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耀说到这里有些不安,看了看张瀚。
  “嗯嗯,”张瀚面无表情,只做了一个继续的手式道:“继续说下去。”
  “还有在草原上我们遇过多股马贼,当然我们击退了他们,不过没有骑兵,鸟铳对他们的杀伤并不有力,在常少爷烧仓的时候属下就想,若是咱们有多门火炮,配合鸟铳队和杀手队,可能我们就能守住仓库,不必有那么大的损失。”
  孙耀这时起身,呈上几张纸,讷讷的道:“这是属下画的几次战事的草图和兵力配给,还有配合火炮的一些推演,请大人查看。”
  “很好!”
  张瀚接过来看看,他看出来孙耀此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字迹很拙劣,但很工整,用词造句并没有问题,可以看的出来孙耀在晚间的军官补习班下了一番苦功。
  要紧的就是图画的很好,画图也是军官的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张瀚打算发掘合格的参谋人员,看图和绘图是参谋人员的基本功,使用标尺拟定做战和训练计划都离不开这些基本功,孙耀的画图基本功十分扎实,看来他不象那些滑头鬼,感觉不怎么用的上的东西就不肯用心学习。
  军官补习班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在改变,在两年前,这帮人还是镖师的时候只是学习基础知识,看一些兵法上的入门书籍,现在已经在啃大部头,特别是每次战事过后都要把实战经历拿来当教学课,还有萨尔浒之战这样的大战,明军的动员集结,后金兵的动员集结,双方的态式,兵力,军械和后勤补给,战场态式,军队运动的经过,到实战,因为就是近在眼前的事情,对这些实战战例大家学习的都十分投入,孙耀肯定是下苦功的军官之一,眼前的图就是明证。
  在孙耀的图上,很明显的标识出了在草原上几次遇敌的情形,另外就是设想配给小型火炮进行火力覆盖后的情形,当然也包括仓储区大火的那一次,图画的更加详细,同时估算了蒙古人的战斗力和意志,结论当然和张瀚所想的差不多,他的部下对蒙古人普遍的不看好。
  “孙副百总,你的意见很好,我会慎重考虑。”
  张瀚站起身来,很正式的向孙耀行了个军礼,说道:“感谢你的意见。”
  孙耀的黑脸涨的通红,他用力还了个礼,答道:“属下感谢大人的夸赞!”
  待这个新任副百总出去,张瀚用力在孙耀给的纸上拍了几下,脸上也满是兴奋之色。
  每个人的思维里都有盲区,火炮就是张瀚的盲区。
  到现在张瀚也没有想过铸炮的事,此前他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人,镖师也只是用来赚钱,说实在的能练些冷兵器格斗的本事,能把帐局的货物和银两押运到目的地就算合格了,后来他去了辽东,思维一变,但想的只是组建一支强悍的军队,由持燧发枪的火器队伍,加上长枪兵的冷兵器方阵为依托,加上穿硬甲拿刀盾的战兵队,加上强悍的骑兵队伍,他倒真的没怎么想过火炮的事……
  也不能完全怪张瀚,他毕竟是半路出家,而且大明的火炮走在一条歪路上,小型火炮的工艺差,气密差,火药用药差,象虎蹲炮和盏口炮打的全是散弹,威力严重不足,也就几十步内有一定的杀伤力,这样还不如用鸟铳或是大型的滑膛枪,效果不比这些所谓的火炮差,而大型火炮就是仿制的红夷大炮,来源是葡萄牙沉船,那是在船上使用的舰炮,火炮过于庞大和沉重,威力倒是够了,但用来守城绰绰有余,用来做移动攻击实在太过于困难,清军在攻击潼关时用了红夷大炮,在路上等了好几十天,炮队一直在后面做缓慢的移动,最少在张瀚现在了解到的明军或后金兵的做战序列里,明军使用不少诸如大将军炮这样的火器,但主要是用来攻城,很少和步队或骑兵配合,也没有相关的战法,只有戚继光的车营里火炮有不小的作用,但也是用来守备,而不是进攻,至于后金兵当然一门炮也没有,更不可能有相应的火炮战术。
  张瀚最主要的军事知识来自后世的影视和书籍,然后真正浸淫的是明朝北方边军的体系,最终他决定的是西式的军事体系为主,明朝的军事体系为辅,他的一切只能是摸索着慢慢来,包括这一次的火炮事件。
  “蒋奎,”张瀚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叫道:“你们随我到火器局。”
  “是,大人。”
  窗外的护卫们发出响亮的回答声。
  ……
  张瀚一行人策马出门时,两个穿着青色棉袄的年轻吏员也悄悄骑马跟着,张瀚注意到了他们,停下马等候了一下。
  “你们俩怎么跟过来?”
  “我们是军令司派过来的书吏,孙司官认为大人现在身边的事务繁多,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选了我们先过来,说是先在大人身边帮办事务,待日后……”
  张瀚轻轻点头,说道:“很好,那你们便跟着。”
  他对孙敬亭的安排倒是真的满意,商号的事情已经是井井有条,还有不少人留在李庄帮他料理细务,常威也帮的上手,各地的掌柜,新平堡的周逢吉李遇春梁宏,分号的莫宗通等人都很得力,倒是李庄这边的军政事务越来越繁杂,人手也越来越多,部门也多,并且越来越正规化,有几个文书人员随时跟着倒也是很正确的做法。
  张瀚有种感觉,自己并不是全知全能,有时候他也会膨胀一下,感觉自己虽不算白手起家,但几年功夫营造出眼前这一切也诚属不易,很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膨胀感觉。
  但这种感觉只是稍微陶醉一下就算了,孙敬亭的本事就很不小,和张瀚在一起久了,不仅顺利融入了张瀚创造的体系,而且现在还能主动发挥,这个年代的聪明人绝不比后世差,而且张瀚还发觉常威这个表弟不可限量,还有李慎明,甚至那些商会的大商人们,没有哪一个是真正的笨蛋。
  ……
  “大人来了。”
  “巧了,巧了。”
  张瀚进入火器局的时候,里面正是一片欢声笑语,张瀚看到李东学也在,这个很严谨的部下脸上也是有着罕见的笑容。
  看到张瀚过来,所有人都在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李东学等人先迎了过来,王德榜紧随其后,这一次他的脸上当然也是笑容可掬。
  “怎地,有什么高兴的事?”
  “回大人,是了有不小的突破。”
  李东学没有说话,他示意王德榜上前,王德榜抖着脸上的肥肉上前来答了一句……他以前瘦的可以,现在脸上也放了肉,好在是经常做活的人,只是脸胖,身子倒还是很健壮的体形,并没有过胖。
  不用王德榜多说,张瀚也看到了眼前的“新玩意”。
  一台轧辊机被水力带动着,正在同时压制着好几台熟铁板,水力轧辊机是各个局的技术组都在全力突破的一个难题,有了这台轧辊机,熟铁板的轧制就不需要人力来进行,可以省很多工本费用,更可贵的就是省了很多时间。
  时间和人力都是成本,有了这台机器,鸟铳的成本最少要降低三成左右。


第262章 水力
  “还有这个,大人。”
  王德榜一副献宝的神情,指着一旁的一台钻机,这机器上有坠子和钢钻头,可以把枪管固定住,然后用坠子带动钢头来钻枪管,只有在枪管过热的时候才会暂停一下,钻头也需要更换,不过不管有多少缺陷,这种钻机可以极为高效率的钻出枪管出来,也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钻枪管实在是一项费力费工费时的没有太大意义的活计,别的活还能锻炼新手的能力,这种活只会消耗新手的热情和信心,没有人愿意从早到晚和一根熟铁管较劲。
  “恭喜大人。”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也恭喜王局总。”
  四周响起不停的恭喜声,每人脸上都洋溢着由衷的笑容。
  张瀚从这些人的脸上感受到了真心的欢喜和发自肺腑的拥戴,他也知道这些人是为了奖励而高兴,同时也是为了这个集体的荣誉和成就感觉开心。
  有些事没银子不行,不过也不是所有东西都是银子能买得到的。
  张瀚道:“王德榜这一次奖励一百两,他是技术组的主持人,虽然是集体力量,但他是主要负责人,当然是当之无愧得到奖励。”
  “技术组人员可以选择持有专利,日后每出一台机器就给相应的报酬,或是一次性领取专利买断奖励,奖励当然也是丰厚,不会在王德榜第一次技术突破之下。”
  说起第一次技术突破,王德榜脸上有些不自然。
  燧发枪现在说能用肯定也能用,打响率不低,有效射程在六十步到八十步,加上照门准星,射击成功率也有所增加,但距离张瀚要求的标准定型还有相当远的路要走。
  很多机簧上的稍加变动就会导致整支枪都会出现技术变形,然后又得重新开始,火器局此前在轧辊机和冲床的研发上迟迟没有突破,主要原因还是王德榜把主要的技术人员都放在了燧发枪的研发组。
  对此前的情形张瀚并没有太多过问,事实上他还是太急切,眼前的成就主要倒是要归功于李东学。
  王德榜再次受赏,一旁的杨和高和陈耀宗倒没有羡慕嫉妒,他们的眼中也充满得意,相形之下,李长年就有些落寞。
  这一次李东学上前道:“大人,兵器甲仗那边也有突破。”
  张瀚道:“怎地我一来,就喜讯连连,看来日后我要常来。”
  李东学微笑道:“是巧了,这边是已经打算请大人来看,那边原打算要再等两天,不过大人来了,当然就请顺道去看了。”
  张瀚原本就打算和他说火炮的事,今天原本的工作计划已经全部推后,此时便是欣然道:“很好,便去兵器局。”
  整个李庄北面已经全部是被三个局给占据了,原本的灌木从和小树林被削伐一空,地也烧过,然后垫土夯平,然后修上了平直坚固的道路连通,再然后就是修河,水利上头有了此前水车的经验,算是驾轻就熟,三个局的位置是从北到南,河流则是东西流向,一头高一头低,中间还有窄处和水车配合用来使河水成为激流,这样才能带动未来很多的水力机器……在这事上张瀚并没有失误的地方,虽然现在水力机器还不多,但事前的准备工作他是做的很到位的。
  张瀚倒是曾想过蒸汽机,似乎原理并不太复杂,连他也知道大致,不过仔细想想,还是太复杂了,谁叫他连初中也没有念完?这事可不是脑子一拍就能弄出来的,欧洲从理论到实践也是经历上百年才鼓捣出来这玩意,然后真正实用又走了很长一段路,他这里想直接弄出来这大杀器就有些太假了。
  兵器甲仗局在中间位置,火器局在最南,北边是马车杂项局,众人都跟着张瀚一起走,两边相隔不远,中间有一些仓储区,张瀚正好顺道看一下已经造出来的成品。
  “腰刀制的不错。”张瀚经过兵器局的一个库房,拔刀出刀鞘,看看仿制戚刀的刀身,感觉很满意。
  刀身平直,把手到刀锋处是由厚变薄,刀身有些象柳叶,又有些象宽阔些的倭刀,其实戚刀就是仿制的倭刀,戚继光抗倭后虽然有了克制倭刀的利器和战法,战损比高的惊人,但戚继光并没有因此忽视敌人武器的长处,明军的腰刀有的过于粗笨,有的佩刀重达七斤,过于沉重,戚刀重三斤到四斤左右,狭长锋锐,配上盾牌,披上重甲,确实是跳荡战兵的最佳利器。
  “这刀若是买去,恐怕要六两左右。”
  一般的戚刀用的铁质多有杂芜,另外锻打的水平也有高有低,甚至包括刀柄和刀鞘也有质量问题,其中以工部出产最为差劲,工部的腰刀是三两一把,一般军镇自造的就比工部的用料用工要讲究的多,一般是五两左右,李庄这里的戚刀水平若是拿出去卖,果真要到六两甚至七两一柄。
  张瀚听的心中一动,说道:“成本多少?”
  “成本原本也在四两七到五两之间。”杨和高说道:“现在用了新的机器,成本下降三成,现在三两出头到三两五左右。”
  “很好,很好。”
  张瀚心中的想法越发明确了,新的机器会源源不断的出现,这代表工料钱大为节省,时间大为节省,代表可以大量出产优质的兵器,装备部队的瓶颈不复存在,甚至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
  更妙的是灵丘那边解决了供给精铁的问题,以前的灵丘就算出产精铁质量也远不及闽铁,大量制造就需要大量的购买闽铁,成本肯定降不下来,另外就算成本能降下来,也得张瀚有本事买到这些闽铁才行。
  “这是拉丝机,是小人和老陈两人一手研发成功。”
  张瀚眼前的拉丝机是用水力带动,由人工打造的螺杆不停的驱动机器,粗铁从一头固定,然后机器不断的将铁丝拉长,最终出来的便是合用的细铁丝。
  陈耀宗的黑脸上满是兴奋,他道:“有了这机器,就是以眼前的人手,锁甲每天可制五到十领,一个月二百领没有问题。”
  这个能制锁甲的工匠还是张瀚从京师挖来的高手,以陈耀宗带着的学徒也有好几十了,但以这些人手一个月只制成不到十领甲,主要还是敲铁环再镶嵌太过费工时,锁甲在元明交替时出现在中国,工艺渐渐成熟,在后世也有明制锁甲传世,更早的便没有了,中国是以扎甲和鳞片甲为主,明时才出现棉甲和锁甲为主的趋势,主要也是冷热兵器交替带来的影响,棉甲省铁省工,防冷兵器不行,但防鸟铳的杀伤效果较好,锁甲不防戳刺,对劈砍和弓箭的防御力超过棉甲。
  这些甲当然都不如纯粹的铁甲防御力高,但纯铁甲不仅成本高昂,打造也十分费工费时,一领铁甲按以前的报价也接近二十两的成本,现在肯定在五十两以上,甚至在战乱时期,铁甲严重缺乏时,一领上好铁甲卖到上百两也很正常。
  锁甲的价格也并不低,这造成边军将领对锁甲接受度很低,只有京营大量装备了锁甲,在边军只有精锐家丁披多层甲胄时会加披一层锁甲,女真人的少量铁骑兵和白甲兵也会加披锁甲。
  “好的很,各位果然都一直在努力。”
  张瀚今天确实感受到了部下们的努力和成果,不论是轧辊机还是拉丝机,还是钻床,这些东西都叫他感受到了自己到这个时代带来的最大的变化。
  原本这些东西在大明当然也有,不过全部是从耶苏会手中购买,不论是钻床还是镗床等机器全部是购买所得,后来马上得天下的大清当然用不着这些繁芜复杂的东西,他们感觉只要有弓箭就足够了,于是技术的进步之门被彻底堵死,一直到人家强迫你再次学习为止。
  在眼前的这些机器,上了油,沉甸甸的机器本身没有任何可称为美的地方,但张瀚偏偏在黑漆漆的机身和浓烈的油脂味道中感觉到了一种美……毫无疑问的工业之美。
  虽然眼前的机器和驱动的螺杆都是手工制成品,可仍然散发着早期的工业之美。
  就算是这些机器也并不简单,最少在大明朝廷那里也没有能力自己铸造,都是从海外购买。
  “这是水力击锤。”
  杨和高等人又把张瀚带到另一个车间,经过复杂的水车驱动后,沉重的水力击锤不停的锻打着铁锭,铁锭不断的变形,被锻打出杂质,然后工匠用长长的铁钳夹住铁锭,使之变成想要的模样。
  “要一次奖励还是专业,你们自己挑吧。”
  视察完后,张瀚坐在杨和高等人的工事房里喝茶,开玩笑道:“不过无论如何你们都会变的很有钱。”
  杨和高感觉自己眼角有些湿润,这阵子他的妻子给他最大的支持,他几乎没有回过家,这一下算是可以回家报喜了。
  陈耀宗直接道:“小人们已经商量过,只要专利。”
  他又笑道:“老杨,是不是?”
  杨和高点头道:“对,细水长流。”


第263章 火炮
  张瀚笑道:“很好,看来你们是用心思了。”
  要是去年或前年,张瀚的赏赐或奖励下来,恐怕各人都要变现,因为那时人心未附,金钱物质的刺激是第一味的,没有人认为自己会在李庄或是和裕升干一辈子,现在人心已经不同,眼前的基业一看就是那种几十年上百年的基业,很多人已经打算在这里养老,甚至死后也葬在这里,人心不同,选择当然也不同了。
  张瀚看看李长年,笑道:“长杆你这一下落寞了啊。”
  马车杂项局在技术上的突破不如以前多了,李长年以前经常领赏,哪怕对马车又推出任何一种验证过的新的革新都会有奖励,但最近马车技术比较成功,特别是零配件定型固化之后,连修理都不怎费功夫,马车的损坏率越来越低,走长途和面对各种地形的能力越来越强,相对火器和兵器甲仗的突破,马车这边倒确实是低调的多了。
  李长年道:“小人在这事上还真有一些想法,得空想和东主回回。”
  张瀚不动声色的道:“有什么事可以先和李司官说,他看妥不妥,会和我说的。”
  李长年有些尴尬,忙道:“那小人在这里说,行不行?”
  “好,这样也好,光明磊落。”
  张瀚有些生气,忍不住又说了这么一句。
  这些匠人调教到现在,每人识字都在一千以上,读了不少匠艺方面的书籍,在这时代也算半个知识份子了,结果还是不怎识大体,当着李东学的面他怎可能会同意李长年禀事的要求,那样李东学司官的威信立刻就会受到动摇。
  “小人是想,”李长年道:“咱们的马车越做越纯熟,现在产量已经过剩,暂时大人还没有往更远地方发展的打算,马车已经封存了过百辆在库房,每车的成本在二十两到三十两之间,比起普通的两轮车成本贵不过三到四成,咱们的车质量如何,拉货量如何,整个山西和北直隶,陕西,河南靠北的那几个州府,有不少人都十分清楚。咱这里外人进不来,在新平堡时,不停的有人找小人打听,看看能不能买咱们的大车,那时咱们的车还没有定型,数量自己用还不足,现在感觉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关口,咱用的不多,做的多,车的技术也成熟了,小人是想,咱们能不能往外卖?按小人的想头,那些弄的很差的两轮大车也得大几十两,原因是要上很多精铁零件,木匠的水平得高,做的又慢,一辆两轮车得做好几个月才能完工上路……咱们的车,普通的四轮型,成本二十两,翻倍卖四十,甚至六十,八十……总会有人买的!”
  李长年说话风格很慢,和他的性格一样,有些柔和内敛,有时候会想的太多。平时他说话会有人觉得不耐烦,甚至是不想听,但今天李长年说话时各人都是十分用心的听着,不少人眼中露出钦佩的目光。
  也有人觉得疑惑,他们感觉李长年可能想的简单了。要是马车能这样卖,东主难道此前没有想过?
  马车这东西在北方是必需品,不要说行商,就是稍微殷实一些的农民家里都会有车,不过那车不怎值钱,用最差的木料,找普通的木匠打制,成本可能十两八两的也就够了。
  只有最穷的人家才是用独轮车,那车拉不太多货,又太辛苦。
  有了马车或牛车,套上车能装不少货,农闲时能拿车赚点零钱,大家族自己用处也多,所以也需着养着车。
  商人和大地主的车便讲究的多,有的是要长途运货,也有的是要坐人,那个价格就要昂贵许多,一般得好几十两银子。
  在一头牛五两银,一匹马六两银的大明万历年间,几十两银子备辆车,那真不是普通人家能做到的事了。
  “行了。”张瀚高兴的站起身来,笑道:“李长年这个点子很好,你们不要疑惑……我此前居然还没有想到!”
  张瀚今天感觉真的是收获很大!
  就算是坦承自己事前没有想到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不打算叫人把自己当神仙一样的供着,他有事想不到才正常!
  他已经想好了,制式武器往下去肯定会井喷式的制造出来,铁有的是,匠人有的是,工本费越来越低,机器越来越低,产量肯定是大量增长,他的军队又不能大肆增加,虽然借口有土匪的威胁,可以再适当增加些人手,但一个巡检司绝不能超过两千人,一般的巡检司才几百人,他又不是土司,现在的人手就已经严重超额,虽然有郑兵备和文巡抚还有麻总兵罩着,但超额太厉害,自己还能制鸟铳和铠甲,真要被人安一个“居心叵测”或是“图谋不轨”的罪名,就算落不了实,总归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既然自己的消化能力不足,外售就是不错的选择。
  大明的民间是不禁兵器的,普通的刀枪剑戟都可以自己打造和购买出售,朝廷禁止的是私造火器和打造铠甲,这是严格禁止的,因为普通的刀剑造不成太大的威胁,张瀚最近看以前的史书较多,似乎汉民族为主的朝廷从来没有真正禁过兵器,包括文治很厉害的宋朝。
  在宋朝有过一次较为出名的辩论,当时朝廷有人提议禁民间拥有弓箭,后来这个提议被否决,宋朝不仅民间可以拥有弓箭,还成立了大量的民间弓箭社,百姓可以携带长刀和弓箭,商人也可以带兵器出门来自保。
  大明和宋朝差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