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国的皇帝,九五之尊,一言九鼎,谁敢不从?我周胜坤第一个不放过他!”
  冯云山见李鸿章和刘长佑还有些迷糊,知道这两人一向接受忠君的孔孟之道,可能有些接受不了自己的心思,便继续道:“众位爱卿,其实朕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名伟大。朕也是人,也会为自己冯氏一族打算。而如今朕设立内阁,跟你们说的要设立议会,让内阁对议会负责,代替如今的朕这个皇帝的最高权力的位置,实际上,不是朕的仁义和大气,而是……
  而是朕对未来,对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的一个正确的趋势判断!按照中华帝国如此发展下去,朕断定,早则三十年,迟则五十年,中华帝国的民众经过充分的教育和接触国外的思潮,加上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所影响,传承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会在中华帝国这片大地上无法生存下去!不但中华帝国无法容忍帝制,其他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可能都无法让帝制有生存的土壤,那时的百姓,都会想要自己的自由,倡导人权平等之类的思潮,这是一个无法抗拒、也无法避免的历史趋势,即便是朕,也无能为力。因此,朕正是因为自私,要为朕的冯氏一族,还有诸位爱卿等人和你们背后那些跟随朕一道打江山的将士们着想,要为他们谋些利益,提早预备,才会作如此安排与谋算!
  朕想过了,如今朕有三个儿子。你们原本以为朕将二子立为皇储太子,是对他的宠爱,如今看来,朕却是亏待了他!因为或许他还没到继承朕的皇位,有可能整个中华帝国的皇帝已经成为表面上的没有实际权力的国家元首而已了。
  而朕的另外两个儿子,朕却有些私心,准备在朕还在的时候,将其两人分封出去。但都只给他们分封很小的领地,免得他们或他们的后代中还有野心之辈,试图凭借他们的力量收复中华帝国的领土,也算是为他们好吧。至于这两个领地,目前朕还没想好。或许是锡兰岛,或许是阿曼,又或许是新西兰南北两岛之类的偏僻之地。
  而被封为王爷的朕的重臣,也将会分封一些独立的岛屿或者据点,比如阿拉伯海中的索科特拉岛、非洲的科摩罗群岛等等,成为中华文明向外扩散传播的前沿阵地。”
  冯云山将这话一说出来,李鸿章等人反倒更相信了一些。毕竟,这才是符合人之常情啊。不过,总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一般,皇帝如今拥有整个帝国,为何会如此小心翼翼地提前准备这百年之后的事情。这可是真的舍弃整个中华帝国的硕大的江山啊。
  冯云山却仿佛看穿众人的心思一般,笑道:“众位爱卿可别以为朕是在杞人忧天。其实,早有预言家们,以及西洋的国家们已经探索了这些道路。这些都将那成为必然。朕如今所做的,其实都是未雨绸缪而已!”


第1266章 两种社会制度
  “正好难得有空,朕跟众位爱卿聊聊这社会政体的制度形式。你们应该都了解过,西洋的社会制度,很多国家,就比如英国等与我中华帝国的形式有所不同吧?”冯云山干脆像教书先生一样,给五位内阁讲起世界的社会制度来了:“根据西方的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说法,整个社会制度,其实按照历史的发展先后顺序,如今主要来说应该分为两大类,一是类似满清王朝的这种,封建制度,表现为君主专权制;而另外一种,则是资本主力制度,像英国这种的君主立宪制,其实准确地说,叫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虽然是终身制并且可以世袭的,但它的这个君主,比如英国的那个维多利亚女王,不过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性的元首而已,她本身并没有实际性的国家权力,君主这个位置,也只是属于一个特别的类似世袭并且不降爵位的贵族阶层一样。而这种形势的政治体制,其国家的根本权力在于由特定阶层选举出来的议会!议会不仅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而且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他们的内阁,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而内阁组织政府,行使权力并对内阁负责,因此,内阁或者说内阁背后的议会才是真正的国家权力中心。因为是选举产生的权力机构,因此,这种政体算得上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政体了,有人称之为虚君共和制。”
  “很显然,众位爱卿都能明白,这后面一种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它能始终确保这个国家的决策层,也就是议会或者内阁里的人员,相对来说,选拔出比较优秀的人才充当这个角色。这样就完全避免了封建君主制的那种只能从嫡系皇族血脉中选拔君主的弊端。当然,这并不是说这套体系就一定是非常完美。根据那位西方哲学家的预测,在很久以后的未来,可能还会出现一种比这种虚君共和制,也就是内阁执政的君主立宪制更完美的制度,叫涉会主义共和制度,这种社会体系之下,连只是摆设的君主都废除了,吹捧的是人人平等、个个都有相同政治权利、个个都能参与选举的社会大同,但这种,也只是预测,说实话,朕也不敢肯定能不能实现,但总归是一种趋势吧。其实在朕的理解之中,这中涉会主义共和制度,应该是虚君共和制的进一步发展而已。只不过是将决定和选举内阁成员的那个议会给扩大化了而已,原本只是代表统治阶层的议员们,到了那个时候,便会被扩大成全体百姓了,人人都有选举投票权,而不是代表统治阶层的特权人员而已。所谓涉会主义,因为要参加选举的人多了,因此涉及的会议比较多吧,才取此名。当然,众位爱卿也可以发现,这个涉会主义政体,肯定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的。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犹如当初太平天国宣扬的天堂一般,人人需要什么便有什么的社会,称之为珙产主义!这些你们可以当做没听说过,几百年内应该是不会实现的。”
  李鸿章等人总算听明白了。而伍崇耀等原本就对西方政治有些了解,自然知道怎么回事,只不过,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清晰明了的阐述而已。因为自古以来,议论皇权等同于造反。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如今竟然是皇帝本人在说这个去掉皇权,还政于民的事情。
  冯云山接着说道:“爱卿等应该明白朕的想法了?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制约机制,通过选举而带来的制约机制。通过选民选举议会的议员,而议会议员通过选举选取内阁成员,组成政府,这样,这个政府就不得不为这些选民的利益考虑,至少得为大多数选民的利益考虑。内阁无法违背这些选民的真正意志去做其他的事情,而且,因为是数年便重新选出一任,不能终身制,这些执掌政府权力核心的内阁成员便难以完全掌控整个国家,也为谋取私利以及寻求权力出租、甚至想当皇帝的心思给基本杜绝了。就算日后谁的野心大,掌控了整个内阁,他能达到当皇帝的条件,也当不了皇帝,因为民众都习惯了这种能有选举权,感觉自己是能主宰政府内阁、能主宰国家命运的人,不会轻易放弃权利重新回到被约束成任人宰割的命运。而这种体制,最关键的其实还是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是一件大好事。前面朕好像已经说过了,朕不能保证朕的子孙后代全部都是睿智聪慧之辈,一旦哪一代昏庸,便会不但葬送朕的冯氏江山,还会将整个中华帝国乃至华族都拖累掉。而这种选举内阁执政的体制之下,便能有效避免这种隐忧。只要能基本实现公平百姓选制,那些通过激烈的选战而成功上位的内阁成员,领导整个国家的发展,相信绝不是什么无知短浅的愚蠢之辈,又或是道德败坏到极点的卑劣之徒。既然他们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表现,让很多议员和百姓都心甘情愿地把选票投给他们,那么其自身的才能和品德就不可能会很差,就算他们不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才,也顶多就是一些夸夸其谈、能力欠缺的平庸之士而已,而绝不可能是昏庸无能、荒淫昏聩和亡国败家之徒。”
  罗泽南一直跟随皇帝的讲解在沉思,听到这里,他抬起头,向皇帝询问道:“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
  冯云山笑着看向他:“罗爱卿问就是了。”
  “陛下,微臣能理解陛下说的这种制度的优势所在。国家的权利由议会选举的内阁掌握,而内阁就得对议会的大多数议员负责,而议员又由各省的选民推选而出,各省的选民又由下层的府、县的选民选举产生。这样一来,微臣有一个困惑,毕竟我中华帝国人口众多,如今已经有5亿人口,具体的这些选民,谁有资格,而谁又能成为下一层选民选举出来的代表,行使权力呢?”罗泽南问道。


第1267章 理论家罗泽南的反对
  对于罗泽南这个问题,冯云山还真不好回答。因为他知道,这种议会选举之类的制度,其实真正实现的,还是在西方世界,而历史上,在的华夏之地,也曾短暂地尝试这种制度,但很快便中断,最终被两个光头造成的独裁所取代,而后来,冯云山更不敢想。
  因此,冯云山只能敷衍地回答:“这的确是一个问题。需要诸位爱卿好好研究一下。总的来说,这些选民,应当具备有一些特定人群的支持,能代表他们维护这些人的利益才行。”
  罗泽南一拍手掌,道:“陛下说的这些,便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您设计中的这些议会成员,或者说是议会选举出来的内阁,其实最终是代表一个大群体的利益!而陛下希望他们代表的是哪个群体的利益了?”
  冯云山一怔,继而答道:“罗爱卿说的不错!所有的国家机器,政府,最终其实代表的都是一个或者几个群体的利益。朕将之称为阶层!比如满清王朝,他们代表的主要其实满蒙贵族阶层的利益,中间穿插了一点汉族大地主阶层的利益。而历朝历代,其实代表的大部分都是士族以及以士族为核心的地主阶层的利益。而朕的中华帝国,其实目前代表的是多种阶层的联合利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朕也一直很是头疼。主要是前期打天下夺取江山太快,这其中,有原来的广西太平天国起事老兄弟的利益,还有后来陆续加入的会党、地方乡绅、贫困百姓和乡民、以及资本商人等各阶层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朕才不放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选取其中的大部分,或者干脆培养一个新的阶层出来才行。但朕想说的是,中华帝国必须代表读书人和广大华夏百姓的利益!”
  罗泽南继续道:“陛下,微臣想说的是,陛下的这个愿望恐怕很难实现。按照陛下的理论,还有微臣一些浅薄的研究,微臣认为,按照如今帝国的发展下去,最终代表的只能是由原本的地方乡绅地主以及地方官吏改头换面发展而成的新型资本和买办的利益。如今的帝国,基础工业高速发展。而且,随着陛下的进一步强力发展工业的方针,帝国的主要经济,由工业占据的比重将会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工商业会越来越重要。而这些,将会造就一批的利益集团,便是除了朝廷控制的公司之外,其余的地方资本变成的新晋资本势力和买办组成的帝国新利益集团。最终的推选为议会成员的依赖和负责的对象,便是这些地方资本和区域性买办势力,这是必定的选择。”
  “哦?罗爱卿为何有如此看法?”冯云山有些奇怪起来,同时也有些惊奇,他发现这个罗泽南越来越有意思了,难怪在后世被称之为思想家。而历史上当时的罗泽南,早在数年前便战死了,如今因为自己的关系让历史改变了进程,这罗泽南也没有英年早逝,在浙江出任巡抚一职数年,没想到让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冯云山发现,他原本以为自己对罗泽南足够的重视,结果还是轻视了自己的这位手下。
  “陛下,微臣按照您的说法大胆猜测,若是真的设置议会内阁这样的治国模式的话,这些被所谓的选民选出的内阁成员们,甚至议员们,他们最终必定是被拥护他们的那些利益集团所控制,关于这一点,陛下认为微臣说的应该不是虚妄之言吧?”
  冯云山点点头,关于这一点,他虽然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在后世的历史上,基本上所有的采用内阁制的这些国家,无论是古老的英国君主立宪制,还是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最终内阁或者议员,其背后都站着一个个的利益集团,组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控制着这些个国家的政治。
  “陛下,这正是微臣猜测的依据之一。地方县、府的拥有选举权的代表选出省议员,最终形成整个帝国的议员,再推选出内阁成员。而或许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这些议员们或者内阁成员们,代表的还可能是大多数普通的帝国百姓。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我中华帝国由一个新兴的国家,变成一个稳定的有各种阶层固化下来的国家之后,随着帝国工业基础和商业的加强,会孕育出势力和实力最大的阶层,也就是微臣所说的地方资本和区域性买办势力。而且,他们必定会追寻更强大的政治利益,以帮助他们获得更稳定、更可观的经济利益,便会寻求政治庇护,凭借他们的钱财实力,对那些愿意支持他们这个阶层的议员或内阁成员进行支持,打败其他的议员或内阁成员。久而久之,慢慢地,议员或者内阁成员们,便会同这些利益集团结合到一起。
  而这些内阁成员,或者那些议员们,他们本身主要受到三类人群的支持和制约。第一类,便是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的各大财团势力和社会各界中慷慨解囊的中上层零星富有人士,正是陛下曾经提到过的金主或者说是背后的靠山;第二类,则是为他们提供政治支持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官府团体、或是下级选民;第三类人群,也就是人数最多的人群,则是本地选民或者全国性的直接参与投票的普通选民,也就是以后帝国的普通百姓。
  而这三类人群之中,第二类的人群其实归根到底,其背后的靠山也是第一类金主人群,因此,对于议员或者内阁成员来说,最终制约他们的,或者说是控制他们的,就是这些金主人群。至于帝国的普通百姓,虽然人数最多,但因为一没有财力,二没有权力,仅仅能够投出手中的一张选票或者表达一些口头上的抗议,因此他们对议员或者内阁成员这些国家的决策者们,制约力度反而是最小的。
  而这样一来,这个国家的行政权力,便成为那帮资本势力和买办们的代言工具了!毕竟,因为这些议员们以及他们选出的内阁成员们在行使国家权力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哪些金主们的制约,哪怕是这些内阁成员中的少数甚至不少人自身的意愿并不想偏向金主们,但在执政的过程中,无可奈何地被牵引着倾向于哪些财大气粗的金主们,为他们服务,而抛弃、甚至剥削普通的百姓。
  陛下,这是您希望见到的吗?”


第1268章 冯云山的性格缺陷
  冯云山呆住了!
  他没想到,罗泽南用他的解释和说法作为依据,辩驳住了他自己!
  按照罗泽南的推测,可不正是这么一回事么?
  在后世中,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无一不是这样,其国家的政权操纵在一两个主要政党手中,而这主要的执政政党,无论是所谓的工党,还是共和党,还是所谓的民主党,其背后代表的利益集团虽然有些不同,但其实本质都是差不多的一回事,那就是都不是下层的普通百姓,而是其对应的无论是大资本家、工厂主、金融财阀还是中产阶级精英等等。
  哪怕是光头常,在孙国父的三民主义大旗之下,最终还是融入了大资本家、地主官僚阶级的洪流之中,成为大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等势力的杰出代表,倒不一定非是他不想为百姓考虑,而是形势和环境迫使他不得不如此。
  甚至后世某国的某工党,最后他们的成员慢慢并非字面上的工会代表,而慢慢地实际上却转向资本家和金融财阀、官商买办等既得利益集团,这无不证明做着罗泽南地推测的正确性。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必定是如此:一个新兴的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磨合之后,最终的权利分配走向,必定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并且执政权被利益集团所攫取而宣告结束。因为只有这样,整个国家社会才会稳定下来,这样的一个点才是最佳的平衡点,否则的话,仍旧会不断洗牌下去,直至最终形成这样的平衡点。
  冯云山不得不感叹,罗泽南思维与视角的犀利。
  “罗爱卿这是什么意思?朕当然不愿意见到这种情景。”冯云山叹道:“朕同老兄弟们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朕当然舍不得交出来。而朕为何还要想着交出来,不外乎想整个华夏百姓能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想着中华帝国能越来越强大而已。在朕的观念里面,朕始终担心百年之后,若是朕的子孙后代、接任朕做中华帝国皇帝的人昏庸无能,轻则将朕打下的江山丢失,导致各方势力混战造成民不聊生,重则国家四分五裂甚至遭受外部强敌入侵。前面说过,若是朕的这个皇位只是个面上的摆设了,不实际打理国家政事,而是选取或是皇帝任命出内阁成员理政,便能有效避免这种情况。”
  罗泽南眉头皱了起来,他摇摇头,伏地一拜,道:“陛下,请恕微臣大胆狂妄之罪!”
  冯云山却露出一丝笑意,他还从未见过如此的罗泽南,道:“罗爱卿有话但说无妨,朕都不怪你!”
  “多谢陛下!”罗泽南接过话道:“微臣认为陛下似乎有种很严重的心结,这个心结就是总觉得后世子孙就一定要葬送掉中华帝国,让百姓受苦,而选举出来的内阁政府就一定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其实这是一种谬论!陛下的这个心结,微臣不知道因何而来,并且如此地深种在陛下的心中,但这的确是一种错误的心理因素。陛下曾经说过,一切事务的准绳,都是从实际出发,切合实际的实事求是。如今陛下怎么就不如此做了呢?如今我们中华帝国的实际是什么?是一个拥有四千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国土面积、5亿人口的超级帝国,无论华夏,还是整个世界之上,都恒古未有过。而这样一个国家,都是陛下率领我们帝国的讨虏军在短短十年内拼杀造就的。陛下难道忍心看着这么一个伟大的帝国解体?再度四分五裂?”
  冯云山摇摇头:“朕当然不想!不过,爱卿你何以如此之说?这跟朕说的内阁有何关系?跟你说的实事求是又有何关系?”
  其他人也是愕然地看着罗泽南:今天的罗泽南简直疯了。
  罗泽南却丝毫没有在意旁人的目光,对冯云山说道:“陛下,微臣还没说完。微臣说的意思是,中华帝国太过辽阔了,民族繁多,人口也是众多,若是没有陛下这样的开国明君压制,没有讨虏军野战兵团这样的强力武装压制,就很容易再度分裂。而一旦像陛下说的,等哪天改成内阁主政,而陛下的后代、中华帝国的皇帝成为一个毫无实权的国家元首代表,这样的话,微臣敢断定,中华帝国必定会四分五裂,不但将这些年新增的国土给丢弃,甚至还将原本的老本给折耗了。陛下,您仔细想想便能知道,微臣此言不虚。我中华一族,从秦开始,到满清一朝,但凡是统一的中央王朝,向来都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各地各省只能唯中央的行政命令是从,也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国家的完整。若是进行内阁选举的形式,整个国家的权利都交给内阁处置,而上面没有一个集中央大权于一身的君主压制,微臣斗胆猜测,要不了多久,国家便会按照民族成分、地缘政治等因素彻底分裂!尤其是内阁成员通常都受背后的议员以及利益集团所制约,完全代表他们的利益。而最终等这些大的利益集团内部开始闹矛盾甚至分裂的时候,或者仅仅是因为这些局部的利益集团与中华帝国的整体中央集权的利益冲突的时候,这些局部的利益集团必定会致使这些代表他们的内阁成员做出分裂国家的举动。到时候,没有一个犹如陛下这样的能压制所有势力,号令群雄的君主人物出现的话,只怕面对中华帝国的,便是一场瓜分盛宴!而最终,完全没人代表的广大中华帝国的普通百姓们,只能沦为国家分裂或战乱的受害者!”
  冯云山听完罗泽南的这段话,彻底惊呆了!
  他还从没想过,自己会犯如此的错误,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和觉悟,竟然如此地浅白。而且,他也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那便是有些犹豫不决,似乎对于自己的主意总是随着别人的言论而随时摇摆。从根子上说,他本身就不是太适合做一名政治家,只是形势推动让他到达这个帝国皇帝的位置。
  今天又是这样。他忽然发现,自己原来想的似乎有些想岔了,进入一处误区。而罗泽南说的,似乎比他想的更深远,更有道理。他不由暗叹自己被后世的那些网络帖子给误导,忘记了根本。罗泽南说的不错,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的,其实不是什么制度,这些都只是锦上添花的规矩条文而已,本身就是统治者制订的,最终决定一个国家的权力和方向的,其实是实力最大的利益集团!


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