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89红色攻略(步枪)-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防军能够战无不胜,关键在于这是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这个本质永远不能也不会改变。
上午的大会结束,下午兵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训练当中,对上午接受的思想教育进行实践的巩固。
也就是在下午,目前暂时具体分管大队后勤工作的副政委郭明找到李路汇报了一个情况。大队成立之前的后勤工作是由闫正天这个参谋长负责的,因为郭明要协助李路进行对外的工作。大队成立了,后勤处长还没到位,就由郭明这个副政委先管着。总是让闫正天这个参谋长管后勤,不但工作量大,也不正常。
郭明汇报的情况是——库存的弹药不多了!
第069章装备处人选
上面是按照普通步兵团一年的训练量,给101大队拨付弹药的。当然都是步机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弹等等轻量级的弹药。101大队是没有火炮那些玩意儿的。
从集训营开始,到现在101大队正式成军,也不过三个月。居然把一年的训练弹药量给打光了!
说到这一点,郭明面上苦笑心里暗暗道:衙内就是衙内,够败家的!
两百多号人把足够上千人的步兵团使用一年的子弹手榴弹啥的打没了,这话往出说谁也不会相信。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郭明特意查看了出库登记表,赫然发现,常常一个班一天的消耗量都是在千发以上。要是专门的射击训练,每个战士一天的子弹消耗量居然达到了恐怖的五百发!
老天,即便是战时状态,单兵的携带基数才是一百五十发!
怪不得现在提起射击训练,很多战士都下意识地哆嗦,拿筷子的手开始抖动。普通部队的战士求之不得的射击训练,101大队的战士们现在是视为最为恐怖的训练。
那么大的量,要求还那么高,肩膀、手受得了,那股火药味也受不了,有些人当场就吐了。更让兵们崩溃的是,频繁的射击训练意味着频繁的擦拭枪支。每一次射击训练结束都得擦拭武器。
你以为那个活轻松?
擦不干净没饭吃,班排长是戴着白色手套检查的!
而郭明自然而然地就想起李大队长给射击训练定下来的一个原则:敞开了打,只许多打,不许少打!一副败家子的豪气!
李大队长呢,坚信好射手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要做到指哪打哪,就必须人枪合一,就好像学开车一样,一开始挂档都很生硬,踩离合踏板也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只有熟悉了才能顺畅了,这就是人车合一。
要做到人枪合一,除了练还是练,毕竟有天赋的人是极少部分的,那些人都被挑去狙击手班了。
战士们的枪法是练出来的,每个战士都掌握了手枪、步枪、轻机枪、重机枪、60毫米口径迫击炮、40火等武器的使用方法,这还不够,每个人都要达到;大队长亲自制定的标准。
照这么用下去,一年的训练用弹药量还真的不够!
李路早有预料,所以郭明汇报之后,他微微一笑,先给他倒上杯水,然后说道:“老郭,我正想找你商量商量军械这方面的事情呢,你就过来了。”
101大队的政委还是由李路兼着,但是谁都知道,这个兼职很快就会去掉的,也肯定是由郭明来接任的。现在郭明本来就是顶着副政委的帽子干政委的活。
所以,101大队的两位主官,实际上是李路和郭明,一般事情他俩商量着就解决了。只不过101大队这种情况,李大队长是一言九鼎的。
“难道大队长向上级申请拨付弹药了?”郭明有些惊讶地说道。
李路点点头,又摇摇头,讲道:“不单申请拨付弹药,还申请了一批新武器。”他点上一根烟,“明天我带人去一趟白城子,把东西押回来。”
郭明喜上眉梢,不禁竖起大拇指,“新型武器?大队长,这个要得!”
“上次常委会议咱们通过了把装备部门从后勤里拆分出来,成立独立的装备处,已经获得上级批准了。”李路抽了几口烟,“关于装备处处长,你有什么好人选?”
其实李路也就是循例地问问郭明,没指望他能有什么好推荐,毕竟他没在后勤干过。
“我还真有个人要推荐。”
谁知,郭明低头想了会,郑重其事地介绍了一个人,“z003号仓库里,有个军械科长,叫全德昌,今年也四十出头了,干了十几年科长一直没动窝。级别是正营,军衔却上到了中校。”
z003号仓库是隶属总部的综合性战备仓库,看编号就知道,它的规模是如何的庞大。它的级别是正师级。
李路讲道:“不过是一个升迁无望的老军械罢了,在正营职上待了十几年,按照他的年龄,差不多也该专业了。”
郭明点点头,说道:“没错。一连指导员范远良在z003号仓库工作过一段时间,昨天向我汇报工作提起了全德昌这个人。此人在军械管理方面才能突出,可以说是z003号仓库的第一人。可惜人有些古板,好几次调整都没落到他头上。这不年底该专业了,范远良感叹部队要流失掉一个人才,所以在我这提了几句。”
范远良是郭明从外面调进来的人,副连职干部,当了一连指导员,级别也小上半级成了正连职。他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和郭明闲聊,显然关系不一般。按照郭明的描述,全德昌就是那种性格耿直不懂世故圆滑的干部,没有升迁的机会那就正常了。
也许范远良真的为全德昌的能力惋惜,也有可能范远良和全德昌之间有私人关系。不过这些李路不打算去深究——只要能把活干好,管你是谁!
李路缓缓点了点头,“能够得到你这么重视,想必是个人才。这样吧,你马上启动审查考核程度,如果他能通过,那么装备处处长是他的了。”
没想,郭明此时却有些犹豫了,说道:“大队长,这个全德昌的能力应该是足够的,只是他的年龄……”
郭明的顾虑也有道理,101大队几乎是青壮派军官。大队四大领导中,郭明年纪最大,也就三十**岁,年轻如斯的李大队长就不必说了。副大队长陆勇也是一个三十三四岁的副团级中校青年军官。底下那些军官就不用说了,全部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从这些就能看出,李大队长在建设101大队的过程中,加入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要点。
李路也考虑到这一点,但是干部队伍年轻化不代表就不要老成稳重经验丰富的干部了,只要有拿得出手的绝活,年龄就不是问题。
“全德昌要真是个人才,他的年龄就不是障碍,起码在101是不存在问题的。”李路缓缓讲道,“中校正营的情况不多见,不过也说明不了什么。你可以告诉全德昌,只要他干得好,一年之内我让他上副团。”
这个话,也就李路敢说,敢当着副政委的面说。谁不知道李大队长有这个能耐。
国防军中,一个人的军衔上升明显快于职务,通常说明这个人混得不如意,纯粹是靠资历在撑着。因为军衔的晋升,在和平年代,一般是看服役年限的,时间一到,就给你晋衔。相对而言,职务才是关键的玩意儿。
就好比地方上,正厅级巡视员和财政厅厅长,行政级别是一样的,但是职务不一样,后者手里抓着的是省级行政单位的财权。巡视员就是闲职一个。
如果一个人的职务上升明显快于军衔,那就只会说明一个事情,那就是这个人要么有极强的工作能力,要么有极强的背景。比如上尉营长啊,中校团长啊这些,就是年轻有为的青年军官代表。
像李路这种综合了两大因素的怪胎,也就是他,才能以上尉的军衔担任正团级大队的大队长还兼着政委一职,行政级别去到了副团待遇。其中自然也有“特殊环境下特殊情况”的因素。
“装备处长暂时就先这么定了,全德昌要是不行,咱们再商量。”李路讲道,“装备处下面的军械股比较重要,老郭,你觉得咱们大队谁适合当这个股长?”
郭明想了好一会儿,无奈地说道:“要我看谁也不适合,军械股长虽然说只是正连职,但是也是个小小的一把手。咱们大队里,能用的人都安排了,其他的,要么是些学生官,要么就是些没有经验的机关小干部。”
李路点点头,这是101大队的现状,不过显然,他心里有一个人选,便说道:“你觉得秦国华怎么样?”
“秦国华?”郭明脑子里马上浮出了一个彪形大汉,“他的各方面素质都挺不错的,是块好钢。不过,他刚从陆院过来不到半年,马上就走上一把手的位置,怕是力有不逮啊。”
摆摆手,李路说道:“秦国华级别上没有大问题,中尉副连职,干一段时间再调整成正连,也符合常规。关键是这个人精通十八般武器,呵呵,大队的轻重武器熟络程度,恐怕他是第一人。在陆院的时候,这小子还接触过大量的陆军装备,这一点很适合。而且他又是管理专业的,管理协调方面的能力也摆在那。”
“老郭,我明白你的意思。一个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军官,一下子就安排到这么重要的岗位上,会引来非议。”李路继续说道,“不过老郭,咱们不是别的部队,咱们是101。101的建设本来就是打破了常规,干部任用安排也不必拘泥,只要能提高战斗力,怎么来都行。这也是我们的基本建设原则。”
认真听完大队长的话,郭明缓缓地点点头,他被李路说服了。其实秦国华和全德昌一样,前者是没有资历,后者是资历太深厚,本质上所顾虑的问题是一致的。既然能抛开全德昌的年龄,为什么要拘泥于秦国华的无资历呢?
“我赞同,一切以提高战斗力为目标。”郭明说道。
“哈哈哈!”李路笑道,“那装备处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我明天出发去白城子,家里的事情就要辛苦你了。”
郭明回答道:“大队长你放心吧,我会看好家里,等你凯旋,呵呵。”
第070章神秘的白城子
白城子是一个地名,它在老百姓和军人的眼中,有不一样的含义。对于前者来说,白城子只不过是东北地区的一个普通城市。对于后者来说,白城子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因为那里有亚洲最大的兵器试验中心和全军唯一的轻武器试验部。轻武器试验部是华夏唯一的轻武器试验鉴定国家靶场,部队所使用的各种枪械、弹药以及配属装具,在列装之前,都需要通过那里。
早在组建101大队之处,李路便征得总长助理齐永宁少将的同意和支持,委托轻武器试验部,按照他的意图改造一批枪械。前不久,轻武器试验部发来消息城101大队所需要的武器已经通过了全部试验。李路当即决定亲自带人前去接收。
白城子距离首都一千多公里,李路不想把有限的时间过多地耗在路途上,当即动用了总长办公司特别参谋的身份,搭乘空军的联络飞机直飞空军15号机场,然后转乘轻武器试验部派来的212吉普车抵达目的地。
同行的人有苏长城和秦国华两位军官,以及警卫排代理排长邱大力和一连九班战士王朝阳、刘志翔和孔忠武孔二愣子四位士官。他们三人都被选入了武力侦察连一连,同样是安排在九班。
一行七人到达轻武器试验部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轻武器试验部一位姓陈的科长负责接待他们,安排了住所,然后就是丰盛的晚餐。陈科长是知道李路的来头的,总部直属大队的一把手,年轻得过分的年纪,一看就是一副军中大衙内的样子。所以晚餐整得很是丰富。
东北的特产是悉数上来,轻武器试验部的一个副部长作陪,期间部长也过来敬了几杯酒,可以说面子给得足足的。虽然李路对这种公款吃喝实在是反感,但是现在是他有求于人,不得不按下心中的不快,笑脸相待。
一个晚上就在酒桌上度过,把101大队几个干部骨干给乐翻了,东北野味可是很少有机会吃到的。至于酒嘛……101大队是有禁酒令的,谁敢当着大队长的面喝酒?
李路打算晚上就接收枪械的计划泡汤了。他想着提前试试枪,如果有不到位的地方,还可以提出来让他们立马进行改进,凭轻武器试验部现在的实力,两三天时间就能完成改进。
这样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下来,大队始建,有一大摊子事情在那,李路恨不得多出几个分身来。而且前几天高大山来电告诉李路,首都军区特种大队也成立了,仅仅比101晚一个星期的时间。
总政的老板程老爷子出席了首都军区特种大队的成立大队,并且挥毫写下了“狼牙”二字,首都军区特种大队就有了狼牙特种大队这个别称。周伟文以中校副团职的身份,担任了狼牙大队的首任大队长。
自此,老程家的意图再明显不过——李路已经查清楚,周伟文是老程家的女婿。
狼牙特种大队的规模远超101大队,首批兵员超过了八百人。于是问题就来了,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符合标准的兵员?老程家用了最直接的方法——兼并首都军区侦察大队。
本来,首都军区的特种大队组建原则就是要以侦察大队为基础,老程家用这一手,任何人也不能指责什么。周伟文的五营名义上隶属侦察大队,到头来反过来把上级单位给兼并了,这倒也是咄咄怪事。
因为南疆战事的关系,侦察大队一直保持着满编的状态,也就是说兵员超过千人。狼牙特种大队接收了近八百人,剩下的人,全部打散分到下面的师属侦察营。
而侦察大队大队长高大山则被无情地抛弃了。李老爷子获知情况之后,根据李路的建议,把高大山调到了东南军区,挑起了组建东南军区直属特种大队的重任。李老爷子有这个想法很久了。
首都军区直属特种大队的组建,被视为李程两家的一次争夺战。现阶段,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老程家占据了上风。老李家呢,连一贯的自留地侦察大队都被撤销了,可谓败得很有节奏。
只是,了解其中乾坤的人不会这样认为——君不见老李家的嫡孙李路以十八岁之年纪、上尉之军衔担任了总部直属的101大队一把手?101大队的组建瞒得过军中很多人,但绝对瞒不过红色家族。他们只是具体情况不了解而已。
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李路最清楚。狼牙特种大队名义上盯着国防军第一支特种部队的名头(101大队的成立对外人来说是绝对的绝密),有着来自总部和军区的大力支持,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
101大队呢,本来就是李路和魏老总之间协商出来的一个秘密部队,没有立项,自然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否则也不会出现魏老总想给101大队增加点军费也做不到,还得按照营级的标准来。老总也是有心无力啊。
狼牙特种大队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无疑给了李路很大的压力,所以,他必须得想法设法把101大队的战斗力搞上去,真正落实“特战先驱”、“国防军特种部队之父”的名号。当然,他是没想过后面那些名头的。他心里想的只有如何赶超外军水平,同时给老程家一个响亮的耳光——这才是特种部队!
综上所述,李路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原因就很清楚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科长就陪着李路一行人来到了靶场。那边早有几个穿着迷彩服的士官在忙碌着,一条长长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枪械。
李路也没跟他们客套,直接走过去,扫了一眼桌子上的枪械。81式战术改进型突击步枪、54式战术改进型手枪、81式战术改进型班用机枪、一挺样子熟悉的重机枪……
旁边的一个士官看见李路的目光停留在重机枪上,颇有自得地介绍道:“这挺重机枪是新式武器,口径12。7毫米,战术性能超过了85式重机枪,并且重量大大地降低到26。3公斤。根据你们的战术要求,我觉得这玩意儿挺适合你们的。”
李路拿眼看去,脏兮兮的迷彩服,肩膀上拐着两道粗粗的拐杠和一道细杠。登时吓了一跳,眼中就流露出崇敬之色来。
方才没注意看,现在看清楚后才发现,跟自己说话的居然是一个二级军士长,四十多岁的样子。二级军士长啊,仅次于有“士兵将军”之称的一级军士长!他的兵龄估计比李路的年龄都要大。
其实,这个叫罗大佑的二级军士长心里的震惊不比他少。罗大佑当了十九年的兵,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年轻的上尉,这么年轻的副团职干部。只不过罗大佑见过的大官太多了,倒也不至于失色。
李路的目光回到那挺重机枪上面,看着熟悉的模样,忽然脑中闪过一个型号——89式12。7毫米重机枪!对,就是它!这玩意儿可以说是国防军中的经典装备,即可以高射打飞机,也可以平射打步兵、装甲车辆等。而且它直到21世纪,都占据着“全世界重量最轻的重机枪”的宝座。
按照历史上89式重机枪列装部队的时间来算,这个时候在这里进行试验,完全是吻合的。
“罗班长,咱们先试试改装的枪吧?”李路用征询的口吻对罗大佑讲道。
罗大佑拿起一把81式战术改,扔给身边的一个胖乎乎的下士,看样子是他带的徒弟,说道:“射击之前先了解了解,小胖,你给他们讲讲这个枪。”
李路示意部下们靠过来,认真听讲。
“根据你们的要求,我们在八一杠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装。”小胖下士冲大家憨憨地笑了笑,随即表情严肃起来,“我们改进了瞄准座,使之能够加装4倍白光瞄准镜。在枪管下加装了导轨,可以安装战术手段或者激光瞄准仪,当然,也是能够挂载外挂式枪榴弹发射器的。另外枪管消焰器部分,改成可以安装外接式消音器。”
大家看着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的八一杠,都觉得很怪异。桌子上摆着的几支81式战术改突击步枪都是不一样的搭配,瞄准座上都一样安装了瞄准镜,不一样的地方体现在其他部位。枪管下挂着外挂式枪榴弹发射器的,战术手电的,激光瞄准器的。枪口有套着消音器的,有样子没变的。
反正桌子上的81式战术改都比八一杠多了几种东西。
李路拿起一支81式战术改仔细查看着,微微点点头。能够基本按照他提供的改装方法和图纸完成改进,由此可见轻武器试验部的确实力不凡。要知道,现在可是1988年,而不是2008年。
唯一感到遗憾的是,那些外挂式枪榴弹发射器啊瞄准镜啊这些配件,质量真心不怎么样,甚至激光瞄准器直接就是民用产品。这也可以理解,光电仪器方面的研发制造能力,现在的华夏还很欠缺。
现在的国防军武器装备库里,压根就没有堪大用的枪械配件!
第071章战术改武器
小胖下士接着往下介绍了54式战术改手枪、81式战术改班用机枪,基本和81式战术改的方向差不多,主要是使不能加挂配件的原枪变成可以随意组合加挂的战术改进型号。
这种工作可不容易做。一把枪他的每一处设计都是有具体的参数指标的,也许你动了这一个地方,就会影响到整体的性能。进行改进改装工作,尤其要考虑到这一点。
李路亲自操枪上阵进行射击,每种枪械他都打了好几个弹夹的子弹,期间还技痒地表扬了一手单手换弹夹,接着就是步枪手枪交替射击,小小地玩了一下战术射击动作,令在场的人看的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接着,秦国华、王朝阳、刘志翔、孔二愣子和邱大力上阵,把数十支改装过的枪械都打了个遍。连苏长城这个秘书型的人物,也忍不住上去过了把瘾。秦国华这个精通十八般武器的彪形大汉、101大队的正派军械股长兼军械员,还擎着那挺重机枪打了整整一条弹链才撒手。那败家子的作风让轻武器试验部的人看了心里一阵阵抽搐……
最后,他们看着那些枪械都冒出了贪婪的目光,纷纷冲李路竖起了大拇指。
“罗班长,轻武器试验部果然是名不虚传!”
李路很满意,改装后的枪械原本的性能基本没有下降,这一点让他很意外。几个干部骨干的满意度则是令他更意外了。
罗大佑笑了笑,说道:“我们只不过是按照图纸做了一点工作。我倒是对你们大队的军械员很佩服。”
李路猜到了罗大佑想问什么,不动声色地笑了笑,“为什么?”
罗大佑语气诚恳地赞叹道:“图纸虽然画得有点外行,但是改进的思路以及详细的改装方法,都非常好。你们军械员很有天赋!”
李路不禁心里一阵汗颜,图纸和改装方法都是他大开金手指弄出来的,想不有天赋都不行了。因为他完全是按照后世在特种部队中使用得最多的81式战术改的思路来做的,能不好么。
当然,李路是不会告诉罗大佑所谓的“军械员”就是自己。自己那点货,在罗大佑这样的大拿级人物面前是绝对不够看的。万一他跟自己讨论起枪械试验啊理论的这些呢……
“唉,可惜咱们的工艺水平和配件跟不上,否则我一定能改装出更出色的枪械来。”罗大佑感叹道。
此时,李路忽然动了别的心思。从罗大佑的只言片语中,他觉得这个二级军士长绝不是绝不是军械员那么简单,反而更像是枪械设计师和军械技工的综合体。
军工厂的工艺制造水平不行,不代表其他地方不行。上回老妈张慧芬来电说,红色动力汽车制造公司已经形成了初期的研发制造能力。旗下的机械制造部在接收了从美帝那边过来的精密机床后,张慧芬从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