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乱石)-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少女。都说汉人特别在乎女人的第一次,那么慧慧和穆朵丽谁更能吸引刘子秋,也就不言而喻了。
延陀木恩大嘴一咧:“大哥,那我就带兵杀到牙帐去,把慧慧抓回来!只是便宜了那个汉人狗官!”
“胡闹!你以为牙帐是那么好闯的吗!”薛世雄喝斥一声,脸上忽然浮现出笑容,说道,“如果刘子秋听说在这片草原上还有一颗比穆朵丽更闪亮的明珠,那他会怎么想?”
维德阿也是眼睛一亮,点头说道:“大头领这招祸水西引果然妙!最好他们能弄个两败俱伤!”
薛世雄呵呵笑道:“还得派人先到达曼那里烧上一把火,不要让他们两个联合起来,那就弄巧成拙了。”
说话间,忽然有士兵来报:“诸位头领,汉人的大军离此不过十里了!”
薛世雄摆了摆手,冷笑道:“刘子秋倒是胸有成竹,走得不紧不慢。他难道就真的不怕遇到偷袭吗?”
其实,刘子秋也不想走得这样慢慢吞吞。只是除了妇孺还有大批牛羊,想快也快不起来。毕竟现在的状况就相当于一个大部落长途迁徙,速度跟行军自然无法相比。这种情况最大的坏处就是行踪无法隐蔽,如果遭遇强大的对手,很容易受到袭击。刚才一瞬间,薛世雄就动过这个脑筋,但很快便放弃了。
不错,他确实可以利用地形和夜色做掩护,偷袭刘子秋的迁徙大军或者夜晚的宿营地。但是薛世雄明白,在草原上作战,很难将对手完全歼灭。刘子秋完全可以抛下这些战利品,抽身而退。等他缓过劲卷土重来,将给薛延陀部带来十倍、百倍的打击。薛世雄却不知道,经过这几天的迁徙,这些妇孺已经完全融入了刘子秋的队伍当中。刘子秋已经将他们当成了自己人看待,而不是战利品。以刘子秋的性格,是不可能抛下这些妇孺抽身而退的。
听了薛世雄的话,延陀木恩却是跃跃欲试:“大哥,那边有个土坡,我带人去那边埋伏吧!”
薛延陀部由薛和延陀两姓组成,薛姓首领担任大头领,延陀首领担任二头领。延陀阿干死了以后,延陀木恩就自然而然地代替他哥哥当上了二头领。但是,延陀木恩总想着要诉诸武力并不是急着替哥哥报仇,而是想要表现自己。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只有展示出足够的实力,才能服众,才能坐稳他二头领的位置。
薛世雄怒道:“你就知道打打杀杀!回营地去,安抚好大家,我去迎一迎刘子秋。”
见到刘子秋的时候,刘子秋却是一个人骑在马上。刚才,刘子秋策马上前喝斥幸存的那六名薛延陀武士的时候,穆朵丽很担心有人会突施冷箭,因为她自己就曾经连珠五箭暗算过刘子秋,等那六名武士一逃走,穆朵丽立刻扑进刘子秋怀里,她现在已经不能适应没有刘子秋的日子了,良久不肯离开,刘子秋只得与她共乘一马。偏巧这时候维德阿前来探听消息,便以为刘子秋是个好色之徒。当然,刘子秋也从来不否认自己好色。食色,性也。这可是一位大圣人说过的。但刘子秋绝对不是个急色的人,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连行军打仗的路上都离不开女人。
见到薛世雄,刘子秋就冷冷地说道:“怎么样?想拦路不成!”
薛世雄会说汉话,也学过一些汉人的礼仪,慌忙拱手说道:“刘大人明察,草民是来迎接大人到营地小憩的。”
说话时,薛世雄就往刘子秋的队伍里观瞧,果然兵强马壮,气势如山,就不由生出几分惧意。
刚才见过了维德阿,刘子秋已经知道他歼灭的那三千人马是来自薛延陀部,也知道去年冬天击败冯孝慈的就是这个部落。但那是过去的事情,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也不是替冯孝慈报仇来的。刘子秋就摆了摆手,说道:“薛头领免礼,刘某赶路要紧,他日浴!
薛世雄跳下马来,将弯刀解下,丢给从人,这才说道:“请大人放心,草民绝无恶意。”
刘子秋冷笑道:“那刚才是怎么回事!”
薛世雄心中一苦,自己三千青壮就这样被你歼灭了,你还问我是怎么回事?只是人在矮檐下,不能不低头。薛世雄躬了躬身,说道:“回大人,全是一场误会。草民在族中备了些礼物,给大人赔罪!”
刘子秋扬了扬马鞭,说道:“赔罪就免了,只要你们以后安份守己,刘某也不会为难你们。等我们过去以后,你安排几个人去把你的族人埋了吧。”
薛世雄知道,虽然自己再三申明是一场误会,但部落里毕竟死了三千人,这个仇结得可不算小。如果换作是他,他也不肯冒险进入对方的地盘。所以,薛世雄另有准备,他赶紧说道:“大人且请稍等片刻,礼物马上就会送到。”
刘子秋皱了皱眉头,正要喝斥他让开道路,就见前方尘土飞扬,百十骑疾驰而来,当先一人正是维德阿。
维德阿到了面前,翻身下马,拱手说道:“大人,请看。”
在维德阿的身后,有几十名俏丽的薛延陀女子端坐马上。这些女子既有青春少女,也有妖娆少妇,人人身着窄袖短袄,挟弓带矢,骑在马上,显得英姿飒爽,倒是另有一番风味。刘子秋愣了愣,说道:“这是做什么?”
薛世雄抱拳说道:“回大人,这些都是草民部落里最好的女子,还请大人笑纳!”
本来,薛世雄是想挑二十名少女送给刘子秋,但是想了想,刘子秋能够喜欢生过两个孩子的穆朵丽,或许有什么特殊的嗜好也不一定,于是又让维德阿挑了二十名少妇。可怜这些少妇有丈夫,有孩子,但又不敢违背大头领的命令,也只得收拾停当,抛夫弃子。
刘子秋当然不知道只是因为他和穆朵丽共乘一马,就让薛世雄生出这么多想法。而且刘子秋知道,去年薛延陀部侵袭隋境以后惧祸请降,连一件礼物都没有送给朝廷官吏,现在他们完全有大把的机会逃走,又怎么可能无端送礼?看到薛世雄如此殷勤,刘子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薛大头领还有什么事,尽管明言!”
薛世雄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地说道:“刘大人,草民哪敢有什么事,草民是专程向大人赔罪的。”
刘子秋摇了摇头:“你如果不肯说,那刘某就此告辞了!”
薛世雄慌忙说道:“大人且慢!草民只求大人能够在边贸上网开一面。”
刘子秋在西海呆了将近一年,自然知道游牧部落缺少什么。他故作沉吟道:“边贸需要得到朝廷的特许。虽说如今的大隋王朝风雨飘摇,但刘某作为守卫边疆的重臣,又岂敢因私废公?不过……”
听刘子秋说到“不过”两个字,薛世雄就觉得有劲,连忙说道:“大人放心,草民懂得规矩。”
抢掠和边贸是游牧部落获取盐铁布匹等生活资料的两个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守边将士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边贸很难顺利完成。过去,薛延陀部也经常给敦煌守将送些小礼物,就是为了让他们到时候行个方便。只是薛世雄过去能够接触的只是一些底层将领,如今遇到了刘子秋,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巴结的机会。
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在刘某这里只有朝廷的规矩,没有其他规矩。不过,俟利发逆天行事,刘某就将分给他们的配额转送给你们吧!”
第61章 伊吾郡
大隋王朝配给俟利发部落每年的边贸配额是薛延陀部的三倍还要多,如果将俟利发部落的配额转拨给薛延陀部,薛延陀部所缺的盐铁布匹就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了。薛世雄不禁大喜,连声称谢道:“请刘大人放心,草民一定约束部众,绝不允许他们踏入大隋境内半步!”
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没有那么严重。刘某打算设立边市,允许边塞的百姓和各部落自由交易。到时候,薛头领的部众也可以牵着牛羊到边市去换取盐铁布匹,只要遵守规则,照章纳税就行了。”
薛世雄没想到刘子秋又送了他一份大礼,这可是草原部落争取了多年一直没争取到的东西,在他看来,肯定是那四十名少女少妇起了作用。但是,薛世雄内心一刻也没有忘记,在他的西边还有一个强大的敌人。想到这里,薛世雄慌忙拱手说道:“请刘大人放心,草民的部众肯定会遵守规则、照章纳税。草民还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大人。”
“哦,什么礼物?”刘子秋也很是好奇,伸手摸了摸下巴。他没有蓄须,不能像顾老太爷那样做出捋须的动作。
薛世雄哈哈笑道:“刘大人有所不知,在这片草原上有一颗闪亮的明珠,她的美貌天下无双。这颗明珠正在三弥山脚下的王庭蒙尘,等着刘大人前去解救!”
刘子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刘某知道了,薛头领请回吧!”
薛世雄不敢多说,躬身退到一旁。却见刘子秋策马而过,又说道:“薛头领,你的好意刘某多谢了。那些姑娘,还是请她们回去吧。”
看着刘子秋的迁徙大军渐渐走远,薛世雄方才回过神来。刘子秋平白无故给他送来了两份大礼,却不肯接受他从部落里挑选出来的这些少女少妇。难道是刘子秋看不上这些女人,还是刘子秋另有所图,薛世雄百思不得其解。
……
通过了薛延陀部的领地,迁徙大军转而向南。因为队伍里有许多妇孺,还有许多牛羊,刘子秋每天都等太阳高高升起才下令出发,不等太阳落下就开始搭建营帐。就这样走走停停,十天以后,这支庞大的队伍终于开到了西突厥边境。为了防止惊扰敦煌的百姓,刘子秋已经先派了一队骑兵去向吴恭报个信儿。
得知刘子秋袭击了东突厥的俟利发部落,大胜而归,吴恭慌忙率领全郡大小官吏一直赶到西突厥边境迎接。经过刘子秋对军队的整顿,吴恭的权力被削弱了许多。现在,他只负责地方事务,并不管领军队。但吴恭的俸禄一毫未减,相反刘子秋将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力大大下放。现在,敦煌郡自县令以下官吏的任免全部由吴恭自行决定,这项权力让吴恭的命令在辖下各县都能得到更好的执行。相对应的就是,吴恭在全郡官吏中的地位也就得到了提升。因此吴恭对刘子秋是衷心地感激与佩服,再也生不起丝毫贰心。
从西突厥边境到敦煌也需要经过一大片沙漠和草原,这里既不属于西突厥管辖,也不属于大隋管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也有许多部落,这些部落夹在两大势力中间求生,日子相当艰难。得知这个情况,刘子秋点了点头,说道:“吴大人,刘某有件事想要麻烦大人辛苦一番。”
吴恭赶紧拱手道:“请主公吩咐。”
刘子秋扬起马鞭指了指周围,说道:“刘某打算在这一片无主之地新设一个郡,就叫伊吾郡吧。吴大人久居敦煌,想必与这些部落经常打交道,如何说服他们,就请吴大人多动动脑筋。”
说到这里,刘子秋又指了指脚下,说道:“这一片临湖靠河,可以建一座城池,作为伊吾郡的郡城,就叫伊吾城。城外设一处边市,允许汉、西海、突厥、铁勒各族百姓于此交易。”
吴恭一愣,连声说道:“主公,北方的薛延陀人经常由此南下袭扰我境,如果在此设城建市,恐怕难以持久。”
刘子秋哈哈笑道:“薛延陀已经被我打疼,应该不敢再来。放心,只要边市建好,以后自然没有那么多袭边的事。”
吴恭犹豫了一下,又说道:“不知道主公可有担任伊吾太守的合适人选?下官如果要兼顾敦煌、伊吾两郡,恐怕力有不逮。敦煌郡内还有许多事务,下官不敢久离,请主公明鉴。”
没有人可以同时担任两个郡的太守。吴恭当然清楚,如果伊吾郡这里设置了边市,将来肯定财源滚滚。但收益大增的同时也就带来极大的风险,伊吾郡更加靠近边境,更容易受到游牧部落的袭扰。相反,敦煌郡可能就此失去与北方游牧部落交往的机会,但有了伊吾郡这个缓冲,却会安全许多。吴恭年纪渐渐大人,任敦煌太守这些年也捞了不少财物。他及时投靠刘子秋,家财没有受到清洗,过几辈子都够了,也就不想冒险。
刘子秋看得出来吴恭不想担这个重任,但仔细想想,自己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便说道:“吴大人,伊吾和敦煌是近邻,伊吾新设,很多事情还离不开敦煌的帮助,担任太守的人必须能够和吴大人配合默契。依刘某看,新任伊吾太守就由吴大人推荐吧,到时候报刘某知道就行。”
现在正当乱世,刘子秋一时还难以制定一个完备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和规则,但他明白一个道理,枪杆子里出政权,只要把军队牢牢抓在手里,就不怕这些地方官吏掀得起什么大浪。
吴恭没想到自己能够得到刘子秋如此信任,不禁感激涕零,深施一礼,说道:“主公,下官推荐敦煌长史康启。”
康启是吴恭的副手,但平时与吴恭并不太对付。不过,康启是从小吏一步步爬上来的,郡里的各种事务处理起来得心应手,确实是治理地方不可多得的人才。吴恭原本一直压制着康启,此刻见刘子秋对自己充分信任,却也不敢因私废公,来了回举贤不避“仇”。
刘子秋没有犹豫,点头道:“好,既然是吴大人推荐的,想必错不了,那就由康启担任伊吾太守。伊吾新设,作为兄弟郡县,吴大人这边还要多多相助才是。”
吴恭自是连连应诺。
又走了两天,大军通过了伊吾郡,进入敦煌境内,道路一时畅通起来。这时,一队背插红旗的小校疾驰而来,大声说道:“启禀主公,武威郡有紧急军情,突厥大军犯边!请主公定夺!”
刘子秋在洗劫了俟利发的营地以后,就知道总有一天会遭到东突厥人的报复,不由冷笑道:“来得好快!”
当初攻陷俟利发营地的时候,由于事发突然,又采取了分进合击的战术,再加上穆朵丽下达了投降的命令,整个营地并没有逃走一人,消息封锁得相当出色,但后来刘子秋却做出了放走冯新的决定。按照刘子秋的估计,在这冰天雪地的草原上,脱离大队的一个人很难生存下去。但他低估了一个人求生的**,这个瘸腿的少年在初冬的草原上艰难跋涉了七八天,渴了就啃地上的积雪,饿了甚至吃草根,居然让他活着到达了突厥牙帐。
角里延在一旁问道:“有多少敌人?”
那小校拱手说道:“回禀将军,敌人约有两万多骑,已经进逼长城脚下,鲁将军命小人前来告急!”
刘子秋整编原来大隋的一批降卒以后,重新调整了部署,北边一带的长城都交由鲁同守卫,鲁同也升任万夫长。不过,听说突厥兵马只有两万人时,刘子秋就知道来犯的应该是俟利发和他手下。
长城坚固,只要鲁同坚守待援,那些突厥骑兵一时还奈何不了。而长城外唯一的高越县已经被俟利发变成了一座空城,再也没有什么可损失的了。因此刘子秋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挥了挥手,说道:“传令鲁同,坚守十天。十天之内长城不破,记他首功一件。十天之外,若是守不住,恕他无罪!”
文昊却是心痒难熬,就在马上拱手说道:“主公,属下请令愿为前锋,去挫一挫突厥人的锐气!”
刘子秋哈哈笑道:“急什么,仗有你打的。走,咱们先到敦煌城喝酒去,不要辜负了吴大人的盛情!”
……
出现在长城外的这支军队正是俟利发和他手下的一万八千人马。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已近弥留之际,他的儿子都聚集到了牙帐。启民可汗的儿子都是各个部落的首领,按理说都有资格继承他的汗位,但这件事最终看得还是实力,所以一些实力不济的就只带了些亲兵侍卫过来,而俟利发和咄世吉则是分别带着大军前来,眼睛紧瞄着汗位。
就在这时候,冯新却带来了俟利发营地被隋军攻占的消息。俟利发顿时大惊失色,没有了营地里的妇孺和牛羊,整个部落就失去了根基。俟利发再也顾不上和咄世吉争夺汗位,立刻集结人马,并且把冯新抓了起来。
第62章 阴云笼罩
冯新冒死前来报信,原指望能够得到俟利发的奖赏,哪知道却是这样的结果,忍不住连呼冤枉。
俟利发冷笑道:“冤枉?你一点都不冤枉。如果不是你爹撺掇我去袭击高越县城,怎会招致隋人的报复?现在,我要率兵去解救我的族人,正要拿你的鲜血祭旗,你何冤之有!”
说完,俟利发一声令下,早有两名彪悍的武士将冯新拖到大旗前面。冯新虽然高声呼喊,但又有几个人呼得懂他的汉话。那两个武士更是一脸的鄙夷,手起刀落,早将冯新砍成两段,鲜血飙起,染红了战旗。
知道自己的营地被隋人偷袭,俟利发的手下都是焦急万分,叫嚣着要攻进姑臧,但是坚固的长城就横在他们面前。鲁同虽是平民出身,但当初能够被刘子秋提拔成千夫长,武艺、兵法都有他独到的一面。长城本来就是依据地势而建,再加上鲁同调度得当,俟利发付出了四千多人的伤亡,也未能前进一步。
转眼间就到了第八天,俟利发亲自提刀督阵,下令不攻破长城,誓不收兵!其实,这已经是俟利发的无奈之举。如果再过两天还不能攻破长城,他的手下就将面临着无粮可食的局面。
游牧部落的粮食就是牛羊,他们打仗的时候就赶着大群的牛羊,饿了就宰羊,羊吃完了就杀牛。俟利发率领大军争夺汗位虽然去的是东突厥牙帐,但也没有人会供应给他们粮食,所以同样需要驱赶着大群的牛羊。当俟利发率军杀到长城脚下时,这些牛羊也就跟到了长城脚下。也亏了这些牛羊,否则没有了营地里的部众,谁又肯送粮食给他们。
但俟利发太心急了,总希望能早点追上隋军。但骑兵可以快,牛羊却快不了,一路就散失了许多牛羊。原本他还可以搜罗长城外大隋百姓家的粮食,但高越县和周围一些村子都被他们烧成了白地,连一粒麦子也找不到了。仅仅过了八天,他们携带的牛羊就吃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唯有攻进长城才有一线希望,战斗迅速进入了白热化。
俟利发猛攻的是长城的一处隘口,叫着燕支关。因为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办法展开兵力,俟利发只能集中力量攻打燕支关。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两个昼夜仍然没有停歇,关隘上守军的箭矢渐渐稀疏下来,关下突厥武士同样是筋疲力尽。突厥人并不善于攻城战,这一仗下来伤亡极其惨重,关下布满了双方阵亡将士的遗体。
眼看身边只剩下万余兵马,俟利发恼羞成怒,亲自抽刀砍杀了十多名后退的士兵。就在这里,关门忽然大开,大队骑兵从关内送了出来。为了攻城,俟利发的部下都丢弃了马匹,选择步战。他们在马背上呆惯了,面对来袭的骑兵,甚至忘记了躲避,瞬间便被冲得七零八落。
俟利发的突厥骑兵鏖战多日,又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哪里抵挡得住从关内杀出的这支生力军,一时死伤遍地。俟利发在从人的拚死护卫下,侥幸逃得性命,回头看时,身边只剩下寥寥数十骑相随。
这便是刘子秋的算计,他知道俟利发失去了营地里妇孺和牛羊,就失去了所有的给养。但困兽犹斗,此时的俟利发和他的部众很可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刘子秋选择避其锋芒,先让鲁同利用坚城消磨他们的斗志,这才突施袭击。
击败了俟利发,刘子秋并没有下令追赶。他明白,俟利发部落完了以后,东突厥内部的势力均衡就被打破,阿史那咄吉世将会一支独大,成为最强大的部落。如果病重的染干不治而亡,咄吉世很可能取代染干成为新的可汗。这时候,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咄吉世很可能会大举兴兵,替俟利发报仇。
鲁同坚守了十天,部下伤亡惨重,长城防线已经岌岌可危,这一次,刘子秋必须御敌于国门之外了。而这一次,将是刘子秋一统河西诸郡以来,最为艰巨的一场战斗。
……
刘子秋所料不错,在俟利发率领部众南下的第三天,启民可汗病重不治。因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俟利发不在,咄吉世顺利当上了新的东突厥始毕可汗。按照突厥的习俗,始毕可汗继承了启民可汗的妻妾,其中就包括杨广的堂妹大隋义成公主。义成公主虽然不属于突厥另一大部族阿史德族,但因为她是和亲公主,背后站着强大的大隋王朝,地位相当超然。义成公主拥有自己的大帐,拥有自己的部众,甚至还拥有一支五千多人的精锐护卫。
始毕可汗即位以后,有许多仪式需要举行,同时还要将消息传播到东突厥的每一个部落,也就没有时间过问俟利发部落的事情,而他自己的部落也要转交给他的儿子统领,这一忙又是十多天。
十多天后,俟利发终于从武威郡逃了回来,沿途又收拢了一些旧部,还攻占了两个小部落,抢得一些女人和牛羊,这才勉强有了些模样。俟利发回到牙帐的时候,已经知道启民可汗身亡、始毕可汗即位的消息。但他现在已经没有实力和咄世吉相争了,面对咄世吉的心态反而没有什么不满。他毕恭毕敬地匍匐在大帐内,哭诉着自己的遭遇,请求这位兄长兼大汗替他作主。
始毕可汗性子沉稳,老谋深算,比他这位兄弟强得太多。他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是沉吟道:“俟利发,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大隋内乱吗?”
俟利发叹了口气,说道:“正是因为大隋内乱,我才听了冯孝慈的撺掇袭击高越县,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