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业中华(郁榕)-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雁门口山高林密,张春又不想因为农业而破坏林业,所以在那里的稻谷必须具备耐弱光,短日照的特性。所以应该以粳米和糯米为主。当然好处也是有的,雁门口季节变换要比平原要和缓,水稻种植时间也要长。后世那里甚至可以种植三季水稻。
农业所是在稻种纯化后才开始研究这些稻种习性的,时间太短了。何种稻种适合何种环境,学生们虽然有了大体反而分类,但是具体特性还处在摸索阶段。
而以前的雁门口是不种植水稻的,多半都是玉米和红薯、土豆之类。水稻田间管理比较复杂,山民们朝不保夕的情况下,无暇管理甚至等不到收获。
张春从雁门口回来,就和学生们泡在水稻地里。总算选定雁门口水稻种植方案。
新苑,张燕她们已经撒出去了,目的就是搜索山林里躲藏的残匪,并向云岭渗透。所以新苑只剩下了梅氏和春丫两个人。
春丫在梅氏的协助下,准备训练新弟子。这次梅氏提出了根骨论,也就是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修炼。至少身体柔韧性、协调性,感官敏感性要好。至于性格,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所以两个人开始在蒙学堂挑选合格的幼童。但是一千多孩子,才挑了两个。一个四岁,一个七岁。
两个孩子张春只见了一面,就被春丫带走了,直接进行野外生存训练。连张春也觉得这样对于孩子过于残忍。
但是梅氏说不是这样训练出来的弟子,最后不会有什么出息。
柳慧小时候就是这么训练出来的,不过因为视力问题,没能坚持完。现在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向练气士靠拢。
梅氏其实挺瞧不起练气士的,认为没有强悍的身体作为基础,再强大的精神力和感官敏感性,最后都无法支撑下去。所以梅氏一直要求柳慧坚持一种体术,这是一种对身体做极限拉伸,在训练柔韧性的同时兼顾爆发力的体术,已经超出了拳法的范畴。
张春和丽质也在柳慧的带动下修炼这套体术。
这套体术也只有练气士能够坚持下来,因为良好的精神控制力和对身体了如指掌,使练气士们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休息状态,让身体快速恢复。所以虽然这种体术对身体产生的巨大消耗,对于常人来说难以支撑,但是对于张春和丽质来说十分轻松。而柳慧只能勉强支撑下来。
这也是张春不愿意住在云龙镇,而喜欢呆在新苑的原因。
新苑在张春和丽质刻意的打理之下,灵气浓度正在缓慢增加。所谓灵气,张春认为是一种由动植物进行转换,带有明显活性的空气集团,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信息,蜜蜂,蚂蚁,各种动植物从中能够感知到很多东西比如危险、愉悦等等。这些信息对人同样起作用,只是人的思想过于强大,掩盖了而已。
这些气体是否带有传说中的灵魂,张春很难判断,但显然它们带有明显的属性,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包含在其中,它们一起维持着大自然的微妙的动态平衡。这也让张春能够轻易分辨出何种植物适合在何种生存环境下生活,为稻种的选择减少了很多麻烦。
当然这些完全凭感觉的东西是不可能教给学生们的,张春希望用观察和统计来使物种的这种趋同性得以显现。因为在进化过程中,环境因素是促进进化最关键的部分之一,物种进化到了现在这个样子,不可能不带有环境特点。观察、统计、分析,让这种共性的特征显现,对于普通人或者学者来说,至关重要。
顾明在雁门口稳定之后也回到了云龙镇,替下了徐振鹏。
而第一批水稻种子已经在雁门口选了试验田,还是进行大田试验。大田的稻种不是单一的稻种,而是几种习性相近的稻种的混合。在保证了产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口味,同时不至于稻种退化。
环境所和林业所开始了雁门口的林业和环境调查,以便进行适当的产业规划。其中松树、梧桐、银杏是比较突出的物种。雁门口的物种与绿源山和牛头山一代有很大的不同。那里山坡上以针叶林为主,沟谷中才是阔叶针叶混交林。牛头山一代则以阔叶落叶林为主,针叶树种还处在幼年时期,远没有到替代阔叶林的时代。
所以林业所已经初步确定了松脂和桐油这两种树脂的研究。化工所也参与其中。他们在制造发电机的过程中,希望找到绝缘性能更加好的树脂或者合成树脂。
当然这些已经不是张春来管的事情了,那是王自立分管的工作。
七月,吴颖从汉口坐船前往上海,再由顾家的商船护送到天津。
而在武汉招募的学生们已经到了。这是一群接受了新式教育,被各种思潮刺激得颇不安分的年轻人,顾明对他们有一些头疼。
张春和徐振鹏一起到的衙门,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徐振鹏把医学所的朱燕妮和化工所的朱安妮两个人带上了。而过于活泼的朱小妮本来就在新民蒙学堂,她是四年级的班长,这次也被袁芳安排欢迎这些新老师的到来。一连几个白皮肤,金发碧眼,说着中国话的洋娃娃,给这帮学生们一定有着某种震撼力。
衙门的前院是士兵们居住的地方,后院由于张春很少在,已经改成了招待所。
刚过后院的小门,就听见朱小妮的压抑的欢呼声:“来了来了。”
小丫头越长越可爱了,不过年纪大了一点,矜持了一些,没有冲过来,而是冲张春不停地招手。身边跟着的小男孩依旧是一脸的不情愿。他叫张安东,就是那个长期被朱小妮欺负的对象。
刚走上改成会堂的大厅,就听见有人在演讲,仔细听,却是自己以前的演讲文。
“。。。。。。这不是威胁,真的,只是在说明中国人和德国人同样的骄傲。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旧的中国不断逝去,新的中国不断新生。中国人,总有一天会有能力保护我们的国人,因为我们这些人的身上,在座的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流着几千年来,无数贵族的血液,深入骨髓。”
掌声很激烈。
张春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台阶,踏入门槛。
大堂里坐满了人,五十多人的样子。讲台上是一个带着穿着军装的年轻人。
他看见张春走进来,愣了一下,然后再次开始鼓掌。
所有的人转过头,掌声猛烈起来。
张春苦笑着走上讲台,示意安静下来。
第二十九章新来的学生
“谢谢大家为我鼓掌,让我感觉自己像个大人物。谢谢大家。”张春向台下鞠了一躬。台下一片欢笑声。
“我还要谢谢大家能够来到这里。三个多月前,我带着守备队到了雁门口,说来大家都不相信,我们打了一仗,一共杀了四个人。不是四十个人,而是四个人。雁门口就回来了。在那一刻,我感到我不是大人物,是个小人物,很小的人物。那四个人,四个恶霸,才是真正的大人物。因为从那以后,我接收了三千多人。也就是说,这三千多人,被四个人压制着。
其实还不止三千人,还有山外的人,包括你们和我。
中国人太善良了。中国四万万人,八国联军,三万人,后来增加到五万。就像一个恶霸扇了一个好人一巴掌;于是一千人噤若寒蝉,一万人噤若寒蝉。好人。
对了,刚才这位同学读了我的演讲,这位同学贵姓?”
“杨瑜。”
“杨瑜同学,好。我的演讲中说了,德皇不认为我们是好人,他认为我们不可原谅。一个强盗跑进了我们的家里,抢了我们东西,我们反抗。然后强盗说,你不可原谅。这就是好人,一个好人的下场。我在雁门口,看见了三百多的孩子,七岁,面黄肌瘦。我站在他们的面前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虚弱,他们像看英雄一样看着我,因为我打跑了四个坏人。我不喜欢当英雄。如果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袁世凯将军在山东杀了义和团。刚刚去世的张之洞大人要东南自治。
俄国人和日本人在东北打仗。也许很多人站着鼓掌喊:打得好。
我不希望三百多个孩子看着我像个英雄,这种英雄的滋味不好受。麻布不仁,愚昧无知,看起来像好人。
我想让这些孩子们知道,我不是英雄,他们是。而且他们本来应该是英雄。
他们很多一家六七口人,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他们送到学堂读书。如果学堂存在的话。我想起一位前辈,他从美国回来,一无所有,快要饿死了,病死了。他抱着一大箱子书不肯放弃,因为这是他报国的根本。他说:我要报国,我回来是要报国的。
我看见他们顶着希望,用一双双炽热的眼睛看着我。
我看着三百多个孩子的眼睛。我读到了希望。
所以我今天要感谢大家来到这里。你们可能会让这三百个孩子的希望成真,你们会给国家带来三百个希望,三千个希望。三百个英雄总比四万万个好人要好。谢谢大家。”
掌声想了好久才平息。
徐振鹏就请大家到院子里稍等,叫到名字的人就到张春的办公室面试。
第一个进来就是那个杨瑜。
“日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机械专业,怎么想到来这个小山村。”张春对这个热情有活力的年轻人很好奇。
“湖北同学会对您还是有些介绍,我还知道您的研究所最早证明了棉酚对人体的伤害,我认为我有必要到您这里看看。”
张春笑了:“我这里很多东西是不能随便看的,看了就走不掉了。”
杨瑜认真地说:“如果真是那样,不走又如何?”
“那好吧。”张春在杨瑜的帖子上面写了一下农字交给他。便让他出去了。
第二个是一个女孩子,叫郭华,个性泼辣。是两湖总师范学堂毕业,这姑娘是被吴颖忽悠来的,说这里的新学堂是个女子学堂。张春笑着说:“我这里不是女子学堂,不过女孩子挺多的,我这里的学生要参加军训,老师要跟着,你能不能做下来?”
郭华一甩头:“我才不怕呢。”
吴颖忽悠来的师范学堂的人挺多的,她也能忽悠,遇到家庭条件不好的说是穷人学堂。遇到富人家庭说是建筑最漂亮的学堂。总之总有得说。
除了把一个眼神坚定,神色从容,叫周荣的家伙安排到了雁门口新学堂以外。把这十多个活泼得有些过分的孩子全部安排给了袁芳。过些日子抽时间去讲两堂课,然后看情况再说。这其中总算有了两个学经济的,懂得一些经济类的知识。
黄元平,辽宁人,北洋巡警学堂毕业。乔晋,辽宁人,朝鲜族,天津巡警学堂肄业。吉云峰,蒙古人,天津巡警学堂肄业。这三个人是朋友,以黄元平为头。
何其华,河北人,直隶高等工艺学校应用化学正科毕业。何欣悦,何其华的妹妹,天津成美学馆读过书,十二岁,小姑娘很西化,学的是文学。不过没有毕业,父亲生意失败去世。家产被叔父所夺。何其华就带着妹妹过来了。
这五个人都是张凤兰介绍来的。其中何其华可是难得的人才,两兄妹都安排进了农学院。
黄元平三个人留在了云龙镇衙门。
顾文宽,利济医学堂毕业,在利济医院当了好几年医生。顾明的侄子辈。顾明的父亲介绍来的,儿子到了乡下不回去,老头子也没办法,所以开始安排人了。顾文宽是个性格很沉静的人,有着和顾明一样的文雅,这可能是家风所致。别看他安安静静地在说话,始终保持着微笑,好像很普通的样子。但是很高傲,是从骨子里的傲气。他没有去找顾明,而是在杨家的客栈门口免费行医。时间不长,但是连这些学生们都对他很尊敬。顾老爷子心疼儿子的身体,没想到给张春带来了一个好的医院院长。
剩下三十人的全部是湖北中等工业学校的毕业生。是吴颖和袁定国为张春招募的工人。这些人把杨瑜当成头,实际上很多都是杨瑜带进来的。只是他们的水平差一点,只能当工人,要求也不多,有口饭吃就行。杨瑜不同,他是带着抱负而来,学历也高。
人看完了,张春也只能叹气。这些人几乎没有能在农村基层可用的人。
“赵定刚,你到雁门口走一趟,把周荣带过去。告诉张霖越,在雁门口办一个农民讲习班,让周荣也参加,主要培养农村基层干部,他自己先教着。农学院会新开一个农民讲习班。会从中间挑人。”
正在收拾记录的徐振鹏愣了一下,徐振鹏到底还是船政出生,对于工业更加看重一些。
“学校还需要整顿一下,一会儿丽质醒了,我们去农学院。”
为了对付河对岸的张晋福,赵定刚的三排留在云龙镇以防万一。赵定刚出去后,就听见叫周荣的声音,然后远去了。
“守备队把这次缴获的财物解压到了农学院,算起来有三百公斤黄金的样子,不过很多首饰一类需要出手才行。”徐振鹏递给了张春一个清单。
张春扫了一眼道:“让袁定国去汉口一趟,看能不能从杨家兑出银子出来。这次总共耗费了多少粮食。”
徐振鹏苦笑了一下:“底子全部空了,夏粮是接济上了,大家都只能吃馒头。好在农学堂人数少,自产的杂粮多,不然就得饿肚子。”
“雁门口那边早稻接济上了,应该没有问题。农学堂以后还得加人,南村街划归雁门口镇管理,其它两个村子也是。那边缺人才。从煤矿那边开始,石女村、前李村的农田,养殖场机械厂,油脂厂和纺织厂全部划到农学院。学院里的工业区朝紫林方向发展,也不要搞大,以研究为主。那里不靠近资源,搞大了也是浪费。雁门口稳定下来,先建水泥厂和兵器局,这些新来的学生都交给刘光利,让他下一步要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这两个厂子上面。这次缴获一点不留,能买的设备就买,先弄进来,精工所那边还可以改造。”
“很着急?”徐振鹏惊疑地问。
“很着急,恐怕只有一年的时间。自动步枪配齐了吗?”
“还没有,现在形不成生产线,老兵齐了,新兵还没有枪。刘光利说自动步枪的问题还不小,老兵们也只是试枪。不过和汉阳造那是高级多了。”
“这次的工人下去后,组成一个生产线。不过是暂时的,精工所还是以研究为主,这些人是要投入新工厂去的,那个杨瑜、何其华可以先培养着。是留在研究所,还是放下去当厂长,给你两个月的考察时间。工厂建设顾明会去做。”
张春按了一下太阳穴,觉得头疼。
第三十章医院与学院
“这座医院叫利济医院怎么样?”
医院盖在南河桥的十字街上,这里地势最高,南街一边接学堂,一边接南张村。东街是东西走向的商业街。
医院位于南街的西侧,很大的一个院子,院子门口有一个铁皮门牌:“南张南街二号”。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广场,栽了一些杨柳。长势还好。地面上似乎要要种花种草的。两个老头在里面侍弄。
医院分为住院部,门诊部,职工楼三个部分。都是三层白色建筑,住院部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正在粉刷,不大。不过门诊楼很大。和云龙镇的小学楼差不多大小。
“这个需要写信知会葆善公,以我的资历,不够单独设分院。不过诸位先生年纪已大,学堂和医院处境艰难。”顾文宽脸上露出一丝忧郁之色。
利济医学堂位于浙江瑞安市,创建于光绪十一年,是陈虬、陈介石、陈葆善、何迪启等为推行改良维新主张所办的新式中医学堂。办学已经十八、九年。虽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中医医生,不过一直赔着钱,到现在已经是举步维艰了。只剩下陈葆善老先生一个人撑着。
张春是知道这段历史的,提议将医院取名为利济医院,未免没有想要借势吸引人才的想法。
“那就烦请顾先生了。”
丽质和柳慧一进医院就跑去找张秀玩去了。柳慧来医院检查了两次,但是他的视神经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病变,所以卫生院也无能为力。不过在丽质的半强迫下,柳慧倒是在医院交了不少朋友。张秀虽然经常在调查组,但是她主要的工作还是负责卫生院的工作,外出不是特别任务,就多半都与医药植物有关。
“这个医院是原来医馆改建的,医馆有十一年的经验了,最早是蒙学堂的袁先生创建的。不过后来她主要担任了蒙学的工作。现在的负责人是张秀,她对医药植物的调查做了很多年的工作,长于组织管理。医院门诊分为四个大科。内科目前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外科靠西医近一点,主要是外伤,能够做一些手术,这方面得益于德国朱利安牧师,他陆陆续续教了我们学生两年的解剖和西医理论。小儿科沿用的中医理论,这方面中医有一定优势。妇产科,是为了保证妇女健康和生育安全设立的,能够做一些手术。”
顾文宽静静地听张春介绍,门诊部的人还是挺多的。医院的医生男女都有,每个科室门口都有牌子,楼下有三个大科室。不过也分了一些小科室。所有的人都穿着白大褂。有一些十三四岁的孩子匆匆走过,带着白色的护士帽,不过衣服上有些写着“学”字,有些写着“护”字。手里拿着的很多都是玻璃器具,有些连顾文宽都没见过。
药房还是以中药为主,西药也不少,还有一些分不出中西药,是注射还是口服的药品。药房傍边有注射室,是专门的护士负责注射。
二楼是妇产科和手术室。还有一些空房间还没有粉刷的样子。
三楼更加像一个学校,图书资料室、学术厅、制药室,实验室。其中实验室分成很多间,有一些奇怪的编号。里面都是一个医生带着几个孩子在里面。
张秀和丽质就是从一个实验室走出来迎接的。
顾文宽三十多岁,没有结婚,见到大方的张秀,脸上总算有了一些动静,他脸红了。
不过这个男人太沉闷了。
“这里我们准备萃取金银花液,现在是夏天,对小孩子清热毒,预防伤寒很好用。大人也能用,效果差一点。”
“你们用酒精提纯?”顾文宽闻到了浓浓的酒精味,要知道酒精很贵,她们这不是暴殄天物?
“是啊,酒精可以回收的,这套设备可是农学院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成的。加上蔗糖,小孩子爱喝。外面来的小孩子营养很差,所以加了糖,效果特别好。”顾文宽其实挺英俊的,张秀今天的话语多了不少。
“糖也精炼了?我看没有颜色。”
“是啊。怎么啦?”张秀一副很奇怪的样子。
丽质哧哧笑了:“秀姐,外面酒精和糖都很贵,你还精练了。酒精厂里的酒精可赚了不少银子。只有你们不知道爱惜。”
张春笑着解释道:“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所以和外面的成本不一样。”
顾文宽点头表示知道了。他的注意力被桌子上的记录本吸引住了。
“金银花、黄苓、连翘,你们也做成口服液?”
“是啊,这种口服液对伤寒效果很好。这个配伍有问题吗?连翘去上焦诸热,黄苓益卫固表,金银花清热解毒。加上糖,精炼后效果很好。煎剂也行,效果差点。”张秀一副理所让然的样子。
张春呵呵笑:“顾先生,别理她们,别人是书呆子,她们是药呆子。”
顾文宽叹了口气:“利济医院经营了几十年,亏损上千金,你们这样恐怕经营不下去。”
张秀不屑地说:“怎么会,你看我这里的药都很便宜,不值几个钱,但是效果很好啊,什么病你都用人参什么的,亏了你该。至于我这里的仪器设备,我们自己设计,自己造的。嘻嘻。”
丽质笑:“自己造不要钱啊,春哥哥替你们付的,半个学院围着你转呢。学院每年要吃多少银子。”
张春打断了丽质的吐槽,笑着说:“医院就这样了,以后顾先生就是院长,秀姐姐协助。这个十年间有了十多个有经验的医生,二十多个研究人员,十多个护士,学生少了点。学院今年没有增加多少学生,明年上来的也不多,分到医院的可能很少。就麻烦两位了。具体情况,住宿安排秀姐姐你看着办。”
顾文宽还没有从自己的思绪中走出来,看着桌子上单子说:“要是让先生们看到这些就好了。”
张春也不理他,和丽质柳慧下楼。
南街的人不算多,医院的人算是最多的了,大部分都是从外面乘船过来的。东街,现在已经熙熙攘攘,很多山民都是雁门口来的,见到张春都叫张先生好。还有很大一部分山民是从石女山北部和云岭来的。甚至有人用背篓背着猪过来。背着弓箭,挑着猎物的猎人更加多。
东街南边是各商家的商铺,北边靠河是一溜小摊点。
过了桥,还能看见沿着南河来往的人。进学院的路上有一个简易的大门,两个教导队的队员站岗。背上背的已经是半自动步枪了。栗木做的枪身和枪托很漂亮,枪管黝黑发亮。扳机弹夹也很精致。子弹口径应该个后世差不多,也是十发弹夹。光这个紫铜就花了不少钱。
徐振鹏显然打马虎眼了,他只说老兵都装配齐了。显然是把教导队的兵也算是老兵。
走进学堂,就看见路边的水稻地里几乎过一段就有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品种名称和特点。有些植株上还用小布条做了记号。有些学生在稻田里除草和观察。星星点点,三五成群。
农学堂学农业的孩子占了大半,毕竟他们都是农民的孩子。
从这里可以看到河边巨大的坟堆和两株两人也抱不过来的枫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