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流(凤鸣)-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很想去见自家老父最后一面,可李显却不敢拿江山社稷去冒这个险,无奈之余,也只能是长叹了一声,跪倒在地,朝着主寝宫的方向重重地磕了几个头,而后一挺身,站了起来,身形一闪,拽着两具尸体便向房梁处跃了去……

第七百九十一章大势所趋(上)

寅时四刻,风雪愈发大了起来,北风狂号着,有若鬼哭狼嚎一般,鹅毛般的雪片狂野地敲打着瓦面、窗棂,发出一阵紧似一阵的闷响,天寒得慌,纵使书房里已架上了两大铜盆燃得正旺的炭火,却依旧无甚太大的效果,狄仁杰倒还好些,毕竟正直壮年,血气足,可怜年岁较长的张柬之却是遭了大罪了,一张满是沟壑的脸生生冻得铁青,饶是如此,他也不肯去铜盆边呆着,急躁无比地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眼神时不时地瞟向屏风处,一派心神不宁之状。

“孟将兄,坐下歇歇罢,殿下不会有事的。”

眼瞅着张柬之已被冻得不轻,狄仁杰唯恐其受了风寒,这便出言宽慰了一句道。

“嗯。”

张柬之可是始终跟在李显身边的,历经过河西大小阵仗无数,又怎会不知李显一身武艺之高,天下罕有可匹敌者,按理来说,就算丽水轩是龙潭虎穴,也断然困李显不住,然则道理归道理,身为谋臣者,又怎能不为主公的安危牵肠挂肚的,正因为此,张柬之除了闷哼一声之外,啥旁的表示都没有。

“哟,殿下回来了!”

狄仁杰笑着摇了摇头,刚想着再劝说几句,冷不丁眼前一花,赫然见身着白披风的李显竟已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房中,忙站将起来,激动地招呼了一声。

“殿下,您……”

被狄仁杰这么一嚷,张柬之霍然转回了身来,一见李显已安然归来,紧绷着的心弦顿时便是一松,可再一看李显的脸色似乎不对,不由地又是一惊。

“嗯。”

李显的心情显然相当不好,并未多言,只是轻吭了一声,径直走到了上首的几子后头,一抖肩上的披风,沉着脸端坐了下来。

“殿下,可是不曾探得消息么?”

一见李显这等模样,狄、张二人不由地皆是一愣,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由着张柬之率先出言探问了一句道。

“父皇将逝,本宫,哎……”

李显沉默了好一阵子,这才抬起了头来,双眼湿润地长叹了口气。

“嗯?”

“哦?”

……

尽管早有预料,可这一听李显亲自证实了高宗将亡一事,两大谋士还是尽皆不由自主地倒吸了口凉气,再一看李显满面悲痛之色,一时间都有些子不知说啥才是了。

“殿下,事有轻重缓急之分,当务之急是须得定行止方好,唔,请恕老臣多嘴,不知殿下是如何得知个中详情的,还请殿下明言。”

事情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纵使会惹李显不快,张柬之却也顾不得许多了,沉默了一阵之后,便即出言追问起了事情的经过。

“好叫二位先生得知,事情是这样的……”

李显到底不是多愁善感之辈,自是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这便毫不隐瞒地将夜探丽水轩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述说了一番。

“原来如此,唔,不知殿下最后是怎生处置那对狗男女的?可能保证瞒住那帮贼子么?”

李显的语调虽缓,可张、狄二人却是听得胆战心惊不已,尤其是得知武后竟然在主寝宫里安排了埋伏,更是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只是心惊归心惊,该问清楚的细节,张柬之却是半点都不含糊的。

“本宫将那二人之尸首尽皆埋在了殿顶的瓦面下,如今大雪纷飞,殿顶积雪深厚,数天之内当不致有变故,至于能瞒得住多久,却是不好说之事了的。”

李显原本只是想私探一下丽水轩,并没预计到会动手杀人,临去前,倒是想将二人的尸体一并带走,只是面对着外围羽林军的严密防守,李显自觉把握性不大,也就作了罢论,只是小心地将二人的尸体埋在了殿顶低洼处的积雪之下,还真不敢保证能瞒得住栖霞观一众积年老贼多久的。

“既如此,所有事情就必须紧着去做了,唐州那头可以暂且不管,然,河西、幽州之兵却须紧着先动起来,迟恐有变,还请殿下早做决断!”

张柬之一向果敢得很,一听李显如此说法,立马毫不犹豫地进谏道。

“嗯,狄公以为如何?”

起兵可不是儿戏,一动之下,便是你死我亡之结局,稍不小心,便有天下大乱之可能,纵使李显再如何自信,却也一样不敢掉以轻心,不置可否地吭了一声之后,便即侧头望向了始终默默不发一言的狄仁杰,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道。

“此大势所趋也,当行!”

狄仁杰平日里行事偏圆滑,可真到了大是大非的关键时刻,却是一点都不含糊,一躬身,慷慨激昂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好,那就开始罢!”

李显本就不打算坐以待毙,这一听两大谋士意见一致,自是不会有甚犹豫可言,一拍文案,霍然而起,语气铿锵地下了决断……

永隆二年正月初一,肆虐了十数日的大雪总算是稍停了些,尽管天依旧阴着,时不时地也还飘下些盐末子,可呼啸不止的北风却是歇了,倒是个赏雪的好日子,陇关都督李敬业一大早就起了,随便用了几口稀粥,便即叫下人们搬来了张摇椅,有滋有味地半躺在暖阁好生欣赏着后花园里的雪景,当真有些风雅无边的意味,当然了,真说到风雅二子,李敬业其实也就只是半吊子水平而已,打油诗估计能凑合上两句,正儿八经地叫他写诗赋的话,那也就是抓瞎的份儿,之所以在这装着风雅,其实为的就一件事——等人上门送钱!

身为世袭英国公,李敬业当然不是穷人,可也富贵不到哪去,不为别的,只因其祖大将军李绩素来持身甚严,南征北战多年,很是得了不少的赏赐与战利品,可基本上都分给了手下诸军,甚少有落入私囊的时候,以致于李绩死后,偌大的英国公府其实就只剩下了个空壳,并无多少的浮财可言,这可就令喜欢享受的李敬业十二万分的难受。往年在朝中时,比他李敬业强的权贵多得跟米似的,他自是没胆子也没能耐四下胡乱收刮,尚算能守法,可自三年前打外放了陇州都督,李敬业可就放开了手脚,当真是雁过都得拔根毛的,似这等新春之际,正是收礼的最佳时节,李敬业自然是不想错过了去,不过么,收钱归收钱,李敬业却是不想跟手下人等啰唣太久的,也不想搞得过于正式,免得被人说了闲话,很显然,暖阁这等休闲的场所作为收礼的地儿,确是再合适不过了的。

李敬业的想法倒是不错,只可惜似乎有落到空处的嫌疑,这不,都已在暖阁里赏了近一个半时辰的雪了,来送礼的人愣是没见着半个,浑然没了往年那般送礼者络绎不绝之景象,这令李敬业恼火之余,也不禁纳闷于胸,正寻思着派出些下人去各处打探个究竟,就见府上的管家急匆匆地从外头窜了进来。

“何事,嗯?”

李敬业一向规矩大,这一见管家来得如此慌张,心下自是不喜得很,也不等管家开口,已是白眼一翻,满是不悦地吭了一声。

“公爷,王副都督派了校尉前来,说是朝廷有钦差前来传旨,人已到了营中,就等公爷您前去主持大局了。”

老管家跟随李敬业已久,只是知晓李敬业的性子,这一听其声色不对,自不敢怠慢了去,顾不得擦一下满头满脸的汗水,紧赶着抢到近前,语气急促地禀报了一句道。

“传旨?这等时节传的甚旨意?搞个甚名堂来着,哼,更衣!”

陇关乃是重镇,身为大都督,李敬业往日里自是没少接圣旨,可却从不曾在正月初一时接过圣旨,这一听钦差驾到,还是直接到的军营,心中自不免颇为的疑惑,只是疑惑归疑惑,抗旨的事儿,他还是没胆子去做的,也就只是骂了几声,便即怏怏地站了起来,疾步向后院行了去……

“末将参见大都督!”

陇州乃是军事重镇,军营自然不会离大都督府太远,实际上,也不过就是隔着一条街而已,匆匆换了身甲胄的李敬业策马只是一个急冲,便已到了军营的门口,不等其马停稳当,早已等在营门处的副都督王方翼已领着几名亲卫大步迎上了前来,恭谨万分地行了个军礼。

“免了罢,仲翔(王方翼的字),怎么就你一人在此,钦差何在?”

李敬业带兵的能耐比其祖差了不知几许,可架子却是比其祖不知大了多少倍,此际一见出营迎接的只有王方翼一人,心下里立马便有些不爽,却又不好冲着王方翼发作,也就只能是不悦地皱了下眉头,一边翻身下马,一边不耐地问了一句道。

“大都督明鉴,钦差已至营中,诸将皆不敢擅离,末将是受钦差之命,特来营前恭候大都督大驾。”

王方翼也是大将军之衔,虽是副手,可职分并不在李敬业之下,只不过其一向为人谨慎,从不计较李敬业的嚣张跋扈,此时亦然如此,哪怕李敬业这等语气实有着喝问下人之嫌疑,可王方翼却并无一丝的异色,只是面色平静无比地解释了一番。

“嗯,那就去看看好了。”

李敬业早已习惯了王方翼的恭谦,对其所言倒也无甚疑心,一甩手,将马缰绳丢给了跟来的亲卫,随口吩咐了一声,便即昂首挺胸地走进了大营之中……

第七百九十二章大势所趋(下)

“仲翔,此番又是哪位公公前来传旨,都说了些甚?”

李敬业一向是个极端自傲之人,尽管能力其实平平无奇,偏偏却又毫无自知之明,自恃名门之后,目中素无余子,别说王方翼这个废皇后之弟了,便是武后与太子,李敬业也不甚在意,至于旁人畏之如虎的钦差么,在李敬业眼中,也不过就是个跑腿的角色罢了,自是浑然不放在心上,旁人接旨都是小心再小心,唯恐出现差池,他倒好,问钦差行止这等明显大逆不道的话都说得随意无比,丝毫没半点的忌惮之心。

“来的是陈公公,末将并不识得,至于所传之旨,是给大都督的,末将实不敢私下探问,还请大都督见谅则个。”

尽管明知道李敬业此问大有不妥,然则王方翼却还是秉持一贯的谨慎作风,并没有指出李敬业的不是,而是言语诚恳地解释了一句道。

“罢了,既然来都来了,且去看看也罢。”

李敬业也就是随口一问罢了,并没真指望王方翼能有甚见解,自也不会对王方翼所言有甚介怀之处,无所谓地摆了下手,大大咧咧地便向中军帐走了过去。

“嗯?钦差何在?仲翔,尔这搞的是甚名堂!”

自大的人往往都粗心,李敬业自然也不例外,愣是没注意到中军大帐外守御的卫士不单比平日里多了不老少,也不是他所熟悉的那拨中军士兵,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撩开中军帐的门帘,毫不设防地走了进去,只是方一进了帐,人不由地便愣住了,不为别的,只因偌大的中军帐中,愣是连个人都没有。

“啪啪”

面对着李敬业的责问,王方翼并未开口,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双手轻轻地击了两下掌,旋即便见后帐里走出了个人来。

“嗯,是你?”

一见来人赫然是河西副都督林成斌,李敬业的瞳孔不由地便是一缩,脸色虽大体不变,可心却是瞬间沉到了谷底,不为别的,只因他已隐约猜到了林成斌出现在此地的用心何在——李敬业虽是世袭英国公,可其实本身却并无丝毫的战功在身,之所以能升任陇州大都督这么个要职,靠的是高宗的一力提拔,来此要害自然是身负了特殊使命的,为的便是要挡住河西军东进的可能性,而今,本该在兰州呆着的林成斌居然已潜到了陇州军营之中,个中之蹊跷显然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一念及此,李敬业又怎能不忧心万分的。

“李大都督,别来无恙否?”

相较于李敬业的紧张,林成斌却是一派的风轻云淡,满脸笑容地拱了拱手,潇洒自如地打了个招呼。

“啊哈,原来是林大将军到了,好啊,许久不见了,今日须得好生喝上几盅才是,林将军请稍作,本督这就去安排欢宴,不醉无归!”

李敬业虽自大,可毕竟不是草包,尽管尚不曾得知林成斌的实际来意,却明白自己如今的处境怕是不太妙,自是不肯在此险地多呆,这便强压住心头的惶恐,作出一派愉悦状地大笑了起来,交代了一句之后,便即一转身,打算就此先行退出中军大帐。

“呵呵……”

林成斌并没有阻止李敬业的意思,只是淡然地笑了笑,好整以暇地站在原地,然则他不动,王方翼却是动了,身体只一横,便已挡住了李敬业的去路。

“嗯?仲翔,尔这是何意?”

一见王方翼挡住了自己的去路,李敬业再也无法维持住强装出来的笑容了,面色一沉,极端不悦地喝问了一句道。

“请大都督先接了圣旨再计其余。”

往日里,王方翼从来不跟李敬业起争执,无论李敬业说甚,他都唯唯诺诺,似乎总以李敬业的马首是瞻,可今日,王方翼却是没给李敬业半点面子,话虽说得客气,可内里却满是毫不退让的坚持。

“哼!”

李敬业虽向来自负武艺过人,可要说能胜得过林、王二人联手么,却是半点把握都没有,更别说二人既然已设了伏,自然不会仅有二人在此,李敬业实在是不敢拿自个儿的生命去冒险,无奈之下,也只能是冷哼了一声,再次转回了身子,面如锅底般地怒视着林成斌。

“陇州都督李敬业接旨!”

林成斌压根儿就没理会李敬业的怒火冲天,一抖手,从宽大的袖袍里取出了份黄绢蒙面的圣旨,双手捧着,高举过头顶,面色肃然地喝了一嗓子。

“末将恭听圣谕。”

一见到林成斌如此作态,李敬业的脸色立马就变了,他并不相信林成斌手中捧着的是真的圣旨,不为别的,只因他李敬业来陇州就任大都督本就是奉了密旨而来的,为的就是要遏制河西军的威势,很显然,高宗对河西军绝对是不放心到了极点,又怎可能由着林成斌前来传旨,再说了,由地方官来宣旨意本身就不合朝廷体制,李敬业好歹是名门之后,这么个政治常识还是有的,本不想接这个所谓的圣旨,可转念一想,先行应付一下,找个机会再思反击之策也不失为上上之道,有鉴于此,李敬业略一沉思之后,还是跪倒在了地上,摆出了副恭听圣训的架势。

“圣天子有诏曰:兹查:陇州都督李敬业深受国恩,却不思进取,在任期间,屡犯朝纲,收刮民脂民膏,以致天怒人怨,念其祖曾有大功于国,免其死罪,着即革职,永不叙用,钦此!”

李敬业的心思掩饰得虽好,可却又哪能瞒得过林成斌的观察,然则林成斌却并未点破,而是不紧不慢地摊开了手中的圣旨,悠扬顿挫地宣了一番。

“乱命,这是乱命!林成斌,尔竟敢乔诏,本督要上本参你!”

一听要将自己革职,李敬业再也沉不住气了,先前那些虚与委蛇之后再做计较的想法,早被其忘到了天边,不管不顾地跳将起来,铁青着脸,手指着林成斌便骂了起来。

“李都督莫急,有理不在声高,本将此处还有一份圣旨,李都督不妨听后再发作也来得及。”

面对着已如同疯狗一般咆哮不已的李敬业,林成斌并未动怒,也不曾喝令帐下武士进帐拿人,而是好整以暇地从宽大的衣袖中再次取出了一份黄绢蒙面的圣旨,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道。

“你……”

李敬业虽是生性骄横之辈,可毕竟不是傻子,面对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尽自怒火冲天,却也不敢太过放肆,脸色变幻了好一阵子之后,还是只能无奈地跪倒在了地上。

“圣天子有诏曰:陇州都督李敬业尽忠职守,为臣工之表率,赏礼部尚书衔,赐金百两、钱十万,调江淮大都督,钦此!”

林成斌不动声色地瞟了李敬业一眼,伸手摊开了第二份圣旨,语气平和地宣了一番。

“啊,这……”

一听这与前一道旨意完全相反的圣旨,李敬业顿时便傻了眼,猛地抬起了头来,疑惑万千地看着林成斌,茫然不知这究竟唱的是哪出戏。

“李都督,旨意有两份,李都督大可自择之。”

林成斌没有急着出言解释,而是双手各持一份圣旨,面带微笑地开口道。

“咕嘟……”

华夏之地,素来就是官位至上,但凡有点野心者,没谁不想当官的,李敬业自然也不例外,真要他选,自然是巴不得赶紧将第二份旨意扒拉到怀中,问题是这圣旨来路不明,十有八九是伪造之物,真要接了,那可就是同谋了,万一要是太子一方败了,他李敬业全家老小都得跟着吃挂落,可要是不接么,别说第一份旨意了,这中军大帐,他怕是都别想走将出去了的,这等选择显然不是那么好做的,可怜李敬业往日里也算是胆大妄为之辈,此际却是啥主意都没有了,只剩下狂吞唾沫的份儿。

“李都督可是担心天后娘娘见罪么?嘿,不瞒都督,她都已是自身难保了,此际哪还有心情找旁人的麻烦!”

林成斌虽是个谦谦君子之形象,可骨子里却是个极骄傲之人,素来看李敬业这等没啥大本事的纨绔不起,若不是为了能不过早惊动洛阳那些野心之辈,林成斌才懒得跟李敬业多啰唣的,此际见其一派六神无主之状,自是打心眼里更厌恶了几分,但却并未带到脸上来,而是温和无比地解释了一句道。

“啊,此话怎讲?”

李敬业在朝中人脉虽广,可毕竟远离朝廷已久,对朝中微妙之局势并不是太清楚,这会儿一听林成斌如此说法,眼顿时便瞪圆了起来,紧赶着出言追问道。

“不瞒李都督,我河西大军如今已渡过了黄河,正在向州城赶来,另,太子殿下已发来急报,陛下已薨,而天后娘娘勾连越王等一干奸臣,秘不发丧,意图谋反,其罪当诛,某奉太子殿下密令平叛,李都督何去何从,大可自择!”

大势已然在握,林成斌自是没有隐瞒的必要,面色肃然地将机密之事毫无保留地道了出来。

“太子殿下乃明主也,继承先帝遗志,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本督岂敢落于人后,自当拼死以拥之!”

一听河西军已过了黄河,李敬业的脸色立马就苍白了起来,不为别的,只因他压根儿就没信心跟威震天下的河西军一战,更别说这陇州城中三分之二的兵力都是太子系的将领在把持着,根本不是他李敬业能调遣得动的,到了这等时分,他若是再不知趣,等待他的下场绝对美妙不到哪去,与其现在就死无葬身之地,自不如将身家性命全押在太子一方,来上个豪赌,一念及此,李敬业自是不再多犹豫,慷慨激昂地给出了承诺。

“好,李都督能有此心,来日必是国之栋梁,事不宜迟,就请大都督下令,全陇州之军实行军演,配合我河西军一路急奔洛阳城!”

有了李敬业这个陇州都督的配合,河西军直抵长安的道路便再无丝毫的阻碍,林成斌没理由不为之兴奋的,只是并未带到脸上来,而是神情肃然地下了令。

“诺!”

既已决定投效太子,李敬业倒是没丝毫的含糊,哪怕林成斌的衔职比其要低了半级,李敬业也没丝毫的抵触心理,应答起来干脆利落得紧……

第七百九十三章城门杀局

永隆二年正月初四,又值大雪纷飞之际,往日里车水马龙的官道上分外的冷清,别说人踪了,便是野狗都不见一条,有的只是厚实的皑皑白雪,尽显天地之苍茫,若是落在文人雅士的眼里,少不得要作上几首诗赋,咏雪以明志,还得来上几樽酒,方可尽兴开怀,当然了,这都是有钱又有闲的骚客们才玩得起,于李冲这等匆匆赶路的武夫来说,这漫天的大雪不止没半分的情调,反倒是令人生厌得紧。

李冲是大年二十九离开的洛阳,率近两千骑护卫着三辆马车,一路谨慎万分地向唐州赶去,沿途不宿驿站,只住己部所安之营垒,日行百余里,每到州县,皆穿行而过,既不停留,也不与地方官员往来应酬,每到险要处,必侦骑四出,非得保证安全,方肯挥军通过,哪怕这一路行来始终无甚意外状况,也断然不肯有懈怠之时,此际,又到了翻山越岭之路段,李冲照老例派出了百余游骑老手,对前方二十里之山地进行侦查,自己却率部冒雪停在了山前。

雪大,风也大,天寒地冻,赶路时倒也就罢了,多少还能运动取暖,可这一停将下来,苦头可就吃得大了,纵使所有骑军都是精选出来的强悍之士,依旧尽皆被风雪冻得个面色惨白如纸,即便是李冲这个主将也不例外,若不是身负重任,只怕他早就破口骂娘了的。

“报,小王爷,前方二十里山地皆已探明,并无埋伏,越过此山,便是唐州境界。”

就在李冲等得不耐之际,一名起哨总算是从山弯处冲了出来,急如星火般地踏雪到了近前,一个滚鞍下马,高声禀报了一句道。

“呼……,全军听令,加速冲过此山!”

相较于寒冷来说,李冲显然更担心的是安全问题,这一听沿途已探清,自是不想在此地多作停留,长出了口大气之后,高声下了令,此令一出,大队人马便即高速发动了起来,护卫着三辆一模一样的马车向山道冲了过去,溅起的雪花漫天飞扬……

“裴大人,您看那旗号,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