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皇帝打江山-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月问道:“那为何你的词会和神石上所刻的字相同?”
众人听了目光全都聚集在了唐宁的身上,这确实是他们想不明白的地方。
唐宁摊手道:“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明月呆呆道:“纯属巧合?”
唐宁笑道:“不然呢,还能是什么?”
几人全都有些发怔,这世上竟然真有如此巧合的事?但是你要说不是巧合,却又没有别的解释。
唐宁起身道:“请大先生先在此住下吧,改日朕设宴,还请大先生一定赏光!”
大先生倒也没客气,笑着应下了,和萧十二、明月一起送唐宁等人出门,不过萧十二和明月却有些发怔。
送走了唐宁,明月立即问道:“师兄,世上真有如此巧合之事吗?”
大先生笑道:“难说的很,你要说一定没有吧,太过绝对,你要说有吧,又太过离奇。”
明月纠结道:“那到底是有呢,还是没有?”
大先生笑道:“要不,我们把他抓起来大刑逼问一下?”
明月顿时护犊子道:“那怎么能行?大师兄你怎么这样?”
大师兄哈哈笑道:“所以说,有或没有其实并不重要,反正我们都不是神殿的人。”
虽然这样说,但是大师兄心里还是想着将这个消息快点传回去告诉师父才是。
想到这里他心里又有点好笑,原本师父就十分纳闷为何神殿会如此锲而不舍的针对唐宁,如今知道了原因肯定更加纳闷了。
一路前往五军都督府,唐宁能明显的感受到,林将军一直都有些发怔。
其实不止林将军发怔,还有一个人也在发怔,那就是霍英杰,此时的霍英杰混在唐宁的侍卫之中一点都不起眼,但是唐宁还是感应到了他有些发怔。
这让唐宁有些惊讶,林将军初次听到这些有些震惊,发发怔还能理解,霍英杰为何会发怔?
不过这时候的唐宁还没空问他。
皇帝突然驾临,五军都督府的将领们十分惊讶,全都恭敬的迎了出来。
唐宁也不是第一次来五军都督府了,但是这一次来他的身份却已经今非昔比,心中颇为感慨。
当初户部克扣南山大营的粮草,他还来五军都督府找过,如今他再次踏进了五军都督府,这里大多都是曾经的熟面孔。
只是他们全都恭敬的跪倒在地,唐宁笑道:“都平身吧!”
一众将领们恭敬的跟着,当初秋狩时,唐宁恭谨的烤肉的场景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随即越来越淡。
因为他们看着唐宁走在前方的身影充满了威严,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少年了。
虽然他们十分恭谨,唐宁看着他们还是感觉挺亲切的,笑着说了一会儿闲话,随即在几个都督、都督同知的陪同下前往京营各部巡视。
京营数十万兵马,大大小小近百卫,要巡视完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不过唐宁还是决定抽出时间来全都巡视一遍。
蓟州军的封赏已经结束了,唐宁亲自巡视勉励了一番之后,蓟州军也离开了京畿,返回蓟州驻防。
不过蓟州军的不少将领留在了京营,也有京营的将领进入了蓟州军,虽然京里如今局势十分平稳,但是他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蓟州军浩浩荡荡返回蓟州,但是消息的传播远比他们的速度要快的多,唐宁登基诏书都已经快贴遍了大周的所有州县。
蓟州的军民百姓都十分关注京里的局势,而草原同样关注。
当蓟州军攻进皇宫,二皇子身死的消息传到蓟州,随即飞快的传到了草原。
身处汗庭里的海雅公主十分关注京城的消息,她的心里有些矛盾,既有些希望唐宁能够成功,又有些希望唐宁失败。
京里的消息终于传来了,京营倒戈,二皇子身死,百官迎唐宁进入了东宫,择日举行登基大典。
海雅公主既感到有些欣喜,又感到有些失落,若是唐宁成了皇帝,那还会来蓟州,还会来草原吗?
即便是他想来,也会遭到群臣的反对吧!
既然你不来,那我就去京城。海雅公主下定了决心,唐宁登基为帝她总要去恭贺的嘛,这也是应有之义,她立即为自己找了一个理由。
第682章 暗流汹涌
唐宁每天都抽出时间来巡视京营各部,这让将士们的心安定了下来。但是却有些暗潮汹涌。
因为锦衣卫、内卫司仍然在不停的抓人。
随着京里渐渐安定了下来,锦衣卫的动作就愈发的显眼。封赏早已经结束了,需要惩戒的人也该被抓的差不多了才是,怎么还在继续?
最重要的是,如今被抓的竟然不只是官员,连马车行的掌柜的都被抓走了,这是要闹哪样?
这马车行的掌柜的难道还牵涉到了谋逆当中?
眼看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朝里的官员们也有些坐不住了,这到底何时是个头啊?
最重要的是,在朝中的官员们看来,很多人有些无辜。
京里的关系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抓的人越多,触及的网就越大,遇到的反弹也就越大。
虽然皇帝才刚刚登基没有多久,现在反对皇帝的决策似乎有些不明智,但是还是有人渐渐坐不住了。
于是便开始上书起来,他们还不敢矛头直指皇帝,便将矛头指向了锦衣卫和内卫司,弹劾锦衣卫和内卫司乱用公器,牵连无辜。
奏章雪花一样飘进通政司,随后又被送到了乾清宫。洪诚带着小太监忙的脚不沾地,奏章实在太多了。
正处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奏章确实多,因为都忙着进贺表呢。
京官的贺表刚刚结束了,地方的贺表也开始到了京里了。那些地方的官员们刚刚进献了贺表,这过了没多久呢,得,皇帝又换了,这下傻眼了。
这麻烦大了,上次送入京里的贺表不知道会不会被新皇帝看到,这要是被新皇帝看到的话,那还有了得?
心里吓了一跳之余,赶紧再写贺表,这次更是绞尽脑汁写的花团锦簇,要把先前的过失补上。
所以贺表飘飘而来,虽然贺表占了大多数,但是夹在当中的也有弹劾内卫司和锦衣卫的奏章。
这些奏章唐宁当然知道,那些贺表他没怎么看,反正就是那些花样,看上两本就腻了,反倒是弹劾的奏章他看的多。
甚至看的津津有味,早不怎么说这文人就是文人呢,笔杆子玩的溜,弹劾的奏章让唐宁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也有武官掺和进来弹劾内卫司和锦衣卫,那奏章就没什么趣味了,干巴巴的就是干劾。
虽然唐宁看的津津有味,但是他却装作没看到,看完就跟那些贺表混在一起了。
锦衣卫和内卫司本就消息灵通,早就知道有不少官员上书弹劾他们了,不过他们倒没有放在心上,一来皇帝看了奏章根本就没发话,二来,抓人本就是皇帝的吩咐啊。
于是锦衣卫和内卫司的人没有丝毫紧张,也全当那些弹劾的奏章不存在,该抓人的抓人,该审问的审问。
这下更多的官员坐不住了,大家都还矜持着不向皇帝刚刚登基就矛头指向皇帝,结果,皇帝竟然对上书的奏章全无反应。
这怎么能行?
此风断不可长啊!这要是继续放任下去,皇帝非得成为昏君不可!
于是上书的官员更加多了起来,一来是因为锦衣卫和内卫司仍然没有任何收敛的意思,二来则是要纠正皇帝的错误。
这下上书的奏章就不只是针对锦衣卫和内卫司了,不少文官们把矛头指向了皇帝。虽然还有点克制,但是唐宁再看起来可就不是津津有味了。
越看越是窝火,唐宁索性不看了,径直去了坤宁宫。
“真是气死朕了!”唐宁一进坤宁宫就气道。
容萱微微福身道:“怎么了?谁气着皇上了?”
“还不是那些……官员!”唐宁说到最后生生将狗官两个字给咽下去了。
虽然他把狗官两个字咽下去,没有说出来,但是容萱还是听出来了,有些哭笑不得道:“皇上,您如今是君临天下的天子了,怎么还……他们这是怎么气着您了?”
唐宁生气道:“锦衣卫和内卫司还在办案,这些文官们不明就里不说,哼,竟然还上书骂朕!真是气死朕了!”
唐宁摇头晃脑道:“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昔之务为容悦,阿谀曲从,致使灾祸隔绝、主上不闻者,无足言矣……”
容萱听唐宁背了几段,笑道:“咦,这奏章的文笔虽然辛辣了些,但是确实有道理啊!”
唐宁瞅着容萱不满道:“你哪头的?”
容萱笑道:“臣妾当然是皇上的人,这些大臣们不明真相,觉得锦衣卫和内卫司牵连无辜,上书言政这也是他们的分内之事啊!”
“所以臣妾应该恭贺皇上,皇上的大臣们宁愿冒着被皇上责罚的危险也要上书言事,这说明皇上选贤任能,任用的官员们勇于任事!若果他们明知道锦衣卫和内卫司牵连无辜却袖手旁观,难道这是皇上所希望的吗?”
容萱这么一说,唐宁心里倒是舒服了不少,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算了,朕就不和他们计较了!”
容萱微微福身道:“皇上英明!”
火气消了之后,唐宁也不再去看那些弹劾的奏章了,眼不见心不烦,接着去巡视京营卫所去。
朝中百官其实一直都盯着宫里的动静呢,也盯着锦衣卫和内卫司的动静,结果宫里毫无动静,皇帝根本就跟没看到奏章一般。
而锦衣卫和内卫司也没有消停下来,该抓人的抓人,该审问的审问,对于京里百官的弹劾竟然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锦衣卫和内卫司的消息最是灵通,怎么可能不知道京里百官弹劾他们牵连无辜?皇帝又怎么可能没看到上书弹劾锦衣卫、内卫司的奏章?怎没可能没看到劝谏皇帝的奏章?
毕竟弹劾的奏章,劝谏的奏章可不止一封,也不止十几封。一封奏章,几封奏章还有可能漏过,那么多奏章怎么可能漏过?
第683章 都烧了
不只是百官关注,朝中的重臣一样关注。眼见风波要越闹越大,内阁的大学士们也坐不住了,如今皇帝刚刚登基没有多久,要闹起来就太不像话了。
包括汪荃在内的朝中重臣们也都觉得锦衣卫和内卫司闹得有些太过了,皇帝确实该敲打一下锦衣卫和内卫司才对。
汪荃三番两次前往乾清宫都扑空了,皇帝都去京营巡视去了。
这让汪荃心里不由生出了个念头,皇帝不是故意躲着他吧?这样一想,汪荃索性就在乾清宫外等着了。
等唐宁回宫的时候,汪荃已经在乾清宫外等候多时了。
“老臣参见皇上,皇上终于回宫了!”汪荃沉声见礼。
汪荃三番两次的来求见,唐宁自然知道,笑道:“怎么?阁老有急事吗?进来说吧!”
唐宁倒也没有去正殿,而是去了东暖阁。
“皇上,如今登基大典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当初参与兵变的逆党,但是锦衣卫和内卫司仍然在不断的抓人,牵连无辜,这已经在朝野之中引起了恐慌,百官纷纷上书,不知道皇上准备如何处置?”汪荃沉声问道。
唐宁诧异道:“哦?竟有此事?朕最近忙着巡视京营,上书的奏章皆是贺表,朕就没看,倒是没留意还有百官上书一事。”
不管皇帝是真没看到还是假没看到,都不能让锦衣卫和内卫司在这样下去了。
汪荃沉声道:“皇上,确有此事,锦衣卫和内卫司仍然在不断的抓人,这已经在京里引起恐慌了,臣都不觉得不可思议,锦衣卫连马车行的掌柜的都抓,试问一位平民又会和兵变的逆党有何关系?”
唐宁沉吟道:“据朕所知,锦衣卫和内卫司确实在抓人,但是并没有牵连无辜,所抓之人都有确凿的证据。”
“二皇子兵变造反,就是受到了神殿的蛊惑,也受到了神殿的帮助,这阁老应该知道!”
“先帝在朕的面前说过不止一次,神殿对大周渗透的厉害,先帝一直十分忧虑,但是却不忍采取什么动作,结果……”
“神殿虽然打着让天下和平的旗号,但是却龌龊阴险,在草原挑起纷争,差点让草原陷入万劫不复。”
“在我大周一样知道祸端,差点使社稷倾覆,如若朕仍然坐视不管,那我大周早晚有一天国将不国,民不聊生。”
汪荃听了有些沉默,之前二皇子发动的兵变仍然让他心有余悸,因此对神殿的观感也有所转变。
虽然之前神殿在草原兴风作浪,但是毕竟不是在大周,因此他的感觉没有那么强烈。
汪荃沉声道:“皇上,神殿在民间深入民心,若是这样追究下去,岂不是会追连无辜?”
唐宁道:“神殿深入人心,并非是因为神殿本身,而是因为百姓信神,需要有所寄托,百姓信的并非是神殿!”
“朕无意牵连无辜,锦衣卫和内卫司所有抓的人,朕都看过卷宗,确实该抓。”
“就像你说的马车行的掌柜的,其实神殿在京里搜集消息的耳目之一,当年朕在京外遇刺,朕的行踪就是这马车行的掌柜的过手的消息,所以使得神殿的高手在京外埋伏。”
皇帝当年在京外遇刺,竟然就是这马车行的掌柜给神殿的人提供的行踪,这样说来倒是一点都不冤枉。
但是其他人呢?
汪荃道:“皇上,可是朝野议论纷纷,当初二皇子篡位,有不少官员违心进了贺表,但是他们其实也并非附逆,若是皇上因此追究下去,只会使得朝中恐慌。”
唐宁笑道:“朕知道,乾清宫里确实有很多这种奏章,不过朕并没有看过,也不打算追究!”
说罢唐宁吩咐道:“洪诚,朕让你挑出来的奏章都还在吗?”
一直在一边伺候着的洪诚恭声道:“回皇上,奴婢都遵皇上的吩咐,用大箱子收着呢。”
唐宁吩咐道:“把那些箱子都送去午门,把里面的奏章全都烧掉!”
烧,烧掉?洪诚心里十分诧异,但还是恭声道:“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办。”
汪荃听了之后有些震惊,也有些震撼,如今朝中反应这么大,很大的一方面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奏章,他们都怕皇帝盯着兵变之事不算完了,继续翻旧账。
汪荃跪下道:“皇上圣明!”
唐宁道:“为了江山永固,朕不得不清理掉这些祸患,阁老也该体谅朕才是,朕绝对无意株连无辜,如今朝中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锦衣卫和内卫司仍然在挖那些边边角角,过不多久也就结束了,阁老放心就是。”
汪荃退出了乾清宫,一路前来午门而来,走到午门的时候已经见到洪诚已经带着十几个小太监抬着四五个大箱子向午门行来。
汪荃不禁问道:“这就是那些奏章?”
洪诚道:“回阁老,这就是那些进献的贺表,皇上都没看,让奴婢分拣出来直接收起来了。”
汪阁老叹道:“皇上心胸开阔,是社稷之福,烧了好,烧了朝庭就稳定了。如今二皇子已亡,也就你看过这些奏章。”
洪诚下了一跳,连忙道:“奴婢当初分拣的时候一目十行,奴婢愚钝,哪里记得清楚一言半语。”
这洪诚倒是识趣之人,汪阁老并没有在这里看着,而是转身去了,但是不少官员却在这里驻足,不知道这为新进在宫里蹿红的洪公公来午门是干什么。
但是他们很快就知道了,竟然是皇帝下旨将先前进献给二皇子的贺表都烧了。
没有进献过贺表的官员倒是觉得不以为然,但是给二皇子进献过贺表的官员听了心里禁不住怦怦跳动,强烈的惊喜和释然之情弥漫在心田。
虽然不知道多少朝中地方官员向二皇子进献过贺表,他们觉得法不责众,但是心里仍然无法完全放下,始终悬在心里。
他们心里猜测皇帝是否看过,会不会记得他们给二皇子进献过贺表,又或者在将来的某年某月翻起旧账,甚至,可能锦衣卫和内卫司现在就在翻旧账。
第684章 恩科
但是如果这些进献给二皇子的贺表全都被付之一炬,那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在知道这些贺表是进献给二皇子的贺表之后,他们心里就不禁就想,不知道自己的贺表是不是也在这里面。
所以有的官员便悄悄的走向洪诚貌似不经意的打听起来。
“洪公公,这箱子里都是什么呀?”
“这是曾经进献给二皇子的贺表,皇上吩咐把这些奏章都烧了!”
“哦,进献给二皇子的贺表?竟然这么多啊,都,都在这里了?”
“都在这儿了,一封都没落下!”
“这么多奏章,皇上批阅起来真是辛苦了!”
“皇上日理万机,都没来得及看,就吩咐都都烧了!”
“哈,这些奏章污了皇上的圣眼,还是烧了好,烧了好。”
……
洪诚之所以回答的这么痛快,那是因为有皇帝的吩咐。
他的这些回答算是安定了那些人的心,消息飞快的流传,所有给二皇子进献过贺表的官员们听了心里都长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皇帝不但没看这些奏章,还下旨将这些奏章付之一炬,皇恩浩荡啊!
不少官员相约来午门看这难得一见的一幕,没多大一会儿,午门就聚集了不少的官员。
眼见聚集的官员已经不少,洪诚觉得也差不多了,吩咐小太监将贺表全都从箱子里倒了出来。
贺表堆积的像是小山一样,十分壮观。围观的官员们心里有些复杂,这里面就有他们进献的贺表。
有太监泼了桶油在上面,洪诚接过了火折子,亲自上前点燃了,熊熊的大火开始燃烧起来。
火光映射在围观的官员的脸上,他们的脸上一片热切之色。
烧了,都烧了,将他们的一切担忧都付之一炬。
午门的这一场火震惊了不知道多少人,朝中的官员们也有些震撼,至少这证明了皇帝的心胸,而且说明皇帝并无意深究下去。
汪荃离开了乾清宫之后,也和同僚说起了皇帝的解释,皇帝并没有株连无辜之意,内卫司和锦衣卫所抓之人都是罪有应得。
汪荃不免也说起了皇帝的担忧,发生了兵变之后,朝中的重臣们对于神殿的观感有了很大的变化,倒是也唏嘘不已。
如果没有午门的那一场大火,汪荃的这些解释传出之后,朝中的官员也难以接受,但是有了这场大火,多数官员们倒是听进去了,虽然不可能完全释怀,至少打算观望下去,看看锦衣卫和内卫司到底要折腾到什么时候。
汪荃离开了乾清宫之后,唐宁就起身去了坤宁宫,如今容萱的月份已经很大了,他十分上心。
闲说的时候唐宁不禁说起了朝里的动静,笑道:“多亏朕留了一手,将这些奏章在午门付之一炬,相信能堵上不少人的嘴。”
容萱笑道:“这些官员们当初进献贺表也并非出自真心,而是形势所迫,皇上将这些奏章在午门付之一炬,一定感化他们,恭喜皇上,自从之后君臣同心,社稷稳固!”
唐宁笑道:“朕也是想堵住他们的嘴罢了,不管如何,一定要清理干净才行,不能功亏一篑,不然朕如何有面目面对先帝。”
容萱道:“皇上说的是。”
唐宁道:“虽如此,也不可能一点波澜都没有,而且也只是暂时平息了而已。”
容萱抿嘴道:“若是朝中有什么大事转移一下大家的群臣注意力,也就不会有人锦衣卫和内卫司了。”
这话倒也是,前一段时间封赏之事在京里闹得沸沸扬扬,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封赏上,就没有人主意到锦衣卫和内卫司的动作。
问题是,如今朝里没什么事啊。
唐宁点头道:“你说的倒也是,只是如今朝中并没有什么大事能够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容萱抿嘴笑道:“臣妾倒是有个主意。”
唐宁诧异道:“哦,你有主意?什么主意,说来听听。”
容萱笑道:“皇上登基,普天同庆,何不开特旨恩科?”
开恩科?
大周的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一次考不中就只能再等三年,然而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恩科。
有什么大喜庆的事,皇帝会下旨加开一次科举,这就是恩科。
恩科对于读书人来说是一件好事,多了一次参加科举的机会。试问朝中的官员谁家里没有备考的子弟?
开恩科不仅能吸引朝中百官的注意力,还能笼络天下的读书人。而且经过这场动荡,有不少官员被牵连进去,也需要选贤任能补充官吏。
唐宁赞道:“你这主意好,真不愧是朕的好皇后!”
容萱听了不禁抿嘴笑了起来,道:“如今皇上的孝期已过,可别忘了莺儿和春草的事,她们俩可日思夜想的盼着呢。”
一直侍立在一边的莺儿和春草闻言立即红了脸,小声道:“皇上,娘娘,没有,奴婢没有……”
容萱笑着打趣道:“没有?真的没有?”
莺儿和春草立即红着脸开口道:“哦,也有,不是,奴婢……”
两人有些发窘的样子倒是十分娇俏可爱,唐宁笑道:“成,明天朕就下旨!”
莺儿和春草心里欢喜,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