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家意志(野狼)-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夜后,双方的搜索部队乘坐直升机在各自有利的区域展开救援行动,美军出动了6架海鹰直升机以及海豹部队从海上来突入中莫克兰山岭地带,成功救回了一名秃鹫编队的飞行员,另一名猛禽飞行员被从阿富汗方向突入部落地带的的一架美军直升机发现,安全脱身,但是他们没有救出最关键的人物——哈蒙德上校。
哈蒙德落掉落在了俾路支沙漠北方,落地后身受重伤,很不幸被亲政府的游击队逮到,通过一名部落长老的从中撮合,最终游击队以20万美元的价格,将美国空军上校移交给了巴基斯坦内务部队。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派出的救援队,只找到了一名跳伞的苏35飞行员,暂时没有找到赵林。赵林跳伞的位置最靠近政府军控制区域,但是他的电台似乎损坏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联络。
哈蒙德驾驶的那架f22残骸大体完整,巴基斯坦搜索队带回了一些残骸碎片,并且已经就诸如发动机和主要机体的保存,于当地部落武装谈好了价格,只等中国方面派来一架米26重型直升机,就设法分解,调运带回去。其余2架美国战机的残骸,摔得满山都是,基本失去了研究价值。
第二天凌晨,也就在林淮生部队刚刚开始进行攻击昌迪加尔的外围战斗时,作为特使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已经登上专机,秘密飞赴北京,除了带去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关于中国政府“正在错误判断形势”的严重警告之外,他还就一些紧急事件,与中国进行了必要的磋商;在洛桑被击毙后,美国就开始冷落中国,批评调门不断提高,为再一次动手干涉,做政治上的铺垫;但是这次军事上的挫折,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来的策略,以寻求一个退而求其次的,更加利于进退的解决方案,当然出于根深蒂固的地缘政治考虑,这只可能是某种缓兵之计;徐景哲的情单位分析认为,美国不可能真的在眼下就放弃印度,除非战局到了真的不可救药的地步,比如新德里陷落。
对于美国政府而言,现实差不多陷入了最坏的境地,因为卫星侦察表明,中**队已经具备在一个星期内攻占新德里的可能性,而卡汗政权却拒绝撤退到其他地区,做长期化对抗的准备。卡汗仍然期待着新德里城外的一战,可能扭转整个局面,他很担心如果没有自己坐镇,会使得新德里周围刚刚集结起来的50万预备役部队,会在转瞬间失去战斗意志而垮掉。
对于自己前锋部队,距离新德里仅仅240公里的林淮生来说,后方的两大掣肘已经暂时解除了。凌晨2点,徐景哲满怀兴奋地将睡眼惺忪的林吵醒,告诉他参与美国空军计划制定的一名主要指挥官,可能已经被抓到了,目前他的一名情报人员,正与这名美军上校在同一架从俾路支省返回的直升机上;如何情报属实,就完全可以断定,美军会暂缓下一步的空袭行动。至于另一个隐患,梅内亚姆上将的部队,则已经完全被限制在了克什米尔半壁,暂时只需要监视即可,徐景哲语带暗示地表明,或许梅内亚姆会在时机合适的情况下投降。
现在林淮生急需着手解决的,只有印度最后的一支还能打的装甲部队了,这差不多就是他通向新德里的唯一障碍了。不过这些天印度军队逐次后退,不断骚扰后方的策略,让他领教了斯潘加与其他印度将领的不同,他一直没有抓住斯潘加的主力,而斯潘加则在退却途中,将一支精锐伞兵部队在了山区,不断从中**队的后方,进行各种骚扰和破坏,其中有一些破坏活动,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目前他的主力依赖一条从边境开始的300多公里长的补给线,这条单薄的补给线后方还有几千公里的各种铁路公路交通,以及航空运输中转。斯潘加清楚地看到了中**队锋芒背后的软肋,同时他也比其他印度将领更清醒地知道中**队的火力优势,一直将自己的坦克部队分散部署在了林淮生的远程火力之外。
此时的新德里,早已经陷入了一片人仰马翻的混乱,城里几乎所有,有车辆并且弄得到汽油的人,都在试图在最后时刻到来前,逃离这里。这些人中间的很大一部分,都曾经是人民党的坚定支持者,曾经认为留在新德里就是对卡汗政府的最好支持。
逃走的人员中除了大量的政府官员,甚至包括最右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拉尼博士,尽管拉尼的家人早在4个月前就逃离了首都,但是他本人出于信仰,仍然留在他的精神领袖卡汗身旁,竭尽所能鼓吹战争必胜的各种理由。即使在3天前,他还在电视上声称,边境地区表面上的失利,只是无往不胜的斯潘加将军诱敌深入的策略,而敌人已经中计。但是当昌迪加尔外围的战斗打响后,拉尼博士的坚定信念也开始动摇,从旁遮普跑出来的难民带来了可怕的消息,那些满腔仇恨的巴基斯坦部队,远比中**队如狼似虎,中**队总是将一些难以攻克的城镇让给他们,由他们来将城镇化作火海。
最终,拉尼博士在他的老朋友最需要他的时刻,利用个人关系,从萨福得琼军用机场,乘坐一架特勤中队的要员接送机,悄然逃向了南方,然后转机前往美国与家人团聚。
林淮生通过卫星可以观察到,从新德里逃出来的大量车辆和人流,他们与从旁遮普逃离的人流一起,汇成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南而去。由于铁路仍然被军方控制,平民只能通过向南或者向东的几条公路逃离。中**队正从亚东方向,攻击西古里走廊的消息传来后,向东逃离显然也没有出路。道路两侧是大量临时搭建的帐篷、被抛弃的车辆以及堆积如山的各种垃圾,至于倒毙的死尸,几乎俯首皆是。在这样一个印度不常遇到的寒冷的1月份,这样的惨状几乎不可避免。
林淮生注意到了新德里的防御工事进展的还算快,几百辆推土机日以继夜地运作,初步完成了外围的堑壕体系,工兵甚至还在城里建成了一圈隔离墙;徐景哲那边的情报显示,新德里周边的部队由预备役部队作为主力,外加一些各邦的治安部队、宪兵和警察,人数多达50万,但是没有坦克,也缺乏重武器。这些人暂时镇住了城里的暴动和各种破坏,不过这些部队的供应非常困难,经常出现抢夺平民,或者洗劫城里逃难富豪留下的住宅的情况。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派出了几百名探子,潜入了新德里,大量的消息来的又快又准,据他们说,这些治安部队中的很多人,还在使用印度独立时代的武器,列入口径7。7毫米口径的英国步枪和机枪。
毫无疑问,挡在林淮生前面的劲敌,只有斯潘加的装甲部队,目前他的集团军分散在昌迪加尔周边,由驻守新德里以及巴雷利空军基地的,印度最后的几支精锐空军联队部队,提供空中掩护,如果空军能够从巴基斯坦腾出手来,有把握迅速消灭印度空军最后的残余。
如果斯潘加继续退却,主动让出昌迪加尔,林淮生就可以利用那里的跑道设施,将国内的兵力喝物资直接运输到眼前,这是他求之不得的状态,当然从对手十分有条理的主动退却,以及后方破坏的动作看,斯潘加清醒的很,不会轻易放弃这样关键的地点。当然,就在这几天间,林淮生手上已近多了一样利器,那就是刚刚部署到拉达克地区的远程火箭炮。
斯潘加一直对巴基斯坦境内的中国火箭炮心存畏惧,并保持距离。他在退却时大量地破坏公路、桥梁,甚至还留下伞兵部队,专门在中巴军队背后炸毁了不少灌溉系统,将本已经一团糟的印度公路化为一片烂泥沼泽,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阻隔运输线来减弱中**队的运输能力,使得他得以远离这些机动不灵的重型火力,实际上他设计的各种手段确实起到了作用,林淮生的一些摩托化部队真的被烂泥阻挡,无法赶上战斗。对于林淮生而言,一座可以使用的机场,是此刻最需要的。
得益与阿克赛钦周边战斗的顺利进行,现在林淮生已经可以得到来自北方拉达克地区的远程火力的支援,其射程加上高度上的优势,恰好可以覆盖到昌迪加尔,这些火力目前还处于保密状态,它们躲在雪山下,防止被各国卫星看到,林淮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给阴险的斯潘加上将一个大大的惊喜。
昌迪加尔以东的第21集团军司令部内,斯潘加上将正在部署围绕昌迪加尔的这场攻防战的最后细节,白虎师的师长马卡尼神色不安地从外面走进来。
“司令官,有一个坏消息。昨天第50伞兵旅对他们的主要交通线,实施了70次破坏,但是今天美国人卫星发现,大部分道路都被他们的工兵打通了。他们修复道路的能力进展很快啊。”他说完抓起一个杯子狠狠灌了两口水。
“预料之内,中国人的工程部队确实效率很高,远在我们的工兵之上,”斯潘加头也不抬地,继续用红色铅笔在地图上圈画,好像一切都在他算计之内,“只要他们的后援部队来不及到达,我可以在这里打一个胜仗,然后挥师向西,吃掉他们后方的摩托化部队。”
马卡尼走到旁边,观看老上级正在修改的部署,他的部队又被放在了靠后的位置,显然是要做后手重拳。
“我听国防部的人说,总理已经不信任我们了,他认为我们退却得太深。放弃了太多的国土。”
“别去管那个倔老头子了,还是先看看我们诱敌深入的成果,是参谋部新制作了敌我态势综合报告。”
他向旁边的参谋点了点头,立即有人抱着一个本子过来。
“一月份,敌人从古杰兰瓦拉的出发阵地出发,一共推进了270公里,但是他们在恶劣的道路条件下,以及我们逐次展开反击的,有计划的退却中,也付出高昂代价的。参谋部对敌我双方情况进行了汇总和摸底,已经查明敌人损失了超过4千辆卡车和大量的辎重、装备;作为其主力的坦克部队虽然大体得以保存,但是犹豫全程摩托化行军的,不可避免的磨损,以及缺乏保养和发动机大修,一线坦克的出动率下降到了危险程度。空军对其运输线的打击,也卓有成效,大量的油罐车被我方……”
“行了。”斯潘加抬手示意不用念了。
“看着吧,他们需要一座机场。”斯潘加说着将铅笔丢在地图上,“他们在泥沼中的供应线已经太长了,而且后方也不稳固,所以这一回,他们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夺取昌迪加尔。而我们……”
说着,他用两只手在昌迪加尔两翼,做了一个顺势合拢的手势。
“这一次我们能够一次性投入900辆坦克,二线还有足够的预备队,而他们只有大约250至400辆坦克,这是美国人评估的数字,我认为可靠性很高。这里距离新德里机场,只有250公里,距离他们最近的前线机场有约450公里,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空军出动率可以弥补飞机的不足。”
633弹性的防御
国家意志“但是,梅内亚姆那个蠢货刚刚丢失了列城的机场以及拉达克地区,我担心用不了几天,敌人可以将他们的远程火箭炮部署到那里,并且占据4000米的高度差。这样他们就有可能打到昌迪加尔。”白虎师师长马卡尼说道。
“长远看有这种可能性,但是如果他们现在已“亚瑟”定位雷达,发射了一枚反辐射导弹,虽然未必能打到,但至少可以让它在一段时间内不敢乱动。果然雷达关机逃跑。利用灵敏的雷达探测能力,以及bv206履带拖车出色的全地形能力,它倒是有很大机会躲过反辐射导弹的一击。
炮兵侦察雷达威胁解除后,射程不足的巴基斯坦炮兵才得到了开火的命令,大约200门122毫米牵引火炮,以及缴获的美制105毫米轻型榴弹炮,开始射击,由于缴获了堆积如山的印度陆军弹药,这些可以直接使用印度弹药的武器,变得极为有用。
空军的层层推进,迫使地面敌人一步步放弃阵地,印度第36师的核心防空火力仍然由山毛榉和印度自制的蓝天导弹构成,这两种履带底盘的防空导弹具备打了就跑的机动能力,但是射程太短,无法应付使用越来越多区域外武器的中国空军。
战斗完全按照林淮生的节奏进行,逐渐延伸的火力使得敌人越来越多投入反击的技术兵器暴露出来,然后空军出动,进行精确的打击,几轮下来,敌人就会失去技术层面上继续抵抗的本钱,最终随着主要防空火力被摧毁,地面防御也会随之土崩瓦解。昌迪加尔的守也许研究过锡亚尔科特的类似战例,但是,对与这种逐步压迫、扼杀的战术,也拿不出破解之道。
林淮生坐镇200公里外的指挥部,观看各种视频和前线部队的报告,还在拿捏出动地面部队的火候。他给敌人的防空部队打了70分,因为他们还在顽强地收缩,没有提前溃败。情形如同他在阿萨姆,每次打击后敌人的应变水准都会提高,雷达总是不停地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当然整个攻击期间,新德里以及巴雷利的印度空军基地,没有一架战机起飞支援,假装这里的战事没有发生一样,当然这完全在林淮生的预料之内。
634毫米波雷达
国家意志“敌人第24摩步师的战斗力还可以,你们看,反击还很有章法。”林淮生说道。
“报告林总,截获敌人24师师部通讯,他们自称失了一半的炮兵,25的部队处于无法联系的状态。另外,他们刚才说,发现了破坏分子,在城里破坏地下通讯设备。”
“吉亚姆少校的人马还是很起作用。”林得意地点了点头,他在巴基斯坦南部交的这个朋友,确实有让敌人闻风丧胆得能量,中**队里没有这样可以直接潜伏到敌人腹地进行情报收集的人物,“对了,有没有发现他们破坏机场的动作?”
“还没有。刚才有一架小型联络飞机,在昌迪加尔机场紧急降落,看来那里的机场,至少有一部分还好用。”
“让巴基斯坦陆军的炮击小心些,别打到机场。”
“林总,新的侦察表明,附近斯潘加装甲部队的无线电呼叫增加了,新判明了21个营一级的新呼号,显然他的装甲部队正在调动,但是暂时测量不到他们可能进攻的地方。”
“看起来他是缩头乌龟当够了,让尤尼斯副师长按原计划出动,看看敌人反应。”
“是。”
在一轮逼近地平线的落日映衬下,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的2个营,开始从北面展开包抄,之所以先从北面包抄,是为了把敌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北面,林淮生自己紧盯着东南面的机场,生怕敌人也联想到同样的方向,所以他总是有意无意地要让敌人搞不清自己的进攻重点,这种把戏是不是对斯潘加起作用,谁也不知道。尽管夺取机场是第一要务,但是某种程度上,他很期待与斯潘加一战。
刚刚利用列城机场,部署到拉达克指定位置的远程火箭炮,隐蔽在印度人放弃的存放直升机和车辆的山洞洞窟内,其射程刚好可以够到昌迪加尔周边,但是如果敌人太过分散,开火就没有什么意义,现在这些车辆既没有展开,也没有进入戒备,只是按照指示装填了反装甲和人员的弹药,而指挥部人员集中等待命令。
如同印度北方的大部分交通枢纽城市一样,昌迪加尔的城区,也同样由大量低矮的建筑构成,整个城市面积不过10平方公里,由一条铁路自北向南穿越小半个城区。
印度防守部队迅速放弃了城市外围,留在城外显然只是等着挨炮弹,他们退回到城市的边缘,准备依托城市建筑进行抵抗。但是巴基斯坦第1装甲师的炮火紧跟着他们也打进了城里。巴基斯坦人可没有太多的顾忌,为炮兵指示目标的侦察车辆在几公里外紧跟着敌人步兵行动,犹如甩不掉的幽灵。后方摆开阵势的主力炮兵为122毫米卡车炮,和105毫米牵引榴弹炮,联军在边境时缴获了大量印度陆军的105毫米火炮,很多都挂在卡车上,可以直接开走,弹药多到可以放弃后方补给,于是林淮生将这些装备全被给了巴方,组建了几个炮兵营,配属给前方缺乏火力支援的部队。
南翼的巴基斯坦部队第6装甲事的行动并不迅速,林希望留给守军逃跑的时间和空间,按照以往军事行动的经验,大部分印度陆军都会在炮火靠近后,弃城而逃,随后机械化部队可以发挥机动能力,在野外歼灭印度军队主力,以免不必要的城市攻防战,这种策略总是有效的,到目前为止,真正能够顽抗到底的,只有山地小城达兰萨拉,该城在3天前被巴基斯坦第6师用炮火夷为平地,但是仍然没有完全占领。
果然,还没有投入主力,监听小组就监听到了敌人请求撤离的电文,在还没有得到任何答复的情况下,一部分车队已经出现在了城市东面的公路上,先行逃跑,这一幕被无人机拍摄到,看来以往敌人溃败的场面又要再一次重复。
显然昌迪尔加本身的攻防战,不会太有悬念,斯潘加在这里部署了一个残破的摩托化师,似乎也没想死守。林决定放弃原来的,用王镇北部队居中突击的计划,这座城市的道路狭窄,装甲兵容易遭遇伏击,如果敌人不想守,大可以放他们一马,将主攻部队收回来作为预备队。
只要斯潘加认怂放弃昌迪加尔,一切都又顺利的话,今天夜间,林淮生的工程兵就可以接管机场,用极高的效率修复设施填埋跑道上的弹坑;如果仅仅是运输机降落并不需要太长,高等级的跑道,但是如果是大量装载主战坦克的运输机,且不间断地起降的话,需求就完全不同了。昌迪加尔的跑道长度刚好符合需求,完全修复的话,还需要空投一些材料和设施,但是预计时间不会拖太久。上级将要为林淮生总攻新德里的行动,投入几种新型运输机,包括从国外进口的,可以直接运输96式坦克的伊尔476,以及可以直接运输99式坦克的国产新型运输机,和至少2架c17型运输机,而这些大型飞机都无法在简易的,不够平整的野战跑道上降落。
一切顺利的话,也许明天,第一架运输机就可以降落,3天内,林淮生的坦克部队数量增加一倍(包含空运零件修复的坦克),还可能把日思夜想的贺凡弄过来。王镇北的指挥中规中矩,适合背靠炮兵的正面对阵,但是要打出一些远离后方的长距离突击,或者类似的鬼名堂,最好让贺凡或者亚希尼来,可惜这两个人以及他们的部队,还都不在林的手上。在他的设想中,围攻新德里的第一步,不是将其围得水泄不通,那样的兵力稍嫌不够,而是将这座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线一一切断,这种活儿最好让一个机灵的家伙来干。至于用坦克展开城市攻坚或许可以让黄德兴来干。
目前收集到的情报,大部分互相矛盾,既看不出斯潘加会展开反攻,也看不出他会撤退,昌迪加尔仍然是他保持弹性的防线上的重要节点,他留在外围的部队不停地调动,但是并没有急于反击,也许他只是在等待时机,等待夜幕降临?林看了看窗外,那一轮落日已经沉入了地平线下面,他精心算计过的外部助力,消失了。
“如果他想反攻,现在是最后的机会了。要不然,咱们就只能在新德里城下见了。”
林淮生自言自语道,就要像洞悉了对手的想法似的。
“林总,前线发现敌人挑战者坦克,在苏克那湖东北地区,5分钟前与巴基斯坦的侦察营交手,目前战斗还在进行。”
“是主力?还是试探?”
“他们至少还出动了一个t72营,攻势很猛。”
“看来是印度第1装甲师,这是要碰我们这边的第1装甲师。”
“装备上巴军有些吃亏。他们的侦察营只有59d和阿扎拉坦克,火力差太远。”
“不必死磕,让他们先退回来些。”
“尤尼斯师长来电,敌人来势很猛,他们那边有些顶不住了,需要空中支援。”
“这么快就顶不住了?”林淮生看了看表,这才几分钟,“让陆航紧急出动。”
林淮生还不敢确定斯潘加这是要唱哪儿出,要利用远程火箭对敌人坦克进行杀伤,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是足够集中的敌人坦克,其次,必须远离城市,以免发生误伤。他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为远程火力划定一个矩形的区域。
巴基斯坦的装甲兵们原本正在从北方绕过苏克那湖进行包抄作战,一开始很顺利,没有遭遇抵抗,但是日头快落下时,t72与与挑战者坦克组成的集群,突然从北方树林里蜂拥而出,之前这些车辆隐蔽的很好,以至于几辆侦察车靠近时,都没有发现。
由于英国的挑战者坦克全部由印度第1装甲师接收,所以可以确认其单位,而斯潘加在部署上玩了一个花样,偷偷地将这支主力调动到了北面,无线电通讯上没有露出马脚,在尤尼斯指挥部的地图上,这支部队还在50公里外进行休整和补充。在部队组成上,斯潘加异想天开地使用t72与挑战者搭配的方式,试图得到他想要的效果,时机选择上则是选择夜间,这样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避开中**队的空中优势。
在仓促的对射中,侦察营的坦克手们,将所有的火力倾泻向了挑战者坦克的正面装甲,这显然是斯潘加预计到的,炮手由于恐惧而引发的错判。
在2公里距离上,105毫米线膛炮根本无法撼动对手;而此刻,速度较快的印度t72,则趁机绕行到了侧面,企图截断该营退路。
由于缺乏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