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617-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细节方面,我会写书信叫一个大掌柜到青城来谈,也请你放出风去,青城附近的各板升地,往东边的各处板升地的汉商,都可以用我说的两种办法,要么参与到和裕升中来,要么就同我们合作,大家可以一起发财。”
  张瀚边说边起身,最后告辞。
  张子铭十分诚挚的道:“张东主,你真的是胸襟如海。”
  “不,”张瀚笑道:“我就是知道,一个人吃不下那么许多,太贪心了不好。”
  ……
  “那个张瀚倒是有自知之明。”
  张瀚走后,张子铭的大儿子道:“知道自己一个人吃不下,总得给别人好处。”
  “你知道个狗屁。”
  张子铭难得的爆句粗口,看到儿子的脸涨红了,他才叹口气,摸摸大儿子的头顶,和声道:“这种智慧看似简单,其实其深如海。儿子,人家才比你大几岁就把人心摸的通透,你这几年跟我一起做事吧,慢慢学着,也许过几年之后你就懂得,今天的事有多么了不起。”
  最近汉商们动向很多,有人想着破坏,有人想到大明那边想法子,也有如张子铭这样想冒险向东去的,可想而知,这么多商人虽然一个个的势力不大,但齐心协力,不能成事也很可能坏事。
  历史上晋商的走私并不严密,草原上肯定有多股势力转手,范围和规模都不大,影响有限。
  张瀚要做的就严密浩大的多,严重影响了很多人的生计,这些力量一股股的联合起来同和裕升为难,将来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比如张子铭等人,若是成功前往白城立稳脚根,日后和裕升的人前来,他们必定会想方设法与之争斗,哪怕撕破脸皮以人命收场也是势所必然。
  现在张瀚退让一步,所失有限,所得的东西就太多了。
  当然张子铭也并不知道,在天成卫张瀚就是和马超人等人合作,在灵丘又与孙安乐和曾用贤李大用等人合作,这样做法已经成了张瀚的思路的一个方面。
  吃不下所有人,就没有必要排斥所有人,真正的好做法就是拉拢所有人。
  ……
  八月二十一日,张瀚一行人分成了两个部份。
  原本留在青城附近绘图的王安平三人重新加入到大队之中,与张瀚等人一起启程,顺着黑水河的方向一路往喀喇沁部落的方向去,另一部份就是孙敬亭和玉娘等人,他们留在青城,在银锭的关照下带着玉娘养伤,待伤势养好后,银锭再负责护送他们返回长城以南,回到灵丘。
  至于将来张瀚和玉娘到底怎样也是件头疼的事,好在还能拖上几个月的时间,只有等张瀚回来之后再说。
  送别时,玉娘还躺在床上不能起身,但她听说了张瀚承诺的事,两只大眼睛笑的弯弯的如月牙一般,若不是孙敬亭在侧,张瀚也很想与她亲近一番再说。
  张瀚一行在路上走了二十来天后草原开始降温,第一场大雪落了下来。天地之间不象以前那样的纯粹的蓝天白云和黄绿相杂的草原,没有了蔚蓝如天空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海子,整个天地间只剩下灰蒙蒙的天空和枯草与白雪相夹杂的地面。一路行来,先后见了好几十个台吉,势力最大的便是白洪大台吉,这个台吉是喀尔沁哈喇慎部的首领,拥有过千披甲与过万部民,也是第二代昆都仑汗,在蓟镇以北的各部之中是最大的势力,他与卜石兔汗关系极为亲近,是比那木儿还要靠的住的盟友,张瀚一行抵达时受到了极大的照顾与欢迎,在哈喇慎部,张瀚设立了自己的第二个补给与销货的点,这里十分要紧,他预备把李东学留下此处,李东学的蒙语学的很快也很好,为人活络,原本是店里的大伙计出身,在这里建成一个可靠的中转站点,张瀚对此很有信心。
  九月下旬时,终于抵达内喀尔喀五部的冬季草场。
  这里距离青城已经有三千多里路程,距离巴林部所在白城还有不到千里地,已经是蓟镇和辽镇的交界,再往东北走数百里的程路便是广宁城和义州卫的所在,那里就是辽镇的军事要地,在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战斗,张瀚不打算入广宁,局势未明,他需要谨慎从事。
  先有哨骑发觉张瀚一行,虽然风尘仆仆,这一队人还是迥异于普通的商队或是马贼队伍,经行这么远的距离,遇到好几股小股的马贼和狼群,经历过数次生死搏杀,每个人都如同出鞘的宝刀,锋芒毕露,衣饰和仪表都十分出众,哨骑简单盘问过确定身份,接着过了半天,傍晚时有过百骑飞驰而来,当先的是一个须眉皆白的老者,衣着华贵,虽然头发花白,眼神却是异常的锐利。
  “在下见过洪巴图鲁!”
  张瀚早早下马,拱手致礼。
  老者锐利的目光上下扫视了张瀚一眼,终是点头道:“嗯,我们等你多时了。”
  张瀚一行还有三十一人,除了孙敬亭几人外,还有两个重伤的被留在青城,其余的人都跟着上路,在这蒙古老者的眼中,张瀚本人气宇不凡,昂然出众,他的随员也均不是凡品,他见的汉人多了,这一生中见到的汉人豪杰之士,大抵都是这般模样,是以老者没有摆太大的架子。
  “此番要劳烦洪巴图鲁台吉。”张瀚将手一摆,几人抬着一个箱子过来,内里放的均是金银与首饰一类,沉甸甸的一箱,价值当然在千两以上。
  这一路行来,光是用来送礼便是已经花了一万多两,这笔钱花的当然心痛,但也是不得不花。
  张瀚出手如此大方,跟着洪巴图鲁的众多蒙古人均面露喜色,原本有些敌意和戒备的眼神也变的亲切起来。
  眼前这个明国少年商人,毕竟是卜石兔汗和昆都仑汗共同背书过的,该给的礼遇当然还是要给。
  这时远方的天际传来闷雷般的声响,轰隆隆的马蹄声直似雷鸣,接着天际尽头就看到数不清的骑兵蜂拥而过,大队大队的骑兵如蝗虫过境一般一眼看不到边,大量的铁矛聚集在一起竖着举起,看起来如同一从从的钢铁从林,矛尖闪烁的寒光被太阳光一映,竟然是耀花人眼。
  王一魁闷哼一声,低声道:“这算什么,示威吗?”
  梁兴咳了一声,示意各人不要再讲话。
  眼前的骑兵气势雄盛,足有两三千骑之多,俗话说兵马过万无边无际,近三千骑兵营造出来的强大气势还远在过万步卒之上,各人只见骑兵川流不息的经过,如同奔腾的铁流一般,这些蒙古骑兵气势雄壮,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旗帜远不及大明边军那般鲜明,另外衣袍有灰有黑也有其余色彩,聚集在一起的骑兵虽不是五颜六色,但也缺乏统一的服饰,看起来就失了几分气势,而且很明显,披甲骑兵只占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这么多骑兵,甲骑最多不超过三百骑。
  就算这样,能一次出动这么多人也是说明眼前这个汉名炒花的洪巴图鲁手中的实力,张瀚能确定眼前这蒙古老者不是象自己示威和显示实力,一个与大明争战三十年的老台吉,对一个商人绝不至于如此张皇失措。
  炒花对张瀚道:“张东主一定奇怪,为什么我会摆这么大的阵仗出来?”
  张瀚躬身道:“部落骑兵调动台吉自有考量,在下不敢胡思乱想。在下只知道自己是台吉的客人,不能随意过问主人家的家事!”


第135章 趁火打劫
  炒花这时又仔细看了眼张瀚,眼中露出些赞许之色。
  这个明国少年商人,怪不得一路几千里东行前来,所有的部下都是那种汉人中的豪杰模样,各各眼神锐利有神,举止随意中带着警惕,每人都是一脸精干,而随身的武器虽是放着,但也是摆在最合理最顺手的地方,只要稍有不对,足可立刻拔出武器来抵抗。
  就算明知炒花这边人多势众,抵抗的下场不问可知,但眼前这一小股汉人居然还是有这般的勇气,不象普通商队那样见着这阵仗就战战兢兢吓的不敢说话,张瀚的应对十分得体,炒花就算有借机吓唬威胁一下张瀚等人的想法,这时也不好意思拉下脸皮了。
  “这些兵马是往广宁去的。”炒花拉着张瀚的手,很随意的道:“你们明国就要向天命汗那边用兵,现在兵马云集,但都是往辽东去,广宁这边空虚,我们将派骑兵往义州卫外驻扎,相机而动。”
  张瀚道:“台吉说的相机而动,是要看我大明打赢还是打输吧?”
  “哈哈……”炒花放声大笑,说道:“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省力!”
  张瀚一时默然,心中并不感觉得意,蒙古人这种做法就是标准的趁火打劫,若是二十年前,他们根本不会敢去想能攻下广宁这座雄城。
  身边这个老台吉已经和大明斗了三十年还要久,从万历早年到万历末年,明史上有关于这人的记录很厚,某年某月,炒花领兵数万,十万或二十万犯边,侵广宁,侵辽河河套,或是沈阳,辽阳,总之这几十年来的国史之中,炒花这个蒙古台吉占了极重要的一个席位。
  “这是要与天命汗相约一起攻明吗?”
  这个消息,有些出乎张瀚的想象之外。
  林丹汗一向自视甚高,看不起称汗才几年的努儿哈赤,也瞧不起后金国的实力。建州部向来也是臣服大明的一个女真小部落,不象林丹汗是高贵的蒙古大汗,他的汗号是呼图克图汗,达延汗的七世孙,而达延汗也是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孙,他们是高贵的黄金家族,整个蒙古左右翼的共主,除了一向敌对的卫拉特和西部蒙古,其实他们才最有资格继承蒙元故业。事实上自达延汗到俺答汗,再到林丹汗,心中最终的愿望都是能重入故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大明京师,重新掌控汉人的地界,继续统驭中国。
  这也是蒙古二百年来始终与大明敌对的最终理由,双方除了少数时候蒙古臣服外,多半时间是互为敌国,林丹汗看不起努儿哈赤,一是基于对双方实力对比的盲目自信,二来便是法统之争,在林丹汗这般的蒙古大汗看来,大明故地亦皆其故地,努儿哈赤要侵明,等若侵犯蒙古。
  这个态度,整个草原上的贵族都十分清楚,目前来说,张瀚接触到的贵族台吉们,对林丹汗的看法也是赞同的多,反对的少。
  右翼蒙古是事不关已,只注重生意,左翼蒙古的台吉之中,对努儿哈赤和后金,持敌意的就慢慢多起来,张瀚行事说话,也是开始变的十分小心。
  不料刚至内喀尔喀,居然就传来蒙古向广宁方向驻兵的消息。
  “当然不是要攻明!”炒花道:“只是明朝若弱,用你们明国人的话说便是天与不取,反受其祸,广宁是一个重镇,若我蒙古得了,可以扼止天命汗继续向西扩张!”
  他对张瀚又道:“你这个明国人手腕通天,居然一路到此,不过我有言在先,天命汗乃我蒙古生死大敌,不管他部如何,我内喀尔喀必定要与其狠狠打一场,若那时兵凶战危,势同敌国,你的生意恐怕就做不下去了!”
  张瀚道:“交战之时当然是台吉说的这种情形,其实商道至此再到白城,在下心愿已经知足了。”
  炒花赞道:“张东主敢于进取,也知道取舍和后退,当真了得。”
  这人老鞑子灌迷汤,张瀚也不会有真话同他讲。
  在白城和内喀尔喀这边,只知道有个明国大商人亲自前来,得到右翼蒙古的支持,沿途建立商道。
  在没有马市的左翼蒙古这边来说,对张瀚肯定是欢迎之至。
  不过如果明说张瀚的目标是和辽东建立走私渠道,甚至是以辽东为主,恐怕这些左翼的台吉们会很反感,甚至会激烈的反对此事。
  对此张瀚心知肚明,在来此之前定下的策略也是两边大有不同。
  这时骑兵离的近些,他们抄着一条小河的浅处过河,激起一阵阵的水花,马匹不停的打着喷鼻,因为战马太多,这些喷鼻的声响都显的特别的大,马背上的骑士们都用蒙语大声说笑着,这一次的调动还不是直接打仗,暂时没有性命之忧,每人的心态都较为放松。
  也有不少牧民打扮的骑士面带忧色,现在是快深冬,家里的草虽然打的差不多了,但还有牧畜需要照顾,如果有大风雪,不知道家中的女人和孩子是不是能把牧群照顾的很好,他们受到征召去打仗,只有抢掠到财物才是自己的,台吉们当然不会给他们军饷,甚至除开甲骑外,这些牧人的弓箭和兵器都是自备的,台吉们其实就是奴隶主,每个牧民都是他们的奴隶,在草原上只有最精锐的甲骑能获得主人的赏赐,普通的牧人如果参加到旷日持久的战事之中,家庭将不可避免的受到极大的影响。
  这些兵马全部往广宁去,就在外围不远处驻扎,炒花向张瀚道:“你们明国新任的辽东督师杨镐已经上任,督促各路讨伐大军汇集到辽东。”
  张瀚此时对这些事已经十分有兴趣,后世只是泛泛看看的东西,在今世他已经走到现在的地位,一个不懂军国政治的商人,不论怎么会做生意也是走不长久,他向炒花道:“不知道调集了多少兵马?”
  炒花道:“按你们明国说法是要集四十九万大兵,肯定无有那么许多。调兵方向,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各一万人,共三万,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镇,发兵两万五,四川等南兵两三万人,浙兵几千人,土司兵几千人,加上原辽镇兵马,连同征发的民夫算在一起,据我估算不过十几万人……我同大明打了几十年了,这些伎俩瞒不过我去。”
  张瀚道:“这兵马多吗?”
  炒花道:“若是三十年前的明军边军,十万都用不了!当时蓟镇兵与大同兵,加上辽镇兵,一家各出两万,教李成梁或是戚继光领着来打,马芳也行,准保将天命汗打的魂飞魄散,现在么,难说的很,不过依常理来说,还是明国胜机更大些。领兵的杜松有武无才,不过勇不可挡,只要将兵马整合好了,粮饷备足,再叫主力兵由他带着,直入后金核心地方,烧杀一番,后金的八旗均是这些年兼并各部得来,外面还有叶赫部为敌,只要捣其老巢,其部民必定四散,纵使不能尽灭其兵,后金也必定不复为明国边患了。”
  炒花侃侃而言,衰老的脸上竟是散发出异样的光彩,指点眼下还没有发生的大战战局,竟是如同以身亲临。
  这人为患最烈的时候正是辽镇总兵李成梁的壮年时期,那时候蓟镇有戚继光,大同有马芳,京师神机营还有俞大猷,辽镇是李成梁,这是大明边军最辉煌的时刻,明军已经完成平倭大业,辽镇兵马光是李成梁的家丁私兵就有八千精锐骑兵,额兵实数在八万人左右,光是辽镇一镇便可面对当时插汉部的几十万牧民,并且经常以轻骑捣巢做战,主动出击过千里,李成梁不论是将略还是领兵的才干都是一流,然而就算如此,炒花等人几乎隔年就是进犯一次辽镇,与明军不停的做战,彼此杀伐争斗,李成梁斩首近两万级,可蒙古人的手中恐怕也有不少汉人的鲜血,此时此刻,恐怕炒花心中想起当年李成梁时也会泛起一种英雄相惜的感觉吧,尽管李成梁的军功全是杀伐蒙古人得来,在炒花心中,现在的大战不过是小儿辈相争罢了!
  梁兴等人先是脸上露出高兴的神情,接着又是有些担忧。
  梁兴知道张瀚的核心利益和目标是和辽东的后金国建立走私商道,如果明军击鼓而进,一鼓将其灭国,这走私贸易的利润,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张瀚轻轻摇头,没有解释什么。
  炒花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眼下他的事很无聊,相机而动,等着明国和后金打出一个结果来。三十年前,他和其余的蒙古贵族是辽东战场的主角,那时他们经常出动二十万甚至四十万人,整个明军的北方边境都要报警,蓟镇和辽镇都要小心谨慎,现在他只调动了几千人到广宁外,各部已经怨声载道,很多台吉不愿出兵,甚至牧民们也不愿打仗,右翼蒙古有马市,有板升地,牧民们的日子过的比左翼这边滋润的多,不仅普通牧民不想和明国打下去,就连贵族们,包括大汗的心思也是起了变化。
  与其和明国打下去,不如接受抚赏,或是与明国互市。
  炒花是坚定的主战派,不论右翼各部怎么想,蒙古国总得有扛起大旗的人,若是大家都接受明国的敕封与抚赏,只能使祖先的光辉蒙尘。


第136章 虐杀
  第二天中午,炒花与不少闻讯赶来的台吉们一起,宴请张瀚一行。
  仍然是马奶酒,烤羊肉,大脸盘的蒙古姑娘们上来敬酒和歌舞,张瀚等人颇觉无趣,不过还是强打精神应付着。
  台吉们对张瀚则是十分热情,他们苦于没有马市很久了,如果商道真的建立,这个明国后生能把货物从右翼那边源源不断的运来,就算赚他们的钱他们也认了。
  “我已经接到大汗的命令,密切注意明国与后金的战事,如果有必要,可以相助明国。”
  一个台吉一边切肉,一边对炒花道:“大汗说还会和你联系,广宁可以占,但不要破坏,那是用来和明国谈判用的。”
  炒花沉思片刻,说道:“大汗的意思就是打算与明国合作了?”
  “正是。”
  说话的是弘吉刺部的鄂托克齐赛诺颜,也是林丹汗的亲信心腹,实力很强。
  炒花道:“暂时不必太急着决断,且看明国是势强还是势弱。”
  齐赛道:“大汗也是这个意思,不过他要我们提早做准备,只要和明国谈妥,立刻就可以出兵。这几年,后金占科尔沁和巴林等部的牧场,抢掠牛羊战马,勾引牧人到他国中效命,早就该和他们打一场了!”
  有个台吉道:“若是明国势强,大败后金,我们不是白白准备,恐怕我们陈兵边境,明国还会和我们打一场,那不是冤枉!”
  齐赛道:“洪巴图鲁判断明国胜机大些,但没有大出太多,如果杨镐这个经略指挥不当,甚至可能会输,甚至会惨败!”
  诸台吉面露不以为然之色,他们和明国多半厮杀多年,对大明的国力还是很清楚的。他们这些部落,多则几千牧民,少则几百,披甲骑兵多则几千,少则几十,整个左翼蒙古加起来能动员十万牧民和不到一万人的甲骑,而对面大明的九边重镇加起来,光是战兵就和他们所有的部落人口数相当了,这还只是大明的边镇而已,明国还有南方省份的兵马,京营禁军,那么广大的人口和诸多的州府,数不清的财富,明国边军也是诸军的精锐,就算偶有小挫,又怎么会惨败。
  齐赛笑道:“这事情问洪巴图鲁。”
  炒花这时看向张瀚,笑道:“我们只顾自己说话,冷漠了客人了。”
  张瀚躬身道:“听着各位台吉说这些军国大事,在下也是长了见识。”
  张瀚心知这样的机会难得,一直打起精神仔细听着,大明和后金的战事果然也牵扯甚广,最少蒙古这边的上层也是一直在考量着这场战争的得失。
  从他旁听的结果看来,蒙古这边大多数部落的台吉还是看好大明,也认可大明的实力,不过越是如此,张瀚的心里越是沉甸甸的。
  后世的人原本对这些事没有太多的感觉,张瀚初中没毕业,后来看的书是不少,包括古人的杂书笔记都有,明末的事,最少也了解的七七八八。
  萨尔浒一战明军不仅是败,而且是惨败,并且自打那之后,一直到守宁远之前,几乎没有一场象样的胜利。
  蒙古人原本和大明站在一起打后金,毕竟人都是想和强者合作成为赢家,谁也没想到,短短十年不到的时间蒙古就被后金收服,成为女真人的打手和忠实走狗。
  炒花先与人耳语几句,过了一会方道:“大家到外头去看。”
  他们就是在炒花的大蒙古包之内,四周星星点点的全是高矮大小不同的毡包,整个草原到处都是这些蒙古包,牛羊群和马群都已经很少放出来,直接关在各家毡包前的畜栏里头,已经接近初冬,草原上开始下雪,这个时候狼群也开始变的凶残,牧人们都养着狗来防狼,炒花等人出来时,几十个骑兵正从对面奔驰而来,引的毡包附近的狗不停的叫唤起来。
  炒花看众人不明所以,提醒道:“大家看马的身后。”
  张瀚与众人一起往后看,大蒙古包旁边也聚集了不少人,各人都伸头看马群之后。
  “有人。”张瀚一旁的常威失声叫道:“马屁股后头都拖着人!”
  马速很快,带起缕缕尘烟,被常威提醒后,张瀚才发觉马腹之后拖拉着人,这般的速度之下,那些人拼命想跑的快些好跟上马速,但人力有穷尽,跑了一阵之后,只有少数人跌跌撞撞的还跟着跑,多半的人都被马带倒了,在地上拖拽着向前,这样一路前行,就算是草皮很软,等跑到近前时,各人都看到一路血迹。
  还好距离很近,常威忍不住跑过去看,接着又气喘吁吁的跑回来向张瀚道:“还都活着,还有……”
  常威犹豫了一下,声调转小:“都是咱大明的边军。”
  “嗯?”张瀚也有些震惊。
  这边还在商议和大明合作打女真人,然后一转脸就是逮了十几个大明的边军用马拖,张瀚感觉有些摸不清楚炒花的脉门。
  这时炒花道:“这些家伙都是明朝的边军,偷偷沿着长城外往关内跑,叫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