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89红色攻略(步枪)-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老总眯着眼睛看了李路一眼,说道:“对于远东独立这个事情,最高统帅部的意见是一致的,你也列席了会议,这也是为什么让你指挥一个陆空战斗群在这待命的原因。”
他话锋一转,“不过,凡事都不能太过火。当前乃至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和莫斯科的关系不宜搞僵。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魏老总没有盘根问底,而李路自然也不会天真地以为老总会相信他的鬼话。有些事情,心里知道和嘴巴里说出来,是两码事。
李路认真地点头,“我明白。”
低头想了想,李路皱着眉头说道,“老总,有些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魏老总轻轻挥了挥手,“有什么话你就说。”
……
第422章对话老总
“咱们和毛子的关系,现在的,以后的,我有不同的看法。”
李路先说了这么一句,看到魏老总的脸色没什么变化,这才继续往下说。
“珍宝岛事件之后,我们应当不能对毛子抱有希望。纵观更远的历史,侵占我国土面积最多的,是他。把外**立出去的,也是他。老总,你当我发牢骚也好,有些话我不得不说。”
“外蒙看似一片荒芜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甚至有一种说法说,外**立,在我们和毛子之间形成了一个足够的缓冲地带,可以减少矛盾和争执。我觉得非常的可笑。看看现在的俄罗斯,远东独立,饶是他们刚刚从一场剧变中走过来,国内乱成一窝粥,克里姆林宫丝毫没有犹豫就展开了军事行动。领土,从来都必须是寸土不让的。这关乎到一个民族的尊严问题。”
“再者,我掌握的情报表明,外蒙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对于人口众多资源贫匮的我们来说,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等等。”魏老总打断他的话,“我国资源丰富,何来贫匮一说?”
李路苦笑一下,“老总,当每天消耗亿桶石油的时代到来,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家的东西越来越不够用。今年,国家已经宣布禁止石油出口,同时加大了原油的进口量。”
这些,魏老总是知道的。到了他这个位置,身份已经不可能局限于军队。国家层面的事情,他都要关注,都要发表意见,都要参与决策会议。
但是,李路接下来说的这段话,则让魏老总大为惊讶:“在改革开发和坚持政治立场不动摇的情况下,咱们的经济总量有望在90年代末赶上德国、日本,仅次于美帝,成为世界经济体的老二。关于这一点,国内的相关统计分析部门也有预估。与此成正比的,是所需要的资源也是成倍增长。以美帝为例,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他们的一半的话,那么我们每年所需的石油资源那就是以亿吨往上计算……而这还没有算入相应的其他能源、有色金属、钢铁等消耗……而外蒙早在前苏联时期就被毛子的勘探队测算过,具有世界一流储量水平的铜、金、铝、煤、钛等金属矿产,还有数量可观的钇、钼等稀土资源和油气田资源!”
魏老总是真的惊讶了,瞪着眼睛看李路,同时也有些许的怀疑之色。
“你的意思……顶多8年,我们就能成为世界老二了?小子,你不像是喜欢吹牛的人嘛!”
李路就一阵无语,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即便现在因为他的横空出世,以南港经济腾飞为标志,华夏的经济发展比历史上提前了十年。饶是如此,除了他李路,谁也不敢乐观地说华夏能够在这个十年里,超越德国、小日本,成为经济总量老二。
什么相关统计分析部门有预估,这厮随口说当依据罢了。
想了想,李路说道:“老总,咱们有10亿人。不好的地方是任何东西除以这个基数,都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如果是乘法,甚至加法,那么这也是很恐怖的力量。老总,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中华民族创造财富的能力……”
说到这,他话锋就转回了外蒙,“只不过外蒙呢,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大部分属于苦寒之地。但是即便这样,也是很难得的资源宝库。以后可以争取到的资源会越来越少,咱们要未雨绸缪。起码比起咱们的青海、卫藏、西疆,那里的自然条件是要好上太多的。”
李路说完,魏老总摆了摆手,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就事论事,不要把外蒙扯进来。”
李路却是说道,“老总,说到我们和毛子之间的恩怨,包括现在正在进行的远东独立战争,都不得不考虑外蒙这个因素。”
军队大佬之中,魏老总可谓是和李路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从负责组建101大队开始,李路的档案关系人员编制就一直在总长办公室,那个特别参谋就从来没有去掉过。
从这方面说,两人是直接上下级关系,谁也不知道这个特别参谋到底是什么样的职务。
所以,魏老总对这厮,是很了解的。他决定要说的话,就算是魏老总,恐怕也拦不住他。难道魏老总就不知道他要说的是哪些方面的话吗,这显然很扯淡。不过魏老总也不会让他闭嘴,起码,在这种算是私底下的场合,他说出来,总比在上层的会议里说出来好一些。
显然,李路打得也是这个主意。即便他战功赫赫在军中的地位显赫,因为职务和年龄的关系,他也显得人微言轻。如果同样的话从魏老总嘴里说出来,那分量显然是来得重要得多的。
竭力促使上层在远东独立这件事情上拿出了符合自己计划的决策,只是第一步。一劳永逸解决掉来自北方的威胁,最根本的目的是让远东顺利地独立出去。在这种情况下,李路还要做的,首先就是打碎上层部分大佬对“老大哥”的幻想。
正如他所说,华夏与毛子的关系,现在的,未来的,都将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看见魏老总不再阻止他往下说,李路整理了一下措辞,缓缓说道:“老总,自从红色计划开始实施,事实上我们就已经和毛子走到了老死不相往来乃至对立的这一步。”
“红色计划的主体部分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迄今为止,咱们从老毛子那弄到了什么东西,老总也知道。不管是通过正常商业手段获得的,还是通过特殊手段获得的。一旦毛子理顺了国内的关系,有精力回头去审视了,所有的事情都会明明白白地摆在他们总统办公桌上面的。显然,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毛子恨我们甚于恨美帝。”
“而我们在远东独立这件事情上的应对策略,也是完完全全的站在莫斯科的对立面的。届时,还会有一个明确的表态。那么,毛子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把分裂他们国家的罪名扣在我们头上。届时,每一个毛子公民都会把我们视为死敌。他们会一门心思地想着复仇。”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李路轻轻呼出一口气,“红色计划的最后一部分将会在叶利钦实施休克疗法后进行。如果这最后的阶段取得预期的收获,老总,坦白说,我们才是前苏联的主要遗产继承者。”
魏老总的眉头连着跳动了几下,对于有资格知晓红色计划全部内容的他来说,听到李路这般下结论,也是心里暗暗震惊。很明显的一件事是,在实施之前,除了李路,谁也看不出红色计划那恐怖的威力。
蓦然间,魏老总不由想到了俄联邦国库的那250吨黄金储备,他拧着眉头,目光如炬地盯着李路,“毛子的250吨黄金失踪,跟你也有点关系吧?”
李路心里微微一颤,表面上也却愕然之色,苦笑着说,“老总,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推断呢?那些黄金可是存放在他们的国库里,而且还是250吨,我哪有这样的能力让它们失踪。”
摇着头,李路说:“毛子内部贪腐情况严重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而且,如果不是内部高层人员参合其中,谁也做不到让这么多黄金失踪,而且直到今天才背外界所知。我是很相信这些黄金被高官瓜分了的。本来,那些就属于前苏联中央银行的。”
魏老总对李路的解释不可置否,轻轻哼了一声,“莫斯科市长被劫持,他的家产遭到了曝光,这件事你了解多少?”
李路刚要说话,就被魏老总抬起的手阻止,魏老总磕了磕烟灰,“你别给我打马虎眼,我知道你在外面搞了一个什么军刀团,用的就是当时从101出去的一批人。”
挺了挺胸脯,李路端坐静听。他显然不会幼稚到军刀团的事情能够瞒得过老总,这位爷可是手握一个国家武装力量的大佬,各种情报部门,太多消息来源了。更何况,李路没有在情报部担任任何职务,却能指挥八局的行动。没有老总的默许,他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即便他背景复杂。
“总而言之一句话。”魏老总竖起一根手指,“不能给国家带来危害,不能有损国家声誉,做到这两点,我不管你在外面怎么搞。出了问题,你负责。”
李路悬起的一颗心放了下来,直到今天,军刀团的身份才得到内部承认。老总的表态,实际上就是最高统帅部的表态。没有表示反对,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这一点,从魏老总明知莫斯科市长被劫持等一连串事件是李路一手策划,但是却点到为止,完全可以看得出来。
“老总,我明白。”
李路重重地点头,随即想了想,说道,“关于对毛子的关系,老总,我还有几句话不吐不快。”
魏老总颇为无奈地摇摇头,“你小子是一点也不让我闲着。说吧,让我听听你的高见。”
李路嘿嘿地笑了笑,随即收起笑脸,说道:“根据我们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国防领域,都会远远地把羸弱的毛子甩到后面。而随着远东独立,车臣闹事等一连串事情的发生,势必会让毛子这只瘦死的骆驼更加的虚弱。如果不出现奇迹,毛子会彻底沦为地区性大国。也就是说,它会逐渐失去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咱们呢,随着发展,将会在国家社会上拥有越老越重的话语权。我们发出的声音将会让西方国家集体不得不摆上政府首脑会议谨慎而认真地讨论应对。那么,再奉行以前对待毛子的策略,就显得不合适了。我觉得,在外交上,现在就可以慢慢地把毛子和印度、巴西这些地区性大国归成一类。首先在外交上,把区别明显化。”
魏老总叹了口气苦笑连连,“你还真是想得太多太宽啊,外交的事情你都考虑上了。我告诉你,好好地把分内的工作给我做好了。既然你来指挥这个陆空战斗群,那么你就给我打一场漂亮仗!”
李路的眉头猛跳,不由问道:“老总,是不是决定武力干涉远东独立了?”
“不干涉他国内政,这是我们的外交原则!”
魏老总语气有些严厉地说道,让李路不由挺了挺腰板,随即,魏老总缓和了口气,慢慢说道:“但是,按照既定的原则,如果有武装人员越过边境线,就是你们上的时候了。你要牢牢记住,把你放在这里,是为了保护边境地区的安全,防止远东的战火蔓延过来。明白吗?”
李路斩钉截铁地答道:“是!完全明白!”
魏老总看了看快燃尽的香烟,又续上一根,沉声说道:“俄军推进的速度很快,莫斯科的意志比预计的更加坚决。最高统帅部开了会,决定给你们陆空战斗群加强一个炮兵团。第一个全新装备的重炮团,你可要好好地利用起来。”
陆空战斗群担负的任务的敏感性重要性,使得他们的增配减配等具体事务,都要上最高统帅部常委会议讨论研究。魏老总口中的全新装备炮兵团,说的正是首都军区的第一个数字化炮兵团。
陆空战斗群的地面炮兵力量,本来就只有第70旅炮兵团,与其他力量比起来,是显得弱了些的。上面迟迟不批复李路的请求,李路就做好准备用攻击直升机和战斗机来弥补支援火力的不足。
没成想,此番老总下来,却是带来了这么一个好消息。
此时此刻,李路并不知道,在不久之后发生的冲突当中,这个半路加入陆空战斗群的炮兵团,会起到那么重要的作用。而当空地火力协同出现问题的时候,地面炮兵部队的重要将会更加的凸显出来。
李路猛地站起来,朝魏老总敬礼:“谢老总!”
第423章形势报告会
当俄军的先锋部队和远东联军的第二道防线外围警戒阵地发生接触之后,李路在考虑,是不是提前让正在进行针对性演练的部队提前进入待命状况。
还没等他拿出决定,一道从总部过来的电文,就让他不得不坐上第501直升机中队的黑鹰直升机,火速前往东北某空军机场。那里有一架军用运输机在等候着,把他送回了帝都。
老总亲自口述的命令中显示,上面的大佬们想要听听李路对当前局势的分析,以及对华夏现在以及未来周边关系的看法。
李路当下就明白了,一定是和魏老总的对话产生了作用。他的话得到了上层的重视,而且还在内部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所以才有这次让他紧急返京,给大佬们做一次形势报告。
这次形势报告是必要的,是紧急的,尤其在俄军进攻顺利的当口,上层更需要更多的分析依据以便做出决策。
虽然,组建陆空战斗群摆在漠河边境一带,以及命令西北、东北、首都三大军区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同时在西北一带举行多次多兵种演习演练,就是在表明华夏在远东独立这件事情上面的态度。
但是,这怎么看都是很隐晦的表态。华夏军方在解释这些军事行动部队调动的时候,就使用了“正常的、例行的军事活动”。这就说明,上层依然是没有打算和莫斯科撕破脸皮的。
也就是说,在远东独立这件事情上,虽然经过了一次最高统帅部核心会议的讨论有了基本决策,但是,远远还没有到位。
在俄军推进速度加快的当口,假若,远东联军抵挡不住俄军的攻势,连连败退,那么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远东独立政府被剿灭,莫斯科重新控制远东地区。第二,远东联军演变成游击队,与俄军进入长期的军事斗争之中,远东地区变成巴勒斯坦地区那般的火药桶。
显而易见,每一位上层大佬都不希望看到远东出现这两种情况。一个稳定的、包容的远东,是华夏所希望看到的。所谓包容,含义就丰富得不得了了。李路希望把“包容”换成“受控制”,来得更加贴切一些。
可以说,现在的华夏上层,部分人完全赞同李路的看法。这部分人,大多是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人,他们有着足够的魄力,敢于火中取栗。另一部分人,则大多是解放战争后出来的人,老毛子曾经的力量和辉煌,让他们心存阴影,认为和大毛全面决裂是下策。
在俄军快速推进到了远东联军第二道防线的当口,上层必要要拿出一个明确的决策,统一所有大佬们的意见。
说起来,华夏之所以能够在历次严重危机中闯出来,跟我党高层意见在关键时刻能够高度统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让李路紧急返京,显然是以魏老总为代表的一派赞同他的看法的大佬们的意见。从苏联8…19事件起,甚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东欧剧变后期,李路就一直是参与老毛子事情最多的负责人。
而庞大的红色计划负责人也是他,现在的、担负着必要时刻要越境干涉远东事务的陆空战斗群总指挥官也是他。
在远东事务上,乃至于毛子的关系上面,再没有比他更有发言权的人了,也再没有比他更了解毛子现在状况的人了。
李路隐约有着激动,他由衷地佩服魏老总把自己紧急召回京这一手。如果他知道,把他召回京做报告,实际上是由他家老爷子、魏老总、方上将等一批大佬研究之后,得到了南老的首肯,才做出的决定,恐怕他会觉得荣幸的同时,也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他之所以佩服,是因为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做相关的形势报告,是最适合的。远东战事正酣的时候,谁也看不出哪一方会取得胜利,毕竟远东联军实际上就是原前苏联的远东军区,力量不可小觑。
但是,在车臣宣布独立彻底脱离俄联邦,随后莫斯科因为高官贪腐发生**示威,国库储备黄金失踪等等一连串事件之后,慢慢的,一些颇具眼光的人就会发现,远东独立这种之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当前的环境下,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在这个时候向上层做报告,定然是事半功倍。
坐在大红旗上,李路闭上眼睛缓缓地整理着脑子里的想法和措辞,同时把外蒙的事情重新捋了一遍。实际上,他心里很清楚。说服持不同意见的大佬没有难度,难度在于,如果他们提出,假若站在莫斯科的对立面,如何去应对当前的局面。
也就是说,如何助力远东成功地独立。
显然,大规模投入武装力量是绝对不行的,那是要打世界大战的节奏。上层要的,定然是在仅凭一个陆空战斗群的情况下,这样一个规模的武装力量,暗中帮助远东联军,首先要做的是挡住俄军并且打退俄军的进攻。
就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去达成这一目标了,李路早早的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也有了相关的准备和充分的信心。
确定所有的计划都没有问题之后,大红旗驶入了中枢海,直接开到了最高统帅部核心会议召开的所在位置。
中枢警卫局的一个少将亲自引着李路走进去,李路上回见过他,就是那个全程服务会议倒茶续水的少将。他堪称全世界军衔最高的勤务兵了。
还是原来的会议室,还是原来的配置,只不过,此时的时间是下午四点左右。
走过长长的走廊,李路看见了旁边的房间里,几个军官在忙碌着,那里一堆仪器。李路一眼就认出,他们是参政的人,而那些仪器,肯定是大功率的全频道屏蔽器。所谓参政,是总部政治部的简称,属于总部下面的一个二级部,却也是神秘性质堪比情报部的一个部门。
像上层召开这样的军事会议,技术层面的保密工作通常由参政负责,其他部门是要靠边站的。
在会议室门口,那位中枢警卫局的少将亲自搜了李路的身,抽出他的配枪,扬了扬,笑了笑说:“也就是能带枪进入中枢海,我暂时替你保管。”
随后,一个有四十多岁的警卫局四级军士长面无表情地再次对李路进行搜身,少将乖乖地站在一边等着。四级军士长确认李路身上没有携带任何攻击型武器之后,冲少将点了点头,就走开了。
少将这才轻轻叩响了会议室门,随即轻轻推开走进去,“报告!人到了!”
随即,少将侧了一下身子,示意李路进去,然后关上了门。
偌大的会议室里,椭圆形会议桌边坐着上回参与会议的大佬们,都拿眼看着走进来的李路。
李路敬礼报到,标准的军姿站着。
居中位置的最高领袖指了指一处大佬们都能看到的地方,说道:“站到这里来,给我们说说现在的情况。”
李路依言走过去,想都不敢想这里会有自己的位置。
方上将首先说话,他指了指李路背后的大幅地图,问道:“听说你对当前的形势有独到的见解,我们这帮老头子坐在这里,就是来听一听你的高见的嘛!”
李路面无表情,说道:“各位首长,有不到位的地方,恳请谅解。”
他倒也干脆,跟机器人一样,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少将适时地递过来一根指挥棒,李路犹豫了一下,还是接在手里,回头看了一眼那张以外蒙为中心的大幅地图。
“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俄军已经推进到了距离莫戈恰五十公里的地方,他们的前锋部队已经和远东联军部署在莫戈恰的第二道防线部队发生了交火。在尼布楚的一周里,俄军付出了三万多的伤亡,一个集团军失去了战斗力。但是,通过远东铁路和部分空军运输机,他们也在这段时间里向前线集结了两个军,还有至少五个师在铁路的运输途中。根据我们的计算,在双方的主力部队接触之后,俄军的地面部队将会达到二十万人。”
对于双方的力量,大佬们是很清楚的,经过李路这么一介绍,大家对远东联军的前景都持不乐观态度。说一千道一万,毛子再虚弱,他毕竟有一个庞大的基础。还没有完全把各种力量整合起来的远东,真的全面对抗起来,是几乎没有胜算的。
顿了顿,让大佬们消化一下,李路继续说道,“但是,当前的形势总体来说,是有利于远东的。车臣独立势必会牵扯掉莫斯科的精力和力量,而正在上演的莫斯科高官贪腐丑闻,则会进一步加剧其内部环境的恶化。甚至可以认为,假若现任政府应对不妥,发生新一轮政变也不是不可能。所以,总的来说,远东占据了最有利的时机。”
政务院院长黎鹏程抬起手打断李路的话,扶了扶眼镜,问道:“李路同志啊,让你来呢,主要目的是请你说说,咱们和莫斯科之前的关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黎鹏程是不赞成与毛子闹翻的代表大佬,李路这些分析铺垫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他倒是要看看,老李家的这小子能说出什么样的分析来。
很镇定地轻轻扫视了众大佬,李路的目光和自家老爷子的对了一下,缓缓点点头……
第424章未来的世界不属于毛熊
“走到现在,我认为,应该果断地抛弃莫斯科。”
李路先是抛出了这么一句定论式的话语,然后在众大佬眉头猛跳之间,徐徐分析地说道:“当前的情况,在我们安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