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想不到这两个妖头还有这份心思。不过洋人肯定不乐意了吧?”冯云山笑道。
  “圣王明鉴!洋人气愤填膺。这香港总督文翰便代表英人几次求见清妖头徐广缙和叶名琛,要求重新修改条约,但拖不过徐叶两人,最终无奈地上接受洋人不能入城的规定。”
  “但实际上,还是有洋人不少在城内。毕竟洋人私自进城,官府也不好过于追究。即便这样,洋人在广州开始的洋行也越来越少,诸多洋人开始将生意转移至上海。这边的十三行洋行生意,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伍崇曜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可不行!冯云山一听,广州十三行可是两广税源的主要来源地。眼下广州属于自己的地盘,被上海抢走生意,算哪门子事情?他便一路走,一路让伍崇曜继续说说这方面的情况。
  原来,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作为满清唯一的对外生意场所,生意兴隆。但战后,满清被迫开通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等另外四个通商口岸,其他三处还好,基本没什么生意量,但上海却因为身处江浙和长江口,交通漕运方便,对外贸易量逐步增加。
  伍崇曜举例说,清妖道光十五年,整个满清生丝总产量七万担,卖给洋人共一万担,其中广州便占了九千担。但到了战后的道光二十五年,从广州出货给洋人的生丝只有五千担,而上海也增长到五千担了。
  特别是去年,广州出货生丝还是只有五千担,而上海则增长到四万五千担。几年功夫,上海增长了数倍。其他茶叶瓷器虽然没有生丝如此严重,但也是如此趋势。
  冯云山一想,便明白了为何如此。
  广州的地方官,如两广总督徐广缙和巡抚叶名琛等,千方百计刁难洋人,甚至明里暗里唆使城内百姓驱赶洋人出城。
  而上海的地方官,官职小,底气不足。
  特别是发生“青浦教案”以后,更是害怕洋人到了极点,不敢惹事。洋人在那开设租界,肆意妄为,甚至偷漏税严重亦不敢多说什么,于是上海便成了洋人的天堂。


第150章 普鲁士人的生意(上)
  现在广州成了自己的地盘,不能再继续让之衰落下去了。必须重新将失去的生意份额抢回来才行。冯云山暗暗想道。不过,这生意最大头的利润还是被洋人给赚去。他可是知道,售价三百两一担的生丝,到了欧洲、美国,可是翻倍以上的价格。
  什么时候,组建自己的贸易船队,才是根本大计。这便又回到初始的问题上来:需要强大的海军水师。
  想到这里,冯云山抛开脑中的想法,不去想他。眼下,先去看看那些在十三行的洋行区情况。
  在伍崇曜的引荐下,冯云山和左宗棠、刘胜邦等人来到了十三行一侧的洋行区。伍崇曜介绍,广州百姓叫洋人开办的洋行区,叫夷馆区。原来最多时居住了近二三百名洋人,等两广总督徐广缙和巡抚叶名琛两人上任后,命令官府和百姓极力打压,导致夷馆区的洋人只有不到百人。
  前阵子义军暴乱围攻广州城后,更是大部分洋人纷纷回香港和墺门躲避战乱,没有离开和返回夷馆区的洋人只有十余人。
  伍崇曜领路,首先来到的是一座瑞典行,货主已经逃回墺门,委托两名传教士帮忙看守。
  一名来自瑞典的牧师韩山明,另一个是来自汉堡的黎力基。
  他们原本在宝安县传教,但被当地官府驱逐出境,无奈返回香港,却碰到了同样来自瑞典的商人,邀请他们来到广州,帮忙守洋行。
  冯云山让伍崇曜介绍了下自己的来意,邀请他们明天参加南洋公司的开业。
  接着,冯云山又向他们两人了解了他们出售的货物,原来都是些葡萄酒、玻璃制品、银元、布匹之类的。
  在冯云山看来,并没多大作用,不过,冯云山忽然想起一事,问道:“牧师先生,你们既然有玻璃出售,那是否有望远镜?”
  “阁下,您要望远镜做什么用途?我们瑞典行有望远镜,不过不多,几倍和十余倍的各有几件,如果需要数量多的话,要从墺门仓库调货。请问您需要多少?”
  “十倍左右的有多少,都拿出来,我全要了。墺门仓库的也可以运过来,我要500只。”冯云山不以为意,回答道。
  “多少?”韩山明被吓了一大跳,五百只?整个墺门仓库也只有几十只。这想必是为军队订购的望远镜了!
  “阁下,十分抱歉,我们墺门仓库都远远不够,我们从其他洋行均一点不知道能不能凑齐,但价格可能会贵些。”
  冯云山皱皱眉头:“那便不用了。就这些吧。”笑话,不就是两个凸面玻璃套个圆筒么,买几个,让工匠照着自己做就行了。
  夷馆区依次有小溪行、荷兰行、英国宝和行、丰泰行、隆顺行、瑞典行、帝国行、宝顺行、美洲行、明官行、法兰西行、西班牙行、丹麦行等。
  冯云山从瑞典行出来,沿着街区,自西往东走。却见很多洋行都是大门紧闭,显然很多洋人还没摸清底细,逃离广州未归。
  他们不知道的是,太平圣国占领广州城后,冯云山特意交代,不要抢夺洋人的商行,以免将洋人全部赶走,做不成生意,反而因少失大。
  继续往前,却见明官行和法兰西行之间,却有家小型洋行,开着门,门头上挂着一行歪歪扭扭的繁体汉字招牌:“礼和洋行”。
  冯云山见好不容易有间洋行开门,便带领众人走了进去。
  ……
  瑞奇·卡伦威是昨天下午才到的广州。
  一接近广州城区,便发现有明显的变化:原先的留着丑陋辫子的满清兵全部不见了,城头上守卫的变成了一队队的头系红巾的壮汉,手执牌刀和鸟枪,看起来似模似样。
  带领着几名印度佣人,押着一艘装满货物的驳船,通过水门时,瑞奇·卡伦威习惯性地拿出二十个银元,像往常进城一样,孝敬看守水门的满清守兵。
  却是一名头系红巾的人,自称太平圣军的卒长,说是欢迎洋兄弟来广州做生意,不设关卡费,一切均免费通行。
  免费通行?瑞奇·卡伦威记得自己当时很是震惊!什么时候广州城的这么适合做生意?这还是被叛军占领的广州城吗?
  连被打败被迫开放通商口岸的满清官吏也还是暗地里吃拿卡要,层出不穷,在广州做了多年生意的瑞奇·卡伦威也早就习惯了。可这本该穷凶极恶的叛军,没想到竟然如此和善可亲,还称呼自己为洋兄弟?
  什么时候,这些高傲自大的华人,向来称呼自己是夷人鬼佬的,会如此礼遇自己了?瑞奇·卡伦威有些搞不清了。
  进城后来到自己的洋行门口,瑞奇·卡伦威惊奇地发现自己锁住的大门外,竟然丝毫未被撬动过。而街道上,还不断有列队的头系红巾的叛兵来回巡逻。
  是这些叛军保护了自己的洋行!瑞奇·卡伦威更加惊奇了!要知道,像他们这样远涉万里来做生意的,最怕的便是战乱,会让人血本无归。在这痛恨洋人的广州城里,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瑞奇·卡伦威的心,顿时安定了下来。或许,这些叛军,比满清官府更能让人信任!
  忙碌了一整个晚上,瑞奇·卡伦威和雇佣的印度伙计们,将船上的货物全部搬入洋行后面的院子里。
  刚一开门,便看见有群人走了进来。是华人!
  几名头系红巾的卫兵簇拥着一名黄袍清秀之人,后面跟随着随从。
  瑞奇·卡伦威发现,那黄袍清秀之人不怒自威,有股上位者的气势,让身为洋行主人的自己,都不敢贸然开口。
  “你是这个洋行的老板?什么国家的人?”一名中年随从用英语问自己。
  “先生们,您们好!我是瑞奇·卡伦威,来自普鲁士!请问您们要买点什么么?”瑞奇·卡伦威小心翼翼地用粤语回答道。他在澳门和广州多年,也算半个本地人。
  “你是普鲁士人?能说汉话,那太好了。”为首的黄袍之人说道:“我是太平圣国的圣王冯云山,正好有事找你!”
  “有个巨大的发财机会摆在你面前!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抓住?”黄袍之人问道。
  “圣王殿下,我来广州就是想发财。非常乐意能为您效劳。有什么请只管吩咐!”瑞奇·卡伦威将自己摆得很低。
  “本王新占两广,还有更多的地方等待去占领,因此需要大量先进的武器!听说,普鲁士的武器很不错。你能搞到吗?”威严的圣王问道。
  “圣王殿下,您真是太英明了!普鲁士乃是整个欧洲,不,不,整个世界武器最先进的国家!你找我真是最合适不过了!我还是普鲁士王国驻广州领事,就算我的洋行没货,也可以帮你从别的普鲁士商人甚至普鲁士国内寻找货物。”


第151章 普鲁士人的生意(下)
  瑞奇·卡伦威立马恢复了商人的本质,滔滔不绝地为贵客介绍起普鲁士的武器来:“圣王殿下,正好,此次我刚好从澳门运来三百枝德莱赛M1841针发火枪。这是我们普鲁士最新研制的新式武器,连欧洲国家都还未得到过。”
  不过,他心里却明白,原本这些德莱赛针发枪一直是普鲁士军队的高级机密,直到1848年,德莱赛针发枪的秘密被公开。但是,很多人,包括他的一名远方亲戚,一位高权重的将军,都不喜欢这种所谓先进的后装枪。
  那位将军甚至称:“用嘴吃东西才是高贵的,难道我们普鲁士人要卑贱到使用从尾部装填的‘罐肠枪’来射击吗?我讨厌德莱赛针发枪。”
  那个将军在他的部队中拒绝使用列装的德莱赛针发枪,仍旧使用前装火枪。这才让瑞奇·卡伦威有机会偷偷从军需官手下拿到三百枝德莱赛针发枪。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跟其他货物一起,运来澳门。
  “德莱赛步枪?”圣王惊叫道!不过他马上掩饰下来,故作平静地说:“卡伦威先生,你这三百杆德莱赛M1841针发火枪,要是价格优惠点,我全要了。”
  “喔!上帝啊,太感谢您了!圣王殿下!我给您30银元一杆的最低价钱!”瑞奇·卡伦威立马高兴得大喊起来:“我保证以最优惠的价格出售给您!另外,我看您和您的军人,似乎没有统一的军服?这怎么成,如何能显出贵军的风采?我正好有大批物美价廉的布匹,不知道圣王是否有兴趣买来,制作统一的军服?”
  “你太会做生意了!”圣王称赞道:“我的军队,确实是需要大量布匹制作军服!不过,本王不想直接购买布匹,不过有笔跟布匹有关的生意,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在明日的南洋公司开业典礼后,来参加南洋公司的招标大会!”
  圣王说完,意犹未尽地看了看洋行里面的货物,然后回头朝瑞奇·卡伦威说道:“卡伦威先生,除了那三百杆德莱赛M1841针发火枪,还有其他的武器吗?你知道的,我对普鲁士的武器很感兴趣。”
  “好的。圣王殿下,尽管我这次除了那三百杆步枪,其他武器都没带来,不过,这不妨碍我向您介绍我们普鲁士的武器。普鲁士的前装滑膛铸铁火炮非常不错。”瑞奇·卡伦威介绍道。
  “嗯,普鲁士还没有前装线膛铸钢火炮?”圣王很奇怪地问道。
  “线膛炮?圣王,整个欧洲都还在摸索线膛炮的实战应用,还没能研制出来。”瑞奇·卡伦威回答道。
  “那这样吧。卡伦威先生,为了我们的友谊,本王便从你的洋行订购些普鲁士的枪炮武器吧。”身穿黄袍的圣王微微一笑,似乎想起了什么。
  他接着道:“德莱赛M1841针发火枪一万杆,三十磅的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要三百门,嗯先大概采购这么点吧,如果我的圣兵们使用效果好的话,后面再行采购!价格可要给最公道的才行!”
  什么?针发火枪一万杆!三十磅的火炮三百门!瑞奇·卡伦威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听错了。
  这得多大一笔订单!?如果自己拿下这份巨大的订单,那个利润,就算每杆枪只赚12银元,也有12万银元的利润。再加上三百门火炮,差不多可要赚个二十万银元。瑞奇·卡伦威心中顿时一片火热!
  不过,转念一想,又苦恼不无:“圣王殿下,那个……德莱赛M1841针发枪,整个普鲁士一年产量也就不到三万枝,基本上被普鲁士军队全部包购了。这,这……恐怕……”
  “价格还可以再商量!除了火枪外,配套的雷汞、铜帽和纸包定制子弹等本王也可以多采购些。”看似和善的圣王无情地打断瑞奇·卡伦威的诉苦,用价格诱惑着他,将问题踢了回来。
  “好吧!如果圣王殿下能给我……45,不,50银元一杆的话,我想我应该能搞到一万杆。”瑞奇·卡伦威犹豫不定地说出自己的条件。
  “就40银元一杆吧!到货速度越快越好!本王可以给你垫付一些订金,不过要以你洋行作为抵押。你大概什么时候能交货?”
  “圣王殿下,大概需要九到十个月!我委托速度最快的飞剪船运货,不过您知道的,在普鲁士弄到那么多杆火枪并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来疏通各个王国的大人物。”瑞奇·卡伦威回答道,然后又不死心地说“价格方面,必须50银元一杆!”
  “卡伦威先生,本王的银元不是大风刮来的,是我的军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在瑞奇·卡伦威看来圣王有些冷酷和残忍:“而且,据我了解,其他各国都不喜欢德莱赛这种后装的步枪,普鲁士军队秘密列装了十来年,早就全部装配完成了。”
  “而且,德莱赛步枪有个很大的缺点,发射时火药气体从弹膛后方泄漏,高温的气体伤害士兵,特比是早期的型号,如果脸太靠前的话,甚至会被烧得面目全非!”圣王毫不留情地撕碎瑞奇·卡伦威的看似合理的谎言,继续说道:“我没猜错的话,卡伦威先生要卖给本王的,都是你们政府军淘汰下来的早期的型号吧?”
  “……圣王殿下,我……您……要不就45银元吧?”
  “就40银元!”
  “好吧,圣王殿下,您比商人还要会做买卖!”
  “亲爱的卡伦威先生,恭喜您成为圣国的友人!希望能早些到货,本王会给你一笔奖励。”原本冷酷的圣王,此刻已变得笑容满面,他扭头朝一个随从说道:“季高,你将应付的一万杆德莱赛步枪订金,还有那三百杆的费用,早些派人交给卡伦威先生。顺便,将那三百只火枪取走。”
  说完,领着众人出了洋行。
  送走圣王等人,瑞奇·卡伦威还犹如置身梦中!他使劲掐了掐自己,疼!又从后院唤过印度佣人,闻了闻他们的左手,臭!这次敢相信真的不是在做梦。
  自己真的做成了一笔巨大的生意,每杆火枪加上运费,只要13~14银元,就算再加上1万银元的上下打点费,自己也能净赚15万元。
  单单一次火枪生意就能赚这么多,要是再加上火炮和弹药配件,这次的生意,起码给自己带来20万元的利润!这可是一笔巨款!
  瑞奇·卡伦威好一阵才从狂喜中冷静下来。得马上去联系货源!
  不行,这笔生意实在是太过重要!自己得亲自回普鲁士一趟才行!毕竟,自己不单是名商人,还是普鲁士王国驻广州的领事。这事,还得报告给上面。
  自己这回打开了远东市场的大门,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成就,上报上去,王国肯定会支持自己。
  想到这,瑞奇·卡伦威一阵激动!要不是明日还要参加南洋公司的开业庆典和圣王说的布匹招标大会,他恨不得马上回到普鲁士去!
  ……


第152章 南洋公司开业
  农历十二月十八上午。
  十三行外的江边码头,一大群圣兵一早就将整个码头和十三行商区广场里里外外戒严起来。
  虽然戒严,但说明身份,经过检查没有携带火器的,便能进入十三行商区。
  还不到巳时,整个商区便已经是人山人海。
  圣王等人还未露面,负责接待的许祥光和伍崇曜,将广州城内的家族和十三行各商号老板迎至广场的一处高台前。
  码头和十三行商区之间的广场宽大无比,许祥光让人早就在广场中央搭设了一处高台,“南洋公司开业庆典!”一行鎏金大字随风飘荡。背后便是原来专门管理十三行的市理署衙门,现已被改为南洋公司的大楼。
  城中几大投靠太平圣军的家族,都派人来捧场。还有广州城内的没被抄家的各中小商贩,广州府附近的商号,全部出动。
  众多的洋人也都来了。有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瑞典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丹麦人,荷兰人,普鲁士人,汉堡人,比利时人,意大利人,还有些小国之人。伍崇曜大致看了看,居然有几十位之多。
  这些洋人都被伍崇曜安排人员请到高台前的广场。而广州城内的各位商贩,广州府周边的各商号掌柜,都已在那等候着。
  众位商贩们在底下议论纷纷。
  “牛二哥,您也来拉?”一名尖嘴猴腮的瘦子朝一名胖子掌柜打着招呼。
  “钱三,你都来了,我能不来吗?再说,圣兵大人的召唤,谁敢不来,小心抄家砍头。”胖子回答道。
  “那是!牛二哥,您别说,圣兵们将城中的大户行商们炒家大半,最近我的摊贩生意好上不少。”瘦子一脸欢喜的模样。
  “那是他们自作自受!我可是听说了,那帮人好好的正经生意不做,偏偏要放高利贷,卖人家儿女,圣兵大人这是在替穷人撑腰啊,听说将抄没的财物分给了贫穷百姓。”胖子仿佛很清楚情况。
  “牛二哥,你以为能分多少给百姓?大部分都在圣兵大人那呢。这回开办什么南洋公司,说不定,城中的生意都要被他们抢去了。”
  “胡说。到我店铺来的圣兵大人可说了,南洋公司是对外贸易,意思就是和洋人做大生意。不和我们小摊贩抢小生意。”胖子不知道是不是得了太平圣军的好处,为圣军说着好话。
  “哎,你牛二哥的死对头赖家被圣军抄家了吧?难怪你这么帮着圣军说话。我钱三说不过你。”瘦子嘿嘿一笑,“不过,圣兵大人有一点做得好,广州各处城门都不收关卡钱了。单这一样每月我便能省下二两银子。”
  “那是!圣兵大人可不是以前的满清鞑子,尽是狗官!”
  “……”
  ……
  洋人们也到处逢人sayhello个不停,广场上到处都在窃窃私语。
  “史密斯先生,你不是回美国了吗?怎么还在广州?”一伦敦腔调的口音问道,一听便是英国人。
  “嗨,乔治!这不是要参加什么南洋公司的开业典礼嘛!”
  “嘿嘿,我看你不是要参加南洋公司的开业典礼,你是盯着这帮叛军在开业典礼上要宣布的订单吧。”
  “乔治你不也是?对了,有传言说是叛军首领要搞什么招标?你知道具体是什么吗?”
  “史密斯先生,我也从未听说过这招标是怎么回事。不过,我倒是听说叛军有大量布匹需要采购。”
  “嗷,乔治,你的情报太落后了。据我向可靠人士那打听,叛军首领已经做了改变,不采购布匹,直接采购纺织机器,自行纺纱织布。”史密斯悄悄地透露出秘密。
  “什么?竟然有这样的事情?不过没关系,我可以提供织布机。我们英国的织布机是最先进的。”被称作乔治的人有些自傲地说道。
  “哎,乔治,你真的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真替你担心!”史密斯嗤笑一声,“看在多年的老朋友份上,我提醒你一下。你们香港副总督很有可能不允许英国商人出售货物给这些叛军。”
  “不可能!就他乍畏,区区副提督,只不过是文翰爵士不在香港,让他临时负责一下而已。”乔治一脸气愤:“不过是凭借他那当议员的叔叔替他在海军中谋个职位,还真以为他是香港总督不成?他凭什么作此决定。”
  “那我就不清楚了!不过,你难道没发现,你们英国商人也就你和约翰来参加了,其他人呢?你们英国人在这远东地区可是最多的。”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乔治有点慌了,连忙问道。
  “因为,我跟美国驻华代办伯驾牧师关系很好,消息都是他透露的。”史密斯一脸得意,进一步说道:“乔治,不如我们联合起来,一起接下订单?如何?”
  “想想,你能搞到英国最好的织布机和纺纱机,我能提供先进便宜的蒸汽机和美国驻华代办伯驾的良好关系。我们联合起来,这订单铁定是我们!到时候,嘿嘿!”史密斯一脸奸笑。
  “好主意!史密斯,幸好有你这个朋友。要不然,我要失去这次发大财的机会了!”乔治高兴地嚷嚷道。
  ……
  咚咚咚,铛铛铛……
  一声急促的锣鼓声响起!原来时辰已到,该宣布南洋公司开业了。
  台上闪出两排满幅武装的圣兵,分列高台的两边。
  随后,冯云山在刘胜邦和几名亲卫的簇拥下,上了高台。罗大纲、林凤祥、左宗棠、许祥光、伍崇曜、何禄、李文茂等人也紧随其后,站在高台上。
  另外,还有三名洋人也站在高台的一侧,却是受邀而来的美国驻华代办伯驾、牧师哈巴安德以及普鲁士广州领事瑞奇·卡伦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