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恪突然问道,“陈其,你怎么没有射到猎物?”
陈其道,“殿下的安危重要,末将是来护卫殿下的,不是来射猎的。”
“胡闹。”
李恪不悦道,“你上午是怎么答应本王的,下午你不要跟在我身后了,多射几只猎物给本王展示展示你的骑术和箭法。在这里都是自家兄弟,安全不会有什么问题。”
“诺。”
陈其道,然后和鹰卫开始收拾中午饭。
秦怀玉等陈其走后说道,“三弟,你这个侍卫长可是很敬业啊。不过我看到他马背上四石的功,可见他箭法不比你差啊。”
李恪听了秦怀玉的话,呵呵一笑,他知道陈其天生神力,因为没有五石的弓,才拿了个四石的。然后,将陈其的扛鼎之事告诉了大家,大家听完李恪的叙述,对陈其开始敬佩起来。
众人又开始谈论各自在射猎过程中的精彩表现,而在这个时候秦怀玉问柴哲威,“哲威,我发现你今天收获不少啊?”
柴哲威看了一眼李恪,笑了笑道,“我跟在三哥身边,还能没有收获?”
众人大奇,李宗问,“四哥,难道三哥教教授你什么秘诀了不成,你不妨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四哥,你怎么知道跟在三哥身后就有猎物啊?”
尉迟俊傻傻的问道。
“没什么啊,我听了三哥说的一句话之后似乎有所明悟。所以,才在射猎的过程中精准无误。”
柴哲威神气的说,“三哥说过一句话,打猎的时候只要你能明白猎物逃跑的路线,就是它长了翅膀也逃不出你的箭下。”
众人听到柴哲威说出李恪的这句话后明显的陷入了沉思。好半天,秦怀玉突然说,“三弟这话太精辟了,简直就是箭术的真谛啊。”
程怀亮也道,“有三哥这句话,我今天输的不冤啊。”
李宗也是一副明白了的表情,只有尉迟俊岁数小,很有点理解不透。
李恪见尉迟俊还没有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就说,“六弟,不管是打猎,还是打仗,最终要靠的是实力。”
“我知道啊,三哥。”
尉迟俊说。
李恪严肃道,“你要记住三哥的话,抢得先机是战场不败的重要因素,它跟打猎一样,只要你提前判断出猎物逃跑的路线,你就能准确的把握它的目的,就能先发制敌。还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相信自己。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可是我们会犹豫,不够果断,怀疑自己,这样就导致失去了先机。”
“谢谢三哥的教诲,小俊明白了,以后一定会好好努力,不会让三哥失望的。”
尉迟俊坚定的说。
李恪的话不光是在教育尉迟俊,在秦怀玉和程怀亮、李宗等人耳中也听出了他话中所含的兵法韬略,不由的吃惊李恪什么时候对于用兵大战如此精通,难道他又有什么名师不成。
第三十四章 你就是武则天
下午的射猎时间成了陈其一个人在表演,由于李恪的刻意安排,让陈其展露一下自己的才华,所以,李恪的一帮兄弟倒也没有抢陈其的风头。
陈其没有辜负李恪对他的期望,射猎不少。特别是在射杀一只麋鹿的时候,让大家看到了他天生神力的震撼。
陈其和李恪等人在寻找猎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麋鹿。李恪刻意相让陈其,“陈其,你来。”
陈其领命,弯弓搭箭瞄准了百步之外的麋鹿。可是,麋鹿在陈其刚瞄准的时候突然从草丛中冲出,向着前方的树林跑去。
陈其没有追,他将四石的弓拉的满满的,一直瞄着奔跑中的麋鹿。就在麋鹿快要进去树林,快要消失在他的视线的时候,他松开了拉弦的手。
手一松,箭就像出了枪膛的子弹一样,带着强劲的劲道朝着麋鹿扑去。麋鹿本能的想躲避,可是箭的速度太快,比它的反应还要快,在它还没有做出躲避动作的时候,已经贯穿了它的身体。
箭的力度也非常大,在贯穿了麋鹿的身体之后没有停下来,依然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带着麋鹿的尸体往前冲了两米才稳稳的钉在挡在前面的一棵树上。
“好!”
李恪大声吼道,这才将还沉浸在刚才大力一射中的众人喊醒。然后,大家都为陈其强劲的力道和神奇的箭法喝彩。
李恪说,“陈其,你的箭法果然厉害,你竟然能提早判断猎物的方向,把握住先机,能将兵法精髓用到箭术上,难得啊。”
陈其有点不好意思道,“殿下,这还得多亏你今天的教导,要不是你说打猎的时候只要能明白猎物逃跑的路线,就是它长了翅膀也逃不出你的箭下的话,让末将有所感悟,末将也不会射的这么精准。”
“呵呵,照你这么说,倒是本王的功劳啦?”
李恪打趣道,“其实,本王说的话你能理解并这么快的运用到自己的箭术中,说明你在武略方面很有天赋,以后要好好努力。”
“末将谨遵殿下教诲。”
陈其严肃的说。
如此,在西山骑马狩猎,射的猎物很多,虽然大家也显得精疲力竭,但是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喜悦之情。一帮人骑着马在西山奔跑,秦怀玉说,“三弟,时间不早了,咱们是否要回去呢?”
“今天大家尽兴了吗?”
李恪问,“如果没有尽兴可以再玩一会,咱们不着急。”
“回去晚了,城门一关我们就进不去了。”
秦怀玉解释道。
“大哥,城门关了就让他们再开呗,难道他们想让堂堂的汉王殿下露宿长安城门外?”
柴哲威回过头对秦怀玉说。
“我看还是早点回去吧,免得爹娘担心。”
程怀亮说,“我们以后不是还有很多机会吗,何必争这一时半刻呢!”
李恪看到秦怀玉和程怀亮有如此的克制能力,对他们的表现很满意,于是道,“那就回去吧,过几天你们来本王府上,我发明了新蹴鞠,正好和大家一起玩玩。”
“三哥,你的新蹴鞠到底是怎么个玩法,非要过几天再说,要不我们明天去你府上?”
柴哲威对大家说。
“是啊,要不我们今晚就去三哥府上吧,看看那个新蹴鞠是怎么个玩法?”
李宗一提到玩就非常兴奋。
“五弟,别一天老想着玩,难道你忘了三哥对我们说的话,要勤练武艺,要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突厥过定襄吗?”
柴哲威对李宗开始教导起来。
“四哥,好像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才是吧?不是你说的不教突厥过定襄。”
尉迟俊提醒说。
“是四哥我改的,三哥说的对。但是,我们现在最主要就是不让突厥过定襄吗?”
柴哲威得意的说。
“看来四弟有当诗人的潜质啊。”
李恪调侃道。
“四哥,你以后做诗人了,我们打猎的时候还叫不叫你一起去啊?”
李宗打趣道。
“五弟,四哥今天没说你,你皮痒了是吧?”
柴哲威威胁李宗道。
李宗突然躲到李恪身后,“四哥,你来打我啊。”
搞的大家大笑不已,李恪看到兄弟们在勇武之外天真的一方面,不由的摇头微笑不语。
大家一路聊天,欢笑不断,不多时就出了西山。为了赶时间,回去的路上都舍小道而走官道。所以,大家骑马奔驰,速度比较快。傍晚的长安官道显得有点寂寥,但因为数百匹马的马蹄声,让这条没有生气的大道有了一丝的生机。
突然前方的队伍停了下来,就听见一个鹰卫喊道,“什么人这么大胆,竟敢堵塞长安官道?”
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上前说道,“将军,不是小人的车架堵住官道,是坏了不能动了。”
鹰卫不搭理汉子,下来径直来到马车面前,细细查看。果然发现车轴断为两截,显然是不能再走了。
李恪看到队伍停了下来,问身边的陈其,“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去看看。”
陈其骑马来到前面,见一辆马车挡在路中间,路旁边有个人在不停的和鹰卫说着什么。鹰卫看到陈其,立马跑过来回禀道,“将军,这辆马车拦住了道路,我问车主,他说车子坏了,卑职仔细查看了车子,确实是车轴断了,不能行走。”
陈其抬眼望去,就见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手里拿着马鞭,站在鹰卫的身边,见陈其看他,忙上前施礼道,“见过将军。”
陈其沉声道,“这是你的车子?”
“回将军的话,是小人的。”
汉子说话很恭维。
“车子坏了,你将它移开就行了,搁在路中间岂不挡住了过往的行人。”
陈其面露不悦,“后面的人上来几个,将车子挪开。”
汉子见陈其让人挪车,突然道,“将军不可啊,这是武长史特意拿回来给太上皇的东西,一挪车子怕被弄坏了啊。”
“给太上皇的?”
陈其问,“哪个武长史?”
“确实是给太上皇的,武长史就是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士彟。”
汉子提到武士彟,脸上明显的露出神气之色。
陈其对武士彟有所耳闻,知道他是高祖时的开国武将,深得高祖信任,“武长史在哪?”
“武长史和夫人带着公子还有小姐就在前面不远的桥边散步呢。”
汉子说。
陈其不再搭理汉子,回身朝队伍的后面走去。李恪和秦怀玉等人等了半天,才见陈其走了过来,问道,“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殿下,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士彟武长史的车子坏了,挡在路中间,听说武长史就在前面的桥边休息。”
陈其回道。
“武士彟?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李恪疑惑道。
秦怀玉见李恪有点疑惑,就对李恪道,“就是跟随高祖皇帝南征北战的武将军啊,他可是跟父亲大人一起打天下的名将啊。”
“原来是他?”
李恪好似明白了什么,“你说武长史就在前面?既然在这里碰到,那我们就去看看武将军。”
李恪下马,和众人在陈其的带领下来到汉子面前,陈其介绍说,“这是汉王殿下,要见武长史,你给我们在前面带路。”
汉子一听,眼前的青年竟然是汉王,立马施礼道,“见过殿下,殿下请跟我来。”
李恪随着汉子左转右转好不容易来到桥边,就见一个五十岁左右,身着一身青衣的男人和一个宫装夫人站在桥边,而他们身后还有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和两个女孩。李恪估计,大的那个应该是武华,小的可能就是武则天。
武士彟见汉子带着几个青年走了过来,而他们的身后还跟着几个军汉,就问道,“阿福,你这是?”
还没有等这个叫阿福的中年汉子回答,李恪率先说道,“李恪见过武将军。”
因为,武士彟少年从军,现在也是都督府长史。所以,李恪才会这么称呼。他身后的秦怀玉等人也都给武士彟施礼,“小侄见过武将军。”
武士彟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青年就是李世民的三儿子李恪,而他身边的这几个人竟然是大唐开国功臣名将的子嗣。看着他们精神抖擞,一身戎装的打扮,显得英武不凡。再看看跟在自己身后已经十一岁,但显得比较懦弱的儿子,心里感到一丝的凄凉。
他是太远文水人,当初是山西木材商人,为了理想去从军,结识李渊。从此官路享通,武德三年(六二十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相当于现在建设部部长)作为唐朝开国元勋之一,武士彠一直深受唐高祖信任并因此成为唐高祖时期的朝廷重臣。武德八年(六二五年)八月后,武士彠以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外放为官,本来唐高祖跟他说只外放半年,但不久(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李渊退位,朝中重臣全部换上了李世民的亲信。
所以,他对自己的仕途很担心,怕会引起李世民的猜忌,又或受到别人的排挤。所以,这次回京一是看看李渊,二是,看是否能够向李世民陈情自己的忠心,以免不影响自己以后的仕途。
所以,能在这里遇到李恪等人,让他很惊讶,显得有点仓促。他忙扶起李恪,对身边的夫人杨氏说,“夫人,这就是皇上的三皇子汉王殿下李恪。”
武夫人听完武士彟的介绍,给李恪施了一礼。然后,对她身后的三个孩子说,“还不给殿下请安。”
三人没想到眼前这个岁数不大的青年竟然是汉王,眼睛直直的看着李恪,待听到武夫人喊话,才忙对李恪施礼道,“武元庆,武华,武曌见过殿下。”
“你就是武则天?”
李恪突然直直的望着眼前不到六岁的武曌道。
“武则天?谁是武则天?”
武曌疑惑道,大家也为李恪突然说出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感到疑惑。特别武士彟和武夫人,他们不知道汉王殿下怎么突然会对他们的小女说“武则天”三个字呢?
李恪看到武曌的疑惑,再看看众人的反应,心理暗道,“自己刚才真是太大意了,武则天是后世人们对于武曌的称呼,这个时候她不该称呼这个名字。”
所以,他赶紧掩饰道,“本王刚才口误,令嫒长的确实有点像本王以前见过的一个叫武则天的女孩。”
武士彟见李恪这么说,也不再详细问他关于武则天的事情。而武曌听李恪如此解释,突然道,“你就是汉王李恪?皇上所说的‘英果类我’的三皇子殿下?那你刚才说的那个很像我叫武则天的女孩现在哪?”
“华姑,不得无礼。”
武士彟吼道,直呼李恪的名谓是很不礼貌啊,特别像武曌这样的女孩子。
武曌见武士彟吼斥自己,委屈的道,“我怎么了?他本来就叫李恪吗?我就想知道那个和我长的像的女孩子吗,难道我又说错话了吗?”
李恪见到武曌一副委屈的样子,对武士彟道,“武将军,没什么事,小孩子嘛。”
武士彟拱手歉意的道,“小女无知,让殿下见笑了。”
李恪不再纠缠这个问题,问道,“本王听说武将军的车马坏了?”
武士彟说,“只因路上赶的急,走到这里车子就坏了,派去禀报的家人还没回来。老夫也好久没有回长安了,所以和夫人还有三个孩子在这里欣赏下长安风景。”
“天色已晚,回去禀报的家人也不可能再出得城了,武将军如不嫌弃,可以跟本王一同前行。”
李恪说。
“那就多谢汉王殿下美意。”
武士彟也不推辞。
“举手之劳,恪不敢言谢。”
李恪说。
然后,李恪吩咐陈其把车上的东西一一拿出来,交给鹰卫,又让众家将腾出五匹马匹给武士彟。武夫人不会骑马,只能和武士彟同骑一匹。武华不会骑马,只能和武元庆同骑一匹。这样,就剩下武曌一个人。武夫人一看李恪身后都是军汉,没有一个女子,让武曌和他们同乘一匹马有点不妥,就说,“华姑,过来为娘抱你。”
可是武曌不干,她突然指着李恪道,“我要他载我。”
李恪听到武曌说要和自己同骑一匹马,差点从马上栽下来。武则天要和自己同乘一匹马?汗,这也太狗血了吧。
武夫人见女儿都这么说,自己又能怎么办。而武士彟也面露微笑的看着李恪,不知道他心里又在想什么。
没办法,李恪只能将武曌抱上马。经过这么一折腾,天色已经暗淡,众人不再耽误直奔长安而去。到长安城下的时候发现城门已闭,城上守将见城下一百多身着大唐军服的骑兵,问完话之后知道是汉王殿下李恪。虽然有明令禁止,但也还是开了城门。
武曌在进城后突然问李恪,“殿下哥哥,我可以这么叫你吗?你可以叫我华姑,爹爹和娘都这么叫我的。”
李恪看到还是一脸纯真的武则天,“可以啊,那我就叫你华姑了。”
武曌问,“殿下哥哥,那你说的那个和我长的很像的女孩子呢?”
李恪被问的不知该怎么回答,半晌才道,“死了。”
武曌听到李恪说那个长像自己的武则天死了,沉默了片刻,又问道,“殿下哥哥,他们怎么这么听你的命令?”
李恪笑道,“因为,我是王爷啊。华姑你问这些干吗?”
武曌天真的说,“我好奇啊,那华姑以后也要当王爷,让他们都听我的话,也让他们听殿下哥哥的话好吗?”
李恪听到武曌如此说,心里一突,“不会吧,难道武则天后来对权力的痴迷是因为今天自己的举动和对话?”
不过,他看了一眼在自己怀中怀着好奇的目光欣赏长安城景象的武曌,心里道,“其实,只要跟她相处时间长点,是可以改变她的。”
一行人在到了永兴坊武士彟的府邸时,武士彟要求李恪和众人到府上喝茶。李恪因为太晚,拒绝了他的邀请,说改天会登门拜访。然而,在李恪走了几步之后突然听到武曌对他大声说,“殿下哥哥,华姑觉得武则天的名字很好听,华姑以后就用这个名字了。”
然后,浅浅一笑,和武士彟等人进了武府。
李恪听武曌如此说,差点一个绊脚,心道,“我今天到底说什么了啊?怎么都应征在武曌的身上了。”
第三十五章 现代意义的蹴鞠
五日的时间对李恪来说不是很漫长,相反的,经过一天打猎,李恪又开始每天习文学武顺便打理王府中的事务。所以,不知不觉五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这天,李恪正在聚义殿前厅和他的结义兄弟秦怀玉等人聊天,就见府中下人禀报说,将作监苏大人前来拜见。李恪一听是苏志,记起了托他制作足球的事,忙让下人将苏志请到聚义殿。
苏志还是第一次来到汉王府,汉王府的气派让他有种走在皇宫大内的感觉。来到聚义殿,苏志没想到除了李恪之外,还有几个身份不明,但衣着不凡的少年。他给李恪行过礼后又给众人一一见礼,秦怀玉等五人怎么敢承受,都起身回礼。
李恪见苏志见礼已毕,请他坐下,热情的道,“苏少监能来本王府中做客,汉王府真是蓬荜生辉啊。”
苏志不敢承受,赶紧拱手道谢,语气恭敬的道,“殿下太过夸奖微臣,臣不敢当。”
说着,顿口气道,“微臣今日所来皆为殿下五日前在将作监所订之物。”
李恪心中高兴,道,“拿上来让本王看看。”
立即有两个鹰卫力士抬着一个箱子走进大殿,放在了殿中央。李恪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箱子前,迫不及待的打开箱盖,只见十个头颅大小的足球整齐的摆放在箱子中。秦怀玉等人也跟上前观看,柴哲威好奇地问,“三哥,这是什么东西?难道就是你说的新蹴鞠?”
“三弟,难道这就是你说的新蹴鞠用的球?”
秦怀玉问,语气不是很肯定。
李恪不及回答他们,亲手拿起唐朝的第一个足球,细细端详着,脸上掩饰不住的激动之色。足球的手感很好,里层是按照李恪的要求,用的是充满气的猪膀胱,中间隔着一份薄棉,最外面被十二块六角形状的上好牛皮密切缝制而成,却不露一丝线角,可见做工极为精细。
李恪将球在手中掂了掂,感觉重量跟后世足球不相上下,心中非常满意。就对苏志赞道,“苏少监真是巧夺天工,做出如此精致的球来,本王不知该如何感谢才是。”
苏志忙起身道,“殿下,此为臣份内之事,不敢请赏。”
李恪见秦怀玉等人对他手中的球很是好奇,笑着介绍道,“这就是玩蹴鞠用的家什,至于名字,恩,就叫鞠球吧,本王如今发明了一种有别于马球与蹴鞠的踢法。具体的规则,以及判罚的细节,我都写下来了,又让文案抄了多份。”
李恪一面说,一面走到靠墙的一张桌前,回来时手里已经多了一叠册子,五人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最后都落到了他手中的册子上。李恪将册子分发给五人,继续道,“鞠球的玩法,我册子上已经写的清楚明白,你们不妨现在就看,看完我们大家去校场演习一场。”
五人对于长安城所有的娱乐项目都已经玩腻味了,现在见李恪发明了一种新的蹴鞠,忙低头仔细研读起来,生怕踢的时候自己不懂规则,被判罚出场。
李恪目光转向苏志问道,“苏大人也一起去吧。”
苏志本来就好奇李恪这个球,现在见他还有新的蹴鞠踢法,自然很想见识一下,所以,没有推辞,李恪也叫人给了他一份册子。
随后,李恪叫陈其在鹰卫中选了二十来个身体敏捷的人,当做队员,顺便给了他一份册子,让他讲给鹰卫们听,把该记的都记住。又吩咐杨恩将马周请来,给了他一份册子细看规则,充当裁判。马周看到李恪册子封面上的“新蹴鞠”三字时,有些疑惑,听李恪解释后,便悉心观看起来,看完之后,不由对李恪的才智大为叹赏,竟然能想出如此复杂玩法的蹴鞠来。
见众人对规则看的差不多了,李恪吩咐杨恩先到校场准备,他们随后就到。杨恩走后,李恪有把众人聚在一起,详细说了下新蹴鞠和旧蹴鞠的一些不同之处,最主要的就是球门的设置,唐代玩的蹴鞠是一个门,而李恪按照现代足球的模式改成了两个门,大家都表示明白,李恪随即领着众人浩浩荡荡的朝校场而去。来到校场,众人看着有两个门的蹴鞠场地,由于有李恪解释在先,并不觉得怎么陌生。李恪将人分成两个队,他与陈其和几个鹰卫力士一对,身着黑衣;秦怀玉、柴哲威等人和其他的鹰卫力士为另一队,身着红衣。马周充当裁判,苏志负责计时。于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场蹴鞠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了。
李恪和秦怀玉分别担任两队队长,比赛和后世球赛一样,最先双方通过投铜钱确定场地,然后是双方队员相互问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