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业中华(郁榕)-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明和刘英都没有去碰那里,但是与匪帮大大小小的战斗不断。

七月,马林以共产国际的名义通电各省的**小组到达荆州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前来的主要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包惠僧、陈潭秋,长沙小组的何叔衡、夏曦,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跟他们同来的还有十多个人,不过都不是党员,而是前来求学的学生。

荆州的党员人数众多,但是为了表示公平和对其他小组的尊重,只派了张春、李大钊、陈庆同和从宜昌赶回来的毛石山。伍豪作为书记员参加了会议。

周佛海一来就给刘清带了一封家书。不过刘清只是让人收下了,连面都没见。

陪同马林来的除了张太雷,还有一个俄罗斯小伙子尼克尔斯基,身份是赤色职工国际代表,但是张春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士兵,或者是一个特工。还有两个俄罗斯通讯社的记者米诺尔和别斯林。

因为荆州算是一个由**组建的政府。所以来的人比历史上要多一些。

马林确实有本事,他居然说动了除了武汉小组的所有的小组站在了共产国际一边。

荆州这边虽然出席的有五个人,但是因为张春持保留意见,所以并没有造成马林担心的分裂局面。

不过马林拿出来的俄文版的党纲并没有成为最终版本。

由于所有的参会人员均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不可行。但是大多数人也不同意张春提出来的人民民主专政,因为他们认为人民范围太广。所以党纲中只提无产阶级。

参会人员同意了党和军队的任务是推翻剥削阶级,因为资产阶级在中国确实属于少数。

同意了消灭剥削阶级私有制,但是规定了收归全民所有,合理分配的条款。

在马林的坚持下,表示承认无产阶级专政,联合第三国际。

由于担心中央执行委员会被张春把持,文件没有马上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只是说择期从各地选取十名委员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现在各地党小组的任务是建立党组织,成立地方执行委员会,发展党员,为革命积蓄力量。

张春自然懂得其中的含义,不过并没有反对。

行动组已经报告说马林对其他的党小组说荆州的党小组不是真正的**,顶多只能算是社会主义。但是由于荆州党小组势力最大,所以党可以在荆州的帮助下发展壮大。同时马林还决定前往广州拜见孙中山,如有可能,联合孙中山,到时候荆州的作用就可有可无。毕竟孙中山派员参加了共产国际的会议,成功可能性很大。

李大钊和陈庆同听了密报,只是沉默不语。

毛石山鄙视地笑了一下:“这个马林倒是学会了借鸡生蛋。”

其它的党小组开完会以后就纷纷离开。但是武汉小组却留了下来。包惠僧、陈潭秋因为来荆州时被王占元的密探发现了。对于身边庞然大物的张春来说,是王占元的心腹大患。连在武汉的新民贸易公司和新民航运公司都日夜监视。何况是有共党分子嫌疑的包惠僧和陈潭秋。

包惠僧到了新民报任记者。

陈潭秋进了外联处,主要负责武汉党小组的秘密工作。

马林告辞去了广州,米洛尔和别斯林却留了下来,他们要在荆州设一个俄罗斯通讯社办事处。以加强俄罗斯通讯社和新民报的联系。

这两个人脸上只差写上间谍两个字了。

两个人都是俄共党员。不过并没有获得随意采访的权利。伍豪答应每周开一次新闻发布会,所有的记者都可以在外联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米洛尔几次抗议,都被伍豪以不安全为由拒绝了。

八月,三万多毕业生毕业,分赴各地开展工作。同时各省都有学生陆续汇集到沙洋,准备参加新民大学各院校的招生考试。鄂中七县的所有中学开始进行高考,人数多达十万人。除了新民大学,各县都在建设技术学院,准备容纳这么多的毕业生。张春的意思是中学毕业后,考不上大学的,也要进入技术学院,学习相关专业的技能知识,进入工厂、农场和林场、商贸公司、运输公司、城市各服务行业工作。这是全民教育的最低标准。

鄂中七县的文盲率要在十年内降低到个位数。其他各县也要降低到百分之六十。

由于学生数量骤然增加。

张春只好回到新民大学给蔡元培帮忙。

而就在此时,回荆州汇报工作的蔡和森把伍豪给骂了。

问题出在张若茗身上,张若茗在枝江工商局实习,张若茗家里是个富商家庭,会打扮,人也漂亮,性格豪爽,十分讨人喜爱。伍豪就时常跑到枝江去找张若茗。

平时倒没什么,蔡和森也挺支持。可是蔡和森到荆州汇报工作,特意到外联部看伍豪。没想到伍豪不在,去了枝江。陈潭秋抱怨说伍豪现在被爱情蒙昏了头,十天能有五天在就不错了。

蔡和森是个不讲情面的人,坐在外联部门口,等着伍豪回来就是一通骂。

骂得伍豪一声不吭,冷汗直冒。

蔡和森的这种性格张春听说过,对外人还好,越是自己人骂的越厉害。

张春听说后哈哈大笑。

不过伍豪确实好脾气,被骂了也只是擦擦汗,赔礼道歉,之后就真的去找张若茗少了。

第四十六章晶体管

1921年9月,晶体管的出现让电子所将雷达缩小到了足以安装到舰艇上的尺寸,稳定性也好了很多。

雷达还在进行小型化的改进,张春要把这东西撞到火箭上,利用它导航,攻击飞机或者舰船,飞控所对于火箭飞行控制已经研究了好几年,原来觉得火箭飞行控制只是为了增加射程,现在看来不是,有了雷达,火箭已经不是火箭,理论上,它可以循着雷达导向攻击。飞控所就开始研制这种叫做“蝙蝠”的火箭。因为它有了导向功能,所以张春把这种火箭叫做导弹。

导弹与飞机不同,它的速度非常快。接近音速。所以一般的飞机和舰船在这种武器下,简直就是一个靶子。唯一要考虑的是电子系统的稳定性,高速高温情况下,电子所研制的电子板,稳定性非常差。在长湖的试射没有一次成功。

刚刚因为晶体管的发明得了科学奖的秦德明弄得面上无光。绿湖研究院的电子所从生产到研制,到理论研究的人都被他逼疯了。不过由于雷达和导弹项目的成立,徐振鹏已经在想办法把这两样东西搬到他的新江防舰上。

第一艘江防舰并命名为“长湖”号。安装了火箭发射装置。

这套装置是从女神系统上改进而来的缩小版本。它与车载系统最大的不同就是有自动装填系统,缺点是,它需要人在操作舱里操作。发射装置转动灵活,问题是受到攻击。操作员很难逃生。

事实上“长湖”号是以速度、灵活性和火力见长,脆皮得很。但是如果远程导弹如果能够成功,长湖号完全有时间逃脱敌人的攻击。

为了在较小的弹体获得较长的射程。弹药所一直在研究爆轰原理,并试图制造更好的燃料和更好的火箭发动机。

女神火箭的体积不断缩小。射程不断增加。这让原始的瞄准系统失去了作用。飞控所在研究弹道的规律,当电控系统和液压系统结合后。飞控所试图使火箭按照固定的弹道运行。这样当敌人的坐标测算出来后,只需要确定初始的方位,角度和速度后。就能够较为精确地打击敌人。

而这正是徐振鹏所要的效果。

晶体管也让部队的无线电发射和接收装置变小。单兵能够很轻易地背上。

所以无线电准备配备到排级。这更加适合第四军的战术习惯。因为第四军对连排级的配合要求非常高。

只是无线电在森林环境下的抗干扰和通话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实验的几个排非常不喜欢。他们还是喜欢用手势人和人之间传递信息。而且他们还嫌弃通话的声音暴露了自己的目标。

电子所只好专门成立了通讯研究所来解决这些事情。不过是声音信号的放大和还原,把喇叭变得更加小,能够放在耳朵里吗?没有想不出来的办法。

小。更加小。精巧,更加精巧。这是所有研究所发疯般追求的事情。

同样疯狂的还有荆门的飞机制造厂,双河冶炼厂总算练出了铝和足够的钛。航空动力所的人终于有了耐高温且轻便的发动机材料。潜江炼油厂分离出了发动机使用的轻油,所以动力所的飞机发动机再次进行推力实验,据说问题还是有,但是至少有了解决的方向。他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快十年的时间了。

飞控所早就在根据张春设想的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原理设计飞机外形。并在火箭飞行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研制飞机飞行控制系统。

为了满足飞机制造厂的需要,邝荣光把找矿范围向宜城和钟祥、京山延伸,他认为这是一个矿带,还有发现铝矿的机会。

仙女工业城的人开始分批进驻铝矿。因为铝非常轻。用它制造飞机机体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而且还能制造列车车身,减轻列车的重量。塑料也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但潜江的化工厂生产的塑料还达不到要求。

王场化工所的摊子铺得太大,成为了人数最多。但是无法集中力量突击某个项目的单位。王自立夫妇倒是不着急,他们说。看着吧,我们的基础打好了,以后成果绝对超过你们。

石油化工本来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而潜江,石油不算是最大矿物,盐才是。所以盐化工的摊子也铺开了。他们可不想只生产食盐。

化工所科技力量的底蕴很好,光教授级人物就有三个,张春还是比较看好他们,化工产业的污染历来都是问题,化工所在处理污染和建立完整产业链上花掉了大量的时间,所以进度慢一点情有可原。

潜江的石油和盐。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以前煤化油的工厂,因为那太复杂了。煤炭的产量被再次消减,植物性的油脂厂也取消了一些项目,专心搞日用化工品的研究和制造。

由于植物性油脂厂的产量每年都非常稳定,没有枯竭的顾虑。所以各种类型的食用油、香皂、护肤品大量倾销到武汉,长沙,甚至南京上海。

弹药所还生产一种火柴,也是用油脂经过硝化后的产物。基本上已经替代了国外进口的洋火。

潜江的食盐和应城的食盐产量也很稳定。不过张春还是限制了产量,不让外销。

曾思敏的规划统计处已经总结出了规律,所有地下矿产,张春都非常抠门。但是农林牧渔这种有持续性的产出,张春的限制就很少。

……………………………

绿湖的电子所正在飞速发展,他们既不缺原料,也不缺技术和理念,连白银也随便他们用。在他们的要求下,光学显微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这也促进了望远镜和狙击镜的改进工作。在显微镜的帮助下,除了制造电路板,他们甚至朝集成电路字发展。

小型,越小越好,这是电子所的执念。

同时因为小型化,电路板可以是实现更多的功能。他们把从德国人手中得到的阴极管显示技术发展成了用于雷达的显示屏。并正在实现彩色显示。

同时发展的还有电磁技术。电子所正在迅速分化为好几个研究所。

只是这些人都很低调,张春一次到绿湖开会时见到下面黑压压的一片人,真正留下印象的人却没有几个。

这就是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性格和行为上的区别。

1921年10月,马林在上海与孙中山的代表张继见面,建议中国国民党选派代表参加远东劳动人民代表大会,表示希望能与中国国民党建立联系。张继邀请马林前往广西桂林。

11月,米洛尔传过来的《消息报》称赞孙中山为中国的“激进分子”,共产国际指责北京政府,赞扬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

12月马林到达广西桂林,在北伐大本营与孙中山商谈国民党与共产国际合作问题。

奇妙的是孙中山沿用了张春的一些说法,说马克思主义里面的天下大同思想,中国的经典学说早在两千年前就都已经说过了。不过孙中山同意中俄两国“在反抗四国联盟方面必须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马林将此次会谈写成的纪要传给了各省的党小组,荆州也得到这份会议纪要。

由于荆州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惊讶。

从10月开始,王占元可能在湖北看不到希望,所以根本就没想过在湖北长期待下去,于是大肆搜刮财务。湖北不断发生驱王运动。湘军赵恒惕、夏斗寅发兵攻袭鄂南,孙传芳战败退守广济。曹锟、吴佩孚把张春和黎天才没办法,但是早就想赶走王占元。所以以援助湖北驱除王占元的名义发兵,由吴佩孚亲任援鄂总司令,派萧耀南率二十五师开赴武汉三镇,第八混成旅旅长靳云鹗为前敌总司令,率部进驻茶庵岭。孙传芳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袖手旁观,王占元被赶走了。

吴佩孚部陆陆续续和张春有些小战斗,但是无一胜利。只好看着张春占着湖北的中心地区。

吴佩孚也知道自己不能像王占元一样自己做湖北都督。而是让湖北人萧耀南做湖北督军,自己回河南去了。

萧耀南亲自到荆门拜见了梁启超和张春。说鄂人久盼自治,理应相互守望。

张春因为需要对襄阳进行治理,并经略鄂西北。所以算是签订了一个和平的协定。

第四十七章毛石山的勤勉

1922年春节的时候,梁思成从美国回来了,孤身寡人回来的,他拿到了建筑学博士的学问,但是美国没有让他带一张纸片回来。让暗中接回他的林长民和伍豪非常气愤。

梁思成回来就在建筑系讲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并建立两个力学实验室。这是梁思成根据吴咏恩和林徽因的提示,在美国实验室里验证过的一些知识。他回来的时候把实验记录全部毁掉了。不过知识印在了脑子里。

邝荣光应邀参加了在北京的中国地质学会。不过非常低调,他邀请李四光到新民大学矿产系讲课,李四光没有答应。邝荣光回来后就和蔡元培商量将矿业学院改成地质学院。因为地质不仅为矿产服务,还为建筑和建设服务。蔡元培答应了。进入三月,按照马林的意识,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成立,李大钊被推选为书记,这是他主动请缨的结果,因为此时去上海,还是非常危险。本来张国焘李达他们推举的人选是陈庆同,但陈庆同拒绝承认这个中央执行委员会,再加上他的脾气太硬,张春怕他到了上海会出现不可预见的后果,所以换上稳重一些的李大钊。

陈庆同还是在新民报开炮了,他认为中国的党派不需要认苏共为上级,与共产国际也是朋友关系。中国的党派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办,不应该服从什么人的安排。

其实他是为中央执行委员会设在上海感到不满。

还在广州与国民党一干大员进行沟通协商的马林连忙写信来解释,说**应该与国民党进行合作。以快速获得革命胜利,中央执行委员会设在上海,方便与国民党交流。为以后的国共合作打下基础。

张春回信表示同意马林的想法,但是陈庆同的想法有其道理,**理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作为宣传主任的李达在新创刊的《共#产#党》月刊中,转载了陈庆同的文章,实际上是表示认同。苏共则来电斥责。张国焘私自以组织主任的身份前往莫斯科去见列宁去做解释工作。以此同时,全国的工人运动便此起彼伏,这也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并不认可张春进行农民运动主张的表态。

李大钊受命是维持党内团结。荆州方面也保持了低调,陈庆同也意识到如果真的造成分裂,会引起不良后果。所以新民报只是宣传鄂中自治的各种政策和学术理论。并不批驳。所有的批驳文章都是基于国家层面,而非党派层面。

由于李大钊去了上海,鄂中自治政府没了主席,这个位置本来郭华呼声最高。但是郭华坚持认为自己主管监察工作。不宜担任政府首脑。梁启超的人大主任他都不想当,总想着回新民书局做自己的出版工作,也不愿意去当这个政府主席。

所以原本主持工商工作的孙镜升任主席,蔡和森调回荆州辅助孙镜工作。鄂中自治政府就又多了一个女性高官,向警予担任了枝江县县长。

张春与毛石山在张明的第四师成军并形成战斗力后,准备一起带着警卫团到保康,以缓解张天的压力。此时的周荣陷在随县,大洪山山高林密。土匪如毛,随县人口又少。不能自保。随县和钟祥道路打通后,随县的形势略有好转。但是剿匪任务依然繁重。连守在天门的张霖越,也抽掉了一个团从京山向随县方向收缩。

应城的陈继祖和京山的张扬不得不各自成立守备团,以防止武汉方向的异动。刘英的精力几乎全部花在这个方向的协调上面。

张明的第四师组建也是采用了以前的办法,从各师抽调骨干,把张明的新战士打散分到各师,以老带新,几次整训后,第四师已经与其它师的战斗力相差不大。只是把刘英这个组织部长忙得够呛。

张天是一个战将,他长期担任侦察工作,带的部队都是特种部队。所以第三师实际上也是一支战斗部队。他们不比周荣,周荣的战士都是有着十多年军龄的老战士,他们在剿匪过程当中能够分散成了排,既能作战,也能进行稳定地方,甚至顺带搞一些地方建设。而张天对于政务就不是太熟悉,张天一个师盯在襄阳偌大的地盘上,也够难为他的。

所以顾明主动接过了参谋部和军事学院的工作。张春就带着毛石山和参谋部的一个警卫连前往保康。警卫连的战士也都是老战士,下到一线部队都是连排长的角色,安全性应该没有问题。

张春对毛石山的培养,大家都看在眼里。当然毛石山的勤勉,思维,应变能力等等都是上佳,已经在参谋部和党内有了一定的声誉。

其实毛石山最可怕的就是勤勉,他是个学习狂和工作狂。这也难怪他后来有那么高的成就。

与毛石山声誉相当的还有蔡和森,这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实干家角色,短短几年从学生到县长,再到政府副主席,就和他的这种工作作风有关。

而伍豪虽然被蔡和森大骂一顿后,对工作专心了很多,但是花样美男的形象掩盖了他工作能力的表现,何况此时他确实是在恋爱当中,这个时代的伍豪可不是一个什么独身主义者。

不过伍豪和张若茗之间出现了矛盾,张若茗也许是出生富豪家庭的缘故,她认可张春的社会主义研究理论。但是对更进一步的**理论却有些抵触。而伍豪是一个极讲原则的人,他认为既然党纲里面写了,就算有不同意见,也要执行。外联部对于外联人员的要求要比其它地方更加严格,他们很多将到各地执行任务,没有极强的党性是不行的。

伍豪这一点分得很清楚。所以就算是爱人,也没有半点动摇。

两个人开始闹别扭,准确地说是冷战。因为伍豪不是那种能和你大吵大闹的人。

蔡和森和向警予倒是劝了张若茗几次。然是张大小姐也是有脾气的,效果不佳。

张春每次出去都会根据任务选一些学生。

这次也是一样。

伍豪心中有些苦闷,他特意找了过来,想跟着一起去。但是张春说该面对的总要面对,这是革命者最基本的素养,拒绝了。

学生们还是以农业和林业、环境、军政居多,不过这次林徽因坚持要跟着去。因为梁启超和林长民两个人极力撮合她和梁思成,小姑娘害羞了。

只是没想到梁思成也要去考察道家建筑,鄂西北特别是武当山是道家圣地,规划设计院使用了一些传统建筑中的屋顶和承重结构,特别是对于通风的一些奇思妙想,居然都是从道家建筑中提炼出来。梁思成早就提出来要去看看。

林徽因不知道梁思成已经报名,这次算是自投罗网。

只是梁思成比她还要害羞。梁思成的身体素质还算不错,但是和组里的其它同学就差远了,甚至还不如林徽因。一片活蹦乱跳的孩子们中,梁思成秀气得像个小姑娘,所有的同学都下意识地要照顾他。

张春发现了一些新鲜东西,他发现有些同学的胳膊上绣着一朵小梅花印记。而凡属有这个印记的孩子,身体素质都要好于其他人。有一个女孩子有两个梅花印记,张春觉得她已经有了去行动组的资格。当然去暗月就还差一点。

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是孩子们自己弄出来的东西。是按照力量,速度,闪避能力,耐力而测试出来,表明这个人的身体素质到了什么程度。

由于学院所属的林区越来越危险,他们自己规定,一个队伍中,至少有一个二花学员。因为二花学员能够对付狼。就是对上老虎,也有引导队员逃跑的能力。

三花学员就不畏惧老虎了。而三花以上就是星,和军队战士的星一样。一星学员,进部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成为星级学员成为了孩子们的梦想。

林徽因据说只差一点就能评上花。梁思成是最差的一个。所以受照顾是理所当然。

这些东西因为刚刚弄出来不久,还没有得到学校承认。考核身体素质还算有个指标,但是有些其他专业也在学评级,比如据说还弄了一个智力等级,结果被蔡元培知道后严厉批评了一顿,因为蔡元培认为人只有勤奋和懒惰之分,没有聪明和愚笨之分。

张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