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明鹰犬-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醒来。
一直住在家里的人,那些花草早已熟悉了气味,不会产生应激反应。若是有客人的话,肯定会有人带进来,王戈自然能感觉得到。而现在,那不速之客显然是自己闯进来的。
王戈倒是不慌,现在这屋里又有南香又有汪玲珑,来的就是宗师高手,他也有把握让对方有来无回。
不过让他奇怪的是,他能得到母蛊的反馈,南香也可能能察觉到,为什么她却没有任何反应?
第二百九十二章 送你一个大功劳
第二百九十二章送你一个大功劳
正在吃东西的南香见王戈盯着自己看,白了他一眼,说道:“是你认识的咯!”
除了汪玲珑也感觉到了院子里的人,白珑和程浩妍都是有些疑惑王戈的表现,更疑惑于南香的回答,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暗号。
“是我认识的?”王戈一边思索着,一边跟白珑、程浩妍说道:“有‘客人’来了。”
“只是一个人,差不多一流高手的水准,要不要把他抓进来?”汪玲珑问道。
认识的,又是一流高手,王戈已经猜到来人是谁了,对汪玲珑摇了摇头,示意屋里的姑娘们继续吃东西,他先出去一下。
他很相信南香和汪玲珑的判断,而事实也果然没错,推开门走入院子后,看到的是一段时间不见的尹少亭。
这位锦衣卫百户看起来削瘦了一些,也晒黑了一点,但精神状态似乎不错,神采奕奕。想来应该也是,他那位青梅竹马的师妹韩月儿已经差不多痊愈了,这段时间经常去济南府,想也知道干什么去了。
而韩月儿的兄长韩泰,则如之前跟王戈承诺的,将他们韩家的商行、铺子开到青州来,已于几月前开始营业了。只不过开业的时候正巧遇上国丧,也就没法弄得太热闹。
锦衣卫明面上并没有常驻在外地的职务,但是办完一些案子后,经常会留两到三人在原地处理后续的手尾,在案子正式完结前,都无法回京,而一般由锦衣卫侦办的案子,经常都会绵延数越或是经年,不知不觉就像是常驻了一般。还有一些时候,是因为要调查某些线索,或是需要对某些人物进行长时间的调查监视。像尹少亭,明面上他被派驻济南,任务是调查前山东布政司左参议,但实际上只是一些人想把他支离京城而已,所以即便那位左参议早已调到他处任职,他也依然还待在济南,被有被召回京。
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从京中传出后,这段时间,大多数还在外的锦衣卫,除了正有任务需要完成、无法走开的,大都带着各种各样的借口,返回了京城。便是尹少亭也在奔波了几处后,去了一趟京城。刚回济南,就接到王戈送来的消息,让他到青州一叙。
他和王戈的交往,自然是要越少人知道越好,所以他到青州来,本身也做了一些的易容伪装,上王戈家亦没有走正门,而是直接翻墙而入。他知道王戈能察觉到他的到来,所以他就直接在院子里等着。
“老尹,别来无恙啊。此次京城之行,可有收获?”王戈笑着招呼道。
尹少亭笑着摇头:“连梁大人的面都没见着,毕竟我和蒋指挥使的关系人尽皆知,而新帝又显然不喜蒋指挥使,有志新指挥使之位的梁大人,自然不想和我扯上丝毫关系。”
前指挥使蒋瓛不仅是蓝玉案的经办人,表面上更是他举报了蓝玉,才开启了这震惊洪武年间、牵连上万人的大案。新帝朱允炆与舅舅蓝玉一向亲厚,对于蒋瓛的不满早有传出。不过蓝玉案落幕不久,蒋瓛就已经被朱元璋卸磨杀驴了,但就怕现在朱允炆还记着这事,处置锦衣卫内和蒋瓛有关系的人。
现在锦衣卫内,谁和蒋瓛关系最好?那自然是尹少亭了,连蒋瓛的家小现在都是他在照顾。也难怪现任北镇抚司镇抚、觉得自己有可能被提拔为新任锦衣卫的梁启鸣,不愿和尹少亭沾上关系了。
“那么以你在京城的所见所闻,你觉得,梁大人可以得偿所愿么?”王戈一边将尹少亭引往边上的书房,一边问道。
“我看是难,按理说这时候,新帝刚刚登基,正是需要锦衣卫效忠,提供情报的时机。但以我在京城拜访的一些‘老朋友’的处境来看……正如你几年前跟我说的一样,新帝似乎有些厌恶锦衣卫,也不愿用各种密探办事,很大的可能,就是直接空悬锦衣卫指挥使之位,冷落锦衣卫。以此来向文官表明,行事与先帝的不同。”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几年前尹少亭第一次见到王戈时,王戈就已经跟他分析过了。现在看来,王戈的判断确实很准确,对朱允炆这位年轻皇帝的心理,把握得十分精准。
“现在那些想着抱新帝大腿的锦衣卫密探们,还会兴致冲冲地为新帝打探消息,待被冷遇个两月,他们就会知道,新朝没有他们的位置。”王戈很肯定地说道。
在书房落坐后,尹少亭也不客气,自己找了个茶壶给自己连倒了两杯茶饮下,解了渴后才又问道:“就是说,新朝锦衣卫没有行事的空间,我们要另谋他路了?不过你急匆匆地把我叫到青州来,怕不是为了说这事吧?”
王戈点头道:“没错,新帝不会再重用锦衣卫,不会再让锦衣卫主导,轻易起大狱。在建文朝,锦衣卫肯定没法像当初三大案时期那么威风,但并不代表,他就完全不会用锦衣卫。我这有个功劳给你,说不定可以直接帮你升上千户。”
“什么功劳?”尹少亭奇怪道。
“齐王谋反。”王戈凑过去低声说道。
尹少亭愣了一下,皱眉想了想,旋即摇头:“这段时间,外面回去的锦衣卫里,怕是有三成都是汇报各藩王异动的,也没见有谁被召见。”
“那不一样。”王戈肯定地说道:“他们的时机不对,报的内容也不对。”
“怎么说?”
“他们报上去的时候,几位藩王离开封地往京城而去,是为奔丧。虽说违背了先帝遗诏,但依旧可以说是‘情有可原’,新帝既然当时没有追究,那事后再追究就不太合理了。其次,虽然新帝未登基前便早已决定削藩,但具体如何削藩,如何行事,却还未确定。如今登基几月过去,该如何行事,八成已定下基调。此时你将齐王谋反的罪证递上,对他们而言,正是瞌睡遇枕头。而且其他人顶多是报些捕风捉影的传闻,你却有确凿的实证,可以直接用来对齐王下手,必然合乎他们的心意。”
虽然尹少亭一向都知道王戈消息灵通、仿佛能掐会算般,但这番话还是让他有些惊讶:“怎么听你说的,好像在新帝身边一直都安插有人手般?他们私下里什么打算,你都知道?”
第二百九十三章 解释
第二百九十三章解释
王戈当然没有那个能力在朱允炆的身边安插人手,别说是他了,就是朱棣现在也还做不到。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用后世的史实来判断朱允炆及其亲信的决定,至少现在来看,历史还没有发生太大偏差。
好在尹少亭也没有非要追问王戈具体是如何判断的,过往这几年的经验,也让他对王戈的决定和判断有了本能的信心。或许在他看来,王戈就算真的在建文帝边上安插有人手,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实。
至于齐王谋反的证据,尹少亭倒是不担心王戈搞不到。这些个藩王,几乎没有哪个是不想争皇位的,从之前他们违反先帝遗诏进京奔丧的行为就可以看出一二。以王戈在青州的眼线人手,想要收集一些齐王谋反的证据,应该还是不太难的。
不过当王戈将齐王谋反的证据说出来时,尹少亭依然是吃了一惊,不仅有详细的物证,齐王朱榑与魔教勾结的证据,而且还有一位叫郑仕衡的王府掮客愿意当证人,知晓齐王各种违法犯罪的细节。
如此证据,可不是大多数游散各地的锦衣卫,靠一己之力能得到的。不说其他,那个名叫“郑仕衡”的掮客,显然不是个简单的角色,能够让他答应出来做证人,而不怕被齐王府灭口,不知道王戈威逼利诱用了多少手段。更不用说齐王和魔教中人合作,这么机密的事情,王戈是如何能得到白纸黑字的切实证据的。
“不过就算证据确凿,新帝真的会对齐王下重手?毕竟齐王是他亲叔叔,新帝又刚登基不久,此时就如此对待藩王,会否惹来非议……”尹少亭又有些担心地问道。
王戈自然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在洪武年,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藩王犯事的真是不少,不论是作奸犯科、草菅人命,还是那种涉及到谋反忤逆的案子,最后大都是不了了之,顶多是被叫到京城软禁一阵,提点教训,然后便放返封地,极少有真正的重惩。就像之前王戈发现晋王在密室中私藏前朝玉玺摆阵,还私制龙袍冠冕,各种僭越,但理说是很重的罪责,但最后也只是降旨训斥罚俸了事,没多久依然让晋王统兵参与北征。
所以若是建文帝削藩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是稍微敲打几下,申斥一番的话,那齐王对建文帝自然不敢有什么动作,但必然是要追查那些胆敢“举报”他、“指证”他的人,到时的反扑,必然是暴雨疾风般。王戈身在青州,难免也会受到波及。
王戈却是肯定地说道:“放心吧,新帝削藩之志极坚,而且他身边的齐泰黄子澄,也绝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在朱允炆等级后,便已将兵部侍郎齐泰提拔为兵部尚书,翰林修撰黄子澄为太长卿,可谓他的左膀右臂,真正的亲信。许多大的战略和政策,都是与这二人商量得出,削藩就是其中首要的决定。这些信息不单是王戈通过隐约的“历史知识”得出,也有很多是来自于燕王在京城的渠道,给予的来自朝廷的信息推断。
“若朝廷真的要重处齐王,他怕是不会束手就擒……只希望到时不会让我们这些锦衣卫来抓人。”尹少亭摇头说道。
以现在的局势,不论用什么理由,都不可能让齐王离开番地,自己进京的。而他在青州封地内的话,哪怕齐王不是九大攘夷塞王之一,统兵打仗的机会不是那么多,但直接隶属王府的护卫,也是有两三千人之多的。更不用说王府内还有许多忠于齐王的高手,想要把齐王逮回京城受审,不出动大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些就不用咱们操心了,朝廷里那些人,也不都是吃干饭的。之前就说了,现在等着抱新帝大腿的人可是不少,不会缺那些想要立功之人的。”王戈不在意地说道,“让你来青州送死这种事,新帝肯定不会做的,只要他还想继续削藩,哪怕他不想用锦衣卫、想继续冷落锦衣卫,也肯定要重赏你的。”
尹少亭点点头,选择相信王戈的判断。
当初他和王戈约定,他对王戈的帮助,仅限于替他对付“贼人”。若不是“贼人”,他自然可以拒绝。
而这些年来,不论是那“千面魔君”,还是后来“潭谷派”的人,都没有超脱这个“贼人”的范围,至少表面上前者是通缉要犯,后者是与魔教勾结的逆贼。甚至就连现在要“计议”对付的齐王,也是“谋逆”的反王。说起来,都可以算是他这锦衣卫的“份内”之事。
但尹少亭很清楚,所谓的只替王戈对付“贼人”的说法,现在看来,也不过只是个自我安慰罢了。
因为师妹韩月儿的事,他欠了王戈一个大人情。而且当初王戈跟他分析的锦衣卫的前景以及新帝的态度,现在基本都一一应验了,不论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为了前指挥使蒋瓛的家小安全,他都只能和王戈合作。何况,两年前开始,他就已经是上了王戈的“船”,哪怕知道这艘“船”可能要往暴风雨中心冲去,想跳也来不及了。
今后站在王戈的一边,替他和朝廷做对,几乎已经是可以想见的未来。
“此事过后,不出意外,你最少也应该是授千户实职,说不定会调回京城听用。当然,若是新帝看重你,想要用的你话,把你调离锦衣卫,也有可能。到时候,说不定新帝知道了你与蒋指挥使的关系后,也会借蒋指挥使的家小敲打你一番,恩威并施。不过你立了这个功,以新帝的品性,应当不终于再因着蒋指挥使的关系,而处置你了。至于蒋指挥使的家小,若是你不太放心的话,也可以让我帮你照顾。”
尹少亭点了点头,他也没觉得王戈这话是想要拿蒋瓛的家小遗孀当人质,而是确实要替他照顾和保护他们。他很清楚,就算他因为提供了齐王犯事的确凿人证物证而被新帝奖赏提拔,也不意味着他就真的得了新帝的信重,从此可以飞黄腾达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燕王如何
第二百九十四章燕王如何
“王兄,我有一事不明……齐王倒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尹少亭看着王戈说道,他这话也是在委婉地询问,王戈是为谁效力。虽然之前王戈就有些暗示,他也有些猜测,但还是没有确定的答案。
王戈沉吟了一下,说道:“老尹你觉得,先帝诸子中,谁最有资格继承皇位?”
尹少亭一愣,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当然是皇太孙朱允炆了,而且人家也已经登基继位。如果从字面理解,朱元璋的儿子中,最有资格的,那自然是太子朱标,但朱标已经死了。
尹少亭徐徐说道:“先帝共有二十六子,其中五位嫡子,懿文太子、秦王、晋王皆已病故,唯剩燕王与周王。燕王战功为诸王之最,英明神武,才略俱佳,周王要逊色许多。莫非王兄是燕王的……”
王戈没有给出明确回答,只是反问道:“老尹觉得燕王如何?”
他和尹少亭之间的交情,其实并不算是特别的亲密,甚至可能都比不上张诀。不过从尹少亭从福建带着他那位青梅竹马的小师妹到青州来,王戈让南香将其所中的绝毒救治好后,基本就已经意味着,尹少亭已经将自己的前途命运,押到王戈身上了。
尹少亭是个聪明人,曾经作为锦衣卫千户、指挥使蒋瓛的心腹,看很多事情自然比那些江湖人要清楚得多得多。既不会轻易的热血上头,无知无畏,也不至于挨到某些大逆不道的话题,就畏之如虎。
像张诀、南香或是白珑,王戈自然是十分信任的,但有关燕王的事情,没有必要告诉他们。因为不论他是什么身份,背后是燕王还是其他什么藩王、山大王,他们都会一样地支持他。
但尹少亭的身份不一样,他是锦衣卫里的人,而且曾是锦衣卫的高级军官,接触过很多隐秘之事,眼光和经历都不一样。今后在王戈的帮助下,可以想见地也能够再到高位。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他主动出手打探或是做出决断的,需要他的主观能动性。让他知道,王戈所属的“阵营”,知道“投效”的对象,是十分必要的。
而王戈的反问,对尹少亭而言,也基本就等于是确定的回答了。
王戈问的“燕王如何”,自然不是说燕王这个人怎么样,毕竟尹少亭之前就已经回答过,燕王英明神武、才略俱佳、战功第一了。这个问题,实际问的是燕王要夺位这件事,他怎么看。
尹少亭倒没有故意说些好听话,而是认真想了想后,表情有些凝重地摇头:“以我之见,若京城没出什么大变故的话,燕王几乎没有任何机会。”
尹少亭这话说的实诚,王戈倒也没有反驳他。确实,包括燕王、宁王,已经病故的晋王在内的九大攘夷塞王,经常带兵出征,九次北征都有他们的身影,战功彪悍,在军中极有影响力。他们各自也都有为数不少的护卫精锐,都是能以一当三的彪悍勇士,战力极强。
但因着明朝的军制,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事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官军各归卫所。这种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和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制度,保证了皇帝对各地军队的控制,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方军阀的割据。
燕王就算再功再高,就算麾下将领再多,就算护卫精锐再能打,真正能效忠于他的,指挥得动的,也就那么几千护卫。甚至真的到了造反的时候,这几千护卫,也未必人人都能和他一条心。
到时候面对举国兵力的围剿,面对各地的勤王大军,燕王就算能胜一两场,最终也是只有被歼灭的下场,几乎不可能举事成功。
至少在尹少亭看来,没什么希望。
“现在时机未到而已。新帝想要削藩,我们便帮他削藩,只要暂时不要削到燕藩之上,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削藩一事,若不能快刀斩乱麻、雷霆手段迅速解决,时日一久,必有变数。”王戈没有跟尹少亭详细分析,现在让他知道未来会发生的事,未必有好处,只是交代道:“今后若朝廷有针对燕王的动作,你想办法通知我一声便是。放心,我不会让你去做什么送死之事的。”
几天后,尹少亭离开了青州,和他一起秘密离开的,还有包括郑仕衡在内的三人,俱是愿意成为揭发齐王朱榑违法乱纪、草菅人命、图谋不轨、勾结反贼的证人。
事实上,说服这些人并不需要王戈费太多口舌,因为出面说服他们的,是齐王世子朱贤烶。
得知齐王朱榑勾结魔教中人,欲图造反后,郑仕衡等人自然都是差点被吓破了胆。齐王身处青州,又不像燕王、晋王经常领兵征战,麾下护卫精锐善战,在军中也有影响力。这地方离京师如此之近,一旦出事,被剿灭真是眨眼之间。齐王为了九五之尊之位想要拼一把,他们可不想把身家性命全部都押上。何况齐王自己的儿子都不想跟他一起发疯,要举报了他,他们也不必担心齐王被抓后,家人被齐王府报复,毕竟到时就是世子掌权了。
其实对于齐王和魔教余孽之间的合作和联系,郑仕衡等人一直都有猜测和了解,他就一直觉得,那个王府供奉高手赖佳和,似乎就是魔教的人。只是他没有想到,齐王和魔教的人勾搭,目的竟然是造反。
而离开青州没多久,甚至还没到达京师,尹少亭就听到了周王全家被曹国公李景隆带兵押回京师的消息。
从一些流露出来的消息来看,周王似乎是被他的儿子朱有爋告发,说他图谋不轨,欲图谋反。
时间上来看,王戈派人去济南找尹少亭的时候,朝廷应该刚刚下定主意派李景隆去开封擒押周王。
不得不说,王戈的判断,确实非常的准确。
新帝对削藩一事,确实是十分的坚定。
之前尹少亭对于此次举报齐王之事还有些许的疑虑,听闻周王之事后,立刻知道他此去京师后,齐藩必倒。
虽然他还是不太明白,齐藩倒了,对王戈和燕王有什么好处。毕竟其他藩王都削了后,早晚也会轮到燕王头上。
第二百九十五章 真正的青州掌控者
第二百九十五章真正的青州掌控者
虽然建文帝削藩的开始,并没有先对诸王中实力最强的燕王动手,但首削的周王朱橚,却是燕王的同母兄弟,等于是削掉了燕王的一大助力。
周王朱橚及起全家被李景隆押返京城后,建文帝起初将周王的罪状写成敕书,发往诸位藩王议罪,也隐含着敲打和威慑的意味。
燕王虽然上书替周王求情,但也知道这次不像朱元璋还在世时,召到京城训斥一段就放还藩国,周王这次很难善了了。
果然,很快对周王的处理结果就出来了,周王朱橚被流放云南蒙化,几子也都被徙往各地,身边都有建文帝的亲信看管,基本没有可能再翻出什么浪花了。
随后便是齐王朱榑,依然是李景隆出动,陈兵临淄,命朱榑随他入京受审。而后李景隆军中的高手在青州城内义民的协助下,进王府抓人,与朱榑的护卫高手、魔教高手激斗。
过程中,朱榑被擒,但受了不轻的伤,之后被押往京城的途中伤重不治而亡。不过之前不论是人证物证,还是在抓捕时出现的魔教高手,都证明齐王确实与魔教妖人勾结,确实有谋反之意,加上各种作奸犯科、草菅人命的事实,即便是人已身亡,罪名还是被钉得实实的。
不过这次除了齐王外,齐王府的其他人却没有多受牵连,或许是因为抓捕朱榑的过程中,世子朱贤烶约束齐王护卫亲军有功,他得以继续待在齐藩封地,只不过被勒令不许离开王府,王府的护卫亲军也被李景隆的人解除了武装,只留数百人维持王府基本的体面和安全,其他的都被徙往他处卫所补充兵员。但不管怎么说,相对周王而言,已经算是优待了。
哪怕之后齐藩被彻底削夺,朱贤烶不出意外也能得个郡王之类的封爵,只不过肯定是没有之前齐藩的声势了。
当然,建文帝肯定不知道,那位被他放过的齐王世子,不仅同样勾结魔教妖人,甚至还是魔教掌剑使的关门弟子。而现在实际控制着他的,却是一个叫王戈的小小捕头。
这次朝廷高手进入青州城,逮捕齐王朱榑,从头到尾都是王戈一手策划,已经是锦衣卫千户的尹少亭从旁协助,谢筱柔命令着世子朱贤烶暗中配合的。
别看齐王是朱贤烶的亲生父亲,他又是世子,削藩对他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好处,搞不好可能连自己现在的地位和荣华都保不住。但实际上,这位世子却对他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