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骁骑(虎贲)-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间最为引人瞩目的一幕,就是江东猛虎孙坚之子孙策代替袁术登坛祭天。与七路诸侯并肩而立,歃血结盟。藉此,孙策崭露头角,被盟军数十万将士所熟知,继而传遍司隶各郡。随之扩散至天下各州各郡。然而天下人不知道的是,孙策登坛不过是袁绍的临时起意。皆因曹操一句话劝谏所致。
中军帅帐。
祭坛歃血为盟结束后。各路诸侯陆续走进大帐,孙策赫然就在其中。
“多谢曹将军出言相助,大恩不言谢,待孙策来日相报!”快步赶到曹操身侧,孙策躬身一礼,十分感激地揖手说道。
曹操闻声止步。站在帅帐门口侧身笑容满面地看着英姿不凡的孙策,笑声道:“伯符不必言谢,举手之劳而已,何足挂齿。”
语气稍顿后。曹操颇为感怀地说道:“昔日曹某与令尊孙坚私交笃厚,联手攻破洛阳,而后还向令尊借取三千战骑追杀董卓,与西凉军大战于荥阳。可惜那一战,曹某寡不敌众,大败而回,全部兵马折损殆尽。今日得见伯符雄姿英发,威武不凡,恍如江东猛虎孙坚亲临,贤侄姿容与令尊极其相像,想必定是勇武过人,才智不逊于令尊孙坚。如此英才正是我盟军急需的大将,正所谓举贤不避亲,曹某举荐贤侄登坛亦是出于一片公心,不惧人言!”
不经意间,曹操声情并茂之中已然将孙策当做晚辈子侄看待,并且情真意切,令人为之动容。
“曹公过奖了。”孙策闻言后,对曹操倍感亲切,下意识用上尊称,躬身施礼道:“小侄轻率鲁莽,先前礼数不周,还请曹公见谅!”
“贤侄不必拘礼,言重了。”曹操急忙伸手拉住孙策,笑呵呵说道:“贤侄乃故人之子,且与我一见如故,彼此不是外人,此后无须客套。”
说话之余,曹操携手孙策向大帐走去,边走边说道:“此前我听闻伯符继承令尊遗愿,率部返回江东,不知如今何以投效在袁术麾下?”
孙策闻言神色微变,面露愧色地低声道:“说来惭愧,小侄本想秉承家父遗志,驻守江东,怎料江东各郡郡守欺我年少,不能相容。无奈之下,小侄只得率部寄居徐州,随后又有些误会,被陶谦所迫不得已投奔袁术麾下安身立命。此次小侄率部会盟,颇为不易,起初后将军不欲出兵,却又三番四次接到袁盟主相邀,盛情难却。而我孙策与西凉李利仇深似海,遂向主公请令领兵前来会盟,誓必诛杀李贼。主公见我心意已决,便调拨两万兵马于我,令我代主会盟,与众诸侯一道讨伐李贼!”
“原来如此。”曹操神情微动,眼底划过一丝异色,随口问道:“贤侄与李贼仇深似海,为何我此前从未听闻?不知贤侄能否相告?”
孙策闻声色变,满脸阴沉如冰,神情颇为不忿地沉声道:“此事并无不可对人言,即使我自己不说,想必随后曹公也会知道。曹公可曾听过周瑜其人?”
“啊?”曹操闻声惊诧,急声道:“周瑜之名曹某自是听过,不仅我听过,在坐的各路诸侯都知道此人名号。”
“这是为何?短短数月,扬州之事怎么可能人尽皆知?”孙策神色错愕地插话道。
看到孙策脸上的表情,曹操就知道孙策肯定不知道青狼谷之战,否则就不会有此一问了。不过他从孙策神情举止中看出一些端倪,孙策与周瑜的关系一定非比寻常,似是甚为熟悉。
这让曹操颇为诧异,当即与孙策在大帐左侧落座,低声解释道:“贤侄远在扬州,对西凉近况不甚了解。你可能不知道,就在一个月前,李贼任命周瑜为主将,率领十万西凉铁骑出征南匈奴蛮军。半月前。周瑜率部与於夫罗蛮军大战青狼谷,一举歼灭十一万蛮军,而后一路追杀,生生杀得於夫罗大军丢盔弃甲,仓皇奔命。故而青狼谷一役,周公瑾一战成名,名扬中原各州,实乃李贼麾下排名第一的统兵大将。”
“竟有此事?”孙策闻言后,神情迅速黯淡下来,怅然若失。怔怔失神。
曹操见之心头一动,轻声询问道:“贤侄方才说与李贼有仇,莫非正是因周瑜而起?”
“哦,曹公慧眼如炬,确实如此。”孙策闻声惊醒。脸色阴沉地怒声道:“实不相瞒,我与公瑾相识多年。情同兄弟。誓同生死。不料李贼游历扬州时听闻公瑾之名,随之横刀夺爱,强行掳走公瑾,逼迫公瑾为其所用。当我得知闻讯领兵前去拦截时,为时已晚,李贼早已返回长安。而公瑾也被李贼逼迫加入西凉军。李贼此举无异于夺我兄弟,欺我太甚,若不报此仇,我孙策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人世?”
曹操闻言愕然。眼神狐疑地打量着孙策,对孙策之言却是不以为然。
倘若一切像孙策所说的那样,李利劫持周瑜返回西凉,随后又逼迫周瑜就范加入西凉军,如此一来李贼怎么可能任用周瑜独自领兵出战蛮军呢?难道李贼脑子有问题,明知周瑜并非心甘情愿效命却还委以重任,授予兵权?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西凉李利可不傻,恰恰相反,其人狡猾如狐,奸诈多智,谋略似海,深不可测。若不是这样,中原诸侯何必联手对付李利?
是以曹操根本不相信孙策所言,认定事实恰恰与孙策之言相反。周瑜一定是背弃孙策,心甘情愿投入李利麾下,惟有如此才能获得李利信任,继而委以重任,独领一军征战。不过曹操从孙策恼羞成怒的表情上看得出他对李利恨之入骨,而仇恨的源头就是周瑜。而这正是曹操所希望看到的,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就能为我所用。
“伯符不必动怒,姑且隐忍一时,稍安勿躁。”眼见孙策怒不可遏,曹操好言宽慰:“眼下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盟军现有五十万大军,近乎两倍于西凉军,完全有可能一举诛灭李贼。值此大战盛事,正是伯符沙场建功、扬名天下的大好时机,只要我等能够打败西凉军,何愁李贼不灭?一旦李贼伏诛,周瑜自然就能脱困,重新回到伯符身边,到那时你们兄弟又能并肩作战,建功立业了。”
曹操话音方落,但见高坐在上阶帅位上的袁绍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既而朗声说道:“诸位将军,如今我等拥兵五十万,群雄聚首,战将千员。至此,大半个天下已在我等脚下,剩下一小块州郡弹指可取,只待剿灭李贼之后,大汉江山就是诸位将军的囊中之物!”
说话之中袁绍举起酒樽,长身而起,“诸位将军与我共饮此樽,预祝我盟军所向披靡,大破李贼西凉军!”
“请!”帐下众诸侯起身举樽还礼,随之一饮而尽,既而各自落座。
袁绍满脸堆笑地颔首坐下,笑道:“如今盟军集结完毕,大军整戈待旦,蓄势待发。我意,副盟主曹操负责筹划战事,河内张扬将军负责盟军粮草辎重,奋威将军吕布为先锋大将,明日大军誓师出征!”
“且慢!”正当袁绍话音稍顿之际,坐在曹操身旁的孙策陡然起身插话:“末将请缨担任盟军先锋,率先领兵出战!”
“哼!”乍闻此言,吕布冷哼一声:“孙策小儿,你敢藐视于我?”
“盟军先锋之职,能者居之,温侯若是不愿相让,我愿意领教温侯高招!”孙策寸步不让,毫不示弱地挑衅道。
此言一出,大帐内气氛瞬间凝结,各路诸侯纷纷噤声,颇为震惊地看着孙策,心中暗暗惊奇:“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第615章孙策挑战吕奉先
(感谢:书友看得到天池山、warman7956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当大帐内各路诸侯纷纷面露惊奇地看着孙策的时候,坐在孙策上首的曹操眉头轻扬,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随之他泰然端坐,神色自若地自斟自饮,似乎一切尽在掌中。
帅位上,袁绍面沉如水,眼神中划过恼怒之色,当即就欲厉声斥责孙策,却无意中瞥见曹操泰然自若的神情。
瞬间,袁绍眉头微皱,立即将卡在嗓子眼儿上的话生生咽回去,随之低头佯作沉思状,对孙策主动请缨担任盟军先锋之事不置可否,摆明是让吕布自行处理此事。
至于吕布面对孙策当众挑衅作何反应,大帐内在坐的诸侯心里都清楚,其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各路诸侯乐于旁观,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插话,因为此时开口说话很容易得罪人,甚至两头都不讨好。在他们看来,孙策此举显然是想借吕布扬名立马,在盟军各路诸侯和将士们面前立威,借此站稳脚跟,让众人不敢轻视他。很可惜孙策选错了立威对象,向吕布挑衅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代价极大,直接关乎自身性命。
故而,众诸侯起初都认为孙策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随之纷纷摒弃掉这个念头,认为孙策想出名想疯了,以至于不知道他自己是谁,竟然当众向吕布挑战。
吕布何许人也?他是天下公认的第一武将,手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马,打遍天下无敌手,纵横沙场。无人能挡。
早在五年前陈留会盟时,吕布十合之内连斩诸侯盟军十余员将领,十个回合斩断北海名将武安国一只手臂,十二个回合打得白马将军公孙瓒丢盔弃甲仓皇逃命。而后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出战吕布,七十个回合吕布震落张飞手中的丈八蛇矛,继而以一敌二,与关羽、张飞大战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直到刘备出手偷袭,三兄弟联手对战吕布,数十个回合后,方才隐隐占据上风。彻底压制住吕布。然而吕布要走,刘关张三人也拦不住,只得眼睁睁看着吕布策马离去,暗自唏嘘惊叹。
迄今为止,但凡与吕布交过手的武将。除惨死方天画戟之下的武将,生还者无一不佩服吕布武艺绝顶高强。当世无人能与之匹敌。或许只有吕布逃离长安之前的灞河一战。让很多仇视吕布却又不是其对手的武将看到一丝希望,因为西凉李利麾下有人能与吕布匹敌,最起码其人武艺不在吕布之下。
风闻,灞河一战中吕布被李利麾下三员战将围攻,这就是有名的金银铁三轱战吕布。当时金牯、银轱和铁轱三兄弟联手对战吕布,大战数十个回合不分胜负。随之三兄弟相继被吕布击败。而后金牯不惜以命相搏,拼死一刀斩掉吕布三根手指,而他自己也被吕布斩断左腿,若不是李利出手相救险些当场丧命。最为激动人心的大战就发生在吕布断指之后。西凉军第一战将桓飞率军来援,正面硬撼吕布。那一战,桓飞与吕布只有一次交手,却在一击之下震得吕布口吐鲜血,既而拨马逃走。
最终,灞河之战以西凉李利取胜而告终,随之传遍天下,人所周知。然而很多武将对于吕布和哥桓飞之战的胜负心存怀疑、悬念丛生,有人认为吕布不敌桓飞,也有人认为吕布受伤在先,见机不对立即逃走也在情理之中。
是以直到现在,吕布仍是天下第一武将,不败战神的威名依旧稳如磐石,无人能够撼动。
正因如此,自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后,天下武将无人敢于正面挑战吕布。各路诸侯与吕布作战时,从来都不会与之阵前斗将,历来都是一拥而上,直接选择战阵对决。
随着岁月流逝,吕布已然成为难以匹敌的神话,俨然是天下武将之中的一面旗帜,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压得诸多武将喘不过气来。因此,当年曹操荥阳战败后,曾经感慨道:“吕布不死,天下谁敢称雄?”
不过曹操这句话并没有存在多久,随后就被西凉李利打破了。董卓灭亡后,西凉李利强势崛起,夜袭郿邬,逼走吕布,继而一战定乾坤,整合西凉军,平定西凉全境。自此曹操之言不攻自破,吕布没死,却已经有人称雄天下,此人就是骠骑大将军李利李文昌!
尽管如此,吕布依旧是天下武将心目中战神一样的存在,恍如一尊不可战胜的神祗,孤独地矗立于武将之巅峰,傲视天下。
时至今日,纵然是袁绍身边的河北上将颜良文丑,也没有勇气向吕布挑战;曹操身边的曹仁、曹洪兄弟素来自恃勇武,却也不敢在吕布面前放肆。然而此时此刻却有人敢于当众向吕布挑战,并且其人名不见经传,既是籍籍无名之辈,又是年纪轻轻的后学末进,可他却敢挑战吕布。此人就是已故江东猛虎孙坚之子,孙策孙伯符!
此刻,帅帐内各路诸侯各有所思之余,不约而同地眯眼打量着孙策,缄默不语。
与曹操相对而坐的吕布,此时同样是满脸愠色地微眯双眸审视着孙策,似乎并不急于出手教训孙策。
众目睽睽之下,但见孙策身长八尺七寸,身着银色鱼鳞战甲,肩披白色战袍,头戴银色鹰盔,身姿挺拔,英武不凡。他生得一副好相貌,五官周正,国字脸、高鼻梁,剑眉星目,神情刚毅,眉宇间充斥着一股决不妥协的倔强神色。身形健壮,猿臂蜂腰,昂首而立,威武不屈,浑身上下充盈着凌厉如实质的高昂战意,宛如一把锋利无比、无坚不摧的利刃,不惧当世任何强者。
这就是孙策,一个浑身充满高昂斗志的战士,肩负亡父遗愿,立志要做一番大事的年轻人。
“看起来你很自信,踌躇满志,似乎笃定能够打败我吕布。我没有说错吧?”稍稍打量孙策之后,吕布语气冰冷地沉声问道。
孙策丝毫不为所动,更没有半分退却之意,神色自若地接声道:“温侯威名远播,勇冠天下,破蛮夷、战虎牢,威慑西凉诸将,手刃国贼董卓。这些人所周知的彪炳战迹,在下早已如雷贯耳,闻名已久,甚为仰慕。然而家父生前曾是盟军先锋大将,破白马、战虎牢,率先攻入洛阳城,往事犹在眼前,孙策身为人子,理应继承父志。因此,不管温侯如何猜测,我都不会退让半分,誓必夺得盟军先锋之职,再现家父昔日之雄风!在下知道此举令温侯不快,但义之所在孙策绝不妥协,誓与温侯相争。肯请温侯成全!”
说完话后,孙策面朝吕布躬身一揖,既而昂然而立,双眸灼灼地注视着吕布,似是等待吕布的答复。
孙策这般言行举止着实有些出乎众诸侯的预料之外,令众人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暗暗称奇。因为孙策这番话乍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还将其父孙坚昔日参加诸侯会盟时担任先锋之旧事重提,已然占据大义之名,让人无法拒绝。然而在坐的某些诸侯对昔日陈留会盟之事知之甚详,其中不乏与孙坚结怨之人,比如此刻坐在盟主宝座上的袁绍。
三年前,正是袁绍传书荆州刘表截杀孙坚,声称孙坚盗取传国玉玺心怀不轨,以致于孙坚返回江东时被刘表手下大将黄祖设计伏击,最终将孙坚乱箭射死。
如今孙策重提旧事,虽然本意是表明自己争夺盟军先锋的决心,却无意中让袁绍想起陈年往事,随之对孙策颇为忌惮,暗自提防。孙坚之死确实是袁绍一手造成的,虽然他自始至终都隐藏在暗处,并未直接参与,但时过境迁,现如今很多事情都已浮出水面,孙坚之死也早已真相大白。尽管荆州刘表才是杀死孙坚的刽子手,可他袁绍却是主谋元凶。如此一来,就等于他与孙策之间有杀父之仇,这让他如何能够坦然处之,不得不多加提防,以防孙策倒戈一击。
这就是此次结盟不得不说的隐忧,八路诸侯之间几乎都有仇怨。其中,白波贼和黑山军先后与袁绍交战多次,白波贼也曾攻击过曹操,而曹操与吕布、张邈之间恩怨自不必多说,如今初来乍到的孙策与袁绍之间也有不共戴天之仇。相比较而言,八路诸侯之中或许只有袁绍和曹操之间暂时尚无仇怨,一直以来都是盟友关系。
此次各路诸侯为了消除李利麾下西凉军的威胁,不得不暂时放下恩怨,重新走到一起联合出兵。但这种联盟关系十分脆弱,并且隐患颇多,最关键的还是各路诸侯能不能自我克制、是否抱有坚定的决心,精诚团结一致对抗李利及其麾下的西凉军。这一点谁都说不清楚,谁也不能做出保证,一切都是未知之数。
所幸经过几年的厮杀与吞并,存留下来的诸侯都不是庸者,很清楚此次会盟的重要性,更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任由西凉李利一天天做大,那么早晚有一天他们会死无葬身之地,亦或是沦为李利的阶下之囚。所以,与自身生死存亡相比,过往仇怨和嫌隙都可以暂时放下,一致对外,优先解决直接威胁他们性命的最大敌人西凉李利。
第616章方天画戟霸王枪
“既然你执意要战,吕某可以成全你,与你一战!”
正当帐内诸侯各有所思之际,吕布忽然沉吟一声,赫然应战。
“温侯雅量,在下甚为感激!”孙策拱手一礼,朗声道:“男儿在世不求名流千古,但求无愧于心。我孙策出身武将之家,自幼跟随家父习武,多年来一直庸庸碌碌,毫无作为,今日能与温侯一战,死而无憾!”
稍稍平复情绪后,孙策侧身对袁绍躬身一礼,神色坦然地说道:“此战不论胜负,在下都无怨无悔;胜则侥幸,死得其所。还请盟主应允末将与吕将军一战,胜者即为盟军先锋大将,败者生死不论!”
“这、、、”袁绍闻言愕然,迟疑着不知如何决断。
从目前形势来看,袁绍此刻不想看到诸侯之间发生摩擦,继而破坏盟军团结,因此他有心拒绝孙策和吕布对战。但是,从理性角度长远考虑,他又希望尽早消除孙策这个祸患,以免日后遗祸无穷。
如此两难之事,当真让袁绍一时难以抉择,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这时,吕布坐在原位不动,突然插话道:“盟主不必担忧。我盟军与西凉军大战在即,吕某知道轻重,断然不会失手伤了孙将军性命。”
语气稍顿之中,吕布扭头看着孙策,神情颇为倨傲地沉声道:“看在令尊孙坚的情面上,吕某与你一战。不过我曾与你父沙场交锋,在我面前,你就是晚辈。我吕布不屑于欺凌晚辈,又正逢大战将至,我等尚需团结一心攻取司隶。故而此次我不会取你性命。此战以三十个回合为限,只要你能撑过三十个回合,我便将先锋之职让给你;反之你就不配担任盟军先锋,趁早私心。记住了,三十个回合!”
这番话,吕布说得十分自然,傲气凌人,俨然没把孙策放在眼里,仿佛他答应孙策的挑战是一种施舍一样。然而帐内诸侯却没有感觉吕布这番话有何不妥,理所当然之余还有些诧异。似乎对吕布如此识大体、顾大局的态度有些难以置信。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吕布可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很不好惹,就像一头择人而噬的猛虎一般,无人敢捋其虎须。否则下场一定很惨。
孙策闻声色变,刚刚还神色自若的表情瞬间凝滞。既而满脸阴沉。双眸中怒气翻腾,显得怒不可遏。
很显然,吕布所言让孙策很难接受。他清晰地感受到吕布看不起他,藐视于他,似乎在吕布眼里,他孙策根本不值一提。不屑一顾。这让孙策感觉从未有过的耻辱,怒火中烧,满脸铁青,恨不得立即摆开架势与吕布大战一场。不死不休。然而愤怒之余,他同样知道盛名之下无虚士,吕布威震天下,罕逢敌手,足见其武艺绝顶高强,毋庸置疑。因此,孙策不得不强行压下心头怒火,没有当场发飙,随之微微低头,沉默不语。
眼见吕布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袁绍自然不会否决。随即正当他开口说话时,曹操却突然插话道:“奉先高义,既能与伯符切磋武艺,又不伤和气,如此甚好。先锋大将极为关键,先锋得力,就能旗开得胜,鼓舞全军士气;若是前军失利,必然影响士气,动摇军心。而今摆在我等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精诚团结,共襄义举,打败西凉军,诛杀李贼。因此,我赞同先锋之职能者居之,伯符既然有心继承令尊遗志,我等没有理由拒绝。不过、、、、、、”
刻意拖长语调后,曹操话锋陡转,若有其事地郑重说道:“不过奉先与伯符之父孙坚将军同时成名,早已威名远播,勇冠天下。何况奉先也说,伯符是晚辈,既然这样,那奉先理应多多教诲伯符才是,切不可下手过重。毕竟我等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大战恶战,若是伯符伤势太重,岂不等于自损大将,如此于战不利。所以,还请奉先将军手下留情,千万别做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哼!曹孟德,此话何意?”吕布闻声大怒,怒视着曹操,鼻息粗重地冷哼问道。
曹操淡然一笑,不急不缓地微笑道:“奉先不必动怒,曹某也是就事论事,并非刻意针对谁。毕竟我等都应该以大局为重,切莫伤了和气,破坏联盟关系。伯符将军虽然兵马仅有两万,却是其父孙坚留下来的旧部,战力强悍,定然给予李贼沉重一击。若因切磋武艺而令江东将士寒心,却是因小失大,有损我盟军实力。曹某一片苦心,还望奉先将军能够理解。”
曹操这番话说得似是而非,虽然句句都是替盟军着想,实际却是影射针对吕布,提醒他不可打伤孙策,否则就是破坏联盟大局。显然,曹操有意偏袒孙策,故意给吕布制造难题,令其心存顾忌,无法放开手脚与孙策一战。
此举,帐内诸侯都是心知肚明,可他们却没有开口插话,纷纷沉默旁观,不参与曹操和吕布之间的矛盾摩擦,静等着即将开始的一场好戏。说白了,他们就是看热闹的人,谁胜谁负都无所谓,反正他们对先锋之职不感兴趣。
先锋将军听起来很不错,权限很大,实际上却是率先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