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骑(虎贲)-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作为看起来有些轻视孙策,似乎没把孙策放在眼里,实则不然,他们这么做却是出于一片好心,真心爱护孙策。而这恰恰是他们忠心与孙氏父子的切实体现,孙策之所以敬重他们,以晚辈自居,就是因为他们素来忠心不二,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一门心思帮助孙策迅速成长起来。

“照这么说,我军此前攻下的十座城寨其实就是西凉军有意舍弃的城池关卡,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孙策脸色阴沉地疑声道。

程普闻言轻轻点头,语气低沉地应道:“尽管末将也不希望这是真的,但事实偏偏就是如此。与此同时,我军连番攻城拔寨中遭遇的几次略显顽强的抵抗,其实就是一些郡兵忠于李贼,宁死不降,因此十日下来,我军伤亡上万名将士,而十座城寨中的守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区区两万人马,其中八千余守军都是沿途村镇中临时组织起来的青壮。”

“怎么会这样?西凉军呢,他们躲到哪里去了?难不成他们全部龟缩在安邑大营中避而不战,眼睁睁看着我们沿途攻城拔寨却置若罔闻吗?”孙策勃然大怒道。

程普闻言黯然,不知说什么是好。这时,黄盖开口说道:“少主不必动怒,其实此事不难理解。此番盟军声势浩大,拥兵五十万,号称七十万,且又在会盟之初,兵锋正盛,无论是谁面对来势汹汹的盟军都是选择暂避锋芒,伺机出战。就像眼前的河东战局一样,李贼手下将领提前将沿途百姓转移到别处安置,只有一部分百姓不愿离开故土,因此才会拿起武器与守军一起抵抗我先锋大军。

至于河东郡内的西凉军退往何处,这是不言而喻的。安邑大营背靠黄河,北面是高山悬崖,南面还是黄河,扼守着并、幽、冀三州进犯长安的咽喉要道,历来是西凉军驻守司隶的屯兵重镇。之前安邑大营屯兵四万,随后河南大营的徐荣所部也暗中转移至此,再加上河东各县收缩兵力,这些兵马加起来足有十万之众。所以,末将说句丧气话,单凭我们手中四五万人马,根本不是安邑大军之敌,若是贸然前去与之对战,必定是大败而回,断无取胜之理!”

相比说话含蓄的程普,黄盖确是直来直去,话语虽然很不中听,却是毫不遮掩地实话实说。

孙策闻言后,脸色阴沉地怒声道:“说来说去,你们此来的真正目的就是想劝我暂缓攻打东垣城,白白错失趁胜进军的机会。我没有说错吧?”

“正是,末将正是此意!”黄盖接声说道。

此话一出,程普、韩当和祖茂三人顿时大惊失色,连连对黄盖挤眉弄眼,示意他赶快改口告罪,否则定会招致孙策责罚。

“哈哈哈!”正当程普等四员老将诚惶诚恐之际,但见刚刚还一脸怒色的孙策放声大笑,脸上再无半点盛怒之意,笑得十分开心,真正是开怀大笑。

“少主,你这是怎么了?请少主莫要动气,末将告罪,言辞太过激烈,请少主责罚!”看到孙策疯狂大笑的一瞬间,之前硬着脖子不肯低头认错的黄盖顿时慌神了,急声告罪。他以为孙策被气疯了,盛怒之中居然疯狂大笑,这是癔病之兆啊!

“少主啊少主,你可千万不能出事啊!”在孙策仰头大笑之际,程普、黄盖、韩当和祖茂四人急忙起身跑到上阶,急声大呼,生怕孙策怒极攻心有所闪失。

眼见四员老将满脸急切地跑到跟前,孙策颇为感动,笑道:“你们不必担心,我很好,前所未有的好!哈哈哈!”

“少主,你没事吧?”黄盖惊疑问道,程普、韩当、祖茂三人同样急切地看着孙策,关怀之情尽显无遗。

孙策收敛笑声,笑容满面说道:“多谢黄叔关心,我没事。我孙策虽然年轻气盛,却还不至于心胸狭隘到这种程度。四位叔父都是家父生前的生死兄弟,也就是我孙策的长辈,无论我跟谁生气,也绝对不会对你们生气。何况你们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关爱之情令我铭感五内,铭记终生。来,我等座下说话。”

一边说着话,孙策一边起身走下帅位,走到帐下与程普等人坐在一起。而程普等人却是惊愕莫名,面面相觑,想不明白孙策为何性情突变,变得如此通情达理了。

第623章孤注一掷图霸业

中军大帐内,灯火摇曳闪烁。

帅案侧角,一盏狻猊香炉熏烟袅袅,发出淡淡的馨香。

亲兵再次煮好一壶热茶,依次给帐内五位将军奉上香茗,随之躬身告退。

“其实程叔和黄叔所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三天前就已经打探清楚了。”轻抿一口茶水,孙策满脸笑意地说道。

“啊!少主早就知道东垣城守军虚实?”程普等人闻声惊愕道。

孙策轻轻放下茶盅,点头肯定道:“是的,我早就知道这些守军都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绝非李贼麾下的西凉军主力。世人都知道西凉苦寒,司隶各郡更是久经战祸之地,然而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如今的西凉三州之地与三年前截然不同。三年时间,当中原诸侯以及天下各州各郡都在大肆扩张地盘、招兵买马之时,西凉三州之地却安定祥和,刀剑入库,休养生息。因此,眼下中原和江南各地都是越打越穷,集市日渐萧条,但西凉三州之地却是日子越过越好,蒸蒸日上。

两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三年内,天下分崩离析,烽烟四起,无数城池和村落沦为灰烬,却也有无数城池悄然而起,司隶就是这样,整个西凉全境就是如此。区区两年多时间,足以让西凉三州百姓摆脱饥不择食的困境,继而重建家园,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所以,我们此次才会遇到这么多青壮拿起抽头铁锹与我等为敌,因为在他们眼里,我们此来就是夺走他们的家园,毁掉他们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孙策这番话无疑是直中要害,说得丝毫不差。但程普、黄盖等人却大为诧异。他们好像第一次认识孙策一样,满脸震惊之色,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镜和耳朵,恍然如梦。

这一切看似很突兀,实际并不奇怪,因为程普、黄盖等人已经有大半年时间没有和孙策朝夕相处了。而半年时间足够一个人反省很多事情,总结之前的失败教训,从而重新谋划自己的未来之路。孙策就是如此。

自从孙坚死后,十七岁的孙策就扛起其父留下的重担,不仅要照顾一家老小。还要担负数千部众的生计。其间,他率部与荆州刘表作战,生擒黄祖换回孙坚尸首,而后返回江东安葬亡父。随后,他被江东士族排挤。无处落脚,不得不率部投奔徐州陶谦暂以栖身;之后却因处事不密。被陶谦发现他暗地里招兵买马、秘密结交广陵名士。继而被陶谦驱逐出境,迫不得已投奔袁术。

然而袁术可是个老奸巨猾之人,远没有陶谦好说话。收容孙策之后,袁术立即打散孙坚旧部,将孙策与程普、黄盖等人隔离开来,除了升帐议事。他们几乎很难碰面。自此之后,袁术屡屡派遣孙策领兵出战,以至于他长期领兵征战在外,马不卸鞍。身不卸甲,几乎没有一点闲暇。此次领兵前来河内会盟,是孙策煞费苦心付出巨大代价换取而来的领兵机会,或许这也是他唯一的翻身机会。若是错过此次独自领军出战的良机,他这辈子都别想翻身,更不要提功名大业,因为他把自己最大的倚仗都送给了袁术,等于是孤注一掷,不成功便成仁,再无退路。

世间之事很多都是被逼出来的,不得万不得已,谁也不会孤注一掷,拼命一搏。

孙策就是这样。原本他还想在袁术帐下蛰伏两年,暗中积蓄力量,等待合适的时机脱离袁术,拥兵自立。然而,李利秘密前往扬州的游历之旅给他巨大触动,让他听闻此事后夙夜难寐,第一次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出路。随后传来至交好友周瑜投效李利的消息,这让孙策震惊不已,失魂落魄好多天,如丧考妣。直到现在他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仍旧下意识认为一定是李利挟持周瑜所致,否则与自己情同兄弟的周瑜怎么可能投奔李利?

与此同时,周瑜被李利挟持之事对孙策刺激极大,让他清晰认识到自己必须尽快强大起来,一定要有自己的地盘,否则连自己的亲人朋友都保护不了。恰在此时,他得知中原诸侯会盟的消息,而袁术也在邀请之列。于是他立即前去请缨出战,可惜袁术根本没有参加会盟的念头,反而打定主意坐山观虎斗,冷眼旁观,不愿插手中原战事。

这让孙策泄气之余,暗自愤恨不已,私下咒骂袁术祖宗十八代,却仍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没有袁术的首肯,孙策就无权调动一兵一卒,没有兵马如何会盟?

其间,孙策也曾想过效仿刘关张三兄弟只身会盟,却随即摒弃这种念头。想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三骑前去会盟,拼命厮杀,博得偌大名头,却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两手空空而归。这不是孙策想要的结果,他既要一举成名,还想名利双收,继而成就一番霸业。若想达成愿望,必须要有一支兵马,而他想从吝啬如鼠的袁术手里借取兵马,无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戴绿帽子抓不住流氓。

所以,孙策此次能够从袁术手中借得两万兵马确是付出很大的代价,大到孙策每次想起此事都会咬牙切齿,牙齿磨得“咯嘣”作响。此外,幸亏还有袁绍一封接着一封密信催促之功,否则袁术绝不会如此慷慨地给他两万兵马。

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如果孙策还不知道珍惜手中来之不易的兵马,还一味地猛冲猛打,那他就算白活了,死后无颜面见亡父孙坚,因为他抵押给袁术的东西就是孙坚用命换来的无价之宝。

发愣半晌,程普、黄盖四人才缓缓回过神来,转而面露喜色,眉宇间充斥着欣慰之情。

孙坚身前说过,如果一个诸侯脑子只想着扩张地盘,眼睛里只有士族和名士,却毫不顾及百姓的困苦与死活;那么其人最多强盛一时,终究无法长久,早晚必被其他诸侯覆灭。

当时程普四人并未真正理解孙坚到底想说什么,直到刘备凭白收取徐州六郡之后,他们终于想明白了。原来孙坚所言的深意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箴言并不是孙坚首创,早在四百年前西汉建国之初,汉高祖刘邦就是这么做的,只不过并未打出旗号,话语也没有凝炼,但意思是一样的。

现如今,程普、黄盖四人欣喜的是,少主孙策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这就意味着他已经具备诸侯霸主之姿,至少有此潜质。只要孙策此番利用手中兵马抢得一块地盘,随后就能迅速发展起来,直至真正成为一路诸侯,继而割据一方,成就一番霸业。这是程普四人梦寐已久的夙愿,自从孙坚意外身亡后他们当时就绝望了,感觉前方一片黑暗,这辈子彻底毁了。不承想,四年后的今天,孙策竟然从袁术手中借得兵马,终于有了东山再起的希望。

最为可喜的是,孙策居然懂得诸侯霸主最需要什么,最大的依靠是什么,这就是民心,或者说是百姓的支持。对于诸侯霸主来说,功名利禄不足为道,名士贤臣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赢得百姓的认可和信任;惟有如此,其人才能站稳脚跟,一步步发展壮大。

任何一个开国帝王,其人必定关心百姓之疾苦,心向百姓,如此才能赢得百姓的拥戴,根基才能更稳,直至最终夺取江山。至于文臣武将吗,他们同样来自百姓,而门阀氏族和名士终究是一小部分人,根本代表不了广大的平民百姓。

孙策年纪轻轻就懂得这个道理,认识到士族可用却不是大业之根本,足见其人见识不凡,志向远大,胸襟之广阔早已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人和事。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成就一番霸业,此刻在程普、黄盖四人眼里,孙策就是如此。

“少主天资过人,实令我等敬佩之至,欣喜若狂啊!”平复心神后,程普老怀欣慰地感叹道。

黄盖接声道:“是啊!之前我一直认为少主年轻气盛,有时候根本不听劝谏,生怕少主再走老主公孙坚的老路。而今看来,我是多虑了,少主聪慧睿智,腹有良谋,成竹在胸,实乃我等之福啊!”

程普、韩当、祖茂三人欣然点头附和,交口夸赞孙策少年英才,将来必能成就大事,实现孙坚遗愿。

欣喜之余,程普笑声问道:“这么说,不用我等劝阻,少主早就打算驻军休整,等到袁绍大军到来后,合兵进攻东垣城?”

“不,我等明日还要攻打东垣城!”孙策微微摇头,神情坚定地说道。

“什么?还要继续攻城?”程普、黄盖四人闻言大惊失色,异口同声地惊呼道。

孙策微笑颔首,肯定道:“对,继续攻城。众所周知,东垣城是挡在安邑大营前面的最后一道屏障,只有攻陷此城,我等此次会盟的目的就算达成大半,足可扬名天下!

第624章智勇双全孙伯符

眼见程普四人仍然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孙策当即说道:“傍晚探营时,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

东垣城守军与我们之前遇到的守军完全不同,他们个个都是身着甲胄,手持锋利长枪,笔挺而立,目不斜视,防御森严。这才是真正的西凉军,与之前和我们对战的郡兵差距悬殊,近乎天壤之别。

此番会盟出征,我费尽心思夺得先锋大将之职,继而带领六万昼夜行军,一路攻城拔寨;除了扬名立万,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与西凉军一较高下。我想见识一下被世人传得神乎其神的西凉军究竟战力如何,是否真如传言中那样强大不可战胜!”

“这、、、少主啊,恕末将斗胆直言,现在可不是争强斗狠的时候。”程普神色迟疑地劝谏一声,既而语重心长说道:“不管西凉军强大与否,眼下都不是我等所能匹敌的。少主想借盟军之力扬名天下,末将等自当鼎力支持,誓死追随。如今少主率军十日内连下十座城寨,如此显赫的战绩,足可让少主威震天下,就连温侯吕布都在众诸侯面前夸赞少主颇有楚霸王之姿,堪为当世‘小霸王’。

有此霸王之威名,少主扬名立万的初衷已经实现,何必执意招惹西凉军呢?”

“是啊少主。”黄盖接声说道:“现在正是我等筹谋根基之地的关键时刻,不能出现任何闪失,更不能意气用事,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黄盖话音未落,一直沉默寡言的韩接声附和道:“公覆将军所言极是。我等现在只有两万兵马,之前战斗中又折损三千余众,如今只剩下一万六千人马。这可是我们全部兵马。凭借这些兵马,在扬州地界上或可攻陷一郡之地暂时栖身立足,但在中原诸侯尤其是西凉李利眼里,我们这点人马根本不算什么,弹指可灭。

此外,少主眼下虽说是盟军先锋大将,掌管本部两万兵马和四万白波贼,但实际上韩暹、杨奉等人也有自己的盘算,难免阳奉阴违,不听招呼。何况之前战斗中少主命他们率部攻城拔寨。致使他们折损近万人马,眼下他们已经对少主颇有微词,心怀怨恨。若是明日攻城之战,少主再命他们率部强攻东垣城,只怕他们未必会听从调遣。即使依令而行,恐怕也是出工不出力。偷奸耍滑。当真如此的话。难道要我军本部人马前去攻城吗?”

程普插话道:“是啊少主,韩当所言句句在理。据细作探报,五日前安邑大营主将滕霄就已率部进驻东垣城,随行兵马至少不下两万,再加上东垣城原有五千守军,加在一起将近三万兵马。还有。东垣城是一座高约三丈、厚两丈的坚城,后面又有安邑大军随时支援,如此易守难攻的一座坚城,仅凭我们手中不到五万人马恐怕很难一举攻陷。

退一步说。即使白波贼与我军同心协力攻破此城,自身兵马伤亡一定十分巨大。这可是我等仅有的一点兵马,一旦伤亡过大,就等于葬送了少主的诸侯霸业,实在是得不偿失!末将恳请少主三思,切莫意气用事!”

眼见四员老将异口同声地恳切劝阻,孙策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但神情依然坚决,毫无妥协之意。

稍稍平复心神后,孙策颇为感激地说道:“诸位所说的这些都是肺腑忠言,一切都是为我孙策着想,令我甚为感动。一直以来,我年轻气盛、脾气粗暴,为此屡屡受挫,非但没能守住江东故土,反而四处奔波,寄人篱下。然而正是有四位叔伯不离不弃的鼎力支持,我孙策才能走到今天,才能坚持到现在,即便寄人篱下却不坠青云之志。”

语气稍顿后,孙策话锋陡转,沉声道:“还是那句话,我孙策此次前来会盟不是为了看热闹,也不单单是为了扬名立万,而是为了让各路诸侯都知道我孙策的厉害,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孙策的赫赫威名。十日内连克十座城寨,听起来似乎很了不起,足可扬名天下,然而我所要的不是虚名,而是足以令人信服的威名。十座城寨的真实情况如何,根本瞒不过盟军诸侯的细作耳目,只怕我们每攻下一座城池和营寨,两个时辰之内后方诸侯就会知晓战况实情。如此一来,我们所谓的战绩在他们根本不值一提,所谓扬名立万也不过是我们自以为是,沾沾自喜罢了。因此,只有攻克东垣城,兵锋直指安邑大营,才算是真正的一战成名,事实俱在,不惧人言。

此外,难道你们不觉得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十分危险吗?前方三十里就是东垣城,后面五十里内的一个镇甸和一座临时营寨更是不堪一击,而我们此刻所在的营寨也是草草搭建的临时大营,防御十分脆弱。倘若我们驻足不前,一旦西凉军出城袭营,就凭我们这座临时营寨根本挡不住西凉铁骑的冲杀践踏,半个时辰内必被攻破。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以攻代守,将西凉军困在城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保无虞,即使攻不下东垣城,也不必担心会被西凉军偷袭营寨。所以,明日我军继续攻城,仍然是白波贼担任攻城主力,不管他们阳奉阴违也好还是偷奸耍滑也罢,至少他们不敢违抗我的军令,即使做做样子也要给我攻城。而我军本部人马则是伺机而动,寻找有利战机,一旦守军出现破绽或漏洞,我军即时出击,一举拿下东垣城!”

孙策这番话听在程普四人耳朵里,不亚于晴空霹雳,振聋发聩,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因为他们考虑战局始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待西凉军,认为自己不去攻打西凉军驻守的城池,西凉军自然不会主动出城攻打过来。正如此前十座城寨一样,自始至终都不见西凉军前来营救,反而一退再退,一败再败。十座城寨攻下来,就让程普等人产生一种错觉,这就是西凉军被强大的盟军吓破了胆,只知道一味退缩,却不敢主动出击。正是基于这种心理,他们才会劝谏孙策罢兵休整,不能继续攻城了,因为再攻打下去,就要与安邑大军直接对阵,到时候必定会折损许多兵马,而这恰恰是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直至此刻听到孙策一席话后,程普四人骤然惊醒,瞬间吓出一身冷汗。诚如孙策所言,眼下先锋大军是孤军深入,前有强敌,后无退路,处境十分凶险。之所以说他们没有退路,并不是真的无路可退,而是不能后退;因为一旦退兵,就意味着先前攻取的城池和营寨都是一句空话,非但上万人马白死了,就连孙策夺得的偌大威名也会随之付诸东流,毁于一旦。

面对这等局势,还真如孙策所说,只能进不能退;唯有进攻才能保住此前的战果,一旦退却,那么先前付出的巨大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暮然间,程普、黄盖四人突然意识到先锋大军竟然陷入如此险恶的处境,不知不觉中进退维谷,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攻城。

看到程普四人神色有异,孙策淡然一笑,说道:“四位叔伯不必担忧,事态还没有恶化到你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因为我军眼下依旧掌握主动,而西凉军则处于被动防守之势。”

“我等痴长少主几十岁,却只顾着眼前战局,看不到战局背后隐藏的危机,这让我等深感惭愧,少主英明啊!”程普满脸愧色地低头说道,黄盖、韩当和祖茂三人亦是如此,纷纷惭愧地低着头,似乎无颜正视孙策。

眼见四员老将神情黯然,孙策心中不忍,当即起身给他们斟上热茶,轻声道:“未战先算败,自古善用兵者皆是如此。我此前之所以屡屡受挫,以至于沦落到寄人篱下的地步,就是因为把敌人想得太简单,没有统观全局,慎重对待。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人不可能在一个坑里连续掉下去多次。此番出战李利麾下的西凉军,我等更是不能丝毫懈怠,否则必被敌军一举歼灭。

要知道西凉军最擅长一击毙敌的战术,他们善于隐忍,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李贼家大业大败得起。而这正是迷惑我们视线的关键所在,每攻下一座城池或一个营寨,我军将士就会沾沾自喜,以为西凉军不堪一击,只手可灭;殊不知此举正中西凉军下怀,继而实施雷霆一击,一举覆灭我军。西凉境内的很多诸侯都是在这种战术之下,被李贼轻易灭掉,随之一统西凉。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此次绝对不能再犯这种错误,因为我们败不起,一旦落败,就再也没有崛起的机会了。”

程普闻言后,与黄盖三人对视一眼,随之满脸喜色地赞叹道:“少主此番真是让我等刮目相看,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