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防化尖兵-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越从来不吹牛逼,他点点头,说道:“害怕!”
“爽快,你可比某些只会高谈阔论地实在多了!”胡一刀哈哈大笑:“不瞒你说,我也怕!”
他说完这一句,然后指着另外四个人道:“不仅我,他们也一样!王德龙,你呢?”
王德龙离尾舱门最近,风就是从他这个位置刮进来的。他背着伞包,抓着护手,向下眺望着,他想看穿云层和云层里的暴风雪,可吹进来的冰渣子和雪花迷住了他的眼镜,他戴上了防风镜,然后回过头来,“我不害怕!我进空突营为的就是这一天,要么死在敌人的枪口下,要么融化在碧蓝的天空里!胡连,我第一个跳!”
“算你有种!”胡一刀笑骂道:“但是想抢第一的位置,你还不够资格!所有人都听好了,我第一个跳,王德龙跟紧我。王德龙之后,每三秒一个。我们地面见!”
六只拳头碰撞在了一起,胡一刀在防风镜的后面把每一个人重新看了一遍,然后义无反顾地冲向了天空。
接近着王德龙也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了……
杨越就那么看着一个人一个人地消失在了狂风暴雪之中,他们的身体在天空中翻滚,被吹得可能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他们看不见地形,不知道地面情况,他们可能会撞在山石上,可能会落进深坑中。
他们从这里跳下去,可能会死。也可能落地之后,就此失去联系,然后冻死在没有人烟的冰天雪地之中。他们的尸体也许永远都找不到,等高原上的夏季来临后,会成为野兽的食物,乌鸦的口粮。他们身上的衣服会慢慢地风干,等被人发现的时候,他们也许只剩下了一具白骨,和没有任何标示的布料。
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一名烈士,就只在这一跳之间。
迈出了那一步,死神就在招手,而留在机舱里,也仍然让人心悸。
尾舱门缓缓地关闭,肆虐的寒风也终于消停了。杨越看着老兰州,老兰州也看着杨越。
C队跳得如此从容,连豪言壮语都没来得及说。可这就是事实,他们来了,然后上了飞机,然后到了地方,然后跳了下去。
就是如此地简单。
没有那一句经典的:请等待我们胜利的消息!
也没有那一句豪迈的:天山雄狮,决战决胜!
口号,永远都只活在宣传片里。
他们在临跳下去的那一刻,心里在想什么?杨越试图去触摸他们的内心世界,诚如胡一刀所说,他并不是一个毫不畏惧的人,可他是一名中国军队的特种军官。当他站在舱门前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比他更清楚,跳下去意味着什么。
但是他跳了。
因为他的身后,还有他的弟兄们。
也因为在这云层之下,还有几百甚至上千人的生命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他可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但这任务本身就是高尚的,无论他们的内心在想什么,只要跳了,就是英雄!
“夜莺,接C队频道!”老兰州在电台里吼。他的胸口剧烈起伏着,这几分钟不仅是杨越最难熬的几分钟,也是所有在等待C队消息的人这一辈子最难熬的几分钟。
杨琪亚早已经准备完毕,只等C队跳伞,立刻将他们的频道转换到公共频道之中。
电流声。
仿佛没有尽头的电流声,一直在耳脉里“滋滋”作响。
杨越看着手表,八百米低空跳下去,要在离地两百米的地方开伞,人在空中要飞六百米,将近十秒钟的时间。然后他们才能打开降落伞,否则高度太高的话,狂风会把他们吹得乱七八糟,甚至更容易发生意外。
眼镜蛇在跳伞之前,教他们数数,数到八再开伞,应该就差不多快到地面了。这些人从来没有在这样的天气中完成低空跳伞任务,所有人心里都没底。
大约过了一个世纪,杨越听见了一声哀嚎:“胡连!胡连!”
老兰州听出来了,这是王德龙的声音,从时间上来看,他应该已经落了地。可那声音中充满了痛苦,杨越有些紧张,他想说话,但他没敢打乱地面的通讯。
“胡连,我是王德龙!胡连,听到了吗?你在哪?”
“你要是知道我在哪的话,麻烦你告诉我一声。”胡一刀的声音传了过来,让杨越着实地松了一口气。
“胡连,你在哪,我受伤了!”王德龙的语气很急促,他使劲地吸着空气,道:“我一开伞没两秒,就撞在了山上。我现在感觉脚断了,胸口也痛。”
老兰州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插嘴道:“夜莺!确认王德龙位置!”
“夜莺收到,王德龙身上的信号追踪源的位置已经发送到个人通讯终端,胡连,你能从那里看见王德龙。”
“没有用!”胡一刀道:“我下来的时候也摔了,装备撒了一地,我的通讯终端现在碎了我一身,到处都是零件。我的脖子还被碎片划了一道口子!已经采取了止血措施。地面条件太恶劣,我掉进了一条冰河里,浅是浅了一点,但是我也差不多湿透了,其他人呢?其他人怎么样?”
“二号安全着陆,目前正在向你靠拢,胡一刀,王德龙,你们都坚持住!”
“五号安全着陆,我的位置较远,大概离你有七公里左右!”
“三号,四号?”胡一刀靠在河堤上,大口地喘气,“三号,四号,活着的话,跟我吱个声!”
“四号……四号在!”耳麦里沉寂了一会,响了起来,“四号情况不乐观,我挂在了电话线杆子上!伞兵刀在天上就被风吹飞了。谁离我近,赶快过来放我下来,不然我就跟电线杆子冻在一块了。”
“你等着,马上来!”二号说:“我先去看王德龙,然后和胡一刀汇合,撑住了!”
所有人都联系上了,可唯独少了一个三号,胡一刀在通讯频道里骂娘,“三号,三号回话,三号你特么哑巴了三号?”
杨越刚刚松的一口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提心吊胆起来。
老兰州捂着脸使劲地搓了几下,再等等看吧。
第466章 激光指示
十六师进入山区计划分两个方向,一是炮团从陆路推进,他们来的比较早,和稍晚时候到达的军区工兵直属队一起开辟通路。进山的路还好,可是越往上,越往里就越难走,卡车上了防滑链也依然止步不前,因为降雨和狂风的原因,很多险要路段都出现了塌方情况。地方狭小展不开大部队,炮团上去了两个炮兵连搬的搬、挖的挖、填得填,可在盘山公路上,六个小时也只前进了十七公里,遥不可及。最后指挥部出于无奈,只好命令部队丢下全部车辆和装备,只带口粮和药品徒步进入震区。
第二个方向是空突营在震区外围往里收紧的口袋,D队分六个方向从空中进入震区外围,确认排查每一个居民点的受灾情况,按受灾轻重缓急,需要支援的时候,直升机会回来接十六师师直部队,空突营交接完毕之后,再前往下一个点。然后再往里,就飞不进去了,进入震区的部队从四面八方往中心区域靠拢,同时也都承受着恶劣的天气和地形影响。
杨越和老兰州降落在临时机场上,下了直升机的时候,丁开他们已经回来了。
此时天色已经擦黑,杨越看了看表,才八点多一点,按道理说海拔越高,天黑的越晚。可是天气太过恶劣,连太阳也不肯多在天上呆一会儿。
几个排长商量着和老兰州、杨越碰个面,因为听夜莺说C队目前情况不太乐观,他们一直在等进入震中的命令。
尤其是天快要黑了。
杨越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知道天黑意味着什么。天黑意味着视线受阻、地形不明、温度骤降。
最关键的是,C队现在都还没能集中在一起。C队二号检查过了,王德龙重伤,只剩下喘气的份了,和他比起来,胡一刀情况稍好,但也仅仅只是稍好,二号找到他的时候,他都已经快要被冻成冰坨子了,那地方四面无遮无拦,连个躲避风雪的地方都没有,连胡一刀他自己一开始都还不知道,他的一条腿落地的时候磕在了石头上,已经骨折了,移动不了。
五号挂在电线杆上,现在情况也不乐观,最让人担心的是三号,完全没有任何消息。
他们急需支援。
“老兰!”杨琪亚从夜莺的帐篷里冲了出来,“快,紧急情况,王德龙呼叫!”
几人连忙赶到了D队指挥部,杨越走进去的时候,发现杨琪亚的眼眶红了。他心里想,怕不是王德龙出事了?
老兰州拿着对讲机,语气急迫:“王德龙,我是老兰州!”
“老……老连长……”对讲机里的王德龙语气已经十分低沉,他似乎是在用全身的力气和老兰州通话:“我……这里风小了……我帮……我帮你们找到了可以机降的开……开阔地……”
“王德龙……”老兰州捏着通话器的手用力过猛,手指上泛着没有血色的白色,“你不是受伤了吗?你怎么找到的啊?”
一旁的杨琪亚立时就哭了,“他说……他说他爬了七百多米,他爬到了他摔伤的山顶上……”
杨越咯一声,牙关紧咬。C队的二号报告说,王德龙摔断了一条腿和六根肋骨,根本就不能移动,他只能把王德龙扔在半山腰上,给他盖上行军毯保温。可是二号才刚刚离开,他就离开了他的避风港,那七百多米对他来说,那是生死的距离,他用了将近两个小时,才爬上了山顶。
一寸一寸地挪。
王德龙似乎在笑,“老连长……你们快来……我觉得,我觉得我快不行了!”
“马上到,你坚持住!”老兰州连忙放下电台,从杨越身边挤过去,“丁开,集合!立刻集合!”
杨越也冲出了帐篷,去了十六师师医院所在地,因为震中进不去,医生也进本坐着直升机跟随部队去了外围,现在留守的只有两个医生,六个护士。
杨越一把拉住了他最熟悉的慧欣,“跟我走!快!”
慧欣正在吃晚饭,一看杨越的表情就知道出了急事,连忙放下碗筷,背起了医药箱,杨越骂那还在发呆的医生:“愣着干什么,走啊!救命啊!”
那一声被他这一吼,筷子都掉在了地上,慧欣帮他拿了一堆的器材,三人背了几包的药品和装备,最后登上了直升机。
082正在调试,杨越拍了拍他头上的飞行盔,“救济,八百米高度机降,地址稍候传输过来!”
“马上起飞!”082一边咬着馒头,一边联系了指挥部空管,确定了航线,螺旋桨飞快地旋转了起来。
“夜莺!确定王德龙位置!”
“夜莺收到,王德龙位置发送给082!”杨琪亚的声音哽咽着,在联络指令之外带着哭腔道:“你们快把他救回来吧……”
杨越本来还能忍住,可一听杨琪亚这催人泪下的语调,顿时绷不住了,眼睛一热,两行眼泪就掉了下来。
老兰州一直都在联络王德龙,可是却没有丝毫的回音。082飞着飞着,却道:“前方有激光定位指示!”
杨越一看那位置,和夜莺一确认,的确就是王德龙身上信号源追踪到的同一个地方,“应该是那,没错!他给我们标定了机降点。”
“降落,降落!”老兰州在耳麦里急速地说道。杨越感受到舱门侵入的寒气逼人,但风声明显比第一次过来侦察的时候要小了许多。高原上的气候十分古怪,白天风大,夜晚风小,早晨的风又更大。太阳一落山,那风感觉就像追着太阳而去了。
082稳稳地把飞机降低到了八百米的高度,就算打开了机鼻上的探照灯,眼前也仍旧是一片漆黑。他只能通过地形以来确认自己的安全位置。
直升机悬停了十几秒后,螺旋桨吹开了机腹下的冰风雪雾。
杨越眼尖,从舷窗外一眼就看见了在这冰雪之下的地面,离他们只有十米高的距离。杨越二话不说,使劲一把拉开了机舱门,老兰州感觉一阵飞雪漫入,紧接着眼前一花,杨越的身影就消失在了门外。
谁也没看清,杨越是拽着索降用的绳索,嗤一声就滑降到了地面去了。
第467章 接着走
老兰州扔下去了几根荧光棒,杨越顶着巨大的风,绕着直升机转了一圈,在地上摆了一个十字,082在杨越确认地面安全之后,缓缓地把直升机降落了下来。
D队紧随其后,立刻赶到机降地点,三架米171前后脚送着四十多人到达了安全地带,丁开带着一排第一批抵达,然后突击排的十几个弟兄站在那,默默地看着杨越抱着王德龙瘫软的身体正在哭天喊地。
他倒在了离机降点二十米的地方,杨越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因为高原肺水肿并发了脑水肿,而且还因为骨折并发了张力性气胸,找到他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生命体征。
医生只看了一眼,就缓缓地摇了头。
他临死之前,都还死死地抱着他手里的激光引导指示仪。
他的眉毛上、睫毛上都结满了冰碴,他的两眼紧闭,嘴唇发紫。
杨越跪在了地上,就和他当初在喀拉昆仑山上他抱着张朝封一样,他就是觉得,生命为什么会这么脆弱。八个小时之前,他还活蹦乱跳,他说他要跟着C队一起跳伞,没人相信他是真的不怕死。
可是当他就这么死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杨越觉得他是真的小看了这个他一直看不顺眼的人。
他好后悔。
这个比他大三岁的人,今年也才24啊!
二十四岁的社会青年,他们还在泡吧、喝酒、吹牛,也许还在读书、考试,商量着周末的踏青和野炊。
可是同样二十四岁的王德龙,却已经永远躺在了这荒无人烟的帕米尔高原上。
他得偿所愿,牺牲在了最需要他的地方。
随后的增援部队很快赶来,趁着夜里风小,十六师师直部队,防化连、通信营坐着直升机赶到。他们顺着王德龙爬上来的那条路下到了乱流横生的山脚下,搭建起了第一联络集结点。这里离最近的村落约为二十公里左右,强行军的话,三个小时就能赶到,所有人员轻装简行,分四个方向扑向了生死未卜的干城百姓。
后续部队已经编号完毕,准备陆续抵达。他们曾经向疆南军区司令部、全疆军区司令部、西北军区司令部甚至中央承诺过,就算是爬,也一定会在二十四小时内抵达受灾中心地域。
至此,空突营C队的任务完成了。
他们是空突营的精英,但付出的代价让人揪心。
三号消失得无影无踪,四号捆在电话线杆子上足足等了四个小时。最后被D队找到的时候,已经严重冻伤。全队六人,只有二号摔在了河滩松软的枯草地上才侥幸没有受伤。
降落伞在这暴风雪中,就如漂浮在狂风骇浪的大海之上,更如怒涛中的浮萍,随风而去。
杨越往自己的嘴里塞了四个馒头,肚子已经撑不下了,可是他还在吃。
牛再栓走的时候,那眼神充满了和他一样的神色。现在的防化连,是交流干部的坟墓,倒在防化连副连长这个位置上的,前有胡坤,后有王德龙。可偏偏这两个人,都是杨越从心里看不起甚至看不顺眼的那种。而就是这样的人,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内心。
他们尚且如此,杨越的心中就更加好战了。
帐篷的门帘被掀开了,慧欣和老兰州走了进来。杨越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接着继续吃馒头。
“喝点水!”老兰州递上来一个冰冷的水壶,杨越接了过来,听着耳畔边帐篷被风吹起的声音。
“我们去哪?”杨越一边咽着,一边道,“找C队的三号,还是去救灾?”
“我已经让丁开带着人去找三号了,指挥部让我们稍作休息之后,去西北方向的噶什。”他从兜里掏出了地图,铺在了杨越的面前:“这里是比较远的一个点,三十公里不到。做好夜晚行军的准备吧。”
杨越看了一眼慧欣,“你也去啊?”
慧欣点头道:“是!杨连长,我们师医院大部分都还在外围,目前只有六个护士,我跟你们走。能帮忙处理一些轻伤病患,明天天亮之后,应该还会有人来。”
老兰州补充道:“夜莺说,气象台的卫星云图显示,明天的天气会好一些。”
杨越点点头,“那不说了,出发吧。”
他看了一眼手表,十一点二十分。
直升机还在频繁起降,尽可能地多输送一些人员。源源不断的部队从山顶上下来,有汽车营的、侦察营的,甚至还有防空团的一部分人。他们正好在离帕米尔高原不远的地方驻训,师直部队调动,他们也请战参加了救援。
最新的数据表明,整个帕米尔高原都在行动,边防武警部队已经从边界线回撤,进入了干城。那边的情况比较严峻,需要大量的救灾物资,疆南军区的黑鹰直升机运完人员开始运物资,帐篷、食物、药品、水、发电机,一飞机一飞机地运过去,而跟着空突营一起来的米171也基本没有停过,震中区域没办法输送重型机械,进去的人员也只是初期应急救援,不需要太多。后方工兵单位的机械推进来,打通了陆路,正式的救援才能真正的展开。
几千人都在披星戴月,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尽快地赶到受灾地区。
徐爽听说空突营的在这,就跟人打听杨越的消息,刚好一转头,就碰到了那个熟悉的胖子。
杨越穿着羊皮大衣,嘴里喷着白气,在应急照明的灯光下,脸上显得有些憔悴。徐爽迎了过来,给杨越一个熊抱。良久,他才放开了一身潮湿的那个人。
“都听说了,你们空突营,好样的!”
杨越勉强地笑了笑,“没空跟你废话了,等我回来,一起喝一杯。”
“行啊!就算撤职吃处分,这杯酒我也跟你喝!”徐爽一拳锤在了杨越的肩窝,后者踉跄了一下,杨越站定了脚步,“别愣着了,各就各位!”
徐爽打了个响指,回头大声道:“武侦连的听好了!空突营的弟兄用命给我们开辟了一条通路,我们要怎么走下去!你们怎么说!?”
身后几十个声音异口同声:“接着走!”
第468章 鼓舞
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就算是重型机械化步兵师的十六师,还是快速反应部队的十四师空突营,在寒风大雪的帕米尔高原上,仍然只能用两条腿开起十一路向前进。
老兰州抱着一个氧气包正在吸氧,下山的时候因为天黑路滑,他摔了一跤,这会儿高原反应上来了,有些吃不消。
慧欣瘦弱的身体裹在厚厚的大衣下,她还背着一只医疗箱。D队帮她承担了很多医疗物资,担架、输液架、整箱的生理盐水、葡萄糖、消炎药、成包大卷的绷带等等等等,但这只医疗箱她却不愿意交给别人。
那是她的武器,就如士兵的枪一样。
在海拔三千七百多米的山谷峡地里前进,大雪掩盖了路面。大片的雪花在人群里落下,和他们的脚步声一起,沙沙地落地。杨越扣紧了防寒帽的护鼻,让自己已经冻得僵硬的脸感觉到鼻孔里呼出来的热量,他拿过了老兰州扛着的铁锹,放在了自己的肩上。
老兰州点点头,谢谢。
杨越问:“感觉怎么样?”
“脚底发飘,其他还好。”老兰州深呼吸一口,试图扯下鼻孔塞着的氧气管,杨越摁住了他,到地方再说吧,行军劳累,注意保持呼吸频率和体力。
杨越自己其实也是两腿灌铅,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是连在一起的,但是环境比昆仑山要好很多,这里能看到草,有高大的沙枣树和红柳树。他记得,公路边还有白杨,有植物的地方,氧气含量会高很多,但那是二十多年前的记忆。他不知道他们离公路还有多远,休息的时候他看过地图,总觉得自己从机降点往前挪动了一小步而已。
两个小时后,队伍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因为探路的弟兄在电台里说他们看见了倒塌的房屋。
杨越赶到队伍的最前面,慧欣也大口地喘着气,跟着上来了。
二排长赵德志和三排长冯志军两人已经小跑着在前面,杨越脑袋里嗡嗡嗡地,感觉进气没有出气多,但咬了咬牙,想跟上去。
慧欣道:“杨连长,锹!”
杨越这才发现自己还扛着两柄锹,于是一手一个,把它们塞给了二排的弟兄,随即便感觉一身轻松,他甩着脚底板上的积雪,上了一条不高的土坎,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白雾茫茫的一片,别说倒塌的房子了,就连个影子也看不见。
前面三十多米的地方,二排长在那喊:“杨参谋,老兰州,这呢!”
杨越使劲地瞪圆了眼睛,仍旧是啥也看不见,他下了土坎,往前走了没十米,突然觉得得脚下一拌,整个人就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雪地上,他起身回头一摸,感觉松软的积雪下,好像有一堵墙?他刚才就是被墙头绊倒的。
杨越心里起疑,雪是大,但没道理能把一堵高墙给埋起来,二排长回来接他,伸着一只手,拉着杨越到了他们的身边。杨越抬头一看,加上探路的弟兄,两个排长也都呆在这里。感觉前面有黑乎乎的东西,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前面是真有几座房子,但因为地震导致地面塌陷,整个都陷进了裂开的地缝里。
“照明!”杨越大吼道。
后面三排的弟兄立刻赶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