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之血染山河-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有刘兴将军的吩咐,刘明他们这一股突围回来的人员待遇很好,全部送到了江阴县城,换下了那些脏污酸臭的破烂军服,洗了热水澡,换了干净整洁的新军服,整个人焕然一新。
虽然前线打得激烈,但是待在江阴城内的刘明他们却没有任何的作战任务,除了睡觉就是吃饭,无所事事突然就闲了下来。
江阴城附近虽然在打仗,但是城内依然滞留了不少的居民,除了对守军信任之外就是舍不得自己置办下的家业。
鬼子的飞机虽然经常到县城上空晃悠,但是江阴要塞内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等防空武器可不是吃素的,被打下几架之后也老实了许多,只敢在外围晃荡。
江阴县城内许多酒楼饭馆依然营业,招待着浴血奋战的国民革命军的将士,闲来无事的刘一刀等众人得到刘明的许可之后也都纷纷出了驻地,到城内逛了起来。
他们在战场上缴获了不少好东西,纷纷拿去换了钱,然后胡吃海喝了起来,对于他们来说,脑袋别在裤腰上,又见多了战争的残酷,自然能够享受就多享受一会。
虽然杨凌他们没有突围出来让刘一刀等人难过了好一阵,不过很快他们就将难过抛到脑后了,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反正生离死别的场景见得多了,反而不在乎了,在胡吃海喝之中很快就将认定阵亡的杨凌他们给遗忘了。
刘明的伤势未好自然不能随着刘一刀等人到城内乱逛,不过刘一刀等人自然不会忘了他,每次外出都会好酒好肉的带回来,让他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
正躺在床上养伤的刘明并不知道,一场偌大的机遇即将降临到他和他这帮弟兄们的头上。
当刘明等人在江阴城内吃饱喝足无所事事时,依然在沦陷区内的杨凌等人可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
淅淅沥沥的冬雨落下来让大地一片泥泞,恶劣的天气让鬼子侦查飞机上不了天,躲在村子里的杨凌他们也难得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
杨凌索性命令队伍就在村里暂时了隐蔽了下来,他们这一路奔逃恶战早就疲惫不堪,而现在这连绵的冬雨又提供了很好的掩护,鬼子一时半会也到不了这乡下来,正好抓紧时间休整。
虽然老烟枪建议应该向江阴方向突围,毕竟待在沦陷区怎么心里都不踏实。
但是杨凌却有自己的考虑,他们这些日子折腾的太厉害,鬼子兵的封锁线肯定得到了加强,他们不一定能够成功突围回去。
除此之外,就算成功的突围回到了江阴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就这么几十号人鬼子几发炮弹就解决了,不划算。
与其冒着风险突围,不如就地隐蔽休整,休整完毕还能伺机捅鬼子一刀,何乐而不为呢。
第212章 英雄
江防集团军司令官刘兴想要将刘明他们这支从沦陷区突围回来部队进行广泛宣传主要有两个目的。
其一是振奋目前军队大溃败后低迷的士气,唤醒他们军人的职责和血性,其二则是希望通过这次宣传让那些失望颓丧的民众看到国军的军队依然在同敌寇浴血奋战!
刘兴作为江防集团军司令官,同时又兼任南京戍卫副司令官,他想竖起一个抗击日寇的英雄人物来振奋军心自然轻而易举。
补充团刘明等人的事迹当夜就通过电台发往各大报社,诸如中央日报,上海申报和民国日报等纷纷连夜印刷,毕竟这是继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部之后又一振奋军心民心的好消息。
第二日各大报纸的头版都纷纷印刷上了刘明补充团抗日日寇的英雄事迹,诸如中央日报的《孤军弱旅!三战三捷!》以及上海申报的《抗日英雄团,血战毙敌一千人!》……
刘明等人只不过是在突围的过程之中运气使然而歼灭了一些鬼子,但是在各报的宣传下,立即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敬仰的抗日英雄,刘明更是成为了万众瞩目的人物。
刘明深知率领部队顺利突围,并且打了那些胜仗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营长杨凌,如果没有杨凌他们早就交代了,现在面对周围的敬仰和恭维,他的心里实在是寝食难安。
“刘长官,这一路上的指挥和战斗都是杨凌指挥的,我什么也没做,现在我却成为了英雄,我心里实在是难安,您看能不能……”
刘明找到了江防集团军司令官刘兴,诉说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虽然他自己无数次地梦想升官发财,这一次可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但是他这些日子同那些弟兄们枪林弹雨死人堆里摸爬滚打过来,他知道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自己接受这一次的荣誉,会让跟随自己的弟兄们寒心的。
江防集团军司令官刘兴自然理解副团长刘明的想法,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考虑:“关于各报都已经印刷报纸了,我总不能说情况搞错了,英雄不是刘明是杨凌吧?”
刘明没有想到事情弄得这么大,愣在原地也不知道怎么办,现在他是英雄已经弄得人尽皆知了,他现在都没脸回去见自己的那些弟兄,害怕被人戳脊梁骨。
“刘长官,那能不能也报道一下杨凌?毕竟杀了那么多鬼子,他当居首功。”眼看既成事实已经无法挽回,刘明争取道。
刘兴叹了一口气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了刘明的跟前道:“你怎么就不明白呢,我需要一个活着的英雄,而不是一个阵亡了的英雄,你懂吗?”
“可是……”
刘兴挥手打断了团副刘明的话:“没有什么可是,此事到此为止。”
刘明虽然心中觉得受之有愧,难受得紧,但是看到刘兴已经不想再谈此事,嘴唇嚅动,最终还是没有再坚持说,心里默默的对杨凌说了一声抱歉。
刘兴转身从他的办公桌上拿起一份电文,笑着说:“你们转战百里,击毙敌寇甚多,打出了我党国军人的威风和血性,委座已经亲自垂询。”
听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副团长竟然惊得委座垂询,刘明兴奋的同时则是局促不安,毕竟心虚,自己躺在担架上就获得了这么多关注了荣誉,而真正的杨凌却生死不明。
刘兴笑吟吟地望着刘明道:“从即日起,你部所有军官连升两级以作褒奖,你嘛,特授予三等宝鼎勋章一枚。”
“这怎么好,职下受之有愧……”
“没有什么受之有愧的,你们能够歼灭诸多日寇就是最好的证明,你们是优秀的党国军人,你们没有辜负身上的这身军装,现在国家危难,日寇狰狞,我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发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顽强奋战,保卫领袖,保卫国家!”
刘兴的这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让刘明骨子里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朗声道:“职下一定不负领袖信任,不负刘长官重托,不给家乡的父老丢脸!发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同日寇血战到底!”
“好,好,有你这番话就足够了。”看到刘明胸脯拍得怦怦响,刘兴满意的露出了笑容。
“回去吧,将好消息告诉你的弟兄们,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是!”刘明啪地立正敬了军礼,然后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离开了江防集团军司令部。
刘明等人孤军奋战歼灭诸如日寇的事迹如同一阵大风一样刮到了大江南北,迅速掀起了新一轮了爱国热潮。
自上海战役失败以来,战败的阴霾一直笼罩在国人的心头,但是现在又传来这振奋人心的消息。
刘明他们的事迹传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军队依旧在前线浴血奋战,虽然丢土失地,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止抗争。
爱国的学生民众们纷纷走上街头高呼抗日救国,无数的商贾小贩也纷纷解囊捐钱捐物支援抗日前线,整个中国大地笼罩在一片爱国浪潮之中。
南京郊区的卫戍司令部野战医院里,几千号前线运送下来的伤兵日夜哭嚎,大多都是血肉模糊的抬进来,然后四肢僵硬的抬出去。
当初的卫生员张红英此刻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医护兵,前线运送下来的伤兵越来越多,她已经忙得脚不沾地。
虽然又困又累,但是她从未叫一声苦,因为比起那些被打得身躯残破的前线将士来说,他们这点苦和累根本算不得什么。
“抬走吧。”看着上午才送到的伤兵已经没有了生机,张红英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对担架队挥挥手让抬出病房。
“红英,你两天没合眼了,还是先去眯一会吧。”看到满脸憔悴的张红英,医生周文儒走过来有些心疼,劝说道。
张红英捋了捋额头散落的秀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道:“周医生,我不累。”
看到张红英如此逞强,医生周文儒叹了一口气,将手上的饭盒递给了她:“我刚去领了几个鸡蛋,还热乎着呢,你赶快吃了吧,虽说抢救伤员重要,但是你也别累坏了身子。”
“周医生,这是你的,我不能要……”最为一名医护兵,张红英清楚的知道他们的饮食供给里面是没有鸡蛋的,只有医生才有。
“我已经吃过了,你赶紧趁热吃了吧。”医生周文儒不等张红英反驳,将饭盒塞她手里,转身忙活去了。
“红英,红英,好消息,好消息啊——”一名女医护兵手里抓着一份报纸冲进了病房。
张红英急忙作了一个嘘的手势,急忙拉着大大咧咧的闺蜜出了病房。
“什么好消息,看把你高兴的。”看到兴奋的小脸通红的女医护兵,张红英打笑道。
“这里有补充团的消息……”
女医护兵的话还未说完,张红英就像受到了刺激一样,迫不及待地一把抢过了她手里的报纸看了起来:“哪儿呢,哪儿呢。”
第213章 苍蝇和蛮牛
阴冷潮湿的冬雨笼罩大地,无名村内的房子内一堆柴火正在噼里啪啦地燃烧着,整个屋子被熏得暖洋洋的。
火堆旁晾在枯枝上潮湿的灰色军装正在火堆的熏烤下腾起雾蒙蒙的水汽,杨凌四平八稳地坐在木凳上,正手握一块破布仔细擦拭保养着那支半新的三八大盖。
枪是士兵的第二生命,在战场上不仅仅能够击毙敌人,也能够保护自己,所以杨凌一有空暇时间就会对枪械进行保养。
因为他知道,只有像对孩子一样仔细呵护枪支,它才能够在关键的时候不掉链子,给予你足够的安全。
老烟枪一身破烂的军服满是硝烟的痕迹,胡子拉碴的脸上充斥着岁月的沧桑感,他坐在杨凌的对面,砸吧砸吧地吐着烟圈,烟圈缓缓升腾扩大然后消散,仿佛在诉说诸多无言的故事。
老烟枪不时地抬头看一眼不慌不忙擦拭三八步枪的杨凌,然后又将目光转向火堆上跳动的火焰,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老烟枪在军队之中摸爬滚打了许多年,身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别人都死了,但是他还活着,他不仅仅战场经验丰富,并且世故圆滑。
以他的资历和能力事实上可以谋取更高的位置,但是他知道自己不是当长官的料,只能护住自己周全,保护不了别人。
所以他宁愿当一个不大不小的连长,既不会因为利益而同人勾心斗角,也不会因为属于烂蒜而被呼来喝去,自由而散懒,他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他的脑袋里没有什么民族大义爱国思想,谁给军饷就跟谁干,以前跟着大帅打内战,现在跟着委员长打鬼子,其实在他心里都差不多,混饭吃而已,他不关心战争的胜败,他更为在乎的是自己的小命。
杨凌虽然数次救过他的性命,他很感激,但是感激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将自己的命交给杨凌去冒险。
杨凌留在沦陷区内隐蔽想趁机再阴鬼子一把,老烟枪觉得怎么都不太靠谱,他们拢共只有四十多号弟兄,但是鬼子那可是铺天盖地的。
他们这点人和装备精良数量众多的鬼子打无疑于拿鸡蛋去和石头碰,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他相信杨凌的能力,但是更担心自己的小命,他觉得还是撤回江阴毕竟安全。
老烟枪放下了手中的旱烟枪,目光掠过跳动的火焰落在了仔细擦拭步枪的杨凌身上,开口打破了沉默:“杨兄弟,不如我们还是先撤回江阴吧。”
杨凌停下了擦拭,抬起头反问:“为什么要撤回去?”
老烟枪迟疑了片刻后回答:“咱们就这几十号弟兄,鬼子可是铺天盖地的,我觉得咱们没有必要白白去送死。”
面对老烟枪的担忧,杨凌会心一笑道:“正是由于我们人数少,这才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老烟枪抬起头疑惑不解地问:“怎么人少反而有优势了?”
在老烟枪的惯性思维里,人多力量大,人少肯定就处于劣势,他在等杨凌的解释。
“上海战役的时候咱们投入了多少人?”杨凌伸出手指道:“八十多个师,七八十万人。”
“可是鬼子呢,陆续投入的兵力还不到三十万,可是我们还是败了。”
“所以战争的胜败有时候并不取决于人数的多寡,而是由武器装备,士兵的军事素养以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
老烟枪听到杨凌的话之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也参加了上海战役,虽然他们人数占据优势,可是鬼子的炮火劈头盖脸的轰下来,他们并没有讨到便宜,反而被打的伤亡惨重。
“我们现在虽然只有四十多号弟兄,虽然看似人数少,但是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咱们弹道又充足,虽说打不过大股鬼子,想吃掉小股鬼子还是轻而易举的。”
对于杨凌的分析老烟枪也很赞同,虽然人数少,但是他们战斗力绝对不弱。
“现在鬼子人数多,力量大的就像是一头横冲直撞的蛮牛,咱们和鬼子比起来就是不起眼的苍蝇一样,力量很小。”杨凌打了一个不恰当的比喻。
“咱们这股苍蝇般弱小的力量就算撤回江阴正面参加战斗,你觉得能够阻挡住蛮牛一般的鬼子吗?”
老烟枪摇了摇头,他们人数太少了。
“但是如果咱们留在敌后,找准这头蛮牛的软肋,狠狠地阴他一把,效果肯定比回去参加战斗大得多,并且咱们人数少,就算鬼子这头蛮牛发现了我们这只骚扰苍蝇,你觉得他们能够抓住我们吗?”
不等老烟枪回答,杨凌就替他回答了:“他们肯定抓不住我们,咱们人少目标这么小,随便往什么地方一躲,他们就得抓瞎。”
“现在又是冬雨连绵的,又是咱们的地盘,更加有利于咱们……”
杨凌一条条的将优势分析给老烟枪,很快老烟枪的眉头就舒展开了,按照杨凌这么说,留在敌后反而比回去更加的安全,作用也更大。
“那咱们什么时候去阴鬼子一把?”杨凌的话已经让老烟枪打消了立即撤回去的念头,又些迫不及待的想去打鬼子。
毕竟如同杨凌所说的那样,他们现在就像是不起眼的苍蝇一样,就算阴了鬼子,一时半会鬼子也拿他们没办法。
面对激动的老烟枪,杨凌摇了摇头:“我们现在还不能行动。”
“咱们折腾了这一阵子,鬼子早有防备,如果现在出击,反而达不到最佳效果,弟兄们这些日子也折腾的够呛,需要休整。”
“不如我们多休整几天,等鬼子降低了防备,同时咱们摸清周围的情况,到时候再出击,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咱们要阴鬼子就得阴一次大的,让他们痛上半年!”
听到杨凌这么说,老烟枪兴奋了起来,迫切的希望那一天尽快到来。
正当老烟枪和杨凌说着,大门被推开,一股冷风灌进了屋子,浑身湿透的杨大树出现在门口。
“营长,有情况!”
第214章 奸细?
杨凌的谨慎小心是出于职业习惯,因为作为一名军人要时刻保持足够的警惕,这样才不会让敌人钻了空子,让自己蒙受损失。
虽然鬼子因为兵力的缘故只控制了公路和铁路沿线的较大城镇,广大的乡村地区依然安全,但是进驻无名村隐蔽后,杨凌依然没有放松警惕。
除了村内外的明哨之外,距离无名村大约五里的位置他也安排了暗哨和流动哨,只要有敌人接近,他们就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作出反应。
“什么情况?”杨凌迅速的将子弹压入了弹仓,面色严肃的站了起来。
杨大树浑身湿透,绑腿上沾满了泥浆,他是从五里外奔回来的,因为今天他是杨凌安排的暗哨。
“有一个老百姓朝着村子过来了,行迹有些可疑,我没敢打草惊蛇,留了一个弟兄暗中监视,我立即就回来了。”杨大树一口气将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一个形迹可疑的老百姓?杨凌皱起了眉头,因为战争的缘故,当地的百姓大多逃难去了,只留下空荡荡的村子,现在突然冒出一个形迹可疑的老百姓,要么是汉奸,要么是鬼子便衣队的,杨凌迅速地作出了猜测。
“我们要不要立即转移?”老烟枪也是面色凝重,无论这过来的老百姓是敌是友,他们都有暴露的危险,还是立即转移来得稳妥。
杨凌思索片刻后吩咐道:“先让弟兄们做好转移准备,等情况明朗之后再决定是否转移。”
老烟枪点点头,转身出了门。
“你确定只有一个人?”杨凌抬起头问杨大树。
杨大树点点头:“只有一个人,要不要抓起来审问一下。”
“先不打草惊蛇,你带路,先去看看情况。”杨凌现在无法判断来人是敌是友,准备亲自去看看。
淅淅沥沥的冬雨让天地之间灰蒙蒙的一片,离开温暖的屋子顿时一股冷风袭来,杨凌感觉到浑身凉嗖嗖的。
杨凌很快就抵达了村口,爬上了哨兵在房顶掏出的观察孔,从牛皮套里摸出缴获的曹长镜,双手撑着观察孔边沿,朝着村口观察了起来。
曹长镜乃是鬼子配备给低级士官和伍长的望远镜,以便于指挥作战,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这可是稀罕玩意,因为只有高级将领才有机会配备望远镜。
杨大树看着杨凌有模有样的举起曹长镜,羡慕地有些眼红,心想自己啥时候也得弄一个,哪怕自己不会用,挂在脖子上也威风不是。
杨凌的目光顺着蜿蜒泥泞的小路一直向前延伸,一直落到一名穿着灰蓝色棉布衣服的中年百姓身上。
这人双手缩在袖口,在泥路上走走停停,不时地东张西望,鬼鬼祟祟的很是谨慎,不过杨凌并没有在他身上看到任何武器,难道真的是一个老百姓?杨凌不好判断。
杨凌放下了精致的曹长镜,转头对杨大树吩咐:“大树,你带两个弟兄上去将他抓回来,注意安全。”
“是。”杨大树应了一声,立即招呼两个弟兄钻进了细雨之中,杨凌又重新转身举起了曹长镜。
杨大树他们并没有从正面直接去抓,而是绕到了侧面,然后悄无声息的靠近。
穿着棉布衣服的中年人还在鬼鬼祟祟的向村口靠近,不时地伸长脖子四处张望,小心而谨慎。
“不许动!手举起来!”杨大树突然从草丛里站了起来,举着三八大盖对中年人冷喝道。
中年人被突然的一声冷喝吓得一个激灵,宛如受惊的兔子一样转身就要跑,让杨大树措手不及。
一名负责抓捕的士兵抬起枪就要射击,但是被杨大树阻止了:“不要开枪!抓活的!”说完已经抬腿追了上去。
“哎呦——”中年人跑得太过于仓促,脚底打滑摔进了泥坑里,顿时糊了满身泥浆。
中年人挣扎着想要爬起来继续跑,但是黑洞洞的枪口已经抵住了他的脑门。
“你再跑一个试试?”杨大树端着枪恐吓道。
中年人被枪顶着脑袋,顿时吓地面如土色,急忙作揖开口告饶:“老总,误会,误会,老总,我是好人,别开枪……”生怕杨大树的枪走火将他给毙了。
“好人个屁,既然是好人,你他娘的跑什么?!”杨大树踹了中年人一脚。
“我这不是以为你们是日本人吗……”
“老子穿的衣服你不认识?老子一看你就不是个好东西!”杨大树对身边的两个弟兄命令道:“给老子捆起来!”
很快中年人被捆了一个结实,带到了村内。
中年人没有想到村子里藏着这么多荷枪实弹的当兵的,当即吓得面如白纸。
杨凌大马金刀地稳坐在凳子上,摄人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被捆绑结实的中年人。
中年人的打扮就是寻常百姓的模样,此刻满身的泥浆看起来有些狼狈,浑身轻微的颤动,面露畏惧,应该不是装的,随便扫了中年人两眼,杨凌的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
“说说吧,叫什么?来村里有什么目的?”杨凌的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楚。
中年人此刻心中叫苦不迭,原以为自己足够小心了,但是没有想到还是落到这伙当兵的手里,看他们浑身破破烂烂的打扮,八成是逃兵。
乱世当头,兵不如匪,更何况是逃兵,中年人肠子都悔青了,自己躲得好好的,干嘛非得回来受这份罪啊,要是一个答不好,恐怕小命就没了。
“营长问你话呢!赶快老实交代!”杨大树看到中年人半天没吭声,顿时有些不耐烦,伸腿踹了他一脚。
“我说,我什么都说。”面对粗鲁的杨大树,中年人急忙开口:“我叫李算盘,就是这个村的,这天天打仗的,我害怕就找地方躲了起来,这次冒险回来也是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