛奇却思索着皱眉道:“陛下,陆军方面,对于印度的政策,微臣认为最好不要像英国一样直接强行占领,而是挑选重点的地方和港口城市选择性地占据。”
  左宗棠奇怪地看了眼毛奇,道:“陛下,微臣只能部分赞同毛大人的说法。微臣以为,我中华帝国与英夷不同,英夷本土人口只有三千来万,而我中华帝国却有4亿之众。而英夷本土与印度相隔何止万里之遥,而我中华帝国与印度却相距不远,海路从麻六甲海峡到印度洋的孟加拉湾不过二千公里,而陆路更为相近,藏南甚至与其几乎接壤,而其他的西疆、云南距离印度西部和东部也仅仅分别只有个锡克王国和缅甸王国相隔,都在数百公里以内,又都是中华帝国的属国,想要直接派兵控制,并不是不可能。虽然前期或许兵力有些捉襟见肘,但若是分些地区给锡克王国和缅甸王国,甚至还有尼泊尔王国和孟加拉苏丹国以及众多的印度王公,来占领大部分的印度斯坦各地区,是可能的!”
  毛奇却有些反驳:“左大人,您说的这些的确是我中华帝国的优势。但您想过没有,印度人本身的人口众多,而且大部分信仰的都是印度教,与我中华帝国完全不同,要想直接占领他们的故土,势必会得罪那些印度王公,他们就会煽动印度人起来反抗。根据初步估算,印度的人群之中,信仰印度教的主要是印度斯坦族、达罗毗荼、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纳拉族等等,大概有一亿一千万人口,而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要是孟加拉族,大概有二千四百万人口,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锡克族,也有四五百万人口,其他还有零星一些势力,但总的来说,除非将这些印度人斩杀一半以上,否则,如此多的人口,想要直接统治,千难万难,搞不好,便会拖垮原本已经崛起的中华帝国。倒不如按照最当初的英国人的方式,只是将印度作为任其自治的初始殖民地。”
  冯云山听完两人的建议,也开始纠结起来。说实话,他对印度人没多少好感,但若按照左宗棠或者毛奇的说法,直接占领印度,将印度各邦变成中华帝国的领地,则势必要镇压不断反抗的印度人,直接间接地少说也得斩杀数百万人,这是他所不愿意的。
  稍稍思索了一下,冯云山还是决定采纳毛奇的建议,但也不仅仅限于毛奇这点,他觉得毛奇的想法太过保守,而左宗棠的又太过冲动,也不知道这次为何左宗棠会如此。
  在冯云山看来,印度和其他的类似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缅甸、吕宋甚至爪哇等不同,这些地方,总人口并不多,而且早有华人遍布其中,就算是当地人,也历来便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对华人的统治并不会有太过强烈的反对,甚至像倭族人这样,还想着以能加入华族为荣。而其他的,沙俄的西伯利亚、俄美公司占领的北美地区,墨西哥北部地区,婆罗洲岛,甚至澳大利亚等地,这些都是地广人稀之地,不存在当地土著的激烈反抗问题,占了直接开发便是。
  而印度完全不同,这块地方虽然向来没有统一,但人口众多,中华帝国要想长久地占据下来,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将大部分的印度人都赶尽杀绝,再移民过来,这种一来难以做到,二来冯云山本身也不愿意;第二个办法便是直接移民过来,慢慢将印度本地人都同化过来,就像后世慢慢同化其他的民族一样,但冯云山自觉难以做到,毕竟,这些印度人信仰与华夏的信仰完全不同,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要同化,简直被消灭他们更为艰难。
  冯云山能想到的是,必须要借助这次机会,从印度获取巨大的财富和利益,否则,简直对不住那些被击败的英国人。再次,则是绝不能像后世那种情况出现,让印度变成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出现,甚至在局部地方威胁日后中华帝国的边防。
  这样的话,不管如何,都要将后世的印度,分而治之。不过如今的印度本来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而是数以百计的王公势力纵横交错着,即便是英国经营了上百年,还是无法消除,即便是后世,其实仍旧是各自有王公势力在,只不过慢慢被英国人消磨得没了实权而已。
  因此,冯云山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王公势力继续保持各自为政,让他们相互之间摩擦不断,相互仇视,而对于其中一些势力强悍者,则要逐步打压,弱化其势力,最终达到均衡。
  想到这里,冯云山开口道:“对于印度,朕决定,采取以印治印,分而治之。”


第1061章 兵力单薄的澳大利亚
  冯云山的对印做法其实就是综合了左宗棠和毛奇两者的建议,但更多的偏向稍微保守一些。
  具体来说,便是主要将这片印度大陆分为几大势力。最大的几股势力,自然是西北部以及部分北部地区的锡克王国、东北部的孟加拉苏丹国、北部的尼泊尔王国、西部的巴罗达土邦和浦那土邦、东南部的泰米尔纳德土邦等,而其余的弱小一些的印度王公土邦,则多如牛毛。冯云山准备直接命令韦俊为中华帝国驻印度特使,全权负责处理印度事务。而事实上,这个全权特使与英国的总督并没区别,只不过换种叫法,让那些土邦王公们更容易接受而已。
  当即冯云山让傅善祥草拟了一份密旨给韦俊,要求他慎重对待印度事宜。其中特意交代,有意识地培养势力较弱的印度土邦王公势力,接受他们的投靠,同时,鼓励南洋、东洋公司等进行贸易,掠夺搜刮印度土邦的财富。
  而对于势力较强的锡克王国,因为其信仰锡克教,危害较小,锡克人口也不多,加上锡克国王目前对自己还算忠诚,暂时不特意打压,但督促其向西方的爱乌罕、波斯等地发展进攻,无论是爱乌罕还是波斯人,都是好战的民族,正好可以遏制锡克王国的壮大。
  对于孟加拉苏丹国,让其余与东部的缅甸王国以及北面的尼泊尔王国这两个信佛国度产生摩擦,事实上,这些势力只要一接壤,韦俊那边稍稍推波助澜,自然能让对方斗得你死我活。而坐收渔利的,自然是中华帝国。
  至于尼泊尔王国,其人口数量少,并不存在多大的威胁,反而,冯云山有意识地要扶持对方,后世为英国人效命的廓尔喀雇佣兵,可是比锡克人还要优秀的兵源。冯云山可是准备将其和倭人一样,当成中华帝国的一大特色雇佣兵。
  西部的巴罗达土邦和浦那土邦、东南部的泰米尔纳德土邦等,冯云山却有些难以理会了,他只能交代韦俊,让其找机会慢慢消耗其兵力,扶持旁边的印度土邦发展壮大,与此作对。总体来说,只要这个政策能坚持下去,印度将永不可能成为向后世一样,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如何迅速、凶狠地从印度攫取财富。冯云山想到自然是取代英国人,用当初东印度公司的那种手段,将印度变成中华帝国这架新开的工业机器上的煤炭燃料,从印度汲取养分,便是工业所需要的资金,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