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家意志(野狼)-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哈桑的肚子里的算盘,哈桑所有的伎俩都是自己传授的。但是萨米觉得哈桑的决定有一些冒失,因为目前的战场形势非常的‘混’‘乱’,而敌人是2架苏30。
“我们的预警机还没到一个可以看清楚的位置?”萨米问道。
“还需要7分钟,就能绕到更南部,这样才能离开屏蔽区。”少将说道。
“7分钟,空战早就结束了。”
此时,印度空军的预警机也已经无法发现剩下的2架f16,但是这架停留在列成以南50公里的预警机,可以看到逃跑的那架f16还在擦着群山向西狂奔,看情形它是不会回来了。
“堡垒呼叫老鹰,我们失去了2架f16的踪影,第3架正在向西,高度很低。不建议追击。”
“老鹰明白。”
戈亚并不想立刻离开战场,他知道己方的预警机正在控制局面,所以自己仍然处于巨大的优势中,他还想搜索一下山区碰一碰运气。于是他让一架僚机飞到了高空搜索,顺带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他与其它几架打开irst系统,希望能有一些发现,他知道剩下的2架飞机不会凭空消失,他们很可能正在利用山区地形作掩护,这是双方历次空战常用的办法,而且雷达最后的信息表面他们正在朝自己转弯。
“不要害怕视距内的空战,他们的响尾蛇在发‘射’前,需要时间冷却,所以我们一定可以抢先开火,我们的头盔瞄准具是克制敌人的克星。”戈亚自信地说道,他现在有理由得意,他的战绩目前是两架,据他所知,如果去除二战中在皇家空军服役的那部分印度空战史,自己的这个战绩在印度飞行员里大概可以排进前5
37鱼死网破
近距离的空中遭遇战具有偶然‘性’,很多时候,战斗的态势并不是由双方的角度或者位置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谁先看得到对手。当然,世事无绝对,表面上,戈亚的小队拥有8双眼睛搜索空域,而哈桑的2架f16c形战斗机只有2名飞行员,而且单座机的驾驶员必须‘操’心驾驶,并且每半分钟低头察看一次基本仪表以及电子战术威胁显示器(mpcd),所以2架f16在‘混’‘乱’的局势中似乎处于不利地位,但是这次哈桑似乎有一些走运,他抬头看到了天边有一条孤零零的航迹正在转弯,自己正处于一个有利的右侧的方位角内,对方显然没有降低高度隐蔽,也没有看到自己。
“瞧,那架苏30在上面。”少校通过电台说道。
“但是,他的僚机呢?雷达发现的目标是2架。”拉希德提醒道。
“不知道,确实是一个麻烦。你在我侧后一公里掩护,留神四周。”
哈桑说道,他也许是一名不错的飞行员,勇猛而又积极,但是他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始终不够敏感,尤其在他扑向猎物的时候。
“我看大概有8公里,我得悄悄动手。”
“你得当心,后座飞行员是一个麻烦。”僚机提醒道。拉希德说得不无道理,苏30的后座视野不错,对方只要经常回头,很可能也会看到鬼鬼祟祟尾随其后的战斗机。
“你说的没错,我得保持现在的高度,躲在死角里。”
哈桑的飞机还有2枚aim9m格斗导弹,他低头在mpcd的攻击选项内,选择了2枚导弹,然后接通了弹头电源,进入引导头自动扫描模式,接着按下导引头冷却健,这种美制导弹需要在攻击前先对引导头进行冷却,如果冷却不充分可能会对全向攻击产生不利的影响。
哈桑抬起头时,敌机仍然在向冰川北面移动,目测判断速度略小于自己。他一路小心尾随,只等着导弹自行发现目标,但是导弹的引导头一直处于准备就绪状态,未能直接发现目标,少校有一些不耐烦了,因为这样躲在敌机6点钟死角内的追踪需要不停地抬起机头将红外寻的头引导环对准上方的目标,同时有必须经常改平免得高度提升太快,这样大费周章的动作下,f16c的速度始终在400节上下,不容易撵上对方。他知道如果想单单依靠导弹自己的引导头视野找到红外热源,大概得一路追踪到2公里内。他有些着急,因为冰川周围有不少潜伏的地面雷达,它们时不时地会开机扫描这片空域,加上那架预警机,自己暴‘露’行踪只是时间问题。想到这些,上尉把手放到了雷达开关上,这并不是一
个明智的方法,打开雷达,瞬间就会提醒对方自己方位,敌人很可能会立即做出剧烈的反应破坏瞄准,而且可能会把周围的其他敌机以及地空导弹吸引过来,但是他转念一想,如果敌机上的敌人够笨的话,也许会用十秒钟来查看方位以及进行电子联络,再用十秒钟释放几组箔条或者开始电子干扰,而这些多余的动作对于响尾蛇来说都是无效的,这些时间足够自己完成扫描—跟踪—发‘射’的步骤。
“猎鹰长机,我们现在看不到你。”预警机发来询问。
“告诉我周围情况。”
“东南有一座机动2座标搜索雷达正在工作。这是最新的发现。”萨伯2000一直在朝南飞行,偶尔有了新的发现,这大概是一种地面搜索雷达,可以机动部署,这种突然开机的雷达,有时候可以填补远距离预警机的盲区,对群山中捉‘迷’藏的飞行员具有相当的威胁。
“猎鹰明白。”
预警机新的发现增加了哈桑的忧虑,他知道在这条该死的控制线上,有不少人是因为犹豫不决被杀死的,所以自己得当机立断,少校决定不在拖延时间,果断使用雷达测量敌机,协助红外导弹提前锁定对手,但是他没有选择传统的扫描跟踪模式,他认为这样会给对方留下太多反应的时间,他得限制机械扫描雷达在左右方向上做无用功的瞎晃,于是他冒险使用了垂直扫描模式,这种模式下,雷达将会在很窄的范围内(大约4度),在垂直方向搜索目标,优点是容易更快捷地锁定敌人,但是这也意味着敌人如果反应及时,逃出锁定范围的机会也会稍大一些。但是少校对自己的飞行技术有十足的把握。
雷达电源接通的瞬间,敌机正在玻璃舱罩的上方慢慢移动,少校打开加力燃烧增加速度,引擎转速陡然增加,5秒钟内,雷达跟踪就将完成了一对一的跟踪。12点钟方向的敌机果然开始机动,试图摆脱追踪,但是并没有等上十秒钟,看上去印度飞行员的警惕‘性’远比哈桑预料的高得多。这架苏30开始向下俯冲增加速度,这个动作在哈桑的预料之内。他稳稳地将对手置于窄条的垂直搜索区域内,敌机的距离以及角速度等‘射’击要素正在测量当中。
“队长,4点钟方向有敌机雷达扫描,距离很近。”拉希德说道。
“你替我挡住他们,我还需要几秒钟。”哈桑回应道,拉希德的报告他只能暂时抛诸脑后。
艾哈迈德哈桑年轻时在第14中队担任默罕默德萨米的僚机,在阿富汗战争以及后来的印巴冲突期间萨米的战绩暴涨,而他的收获始终是零,这几年间,他除了学到
了不少空战的技巧,也学到了老萨米的贪婪和冲动。
“队长,敌机至少有2架,在15公里外占据高度优势。”电台里传来了拉希德的惊恐的声音,很显然拉希德已经猜到,15公里外,并不是两架米格21,而是两架强大的苏30战斗机。
“猎鹰2号,释放电子干扰,你得把他们引开。”少校命令到。
哈桑前方的敌人正在加速中急速转弯,他以前很难想象如此重型的飞机能够作出这样迅猛的转弯,几乎跑出了他狭窄的雷达搜索范围。他已经预感到今天将与往常轻松的偷袭大不一样了,很可能是一个鱼死网破的局面
38逃避
导弹状态从rdy变为lockon。少校临时将发‘射’数量改为了一枚,因为他意识到眼下的局势很棘手,不能把导弹都打出去。在他按下发‘射’按钮的瞬间,吃惊地发现,对方的机翼下竟然也闪过一道白光,自己处于如此小的方位角之内,他竟然可以还击。
一切似乎既不合理也不公平,但是苏30发‘射’的那2枚入r73导弹,仍然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圈朝着少校飞了过来,这些俄国武器竟然能做到这样的攻击?少校后悔自己只发‘射’的一枚导弹,似乎攻守易位之外,自己处于了相当的劣势。
形势正在急转直下。由于反恐战争后期美国的不信任,巴基斯坦始终未得到aim9x导弹,而aim9m导弹,在格斗能力只能与r73打个平手,并且在大离轴发‘射’能力上处于劣势,哈桑并按下按钮时对方尚未进入响尾蛇的不可逃逸区。苏30强悍的转弯能力起了作用,它在接近1马赫的情况下,迅速急转,这使得自己发‘射’的响尾蛇,在一片曳光弹中失去了目标。
拉希德的方向情况仍然不明,哈桑只剩下一枚格斗弹,他决定放弃这架苏30,立即支援拉希德的座机。当然,前提是,他能迅速摆脱,2枚划着巨大弧线飞来的r73导弹,今天的战斗,如果能全身而退,他就心满意足了。
萨米上校坐在地下指挥室内,显示频上,没有数据链提供的战斗态势,但是仅仅从无线电内飞行员只言片语的对话,他已经很清楚了,第5中队剩下的两架飞机今天凶多吉少。教科书上的空中格斗往往是指一对一,如果战场内的敌机数量很大,‘混’‘乱’的空中‘交’锋中,总会有一架咬住自己的后方。上校往前凑了凑,有一种接替指挥的冲动,但是目前的情况,他也支不出什么招,除非等到预警机到达合适的位置,不过到那个时候,空战应该已经结束了。
“我看到了第三架敌机。他在上方很远的地方。”僚机一边报告一边俯冲,希望躲到山里。
拉希德凭借技术和运气,已经躲过了一轮中距弹的攻击,一分钟前他迎头加速冲向印度飞机,使得自己在对方导弹能攻机动前就跃出了它们的飞行包线,这一招起了作用,但是紧接着,他用‘肉’眼看到了第3架敌机,这不是雷达发现的2架,这架苏30故意脱在了另两架飞机的后方,似乎控制着全局。无论如何,这个小队的印度指挥官比他与哈桑以往见过的都要厉害,他的队形错落无序,但是高低配合相得益彰,如同一张巨网。印度编队中只有,一架飞机的雷达处于开机状态,敌人这样做,显然是为了让对手忽略数量,但是现在发现已经晚了。
f16的发动机咆哮起来,朝着前方的2个黑点冲过去,迎头冲击是一种险中求胜的战术,这样能使得自己的飞机在对方座舱罩上的实现移动速度增加很多,可以籍此破坏一些对手的瞄准动作,如果对方发‘射’武器,也比较容易避闪。实际情况是,即使对方的红外制导导弹能以30g过载转弯,要击中高速接近的飞机仍然比击中高速逃跑的要难得多。
“占据太阳的方位,不要让……”
通讯突然中断了,这是山区常有的情况,于是拉希德至死都不知道,电台里这个老头子小想说些什么。
飞行员没有如上校指点的那样占据太阳的方向,在他看来,敌人有三架飞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他在导弹锁定标示没有亮起时就发‘射’了一枚导弹,为得是让前方的敌机让路,这一点他做到了,一架速30向一侧转弯,于是拉希德的f16朝另一侧转向,他欣喜地发现,在tews(电子战术威胁显示器)上,雷达跟踪消失了。现在夺路而逃正是时机。
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最上方的那架苏30的观察之中,戈亚上尉的视线从未离开过这架渐渐‘逼’近想从下方突破的敌机,他希望这会是今天自己一个战绩,也是小队的第二个战绩。戈亚已经清晰地辨别出了这架敌机,这些就是印度空军如芒在背的第5中队的单座f16c战斗机,不是第9中队的那些老掉牙的f16a形,或者第11中队的那些双座的b形,这是货真价实的伯克52型,整个巴基斯坦只有8架(另有6架双座形)。战争状态下,美国已经冻结了第二批14架的‘交’付,也就是说,到战争结束,巴基斯坦不会有更多的f16c形战斗机了。
“老鹰2号,截住它,让我来。”
第二架僚机迅速向转弯的f16‘逼’近。现在戈亚可以选择多种武器,但是尴尬的距离,使得敌机同时处于2种导弹的攻击包线的边缘,他当然不能为了发‘射’r77而故意拖远距离,所以他得再捱近一些。他的高度优势使得他可以比拉希德得f16获得更快的速度,完全可以咬住这个对手,只要僚机稍微干扰一下对方。
f16c发现第2架苏30没有发挥它矢量喷口的优势强行将机头指向自己,而是远行包抄过来,可见这些印度人的目的是在超越追逐的末尾,也就是r73的包线正中的位置,发‘射’导弹。拉希德没有选择与之周旋,他的f16c背负了巨大的保形油箱,这使得他的转弯不如那些老式的f16,他只能将飞机拉起,因为他自信的速度还很大(约1马赫)优势,可以以此‘交’换爬升速度,他希望笨重的敌机在垂直面
上更容易被甩掉。于是他完整地掉进了戈亚的圈套,这种1对3的较量本来就不可能有胜算,只不过戈亚的部署更完备,他布置的大网从上至下,疏而不漏。
10000米高空,戈亚的苏30严阵以待,那架灵活的f16始终在他的下方2点钟方向晃来晃去,但是疲态已现,垂直爬升消耗了这架飞机很大的速度。尽管戈亚无法用hud将其套住,不过这没什么关系,戈亚的头盔瞄准具早已将起锁定,发‘射’提示音一直在耳边响起,但是新任的小队长不想如此发‘射’武器。敌机正在奋力摆脱,犹如惊弓之鸟,如果他继续大攻角逃离,最后就会成为完全丧失速度的绝好靶子。于是戈亚的飞机同样没有使用矢量喷口强行指向f16,他知道这个动作是有代价的,他要做的只是一般的追逐,迫使敌机与他进行盘旋,上尉并不奢望将敌人赶进自己的12点钟,这是f16c一种以灵活著称的飞机,他要做的只是等到敌机的速度下降到600公里以下。现在差不多做到了。
2枚r73先后飞离挂架,这种导弹可以以大离轴角度发‘射’,不过,如果敌人速度太太,或者靠的太近,最终都可能逃出理论上的导弹飞行包线,戈亚有过这样的教训,他是一个不会犯第二次错误的人。
一切如同戈亚上尉预料的,f16c没有做出任何有效的逃避,甚至没有抛开座舱盖跳伞,导弹就击中了它。萨米坐在基地地下室,拉希德急促的呼吸声突然就中断了,随即再也找不到电台了
39务虚会议
哈桑用尽了全力摆脱了2枚立轴角度过大的r73导弹,敌人发‘射’这些武器肯定不是为了打中他,只是为了破坏他的进一步瞄准,这让他很吃惊,印度飞行员的水准竟然提高了如此之多。哈桑只得驾驶着他的飞机现在冰川南部向着西面徘徊,不知道该往哪儿跑,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孤立无援,老搭档拉希德可能是完蛋了,因为他的电台找不到了。拉希德最后的电台报告说明敌人有3架,加上马上就会掉头跟过来的第4架,这个区域的实力对比是4对1。
“猎鹰长机,还记得阿富汗边境的那次行动吗?”电台里是萨米的声音。
“上校,你想说什么,最好要快。”哈桑回复急躁地回复道,他回头看到后方7、8公里,那架苏30正在转弯,这架飞机很可能会选择保持跟踪,或者联络前方的其他飞机包抄,总之4架苏30几分钟内就会在自己周围汇合。
“想想喀布尔以北的山沟,还有那些装配匠和米格23,他们想包围我们,但是我们稍微冒了一点儿险把他们甩掉了,”萨米在电台里继续指点道,哈桑已经想起了萨米想表达的意思,听上去有一点儿道理,这里的地形确实和阿富汗北部山区接近,如果自己钻的更低一些的话。apg68形雷达可以进行地形跟踪/回避,但是这种飞机并不是为了超低空突防设计的。能够飞得多低还是取决于飞行员个人的能力和胆量。尤其当飞机紧贴山谷底部飞行,威胁未必来自凹凸不平的地面,而雷达是无法对两侧的山崖进行跟踪/测量的。
“我就信你这一次。”
“集中注意力,你能行的。”
哈桑别无选择,他略微向下看了看,找到了一条最狭窄的一条山沟,然后压下机头扎了进去,现在考验的不是雷达的能力,而是飞行员的快速应变能力,实际上他得时刻盯着前方和左右以及无线电高度仪。很多年前,当萨米与哈桑的两架f16a掉进一个圈套,被7架米格战斗机围攻时,萨米也是选择钻进阿富汗北部的山沟,这种冒险的举动可以破坏对方大部分的跟踪和瞄准动作,但是今非昔比,苏30的下视瞄准能力远远超过了当年的米格23。不过哈桑他顾不了那么多了,他知道苏30以载弹多闻名,自己只有飞到他们到不了的地方才能免于被击毁。
哈桑待飞机稍微平稳,稍微瞄了一眼下方的电子战术威胁显示屏,后方的雷达跟踪没有间断,可见苏30的下视能力远远强过米格29,但是几十秒后,这部雷达仍然无法完成跟踪,老萨米也许说的是对的,这种近乎自杀的办法可以摆脱敌人,不过这样的飞行几
乎让哈桑虚脱,两侧的山坡似乎就在两侧机翼外部很近的地方,他认为自己坚持不了太久。
戈亚的小队已经汇合完毕,他们依次飞到山谷上方进行雷达跟踪,但是这架f16飞得太低始终无法完成瞄准,有几次戈亚试图用机炮瞄准,但是每当这架f16刚刚落进漏斗形瞄准仪当中部分时,苏30就不得不拉起飞机免得撞山,这架f16一定是发疯了,他简直是贴着谷底在飞行。
“老鹰小队,保持跟踪,不要让他抬头,我打赌他会自己撞倒山上。”戈亚对他的队友说道。
“如果他能再坚持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机会。”一名僚机飞行员说道,他已经从任务电脑中查看了地形,这架f16如果一直不‘露’头,最后会消失在群山中,届时没有雷达能抓到他。
“弟兄们,今天我们的收获够大的了,没必要为了最后一架f16冒险。”
“老鹰呼叫堡垒,最后的情况怎么样?我是说第1联队的弟兄们回家了吗?”戈亚接着问预警机。
“老鹰长机,很遗憾,有一架米格21在空中解体,另外有一架米格21没能回到机场,他在迫降时坠毁了,今天的结局是2比2。”
“太可惜了,这些米格21不应该和敌人赛跑,打开加力燃烧室会消耗了太多的燃料。”编队里的一名飞行员悻悻地说道,显得有些吹‘毛’求疵。
“不要那样说,他们已经尽力了。”戈亚说道。他知道这些冒险充当鱼饵的米格21是飞得太远才导致了无法回到机场的,与f16的追逐也是很无奈的事情,斯里那加四周都是山区,如果燃油耗尽是没有地方可以迫降的。
遥远的中国中西部某基地。林淮生正站在阶梯会议室的讲台前接着念他的稿子,巴基斯坦的边境发生的空战他不可能知道,不过,他在开战第一天就已经预见到了巴基斯坦的空军支撑不了多久。
“如我前面所讲,如果这场战争能够延续到9月底,我们今天讨论的事情才会有意义,但是,我认为如果没有外部的支持,巴基斯坦很难做到这一点,除非印度在地面进攻方面非常犹豫,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印度论军不敢投入地面作战,他们就不会从阿萨姆邦以及非法的阿鲁纳恰尔邦调走几个师的部队,现在在那里满满登登地塞进了10个师,正时刻防备我们。”
“阿鲁纳恰尔邦现在的态势怎么样?”喜欢提问的上校继续提问,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可以让林淮生乘机把打‘乱’的发言次序给扭转回来。
“是这样,据我们现在的侦察,真正在这一地区的
印度正规军只有一个第5山地师的一部分,其余都是准军事部队。正规军的数量与我们当面的部队势均力敌。”
这个回答让下面的某些人稍微轻松了一些,他们等着林淮生告诉他们另外9个师在哪里
“但是在其后,也就是阿萨姆邦德境内的中部是第21山地师这个师德后面是第4集团军的军部,我相信这些都是印军总结1962年的教训后,故意靠后部属的,靠近缅甸一侧则是第2山地师,英帕尔地区为第三集团军的第56和57两个步兵师和第三集团军的军部。在尼泊尔与不丹的中间地带,也就是乃堆拉山口的对面,印度部署了第33集团军,具体有3个山地师,番号是第17第20第27山地师,这个集团军很明显是用来保卫西古里走廊的。”
“这么多?”台下有人感叹道。
“对,我估计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山地师有一半都在印度,而且这些不是全部,印度在上述地区还有作战经验比较丰富的第7山地师。这个师偶尔会被机动到西北的克什米尔地区,参与到对巴基斯坦的进攻。”
40务虚会议2
“印度内务部在这一带直接指挥着10个以上的阿萨姆步枪营,他们直接听命于新德里,有独立于陆军的司令部,驻地在西隆。另外还有隶属于情报局的情报收集部队,仅这些部队的人数就超过了2万人,而且装备‘精’良。”
“就是这些了吧?”有人提问。
“不是,还有一些独立的炮兵和装甲兵部队,比如驻扎米萨马里的第21炮兵旅,装备了130毫米的轻型榴弹炮,坎契拉帕拉的第45装甲团等等。”
“对了中校,为什么我数了一下你列举的印度部队并没有十个师。”一个一直低头记笔记的尉级军官问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