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闪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不是别人,正是冯承乾!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十五章开拓者

更新时间:20126143:30:25本章字数:5273

皇储安排的午宴非常奢侈,还专门为冯承乾准备了几样中式菜品。

冯承乾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威廉幼年时,长期跟随母亲旅居英国,深受英国式贵族风俗影响,淡忘了普鲁士贵族的传统。就冯承乾所知,威廉皇储是一个极好面子的人,招待贵宾自然不会有半点吝啬。

当然,冯承乾的注意力也没有放在那些美味的菜肴上。

初见提尔皮茨,冯承乾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名典型的普鲁士军人,有着魁梧的身材与刚毅的外表,以及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此时的提尔皮茨不到四十岁,不但没有秃顶,也没有蓄上标志性的八字型胡须。

“上校,这位就是冯承乾伯爵,想必你早已听闻。”

提尔皮茨只是点了点头,并没多说什么。

威廉皇储笑了笑,又说道:“父皇已经任命伯爵为战争大臣,专门负责海军事务,想必今后你们会经常见面。”

提尔皮茨又点了点头,同时打量了冯承乾一番。

“听闻,上校去年曾随同皇储前往英国。”冯承乾知道,仅靠皇帝的信任与支持,不可能赢得像提尔皮茨这样的普鲁士军人的信任与尊重。“那么,上校觉得,大英帝国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吗?”

“学习?”提尔皮茨终于开口了。

“向强者学习,是后进者的最佳选择,是不是?”

提尔皮茨的眉头跳了几下,说道:“如果伯爵这么说的话,我到觉得,应该学习的不是如何打造一支舰队,而是如何使用舰队。”

“是吗?”威廉皇储抢先开口。

“舰队只是物质基础,如同帝国陆军。”提尔皮茨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先皇在凡尔赛宫加冕的时候曾对宰相、罗恩伯爵与毛奇元帅说过,是罗恩伯爵磨利了帝国的宝剑,毛奇元帅正确使用了这把宝剑。与此一样,如果不知道如何使用舰队,即便拥有了舰队,也不可能取得胜利。”

威廉皇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被提尔皮茨说动心了。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即帝国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那么上校打算如何使用呢?”

“伯爵未免考虑得太过长远了吧?”

“以帝国的实力,我觉得这并不长远。”冯承乾没打算谦卑退让。“按照我的估计,二十年到三十年之后,假设就会变成现实。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知道如何使用舰队,又如何能够打造出一支适合我们的舰队呢?在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上,我觉得首先明确拥有舰队的目的,才是关键。”

“伯爵所言有理,如果没有目的,就无法明确发展方向。”

提尔皮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事实上,这也正是伯爵开始提到的,我们应该向英国学习的地方。”

“上校,你的意思是……”显然,威廉皇储对与海军有关的话题都极有兴趣。

“英国为什么要打造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为什么要维持超过两个最强大对手之和的舰队规模?”提尔皮茨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原因很简单,舰队是英国的国本,不但维系着本土安全,也是其全球利益的基石。没有舰队,英国将什么都不是,而有了舰队,英国就不可战胜。”

这番话,让威廉皇储沉思了起来。

冯承乾也不得不对提尔皮茨另眼相看,并且意识到,他并没有低估提尔皮茨。

“伯爵,你认为呢?”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上校所言没错,只是我们需要明白另外一点,即舰队对帝国的意义并非如此。”

“是吗?”提尔皮茨皱起了眉头。

“不可否认,以现在的状况发展下去,帝国迟早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头号强国。只是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还有许多路要走。短期之内,帝国的核心利益依然在欧洲大陆,也就依然得以陆权为主。”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同样不可否认,一支强大的舰队能为帝国开辟更为广阔的殖民地,提升帝国的国际地位。可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击败与取代英国之前,海外利益都不牢靠。只要战争爆发,我们又没能在海洋战场上取胜,英国海军就会封锁我们,切断我们与海外殖民地的联系。说得直接一点,在战争时期,和平时期谋夺的利益都将化为泡影。”

“伯爵的意思是,舰队的价值不在于开辟殖民地?”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至少在目前看来,帝国打造舰队的首要目的,绝非开辟海外殖民地。”

“那……”

“舰队的价值,在于挑战英国,使英国有所忌惮,不敢贸然干预欧陆。”

威廉皇储锁紧了眉头,显然对冯承乾的话不太满意。

提尔皮茨却不大一样,显得很有兴趣。“在伯爵看来,只要欧陆爆发战事,英国就会成为我们的敌人?”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那得看当时的情况。”

“这……”

“目前看来,短期内、大概二十年左右吧,欧陆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法俄还没有强大到能够战胜我们的地步,加上我们与英国的关系尚算融洽,法俄更不会贸然制造战端。问题是,只要我们执意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就会成为英国的心腹大患,从而导致英德决裂,法俄也就会趁机制造开战的理由。”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如果仅与法俄为敌,尚不足为虑。即便二十年之后,帝国依然有很大的把握击败法俄,稳坐欧陆头号强国的交椅。关键在于,英国会袖手旁观吗?在帝国大力打造海军舰队的背景下,英国肯定不会容忍我们称霸欧陆。”

“伯爵的意思是,英国会协助法俄?”

“不仅仅是协助,而是直接参战。”

威廉皇储与提尔皮茨都露出了惊讶神色,毕竟现在英德正处于蜜月期,还在协商如何阻止法国援助俄国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呢。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对英国来说,谁威胁到它的海上霸权,谁就是它的敌人。”

“伯爵所言极是,只要我们发展海军,就会成为英国的敌人。”

“那么,我们能够放弃海军吗?”冯承乾看了威廉皇储一眼。

“绝对不可能,帝国不可能永远都只是欧陆强国。”

“那么,答案就很简单了,在下一场战争中,英国不会是我们的盟友,而是我们的头号敌人。明白了这一点,也就很容易明白,在战胜英国、并且取而代之之前,帝国海军的主要价值就是瓦解英国的海权。”

“瓦解?”提尔皮茨似乎不大明白冯承乾这句话的意思。

“上校觉得,英国会在帝国海军发展壮大之后,再加以铲除吗?”

“这……”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很明显,英国不会坐以待毙,也就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会在帝国海军尚未发展壮大,准确的说是在还不足以通过一场决定性的海上战役击败英国皇家海军的时候采取行动。最有效的行动,就是在欧陆挑起一场全面战争,策动法俄等国向我们开战,迫使帝国不得不把重点放在陆地上,从而失去超越与挑战英国海军的机会,最终以战败收场。”

威廉皇储愣了一下,说道:“照伯爵这么说,我们没有丝毫胜算。”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伯爵的意思是……”

“打与不打的选择权在英国手上,可是怎么打的选择权在我们手上。”冯承乾故意停顿了一会,才说道,“只要战火点燃,怎么打就不由敌人单方面决定。在此之前,我觉得应该把重点放在准备工作上。”

“伯爵说得没错,只有拥有了强大的海军,才能论及今后的事。”

“上校,听说你已经是巡洋舰舰长了?”

提尔皮茨勉强笑了笑,说道:“能为陛下效力,是我的荣幸。”

“那么,你是否有更加长远的打算呢?”

“这……”

“陛下让我负责帝国海军建设,此事千头万绪,我连从何着手都不知道。”冯承乾也笑了笑,说道,“我觉得,必须从基础做起。如果上校不嫌弃,我希望由你来负责筹建帝国海军的第一支大舰队。”

提尔皮茨一愣,似乎没有想到冯承乾会如此信任他。

“当然,只是筹建而已。在拥有战舰之前,还得建设供这些战舰停靠的军港,以及各种各样用来维持战舰的基础设施。考虑到帝国的地理环境,特别是波罗的海与北海,还要考虑得更加长远一些。”

“伯爵是说,提高基尔运河的通行能力?”

“如果舰队进出波罗的海都得走斯卡格拉克海峡,不但航程遥远,在战争时期还极易遭到封锁。”

“此事重大,我觉得应该向父皇禀明之后,再做决断。”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殿下所言有理,只是我仅负责海军事务,像这样的事情,不大方便提起。”

“我会找机会向父皇提出来。”

“这样的话,就再好不过了。”冯承乾笑了笑,对提尔皮茨说道,“上校,愿意担任帝国海军的首任大舰队司令吗?”

提尔皮茨会拒绝吗?显然不会!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十六章以退为进

更新时间:20126143:30:26本章字数:5643

任命一个有名无实的大舰队司令在冯承乾的职权范围之内,算不上什么大事。几个月之后,借提尔皮茨筹建大舰队有功,冯承乾为他申请了帝国海军少将军衔。在威廉皇储的帮助下,得到了腓特烈三世准许。

只是,筹建大舰队的事情,依然是漫无头绪。

以筹建大舰队为名,冯承乾在这几个月里走访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所有造船厂,对帝国的造船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做为新兴工业国,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造船能力并不差。

此时,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拥有威廉港造船厂、伏尔铿造船厂、日尔曼尼亚造船厂、威悉造船厂、但泽造船厂、基尔海军造船厂、布洛姆与福斯造船厂、席绍造船厂、霍瓦兹造船厂等多家能够建造巡洋舰以上级别大型战舰的造船厂,为帝国海军、以及他国海军建造了数个级别的数十艘战舰。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依然缺乏建造战列舰级大型战舰的造船厂。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为订单非常有限,造船厂又参差不齐,所以每个造船厂都难以发展壮大,也就无法在新兴技术上取得突破。

冯承乾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整合帝国的造船工业,把分散的造船厂合并到一起。

问题是,从何着手?

德意志第二帝国是资本主义国家,造船厂大多是私营的,受法律保护,无法用国家强权进行整合。

虽然冯承乾是军人,但是他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时候,金融家比军人更管用。

要想整合帝国的造船工业,必须依靠帝国金融资本家。

为此,冯承乾决定回柏林之后,就去找卡尔,通过他与德意志银行、符腾堡银行等帝国金融资本建立关系。

在这几个月里,还发生了很多事情。

经俾斯麦与索尔兹伯里出面,法国在对俄贷款上有所收敛,沙皇也暂时放下了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想法。至于冯承乾在索尔兹伯里面前提到的巴格达铁路也暂时告吹,仅修建到伊斯密尔。

俄国暂缓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计划,不等于法俄同盟的基础就没有了。

随后,沙皇用获得的贷款,从法国订购了五十万支步枪,为在三年之内把陆军扩充一百万做准备。

对德意志第二帝国而言,俄国此举,绝对是如芒在背。

冯承乾回到柏林时,帝国上下正在讨论这件事情。

毛奇元帅已经提出,帝国应该针锋相对的扩充陆军,至少要扩军五十万,应对实力大增的俄国陆军。

话虽好说,做起来却很困难。

帝国的军事体制,是由已经去世的罗恩伯爵建立的,罗恩也因此成为了帝国开国三大元勋之一。

虽然知道俾斯麦与毛奇的人更多,但是论贡献,罗恩绝不亚于他们。

毛奇提出扩军,就得修改帝国的军事体制,也就得出台新的征兵条例,并且对兵役制度进行修改。

这些,都是小事。

关键是,扩军五十万,意味着需要花数十亿帝国马克采购武器装备,每年还要多出数亿帝国马克的陆军军费。

在帝国财政早已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增加这么大笔开支,肯定不是件小事。

结果,事情扯到了下一财年度财政预算上,而核心又是军费预算。

冯承乾回来的也正是时候,因为毛奇早就盯上了海军军费,俾斯麦也认为暂时没有必要扩充海军。

了解情况后,冯承乾没有立即去找腓特烈三世,而是去了皇储行宫。

“这件事,我知道的也不多。”威廉皇储叹了口气,说道,“父皇让我少问政事,只是听说毛奇元帅要求削减海军军费,宰相没有提出反对。父皇还没做出决定,所以你回来的正是时候。”

“陆军军费有多大的缺口?”

“明年大概有十五亿马克,以后会更多。”

冯承乾稍微思索了一下,说道:“海军经费不到五亿马克,就算削减掉一半,也无法填补陆军的空缺。”

“话是这么说,可是……”

“看来,我得找陛下好好谈谈。”

“此事益早不益迟,伯爵得抓紧时间。”

冯承乾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威廉皇储的意思。虽然腓特烈三世还没批准毛奇提出的陆军扩军计划,但是在毛奇与俾斯麦软硬兼施之下,肯定无法始终保持沉默,迟早得在此事上做出决断。

“伯爵这几月可有收获?”

“跑了不少地方,谈不上什么收获。”

“是吗?”威廉皇储皱起了眉头。

“帝国的造船业、乃至帝国的所有工业都处于初级阶段,各家企业的规模都很小。”冯承乾勉强笑了笑,又说道,“说得好听一点,是发展潜力巨大。说得难听一点,就是羽翼还未丰满。”

“看来,伯爵这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

“也算是吧,帝国要想发展壮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冯承乾叹了口气,说道,“时候不早了,我就不再叨扰殿下。”

威廉皇储也未挽留冯承乾,因为他知道冯承乾要赶着去见皇帝。

离开皇储行宫,冯承乾就去了波茨坦皇宫。

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腓特烈三世正准备用晚餐。冯承乾一路兼程,肚皮早已空空如也。

“今天回来的?”

“下午才到,前来觐见陛下的时候遇到威廉皇储,所以耽搁了一些时间。”

“不是偶然遇到的吧?”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说道,“威廉也不小了,而且一直对海军兴趣浓烈,想必他是专门等着你的。”

“这……”

“再过几年,我会让威廉参政,让他学习如何治理国家。”腓特烈三世长出口气,又说道,“你肯定听说了,毛奇提出扩充陆军,而且至少扩军五十万,宰相没有反对,大臣都等着我做决定。”

“帝国是陆权为主的国家,扩军很有必要。”

“是吗?”

“陛下,我说的可是心里话。如果没有稳固的本土,帝国就算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也派不上用场。不管怎么说,我们没有英吉利海峡这样的天然屏障,如果陆军战败,帝国将遭受亡国之灾。”

“你的意思是……”

“也许,五十万还不够多。”

“这……”

“俄国扩军一百万,法国不会在一旁看热闹,恐怕要不了多久,也会提出类似的扩军方案。我们必须考虑同时与法俄开战,所以我觉得,如果要扩军的话,就得把法国潜在的威胁也考虑进去。”

“你觉得扩充多少才算合适?”

“目前看来,至少得扩军一百万,如果法国也开始扩军,还得增加一些。”

“这……”腓特烈三世有点为难了。

“我只是分管海军的战争大臣,对陆军的事情不大了解,所以只是一面之词。”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只是我觉得,既然扩军的目的是应对新增的威胁,为什么不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决定呢?”

“你的意思是……”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队在和平时期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因此首先得搞清楚下一场战争会是个什么样子,才能知道该如何打造现在的军队,也才能够明确是否需要扩军。”

腓特烈三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觉得冯承乾的话很有道理。

“我的意见是,在决定扩充陆军之前,得做好两件事。一是明确下一场战争大致会在什么时候爆发,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爆发、会有多大的规模、会出现哪些新式武器、战略战术有没有变化。二是制订一份详细的战略计划,由此对帝**事力量进行全面规划。有了这两个基础,就能知道是否需要扩军了。”

“你说得没错,看来我们都忽视了最本质的东西。”

“陛下,关心则乱。”冯承乾暗自松了口气,说道,“俄国突然宣布扩军,不但陛下感到紧张,恐怕帝国上下没人不紧张。一时之间,忽略了事物的本质,也是常有的事情。只要搞清楚了真相,就不难应对了。”

“我会尽快做出安排。”

“陛下,此事不益伸张,毕竟现在还没有必要与法俄持剑相对。”

腓特烈三世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单独找毛奇,让他组织一次沙盘推演,模拟下一场战争。”

“陛下,我有个不情之请。”

“什么?”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陛下准许由我组织人员充当假想敌。”

“这……”

“这样的苦差事,恐怕总参谋部的参谋没人愿意干。”

腓特烈三世笑了笑,说道:“既然你有如此兴趣,也未必不可。只是你牵扯进去,就得由我亲自担任裁判官了。”

“那就有劳陛下了。”

说到这,晚餐也吃完了。冯承乾很自觉,没有打扰皇帝晚上的活动。腓特烈三世既是帝国皇帝,也是丈夫与父亲。一般情况下,腓特烈三世很少在晚上处理政务,而是守在妻子儿女身边。

在帝国陆军扩军这件事上,冯承乾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已经初见成效。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十七章战略大师

更新时间:20126143:30:26本章字数:5658

一八八八年九月九日,在德皇腓特烈三世亲自主持下,帝国总参谋部秘密举行了一次后来十分闻名的战略沙盘推演。

参与推演的是以毛奇为首的帝国陆军,以及由冯承乾为首的帝国海军。

德意志第二帝国从未公布这次推演的结果,只是从参与人员就看得出来,这次沙盘推演意义非凡。

毛奇身边有瓦德西,还有施利芬,都是成名已久的帝国名将。

冯承乾身边,却是一帮二三十岁的年轻军官。只是,二十多年后,这些军官无一例外的成为了帝国名将。

扮演假想敌的军官名单是:埃里希-鲁登道夫,伯恩哈德-迪姆林,巴伐利亚王子鲁普雷希特,海因里希王子,符腾堡的阿尔布雷希特,费里克斯-伯斯梅尔,亚历山大-弗里坦格-罗林霍芬,奥托-贝洛,埃里希-法尔肯海因,弗里茨-贝洛,约希亚斯-黑林根,格奥尔格-布鲁赫米勒,马克斯-霍夫曼。

当然,当时负责策划德军作战的军官中,也不乏名将。

推演开始前,瓦德西放出豪言,将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让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败下阵来。

结果,这次推演没有在二十四小时内结束,而是足足花了一个星期。

虽然最终判定德军集团获胜,但是冯承乾率领的一批年轻军官,着实让自视甚高的毛奇与瓦德西等人大开眼界。

更重要的是,没有让德皇腓特烈三世失望。

推演结束后,腓特烈三世当场表彰了鲁登道夫等人,提升了他们的军衔,连还为预备役军官的霍夫曼都破格晋升为陆军少尉。

这场推演的第一个结果,就是毛奇在九月底正式提出辞职。

腓特烈三世没再挽留,让毛奇元帅回家养老,由瓦德西出任帝国总参谋长,施利芬升任帝国陆军军需总监。

在庆祝瓦德西升任帝国总参谋长的宴会上,冯承乾把注意力放在了施利芬身上。

此时的施利芬,只是一个配角。

冯承乾知道,再过几年,施利芬就会成为主角,而由他提出,而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帝**事战略计划,将使他成为帝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战略家,并且一举打下帝国在今后数十年的军事战略。

“上将,恭喜了。”升任军需总监的同时,施利芬也拿到了帝国陆军上将军衔。

“伯爵客气了,也应该恭喜你。”

冯承乾笑了笑,见到一下涌现出如此多年轻有为的将才,德皇腓特烈三世在高兴之余也授予冯承乾帝国海军少将军衔。

这只是荣誉军衔,在拿到帝国海军学校的毕业证之前,冯承乾仍然是文职官员。

“想必要不了几年,上将就将成为帝国总参谋长。”冯承乾朝四周看了一眼,说道,“到时候,肯定会有一场更加豪华的宴会。”

“伯爵,我可没有想过。”跟瓦德西相比,施利芬非常低调。

“想没想过不重要,如果不是上将,恐怕瓦德西将军也成不了总参谋长。”

“此话怎讲?”

“如果上将的计划能够得到贯彻,推演肯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我只是协助元帅,如何谈得上是我的功劳呢?”

“上将太客气了,就我所知,你才是真正的策划者。”

施利芬勉强笑了笑,没对冯承乾这句话给出回答。

“我很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