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家意志(野狼)-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击穿t90的正面装甲。一时间奎达城内炮声渐起,阿扎里德的推进却完全没有被阻挡。
敌人炮火迅速延伸到了机场,这给林淮生来了个措手不及,他来不及等待部队集结,并有序进入城区建立防御,只能依照形势变化,让数量有限步兵先控制主跑道东侧建筑,这里距离奎达城尚有几百米的开阔地,适合使用红箭导弹防御,如果有个别敌人坦克钻出来,企图溜到跑道上,可以迎头给予痛击。同机带来的3辆伞兵战车,只能利用其机动能力在跑道南北中三个区域快速部署,各占一方进行孤立防御。现在可以利用的只有其30毫米火炮和完整的通讯设备,为指挥部构成支撑点和观察点,随时应对敌人很可能发起的空降作战。一旦林淮生的指挥部失去作用,其中一辆战车上有一名连长,以及可以与国内联络的通讯设备,还可以接替指挥
危急的情势之下,阻挡敌人坦克已然不再是林淮生最急迫的任务,眼见机场导航设施被印度巡航导弹摧毁,而第二架运输机机仍然还在天上。他只能临时接替指挥塔指挥后续飞机降落。
在来的路上,他已经预见到了印度坦克如果来势太猛,可能从南面开阔地绕开狭窄城区接近跑道,并利用炮‘射’‘激’光架束导弹的‘射’程极限来控制机场,如果让他来指挥
也会这么做。对于伊尔76和运八这样的目标而言,这样的‘射’击完全可以威胁到其起降。好在,和老丁仔细研究了奎达机场后,发现了一些办法。这片荒原上的机场作为巴基斯坦最庞大的空军的后方训练基地,几十年间一直在不断地扩建,并拥有了复杂的跑道系统。实际上奎达基地是由西面的旧机场隔着一排建筑与东面扩建的新跑道构成。两条跑道都拥有足够运输机起降距离两倍以上的长跑道。而印度空军出于其可以想象的企图,也一直未对这两条跑道进行攻击,这给了林淮生想象的空间,他发现后续赶到的运输机仍然存在机会。林淮生接替指挥后,立即指点第二架伊尔76的飞行员从远离战场的2号跑道降落,以免落入敌人直‘射’火网。
携带第二个连的伊尔76低空盘旋一圈,几乎飞到了阿扎里德的坦克头上,一些印度坦克甚至开始用高平机枪对其开火,不过都没能打中,飞机狼狈拉起后,找到了西面的备用跑道,重新准备降落。
不一会儿,一名巴方联络官乘坐吉普车找到了林淮生的指挥部,并告诉他城里快顶不住了,因为没有有效的武器可以阻挡敌人的坦克。林淮生一时也无计可施,他身边的这个连虽然是‘精’锐之师,但是将其投入到50平方公里大的陌生城区,犹如杯水车薪,并且联络和指挥也都成问题,他决定咬牙等着第二架飞机降落,当然第二架飞机上仍然没有重火力,能撑到什么时候他心里也没底。
一架喷涂着巴基斯坦空军标志的歼10战斗机从低空掠过机场,林淮生注意到这架飞机在头上盘旋了有一会儿了,一直在低空通过破坏机场上空的航道安全,可惜无法通过电台将其赶走。
“这架飞机他妈怎么回事,怎么还不走?”林淮生骂道。
“也许想留下来帮忙?”
“我看他是想帮倒忙。”林淮生低头查看地图,不再管它。
几分钟前,萨米紧跟着最后一架起飞的c130后面紧急起飞,他拉起时,一枚巡航导弹准确地击中了一侧的地上机库,尚未撤离的2架歼7型战斗机被炸成碎片,他想,天上一定还藏着几架阵风,这是他撤离指挥所前,地面雷达没有发现的情况。
一片‘混’‘乱’中,上校必须自行选择决定是向东飞行投入对空作战,还是向北转场,亦或者留下来对坦克作战。
默罕默德萨米从来就没有完全服从的观念,上校经常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曲解上级的命令,他在空中时没有人可以真正指挥他。而现在,他居高临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敌人正分三路在主城区推进,中间一路非常的突出,几
乎到了市中心广场。
而刚刚赶到的这支中**队,选择停留在了只有一条浅壕沟和铁丝网隔开的机场边上,显然那名指挥官以为蹲在那各光秃秃的跑道旁边,比进入他不熟悉的城区更安全。这显然是步兵出于他们有限的视野无法一览战场全貌造成的问题,但是他现在无法通过电台与地面沟通,必须想一个办法让他们知道敌人的主要推进路线。
上校转弯,飞向城区。一队敌人的坦克正在穿越广场,但是上校不想立即‘射’击,他希望能将其中一辆击毁在狭窄的道路上堵住后面的印度坦克,而不是开阔地上。到目前为止,他没有看到印度坦克群里有步兵战车之类可以用23毫米机炮解决的车辆,所以他必须想办法从有把握的角度击穿一辆坦克(他的飞机挂着炸弹,但是他不敢把炸弹扔到自己的城市上)。
紧跟b连的阿扎里德可以通过潜望镜,看到一架飞机在低空盘旋,似乎是要投弹,这是他担心的事情。奎达城的旧城街道较为狭窄,大部分道路并不适合坦克突击,这一点他研究了很久,有把握比当面所有的巴基斯坦军官更清楚这座城市的坦克战要害,钻进奎达的主要目的,实则是希望巴基斯坦部署在南方的大口径火箭炮在开火前,能够掂量掂量。现在他必须催促纵队快速穿过这个狭窄区域,如果受阻,攻击速度就会大大地打折扣了。
“a连,我们在城区难以快速推进,就靠你们占领机场了。”阿扎里德对着电台喊道,但是没有回音。他调整了跳频电台,问题依旧。电台正受到强大的电子压制,他知道这肯定是自己人干的,自从开战以来,每一次在关键时刻出现通讯问题,都是飞蛇小队干的好事。
“没办法,只能让各自为战了。”他叹了一口气。他领教过飞蛇的这些噪声干扰并不持久,干扰扇面会很快移走,但是暂时他无法获知a连的进展。a连是他最大希望所在。
萨米从东向西沿着敌人纵队排列的方向飞行,下方成堆的敌人坦克堵在了路口,但是那些都不是他的目标,他希望打击的是一辆领头的。现在,他可以看到最前面的那辆t90穿过了广场,正进入狭窄的旧城街道,看来正是‘射’击的时机。他微调双杆控制航线,从整列的敌人坦克上面飞过,好在没有敌人机炮向他开火。
‘射’击瞄准环与游离晃动的矢量标致几乎重合,大致对准了远处的那辆坦克,其实他并不需要这个多余瞄准环来指导‘射’击提前量,因为他完全可以‘浪’费一些弹‘药’提前‘射’击以确保击中,能不能打穿倒是要看一看运气。
t90正专注于是用机枪对前方
的rpg小队下手,它不可能察觉到有一架飞机正从后面接近。眼看着一枚从民居中发‘射’的火箭弹,再次击中前装甲,然后迸飞到了天上,观察镜后面的车长几乎想笑。这个区域已经挡住了至少4次同样角度发‘射’的火箭弹,而敌人总是不停滴重复错误。车长命令驾驶员停车,以确保遥控机枪塔的+瞄准星稳定移动到从墙后面探头探脑观察‘射’击效果的对方战斗人员身上。
瞄准的一瞬间,车长按下‘射’击按钮,眼看着那堵墙被打成了断垣残壁,火光中没有看到敌人人员的情况,但是估计好不了。现在车长移动观察镜找到街道另一侧二楼上的一个还在‘射’击的火力点,毫无经验的巴基斯坦‘射’手从那里向t90的硬炮塔和前部车体打了几个长点‘射’,现在车长只等待着机枪转移到位置,就将那个机枪火力点干掉。
“呵呵,这些傻瓜,永远学不会‘射’击后必须转移。”
车长冷笑道,他已经22个小时没有睡觉了,正处于极端的亢奋状态,感觉自己天下无敌。这种状态下,他无法没有意识到自己停车太久,已经成为了一个绝好的靶子
269空地混战
萨米扣动‘射’击扳机进行扫‘射’,23毫米机炮发‘射’的密集火力在地面上迸发起一道火墙,迅速向目标延伸。弹幕横扫过战车,穿透薄弱的发动机隔板以及进气百叶窗,将柴油发动机击毁。防爆装置在十分之一秒内启动将火势扑灭,但是坦克还是失去了动力,变成了一堆47吨的路障。
这次扫‘射’给地面印度坦克的推进带来了麻烦,不过上校没时间得意,他迅速拉起飞机准备应战。因为不远处有一架敌人苏30mki战斗机,正在偷偷瞄准这架歼10,电子战术威胁系统能大致确定敌机方位就在东面。不过在投入空战前,他必须将2枚炸弹扔掉。从城南边扬起的遮天蔽日的沙尘中,他可以看到一队敌人的坦克正以散‘乱’的队形向西突击。没有时间考虑,他迅速将飞机改平,并减低速度。没有时间再盘旋一圈以观察敌人,因为敌机雷达‘波’束跟得很紧。上校低空掠过坦克群,以水平投弹方式,将2枚炸弹粗略投下。他拉起战机时,回头看到扔得有些偏,没有砸中任何一个目标,但是这次攻击显然让印度人有些发‘蒙’,因为那些坦克纷纷停了下来。
空中的投弹再次给阿巴德赢得了时间,他提醒炮手仔细瞄准再开火,其余的战车已经发‘射’了3至4发炮弹,但是他不想盲目‘射’击,无准头的火力毫无意义,‘精’度才是关键所在。
敌人坦克的突然停车,导致一直稳定进行的角速度计算被破坏了,弹道计算随即重启,静对静的‘射’击,其‘精’度将主要取决于测距,在3000米的距离上,与横风、‘药’温以及‘射’击经验也有相当的关联,总之命中率大概比静对动的‘射’击提高不少。
大部分印度坦克的炮塔仍然对准北面,向他们以为的威胁方向警戒,阿巴德由此可以由此判断出,自己正同时处于对方炮长与车长的视野死角内。理论上只有炮长舱盖下的固定潜望镜可能看到这个角度,不过在战斗中,炮长应该不会使用这些设备。同时,炮塔的转向,也使得它将较薄弱的侧面炮塔暴‘露’了出来。
漫长的等待后,瞄准完成。炮手仍然按照第一次‘射’击的弹着点,慢慢手动修正了‘射’击线,他向一侧移动了一个密位,并稍稍压低炮口。这是他的‘肉’眼对第一发炮弹在目镜中的移动进行跟踪后做出的判断,自信比炮塔上的到横风传感器更有效。
一声巨响中,炮弹在极高的膛压推动下径直飞向目标,在最后的飞行中,开始变得有些轻飘,不过这在炮手预料之内,这部战车上已经落伍的弹道计算机,无法根据弹着点计算这些变量,不过炮手的经验可以弥补。
炮弹轻松穿透无
反应装甲保护的炮塔后部,位置大约在自动装弹机转盘一侧,钨芯穿甲弹引爆了其中的弹‘药’。t90的抑爆装置迅速起作用,但是火势还是在1秒钟内就失去了控制火势蔓延到了战斗室的前部。安装在炮塔各个位置的所有4部灭火瓶渐渐失去压力后,地板下的弹‘药’也开始燃烧并发生爆炸。最后,只有驾驶员从车体前面爬出,并滚落到地面上,其余乘员都没有能够爬出坦克。阿巴德看着敌人的炮塔被巨大的爆炸抛起,并重重地落到地上。
“这就是白虎师?”他冷笑道。他在卡拉奇外围伏击过装备t72的印度第1装甲师的一个团,敌人的指挥官在他第二次‘射’击后就开始组织起有效反击,而眼前的白虎师指挥官至今都没有在空旷低于找到谁在揍他,可见白虎师也并不是他们自己吹嘘的那么神乎其神。
“但愿他能一直糊涂下去。”他心里有些得意,“装填太慢,快一些!”
3公里外的迪加夸有些晕头转向,非但是没来由的攻击搞糊涂了,而且莫名其妙的电子干扰使得他失去了与咫尺之遥的团长的联系。俄国提供的t90坦克的通讯设备非常省略,即使是这辆指挥型坦克也只是多了一部功率稍大的vhf电台,频段和‘波’道都十分有限,ecc抗干扰能力形同虚设,现在他与其他指挥部之间使用的60瓦超大功率通话已经无法进行了。
“真他妈的邪‘门’儿?有谁看见是谁在向我们开火。”他对着电台喊道,目前他仍然能凭借功率优势,与周围的a连坦克进行双工通话。
“连长,我看到了敌人炮弹好像不是从城里‘射’出来的,而是从正面飞来……”
“你确定?”
“不太确定。”
迪加夸突然意识到,自己先入为主的认为敌人的火力应该来自于某个隐藏的方向,倒是没有注意过一无遮挡的正面。他将车长观察镜转向西面,但是前面有一辆燃烧的坦克遮挡了视线,一时也看不见。
“绕过那辆坦克,小心些。炮塔撞向270方位。”他通过车内通话器,向驾驶员和炮手发号施令。坦克缓缓地向一侧移动。
一声震耳‘欲’聋的金属撕裂声穿透了所有人的耳膜。
气压报警指示等闪烁了一下,随后熄灭了,迪加夸‘花’了一秒钟才意识到,断裂的是敌人发‘射’的穿甲弹弹芯,t90的正面装甲保护了自己。他赶紧将眼睛再次贴到目镜上,在大致方向上调整倍率观察,现在他可以看到就在那里有3个黑点,在更大的倍率上,他终于认出了那是炮口对准自己的某种装甲车辆。
“他们把榴弹炮
开出来向我们‘射’击了?”他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该死的,敌人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地下竟然没有人发现?”他对着电台大喊起来,似乎是要责怪谁。他的指挥型坦克一直在编队靠后的位置,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正面敌情似乎情有可原,不过他将全连注意力调转到错误方向上,确实是一次无可争议的指挥失当。
“全体向正面敌人开火。狠狠地打?”
炮手开始瞄准并测距,他意识到这是一次抢时间的‘射’击,于是迅速发‘射’‘激’光经行测距。虽然‘激’光告警/压制系统一直没有起作用,但是他知道对面的测距‘激’光也一定正从自己车体上扫过以获取距离信息。
“3300米?”炮手不能相信眼前的读数,这个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他知道弹道计算允许这样远距离的‘射’击,但是这‘门’125毫米的火炮从来没有表现出过人的‘精’度,眼下似乎需要赌一赌运气。
缓过神来的印度t90纷纷在三公里外开炮,但是炮弹无一命中;从瞄准镜内可以看到,这些炮弹在大约2800米开外就开始‘乱’飞,在最后关头几乎是完全失去稳定,无规律地偏离目标,根本无从修正。
“怎么会这样?”同样吃惊的还有阿扎里德,他想的更深一层,他不知道为什么,在同样的距离,敌人的‘射’击会这么的准确?
天空中,第二架伊尔76平稳地落到了旧机场上。林淮生的第二支部队到达了,虽然这些兵力加起来也不足以防守机场,但是确实给他带来了些许的希望。他命令先期到达的伞兵战车立即支援跑道南侧的那几辆巴基斯坦坦克歼击车那里的情势最为吃紧。老丁一直停在那里观察战场态势,他告诉林淮生,那几辆车打得好极了,完全遏制住了敌人快速通过开阔地的势头,现在敌人开始犯浑,竟然停了下来与之对‘射’了。不过林淮生知道这几辆战车抵挡不了多久,眼下必须立即支援他们作战。
位于跑道南侧的一辆伞兵战车最先赶到发‘射’位置,并看到4。5公里外的敌人坦克。经过极短的准备时间,‘射’手就完成了战斗准备,随即发‘射’了一枚红箭导弹,这是一枚不算先进的,依靠光学瞄准跟踪的反坦克导弹,飞行速度很慢,唯一的优点是,不会触动t90的主动防御系统。‘射’手紧盯着瞄准镜内的+字标志,将其对准目标,眼看着缓慢地导弹自动“贴”向目标。最后,‘射’手看到一团炫白的火光,但是火光过后,t90还在机动,显然并没有被击穿。
迪加夸的注意力再次被吸引到了西北方向,显然敌人阻击它的火力不是来自同一个方向。这使得他有了一个
错‘乱’的判断:这些敌人是有备而来的,而自己正撞进敌人的伏击圈内。
在空中,上校已经成功地找到了一直在觊觎他的那架苏30mki战斗机。对方在雷达互相锁定后,突然失去了勇气,开始掉头逃走,也许它没有携带中距弹,他也不知道,这架歼10也没有中距弹。
“有谁还在空中?狮子中队正在逃离。我需要海岸方向的信息。”他对着电台喊道,宋宁已经飞离战场找加油机去了,而坐镇空中的指挥机也不知了去向,从数据链上看,还有几架战斗机在空中拦截不断突破苏莱曼山脉的敌机,但是南面方向已经非常空虚了。他知道现在这种空虚的局面,印度人是不会不加以利用的,他们也会计算从奎达最后起飞的作战飞机的滞空时间,现在这些飞机都必须离开这片空域了,印度空军的窗口期正在出现。
没有预警指挥机监视南方,他就只能靠自己来盯着了。果然,他转向南面后,发现了从海上出现的敌人战机,雷达识别是米格29的双机编队。区区2架燃油即将耗尽的敌机,倒不是他最担心的,他最害怕的是敌人会乘机在这一带进行伞兵作战。从敌人只摧毁机场的辅助设施,没有直接破坏跑道的动作上,他也能猜出敌人下一步可能的动作
270重型反坦克导弹
2架印度c130型运输机正从莫克兰海岸山脉偷偷靠近,这一带的巴基斯坦雷达已经尽数被米格29携带的反辐‘射’武器摧毁了,现在是这些运输机出场执行斯潘加大胆计划的时候了。印度突然出现在在战线后的坦克群正在扑向奎达机场,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缺少步兵,所以按照斯潘加的计划要在那里投下一部分的伞兵。虽然印度空降兵部队的规模一直不成气候,只有营团编制,但是印度军队使用伞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而伞兵本身一直作为少而‘精’的特殊作战部队而存在的。自从开战以来,伞兵部队在南方战场已经狠狠地吃了几次败仗,首先在苏库南方的渡河战役伞中,伞兵第一营没有与强渡的装甲部队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结果‘弄’巧成拙,被巴基斯坦预备役部队分割包围,险些被围歼。第二次实在白虎师围歼巴第一装甲师的战斗中,被运输机投错了区域,没有达成战役目的,直接导致大量的巴基斯坦部队得以退回了木尔坦。这一次是他们的第三次出动,每一名士兵都知道,战争即将结束,最后表现的时刻已经到了。
满脸油彩的士兵们静静地坐在c130巨大的后部机舱内,等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小伙子们,我们接近空头区域了。十五分钟准备。”扩音器里传来了正驾驶的声音。每一排的排长站起身,开始检查士兵的装备和降落伞。
飞机开始转弯,并降低高度,机舱上方一盏绿‘色’的等开始闪烁起来,这是准备跳伞的标志。所有的士兵都从作为站立起来,等着后部舱‘门’打开,依次扑向敌后的战场。根据战前的计划,他们将被投放在第一装甲师南侧几公里的区域,然后徒步向奎达进发,途中不会遭遇抵抗拦截,因为巴基斯坦已经没有兵力部署完整的防御圈了。
驾驶舱内,两名飞行员可以看到几架护航的米格29正在返航,这是一个麻烦的时刻,米格29的作战半径不足以全程保护,最后的这一小段路程它们竟然掉头回去了,斯潘加的计划中护航任务应该由航程足够的苏30来执行,不过空军‘抽’调不出这么多的重型飞机,同时也不希望陆军过度的‘插’手空军指挥,最后选择了米格29通过空中加油来完成护航任务,而最后因为指挥以及卫星导航问题,这些米格29并没有找到加油机。
萨米一直在山区低空飞行,他转向南面偷偷降低了高度,这两架米格29upg不是他想要的,他猜想它们燃油不多很快就要掉头了。但是他们这一趟掩护的可能是重要的目标,他打仗快打出‘精’来了,即使没有预警机或者地面雷达的指点也能猜到印度人的目的。上
校一眼看到地上出现了十几堆巨大的烟雾,可能是潜入此地的印度间谍为空中的运输机指示空投区,自从gps出现问题后,印度人经常想出这些古老的点子来为空中的飞机导航。
上校利用光电雷达一直在偷偷监视着向北面的敌人双机编队,等着他们‘露’出破绽。运输机的红外信号较之喷气式战斗机弱一些,直到米格29开始转向时他才看到。他不清楚这些飞机的距离,不敢贸然发‘射’‘激’光测距,一则太远,二则近来战场上的很多平台都有能力对‘激’光测距进行警告,反正他并不急于下手,他要的是足够让辛格哭鼻子的准确一击。
c130开始降低高度并减低速度,果然是在寻找地面的火光。萨米打开irst系统的共轴‘激’光测距仪,发‘射’‘激’光束。读数显示,第一架敌机在10公里外,高度4000米。方位角很大。萨米并不追求理想的方位角,对付一架大型运输机没必要。可以看到,毫无察觉的敌机正在平稳飞行。上校利用红外瞄准环套住敌机,在迫近的3公里的区域,截获了目标。他果断发‘射’了2枚pl9c导弹。这种大型飞机不容易躲开导弹,但是比战斗机结实些,上校曾经袭击过a50;也知道击落这种四发飞机不太容易。
c130的正驾驶正在低头寻找地面标记,副驾驶忙着与后面的士兵沟通,没有人看到导弹飞向自己。直到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