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江山(三戒)-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丝乐声中,酒宴开席尽管只是在边界驿馆中的小宴,也不能坐下就开喝,是要遵守礼仪的
按照古礼,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所谓‘拜’,就是双方要相互跪拜表示敬意故而堂中不设桌椅,而是用古代的几榻双方行礼后才入席
入席后,把杯中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抿一口尝尝酒味,是为‘啐’,客人尝酒后要对酒加以赞扬,使主人高兴
最后‘卒爵’,就是仰杯而尽,一定要干杯,表示真得欣赏美酒
之后,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做‘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做‘酢’按顺序依次向人敬酒,叫做‘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即起立稍离原座位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敬酒一般以三杯为度
与后世不同的是,在这时,尊长命卑下饮酒,下级才可举杯;尊长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下级也不能先饮尽所以是以后干为敬,不是后世的先干为敬……
还有多繁琐的细节,已经被人们所淘汰,只有在这种‘偏较真儿’的外交场合,才会被一一强调
总之,完全按古礼宴饮,浑身就像绑了铅一样为了让人们放松下来,才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酒令……
待礼节性的敬酒活动结束后,那辽国驸马萧胡睹才道:“这偏僻小县,没有歌舞女乐,干吃酒忒得不爽”说着看看赵宗绩道:“不如,咱们行酒令助兴?”
“不知北朝是如何行酒令的?”赵宗绩微笑问道
“与南朝并无异处”萧胡睹道就像后世有‘哈韩’、‘哈日’,这个年代的亚洲,是集体‘哈宋’的,就连强大如辽国,也不能免遭‘荼毒’事实上,因为境内汉人居多,且与宋朝的交流十分频繁,辽国贵族已经高度汉化
他们说汉语、穿宋装、学论语、尚汉礼……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模仿宋朝的士大夫汴京有什么最潮流,最多不过半年就会传至中京,在辽国上层社会广为流传起先几代辽国皇帝,都颁布过法令,不模仿汉人衣着可丝毫挡不住,契丹贵族汉化的人越来越多,似乎这样才能与下层平民区分开
自然,辽国人对陈恪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了,他所作的那些诗句,是脍炙人口只是怕长了他人志气、灭了自己威风,才一直装着不认识他似的
既然是行酒令,自然众人都要参与,所以一开始,先行了些简单的小令譬如说限字令要求说一句话,以‘相’字为首,‘人’字结尾萧胡睹先作令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赵宗绩对道:“相逢不饮空回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耶律德容想了想,笑道:“相州有个李胡子”
令主赵卞质问道:“末尾要求是‘人’,你不符合呀!”
耶律德容便笑着反驳道:“李胡子不是人吗?”引得哄堂大笑,却是他故意拿乔
在场都不是草包,草包也不敢在场,大都能顺顺当当接下去待气氛热络起来,才开始上难度……
这章一刻不停的,用了六个小时,看到人家写别的类型的,一个小时就码一章和尚是内流满面,默默地吐了一口老血亲爱的们,今晚至少还有两章现在名次是名,只要能再进一名,今晚不睡了……再爆满四……
我这可真是拼了命了……
第三零八章状元见状元(中)(郁闷的求月票!)
。。
见火候差不多了,萧胡睹提出制新酒令。要求先举一种落地无声的东西,接一个与这种东西有关系的古人,这古人又须引出另一个古人,前古人问后古人一件事,后古人要用唐诗作答口并要求前后串连,不许硬凑。
限定要求越多,难度自然越高,尤其是在这种临场新作的情况下。
提完条件,萧胡睹自己先作一令道:“笔毫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因何不种竹?,鲍叔曰:‘只需两三杆,清风自然足。”管城子是笔的别称,管鲍两人同是齐桓公的大夫,而竹是制笔管的。前后串联,毫无硬凑。
赵宗绩和赵卞仔细一想,这么多道道要不出砒漏,回家用笔列出来仔细推敲才有可能。想在这张口就来,实在无法招架,只好望向陈恪。也只有陈恪这种被苏轼和小妹折磨出来的家伙,才能应付得来。便听他略一寻思道:“雪huā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为何不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雪是白色的,两人都是战国名将,鹅也是白色的…”赵宗绩和赵卞松了口气。
见果然没难住陈恪,张孝杰又来一令道:“天huā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宝光问维摩:‘僧行近云何?,维摩曰:‘遇客头如鳖,逢斋项如鹅。”
宝光是天些佛名,维摩是有名的居士,居士是常要设斋施佛的。三者皆有联系。
这会儿工夫,陈恪已经又想好了一令:“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因何不种梅?,颜回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虫蛀的地方必有孔颜回是孔子的徒弟,梅huā有色,和‘颜,相接。
张孝杰稍一思索,又对道:“月华落地无声抬头见杜甫,杜甫问李白:‘能浮一大白?,李白曰:‘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杜甫有诗曰‘石乱上云气,杉清延月华。,两人是好友,李白是酒仙。
又轮到陈恪了,只见他眉头微微一皱,便对道:“秀线落地无声,抬头见洪度洪度问玄机:‘可愿为人妻?,玄机曰:‘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洪度是薛涛的字,和鱼玄机并为唐朝才女而鱼玄机以感情生活丰富出名……”红叶落地无声,抬头见顾况顾况问宫女:‘何事提此诗?,宫女曰:‘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张孝杰想的时间越来越长,在萧胡睹和耶律德容的注视下,好容易憋出一句。
这是《红叶诗》中的男、女、年,…
陈恪依然面带微笑道:“月光落地无声,抬头见孔明,孔明问月英:‘如何不负卿?,月英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紧扣一个月明,将三者联系起来。
张孝杰憋到内伤,终于又憋出一句:“白虹落地无声,抬头见荆柯,荆柯问渐离:‘君琴何所意?,渐离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画秋扇。”
“哈哈,说好了是用唐诗。”赵宗绩登时指出乱令道:“这句好像不是唐人的吧?”
“确实不是唐人的。”张孝杰抖出了包袱,就是等着他问的。他风度翩翩的朝陈恪一抱拳道:“在下实在是爱煞陈学士…”所制的这曲《木兰辞》,故而忍不住用在此处。”
“哈哈哈。”萧胡睹假笑着接话道:“不管怎样,都是你输了。”
“是我乱令,认罚!”张孝杰痛快的干了一杯。
其实谁都看出来,这小子编不下去了,但人家就是有急智,能搞得好像是为了奉承客人,而不惜输掉这局似的。
显得好像很有格调的样子……
无论如何,当晚的酒席,陈恪是不辱使命。但回去后他这个郁闷啊,这可比在〖日〗本时惨多了。那时候尽管超高产,可倭人们都是仰望他的。他想对联就对联,想作诗就作诗,不想作就歇着,没有任何负担。
可现在哩,却好似棒着卵子过河,这要是一个行差踏错,那就成国家罪人了。简直压力山大……,果不其然,次日上路之后,张孝杰总是见缝插针,想找回场子来。
一日入城,他们路遇一家祠堂,见其有一大鳖木雕。便口占一上联,请陈恪作对:“梁上鳖鱼,难炒难煎难供客。”
陈恪打眼一看,见祠堂门上贴着尉迟敬德和秦叔宝一对门神口便笑道:“门中将军,不饮不食不求人。”
待出了城,听到山岭上有老鹰在叫,张孝杰又来了灵感,凑出一个谐音联道:“岭顶鹰鸣,酪酝兵丁停竹听。”
陈恪抬头一看,正好有一只大雁飞过,便语带双关的讽刺道:“山间雁返,懒散番蛮挽掸弹。”
张孝杰也看到那只大雁,马上又出一联道:“东鸟西飞,遍地凤凰难插足。”这是自夸北朝人才济济,南朝使者此行肯定要抓瞎。
谁知陈恪马上对回一句:“南麟北跃,满山禽兽尽低头。”直接把辽人骂成了禽兽,大涨己方士气口气得一众辽人面皮法子。
张孝杰急于挽回面子。夜里下榻驿站,看到远处一座顶有巨石的山峰,他便一语双关道:“蚤等鸡子之峰,危如垒卵!”这是说南朝在北朝面前的危险处境。
陈恪却一脸淡定道:“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
待到吃饭时,见侍者斟酒,张孝杰又道:“酒如线因针乃见。”
陈恪又答:“饼如月,遇食则缺……”
“……。”
“……。”
一路上陈恪就这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能把张孝杰的攻势圆满化解,还顺势将辽人埋汰一番。
其实他在国内,也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不饶人是不饶己”但现在出使辽国双方是在代表各自国家打嘴炮,只能对不住小张了……,几日下来,大辽状元张孝杰,被折磨的呦……,腮帮子也凹进去了,眼窝子也陷下去了,就像被十几个大汉蹂躏过,哪还有初见时的意气风发?
他骑在马上,两眼血红声音嘶哑道:“我再出一个对子,你要是能对上来,我就终生不再作对!”
“那又何必呢?”陈恪关切笑道:“咱们还是友谊第一的好。”
“你闭嘴!”张孝杰压不住火怒喝一声。*****的,老子二十多年的风光美名全都葬送在你手里了,还他妈跟我谈友谊!
那边耶律德容都看不下去了,小声笑道:“消消气,消消气……”
“你也闭嘴!”张孝杰怒不可遏道:六J、子,听好了。只有五个字“三光日月星,对吧!”这个上联,是他父亲,号称辽国‘一代之宝,的张俭,晚年所留下的。
他父亲认为,这是副绝对。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
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不应重复。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无论你用哪个数来对,下面跟着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所以根本没法对!
这本来,是准备留到最后宴会上的杀招,但现在,他顾不上那么多了,先给自己的脸面止血再说。
“对不上来了吧?”见陈恪一脸怪异表情,他感到一阵阵快意。
“不是,我的意思是,这真是你的杀招?”陈恪诚心诚意的问道:“怎么这么简单,要不换个吧……”
“简单你就对!”张孝杰冷笑道,蠢物,看来你还没认识到这一联的厉害。
“好吧。”陈恪便干脆利索道:“四诗风雅颂。”
“不,…”张孝杰刚要否定,硬生生把个‘对,字给吃了。天啊“四诗,真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雅,这一部分,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安静,死一般的安静,小风嗖嗖吹过,马儿喷着响鼻,众人看到张孝杰眼角有泪水在规……
“天神啊,这是你降给我的魔煞么…”张孝杰面如金纸,一口鲜血喷出,便软软摔倒。
要不是侍卫们早发现他不妥,堂堂大辽状元,非得倒栽葱摔死不可。
陈恪一直歪着头,终于想明白了,我说怎么觉着这一联没难度呢?在原先那段历史上,十几年后,辽人曾经拿这一联埋汰过大宋,结果被苏仙给破了。自然这个故事也就流传下来,因为字面简单,成了识字课本上的读物……
‘怪不得,…,陈恪恍然大悟,心说,哥们你败得不冤,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一刻,他背后浮现出大舅哥那伟岸的身影。
“欺人太甚了!”看到堂堂大辽状元,竟被宋朝状元活活对晕了,萧胡睹的脸上彻底挂不住了,杀气腾腾道:“搞清楚你们是在谁的地盘上?!”
伴着他这一声吼,辽人全都亮出兵器。
宋朝的侍卫们赶紧抽刀抵挡,场面一下子紧张起来!
这一章的张孝杰,就是我现在的〖真〗实写照……
被爆菊了。真有说不出的感觉…要是被一本正在写的书爆了,我也认了。可是,那是老猫去年就写完的老书啊!
天哪,我竟然被人的老书爆了…”这简直是太摧残人了。三戒大师的读者们,你们都在哪?难道我们连人家的老书都拼不过么?
你们答应么?你们能看得下去么?拜托了,给我点信心,好么?(
第三零八章状元见状元(下)(三更求月票!)
转眼之间,方才还在言欢作对的双方,剑拔弩张
赵卞唬得老脸煞白,赶紧赔笑脸道:“驸马消消气……”
话音未落,就被赵宗绩一把拉到身后,就见小王爷黑着脸道:“萧胡睹,你休要颠倒是非?自始至终,我们陈学士可出过一个上联?”
萧胡睹看着这个金枝玉叶的大宋王子,登时词穷
蛮横者的思维,就是我欺负你可以,你不能惹我生气,应该老老实实受着,谁让你是弱者
辽国人,正是这样的蛮横者
不过身为接伴使,处处想占上风却处处吃瘪,然后恼羞成怒,好像丢人……
想到这,他恶狠狠瞪一眼手下道:“他娘的,谁让你们拔刀子了?”
辽军这才收起兵刃,但仍面色不善的望着一干宋使
“我为什么说欺负人呢”萧胡睹一点不糊涂,他吐出一口浊气道:“因为你们宋人从小到大,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吟诗作对而他呢又是状元……”说着指指陈恪,见这位陈学士,脸上还挂着灿烂的笑,竟一点没被吓到气得他啐一口道:“肯定是你们宋朝对对子最厉害的”
“是么?”赵宗绩回头看看陈恪,问道:“你是么?”
“羞愧,”陈恪低下头道:“我家里就有两个比我厉害的,放在大宋朝,我这不上数了……”
“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赵宗绩道
“我是实事求是……”陈恪两手一摊
那厢间,张孝杰其实是无地自容,只好装晕听到这番话,两眼一翻,这回真晕过去了……
赵卞心里暗暗叫苦,两个祖宗,就不知道什么叫见好就收?
愣了片刻,萧胡睹这才想起来该说什么一扬手道:“不管怎么说……不能光比你们擅长的,也得玩玩我们契丹人的游戏了”
“我们都是文人……”赵卞不同意道:“不会舞刀弄枪”
“不知两国交战,是舞刀弄枪有用还是舞文弄墨管用”萧胡睹恶狠狠地放声大笑:“别以为打嘴炮赢了就了不起在我们契丹男儿眼里,牛高马大的陈学士,跟待宰的羔羊没什么区别”引得契丹武士一片鬼笑
“必须要教训教训他了”陈恪对赵宗绩道
“算了,万一出了人命”赵宗绩叹口气道:“事情就大条了”
两人没有刻意压低嗓门,因此他们的对话,被萧胡睹听得清清楚楚,他闻言大笑道:“放心,我会手下留情的顶多就断根胳膊、瘸根腿……”说着狞笑一声道:“你要是再磨蹭我可要发飙了”
“就按这个标准来……”赵宗绩说着,又不放心道:“算了,还是我来你老陈家人没轻没重的”他想到了六郎当街格毙萧延的一幕……
那边,耶律德容也想起那可怕的一幕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要是不阻止肯定要出大事便用契丹语道:“算了,打架,你不一定能赢”
萧胡睹一双小眼登时瞪得溜圆
“他们很可能是武术高手”耶律德容接着道:“萧延,是被那陈学士的弟弟,徒手格杀的而且是一边倒……”
萧胡睹的眼,瞪得大了
那厢间,陈恪和赵宗绩通过猜拳决定谁出战,结果小王爷获胜……
“别胡闹了”赵卞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苦劝道:“你们活腻歪了么?”
“放心”陈恪安慰老头子道:“小王爷厉害着呢”
赵宗绩拨马出阵,睥睨着面色阴晴不定的萧胡睹道:“还比不比?”
“比”萧胡睹没吭声,耶律德容替他道:“但小王爷是我们陛下的贵宾,若是伤着分毫,都没法跟陛下交差”
“我会说是我自己磕着的”赵宗绩淡淡道
“这……”他越是这样,耶律德容就越相信自己的判断:“我们不能欺骗陛下”
“所以呢?”赵宗绩摊摊手道:“咱们继续赶路?”
“不武斗可以文斗”耶律德容也早就看这些瓜娃子不顺眼了,哪能错过这个教训他的机会:“我提议驸马和王子可以比一比射箭么这个比较公平?我记得儒家六艺里,就有‘射’?”
“可以”赵宗绩点点头,轻叹一声道:“辽人真磨叽啊……”把萧胡睹气得脸都绿了他从小有口吃的毛病,大了后才好转但是不能着急,一生气就犯所以方才只能让耶律德容代言
“那好,”见赵宗绩同意了耶律德容便道:“我来讲一下规则”
“且慢,”这次出声的却是陈恪,他拨马上前道:“我们小王爷身为大宋使节,一举一动都必须合乎礼仪既然耶律大人提到六艺,就该知道孔夫子要求一举一动都合周礼”
“自然……”耶律德容这才想起来,他们是外交官员,在宋人面前绝不能失‘礼’,不然回去仕途就完了……辽国以当世第一大国自居,不愿在这些面子事儿上输给宋人
“那就必须按照周礼来”陈恪斩钉截铁道:“礼不可废”
“这……”耶律德容有些抓瞎,宋人不射好多年了,连带着他们这块也是空白
好在这时候,张状元醒过来了,他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血迹道:“这不能按周礼周礼中,射礼有四,一曰大射,乃天子祭祀之射;二曰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之射;三是燕射,是平时宴饮之射;四是乡射,乃地方为荐贤举士之射”顿一下道:“显然都不适用……”
“还是状元有学问啊”耶律德容抓紧一切机会,给‘张小姐’回血
“唉……”陈恪都不忍心再往‘张小姐’的刀口上撒盐了心道,你这状元到底是怎么考出来的?
“你叹什么气?”张孝杰吞口血沫道
“‘夫子语录’看过么?”陈恪还是不得不说
“什么?”张孝杰一愣,他感觉头还是有些晕
“就是《论语》”赵宗绩在一边解惑道
“……”张孝杰怒了,老子虽然老子也是状元,但老子这个状元,是靠真本事考出来的不是靠老子
辽国的科举内容和教科书,都是照搬宋朝的只是因为教育水平问题,考试难度,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山东高考和**高考……另外,张孝杰的父亲张俭,是被称为‘一世之杰’的辽国瑰宝,已故
“那《八佾》一篇中,‘君子无所争’一段,”陈恪尽量不刺激他道:“总有印象”
张孝杰两眼一黑,又要晕过去……所谓‘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是连耶律德容都能熟读的
用白话说,就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争的话,也必定是射箭比赛即使这比赛也先是互相作揖致敬然后登堂,比赛完后走下堂互相敬酒,不伤和气这样的争,依然算君子之争’
这种东方式的决斗,乃是地地道道的周礼在唐代宫廷里,皇帝会定期组织竞射,以平息公卿间的怨气与纠纷……但后来,中国的士大夫们开不了弓,射礼也就消失了但陈恪去日本,见那里还在沿袭这套唐礼,所以他才这么清楚
在原先的历史上,几十年后,武士道兴起,日本人发展出了刺激的武士决斗以至于儒家文化圈里,只有高丽棒子把射礼继承下来这就是后世韩国人射箭称霸奥运的秘密……那根本就是由周礼演变来的比赛啊
‘脸都让你丢光了……’辽人们看着两眼发直的张状元,一起暗叹道:‘还是死了算了……’
既然周礼存在,自然要按照礼仪来比射箭而辽国人失去了发言权,只能任由陈恪‘指导’其实陈恪也不愿意这么事儿妈可要是让辽国人做主,那肯定是比骑射,小王爷直接抓瞎……
首先是‘备礼’,即做好举礼的各种准备工作主要是布置场地,安排好观礼人员位置,并讲解观礼规则同时把弓、箭、筭筹等器具陈设好司射、有司、射者在器具边,面向南列队站好获者就位
因为荒郊野外没有宾客,所以‘迎宾’环节省了,直接开礼……估计再不开,那‘小糊涂’就要疯了
开礼之后,担任司射的陈恪,取弓及箭,对‘有司’……也就是举办设立的主人,这里由赵卞和耶律德容担纲……道:“弓矢既具,有司请射”就是问‘咱开始?’
两人辞让,对曰:“某不能为二三子”‘二三子’,意为‘诸位’就是让大家来决定
扮作来宾的双方各十名属官,便点头许之
陈恪告于主人,曰:“请射于宾,宾许”
“射”有司点头道
赵宗绩和萧胡睹,已经换上黑色的深衣,头束黑带,脚踏白靴,走上场来
多谢大家的支持,名了按照承诺,还有一……不睡了
本月最后一天了,有票别攒了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就请收藏本站,以便下次方便看书如有章节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本月为您推荐唐家三少最巨著《绝世唐门》
看,就来《
列表
第三零八章捺钵(上)(四更求月票!)
射礼服饰是有规定的仪礼载,宾主俱朝服但朝服发展到这个时代,已经不适合射箭了,故而以玄衣白靴替代
待两人向主宾行礼后,陈恪让他们各取弓一把,箭四支,这叫‘纳射器’然后命‘获者’,也就是后世的报靶员,为射者指示三十步外,两个并排靶心的位置
待旌旗落下,陈恪下令道:“备射”
赵宗绩和萧胡睹相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