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大民国(大罗)-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意大利人不出现还好理解,作为波斯战争中最大的冤大头。墨索里尼现在的日子很不好过,恐怕根本没有心思理会国外的事情。可是法国人为什么不来呢?难道是因为英法德之间,在对苏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对了。一定和波斯和印度发生的变故有关!虽然英国表面上向苏联让步了,但是心里面肯定不服气,而且苏联也没有真正切断对印度革命的援助,这两个月。印度的战乱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有越大越大的趋势。所以英国就想让中德两国更多地向苏联施加压力,倒不一定要真的去进攻苏联,但至少要吓唬一下莫斯科,让他们把注意力从印度和中东转回自己的东西部边境。
想到这里,常瑞青露出迟疑的表情,缓缓道:“总理先生,我同意您的意见,只有进攻才能打败敌人。如果我们想要彻底消除苏联这个威胁,就只有采取攻势。彻底摧毁莫斯科的军事力量!但是……托洛茨基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陆军,想要打败他并不容易,需要进行长期而艰巨的战争准备。而研发包括铀合金穿甲弹在内的许多新式武器就是对苏战争准备的重要一环。”
霍夫曼将常瑞青说的英语翻译成了希特勒能听懂的德语,而后希特勒就又快又急地说了一大堆德语。李复几翻译道:“希特勒说:他希望中德之间能够签订一份共同进攻苏联的协定,规定中德两国必须在十年内做好进攻苏联的一切军事准备。从1935年1月1日开始,中德之间的任何一国,只要对苏联发动战争,另一国就必须加入,并且共同进攻苏联。此外,中德英三国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军事技术合作,共同开发新型武器装备,加强军事交流……”
李复几翻译的时候,希特勒却在用眼角偷偷看着不动声色的常瑞青。常瑞青猜得不错,这一回,希特勒的确是在英国的“指使”下提出这个“十年攻苏计划”的。不过希特勒也很清楚,英国佬并不是真心要灭亡苏联,只是想给苏联一点厉害尝尝。所以希特勒很乖巧的没有提出任何瓜分苏联的方案,免得刺激英法的神经。可是这个中国独裁者能同意在这份没有多少好处,却要负担开战义务的协定上面签字吗?
不过常瑞青却没有露不满的神色,而是笑眯眯地听完了李复几的翻译,然后笑着回答道:“这样一份共同进攻苏联的协定,的确非常符合我的心意,不如就叫‘反第三国际协定’吧,我们现在的敌人可不止是苏联一国,还要加上被苏联所控制的苏维埃日本、苏维埃波兰和波斯共和国,将来或许还将面对更多的敌人。”说着他抬头看着英国装甲兵参谋长富勒少将,问道:“富勒先生,大英帝国是否准备成为‘反第三国际协定’的缔约国呢?”
听到这个问题,富勒看向希特勒,后者忙开口道:“英国并不方便正式加入这个协定,不过英国将会以向中德两国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不过能得到英国提供的帮助也算不错了。常瑞青顿了一会儿,又道:“那么英国是否准备参加铀合金穿甲弹的研发工作呢?”
“英国准备参加。”富勒和卢瑟福交换了一下眼神,又道:“我们还将负责提供三分之一的研发经费,同时也将共享铀合金穿甲弹的所有相关技术。”
“那么工业化分离铀235技术的研发工作呢?”常瑞青似乎有些不放心,又追问了一句。
卢瑟福看了眼希特勒身边的德国科学家哈恩,笑着回答道:“就交给卡文迪许实验室和威廉皇敌究院吧。”
“我们中国的科学家也要参加这相关的研究和开发,等到研发成功以后,英德两国还有义务帮助中国建立同位素分离工厂。”
“好吧,我们可以接受。”富勒回答道。他说这话的时候,疑惑地看了常瑞青身边的李复几一眼,似乎已经对铀的真正用途产生了一点怀疑。
富勒的话音刚落,希特勒也满脸堆笑着表态说:“德国也可能接受中方提出的要求,而且除了铀合金穿甲弹之外,德国还有几项正在进行的秘密武器研发也想请中英两国共同参与。”

第五百三十章 追猎者和大众拖拉机公司上

1925年3月17日,这一天注定也要和三年前的那个3月17日一起名留青史了。三年前的这一天,就是德国三月革命爆发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德国分裂和苏联西进彻底砸碎了这个世界的凡尔赛体系,也让战火重临欧洲。之后,欧洲的一系列变局通过法德中意四国条约的缔结,又传导到了亚洲,将本来就不牢靠的中日苏三国不战条约砸了个稀烂。
而在三年后的今天,柏林又一次成了亿万人瞩目的焦点。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中**事委员会委员长常瑞青和英国外务大臣奥斯汀。张伯伦齐聚在柏林蒂尔加滕的贝尔维尤宫,在一份名为“反第三国际协定”的臭名昭著(莫斯科的评论)的条约上签下了各自大名。
和之前常瑞青、希特勒和富勒在贝尔维尤宫商议的情况有所不同,大英帝国最后居然选择了光明正大的加入这份条约,而不是鬼鬼祟祟地躲在幕后操纵。看来英苏之间的秘密谈判必定是告吹了!不过英国在条约中所负担的义务同中德两国还是有所不同,并没有参与进攻苏联的义务,只要中德两国提供后勤和技术上的援助就可以了。至于消灭苏联之后如何瓜分战利品的问题,在这份《反第三国际协定》上却没有提及。看来伦敦方面并不真的相信中德两国有能力消灭苏联这个庞然大物。…
但是原先五国条约中的另外两个缔约国法国和意大利却没有加入《反第三国际协定》的意思。法国人明显对进攻没有一毛钱兴趣,在他们看来只要把德国顶在前面和苏联消耗就万事大吉了。反正他们在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还没有受到世界革命的威胁,犯不着去招惹苏联。
至于意大利人则干脆换上了恐苏症,好不容易被墨索里尼煽动起来的一点血气。叫苏联红军一下就给打没了。而且墨索里尼的政权也因为兵败变得岌岌可危,每天都有大批的抗议者在罗马的威尼斯宫门前集会,高呼着要求墨索里尼下台的口号。甚至连法西斯党内部,都有人在策划拆墨索里尼的台。还好,墨索里尼早有准备,从意大利北部调集了大批效忠于他的黑衫军进入罗马,又接连撤换了一大批不怎么可靠的意大利陆军将领。还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继续支持法西斯党的政权。虽然政权得以稳定,但是墨索里尼这个独裁者却被整成了跛脚鸭,不知道还有没有希望带领意大利去给希特勒帮倒忙了?
由于少了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帮手。国际舆论对《反第三国际协定》的前途却普遍不怎么看好。苏联政府在得知中英德三国签署了这个条约后,立即就拿出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宣布将邀请日本人民委员会主席片山潜、波兰人民委员会主席缅任斯基和波斯共和国总统礼萨。汗访问莫斯科,讨论缔结同盟反制这个《反第三国际协定》。
美国政府对于这个条约却没有公开表示意见。只是向英国提出:伦敦海军军备谈判必须由苏联和日本代表参加。否则美国将会推迟谈判。看来美国政府也不看好这个新鲜出炉的柏林伦敦南京轴心。
而常瑞青在签署了《反第三国际协定》后并没有马上前往伦敦去参加海军军备谈判在苏联和日本代表抵达之前,这场谈判根本就没有办法举行。不过常瑞青倒也没有闲着。在协定签署后的次日,他就在希特勒的邀请下,前往德国西南部士瓦本的爱普拉特试验基地参观。不过不是去看那个总是失败的地震武器试验,而是那辆由常瑞青在1923年访德期间提出设计构想的追猎者坦克的研制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3月19日,在爱普拉特试验基地内的一座临时搭建的水泥看台上,至少站着十几个身穿中德两国国防军军服的人和几十个西装笔挺的人。看台前面是一大片试车场,有一圈硬质地面的跑道。跑道中间则是个大烂泥塘这大概是陆军部队行军作战时最讨厌遇到的地形了。中国访欧代表团中的大部分军官、德国国防部、装甲兵司令部、兵器采购局的高级军官,还有几个大型工业集团的代表和设计师全都聚集在此。所有人都在低声相互讨论着目前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追猎者计划”。
早在1923年6月。常瑞青的第一次访德之行结束后不久,包括戴姆勒奔驰(1924年底由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比历史上提前了一年多)、MAN公司、克虏伯钢铁联合公司、莱茵金属公司、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施耐德公司、雷诺公司、菲亚特公司、斯柯达公司在内的欧洲大型工业企业就接到了法德中意四国兵器采购部门联合发出的通知,要求他们设计一款战斗全重不超过18吨,正面装甲超过60mm,车高不超过2。2米,可在车身正面直接装备一门75mm口径,48倍弹径加农炮的无炮塔坦克。由于是法德中意四国共同发出的通知,所以接到通知的所有欧洲机械制造和军火公司都知道其中的分量,谁也不愿意让这么一笔超级大单从自己的手指缝中滑走,所以纷纷卯足了劲儿,预备大干一场了。
在短短的一年零九个月后,就有五个型号,一共十五辆“追猎者”坦克的样车被送到爱普拉特试验基地准备进行试车了。提供这五个型号的“追猎者”坦克的是五个欧洲大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其中“追猎者一号”是由戴姆勒。奔驰、莱茵金属公司联合设计制造的;“追猎者二号”是由MAN公司、克虏伯钢铁联合公司联合设计制造;“追猎者三号”则由德国的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和捷克斯洛伐克斯柯达公司联合设计制造的(顺便提一下,眼下的捷克斯洛伐克已经沦为了德国的保护国。苏台德地区也直接并入了德意志帝国的版图);“追猎者四号”则是由施耐德和雷诺公司领衔的法**火巨头提供;而“追猎者五号”则是意大利人的杰作。
“竟然有五个型号的追猎者!”
常瑞青和德国装甲兵总监克马斯。霍夫曼并排坐在看台的第一排,身边围着蒋百里、潘文钊等人,还有另一个时空的德国装甲兵之父。眼下的德国国防军装甲兵参谋长古德里安上校,以及一些随从人员。看见不远处的跑道上停着的一长溜没有安装火炮,好像个大号铁皮箱子一样的坦克样车,常瑞青忍不住就感慨起来了。
“委员长,这可都是您的功劳。”坐在常瑞青右侧的马克斯。霍夫曼曾经在中国当过一年的军事顾问,和常瑞青比较熟悉,也能听懂一些中文。这时就凑到常瑞青耳边,用英语小声对他说道。
“我的功劳?”常瑞青微微地笑了笑:“那么说起来你们也觉得这种低成本的战车将是苏联坦克海的克星?”
“难道不是吗?”马克斯。霍夫曼耸了耸肩膀,“这明显就是一款用来对付坦克的坦克。将来每个德国步兵师都会有一个营的追猎者,我想中国的步兵师也同样会配属追猎者坦克的吧?”
“嗯,追猎者的确是用来打坦克的。”常瑞青微微顿了一下,忍不住就追问道:“霍夫曼将军。你们德国国防军就没有想过效仿苏联红军组织装甲师吗?”
“装甲师?”马克斯。霍夫曼指了指身旁的古德里安。笑道:“古德里安先生倒是不停呼吁我们组建装甲师,但是去年初以来,国防军的一系列的军事演习的结果都表明,这种具有极强反坦克战力的追猎者坦克必须要在大批步兵的伴随下才能发挥威力。如果按照苏联坦克军的编制方法,这种没有旋转炮塔,速度又慢的坦克很容易被绕到侧翼的坦克或步兵摧毁。”
“是啊。”古德里安也点了点头,“如果要组建装甲师,追猎者坦克的性能就有些不适用了。它的设计思路就是为步兵师提供反坦克火力的。所以速度很慢,最大行驶里程也比较短。所以我建议在追猎者坦克定型之后。应该考虑设计制造适用于组建装甲部队的坦克、装甲车辆。如果我们要在十年后打败苏联的话,光靠一堆装备了几十辆追猎者的步兵师可不成!我们需要一种步兵坦克,一种专门用来对付坦克的坦克,不是追猎者这样的,要按照可以全方位攻击的旋转炮塔,而且这两种坦克必须拥有极强的机动性能……”
“古德里安将军又在鼓吹装甲师吧?”就在古德里安滔滔不绝兜售自己的装甲战思路的时候,一个说德语的声音在他们的身后响了起来。
听到有人在自己后面说话,常瑞青、霍夫曼和古德里安都同时回头。就看见希特勒正笑吟吟地站在他们身后,在这个德国总理身边还跟着一堆穿着考究西服,举止优雅的中年男子。
“总理先生。”两个德国将军都起身向希特勒行军礼,不过却不是常瑞青在后世电视里看到的抬手礼,而是标准的军礼,也没有喊:“嗨!希特勒。”的口号。看来这个时空的希特勒上台的时间虽然早了快十年,但是权威却远远比不上历史上的“元首”。毕竟现下的德国是由国防军和纳粹党在联合统治,而且国防军那边还有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这样的旗手级领袖。
常瑞青笑着伸出手来和希特勒握了握,还用生硬的德语招呼道:“总理阁下。”
“哦!元帅。我来给您介绍几位朋友。”希特勒指了指身边的几个德国大公司的老板,笑道:“这位是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总经理佛朗兹。约瑟夫。帕普,这位是戴姆勒。奔驰的技术总监费迪南德。波尔舍先生,这是MAN公司的董事会主席鲍尔。罗伊什先生,这是克虏伯公司的古斯塔夫。克虏伯先生……”
原来跟在希特勒身边的都是一些德国大公司的头头。就在常瑞青客气的同他们一一握手的时候,中国驻德国大使蒋百里却悄悄凑到常瑞青耳边,低声道:“委员长。一个月前已经举行过一次试车了,今天这次的试车就是为您举行的,德国人对中国市场是势在必得。”
常瑞青微微点头,蒋百里说的事情他也早就得到情报了。追猎者坦克的招标名义上说是一场公平竞争,但实际上法德意三国的政府都不可能将订单交给外国公司,所以招标的结果几乎已经内定了。法国人肯定会采购施耐德公司和雷诺公司的“追猎者四号”,而意大利陆军则会购买菲亚特公司的“追猎者五号”。至于德国人的订单也肯定落在本国公司里面。只有中国公司没有参与招标,而且中国对这一款坦克的需求又极大,因此自然成为了法德意三国公司争抢的主要目标了。而希特勒这回更是亲自上场。带着一票德国大公司的头头来向常瑞青推销坦克了。
在常瑞青和希特勒还有这群德国商人聊了大约半个小时后,五个型号的追猎者坦克的野外测试正式开始。由于中德法意四个兵器采购部门在提出招标的时候,已经对追猎者坦克的外形的性能数据提出了非常详细和明确的要求,因此所有参与测试的车辆的各项数据都大同小异。价格也相差不大。到底哪家的产品更好一些。也就只能通过野外和近乎实战的测试来决定了。而且现在是和平时期,像坦克这样的重型装备往往要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和改进才能最后定型。不过今天这场测试却所有测试之中最要紧的一次,很可能会为参加竞标的公司带来数千甚至是上万辆坦克的订单!
今天所要进行的测试是越野测试,事实上,将要用于这款追猎者坦克的主炮还没有完成设计,所以十五辆参加测试的车辆都没有安装火炮,只是个水柜一样的车身。参加测试的五个型号的“追猎者”都有三辆完全一样的样车,现在全都停在距离水泥看台约3000米的泥地里。排成一排,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
伴随着一红色的信号弹升起。所有的战车都开始发动起来。由于已经不是第一次同时测试那么多车辆了,所以场面没有丝毫的混乱。不到一分钟,所有的车辆全都发动起来,开始隆隆向前爬行。
“最右边的是一号车型,戴姆勒。奔驰和莱茵金属公司设计的样车。这辆车的长宽高分别是6。38米、2。63米、2。17米,车底距离地高420毫米,战斗全重15。95吨,成员4人,由一台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六缸150马力汽油发动机驱动,使用簧板式避震式悬挂。”蒋百里这时还跟在常瑞青身边,开始客串起现场解说了。
“一号车型的车体全部采用压制热轧钢板,全焊接结构,整个车身外部找不到一枚铆钉。车体前上表面采用55mm厚的60度倾斜装甲,前下表面采用55mm厚的40度倾斜装甲,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装甲的防护能力。车体厚侧后装甲也有20mm厚,上下车身的倾角相应为40度和15度。车身上方和尾部的舱门厚度均为8mm的轧制钢板。”
顿了一顿,蒋百里接着说道:“在一个月前的法德意三国兵器采购部门的第一轮测试之中,这款一号车就获得了德国国防军兵器局的青睐,估计将来会被德国陆军大量装备。”
“东西倒是不错,价格是多少?”
“目前的报价是每辆整车8。5万帝国马克,也就是8。5万华元。”
“价格倒还算公道。”常瑞青微微地点了点头,然后又把目光转向了正在行驶的三台追猎者二号,这一款车型的马力似乎比一号车强大,行驶速度要稍快一些。
“那是由MAN公司、克虏伯钢铁联合推出的,这款车型比追猎者一号要大上一圈,长宽高分别为6。5米、2。8米、2。2米,战斗全重达16。8吨,其它性能同一号车接近,最大的看点是采用了一台MAN公司设计的200匹马力的柴油机,所以速度也要快上一些。不过价格要贵,要10万帝国马克。
此外,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和捷克斯洛伐克斯柯达公司联合推出的追猎者三号是五款追猎者中价格最便宜的,要价只有6。5万帝国马克。当然性能也是最差的,没有采用全焊接结构,所以在装甲厚度略微不如一号车和二号车的情况下,预计的战斗全重却高达18。8吨,体形也更大。”

第五百三十一章 追猎者和大众拖拉机公司下

“委员长,您看,参加试车的15台样车很快就要开进泥沼区了。”
介绍完了三款德国“追猎者”后,蒋百里并没有继续介绍法国人的四号车和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五号车。而是指者试验场中间的那片泥沼说道:“在上一次试车时,差不多有一半的样车在那里抛锚,其中意大利人的三辆样车全陷在里面了。
常瑞青举起望远镜,朝最左边的三辆插着绿白红意大利国旗的样车看去。在他前世的记忆里面,意大利在二战中的表现总是给人一种很靠不住的感觉,不过这会儿他透过望远镜瞧见的却是三辆非常威猛的战车意大利人的五号车的个头似乎大了一点!
“五号车有多重?20吨还是25吨?”常瑞青好奇地问。
“只有16吨。”蒋百里道:“五号车的装甲是最单薄的,体形大是因为采用了克里斯蒂悬挂系统,弹簧室占用车内容积过多,而且为了提高行驶的平稳性,意大利人又专门设计了一款液压减振器,所以又占用了更多的车内容积,所以就变成个皮薄馅大的东西了。此外意大利人的五号车的履带较窄,不大适合在泥泞的道路条件下使用。”…
“看来这款坦克不是为对苏战争准备的。”常瑞青嘟囔了一句,就不再关心意大利人的五号车,而是仔细观察起了法国人的四号车。从外表上看,四号车同德国人的一号车和二号车比较接近。同样是全焊接结构,车身外部看不见一颗铆钉或螺丝钉。不过体形较一号和二号更矮更宽,履带也要稍窄一些。显然也不是准备拿来用于道路条件相对恶劣的东欧和苏联战场的。
看到常瑞青正在关注法国人的坦克,蒋百里就低声道:“委员长,现在有传闻说法国人正在游说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参加一个‘第二防线计划’,想在这三个国家和法国东部的领土上再修建一道防线,用于防卫可能的苏联西侵。”
“看来法国人已经开始担心德国佬了。”常瑞青低声地叹了口气。这时十五辆样车都已经开进了烂泥潭,陆续有车辆开始趴窝。首先倒下的还是意大利人,虽然克里斯蒂悬挂系统在这种泥泞地形中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意大利选用的小直径负重轮和窄履带根本不能在烂泥地里行驶。很快,车体就深深地陷进了泥地里。虽然勉强行驶了一段距离,但是负重轮最后还是被泥块和石子卡死了。最后三辆样车全部抛锚。看到这个场景,早就有了准备的菲亚特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都飞快地跑过去维修。
紧接着,法国人坦克也开始出问题,他们的履带同样比较狭窄。而且车底距离地面又太近。排气管又在地盘下方,在这种泥泞的地形上面行驶很容易被泥水堵住。所以在三辆法国坦克中的两辆也很快陷在了泥潭里,只有一辆顺利过关。而九台德国公司提供的样车却没有一辆在泥潭里面抛锚,显然这些坦克是专门为了东欧和苏联境内的复杂路况所设计的。
从烂泥潭里爬出来以后,还剩下的10台样车全都轰鸣着冲上了水泥路面,又喷出了一阵黑黑的浓烟,常瑞青感到这些车辆都在努力加速,不过也快不到哪儿去。常瑞青目测一下。跑在最前面的那辆法国佬的四号车的时速顶多也就在30公里上下,另外9辆德国公司的“追猎者”的公路时速全都不足25公里。这个速度咋一看也不算太慢。可那毕竟是在路况良好的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