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骁骑(虎贲)-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亲,州牧之位理应由兄长即位,孩儿日后一定竭心尽力辅佐大哥,不让父亲失望!”打定主意后,陶应不等陶商开口说话,当即向陶谦恭声进言道。
“哦?应儿终于长大了,明白事理了,为父甚感欣慰。”陶谦微感诧异看着陶应,脸上露出一丝慈爱的笑容,轻轻点头笑道。
随即他目光转移到陶商身上,轻声问道:“商儿,你弟弟支持你继位州牧,你意下如何?”
“这、、、孩儿惶恐,唯恐力有不及,辜负父亲厚望!”陶商脸颊潮红,呼吸有些不畅,稍作迟疑后,恭声说道。
然而,他说话语气中充斥着难以言语的激动之情,加之脸上一目了然的振奋神情,这些都说明他有意于徐州牧之位,子承父业。
“商儿,如果你继位州牧,接下来如何应对曹操大军的进攻,又如何在乱世中保住徐州,不致陶家满门遭其他诸侯灭门?”陶谦神色平静地看着长子陶商,缓声问道。
陶商闻言错愕,一边留意着父亲的神色,一边思量着说道:“孩儿将沿用父亲御敌之法,宽仁待民,操练军士,随时提防曹贼领军犯境。此外,尽力挽留刘备三兄弟留在徐州,设法收为己用,如此可保徐州无忧。待徐州脱困之后,孩儿还将效仿父亲之策,远交近攻,与大将军、荆州牧刘表交好,时刻提防兖州曹操和扬州袁术,内修政务,外御强敌。”
说完话后,陶商看到父亲脸上没有一丝喜色,顿时躬身拜道:“孩儿恭听父亲教诲!”
此刻陶谦脸色深沉,却无喜怒,凹陷的双眼犀利逼人,却无责备之意。
静静注视陶商半晌,陶谦轻声问道:“商儿,凭心而论,你认为才能比之大将军李利如何?”
“大将军英明神武,以弱冠之龄执掌四十万西凉大军,治理西凉三州之地,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强盛之极。孩儿望尘莫及,自愧不如。”陶商闻声色变,恭声据实答道。
第564章陶恭祖一曲绝唱(下)
陶谦不置可否,继续问道:“比之兖州曹操如何?”
“这、、、不如。”陶商脸颊绛红,十分艰难地应声回话。
这时陶商已然感不妙,神色惶恐地抬眼看着父亲陶谦,心中诧异。
他想不明白父亲为何明知故问,大将军李利岂是自己可比,至于兖州曹操,就连父亲都不是曹操的对手,自己又岂是曹操之敌?不过他已隐隐感觉父亲话里有话,此番询问绝非无因,其中定有深意。
“比之孙坚之子孙策如何?”陶谦并未就此作罢,依旧神色深沉地追问道。
陶商神情犹豫,思索着道:“孙策心怀大志,不甘人下,屡屡试图拥兵自立,却接连受挫,而今率众投奔袁术帐下效命。其人勇武远胜于孩儿,文治如何不得而知,时运不济,至今仍无立足之地。因此孩儿、、、、、、”
“你不如他!”不等陶商把话说完,陶谦忽然插话道:“孙策素有大志,自然不是甘居人下之辈,否则为父早就将其收到麾下重用,怎会将他赶出徐州?然而,孙策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其武勇不在其父孙坚之下,有过之而无不及。适逢乱世,此等胸怀大志却勇猛刚毅之人早晚都有出人头地之日,只待一个契机,他便能潜龙出渊,一鸣惊人。因此,不是为父长他人志气灭我儿威风,与孙策相比,你远不如他。倘若我儿能有七分堪似孙策,为父定当全力支持我儿提领徐州,早早着手剔除境内心怀异志之人。可惜我儿文不能治理州郡、驾驭属官,武不能保境安民,挂帅出征征讨四方。哎,徒呼奈何!”
“孩儿知罪。请父亲息怒。”陶商闻声色变,脸颊苍白如雪,眼神中饱含不忿之情。但他没有当面顶撞父亲,而是起身坐在病榻边沿,轻轻拍着陶谦的后背,生怕他气坏了身体。
待父亲脸色稍缓,气息顺畅后,陶商低声道:“不知父亲所言何意?孩儿愚钝,请父亲明示。”
陶谦靠着床榻坐起,侧身看着陶商。轻声道:“为父知道你已经猜出来了,却不愿接受。我儿至忠至孝,心性敦厚,待人以诚,颇有君子之风。若是生逢太平盛世。我儿承袭余荫,未尝不可继任徐州牧之位。可惜如今世道纷乱。强者为尊。我儿文治武功皆是中庸之姿,并无过人之处。乱世当中,没有雄才伟略却身居高位者,必遭横祸,非但自身性命不保,还会牵连家小族人蒙难。祸及满门。”
说到这里,陶谦轻轻拍着陶商的手背,低声道:“去岁刘备率部救援徐州时,为父便已开始留心此人。而今将近一年时间。其人出身卑贱,却素怀大志,心志坚韧,为人处事面面俱到。加之此人勇武过人,又有两个结义兄弟鼎力追随,是以早晚都会有一番作为。然则,正如大将军信中所说,刘备其人面善心狠,眼下对你们兄弟恭敬有加,那是有求于为父,需要为父资助粮草和城池,以供他栖身壮大实力。等到他真正羽翼丰满之后,未必还会将你们兄弟放在眼里,到那时一切都只能靠你们自己了。
而今刘备手里已有两万兵马,再有关羽、张飞二人相助,羽翼渐丰,一旦他倒戈一击,我徐州危矣。故而,半年前,为父假意相让徐州,藉此试探其心,当时他碍于情面,又是初到徐州,根基全无,所以违心拒绝。近半年来,刘备四处走动,结交徐州士族豪强,尤其与掌管我徐州军械钱粮的糜家兄弟交往甚密。这些岂能瞒过为父的眼睛,而他大肆招募兵马之事,亦在为父预料之中。既然他如此处心积虑地觊觎徐州,为父索性成全他,就将徐州牧之位送给他又有何妨?”
“不可啊父亲!”终于听到陶谦说出心意,陶商和陶应兄弟二人闻声大惊,急声劝阻。
但见陶商急切说道:“徐州是父亲苦心经营多年的疆土,怎可拱手让与外人?”
“对呀!”陶应接声帮腔道:“多年来,父亲为了徐州六郡呕心沥血,煞费苦心,直到现在仍在为徐州安危劳心费力,以致于重病不起。可父亲如今却要将偌大徐州拱手让与刘备,此举孩儿不敢苟同,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
相比陶商之言,陶应显得格外激动,愤愤不平。
父亲陶谦不提刘备与糜家交往甚密便罢,提起此事,陶应就气得怒火满腔,愤恨不已。
据陶应所知,糜家之主糜竺有意将小妹糜环嫁给刘备为妾,结成姻亲之好。为此糜竺私下里资助刘备大笔钱粮,供他招兵买马,打造军械,大肆壮大实力。现如今刘备与糜环之所以还未成亲,便是碍于陶谦情面,生怕太过张扬,惹得陶谦生疑,节外生枝。
得知此事后,陶应气得几天吃不下饭,义愤填膺。刘备已经三十多岁了,足足比糜环大一倍,完全可以做糜环的父亲。而且,糜环嫁于刘备还是做妾,因为刘备早已成家娶妻。可是就算这样,糜竺甘愿将妹妹送于刘备为妾,也不愿意嫁给他陶应为妻。如此行径,陶应怎能忍下这口恶气,如何能够不生气?
当真是欺人太甚!
此时此刻,当陶应听到父亲欲将徐州拱手送给刘备之时,恍如晴天霹雳般炸得他脑海里一阵轰鸣,魂不守舍。因此他矢口否决,态度极其坚决,俨然一副与刘备势不两立的架势。
“应儿不必多言,此事为父心意已决,无须再议!”抬眼看着小儿子陶应满脸不忿之色,陶谦丝毫不松口,不容置疑地沉声说道。
随即,他神色稍缓,眼神中流露出慈父才有的关爱神色,轻声劝解道:“应儿喜欢糜家小妹,此事为父早已知晓,此前为父便向糜竺提过此事。可惜糜家兄弟眼光太高,推诿搪塞于我,婉拒了这门亲事。况且,据为父所知,那糜环刁蛮任性,虽颇有姿色,却从不对你假以颜色。既如此,应儿何必苦苦贪恋与她。世间姿色上佳的女子不计其数,与其在这样一个不喜欢你的女人身上浪费心力,不如找个温顺贤良的良家女人成亲。因此,前事就此作罢,往后应儿还需收敛心性,以免将来徒遭横祸。”
劝说陶应一番后,陶谦对长子陶商说道:“为父在徐州为官多年,尽心竭力造福一方百姓,但凡对徐州百姓有利之事,为父定然毫不犹豫去做。现如今,徐州只有交到刘备这样心怀大志的人手上,才可保全徐州百姓性命,免遭曹贼屠戮。
所以,为父别无选择,只能将偌大的徐州六郡拱手让与刘备。惟有如此,既能保护百姓,又能顾全为父一生清誉,亦可为你们兄弟二人留下一份大恩情。日后,只要徐州不失,刘备便要永远记住这份恩情,厚待你们兄弟二人;否则他有何颜面立足徐州?”
“孩儿牢记父亲嘱咐!”眼见陶谦心意已决,陶商和陶应兄弟俩纵有百般不愿,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恭声领命。
“嗯,你们将来一定能够看到为父的真正用意,无论谁想占据徐州,都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美事。”陶谦微微颔首,意味深长地低声说道。
随之他扭头对陶商吩咐道:“随后你去传令糜竺筹集七万石粮草、五万金送往司隶,这是我陶谦最后一次向朝廷缴纳粮饷,替天子尽忠,也给你们兄弟留一条后路。商儿,此次你亲自押送粮草,带上一万丹阳兵沿途护送,顺便将你母亲也送到长安居住,那里比徐州安全。将来一旦徐州局势堪忧,你们就去西凉投奔大将军,不求功名利禄,但求一生平安即可。”
“这、、、诺,孩儿遵命!”陶商欲言又止地恭声应诺。
陶谦十分疲惫地微微摆手,在陶商的帮扶中重新躺下,有气无力的低声道:“此事不必多问,大将军只要知道为父派你亲自押解粮饷,一切自然明了。记住,此次向朝廷缴纳粮饷是奉诏而行,并非馈赠。去吧,商儿快去快回,务必在两个月内返回徐州。”
说完话后,陶谦轻轻闭上眼睛,昏昏睡去,脸颊上仍旧挂着几分惆怅与不舍,额头皱纹中还残留着一丝高深莫测的智慧之光。
静候父亲入睡,陶商和陶应兄弟二人方才轻轻起身,替父亲盖好锦被,蹑手蹑脚退出内室。
“父命不可违,我等理应遵从。”临近府门时,陶商忽然扭头对陶应说道。
“嗯,小弟知道该怎么做,兄长多保重。”陶应闻声眼底闪过一抹异彩,当即点头应声。
待陶商离开之后,陶应平静的脸上突显狰狞之色,咬牙切齿地低声自语道:“糜环贱人既然宁愿做妾,也不愿意嫁给我,真当我陶应软弱可欺吗?等着吧,今日刘备抢走我的女人,他日定要你自食恶果!”
第565章袁公路审时度势
后将军府。
西厢别院内,一名哨骑行色匆匆跑进来,直奔别院正堂而来。
“呼!禀、禀将军,找到了,找到了!”
刚一踏进正门,哨骑来不及缓口气,当即急声说道,语气中洋溢着一丝喜气。
“找到什么了?”身着甲胄的乐进闻言起身,疾步走到哨骑身前,一把将他提起来,急声追问。
“找到夏侯将军了!”两脚腾空的哨骑急忙回话,生怕被甲胄勒住脖子,活活憋死。
“夏侯将军还活着?”乐进闻声松手,惊喜莫名说道,而被他提起来的哨骑则是一屁股跌坐在地,摔得“哎呦”惊叫。
然而,当哨骑听到乐进的话后,痛叫声戛然而止,麻溜起身,颤声道:“这个、、、将军,不是夏侯将军还活着,而是我们找到了夏侯惇将军的尸骸。”
说完话后,哨骑本能后退两步,唯恐再次重蹈覆辙,被乐进迁怒遭殃。
“尸骸?”乐进闻声色变,满脸苍白,呆愣在大堂门口,怅然若失。
“夏侯惇将军终究还是没能幸免,这让我如何向主公交待呀!”呆立半晌后,乐进忧虑重重地轻叹道。
哨骑此刻站在门角不敢出声,一直跟随乐进左右的亲兵缓步上前,轻声道:“主公此番不是派我等前来寻找夏侯惇将军的尸身吗,现在找到了,如何不能交待?”
乐进闻声摇头,颇为忧郁地缓步走到一旁坐下,沉声道:“你有所不知,夏侯惇将军和李利贼子一起落水,一月前我等已经得知李利贼子安然无恙,由此推断出夏侯惇将军应该也不会遇害。否则。何以李利贼子独独幸免于难?因此,我便写信禀报主公,夏侯惇将军极有可能还活着,结果主公信以为真,命令我等无论要找到夏侯惇将军。
截止今天,我等已在袁术府上呆了将近两个月,沿河搜寻数百里,随后沿江寻找,前后搜索千里河流,历时一个半月。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却不是活人,而是尸骸。这要是传进主公耳朵里,那我乐进就犯下蒙骗主公之罪,此行非但无功,反而有过。这可如何是好?”
“这、、、”亲兵迟疑片刻后。好言劝说道:“将军之前不过是推测而已,并非有意欺骗主公。以末将看来。主公亦能理解。不会因此降罪于将军。请将军姑且宽心,不必过于忧虑。眼下最为紧要之事便是尽快赶去辨认尸骸,确认是不是夏侯将军,千万别再认错了。”
乐进轻轻点头,低声道:“现在只能这样了。但愿将士们没有看错,否则我等客居扬州的日子还没有结束。直到真正找到夏侯将军为止。至于主公如何处罚于我,暂时管不了那么多,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走一步看一步吧!”
说完话后,乐进随之起身,带上兵器和亲兵跟着哨骑从后门出府,策马直奔发现夏侯惇尸骸的河流而去。
“你说什么,找到了?”
后将军府前院正堂,袁术高坐宽大的帅位上,左右两侧各有一名姿色上佳的妙龄美女相伴,左边美人盈盈斟酒,右边美人粉拳垂肩,左拥右抱,好不惬意。堂下,一名斥候队率几乎与乐进手下哨骑同时向各自主公和将军禀报搜寻进展。
“不得了啊!将近两个月了,居然还能找到夏侯惇的尸体,他们是怎么确认尸骸的,凭什么肯定尸骸是夏侯惇,而不是其他溺水而亡之人呢?”袁术右手举着酒樽,颇为好奇地问道。
斥候队率不敢抬头正视袁术,闻声回话:“回禀主公,据说夏侯惇将军生前曾被大将军李利斩断手腕,一条腿的腿骨也被击碎。此外,夏侯惇将军身量颇高,听说早年左脚有残疾,也是拜大将军所赐。结合这么多明显特征,很容辨认尸骸是不是夏侯惇将军,因此末将认为此次应该不会有错,必是夏侯惇将军的尸骸无疑!”
“嗯,言之有理。”袁术微微点头,摆手道:“好了,你下去吧,吩咐斥候不必再监视乐进等人的行踪,全都撤回来吧。”
斥候队率应声领命,当即起身退出大堂,快步离去。
“军师,之前你力劝本将军不可追杀李利,如今李贼早已返回长安,并且还坐上骠骑大将军的宝座。现在一切都结束了,我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待斥候队率走后,袁术挥手示意两个美人退下,当即起身走到堂下,对军师阎象低声问道。
“不知主公之意如何?我等距离中原诸侯颇远,与西凉相隔数千里,难道主公想借次机会参与中原之战?”阎象其人确实有才,但生性耿直,说话直来直去,颇有些忠言逆耳的味道。
袁术闻言神情微变,随即站在大堂中央,轻抚胡须,一双小眼睛快速转动,沉吟不语。
此刻大堂上只有三人,其一便是袁术,另外两人分别是:军师阎象和虎威将军纪灵。这两人算得上是袁术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素来深得袁术倚重,信任有加。
是以袁术饮酒作乐的时候,也不避讳二人,还特意命人将他们请来一起开怀畅饮。
由此可见,袁术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那样贪婪吝啬,也绝非纯粹的狂妄自大之辈。之所以说他妄自尊大,是因为这个世上很少有人能让他尊重,更没有能赢得他的敬佩。从来不服任何人,在大多数人眼里,自然就是自视极高,目中无人。
实际上,袁术对麾下一众将领还是相当不错的。对于忠心于自己的将领,他历来出手阔绰,金银锦帛、宅院美女,该赏则赏,从不吝啬。此外,袁术治军驭下都比较宽松。对麾下文臣武将一点也不苛刻,有时候即便某些文臣和武将犯下大错,他也不会重罚严惩,只需稍作惩戒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袁术自身就是个万花筒,极有主见,很多事情不需要谋士出谋划策,他自己就有主意,心思敏捷,心眼很多。往往他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更改,不管谁来劝说都是徒然,颇有一意孤行的秉性。
在这一点上,袁术和袁绍完全不同,性格和处事方式截然相反。他们兄弟俩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袁绍姿容魁伟,相貌堂堂。而袁术则是身量略显矮小。相貌长得差强人意,远远不如袁绍长得好看。
此刻袁术立于大堂中央,但见身高七尺五寸左右,身形略显消瘦,两鬓已有斑白之兆,卧蚕眉。眼睛很小,却极为有神,微笑时两眼眯成一条线。鼻梁不高,鼻孔颇大。嘴角两缕黑须,却颇为稀疏,下颌一撮半尺长的胡须微微泛黄色。他神情肃然的时候,颇显精悍干练之姿,哈哈大笑之际,就显得颇为奸诈,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因此,单以相貌而论,袁术长得确实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与相貌堂堂、身姿挺拔的袁本初相比,那真是差距极大,两人只要站在一起,一目了然,高下立判。事实上,袁术比袁绍小不了多少,又是正室嫡出,身份远比侍婢媾和所生的袁绍尊贵很多。可惜他的相貌生得不如尽人意,故而打小就不被父亲和家中长辈所喜,而袁绍则是家里人见人爱的乖宝宝,差距甚大。久而久之,袁术便形成了怪癖孤立的性格,与其兄袁绍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不过,若是单说袁氏兄弟谁的才能更高一些,却是很难下结论。袁绍文武双全,袁术同样能文能武,历来征战都是他亲率大军出征,并且战绩丝毫不逊于袁绍。现如今两兄弟实力都不弱,袁绍略胜半筹,那是因为袁绍比他名气大,又抢先占据人杰地灵的冀州富庶之地。
正是因为袁氏兄弟素来不和,当袁术得知李利在冀州挖了袁绍的墙角,又跑到扬州境内之后,尽管他接连收到袁绍和曹操二人的书信,却偏偏置之不理,任由李利从容离开。
一个半月前,曹操派遣部将乐进带着三百甲士前来扬州搜寻夏侯惇的遗体,袁术碍于往日情面,亲自接待了他们,遂将乐进一行安排在将军府西厢房暂住。不过袁术对兖州曹操并无半点好感,去岁他连同金尚、南匈奴于夫罗和黑山贼眭固等人偷袭曹操老巢,结果偷袭不成,反被曹操打得大败。随后袁术不得不撤离南阳,进驻汝南,紧接着攻取扬州,遂将老巢转移到九江。
而今袁术已攻下寿春,算是在扬州彻底站稳脚跟,实力正处于快速上升期。近半年来,他麾下大军连续攻城拔寨,地盘一天天扩大,割据扬州之势趋于稳定。
目前袁术最大的敌人便是扬州刺史刘繇,其人手下拥兵近十万,占据着大半个扬州,尤其是江东六郡眼下还在刘繇手里。不过袁术也不惧刘繇。因为他眼下占据着大半个豫州,又在扬州站稳脚跟,假以时日必能打败刘繇,成为沿江一带实力最强大的诸侯。
时至今日,袁术麾下拥有将近二十万大军,数百员战将,文臣名士更是不在少数,实力日盛一日,俨然兵强马壮,跻身当世最强大的五大诸侯之列,暂居第四位。另外四大诸侯分别是:高居榜首的西凉李利,其二是冀州袁绍,其三是荆州刘表,末席是益州刘璋。
至于兖州曹操、徐州陶谦和幽州公孙瓒等三位诸侯,如今局势不明,未能进入前五强之列。曹操现在被吕布端掉老巢,目前正与吕布激战,试图夺回兖州。公孙瓒弑杀幽州牧刘虞,引发幽州内乱,眼下公孙瓒正忙于平定内乱,自顾不暇。徐州陶谦连番败于曹操,而今曹操虽然撤兵,可陶谦却一病不起,故而徐州实力大损,前景晦暗。
站在堂中,袁术对眼前天下局势洞若观火,心中了然。此前他之所以没有出兵劫杀李利,并不是他不想杀李利,而是心里没底,没有必胜的把握。毕竟李利从冀州袁绍手里轻而易举逃脱,随后又将曹操派去的夏侯兄弟打得非死即伤,连番两次击败两路诸侯的劫杀,可见李利彪悍异常,强横之极。有鉴于此,袁术慎重思量后,果断放弃追杀李利,权当不知此事,眼不见为净,任由李利自由离去。
今日传来消息,李利已经返回西凉,并且僭越骠骑大将军之高位,亲率十万铁骑挥师北伐,应战于夫罗十五万大军。对此,袁术冷眼旁观,坐山观虎斗,乐得清闲。
而今袁术心思急转考虑的事情恰好与李利有关。大半个月前,他收到袁绍的密信,信中所说内容极为诱人。与之相对应的是,风险也很大,一旦谋划失败,将引发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因此袁术拖延半个月,至今仍未拿定主意。这并不是他优柔寡断,而是他一点也不着急,因为获利最大之人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既然如此,他何必着急上火呢,慢慢思量,从容应对即可。
“阎象,吩咐下去,命人准备一口上好的楠木棺材,收殓夏侯惇尸骸,以公侯之礼护送夏侯惇遗体出境。此外,代本将手书一封送与曹操,言明本将曾派遣大军追杀李利,结果损兵折将,终是让李利逃脱。并在信中言明,袁本初之意我基本赞同,届时将与孟德一起出兵,共襄大事!”沉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