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89红色攻略(步枪)-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动作。
只见李路把两个弹夹并在一起,一高一低地错开,用胶带缠起来,一个双弹夹就完成了。
他示意刘小光把步枪递过来,拿起枪后,他犹豫了一下,拿出秒表扔给刘小光,说道:“给我卡下时间。”
随即把双弹夹随便地插在裤子口袋里,然后瞬间成立姿据枪姿势,枪口同样指向窗外。
刘小光真想看看新排长有什么绝活,当下调整好秒表,喊道:“准备!开始!”
“咔嚓!”……“咔嚓!”……“刷!”
没有然后了。
刘小光目光落在秒表上——1。75秒。
大家都在揉眼睛,却不是因为不相信,而是真的看不清楚排长的动作!
和刚才刘小光一样的动作,取弹夹、卸弹夹、装弹夹、拉枪机,一个不少。但是,大家都没看清楚李路的动作,只能看见他的左手在划着残影……
实在是太快了!
而且,李路换上去的是双弹夹。两个弹夹并在一起还能如此精准地把其中一个装上去!
“妈呀,这也要太快了吧!”战士们中有人没忍住,惊讶道。
李路就是存心要露上一手,否则他这个新来的还是见习的十八岁排长怕是要镇不住这些老兵油子,甚至新兵蛋子都会给他脸色看。
单手持枪,枪口朝上,高高举起,李路说道:“我要给弟兄们说的,其实是这个双弹夹。大家看,把两个弹夹绑到一起,上下错开,换弹夹的时候只需要卸下打空的这个,直接就可以换上新的。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取弹夹的动作,达到了缩短时间的目的。”
其实在李路缠弹夹的时候,脑瓜子灵活的战士已经明白了,现在这么一讲解,大家都被点醒了。这就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缩短换弹时间的方法!
在后世,很多国家的军警都采用这种简单易用的方法来缩短换弹时间。
这时,沈涛一拍脑袋,他是长江以北的人,身材不高不矮,满脸的疙瘩痘痘是他长相最大的特色,他说道:“次奥,我想起来了,排长说得没错,这招以前就有很多人用,我咋给忘得死死了呢!”
李路笑了笑,说道:“觉得单手换弹夹难以掌握的同志,可以用这种方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绑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让第二个弹夹影响到枪械的射击。”
他扫视了大家一眼,说道:“好了,去文书那里再要点胶带,大家试着绑一下。另外,我提醒你们,增加了一个弹夹子弹就会增加枪械的重量,如果你觉得这样影响了你的射击精度,那就没有必要这样做了。”
“是!”
大家轰然答道,都是第一次看见新排长的身手,一下就被折服了,然后就都纷纷兴奋地动起手来。
对于即将要上战场的战士来说,尤其是新兵,任何一个有益的战术动作都能够增大自己存活的几率。由不得大家不如饥似渴。
围观的战士散去,刘小光他们的座位恢复了平静。李路重新坐下来,扫了一眼三个班长,都从他们眼中看到了两个淡淡的“服气”,顿时心里一阵欣慰。
“排长,”刘小光低声说道,“你是怎么练的,居然只有1。75秒!”
梁伟军表情一贯的严肃,据李路了解,他是典型的南方人,有着一副拳击手一般的身材,说话略带一点口音,他说道:“这个成绩超过了军区第一名。”
“熟能生巧罢了。”李路摆摆手,问道,“军区第一名是谁?”
沈涛忍着笑意,把手一指刘小光,刘小光尴尬地低下头挠脑袋。
“哈哈!”
大家都纷纷开怀大笑起来,笑声之间,李路和三个班长的关系又拉近了不少。
三个班长中,刘小光表面上吊儿郎当的样子,却是一个头脑灵活身手敏捷的狙击手苗子。五班长沈涛生性直率,颇有北方人豪爽味道。六班长是其中最为严肃谨慎的一个,没有把握的话不说,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轻易做。倒是和他拳击手一般的身材相得益彰。
先是发中华烟,然后是露一手绝活,李路这软硬兼施使得娴熟,很快就获得了排里兄弟的好感,初步建立了威望。
尤其是三个班长,现在才算是真正把他当成自己的排长来看待。班长是军中之母,重要性谁都无法忽视。老资格的班长可以无视排长,威信高的班长的地位在连长之上,这种例子都非常常见的。
要顺利实施下一步的试点计划,李路就必须争取到三个班长的支持,否则他寸步难行。
目前来看,可以说是很成功的。部队,永远是强者为尊。
第022章第二排突击队?
少顷,李路示意大家靠近点坐,然后从口袋里拿出小本子和笔,说道:“刚刚我和大队长讨论了关于战斗编组的问题,大队长决定让我们二排先做一个试点。刘小光,沈涛,梁伟军,你们是参加过一次轮战的老兵,战斗经验丰富。我们讨论一下,我们排的战斗编组应该怎样安排?”
三个班长你看我我看你,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解。战斗编组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怎么突然就要改变了?但是排长说得严肃,显然这是一项重要任务。谁都明白试点的意思,那就是要给整个大队做示范的!
不过,他们一时半会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刘小光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三个班长中的代表人物,此时,他只能说道:“排长,我们的战斗编组没有问题啊,一贯这样,大队长不满意?”
李路摇摇头,说道:“你觉得我们的战斗编组和普通步兵连队的有什么区别?”
三人摇头,说道:“没有区别。”
“问题就出在这里。”李路简单扼要地说道。
“我们是什么部队?侦察部队!部队性质不一样,执行的任务不一样,采取和普通部队一样的战斗编组你们说合适吗?当然,不是说部队性质不一样就一定要改变战斗编组,而是我们的战斗编组要尽可能地有利于我们执行的任务。”
李路说的如此直接清楚,即使是脑子转得最慢的沈涛,也明白了。
看了一眼窗外,夜幕正在徐徐降临,天明之后列车就会到达山城,然后会在又一个天黑到来的时候,抵达南疆。
时间不多,李路不打算现在给三位班长上理论课,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把战斗编组定下来,彼此熟悉之后,到达驻地就能马上展开相应的训练。
出击任务说不上什么时候下达!
李路把本子打开,关于二排怎样编组,都在他的脑袋里,他刷刷地边写边说,“你们听说过突击队吗,我所说的突击队可不是解放战争的时候,**组织的那些军官敢死队,就知道一股脑儿往前冲。”
笑了笑,他手不停,继续说道,“突击队可以视为进攻行动中的先锋……”说到这里,李路不经意地抬眼一看,三人都露出迷茫的神色,顿时意识到,自己面前的可不是后世那些高学历的军官士官,在特种作战还没在华夏形成一门学科的现在,这样说无疑是令这些普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老兵们一头雾水的。
他咳嗽了一下掩饰尴尬,说道:“奇袭白虎团知道吧?夜袭阳明堡知道吧?”
三人连连点头,对国防军以前的经典战例,他们自然是耳熟能详的。
刘小光说道:“排长,你是说,突击队就是干这些的?”
李路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这两次经典作战,都可以视为成功的突击行动。但是,突击队不仅仅是干这些的。我先给你们说说斩首作战……”
沈涛此时插话道:“这个我知道,千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李路笑着点点头,“是这个意思,但是,可没这么简单。”
他放下笔,假设起来,“比方说,敌人的指挥部距离火线一百公里,突击队潜伏敌后,摧毁这个指挥部,然后全身而退。这就是成功的斩首作战。而且,往往执行任务的突击队,人数不超过十个人,甚至只是一个四人的战斗小组!”
大家都呆住了,四个人就能摧毁敌人的指挥部,怎么听上去有点像天方夜谭?
“这并非没有可能!”李路伸出食指摇了摇,“事实上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敌指挥部被摧毁之后,还不知道有这样一支突击队出现过!”
李路打住话头,没有再往下说,他现在说的实际上是高科技技术条件下的特种作战了,依靠强大的远程火力支持,寥寥几人的突击队可以完成常规作战中一个师乃至一个集团军才能完成的任务。
这就是所谓的超限战。
“不说军师级的指挥部,就说团级指挥所,如果我们要深入纵深摧毁它,你们觉得按照我们现在的编组,有可能达到吗?”李路自问自答。
“几率很小,因为我们的编制方式跟普通的步兵部队一样,没有出彩。但是我们的单兵素质比普通步兵要强上很多,这是我们为什么叫做侦察部队。这就好比,我们有很好的底子,但是用的是一个浪费了好底子的结构。”
李路一语定乾坤,“所以,改变现有的战斗编组,势在必行!”
三个班长只觉得这个年轻的排长在自己的脑袋里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景色,尽管现在还显得有些朦胧。他们毕竟参加过一次轮战,也执行过潜伏敌后的任务。
结合实际一思考,至少明白一点——排长说得有道理!
李路把本子往前一推,说道:“这就是我拟定的新编组,你们看看。”
三个脑袋凑到一起去看小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和示意图。
“突击手,狙击手,观察手,爆破手,火力支援手……编成突击组、狙击组、爆破组和火力组……每支突击队编制分为七人组和九人组……突击手3人,狙击手1人,观察手1人,爆破手1人,火力支援手1人……九人组则是爆破手和火力支援手各增加一名……”
刘小光轻声念了出来,好半晌看完,他问道:“排长,这火力支援手是啥?”
李路解释道:“就是机枪手,但是要求要高上很多。”
“这狙击手呢……”
沈涛白了刘小光一眼,说道:“你小子真孤陋寡闻,狙击手就是神枪手呗,就是你小子了,第一狙击手。”
李路缓缓摇摇头,点了一根烟,把烟盒推给他们,仨班长跟李排长的关系突飞猛进,再没有以前那般扭捏,很自然地拿起来叼上烟,颇有些贪婪地抽起来。军供的中华烟啊,人生哪的几回抽?
之所以这么快就被李路收服,军供中华这种身份的象征物何尝没有一定的功劳?
“狙击手和神枪手不一样,非常的不一样。”李路说道,“神枪手可以叫做精确射手,它跟狙击手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的作战方式。狙击手往往的单独作战的,而精确射手,呃,也就是神枪手,是随同步兵作战,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使用精确射击步枪作为班组的火力延伸。”
仨人听得入迷,不由在想,这个年纪轻轻的排长懂的东西可真多啊,他脑袋是怎么长的啊!
“想不到还有这么多学问。”梁伟军少见地发出一声感慨,问道,“排长,你是不是还在上学?”
不止梁伟军,刘小光和沈涛也怀疑李路根本就是军校的学生,这次是实习来了。
李路摇摇头,忽悠道:“在苏联上过一年学,觉得没意思就回来了。咱们言归正传,我们先按照这个方式编组一支七人突击队,先搞起来,你们都说说人选。”
一听排长在苏联老大哥那喝过洋墨水,仨人登时就有些肃然起敬了,排长一说要确定人选,先弄一支突击队出来,他们就开始沉思起来,班里的战士一个个地在脑海里过滤来过滤去。
“第一支突击我亲自担任指挥员,突击队搞好了,发挥的作用绝对不是一个侦察排能够比拟的,所以,人选一定要好好考虑。”李路引导着说道,“每个岗位的要求你们应该都清楚,我着重说说狙击手。狙击手不但要求有精准的枪法,还要具备多种武器的使用能力,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指挥能力。因为在队长失去指挥能力之后,狙击手是顺位第一的继承者。”
“所以……”
李路停顿下来。
仨人相互对视一眼,沈涛说道:“照这样看,只有小光符合条件。”
李路点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第一支突击队拿出来,就必须是集中了全排的精英,找机会好好地打响第一枪,这样他下一步的计划才有实施的前提条件。不过他不能直接就点出刘小光的名字,因为顾虑到其他两位班长会有其他想法。
沈涛点了出来,自然是符合李路的意思。
“七班长,班长变小兵,不委屈吧?”李路笑着问道。
刘小光连连摆手,说道:“不会不会,排长你放心吧,让我当这个狙击手那是看得起我,哪来的委屈。再说了,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其实刘小光心里再清楚不过,人家排长都把自个给降职当了队长,你班长还有啥委屈?
李路笑着指点着他,“狙击手可一般都是沉默寡言的,像你这样嘴里没个把门的,只怕会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大家都哈哈笑起来。
接下来,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很快就敲定了其他几个战斗岗位的人选,二排突击队就这样诞生了。
李路还特别强调,他会把重心放在突击队上,排里的其他工作就需要沈涛和梁伟军两位班长多用心。这么一说,两位班长自然是高兴加激动了。
排长这是信得过咱啊!
小小地放权,李路又赢得了三位班长的几分心。
于此,李路的第一步计划就在疾驰的列车上完成了。
能否改变历史上第17侦察大队轮战过程中犯下的错误,就看自己怎样把握好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了,李路心里想着,一股豪气冲天起。
注:在这里做一个补充说明,所谓第17侦察大队是虚构的,真实历史上没有出现这支部队。据我所知,历史上最后一支参加老山轮战的编号是第15侦察大队。架空小说大家都懂,就不用深究了,看得爽就行。如果有要探究历史的朋友,可以找一些严谨的书籍来看。
有兴趣讨论这一方面的朋友们,可以在群里在聊聊,不过步枪忙着写稿子很少有自由的时间……内牛满面。
第023章遭袭
3月25日,凌晨零时过去十二分钟,一队用篷布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军卡低沉地轰鸣着驶出南疆市火车站。
车队在已经安静下来的市区中穿行,偶尔遇到徒步巡逻的武警内卫部队的战士,他们自发地停下脚步向车队行军礼。车队一声不吭地在武警战士们身边驶过,一路向南。
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的车队,坐在里面的都是在前线为祖国人民流血牺牲的英雄。武警内卫部队的战士不能上战场,他们只能用军人的方式向这些兄弟致以最高的敬意。
车队一路疾驰不停,坐在第二辆军卡副驾驶座上面的李路,闭目养神起来。
随着战场越来越接近,道路开始颠簸起来,路面上不时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弹坑。很快,李路就没有办法假寐了,索性抖擞精神,借着微亮的天色,观察着四周的环境。
此时,车队已经进了山,道路弯弯曲曲,贴着山脚向里面延伸。左右两侧都是些海拔两三百米高的小山,偶尔会出现四五百米的山头,在夜色背景下显得非常的突兀。
望着两侧山林中队的黑暗,蓦然间,李路没来由的一阵心悸,那是一种人类面对未知危险的先天性恐惧,也可以视为人类对即将出现的危险的一种直觉。
不大对劲儿!
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李路的眉头已经开始皱起来。根据李路之前研究军事地图的时候,加上现在地形地貌来进行判断,这里距离边境线至少有一个小时的路程,越军不大可能渗透到这里来打伏击。
不这样想还好,一这样想,李路心里那种心悸都越来越严重。他脑中突然闪过后世南疆战事中的一次野战医院遭袭事件,顿时脑袋一下像被扔了一颗炸弹一样。
几乎与此同时,他依稀看到车队右侧的山腰树丛中闪过一道微弱的光亮。
“打信号停车!”
李路突然大喊一声,驾驶员条件反射般地连晃了几下大灯,然后一个急刹把车靠着山脚一侧刹住了车。坐在车厢里的二排的二十几名战士被惯性带得直往里面堆,这一下睡觉的也都醒了。
第一辆车是一排,驾驶员看到后车的传来信号,反应的动作没有丝毫的停滞,第一时间把车辆刹住了。
坐在第一辆车副驾驶座上的陆勇紧忙问道:“怎么回事?”
驾驶员头也没回答道:“后车发来紧急避险信号!”
李路后面的车一看到前车打出了紧急避险的信号,采取了同样的动作。几乎就在几秒之中,车队产生了连锁反应,十几辆军卡快速地贴着山脚急停下来。
整个过程说来话长,其实也就十来秒钟。
此次的担负输送第17侦察大队任务的是南疆军区的运输团,长期执行战场运输任务,无论是经验还是避险动作都是极其出色的。这一点从李路发出命令,驾驶员条件反射般的就做出了反应可以看出来。
直到车停稳了,驾驶员才反应过来,正打算喝斥几句边上那个乱下命令的排长。却看见他一脚踢开了车门,提着八一杠就跳下去,大声吼道:“下车!准备战斗!”
这一声喊得震天响,声音在寂静的黎明几乎传遍了整个车队。第17侦察大队虽然新兵居多,但是在老兵的带领下,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带着武器下车!
即使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时候,头车的陆勇也跳下了车,正准备高声询问情况。突然,车队右侧的山腰,黑暗之中冒出一道刺眼的火光,那火光很快变成火龙,奔向头车!
“敌袭!”
“是40毫米火箭筒!”
在听到一个声音在高喊敌袭的时候,陆勇瞳孔急缩,判断出了那条火龙是什么东西,想都没想一个纵身往前扑,紧紧地趴到在地上!
“轰!”
头车被击中,很快就燃起了大火。
这一下,大家都知道发生什么事了——车队遭遇袭击!
“找掩护!集中火力射击!”李路扯着嗓子冲他的二排喊道。
二排的动作是最快的,现在已经在三个班长的带领下,趴到公路边的土沟里面去,当下集中了火力朝刚才那个火力点进行概略射击。
接着,第17侦察大队全部反应了过来,各连都离开了汽车,第一时间找到了掩体,然后朝右侧的山腰上射击。
奇怪的是,对面的敌人在发射了一发40毫米火箭弹之后,只是零星地开了机枪,就再无动静。
李路第一个在枪声大作和杂乱的火光中敏锐地发现了这点。
袭击者人数不多,肯定只是渗透进来的越军特工小组!
“二排!跟我上!”
李路当机立断,大喊一声,提起八一杠一个虎跃起身,灵猴一样一头扎进山腰的树林中。
枪声和火药味让每个人的肾上腺素急促分泌,二排的战士们看到年轻的排长一马当先冲了出去,当下没有任何迟疑就端起步枪,在班长的带领下拉开了战斗队形冲上去。
一个人影在山脊处一闪而过,李路身形急速停下,手里的八一杠已经稳稳地据起,凝神一秒钟,他朝黑暗中打出了一个点射。黑暗之中,一声惨叫响了起来。
射击产生的火光引来了敌人的报复射击,敌人居高临下射击,一阵密集的子弹把李路压制在一块小石头后面。
这个时候,一阵更猛烈的射击把敌人压制了回去。李路扭头一看,只见刘小光带着七班的几个战士已经到了自己一侧的位置,正在对上面猛烈开火。
李路趁机一个侧滚,进了一堆杂草堆里。他快速地抬起脑袋,炯炯闪动的双速观察了一下态势。
从火光中判断,敌人已经转移到山脊处,他们选择了阻击,那里肯定是他们预设的阻击阵地,有着很好的掩护。
但是李路很清楚,他们很快就会放弃那里。
平心而论,越军特工的战斗素养很出色,跟美帝打完了跟华夏打,连年不休的战争让他们的战斗经验非常的丰富。他们绝不会跟优势的敌人硬碰硬的。
李路有些着急地扫了一眼身后,发现五班和六班居然停了下来,在跟敌人对射呢!
这个时候应该快速迂回对当面之敌形成包围,而不是停下来对射!
李路心里着急,眼看对面的火光稀薄了一些,他就知道敌人已经开始掩护撤离了,当下他不再犹豫,大喊道:“刘小光!压上去!”
他人却脱兔一般朝另一个方向朝山脊线奔跑过去。
此时,刘小光看见排长一个人很快就越过了山脊,果断地让副班长带着其他人继续进攻,自己带了两名战士沿着李路的路线冲了上去。
李路之所以选择了另一个方向越过山脊,是因为他根据敌人的动作做出判断,他们肯定会遁入反斜面的树林中,而不是沿着山脊线撤离。
原因很简单——公路上有几百号人正在对山脊线射击!
所以李路抄了近路,多亏他后世的丰富特种作战经历,否则他不能在稍瞬即逝的瞬间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果然,当李路到达反斜面,就着地势趴在一块凹地里面的时候,便看见四个人影从山脊上且战且退。
这个时候,李路的位置就是在他们的侧翼。而且距离不到八十米!
瞄准、击发,李路果断地朝第一个出现在反斜面的人影射击。八十米的距离对于精度优良的八一杠来说,完全不是问题。李路后世是全地形作战人员,精通各种枪械,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