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他这么说,孙享福和堂中众人的目光,则是向他看来。
“都督若是不怕弹劾的话,可以先依苏将军所说,依法治之,再私下枉法,引起其它几家不快······”
好计不能明言,他说到这里,孙享福其实已经懂了,伸手打断了他道,“倒不如这样,诸位各自回去后,将自己想到的办法,写成陈条,本督择其善者而从之,如何?”
孙享福是主官,这几个前来学政的未来刺史能不能真的做上刺史之位,还得看他最后的评语,现在又怎么会不听从他的吩咐呢!
不一会,众人散去,孙享福却是将唐奉义留了下来。
“老唐,这事你怎么看?我要听实话。”
“千载难逢之机也,若是你真敢做的话,姓许的那家伙出的计策,足以让几大家族彻底的闹将起来。”唐奉义想都没想就道。
闻言,孙享福却是摇了摇头道,“现在不能乱,关中不能乱,我北地更加不能乱,朝廷的改革和北地的发展大计意义太过重大,要是受到干扰,胎死腹中,则得不偿失矣。
所以,这个机会虽然千载难逢,却是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时段。”
五姓七家的私兵开战,这样的新闻,放在长安,绝对是爆炸式的,按照唐奉义之前所说的意思,孙享福只需要稍微放纵一下,再暗地里使些什么嫁祸,误伤的手段,弄死其中一两个嫡系公子,那么就能跟轻易的将一场局部斗争,挑拨到全面战争的层面。
然而,为了内部暂时的安稳,李世民连攻打高句丽的机会都放弃了,又何况是这些呢!
一旦几家开始大规模的干仗,那么,给薛延陀派官,向薛延陀输出文化,推进同化的计划,也势必会搁浅,这可是孙享福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当听到许敬宗的计策的时候,孙享福考虑了可行性之后,反而清醒了,让他们保持争斗可以,却不能在这个时候将他们引入全面战争。
所以,孙享福在与唐奉义密议一番之后,赶往了军营处,像王旭这样的公子哥,要是在牢房里待久了,可是会抓狂的。
“王公子,你们闹这么大,叫我如何收场?”
孙享福见到王旭之后,首先就露了个为难的表情,这么质问他,反倒叫被关了一天多的王旭不但发不出火来,还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
“他们几家太过份了,不给点教训,难解我心头之恨,不过就是杀他们几个家兵而已,他们居然按敢召集人马,冲击我家的香料田,你放心,这事闹的再大,也有我王家顶着,你只要把我放出去,我自会运作。”
“嗨,斗气,伤钱,此时正是春耕抢种之时,若是你们王家因此耽误今年的开荒,抢种,损失可是会很大的,王侍中与本督在关中的合作,王公子应该知道吧!这次,我们会狠狠的坑他们几家一把,王公子回去之后,先将被捣毁的田地种植起来,另外,敦促好开荒垦地的农户,尽最大可能多开些地出来,后面的账,咱们慢慢跟他们算。”
见孙享福是来放自己的,而且还要和自己一起谋划打击其它几家,王旭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道,“此事你放心,我王氏比他们几家早一年到关外来,开垦田地的经验足的多,速度自然是比他们快,本公子出去之后,会亲自前往各地监督,对了,那柞树苗和种子,你收到了吧!”
“放心,种树的事情,我不会忘,不过这次你属下那些被抓的人就留下吧!皇帝很快就要北巡,我要给他一个交待,这些人,我正好可以用来种树。”
王旭闻言一愣,随即想明白了一点,自己的属下留下,那么,其它几家的属下自然也会被孙享福留下,这样就避免了起大规模武力冲突,如果是种植柞树的话,其实也没什么,这东西,以后很可能是帮助他和孙享福盈利的东西,便道,“也罢,反正他们几家参与的人,比我家的多,你就都留下吧!那个,皇帝北巡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查看北地的开发情况,你用心些,做出了成绩,相信以后朝廷有什么项目,会更加愿意跟你们王氏合作的。”
王旭闻言,便将此事记下,现在,和朝廷合作,就会有巨大的利益,王氏父子当初既然选择了为了利益争一争,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点了点头道,“如此,某这便告辞了。”
第305章 对策
孙享福要放的不止王旭一个,清河崔氏的崔缇也被他第一时间放了出去,理由很牵强,清河崔氏在渭南新城的开发上与孙享福有合作,算是自己人了,孙享福对自己人,一向是大开方便之门的,至于其余五家,即便是在牢房里咆哮着自己是皇亲的陇西李阳,孙享福也没尿他,继续关几天,让他们体验一下区别对待。
人力不可浪费,几大家的私兵,清一色的全是青壮男丁,即便是死了一两千,伤了三四千,全须全尾的人也还有七八千之多,这些人自然是被孙享福第一时间利用了起来。
叛罚他们的文书在几位预备刺史的策略献上来之后,很快就开具了出来,聚众杀人,叛劳役十年,服役期间,可凭表现,减刑三次,每次最多三年。
也就是说,如果表现好的话,劳役一年,他们便自由了。
这是几位预备刺史所提的建议里面,唯一的一条孙享福觉得很有用的建议,看来他教学的路还很长。
对于这个判罚,几大家都是松了一口气,叛十年,算比较重了,意思是朝廷不想类似的事情再发生,之后给这么多次数,这么大幅度的减刑机会,那么就是对他们说,听话的人,可以只是象征性的惩罚一下,世家子们估计,只要自己不继续闹下去,孙享福会在一年之后,把全部的家兵都放回去。
而叛完之后,其余五家的主要人物才被放了出来,并且被告知,这个叛罚,可不是整个事情的结束,而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不患贫,患不均,这就是人性,孙享福最先把王旭放出去,他们几个能体会,毕竟,在他们看来,王旭本来就是孙享福的关系户,可放崔缇却不放他们,是怎么回事?
即便崔缇再怎么解释,几个被多关了几天的家伙,心里也满是小九九,尤其是卢文仲,此次事件,他就是带头大哥,居然没有获得任何优待,还被关到了最后,让他十分恼火。
“公子,族老们的判断是准确的,孙正明在这样的当口,是不想节外生枝的,咱们的人去到他手下,就能够学得他的种植技术,这便足够了,那山珍的种植之法,可一定不能让王氏独得。”
一个老仆在卢文仲的面前慢悠悠的道。
“那,我下一步该做什么?”
卢文仲恼火归恼火,但作为范阳卢氏培养的继承人之一,智商还是不低的,平复了心情,向那位代表族老会过来传话的老者问道。
“公子这边要做的,是静待时机,至于朝廷那边,自然有人去运作。”
闻言,卢文仲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待那老者退去之后,他又再度约了其余几家的公子出来,相互交换意见,不过,却没有叫崔缇。
世家的族老会,就他们的智囊团,有他们这些人专门动用脑力在后面运筹帷幄,在他们在台前管事的公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有目的性的,而且是一环套一环。
这次搞出来的事情,可不只是简单的挖一些王氏的熟手农夫那么简单。
故意挑起冲突,给王氏一个警告的同时,将人手打入孙享福内部,才是他们想要做到的。
胡人学不会的种植技术,汉人可未必学不会,别说猴头菇这样的山珍,就是普通蘑菇的种植,一旦被他们掌握了,也是一笔来钱的大买卖。
所以,孙享福在安排这些家兵服劳役的时候,他们特别的听话,尤其是知道自己是被派去种植柞树之后,孙享福居然在好多人脸上看到了兴奋的笑意,这些家兵,可真不是什么好演员。
“老唐,我是不是中计了?”
野外的一处荒坡之上,教导完众多劳改犯种植柞树的孙享福喝着奶茶,向押送物资过来的唐奉义问道。
现在,基本所有世家子都知道柞树跟猴头菇有关系了,孙享福不止从这些家兵不专业的表演中看出了端倪,还收到了扬州四大家的求告,他们,居然也想派人来帮孙享福种树,是以,孙享福才反应过来。
“可能吧!王氏的家兵是你跟王旭说好了的,听话些倒不奇怪,可其它几家的,也这么听话,就不太正常了。”唐奉义指了指那些到了饭点还在忙活的家兵劳改犯们道。
“他们难道不是在投表现,争取减刑吗?”
孙享福的小跟班虞方插话道。
关中的种苗都下了地,他这种只会动动笔写写字的家伙留在关中也没有什么用了,就和他的几个堂兄弟结伴到了善阳。
同来的还有春桃和红梅,然之后,孙享福晚上睡觉的时候有人陪了,而白天,身边又多了几个跟手跟脚的半大小子,谁叫他们这段时间在幸福村认清了所有的农作物,完成了孙享福的考核呢!
“呵呵,减不减刑,可是我说了算,不,以后,你说了算,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当我善阳劳教所的所长?”
对于世家子这些手段,孙享福并不以为意,种植柞树的事情,他会一直推进下去,直到草原上绿树成林,沙漠完全变成绿洲为止,而种植技术是他本来就要推广的东西,至于这些家兵么,既然落在了自己的手上,孙享福怎么地,也要榨干他们的价值,对策,他很快就想好了。
“劳教所所长?这,是一个官职么?”
“没错,就是一个管理所有犯人的官职,我跟你说啊!想做这个劳教所所长可不容易,首先,你得摸索出一些洗脑式的教育方式出来,知道什么叫洗脑不,就是······”
好吧,孙享福天马行空般的想法又冒出来了,唐奉义最佩服就是他这一点,总是能用一些别出心裁的方式,化解眼前的难题,同时,还能变阻力为动力,一旦这个劳教所像他描述的那样成立以后,估计这些家兵,那些世家子是要不回去了。
虞方想不到自己这么快就入仕了,劳教所所长,据姐夫孙享福说,这是个七品的官职,他的几个堂兄弟,将会成为他的佐官,不仅有专门的办公区域,名下还会有很多田产或林产。
孙享福还会将一支超过千人的狱警队伍交给他统领,倒是比尉迟宝林的治安署也差不了多少,才十四岁的他,对于这个官职充满了雄心壮志,发誓,一定要摸索出一套洗脑式的教育方式,让那些犯了罪的人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所以,此后他也不用跟着孙享福忙农耕了,带着苏定方调拨给他的人,找周纯的工程队要了一些工匠,便开始按照孙享福给他设计的图纸,建造所谓的劳教所起来,位置并不在善阳城内,而是在善阳通往定襄的旷野上,这里有好大一片地,都将归他所管理的劳改犯种植。
这些都是后话,目前,指导属下的牧民开荒才是关键,种柞树的事情,孙享福只是教了三天,在自家几个佃户的带领下,那些劳改犯基本都学会种植了,孙享福压根都不担心他们跑,只派了几百人看守他们,负责管理他们安营下寨,工作分配和伙食的事情就好。
孙享福自己,则是回到了善阳,开始组织一些妇人做选种的工作,还有制作营养钵的人手也不能少,关外的土地较之关中肥沃的多,而且昼夜温差大,更加适合棉花,哈密瓜等作物的生长,孙享福从长安带来的种子很多,这种苗生意,在关中没有挣着什么钱,在善阳,却是能让他大赚一笔。
然而,制作营养钵没什么难度,可善阳这边,会打理配置出来的种苗的的熟手农夫没有关中那么多,最多的,只是连营养钵都没见过的胡人,是以,最开始的进度很慢,孙享福没有办法,只得慢慢教。
没几天,善阳五姓七家属下私兵大规模械斗的事情便传到了长安,朝堂上,本就扯皮吵吵闹闹的气氛更加火爆,像一锅煮沸了的油,沸腾起来。
初一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是兴奋的,孙享福的计策,到了现在,总算是起到了实际性的作用,然而,很快,他就冷静了下来,因为,朝廷上面争吵的方向,从新政,演变成了相互攻诈,这可不是什么好局面。
孙享福的陈情报告和处置方案,李世民早前一天就看过了,李世民的看法跟他是一致的,必须先保证朝廷改革的顺利进行,北地的开发稳步推进,所以,李世民在大殿之上宣布,此事,等他北巡的时候亲自处理,而且,在朝堂上确立了他北巡的时间,五月下旬。
也就是说,在五月底之前,朝廷的改革制度,必须完成,时间只剩一个来月。
然之后,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原本在一些蝇头小利的纠缠不清的世家系官员,都不纠结了,选择了听从朝廷安排。
将自己的职田,食邑,封地交出来,无非就是这些官员们丧失了对各种资源的掌控权,其实,他们的利益,已经在俸禄上补足给了他们。
就拿王圭来说,他的官职是侍中,三品,但有永宁郡公的爵位在,以高的算,按照从二品官,贞观朝加俸以后,他的俸钱是一百二十贯,俸米是六百石,以市价,差不多也是一百贯左右,职田产出,算两千石,以市价算,也就三百来贯,还有仆,役,车马等补贴按市价算,差不多是百把贯的样子。
另外,新增的什么鱼俸,衣俸,碳薪之类的,加起来,也算个百把贯,一年的总收入加加埋埋,不到一千百贯。
而现在,朝廷给他开出的月奉达到了五百贯,一年可是六千贯,足足翻了六倍以上!他还有什么不满足?
当然,高俸禄不是所有人都有的,只是争对实职主官,王圭如果没有侍中的实职在的话,也拿不到这么高的工资。
像正一品实职主官,在这次改革中,月奉定为八百贯,可真正拿这个工资的,一个也没有。
因为大唐二品以上,不设实职,哪怕你是亲王爵位,没有实职,每个月也只能拿个六七百贯的俸禄。
比王圭的工资高些的,也就那些有实职在身的国公了,大多能拿到将近六百贯的月俸,尉迟恭这样的,差不多七百贯,这是因为加在他身上的勋爵多了,李世民将他食邑折算出来的钱加成在了他的俸禄里面。
至于六部尚书,工资则都是在四百贯左右,三品往下的,从下,从上,正下,正上,每一小品级相差十贯。那么一个大品级,相差就是四十贯。
地方主官,有补助加成,像七品官,在朝堂的话,差不多是两百四十贯,在地方上当县令,则是有可能拿到三百贯,中县和下县的县令,递减二十贯,分别是两百八十贯和两百六十贯。
至于那些非主管官员,工资水平那就又差了一个等级了,一州刺史,正五品的话,按品级是三百二十贯,实际可拿到三百四十贯以上,最高三百八十贯。但同样品级的州长史,最高却是只能拿两百八十贯左右,还没有一个上县的县令工资高。
更加别说在朝廷里,主官少,副职,闲职多,月俸也都会有较大差距,像六部尚书,他们的工资确实高,可他们的属下,全部沦落为了副职和佐官,同样的品级,却没有地方主官的工资高。
李世民这么设置,就是为了让管事干活的人多拿钱,清贵,清闲的官员,少浪费国家资源。
第306章 关中计划的推进
即便是以这么巨大的薪俸涨幅,也差点没能将新政实施,可见改革的难度,官员掌握了职田封地的资源,得到的收入远远不止表面上的那一点,只是因为这次朝廷给的钱足够多,他们也做出了一些相应的妥协而已,毕竟,李世民现在拳头最大,他说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反对。
所以,至此以后,大唐的关中之地,基本上都变成了自耕农,那些家里私田比较多的人,就只能像幸福村一样,花钱雇工来种植了,按照孙享福的说法,最好是退掉一部分耕地,多弄一些湖区,多植树造林,保住关中,以及关中上游的水系丰富,不流失。
而朝廷官员的收入,则是全面与职司和品级挂钩,想更加的有钱,有地位,你就得想办法升官,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利用官员身份,去兼并土地,去剥削农民,现在,就算你土地多了,也未必挣的到钱,因为,没有那么多人来帮你耕种。
清算从二月政令下达,一直持续到四月底才结束,而公民制度,也随着清算改制的结束,在关中之地全面推行,之后还有两项工作做完,李世民就可以起身北巡了,一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启动,二是渭南新城动工。
新农村建设李世民交给了长孙无忌来落实,他本就是户部尚书,现在,还全面掌管了大唐钱庄,手头上的钱足足的,而看到百姓的田地里农作物长势奇好之后,他终于舍得花钱了。
为了把样板工程做起来,长孙无忌特意到幸福村把孙大力请来给自己做了副手,先全面了解了幸福的情况,再开始设计规划,最先建设起来的是样板工程,长孙无忌一点都没有马虎。
首先是砖瓦房的要求,新的村落建设起来后,位置尽可能的靠近主干道水泥公路,要有晒谷场,每几户人家,得有一口按压井。
至于砖瓦结构的房屋,基本是参照小河集通往幸福村那条自建民居的结构建设,其实,那种房子最初的设计者也是孙享福,因为不可能所有百姓都建的起像幸福村原居民所住的那种院落式的宅子。
所以,正中一个堂屋,左右两侧两个房间的简单砖瓦房成了长孙无忌的首选,在堂屋后面会有一个放农具的小房,后院,则是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建设一两个房间,与厨房,柴房,以及甩在老后面的牲畜棚和茅厕,组成一个院子。
长孙无忌称这种房屋为一进砖瓦结构民居,这种民居建造简单,住起来也方便,把堂屋的大门打开,直接就是大方桌,长条板凳,左边正房主人住,右边的可以给成家了的孩子住,后院的房间,可以给孩子住或留做客房,所有的房间都盘有暖炕,在后院,就可以对各个房间的暖炕进行加碳操作。
不仅是墙壁会刷水泥石灰,地面也会扑上平整的砖头,面上水泥,屋顶上厚实的大青瓦,让屋子即便是在夏天太阳暴晒的时候,也不显得热,堂屋通往后院的门一打开,空气则是瞬间流通,和大多数百姓原先居住的泥土棚子不同,这样的屋子里面,一点泥星子味都没有。
材料齐备的情况下,第一间样板房在幸福村一百多个熟手工匠的建设下,不到十天就完工了,然后,成本测算也出来了,算上人工成本,一间这样的一进民居,造价差不多十五贯,比善阳建一套这样的房子贵多了。
不过,对于这个价格,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却都很满意,如果十五贯能够把房子的事情搞定,那么,最多再用五贯钱的家具钱,关中一户自耕农就能过上很好的生活,最后,他一拍大腿,决定就按照这个标准建了。
所有迁居到新房屋的百姓,除了要在房屋的建设过程中出动人力帮忙之外,只需要在两年内,向钱庄支付十贯钱,就能拿到房契,另外的五贯钱,朝廷补贴了。如果到期不能还款的,钱庄会开始计算利息。
而且,所有孤寡家庭,军户家庭,费用全免,当然,一些原本家里有钱些的人,可以加钱建设二进式民居,或者三进式民居。二等公民,最多只能将房子建三进,否则就算违制。
因为三进大宅,一般最少都有几十个房间,可以住上百人,李世民对民用住宅限制规模,就是要逼这些人分家,防止地方大族出现。那些住不下的人,要是分家,去官府上户籍,那么,官府再给他分配的民居和永业田,可就未必和老宅在一起了。
新农村建设起来之后,会学习善阳,给每一户都上门牌号,并且,今后新的公民户籍册子上,都会标明这个地址,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寄信寄物成为了可能。
在以往,通信这样的事情,可是只有城里居住的大户人家,官员,才可能享受到的东西,但如果新农村全部建设好,这些普通农民,也能够享受到这样的服务。
长孙无忌今年的任务是给长安,万年,蓝田三县所有的村落完成新农村建设,其实也就不到一百个村子,有他招募过来的数百工匠,以及这些村落自有的数万青壮民夫,只要处理好拆迁和选址规划的问题,完成任务一点也不难。
因为,这个时期的老百姓不像后世那么难以处理,基本是官府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像这种给老百姓换新房子,大房子的好事,是没有人反对的。
难的,还是渭南新城的建设,孙享福临走前,其实给李世民提过不少建议,他的意思是将建设渭南新城的事情交给马周来管。
一是因为他有组织数万人劳作的经验,关中各大水库就是他带着几万突厥俘虏修的。
二是因为他对善阳模式的研究最深刻,最能懂孙享福留下的那张总设计图纸的意思。
要是把这张图纸拿给朝廷的任何一位官员看,他们都会看不懂。
为什么呢?
不是说好建城的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