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5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人的铠甲都没有脱掉,只有在入睡时才会去甲,甲胄会放在身边,武器也一样,遇到突袭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
几个中队长原本和参谋军官在聊天,看到之后也走到各自的中队边上,只有猎骑兵和枪骑兵的中队长都走到张献忠身边,一起等着哨兵回来报告。
“军士长。”哨兵是个二十来岁的一脸机灵模样的小伙子,他先向张献忠打了个敬礼,然后才向两个中队长敬礼。
“不要行礼了。”张献忠道:“什么事?”
“蕃部的人来了。”哨骑道:“有我们的人带队,也确定了区域口令,正确无误。”
和记现在的地盘太大,掌握的地方只能按区域划分,互相对应各自区域的口令来确定身份,当然还可以通过公文和军令对接来确定,不过最省事的办法肯定还是对照口令。
口令是动态的,隔一段时间会更换一次,以防泄露。
张献忠眉宇一展,笑骂道:“狗日的这些蕃部的鞑子,老子们走了这么多天才过来。”
“说是在大山东边哨探,杀了一些察哈尔人,感觉对面的力量不强,如果我们不来,他们简直要杀过去的样子。”
“狗屁。”张献忠道:“这帮家伙也就吹牛行。”
哨骑笑道:“我看他们的队列还算不错,有咱们的军官帮着他们训练和解决吃食,这半年多下来和察哈尔人打了不少次了,估计还真的能行。”
两个精锐部队的中队长脸上明显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猎骑兵中队长对张献忠道:“老张,你感觉怎样?”
张献忠道:“我感觉有什么用,屁用不顶。军令司的命令很清楚,找到蕃部骑兵在大兴安岭西线的主力,令其与我军配合东进,这么明显的军令还有什么好说的。”
枪骑兵中队长明显的一皱眉,这两人都和精锐兵种的军官一样,对这些乱七八糟的友军并不欢迎,在他们看来,部队多了不一定管用,相反还会带来未知的变数。
和商团军的友军配合对他们来说已经够困难了,何况是和那些蕃部的骑兵配合?
要知道一年多前猎骑兵在漠北行动时,对巴尔虎蒙古人也并不客气,遇上了一样会出手,对那些在草原和山峦从林边缘的蛮夷部落则是不屑一顾。
那些部落太野蛮了,甚至有不少鄂伦春人还保持着猎鹿之后吃生肉的习惯。
生剥鹿皮,茹毛饮血,这叫凶残的猎骑兵们都看不下去了。
他们在河边和海子里捕鱼,穿着鱼皮,在夏天时捕鹿吃肉,秋天时在密林里采摘干果,到了冬季时则艰难苦熬,当然还会捕鹿,初冬的鹿还是很肥壮,到了残冬初春时是这些部落最难熬的时候。
夏秋时捕获的猎物充足的话,他们尚能熬过去,如果猎物不足,部落里就会大量的饿死人,疾病,饥饿,这两个恶魔在这些部落里徘徊不去,带走他们大量的丁口。
小孩子最难存活,只有吃食充足的年头,部落里不停的有小孩子呱呱落地,然后长大成人。但这种时候很少,多半的情形就是孩童出生不久就死了,特别是生在残冬的婴儿,在寒冬和饥饿中死去,死掉的时候还吊在母亲干瘪的胸口上。
这种严重落后的渔猎民族生活的十分困苦,从大兴安岭的密林到巴尔虎草原,再到北极圈深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哪怕在几百年后俄罗斯境内还有这些部落,仍然是在生食鹿肉,仍然生活的无比困难,但这些部落还是都存活下来了,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存活下来了。
对这些尚且十分野蛮的部落,商团军人们是鄙视加同情两者兼有的心理,特别是在这一片活动过的猎骑兵们感受很深。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崛起过很多部落,其实炎黄也是部落首领的名称而已。
而华夏从蛮荒部落走出来,成立国家,建立文字,法律,最终形成了文明。
然后从游牧和渔猎变成农耕,这是文明的一种进步,为了获得耕地华夏先民南征北伐,北方诸胡,东夷诸夷,西南夷,从秦汉到明清其实领土有失有得。
失,便是北方和西域,到了明时把汉唐的旧疆失了大半。
得,则是大明时期开发了云南,由于沐家世代镇守,又迁了大量汉人军民至此,云南算是真正纳入版图。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在明朝之前云南尚是蛮荒之地,汉人少夷人多,所谓八百大甸宣慰司主要就是云南和后来的缅甸地区,其是浑然一体的。
在大明的经营之下,云南成为版图中稳定的一部份,虽然云贵还是有严重的西南夷问题,其实质只是少数有野心和实力的土司,加上平素汉民会欺侮土司引发边境冲突而已。
从昆明到楚雄,到处都是建制的卫所,有效的把更强力的土司挡在了国门之外。
至于开国时的奴儿干都司更是罕见的壮举,明军从江南出发,一路推到大都,再从大都打到辽东,从辽东再一路北上,一直到库页岛和最北端的海边。
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过千部落,均是接受了大明的敕书和银印,成为大明奴儿干都司驻守卫所指挥或千户,百户们。
可惜成祖的靖难之役,不仅失去了对朵颜三卫的控制,还撤除了辽王和宁王这些塞王,后来弃东胜卫,从东到西几千里的边防区域大幅度的后撤,原本宁夏甘肃陕北这些地方都不是前线,在成祖的丰功伟绩五征蒙古之后,这些地方反而成为前线了。
也怪不得当时的民间对成祖并不服气,好大喜功屡有大征伐,还并没有什么有用的战果,然后在成祖手里还丢了大片的祖宗疆域,把后方弄成前线,又大兴土木,建北京还算是天子守国门,但建武当山宫观,修南京大报恩寺,都是动员十万以上民夫耗费大量钱财的工程,对天子来说是鄣显自己的文治武功和国家富足的象征,对百姓来说就是完全的苦难和血泪而已了。
华夏自有文明二千余年,有得有失,好歹是东亚乃至亚洲最大体量也是传承最久的文明。
而北方的这些密林或草原上的蛮夷部落们,几千年来没有丝毫的进取和变化。
第1380章 威压
和记的人不会有刻意的种族歧视,但如果说这个年头的汉人都是种族主义者也是没错。除了汉人和华夏外皆蛮夷,这是时人普遍的心态,就算自诩为文明人,也确实叫华夏人高看一眼的欧洲传教士们,他们带着精巧的器具和大炮,还有钟表和天文学说,还有精深的算学本事,加上成熟的宗教,这些东西混在一起,在大明人的嘴里,也不过就是一句红毛夷而已。
至于眼前这些部落的人们,在汉人眼里真的是百无是处了,一种上国子民的骄傲加上和记商团军军人的骄傲,自然是对这些由部落中人组成的蕃部骑军看不上眼。
倒是张献忠在张瀚身边呆过一阵子,颇知内情,当下笑骂道:“你们知道个屁。这些蕃骑一直在北边活动,把巴尔虎蒙古人管的规规矩矩的,还北上驱赶俄罗斯人,镇慑吉尔布特蒙古人,他们原本就悍勇,又经过咱们的人管束,很象个样子了。”
众人皆是笑而不语,好在张献忠也不需要和他们多废话,当下带着一群参谋和中队长们迎过去。
蕃骑们就在一处草原的坡地上等候。
这里是后世的呼伦贝尔草原,西麓就是大兴安岭,绵延不断的大山和密林交汇的地界,风景格外宜人,也是后世的著名的旅游区域之一。
在张献忠等人的右手边就是大兴安岭和与察哈尔人交界的草原边境,左手边是克鲁伦河,再往前就是后世蒙古国的东方省,现在当然属于和记的治下。
看到张献忠等人过来,蕃部的首领们纷纷迎上来。
张献忠大步先走上坡地,不过他很快就停住不动了。
在他脚下是一从野草,身侧是高高的灌木从,张献忠侧斜着身子,两眼放出狡黠的光芒,他的军靴擦的很亮,这是和记骑兵的基本功,只要闲下来人们就会细心打理自己的皮靴,把自己的靴子擦亮,并且擦软,就象刚刚在篝火边时,将士们一边闲聊着一边就是在打理自己的靴子,有一双好靴子,走多远的路也不怕了。
现在这个时候,猎骑兵红色如火的军袍,加上长长的黑色军靴,还有张献忠身上佩带的马刀,长火铳,短火铳,整个人都给人一种相当强烈的侵略者的感觉,张献忠身子轻轻侧向前方,故意把左腿放在一处较高的地方,右手握拳按在腰侧,目光则是炯炯有神的看向那些蕃骑的首领们。
这些蕃骑来自最少二十个部落。
在买卖城兴起之后,商道畅通,沿途的巴尔虎人被雇佣当护卫,先是打狼,后来则是帮着商队干杂活,当保镖,从口内来的商人虽然得到和记的保护,但在经常几十里看不到人烟的草原和戈壁上行进仍然感觉无依无靠,有些地方要三十里才有一个火路墩,其实是补给点和维修站,火路墩原本的防卫功能被削弱了。
在漠北,人们最大的敌人是严寒和大雪,还有野狼,或许还有少量的马贼,不过几乎已经被剿灭干净了。
从巴尔虎部包括漠北三部雇佣牧人当护卫,几乎每个商队都这么干。
商道的畅通和繁荣带来了机遇,很多部落的长老和首领都跟着商队一路北上,他们也进入了买卖城内,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机会。
在城中,这些部落用东珠等特产换到了粮食,同时也向和记表示了尊敬和臣服,同时有不少首领拿出了祖传的印信和敕书,表示自家部落向来是大明的忠实藩属。
张瀚在考虑再三之后,感觉这些部落的人丁是一种资源,对这些小部落稍加扶持就会使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一些物资上的支持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些小部落的丁口组成强悍的骑兵,在北方阻止俄罗斯人的渗入和继续扩张。
这是相当重要的一步棋。
并不是说和记无兵可用,但广袤的数千里长的边境线,完全用和记的兵马驻守,真的是得不偿失,事倍功半。
汉人在严格的训练和军纪之下可以做到在北境驻军,但既然有长期在这里生活,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经适应的部落可以向和记效忠并提供人马,为什么不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话诚然。
用是要用,但要威压,分化,然后用收税和执法来确定真正的统治权。
而不是如大明那样,给个银印敕书就算完事了。
当然也是和记有和大明完全不同的行政和军事体系,也有着足的财力和物力来保障这种统治权的逐渐深入。
经过年余时间,蕃骑已经成了一支相当重要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在北部驱赶俄罗斯人的行动上,得到了军司高层的赞许。
这些蕃骑已经证实了自己,所以才在大战之前把他们集中起来使用,张献忠便是被派来与蕃骑做先期接触,不过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来个先声夺人,先把威风使足了,接下来对这些蕃骑首领才会好好说话。
正因如此,张献忠的脸上浮现出相当威严的神色,再以猎骑兵的扮相来说,更是威风凛凛。
许多蕃骑首领脸上都有些犹豫神色,两年前,猎骑兵在漠北纵横驰骋的时候,很多人都留下了一生难以泯灭的深刻印象。
这是一支由恶魔组成的军队,当张献忠森冷的目光投射过来的时候,几个蕃骑首领的嘴唇都抖动了起来。
“这狗日的老张。”枪骑兵中队长隔着十几步远,看着张献忠的作派,忍不住骂道:“怪不得张大人派他出来,这厮的本事硬是要得。”
“比咱强。”猎骑兵中队长点了点头,也不知道是赞赏还是鄙视。
对那些蕃骑首领来说,眼前的这个瘦高个的猎骑兵的身影如山峦一般高大。
在过来的时候,这些蕃骑首领还有些得意的感觉,和记虽然家大业大,商团军虽然强悍,但在真正大打出手的时候,他们这些外蕃骑兵也能派上用场。
但到了此时此刻,对着张献忠这样的猎骑兵的时候,这些蕃骑首领们才知道自己的份量有多少。
一个猎骑兵军官就吓的他们已经说不出话来,甚至感觉由衷的恐惧了。
这些骑兵首领也是各部中的佼佼者,他们精于骑射,无视困难的自然环境,在恶劣的条件下能够行动打仗,他们当然也悍不畏死,就算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畏惧眼前这个高个子的猎骑兵,可是这种恐惧的感觉就是突如其来的袭上心头,难以遏制。
“这个人是谁。”一个蕃骑首领忍不住问自己身边的和记军官。
这个军官是和记军训司派过来的,一支五百人左右的队伍里会有两三个这样的军官,他们帮着训练,确定战法,教他们一些兵学上的常识和知识,训练部落骑兵的服从性和调理他们的野性,野性很好,说明不怕死,但蕃骑们不怕死是过惯了苦日子,加上萨满等宗教因素,光是靠这个持续不了太久。
要是野蛮就一定能赢,那现在这些部落应该是草原之主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打顺了,打野了,这些骑兵很凶,比蒙古人还强,也不在女真人之下。
女真人就是这些部落的同族,语言都是通古斯语或其变种。
但女真人被大明压了二百多年不得动弹,说明野性只是偶尔有用,多半时间是有纪律的军队能获得胜利,野性来的快去的也快,在战场上稍有不顺,很可能这些野人就全部崩盘,跑的比谁都快。
在训练之后,这些骑兵得到了相当长足的进步,终于才可堪一用。
这些蕃骑首领也就骄傲起来,甚至有些开始桀骜不驯。
在行军司的高层动用了一些手段之后,包括逮拿了几个最不听话的首领,剩下来的都老实多了,这时他们才明白,原来自己的强大相当虚幻,军饷,兵器,军粮,这些东西一旦失去了,他们很快就会退化成在河边用骨头箭矢打猎的野人,现在的强大就会迅速消失的无影无踪,好象根本不曾存在过一样。
现在他们已经畏惧了,敬服了,然而对张献忠这样强悍的军人时,他们开始从灵魂深处战栗着,他们真的畏惧了。
“这只是我们一个普通的猎骑兵的连级军士长。”一个军训司的军官不以为意的说着。
全部的蕃骑首领们都有些征仲了,这就是一个军士长而已?
“和记真的是如高山一般伟岸广阔。”一个首领赞叹着道。
很多人点头,他们原本以为派到自己这边来的军官就是和记最优秀的了。
这些军官行止动作都有一定之规,所有人都象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走路,交谈,坐下,甚至睡觉都象是一样的。
每个军官的房间物品的摆放都是相当的一致,走进一个军官的卧室,其余所有军官的卧室是什么样都很清楚了。
不同之处就是有些军官有自己独特的爱好,比如有的爱拉二胡,有的喜欢下棋,有的爱看书,这些爱好之下会有一些不同的用具摆放着。
但基本上的东西是一样的,洗漱用具的摆放秩序都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任何例外可言。
每个军官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们强悍,对军事上的问题无所不通,而且每个人都相当的武勇,不在这些部族的勇士之下。
他们也很坚韧,在最困苦的环境中能够咬牙坚持,甚至在刚到各部落组成的骑兵里时,由于条件困难,这些军官也是和普通的部落骑兵一样,过着相当困难的军中生活。
这样优秀的军官在这些部落中人看来就是和天上人一样了,等这些部族的人见到了更多的和记军官之后才知道,商团军中这样的军官一抓一大把,几乎人人都是一样。
第1381章 地图
“这是那木错,蕃骑第一千骑的千户长。”和记军训司的军官向张献忠做着介绍,他们配合的很好,知道张献忠有意压一下这些蕃骑的首领,所以在介绍之前,令这些首领排好队,象是等着上司检阅的士兵。
并没有人反抗,也没有人不服,这些长相各异,但多半是精大脑袋和乱糟糟的头发,中间剃光留成小辫的短小矮壮的汉子并没有面露凶悍,或是眼冒凶光,相反,他们老老实实,毕恭毕敬,不少人如同孩童一般,眼中满是好奇的神彩。
“俺老张有礼了。”
张献忠瞄了一眼这个千户,随手拱手还礼。
蕃骑的编制没有仿和记,和记商团军的编制有些复杂,要考虑到兵团做战,中等规模战事,小规模战事,部队的指挥和机动性,还有方阵,火力输出,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在权衡再三,经过多次改制之后才形成的现在的这样小队,中队,连队,营,团,师的编制方案。
其实在几十年乃至一百多年之后,欧洲的军队编成也走到了现在商团军的编制方式。
方阵,火枪兵,火炮,胸甲骑兵,在此后二百年间是战争的主流,商团军等于是超前了一步,并且是经历了连绵不断的实战的检验。
而蕃骑就不需要了,他们是纯粹的冷兵器轻骑兵,军需司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淘汰下来的皮甲和绵甲,但数量也不多,毕竟各屯堡的农兵也要训练,农民中的队官级一般也提供绵甲或皮甲。
这是大明边军都达不到的程度,但和记已经可以轻松办到了。
对蕃骑当然不可能太大方,毕竟这些骑兵承担的也只是低强度的战斗任务,主要还是以骚扰和防御为主,俄罗斯人多半是小股哥萨克推进,很容易被大股的蕃骑给挡回去。
“这是巴儿虎千户,第二千骑。”军训司的军官继续介绍,又是上来一个短腿的车轴汉子,毕恭毕敬的用商团军的军礼对张献忠行礼。
“嗯,千户好。”张献忠还以军礼,巴儿虎心满意足的退向一边。
这边有五个千骑,分别属五个千户统带,三个是索伦人,一个鄂伦春人,一个鄂温克人。
都属于辽东地区的小部族,索伦人相对要多一些,但他们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流域近长白山地方,在那边一直到库页岛都有索伦人的存在。
索伦人最多,也最凄惨,在女真搜山捡海般的扩张过程中大量的索伦人被拉上女真人的战车,死伤最为惨重,付出最多的就是索伦人。
索伦人也很矛盾,一方面对女真政权极为仇视,一直想造反,一方面也为他们的满洲八旗的身份而骄傲和自豪。
清政权也是一直很重视索伦人,用他们和女真满洲守东北老家,到清末时还有完整建制的索伦马队,也是满洲八旗唯一拿的出手的力量,当然,后来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眼前有三个索伦马队,一个鄂温克,一个鄂伦春。
马队肯定是以各部族的骑兵为主,但不可能就是这三个大族,东北的小部族很多,相当多的部族根本声名不显,但他们一样有自己的传承,凭河依水草而居,以渔猎为主,也会放牧,呼伦贝尔草原很大,巴尔虎蒙古人只占据了一小部份而已。
千户之下就是副千户,掌五百人的马队,一千户底下有两副千户,十百户,一百户分两总旗,各领五十骑,五十骑分五个小队,一小队十骑。
这种编制其实这些部族中人很熟悉,和大明的边军骑兵,还有蒙古人的军制都很相似。
张献忠介绍了几个参谋人员给这些千户官认识。
由于张献忠先确定了基调,这些异族的千户都很恭谨,态度相当的好。
当然在他们身后也是有各自部族长老或首领的身影,和记已经在沿克鲁伦河还有巴尔虎草原上建立了不少兵站,也经常有大军在此出没。
巴尔虎草原与外蒙的乔巴山,也就是往库伦的和记漠北直道距离很近,经常会有保护直道的官兵到呼伦湖一带驻扎和巡防,不管是龙骑兵或是猎骑兵,都对这些部落形成了震慑和威胁。
张献忠也知道,巴尔虎蒙古人也愿意成立骑兵替和记效力,不过军司只允许这些巴尔虎蒙古人到买卖城贸易,被雇佣为护卫也可以,还雇佣他们的人替军司做事,但不同意他们组建象样的骑兵队伍。
不仅是巴尔虎蒙古人,也包括漠北部份,都是一样的处理。
哪怕是几十年后,百年之后,蒙古人只能以个体身份加入军队,不会组建独立的蒙古人为主的军队了。
这些小部族倒是无妨,他们举族的人丁都不一定过万人,索伦人马队虽然有三个千人队,但来自大大小小几十个部族,他们之间都会有争斗和不和,各部族有自己的利益,虽然都是索伦人,但他们还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并且一直到几百年后也没有出现什么英雄人物把这个民族捏成一个整体。
参谋们和几个千户寒暄了几句,他们态度较为温和,比起张献忠给这些异族军官的压力就小的多了。
“左侧就是呼伦湖,再往左下走是乔巴山,也是我们漠北直道所在的地方。再往左下是安固里淖,右下就是一大片山峦,那就是旧大宁地方,也是现在察哈尔人主要的聚集地,他们的察罕浩特也在那里。从大宁地方北上,南北七百到八百余里,东西六百余里,方圆两千余里,这一大片牧草丰茂,与兴安岭的高山和密林夹杂,还有大片沙地的地方原本是扶余卫所在,后来嘉靖三年,合撒尔的十五世孙率部民迁移至此,这里就成了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