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国(佛婆)-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苏老爷子答应筹借给李家一万两银子的。还好,苏老爷子又想出送匾和劳军的法子,因此府尹大人那里认捐的数字,便省下来了一些,这才勉强又给李家凑了一万。有了这二万两的借银,再加上我和与守一筹措到的现银,大约也有六万两了。虽然离匪人索要的银子,还差了一些,但想来,有六万两打底,匪人那里,也并不是完全说不通的,毕竟他们不换的话,家兄在他们手里,也是没有用处的……”

苏三点了点头,倒没有想到老爷子,在这种时候,还能凑得出二万两银子。

“嗯,宁远以为匪人只是求财,六万与八万,原本相差就不大。能得了这一注大财,他们应该就是开心的,如果不认赎,他们难道就舍得这些银子?……”

“哎,原本应该是如此,但事情谁又说得准呢?他们在李家,被虎头营的人,杀了几个人。这账应该也是算在我们李家的头上了,就怕这些银子,打发不走他们。”

李家树有许多的顾虑,那是正常的。

可是他不知道,事实从一开始,就早在他的想象之外,所以他的分析,也就自然不会准确……

真实的情形是,‘匪人’根本交不出李老爷子,而自己也不可能让林家拿到李家的这笔赎银……

“这倒也是。不过这么大一笔钱,在最后交换的时候,应该要慎重。千万不可只身带着银票就去,万一没有亲眼看到李老爷子,反倒让匪人,连银子再人,再绑去一个,那就麻烦了。”

李家树点了点头,认为苏三说得很有道理。既然是要赎人,那自然是要先见到人,才能赎……倒是匪人会反悔,这一点,不能不注意。真要人没有赎回来,又搭进去一个人,那可太麻烦了……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想着这些,车队渐渐地靠近了军营……

苏三跟着李家树来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到军营里,来见一下世面。他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看有没有可能与张合,张将军,见上一面。

从虞凤的那里,他隐约能了解到张合与林海录之间的貌合神离。但是,真实的张合,究竟是什么样子,他却需要亲眼见过,才能判断……

张合虽然在品阶上,比不上林海录。但在武陵城,真正能与林海录抗一抗的,还非张合莫属。

一旦林海录真得狗急跳墙,也只有张合,才能控制得住局面……

到了最后关头,张合的态度,在苏三看来,尤为关键。当所有人,都撕下脸皮之后,真正能取决胜负的,只能是武力。

任何矛盾升级到最后,便是血与泪的洗礼。没有这个觉悟,就不要随随便便把矛盾升级。

“到了。”李家树看着防务森严的狼堡,轻轻地说了一句。

苏三收回思绪,跟着李家树钻出马车,朝狼堡看去。

只见小山的山谷口,用巨石垒起了一座高墙,高墙上,来来回回地有士兵在上面走动……

二座小山顶上,有二座高高的塔堡,远远看去像极了狼的二只耳朵,而狼堡也因此而得名……

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气势宏大,但用纯军事眼光的角度来看,要攻下这座狼堡也着实不易……

四处山峰险要,俱有精兵把守,入谷的道路,又有石墙拒险。山路里大型器械伸展不开,听说狼堡里又是封朝为数不多的,配备了骑兵的军队。

如果堡中备足粮草,再配以骑兵的机动能力,一万的军队,对敌人的牵制作用,将是巨大的……

李家树见苏三看得仔细,便笑道,“这只是后门。真正的营门,是在北边。那里已经出了岷山,往北去正是一马平川,除了要过一条江之外,便可直抵金陵……把军营设在这里,原本就是兼摄二地的用意。只是平静了这么些年,这个作用也已经慢慢淡化,武陵军也由原来的四万人马,变成了如今的一万人,与北边的那些军队比起来,就差了许多……”

“喔,原来是这样……”

辕门在二人说话的空档,慢慢地打开。

一队衣着鲜明的快马,从辕门里刺泼泼的急行而出。

马队带着万钧之势,冲到劳军的车队之前,骤然分开,形成二路,从整个车队二边穿行而过。

二路骑兵在车队后交叉掉转马头后,从车队后面再次绕上来,把整个马队全部包裹在其中。

这才有一名营头模样的人物,提着马头,孤高地驾马缓行到李家树的身边……

“你是李家树?”

李家树连忙行礼道,“小人便是。”

“跟着我。记住,关照你的人,军营里,不准四处走动……驾。”营头说完这话,便一夹马身,骑到前面,引路。

李家树忙招呼车队车夫赶车,又拉着苏三一齐坐到马车上。

那车夫低声道,“李爷,咱们可是送资军的犒劳来的,他们却这般不客气,把咱们当奸细防备了,这大营里的规矩也太多一些了吧……”

李家树则笑道,“知足吧。若不是事先差人先来通报过了,还不知道要在这里等上多久呢?”

又对苏三道,“这张将军治军很严,对部下也管束的紧,没有让我们在军营外把东西卸下来,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他便笑道,“那张将军这性子,也真是够冷的。”

“谁说不是呢?张将军在城外一呆就是六七年,若不是公务,从来不进城,就是进了城,也从不在城里吃一顿饭或者住一晚上。啧啧,光这份耐性,就足以让人称道了。”

马队领着车队,慢慢穿过石门,视野顿时就开阔了起来。

石门后,便是山谷,而整个山谷,都被军人们夷成了平地,变成了巨大的演武场……演武场的边上,一座座木制的军营,连成了一片,粗略估计下来,可以住上五千人。

不过马队并没有在这片演武场上停留,而是穿过这片军营,又穿过二山之间的一条大路,来到一片更大的军场……

在这里,一座不高的小山,已经被修成了梯田状,耸立在军场的中央。在小山周边的山下,也已经被军人全部铺平,并且铺上了碎石。

军场的右边,还有一个山谷。山谷里,养着许多军马,时不时地能听到马嘶声。

又有许多军营,围在小山四周,一圈一圈的像波浪一般,一层一层的铺开。

看不到小山后面的景象。但可以肯定,小山的背后,还有另一番天地。

只是他们却不可能看到了,因为马队把车队领进军场,便原地停住……

第138章 久仰,久仰

只见那营头一声令下,便有许多士兵结着队从旁边的营舍里钻出来,不用一会儿的功夫,就把车上的东西,搬了个干干净净,整个过程,一点也不杂乱,更没有人大呼小叫……

能把军纪执行到这一步,倒让苏三对张合,不由地有些括目相看。‘看来,这人在治军方面,很有一套,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那营头见东西全部搬完了,这才不紧不慢地回过头来,对李家树道,“你跟我来,去见见将军……”

“我也去。”苏三往李家树的身边走了一步。他来的目的,就是要亲眼见一见这位张大将军,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李家树看到那营头眉头一皱,忙道,“这位是城内苏家的三公子,这次劳军,苏家出得是大头。”

那营头这才眉头一舒。“那你跟我去见将军,你,在这里等着……”

“啊。”李家树没有想到,这营头这么不给面子,自己眼巴巴的跑来劳军,却连人,也不让自己见一下面……

一时也是有些气恼了,便对苏三道,“宁远贤侄去吧。只需把大家的心意带到便可,也没什么大事。这山路也不好走,坡又陡,我正好懒得上去。在山下等候,最好不过。”说罢,冷冷地看了那营头一眼。

苏三只是笑了笑。也没有想到这营头这么矫情?不过他也并不做进一步的要求。

他知道,军队与地方上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一样。有时候,处理问题的方法,看起来是有些不近人情,但真正要是打起仗来,就需要这种不折不扣,准确执行任务的精神……

那营头,却不听二人言语,放下那句话后,愣也没愣,便打头里走了。

苏三与李家树暂别,紧走二步,跟在那军人身后,一路往小山上疾行……

小山开了四条大路上山,分别是东南西北各一条。

小山的山体上,也建了许多房舍,看来是高级军官的住所,一圈一圈的,很像梯田。

小山的顶上,被削平了一块,整理成了平地。

平地上,不仅有一个小武场,还有一座大的营盘,想来便是中军营帐,武陵军的军部所在……

营头是有意放快了脚步,几乎是小跑着往山顶跑,想拉开与苏三的距离,给苏三这个文弱书生,一个下马威。

却看到苏三紧紧地跟在自己身后,不仅没有喘粗气,而且还一脸轻松的样子,甚至比自己都要轻松许多。不由在心里略略收起,小视的心理。但脸色,却仍然冰冷冷异常……就好像苏三欠了他三百吊一样……

“且在此等候。”说完,那营头快步穿过小武场,朝中军营盘走了进去。

苏三却没有老老实实地在原地候着,而是走进小武场,四处观看。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除了泥地,也就是摆在露天里的武器架子。

用木头做成的武器架,被埋在土里,又用石块给压住,上面倒插着棍棒刀枪之类的长兵器。雨打在这兵器上,水顺着竿子,往下流着。倒显得兵器的主人,并不爱惜它们似的。

上前提起一支棍,却感到手底下微微一沉,才发现这棍,居然是精铁制成,入手十分沉重。

起码得有三四十斤。

这样的棍子,能把一趟棍法,抡完整了,都要费不少力气。普通人,便是提一提,舞一舞,都要气短胸闷,用这武器的人,这气力,端是不俗的……

松开手中的棍子,又把其他的兵器都提了提。俱都是精铁铸就,分量都不轻便……

如果这武器是张合所用,那这张合倒是一员虎将。

“你就是苏三?”闷闷的声音,从小武场的边上传来。

苏三转头去看,便见一名黑脸的中年男子,威猛地立在场边,刚才那营官,正退后二步,站在中年男子的身后,眼睛也是看着苏三……

猜到这黑脸中年男子,便是张合,苏三便笑了笑,遥遥地对着张合行了一礼,扬声道,“小人,正是苏三。对面,可是张将军?”

苏三语气大大咧咧的,身形里却显得稳重,有种落落大方,潇洒飘逸的感觉。

这倒正对了张合的胃口。

其实他是早就听说过苏三其人的。他虽然身在军营,但武陵城的事情,他并不是一无所知。

他知道最近,武陵城里,出了个叫苏宁远的才子,很是出了一些风头,所以刚才听了营官回报,这才走到门边看了一眼。

只见苏三走进演武场,似乎对自己的那些兵器,比较感兴趣,他稍稍想了想,便冒着小雨,亲自迎了出来……

原本就是有些亲近的意思,这下又正和着了胃口,心里便有些高兴起来。

有一点意外的是:这苏宁远,年纪虽然轻轻的,但见了自己,却一点也不紧张。神情举止,倒似有大家风范。与时下的那些文人才子,弱不禁风的模样,大不相同。

“正是张某人……”

“久仰,久仰。”苏三呵呵一笑,爽气地拱了拱手。

“哦。久仰?张某一介武夫,有什么地方值得苏大才子久仰的吗?”张合呵呵地笑着,心里想得却要难为难为苏三,听听他为什么久仰自己。

按理说,苏三最多不过是,听过他的名号而已,这‘久仰’二字,哪里扯得上?

久仰,自然是一句客套话。可张合偏偏要在这客套话上较真,苏三一听便知道,张合是要难为难为自己,要看看自己的急智……

他哈哈一笑,自然不会被张合这句反问问倒。

从虞凤那里他早已知晓。这张合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也通晓文理。于诗文一道,虽不精通,但是做几首小诗,还是不在话下的,因此,要说对张合,全无了解,那却是大错特错了的……

刚才自己又一路走来,亲眼看到张合治军的情形。心中早已经有了欣赏的意思,因此,那句‘久仰’的话,也并不是一味地客套。

不过,他也不会一本正经地去解释,为什么‘久仰’,那倒显得自己被张合问住了一般,于是收住笑声道,“于武人中,将军的文采第一;于文人中,将军的武艺第一;这文武双全,耳闻已久,难道不值得久仰?”

张合一愣,继而也大笑起来……

“请。”张合笑过,难得地说出了个请字,让身边的营官,都多看了苏三一眼……

“请!”苏三也干净利落地道。

二人一齐走进营帐。

说是帐,其实是一座木制结构的大房子……

房顶起得高,又开着大窗,就算这里挤满了人,也不会感到气闷。营帐的中间,有一个偌大的沙盘,整个岷山区域,在沙盘中,只占了小小的一角。不远的地方一座城池,便是武陵城,往远处看一些,便是金陵城。

一条大江横亘在金陵与武陵之间……把整个沙盘分割成大小二块……

他看到这大河,不由眉尖一挑。如果可以拒河而守,那武陵与金陵之间,便多了一道天险。

“这是乌江……”张合看到苏三的目光,定定地看着那条大河,便微笑地解释了一下。

张合并不认为,苏三会从沙盘上这条乌江上,看出什么。

当年大封朝迁都金陵的时候,之所以把武陵设成陪都,就是因为有此险可守。当时江上,还设有水师,江边还设有军营。

可事隔多年,国主不思进取,这些也慢慢都形同虚设,便是连岷山中的武陵军大营,也由原来的几万人马,裁撤成如今不足万人。

这些具体的细节,一个文人才子,是不会清楚的。

张合解释完之后,便客气地引着苏三在帐厅里坐下。

张合自己就略通文墨,所以没有一般武人,瞧不起文人的毛病。又因为,知道苏三的才名,所以,才这般礼遇。

苏三一边谢了坐,早已把这帐厅里的其它地方扫了一眼……

帐厅内,除了那沙盘,便显得有些空旷了。除了张合身前的那张文案和几张椅子,便就是挂在张合身后那柄宝剑有些吸引人了……

“上茶。”张合请苏三在文案边落座后,自己也很随意地在帅案后坐下。

帅案上摆着许多文书,整齐地码成了一叠一叠。其中有一叠,十分整齐,却是一摞兵书。

看书页的磨损程度,足可见这些书,都是张合经常翻动的。

而这书堆叠的如此整齐,也可以看出张合此人,追求完美,眼睛里揉不进沙子,又或者说,行事稳重,谨慎,绝不像现在表现的这么随意……

苏三指了指那叠兵书,笑对张合道,“可以看看吗?”

“请便。”张合微笑着,眼神之中却闪过一丝极其隐蔽的不屑。

第139章 略之一二

他便一笑,并不去管张合的心思,拿起最上面的一本,随手翻了起来。

这是一本‘八阵图’,讲的是行军布阵之道……

布阵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作用是相当巨大的……

一支可以灵活运用阵形的军队,与一只只知道猛冲猛打的军队碰在一起,就算军力相差甚远,结果也是显而易见。

战争从来不是一个人逞英雄的地方,在现代战争中,个人的战斗能力得到了极了提升的情况下,都是这样。在冷兵器时代,团队的协作,显得更为重要。

大规模的交战,如果没有阵法做为支撑,在一个战场上,光是指挥几万甚至十几万人,都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在当前,阵法的熟悉程度,可以说是衡量一支军队实力的重要标准,没有阵势的军队,那就不叫军队。

就用刚才那支骑兵马队去迎接他们的事情来说,这里面,就有许多门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得明白的。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刚才那队骑兵,从营城冲出来之后,兵分二路,从车队的二边穿过。他们没有在护住车队的第一时刻停住,而是仍然往前冲,一整个穿过了车队。穿过车队后,又颇为费力的在车队之后,交叉折回,最后完成掉头的目的,把车队给团团围了起来。

这要落在外行人眼里,不免嘻笑一番。却不知道,快马急行之中,最忌的就是急停。

骑兵的灵活,在于速度,只要马不停,随时都可以应变;一旦马停,就要保证敌人,已经死死地在控制之中。

抱着围而不攻的目的,进行正对面的冲击包围;如果迎着被包围的车队急停,纵使训练非常有素的骑兵,也不可能有完全的把握,可以控制得住战马急停在原地。

就算他们可以把战马控制得如同自己的手臂,可急停之后呢?

停住了,可不代表就围住了!而且那急冲的势头,在急停之后,便是一个急刹车式的停止,那一往无前的气势,猛地一滞,不仅在实际上给了对手可乘之机,也在心理上,失去了有效的震摄。

此消彼涨。气势一弱,就给了‘敌人’应对,发难的机会,从而失去了包围的力度。

而张合那支骑兵的做法,恰恰是最妥善的处理方法。不管是那营头有意显摆,还是他们历来都是如此训练。只此一点,就可以看出张合治军不仅仅是严,而且还是很有军略的。

因此,治军不识阵,是绝对行不通的。而这摆在案上的第一本,便是一本关于阵法的书,这也说明,张合本人对阵法,是很关注的。

便随手翻了几页,只见文字比较粗浅,阵法讲的,也稍嫌简单了一些。不过也正因为简单,易学,才容易学得好,学得精。

想到这些,他才笑了笑道,“喔……这本书倒是不错。”

倒是不错?

这语气,怎么听起来,都有点指指点点的味道。

于是张合听起来,就不是那么舒服了,感觉苏三有些托大。

可以给兵书下定语的人,首先自己肚子里得有货才行,否则这‘不错’的定语从何而来?

“苏公子对兵法,也有涉猎?”

“呵呵。”苏三微笑着摇了摇头。

张合看到苏三摇头的样子,心中也是一笑,真是多此一问,他一个才子,哪里会懂什么兵法。

却不料苏三摇头之后,却道,“只是略知一二而已……”

“哦。请用茶。”张合诧异地看了苏三一眼,那边值令官便亲自端上了茶水……

苏三把书仍然放回去,不紧不慢地品起茶来,嗯,真难喝!

张合陪着喝了一口,心里对苏三那句‘略知一二而已’,始终放不下。便道,“那倒要请教一二了。”

“不敢当!”嘴上虽如此说,脸上却一副稳稳当当,让张合请教的样子。

张合算是起了计较的心思。不过他生性谨慎,没有见到兔子之前,是不会撒鹰的。

他看苏三如此语言,似乎颇有底气,倒像是读过几本兵书的样子,感觉还是不要太小瞧了苏三。

问浅了,怕问不出什么,探不出深浅。于是便略略思索了一下,挑出最基础,最烦琐,最不引人重视,而事实上又是最关键的‘行军’类的诸多事宜,来‘请教’。

“苏公子是初到武陵军营吧?张某倒想听听苏公子对武陵军,军营选址于此的看法……”

“喔。”苏三笑了笑,放下茶杯,不紧不慢地道,“‘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军队在平原上时应占据广阔的地界,军队主力军和后方应倚托在高地,形成前低后高之势,这是平原战,处置军队的方法。),今武陵军,背靠岷山,面朝平原,进可俯冲而下,退可据险而守。实在不行,遁进山道,返折武陵,都可立于不败之地,于兵法而言,此军营设的,深合用兵之道。”

张合微微有些吃惊,不过这些吃惊,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虽然他听不出来,苏三所引用的兵法,出自哪部兵书,但天下兵书众多,任何人只要看过,大抵也能说出一些名堂来,在他看来,这些也不过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真正要用起来,却要抓瞎的。

只是,能说出这些道道来,那也算是读过一些兵书的。这一点,倒让他对苏三,再次刮目相看。

能在读圣贤书之余,还有心情去读兵书,而且引用兵法,还这么流畅,张口就来。他也看出,苏三在兵法上,不仅下过功夫,而且还是个忠心报国的热血青年。

如果是这样,那句略知一二的话,再配上苏三这个大才子身份,那也马马虎虎可以扛得下来。

想到这里,张合便也是一笑,心里面那些放不下的纠结,这时倒也完全放开了……

却不料苏三那里的话,却没有说完,只听苏三紧接着又道,“只是宁远以为,至少有三种方式可以轻松击破武陵军岷山大营。”

“啊。”张合瞪大了眼睛看着苏三,就好像看到了怪物。

苏三要得便是这效果,并不理睬张合的表情,而是站起来,背着手道,“一曰:势;只需绕过岷山,取官道,直袭武陵,此营便形同虚设。形势所迫之下,苦守大营已没有任何意义,岷山大营,不攻自破;二曰:困;此营四处环山,只有前后二路可供出行。若以精兵断此二路,武陵军便是坐以待毙;三曰:火;营内多木制营帐,多遣长弓,多备火油,可烧尽大营。此三条,俱是针对武陵军在此设营而为,每一条,都是防不胜防。”

“除此之外,宁远还有三十六计在手。或无中生有,制造谣言,使武陵军军心涣散;或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