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乱石)-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34章 花落谁家

刘子秋拿着这份考生名单在屋内來回踱了很长时间一双眉头紧锁着难以决断

高秀儿在旁边看了不由问道:“夫君你既然说了要将科举考试全部交由魏先生他们处理又何必管它”

确实跟刘子秋在外游历的这半年时间让高秀儿感触很深放弃了部分权力却换來了大量自由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而高秀儿的话也提醒了刘子秋以魏征等人的精明和严谨又怎么可能洠в蟹⑾挚忌ド铣鱿至顺に镂藜珊屠罱ǔ傻拿炙前衙ケǖ搅踝忧镎饫锊⒉皇窃蕹扇谜饬礁鋈瞬渭涌凭俣嵌粤踝忧锝惺蕴

刘子秋曾经透露过一个想法律法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个想法对于朝中大臣來说认同者并不多因为他们现在都是当权者都是既得利益者让他们和普通百姓在律法面前平起平坐他们会感到吃了亏现在他把这个难睿诘搅肆踝忧锩媲澳悴皇撬狄巳似降嚷鹉敲窗凑展娑ǔに镂藜珊屠罱ǔ煞峡凭倏际缘奶跫闳貌蝗盟遣渭

两害相权取其轻让李建成和长孙无忌当官确实会带來某种隐患但是和推翻他想要推行的思想來比较却算不了什么想到这里刘子秋忽然笑了起來说道:“秀儿你说得太对了我知道怎么做了对了秀儿你在做什么”

这里并不是高秀儿的寝宫她是特意到这里來陪着刘子秋的因为刘子秋一直在审视着那份名单高秀儿无聊便做起了针线听到刘子秋问起高秀儿慌忙把手里的东西蔵到身后小声说道:“洠ё鍪裁础

刘子秋却早已经一把抢了过來却是个小孩子的衣服不由笑道:“似乎小了点吧”

高秀儿脸红了起來:“又不是给根儿做的”

“不是给根儿做的”刘子秋微微一愣忽然明白了“秀儿你又有了”

花云和林巧儿都快生了不过高秀儿现在贵为皇后不可能亲手帮她们做孩子的衣服这衣服显然是为自己准备的

果然高秀儿轻轻点了点头:“两个月了”

刘子秋不由兴奋起來轻轻摸了摸高秀儿依然平坦的小腹感叹道:“真是一块好地啊”

“夫君”高秀儿娇嗔起來道“你还是担心担心如何应付那件事吧”

高秀儿所说的就是洛阳城中最近即将发生的另一件大事刘子秋皇宫的册封大典

当初刘子秋在洛阳登基的时候除了封高秀儿为皇后外又封花云为云妃拓跋千玉为玉妃林巧儿和穆朵丽皆为贵人这些都只是刘子秋随口说的封号并洠в刑乇鸬墓娑ㄒ矝'有想分出个三六九等來因为在刘子秋看來她们都是自己的女人自己对她们都要一视同仁地呵护

然而魏征等人并不这样想尤其是赵凌更是翻出了许多上古典籍拟定了一套规制按照这套规制在皇后以下要设四夫人即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夫人之下又设九嫔即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九嫔之下设二十七世妇即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世妇之下设八十一御妻即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这个规模令刘子秋目瞪口呆但赵凌却觉得不多因为他是拿刘子秋的后宫來跟杨广比较的要知道单单一个上林十六院有名号的夫人、美人就多达数百

但刘子秋并非杨广且不说这么多的封号让他头疼不已就是这一百二十二个女人如果真的迎娶进宫只怕时间久了他连名字都记不全而且这一百二十二个女人每人的身边还得有一堆人侍候着单是尚宫、尚仪、尚服这些有职位的女官就需要七八百人之多要是这样一來刘子秋的整个后宫会立刻变得庞大起來开销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这是刘子秋绝对不能允许的

这套规制拟定以后得到了内阁的一致同意在刘子秋看來他娶谁做女人完全是他的家事但内阁大臣们却不这么看在他们眼里刘子秋洠в屑沂铝踝忧锏募沂戮褪枪碌比涣踝忧镆苍庋牍湍诟蟠蟪济堑目捶ㄆ涫凳峭耆煌牧礁龈拍

原本魏征、赵凌他们并洠в写蛩阆衷诰桶颜馓坠嬷婆醯搅踝忧锩媲氨暇瓜衷谧钪匾拇笫率枪业穆詹糯蟮淇墒橇踝忧锘氐铰逖舨贾煤昧晌鞣矫娴恼绞乱院蟊闳美癫吭窀黾沾蛩悴岱庑汇逵晡赍淙徽庖宦飞闲汇逵甓几诹踝忧锷肀叩橇礁霾'有正式成亲对于谢沐雨刘子秋多少还是有一点愧疚毕竟一个漂亮的姑娘能够做到自断青丝的地步那需要多大的勇气而这一切的根源却是他拿了人家的庚帖居然洠в械被厥挛瞬钩ニ敫汇逵臧煲怀》绶绻夤獾幕槔褚仓挥械侥鞘彼呕崛眯汇逵暾嬲晌呐

可正是刘子秋的这个打算让魏征等人醒悟过來不能再由着刘子秋胡乱决定娘娘们的封号所以才把那套规制摆到了刘子秋面前

要说这些内阁大臣还真是难缠听了高秀儿的话刘子秋也不禁有些无奈:“不管怎么说我是不会妥协的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把你在上林十六院中的那些姐妹也省得他们又让我去采选秀女扰乱百姓”

“这一回可不会扰乱百姓那些秀女都必须是官宦和世家的姑娘”高秀儿显然对规制比刘子秋更加熟悉毕竟她是皇后负有总领后宫之职说完这句话她很快又笑了起來:“其实我也有两个好姐妹一直呆在宫里要不你先选了她们”

这句话半开玩笑半认真刘子秋却摇了摇头:“你说的是谢湘纹和袁紫烟两位姑娘吧等这次科举考试结束选两个青年才俊把她们嫁了吧”

高秀儿一双美眸朝着刘子秋瞄了一眼说道:“紫烟妹妹最擅观星可是说了和你有缘呢恐怕要她嫁人难噢”

在绮阴院的时候她们确实跟高秀儿关系最好既然她们自愿留下高秀儿也不好拒绝至于袁紫烟总是说什么天意、缘分、星象之类高秀儿根本就不相信因为在绮阴院的时候袁紫烟也说什么命中注定结果她们三人谁也洠в械玫窖罟愕某栊艺饩退得髟涎痰乃忝醺静涣

……

当然册封大典的事情还不会太多地牵扯刘子秋的精力反正在他眼里谢沐雨也才十五岁而已有的是时间可以等下去他的重点还是放在了抡才大典上十月十六日筹划多时的大汉王朝第一届科举考试在东都洛阳正式举行整个科举考试持续三天时间考生多达三万余人百里挑一竞争极其激烈尤其对许多寒门学子來说这种进入官场的机会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整个考试文科涉及到经史子集的许多知识另外还要完成一篇策论武科相对简单一些主要考察兵书战策另外就是演练武艺不过武科原本安排有比武一节考虑到有一定的生命危险而且太过血腥被刘子秋撤销了这也是整个科举过程中刘子秋提出的唯一一项建议毕竟武科是为军队选拔人才而各级将领大多是由军队系统自身培养出來的开设武科只是刘子秋的一个尝试工科则更简单了由朝廷提供材料谁制出的作品最好谁就算通过了考试

三天以后便是紧张地评卷无数的考生都焦急地等待着考试结果的颁布而工科的结果却不需要等待当场就予以了公布六名最终通过的考生披红挂彩鸣锣开道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巡游夸街结束以后这些考生都将直接进入工部并不会进入太学院不过对于这六名考生來说已经是莫大的荣誉了毕竟他们原來都只是地位卑下的工匠

因为大多数人参加的都是文科考试而事先又洠в芯厥浴⒖な缘奶蕴贾率跃矶鸦缟轿赫鞯热嗣β盗苏敫鲈路讲排耐瓯霞幢闼墙呔∪σ材衙庥兴杪┱庖彩且蛭谝淮螞'有经验以后肯定会好很多而且加上县试和郡试的把关最终参加这场科举的人数也会大减

当通过文科考试的三百六十名考生和通过武科考试的十六名考生的姓名张榜贴在皇城门外时整个洛阳城都沸腾了不仅那些考生就连许多百姓都如潮水般挤了过去他们都想知道大汉王朝第一届科举考试的状元究竟会花落谁家

第35章 种子

赋闲在家的高士廉也挤在人群中。他胸中也有满腔抱负,只可惜当初跟错了人。如今虽然还有一些当初积攒下来的家私,可保衣食无忧,但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单单解决温饱实非他所愿。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朝廷居然会允许他的外甥长孙无忌参加科举。这又给他燃起了一丝希望,把对未来的期盼都寄托在了长孙无忌的身上。

观榜的百姓虽然人山人海,但有大量禁军士兵守在四周,秩序倒也井然,并没有发生踩踏、推掇的事件。很快,前面有人大声喊了起来:“快看,榜单出来了!”

“出来了!出来了!”周围的人群激动起来,这可是百年未曾一见的盛况。更主要的是,许多百姓并不相信庶民也能够通过科举而入朝为官,他们需要亲眼看到,才能证实这一切。

高士廉到底年纪大了,眼神不济,平时又养尊处优,自然挤不到前面去,只得拉着一个人问道:“可有长孙无忌的名字?”

再前面有人听到高士廉的问话,回头说道:“那榜单上第一个名字,可不就是长孙无忌么?”

“无忌、无忌他中了状元?!”高士廉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大呼一声,“苍天有眼啊!”

周围人听说他是状元的亲戚,纷纷道喜。当时的人性情大多还算比较淳朴,这种道喜分明是发自内心。

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快便有人失声痛哭起来,那是一些考生在榜单上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毕竟百里挑一,这样的竞争还是相当强烈的。最痛苦的是那些年龄已经超过二十七岁的考生,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科举的机会,此次落榜,也就意味着他们很难再入朝为官了。

当然,世事无绝对。真想当官还有其他途径,比如先从小吏做起,一步一步晋升,也有一定的机会。只不过通过这种途径做官的,很难走得太远。

这一次科举的结果非常出人意料,夺取状元的竟然是长孙无忌。尤其在洛阳,很多人都知道长孙无忌跟李渊家的关系,长孙无忌那是李世民的大舅子。李渊和当今皇上曾经是敌手,后来迫于形势被逼投降。但是按照惯例,这样的人往往会被软禁起来,或者发配边疆。刘子秋没有这样做,让他们返回陇西做个富家翁,已经是宽宏大量。现在居然让李渊一系的人夺得科举考试的状元,足见刘子秋胸襟之宽广,果然前无古人。

其实,很多人并没有发现,在榜单中还有一个名字会令他们更加吃惊。那就是排在第三百二十二名的李建成,那可是李渊的长子。胜者为王败者寇,如果当初获胜的是李渊,这李建成就是太子了。这个可能成为太子的人居然也出现在榜单上,刘子秋为了选贤任能而不拘一格的态度,再也不容置疑了。

这个消息传出来以后,很快便在各地学子中掀起轩然大波,一些原本对科举表示怀疑,还持有观望态度的学子也开始发愤读书,准备在四年之后大展身手。这种结果却是刘子秋始料未及的,他的本意只是要展示一个平等原则。

当然,也有细心的人发现,在文科榜单上的这三百六十人,有两百七十三人都属于各个大大小小的世家,真正的庶民和寒门不过八十七人,依然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也就说,虽然实行了通过科举取士的政策,但朝廷的大半江山仍然会由各个世家所占据。

不过,一些有识之士也明白,出现这种状况不能怪科举制度,更不能怪刘子秋。毕竟世家大族掌握着许多资源,他们的子弟从小便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起点自然比那些庶民和寒门高上许多,在科举考试当中的优势也十分明显。

……

此时,在大业殿中,魏征一脸的兴奋:“陛下,这次科举比前朝的科举成功多了,乃是一场真正的盛会。如今,朝廷的抡才大典已经完美落幕,接下来,该是考虑册封大典了。”

册封大典可只是给刘子秋现在的几个女人改改封号那么简单,按赵凌出的主意,那是要广选秀女,至少让刘子秋的后宫充实一半。这个消息早就有意无意地传扬了出去,一些有想法的世家和官员已经开始在家族中挑选适龄女子,暗做准备了。被这个消息所鼓舞的还有皇宫里的一些女人,除了那些宫女,就连杨广的一些遗妃也暗自心动,毕竟她们还年轻,谁也不想孤独终老。

刘子秋却摇了摇头,说道:“抡才大典并没有结束,这里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总结和完善。”

听到自己倾注了无数心血而结果也令自己十分满意的科举考试,居然被说成有许多问题,魏征的心便是一沉。他敢于对刘子秋当面直谏,当然也敢面对自己的错误,连忙拱手道:“陛下,此次科举,臣在考生资格的审查上未能尽职,以致令长孙无忌和李建成蒙混过关,臣自请处分!”

当初他让这两个人通过初审,的确有试探刘子秋的意思。不过,他也做了两手准备,毕竟最终能否通过考试,权力还是掌握在考官手里。但在评卷结束以后,刘子秋突然出现在太学院,直接将初拟通过的三百六十份试卷取到面前,让他们当场排定名次,然后立即予以公布。因为考生的姓名都是密封的,此时打开封条,名次再无更改的可能,魏征等人也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长孙无忌位列榜首,而李建成同样出现在榜单之中。

“这是他们自己的本事,与你无关。”刘子秋虽然还不知道这两人的入榜,对天下学子有多大的激励作用,但至少对他所宣扬的“律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一次最好的诠释。不过,刘子秋很快又说道:“朕讲的完善,是指整个制度方面。”

魏征松了口气,躬身道:“请陛下示下。”

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可以将考生的名额分配到各郡,根据每一郡的人口、教育状况分配不同的名额。在各郡先进行一次初试,通过初试的方可以进入最后的科举。当然了,两京的名额可以略有增加,毕竟朝中大臣、勋贵皆居于此,对他们的子弟也要适当予以照顾一些。”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种事情刘子秋做不出来。人家辛辛苦苦帮你打天下、帮你治理天下,无非就是图个封妻荫子。现在实行科举制度,已经断了他们直接入朝为官的道路,如果在名额上再不给以一定人倾斜,将会危及到整个朝廷的统治。这样的轻重缓急,刘子秋还是拎得清的。

其实魏征也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毕竟全国的考生都集中到洛阳来,对朝廷、对考生,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如果能够通过初试,先淘汰掉一部分考生,对于整个科举是件好事。当然,如何让名额的分配更加合理、公平,这也是一件相当大的课题,恐怕会消耗掉魏征和整个内阁不小的精力。还好,魏征是个勇于面对挑战的人,当即拱手道:“臣遵旨!”

刘子秋却笑道:“你先别忙着领旨,朕的话还没有说完。这毕竟是第一次科举,如何搜检、如何封卷、如何阅卷、如何发榜,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许多。魏先生可以把大家召集起来,多担点心思。事关国家取才大计,容不得半点疏忽。至于册封大典,等科举制度完善以后,再议不迟。”

以魏征的智慧,又怎能不明白刘子秋这是有意拖延。但刘子秋已经站在了一个道德的高点上,他也只能连声应诺。只不过这一拖,刘子秋的目的是达到了,但迎娶谢沐雨的日子也只能随之延后了。

……

在相对和平的日子,刘子秋并没有放松对军队的训练。而且随着百姓安居乐业,国力逐渐增强,刘子秋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军事力量的建设当中。通过训练提高士兵们的个人素养和团队协作是一个方面,不断开发精良的装备,也是刘子秋提高战斗力的又一个重点。

从年初开始,刘子秋就在长安、洛阳两地分别设立了官方作坊。几乎所有的军队都已经换装完备,各种武器盔甲也全部按照刘子秋的要求实现了标准化。这样做,看似代价很大,其实不然。无论在战时还是训练,只要装备发生损坏,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维修和更换部件,也就极大地提高了装备的再使用率,从而节省了朝廷在装备方面的支出。

当科举考试落下帷幕,太学院正式开学,内阁忙于完善科举制度的时候,刘子秋又把自己的精力再次倾注到军队当中。这一次,他的重点是对军队进行思想改造,向他们灌输一个重要的观念。大汉王朝的军队不是为哪一个人服务的,也不是为他这个大汉皇帝服务的,而是为大汉王朝这个国家、为大汉王朝所有的子民服务的。

这一次的思想改造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刘子秋几乎每天都会出入各处军营。当然,大多数将士并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刘子秋也没有丝毫气馁,至少他的一些话已经在将士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原本,刘子秋想把这种改造持续到年底,但一件来自边关的急报却打断了他的计划。

第36章 不可接受

边关急报仍然来自辽西。两个月之前,朝廷大军一到,高丽兵马即刻撤走,后来高丽王还派人送来了一封请罪书,愿意对大汉王朝称臣。如今北边早就是冰天雪地,为了便于补给,留守招远的一部分兵马陆续调往燕城。而就在这时候,高丽大军又卷土重来,再次攻陷的招远城。

这一次却与以往不同,永济渠中已经封冻,船只无法通行,想要从洛阳调兵前往不知要经过多少时日。刘子秋只得下令从河北各郡就近抽调一部分地方军增援燕城。这些地方军战斗力肯定不如朝廷的正规军,依托城池守卫没有问题,进攻方面便多有欠缺,想要靠他们收复招远城肯定是没有指望了。而这个季节,朝廷大军又不宜轻动,刘子秋眼看着边关失利,却不得不暂时忍下这口气。

正因为有了这次高丽人的反复无常、再次入侵,让刘子秋痛下决心,要彻底灭了高丽!同时,他也有些理解杨广了。在后世的历史上,多认为杨广三征高丽是穷兵黩武之举,却没有进一步深究杨广征伐高丽的原因。高丽人屡次入侵辽西、辽东,直至威胁到了柳城,当隋军强大的时候,他们就假意投降。当寻到战机时,他们又会突施袭击。这种反复无常,最终惹恼了杨广,决意要给高丽一次痛击。只不过杨广自负虽高,却没有做好真正的,以致一败涂地。

刘子秋不会允许高丽人多次反复,有这一次就足够了,何况这片土地原本就属于华夏,他要做的只是收复失地。

当然,刘子秋不会像杨广那样盲目冲动,也不会无止境地耗损国力,他要从长计议。

……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刘子秋不想重蹈杨广兵败辽东的覆辙,就必须找出杨广兵败的真正原因,从而采取针对的措施加以解决。尽管刘子秋是从后世穿越而来,对于那段历史仍然知之不多,但通过对杨广的了解以及这段时间收集得到的情报,他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杨广好大喜功,每遇战事便会出动庞大的军队,上次征讨吐谷浑是五十万人马,而攻伐高丽更是多达百万大军。兵法有云: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决定战争胜负的,往往并不在人数的多少。尤其在这个年代,后勤运输十分困难,兵马越多,消耗越大,后勤补给的负担就越重。一场战争下来,单是百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就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按每人一天消耗一斤粮食计算,一个月下来就需要粮食近百万石。

另一方面,大隋实行的是府兵制,军队平时为民,战时为兵。除了京军宿卫等少数军队的装备由朝廷统一配备以外,其余将士的武器、盔甲、马匹都是自备。这样的兵制,直接导致军队的装备杂乱不齐,严重削弱了战斗力,对此参加过吐谷浑战役的刘子秋深有体会。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辽东气候恶劣,冬季的气温往往低到零下三十多度。如果没有事先做好充足的御寒准备,极可能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而高丽军队本就生活在那里,对当地气候的适应能力肯定远远超过隋军,只要将战局拖入冬季,局势就会发生逆转。

历史上那场战斗,隋军百万之众,最后活着回来的不过数千人。结局之凄惨,令人震惊。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认为高丽军队有多强大,如果高丽军队真的很强大,他们便不会只在辽东一地折腾,早就染指中原了。所以三征高丽的失败,最大的原因还在于隋军自身。只要解决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要说高丽,就百济、新罗都加到一起,也同样是不堪一击。

当然,刘子秋一直没有放松军队建设,一些问题其实已经得到解决。比如,军队的建制问题,比如军队素质的提高问题,再比如军队后勤补给问题,这些一直是刘子秋主抓的重点。尤其是后勤补给方面,吸收了清剿砀山、鱼山贼寇战斗中的经验,现在的正规军中,已经组建了专门的辎重运输部队。刘子秋现在要做的只是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调整。

最需要的准备的有两点,一是大量屯积战略物资,二是将士们对当地气候的适应。

普通的棉衣棉被很难抵御那里的严寒,即使加上一些羊皮袄也不一定有效,刘子秋想到了羽绒服。一道圣旨传往全国各地,大量收集各种羽绒,尤以鸭绒、鹅绒为最佳。当然,野鸭绒、大雁绒甚至天鹅绒那就更好了,只是数量有限。在这样一个纯粹依赖手工的年代,要收集大量羽绒算得上一件十分浩大的工程。幸亏现在已经进入农闲时节,百姓们倒是有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