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4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色之中,黑衣人们动作娴熟的从院子里出来,不远处已经有马车在等候,众人分别上了两辆马车,所有事情其实一刻钟不到就完事了,在他们出来之后又有几人进入院中,抹去一切痕迹,虽然这时代的官府可没有什么破案的能力,但军情司做事向来是滴水不漏,不给人一切可以追察的漏洞。
  在几声若有若无的狗吠之中,这个小院再次回到黑暗之中,哪怕是睡在街角窝棚里的难民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在宵禁开始之前,几辆马车的来回太平常了,几乎不值得怎么认真关注。
  ……
  王发祥和李国宾一起坐在马车里,黑漆的马车车身在黑暗的夜色中丝毫不起眼,还没有敲宵禁的鼓声,但街面上几乎看不到来往的行人了,两人对面而坐,也不说话,只有赶车的车夫在外头没有什么忌讳的,又要做出闲适的姿态,所以时不时的敲动火石,发出咔哒咔哒的响声,打出火星引燃火煤,再点燃烟锅,烟锅里的烟草发出明亮的火光,在暗夜里时暗时明,一股烟草香味也是弥漫开来。
  两个大人物不说话也不动弹,但他们却知道四周有整整两个行动组在潜伏着,一个小组人数不定,有时五人,有时十余人,今晚都是两个大组,二十多人将姚宗文不大的府邸包围的严严实实,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去。
  李国宾不是军情体系的人,但这么多年下来也略微知道一些事情。
  行动组的人都是精中选精,先在战兵里挑选,不一定是步兵或是骑兵,铳手也可,不是需要那种力大无穷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那种,而是身法灵巧,胆大而心细的类型。选取之后,还要细过长期的训练,从翻墙开锁到搜索房间,到下毒和各种刺杀手段,可以无声无息的杀掉既定目标,也能够绑架,拷打,逼供,总之各种手段都日渐成熟专业,和记的军情体系在连续多年的实践之中,也是找到了合适这个时代的道路,将曾经辉煌一时的锦衣卫和东厂,当然也包括建虏的间谍细作们,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就如姚宗文所行所为,因为军情局早就把他定为高等级的关注目标,时刻对其保持高强度的监视,这种监视从各个方面涵盖着姚宗文的一举一动,包括其对府中下人的使用,在马世龙等人决定动手时,姚宗文却秘密派出部下往辽中去,简直就是黑暗中的萤火虫,所有光亮都尽在眼底,不过军情司在当时并没有介入,如果将人捕拿了,可能柳河之战又是另外一种结果,但这种干涉并不有益于和记在整个草原和辽东的布局……和姚宗文的目标一样,辽西这边需要一场大败,和记也需要,这种话当然不会有人直说,但私下揣度起来却并不困难。
  马车外时不时传来轻微的响动,王发祥这样有经验的军情司的高层知道是下属们在加强联络,显然是姚府中有了动静。
  “有结果了?”李国宾有些好奇,今天他跟着一起过来就是有些违规了,而且一般地方的官员也不会主动和军情人员配合,只是京师这里,三个人等于赤手空拳打下这片基业,彼此的交情可以说到了交托性命和家人的地步,所以些许忌讳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李国宾此来也是有原因的,如果姚宗文的选择和他们希望的方向背道而驰,那么今晚就要准备发动。
  和记的威胁从来不是单纯的威胁,如果姚宗文真的选择了鱼死网破,那么不管结果怎样,他这条鱼就一定要死。
  李国宾需要发动一些人脉,凭着军情局拿回来的材料,给姚宗文致命一击。
  至于暗杀也是可选之道,不过并不是优先选择。
  虽然已经快到宵禁时间,但姚府大门还是大开了,一辆和记大车停在门口,几个佩带刀剑的内丁健仆打着明瓦灯笼照亮,姚府的门首原本也是有灯笼,姚宗文脚步快捷的出现在门前,一步上车,也不摆架子叫人搬凳子了,上车之后就催促道:“好了,快走!”
  马车迅捷而快速的启行,所向的方向却是往城西去了。
  “很好,是我们希望的结果。”王发祥抚赏而笑,平时很难有波澜的脸庞上也露出得意和满意高兴骄傲等各种情绪夹杂的表情。
  “嗯,是往城西刘府去了。”李国宾大笑着道:“这两老狐狸一碰面,又有相同的目标,不知道会有什么鬼点子出来。”
  “那我们就不必管了。”王发祥道:“他们弄这些事最拿手了,分寸也把握的极好。我们也没有太大的目标,把孙阁部多留几个月就行。”
  “我们这次要共同承担这个责任。”李国宾语气很郑重的道:“擅作主张,搅动京城风云,这共实有些逾规了。”
  “也没有太大的责任。”王发祥道:“我们已经等于是一个行军司,这些事原本就是行军司可以自行作主的,否则事事都要军司那边拿主张,张大人又何必成立行军司,委任分司政事官?还不是消息传递困难,有很多事情需要方面大员自己第一时间当家作主。”
  “嗯。”李国宾轻轻点头,神态轻松的道:“那我们就等着瞧热闹吧。”
  ……
  宋师襄和方有度一起坐轿到都察院上值,他们俩人是同年进士,年龄也相差不多,也曾经都在东林一脉,后来东林眼看势败,两人又一起转投了浙党那边,其实也就是投入阉党,不过他们保持着御史相对超然的地位,并没有参加太多党派的活动,这也是国朝文官的传统,御史的地位比普通官员要超然许多,所谓的清流地位可不是白给的。
  不过放弃东林身份,也等于在舆论上失了正道加持的地位,两人心里明白,日后阉党迟早有反复之时,怕是将来自己等人在史书上的记录不会太好,除非是一直没有混到四品以上,连入书记传的资格也没有。
  都察院的风格和传统都相当的松散,左都御史虽然负责管理,其实对底下的各道御史并没有直接的管辖权,御史们不管是弹劾或是不弹劾,左都御史贵为总宪也不能干涉,只是以掌院之尊,最少也会有相当的御史巴结,真想影响言路的话也比别的官员有些优势,也就仅此而已。
  都察院上值也比别的部堂衙门要轻松很多,点卯之后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各人可以自行安排时间,说好听点就叫采风访问,难听点就是直接放羊了。
  清流官就是这样,翰林庶吉士也是一样的轻松写意,翰林院可以花数十年几百个翰林修一部史,同样的说好听点是持重谨慎,难听点就是效率低下。
  眼见无事,宋师襄和方有度与诸多同仁打着哈哈,然后打算一并离开。
  走到察院门口时,方有度提议道:“年兄,左右无事,我们走上几步,去吃些点心。”
  下值后两人已经用长随带来的衣包换了便服,宋师襄也是无所谓,眼看还有几个同年御史换了便服闲逛过来,便是邀了一起走。
  宋师襄,方有度,庞尚廉,李乔仑,宋祯汉,这几个御史都是三十左右的年纪,也全部是万历四十一年的同年,在官场上属于打不散的铁杆关系,几人向来联络密切,都在察院当各道御史,交谊深厚,属于是都察院里有名的一个小团体。
  其实各人原本分属各党,但在现在阉党独大的前提下,要么是阉党外围,要么就是不党不派,保持相对超然的地位,在天启五年时,魏忠贤的权势地位还不能和两年后的极峰时相比,对官场的整肃和掌握也是一步一步成型,最少在此时,阉党可是还没有两年后顺者昌逆者亡的权威,而且就算两年后,阉党也不可能把整个大明官场都掌握住,仅在京师就有数千文官,地方上有数万文官,加上大量的佐杂文官和吏员,还有十几二十万的武官,还有勋贵势力,太监中也不是铁板一块,觊觎魏忠贤地位的大有所在,所以就算是在天启四年之后魏忠贤获得了党争的胜利,京师官场也并非铁板一块,只是东林核心成员多半被抓或是被强行撵走,要么回乡闲住要么被贬斥远方,眼前这个小团体原本就只是东林外围,又多是青年后进,在阉党独大的氛围之中仍然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第1152章 御史
  众人谈谈说说,在有心人的引路下步出东华门,前行不远时,看到前方十分喧闹,数十人围着一顶四人抬的轿子威风凛凛的横冲直撞而来。
  “这是何人的轿子?”宋师襄皱眉道:“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出来,就差锣鼓仪仗来喝道了。”
  “嗯,太过分了。”
  “查清是谁,我们可以做一做文章。”
  “不必查。”方有度突然笑道:“这文章怕做不得啊,那是李少卿。”
  “李少卿?”宋师襄一皱眉,接着又是释然:“原来是李蕃。”
  从这个称呼来看,宋师襄对李蕃怕是深恶痛绝了。
  其余几个御史的脸色也不是太好看,李蕃是他们的同年,品性在少年时就相当恶劣,不过人是真的聪明,他们都是万历四十一年的同年,自己还安步当车走路闲逛,人家已经是太仆寺卿,从三品的京堂大员,威风凛凛,起居八座了。
  李蕃人极聪明,也擅长审时度势,两年前魏忠贤尚未真正得势时他就投入阉党阵营,在与左光斗等东林笔杆子的争斗中,李蕃也算是一个强力人物,上蹿下跳十分起劲,他的文章也写的好,在御史中很快成为知名人物,是为阉党在御史阵营中的头号打手。
  到天启五年魏忠贤得势,论功行赏,李蕃连升数级,直接就成了太仆寺卿,虽然地位和侍郎等重臣还差的远,但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进入了京卿行列。
  而叫宋师襄等人不耻的就是这厮根本不管同年之谊,只是面子上敷衍,真正要找此人帮忙他却是不肯的。
  眼前李蕃如此威势,在场的几个同年御史都是眼珠子发红。
  方有度叹道:“看看人家李太仆,再看看咱们,一样的同年进士,不同的人生际遇,相差千万里啊。”
  “这有什么可羡慕的。”宋师襄恶狠狠的道:“无非是认了魏公公当干爷爷,说到底还只是个孙子辈。”
  众皆沉默。
  魏忠贤当然也收干儿义子,不过和毛文龙一样也是要搞论资排辈,魏家的大门可不是那么好进的,特别是现在魏忠贤的身份地位,一般的人岂能入他老人家的眼?投附早的就是干儿子,迟一些的或是地位低些的,也就是李蕃这样的就是干孙子。
  虽说是孙子辈,好歹是和魏忠贤拉上了切实的关系,一般人是断然不敢去惹李蕃这样的存在,也难怪此人敢在京城搞这么大的排场,换了别人早就被巡城御史弹劾的灰头土脸了。
  京师为官,当然不比在外,不能排衙也没有仪卫,当然也就没有办法鸣锣开道,遇着百姓什么的还能喝两下道,满城都是官员,小官遇大官太平常了,象宋师襄早晨出门时,一路最少得让五六次道,给那些官职比自己大的大官让道,再看看李蕃,自然是气的眼珠子也红了。
  “此人不当人子。”方有度也带着怒气道:“显达之后我以同年之谊去见他,也想借点银子还京债,结果他两手一摊说是没有,临走时包个五钱的红封,我当时就掷还给他的门房当门包了。”
  “原来方年兄也有此遇。”宋师襄恨道:“去年时我也是去找此人借钱,也是被他直接拒绝了。”
  “我有件小事找他帮忙,结果他丝毫情面不给。”
  众御史都是恨恨然的模样,李蕃窜起太快,加上少年时就是浮华跳荡的性格,这一年多来得罪的人果然不少。
  这时突然有人从街道一旁闪过,一个中年男子面色不善的封住众御史去路,身后还有几个膀大圆腰的喇虎模样的随从跟随。
  “宋大人。”中年男子对宋师襄道:“差我们的三百两,去年年底就该还上,最少也得还一半,或是清偿所有的利息,结果你老大人一句没钱,一直又拖了半年,现在总得给我们一个说法吧?”
  “好大胆子!”方有度上前叱骂道:“你们利通钱庄越来越大胆了,连朝廷官员也敢当街逼迫讨债吗?”
  “嘿。”中年男子笑了一笑,从容道:“我们钱庄可是福王殿下的生意,全天下谁敢赖他老人家的钱?朝廷命官又怎样,难道可以欠债不还?”
  宋师襄神色十分难看,这家钱庄还是方有度介绍的,说是利息不高,要债相对要宽松,结果却有眼前这一出,他真是羞愧欲死。
  清流贵官,被一群泼皮无赖拦在街要讨帐,传扬开去,自己这个御史肯定是没有脸面再干下去了。
  方有度见唬不住,上前作好作歹的劝说,毕竟宋师襄是官员,这些钱庄的人也不敢真的放肆,当下约定在一个月内偿还一半本息,剩下的可以在宋师襄外放的时候再还。
  见宋师襄神色难看,方有度劝慰道:“彼辈就是这样,时不时的会上门滋扰一番,看很久没有外放的就会催债,此事实属寻常,在京为官的有此等经历的太多了。”
  旁人也是上前劝慰,不过各人联想起自家来,都是为御史好几年了,为这种清流官职的当然也别想拿太多的好处,不象六部里有实权的几个部,光是印结和冰炭敬也够维持生活了,当御史的根本就是入不敷出,手面稍微大方些的,几年官当下来就准得欠不少京债。
  京城居大不易,各种物价都比乡间要贵的多,别的不说,各人在家乡都有住宅田亩,最少住的吃的不要钱,最多是一些精巧物事,比如纸墨笔砚和古董器玩,或是金银首饰,又或是头巾靴子需要花钱购买。其余的生活用品则是能自造就自造,所谓小农经济多半就是封闭的经济圈,一个普通的农妇就能完成从采棉花到纺织出衣服,或是自己纳鞋底制鞋子的全部过程,可以说除了买盐和买药还有纳税需要用现钱,其余的生活是一年到头也不需要用银钱的。
  在京师就不同的,吃的米和菜就得现钱来买,住的房子要么花大价格买,要么就得付租金租下来,当官需要好多身衣袍,要花大价格去买或做,头巾帽子,靴子鞋子,平时出门得坐轿子,不管是自己养的轿夫或是从轿行里雇的轿班,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几年官当下来,除非是原本家资相当丰裕的,不然的话或多或少都会欠下不少京债。
  所谓京债就是钱庄当铺专门放给官员的债务,利息其实不算太高,取一个稳当而已。当官大约是这世间最一本万利的买卖,真的要图财,自谋外放,几任知县当下来,不贪不捞,几千或上万的银子也到手了。
  这些放京债的,确实也是隔一段时间就索一次债,也没有别的原因,是给这些欠钱的官员适当的施加一些压力,只是这一次对宋师襄有些过于不给面子,叫在场的同年们有兔死狐悲之感。
  “唉,”宋师襄重重叹口气,说道:“看来我只能谋外放了,叫各位年兄见笑了。”
  宋祯汉道:“这如何可以,周玉绳倒是我辈之中头一个放外的,不过人家是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回朝就能进六部当侍郎,你要外放,最大可能是放个州府正印,从清流入浊流,虽然是亲民官,想回朝为官可就是千难万难了。”
  “那又能如何?”宋师襄心头的火一阵一阵的上来,他倒不嫉妒周延儒,人家虽然比自己年轻,也是同年,但周延儒是不折不扣的状元,连中会元和状元,学问是第一等的强,比自己这些人强的多了。恨就是恨刚刚那张狂得意的李蕃,明明远远不及自己,却是那般肆意张狂,过的比自己得意的多,人比人,真的能气死人。
  “外放真是迫不得已。”宋祯汉沉吟着道:“有一件事,人家辗转托到了我,我想这事有些危险,原本是要拒绝的,不过如果宋年兄真的急需银两,我看这事咱们能联手一起做,只要咱们出手,不管事成或是不成,每人都有这个数。”
  宋祯汉伸手巴掌,来回翻了四下。
  庞尚廉看的两眼放光,问道:“两千金之多?”
  “对喽。”宋祯汉道:“他们要花钱买参,造出颇大的声势,这事情,咱们几个挑头来干,最合适不过。”
  宋师襄有些犹豫,两千两是不少了,他欠的京债一共也就千把两,这笔银子到手,不仅能还清欠债,底下还能很舒服的过几年。不过,如果为了两千银子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麻烦大了,也是得不偿失。
  “参谁啊?”庞尚廉也是有一样的看法,皱着眉头发问。
  “管他参谁!”方有度很起劲的道:“我们在上次大风潮都没被卷进去,成功留京,难道为了银子反而愿意出外?反正我是打算留京,转给事中或是到六部去混,不混到五品,外放直接任四品显职,红袍上身,我是不可能出外的。这笔银子,我拿定了,只要不是参魏公公,参皇上我都敢干。”
  “参皇上算什么。”几个御史都笑起来。
  说实在的,只要言辞不是太过份,比如万历年间那著名的酒色财气疏,现在的皇帝挑点小毛病骂一骂,根本没有事情。天启虽然几次摆明了不喜言官,但皇帝也没有亲自出手对付过言官,只是借着党争铲除了一些闹腾的最厉害的,比如杨大洪几个,但对大多数的御史都没有触及,御史们一样胆大包天,真的是除了魏忠贤和其几个最核心的党羽外,这帮人还是谁都敢咬,最不怕的就是咬皇帝。
  就算是性格严厉刚毅,帝王威严相当重的崇祯皇帝,在其手中斩首的督抚总兵不计其数,辅臣中杀过首辅,六部中杀过兵部尚书,但对自己评价为妄言卖直的黄道周和刘宗周等人,崇祯也只能把火气压下来,最多贬官了事。
  言官斗皇帝,可谓是大明的优良传统了。


第1153章 等候
  “不是魏公公。”宋祯汉也显露出敬畏的神色,他压低声音,说道:“此事不宜在这样的地方谈,不过我可以透露一句,是参李蕃。”
  “他啊?”宋师襄立刻道:“不管怎样,这事我一定参加。”
  “算我一个。”方有度道:“有银子拿,还能给李蕃这事一点难堪,我要是不上,还配当言官御史?”
  庞尚廉几个原本还有些犹豫,李蕃毕竟是阉党的核心人物,不过转念一想,银子和面子都有,李蕃又不是魏公公本人,上几个弹本还不至于被逮捕拿问,自己等人也算是归附了阉党,最多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嘴脸出来也就是了。
  “干了。”庞尚廉摩拳擦掌的道:“言官不敢参人还有何用。”
  宋祯汉哈哈大笑起来,与众人约好了下午一起密谈写稿,这等事情他们是做熟了的,一起商量写稿,划分侧重点,然后分别上奏,短时间内众多御史一起弹劾某人,会造成暴风骤雨般的轰动效应。
  眼看众人纷纷离开,宋祯汉和方有度也是相视一笑,方有度道:“刘老前辈的银子,总算可以落袋了。”
  宋祯汉叹道:“我辈御史号称清流,不过要熬多年才能出头,俸禄菲薄不足养家糊口,今日此举,也是迫不得已啊。”
  “哪里迫不得已。”方有度道:“不管怎样,攻李蕃我还是很高兴的,这厮确实不顾同年之谊,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咱们今日此举,必遭厂公忌恨。”宋祯汉思忖着道:“不过咱们摆明了就是拿银子办事,厂公反而不会怎么较真,最多训斥一通,真正要提防厂公怒火的是刘老前辈,那就不和我们相关了。我们嘛,最多说是品行卑污,从御史转任……这样也好,这御史也早就腻味了。”
  “只要别贬斥远荒就好。”
  “那应该不会。”
  两人也是再三计较过所得与所失,还有最坏的结果。
  以现在的这个局面,魏忠贤定然对御史不受控制的发难而暴怒,不过朝中政局不受掌控的地方还多,比如阉党现在火力集中在对兵部尚书一职的争夺上,这才是第一要紧大事,另外阉党要争夺的地盘还很多,对几个小御史造起来的风浪,最多也就是训诫或是调职,不会弄出太大的动静,影响更多深远的布局。而且这几人也没有替刘国缙保密的打算,自从被刘国缙委托此事之后,方有度和宋祯汉又眼馋银子,又担心后果,最终还是设计了今天上午的这一幕,以气相激,以利相诱,拉了不少同年的御史一起干,虽然银子分薄了许多,不过要承担的厂公怒火也分薄了不少。
  “嘿嘿。”宋祯汉突然想起什么好笑的事情一样,对着方有度说道:“方年兄,你我这般行事,也算积攒下不菲的身家,又是清流出身,将来官职也不会太低。上头骂我们是乌鸦,仔细想想也是,呱呱的叫着,于天空盘旋寻找机会,一旦找到机会就飞下来吃肉,一只只都吃的膘肥体壮的……可见当乌鸦也不错!”
  京城之中乌鸦群甚多,因为宫室太庙等建筑十分高大,平常也无人能上去,更没有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鸟群生存,所以各处都有大量的乌鸦群,连皇宫里也有,皇帝拿乌鸦来形容言官也有好几十年了,最早似乎是从神宗开始,神宗被言官欺负的不轻,这么形容来报复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宋祯汉坦承自己就是乌鸦,在言官中也算不要脸皮了。
  方有度没有说话,只是哈哈大笑起来。
  ……
  柳河之败果然是在朝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上层的运作到御史层面的运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