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农圣-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真正在胡商到来的时候,在善阳街头感受过的人,是无法理解对于这么多国家,种族的人做到一视同仁是有多么难的。
  像孙享福自己,就对非黄种人特征的人有脸盲症,光是要记住这些与他打交道的人是谁,都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熟悉才行。
  而今后将作为基层官员的这些举子们,每天都要与众多的种族特征不一的人打交道,如果在上齐城,泰安城这些距离西域诸国比距离中原还要近的城池任职,必定会更加频繁的与外国人打交道,怎么样克服水土不服的情况,从一开始,就要有心理准备。
  “然之后,我希望你们能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朝廷给你们做官的机会,并不是为了让你们显赫乡里,耀武扬威的,而是要为国家,为百姓做事,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你们在此之前,也大多都是平民百姓,应当知道一个好官,对于当地平民百姓的意义。
  除了这两点之外,我希望你们能在实习的期间,尽可能的多学习,多琢磨,摸索出一些比当下更好,更适用的东西出来,有了新的想法,可以给上官提,也可以给我写信。
  未来,咱们的国家会很大,人口会很多,你们每个人的潜力都是巨大的,能够走到什么样的位置,就看你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多少,创造出了多少。”
  领悟力和创造力,就是人类智慧最具体的表现,每个人,都会因为一些成长环境的原因,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孙享福不能保证这里的每个举子都是适合做官的,但是,只要他们有领悟力和创造力,他们就还有为朝廷所用的价值。
  李世民算是自古以来最开明的君主了,连商贾,工人,他都敢用来为官,而且,朝堂上现在已经形成了一股开明的风气,在孙享福连翻的刺激下,他们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介意那些自古流传下来的成规旧条,更愿意理智的看待事情的本质,这就给创新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空间,孙享福自己并不是全能的,虽然很多事情,后世有成例可看,但他并不是全部都记得住,想的到。
  比如在气候温暖,适合一年种植多季农作物的南方开辟山地做梯田,这就是他看到了王茂考卷上的作文之后,才想起来的。
  可别小看了这个想法,它能够让大唐可耕种的面积无限放大,并且,将种植重心,转移到靠近沿海和长江黄河下游区域,尽最大可能的恢复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做的好的话,就不会出现历史上那么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江,黄河泛滥的情况。从而使整个中西部以及北部地区,一直保持在青山绿水的状态,传到后世。
  当然,孙享福心里对这个时代,或者说这个世界的想法,是没办法与他们分享的,因为,他没办法以这个时期的人们能够理解的方式,作出解释,他只能自己够默默的做,让大家享受成果。
  关中今年退耕三百多万亩田地,就是他的第一步成果,明年,长江,黄河沿线,将会有更多的田地被退耕,大唐现在不过是一两千万人口而已,以后世的产量来算的话,大唐只需要耕种不到目前十分之一的田地,就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所需。
  孙享福之所以让考生们写一篇《对家乡的畅想》,其实是因为他自己对于自己的家乡,早已有了畅想,那至少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人们能够平安快乐生活的地方。
  “善阳乃是我大唐改革最大,发展最快的地方,你等应该庆幸自己能够被分派到安北大都护府学习从政,一定要谨记孙都督今日之言,用心学习,扎实做事,不要过多的去想名利上面的事情,往往你不去争名利的时候,名利却会自然而然的到你头上来。”
  李公淹作为孙享福的副手,对于这些举子的期待也很大,他是官场的过来人,也适时的将自己的心得给众多举子讲了两句,众举子闻言,深以为然的表示受教了。
  然后,李公淹又小声向孙享福道,“北地寒冷,关中往北的道路已是一片白雪,他们想要抵达善阳,只怕要吃些苦。”
  “不吃苦,怎么能成长,这就当是他们去北地学政为官的第一道考验吧!
  不过,在物资上面,咱们不能短缺了,就他们现在的这身棉衣,是抵挡不了北地的风雪的,稍后我会让幸福村给他们给他们每人送一件羊皮夹棉大衣,另外,手套,棉袜,皮靴,烈酒之类的,也会准备一些,算是因为环境特殊,额外发放的补贴吧!这个情由要跟到其它地区实习的举子讲明,可别让别人有什么话说。”
  “这个事我会办好,那么,我现在就宣布,让他们收拾行装,三天之后出发前往善阳了。”
  “可以,善阳那边,我已经去信给褚遂良讲过了,他会安排好,这些学子,真正学习新体制的时间,也就一个冬天,开春之后,他们会被派往各个新建的郡城任职。”
  “那下官就先去办事了。”
  目送李公淹和一干举子们出府之后,孙享福再度回到楼上的房间里,想逗孩子玩,却发现他们都吃过了奶,睡着了,他又转头去书房,看看今天有什么转过来的公文需要处理,却发现,虞秀儿也在书房,而且在书桌上书写着东西。
  “又有新的想法了,是一出什么剧?”
  闻言,虞秀儿却是摇了摇头,孙享福见自己猜错了,便忙将头伸过去,看看她书写的是什么,然之后,他愣住了。
  “秀儿你将为夫说过的话书写下来做什么?”
  “当然是用作传记之用,不光是今天的,以往的好多话,都有记录呢!”说罢,她用眼神瞄了瞄书桌上一个装着纸张的木盒子,里面的稿纸,起码都有几尺厚了。
  孙享福拿起来那些稿纸翻看了一下,果然全部都是一些平时他说的比较有深意的话,所作的一些诗词,以及与皇帝奏对的大致内容,甚至,他推动的每一项改革,都有记录在案。
  “你这哪里是是要给为夫做传记,这分明是要推为夫做圣人嘛!好的你都记了,坏的,你一样都没记。”
  “夫君有坏的地方?”
  “呃,这倒没有······”
  有肯定是有的,不过不能承认,像私募武士,在沿海抢劫抓人,在道义上来说,肯定是不对的,当然,这些,虞秀儿也没有记。
  “这不就结了,以夫君的品级和为大唐百姓做的贡献,后世的史书上,一定会有专门的传记的,妾身先将这些记录下来,以便后人作传的时候,有文献可考。”
  “呃,你是不是信了李道长的话?”孙享福有些郁闷的道。
  自己的老婆为自己的传记提供的资料,这也得后人信呐,关键是,这种被别人记录下言行的感觉很奇怪,偏偏虞秀儿遗传了虞世南博闻强记的基因,对于一些简短的对话,她只需要听一遍,就能够很轻易的全部记下来,这让他有种被监视束缚的感觉。
  “李道长学究天人,他算出来的结果无有不准,这次妾身能得一儿一女,不就是证明李道长推算一道的精准之处么。”虞秀儿写完收笔,一副很认真的表情看向孙享福道。
  “那也就是说,你记录这些东西,就是为了让后人在里面归纳出一些类似论语的东西?”
  “有何不可?”
  “这个,非常的不可啊!会搞的为夫我很有压力,怕自己做了什么错事,给后世人作出不好的表率,所以,能不能······”
  “不能,其它事都能,唯独这件事不能。”
  “这又是为何?”孙享福很费解,为何虞秀儿这么纠结自己成圣的事情。
  虞秀儿一副恨夫不成圣的样子道,“夫君难道没有看到今日之孔家?”
  “孔家怎么了?”孙享福继续费解的反问道。
  “儒学子弟遍布天下,孔家世受儒学子弟尊重,若说这天下一等一的家族,其实并非五姓七望,而是山东孔家,因为不管是那个家族,那个帝王,都不敢作践孔家,这才是世家的一种最顶尖形态,妾身希望咱们孙家,也能成为像孔家那样的存在。”
  “呃,那个,秀儿,你不能看到了人家孔子的后人活的好,就要求为夫做孙子啊!啊呸,不是孙子,是孙圣人,做圣人可是没有什么人生乐趣的,因为要被道德束缚,为夫我,没有那个信心······”
  “妾身对夫君有信心,夫君所做之种种,早已超脱了普通大众许多······”
  面对自己的头号粉丝,孙享福表示很无语,这个世界上,跟女人讲道理,果然是一等一的难事,反正是无法说服她,既然她爱记,就让暂且让她记吧!反正自己也没有真干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再说了,虞秀儿也不会出卖自己。


第404章 慰问工人
  不管孙享福两口子在究竟要不要把自己标榜成圣人这个问题上,讨论的有多激烈,次日一大早的时候,两人都打扮一新,登上了去渭南的马车,原因自然是昨夜的讨论没有最终确定结果,今日,虞秀儿要强行执行。
  “秀儿啊!就算你记录为夫的一言一行,也没必要跟着到渭南去,回头让张轲他们转告给你听不就是了。”
  “他们的记性不可靠,况且,现在夫君你是抗拒这件事情的,肯定会想办法避开他们。”
  “我,我不抗拒了还不成吗?”
  “可你的表情和语气告诉了我,你还是抗拒的。”
  都说有了孩子的女人会变的凶悍起来,孙享福现在算是体会到了,自结婚以来,两人还从来没有产生这么大的分歧,虞秀儿不顾两个还不满两个月的孩子哺乳,也要落实这个事情,让孙享福真的有点生气了,他一时还无法理解世家出生的女子,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对于家族传承的重视度为何会这么高,初为人母的虞秀儿,反应似乎有点过激了,圣人,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你肯定是嗓子痒,想上台唱歌了,才故意整的这么一出。”
  车厢里气氛有点不对,孙享福找了个生硬的理由岔开话题道。
  “和夫君的成圣大业相比,妾身的这点爱好算什么,就算今后都不唱歌,妾身也是心甘情愿的。”虞秀儿一脸正色,一点也不像说谎道。
  “秀儿,咱们不这样好不好,人活一辈子,是为了快乐,尤其是像你夫君我这样的乐天派,不快乐的话,你给个皇帝我也不乐意做。”
  “乐天派?这是夫君的新名词么?是不是淡泊名利的意思?妾身这就将其记录下来。”
  孙享福捂额头,一脸郁闷道,“为夫我哪里有那么高尚,其实我也非常喜欢名利的,只是比较清楚,那些名利能得,那些名利不能得而已,乐天派,其实是开心就好的意思。”
  “可妾身就是觉得,它应该是淡泊名利的意思。”
  “天呐,你放过我吧······”
  孙享福是一脸悲痛之色的到达渭南的,他觉得虞秀儿患了产后无聊妄想症,应该找点事给她做,后世不也有一孕傻三年的民间传说么?应该尽快的让她的脑细胞运转起来,回到正常人的状态。
  于是,刚下了马车,孙享福就拉着虞秀儿直奔表演场地,并且指定了虞秀儿为这台演出的总导演,让李香蝶,姚红袖等人,无论大小事情都请示她,然后,他匆匆跑到以李世民为首的视察团里,跟他一起视察各处工地,都是男人,虞秀儿倒是不好跟着,而且表演晚上的时候就会举行,舞台那边,真的有好多事情要做。
  相比于半多月前孙享福第一次来视察这里的时候,冶炼厂的设置有了一个大调整,大门处的八个超大车间,变成了库房,往里走,是一长溜的锻造车间,现在已经开始上设备,再往里走的冶炼车间,各种炉子也已经架设起来,看样子,已经试验过了。
  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像后世钢铁厂那样大锅炉冶炼的程度,不过,数十个炉子同时开启,产量,也是此前大唐任何冶炼作坊都无法比拟的。
  早有准备的马周在李世民和一干大臣们走入了冶炼车间后,便介绍道,“陛下,整个冶炼厂开始生产之后,会有八个冶炼生产车间,分别对应不同种类的需求,产出钢铁料,每一个生产车间,都有五十个大熔炼炉子,每天的产量,预计可以达到十万斤。”
  十万斤,也就是五十吨左右,日产量五十吨的话,除去一些休浴日,年产量差不多就是一万七八千吨的样子,以此前大唐冶炼业年产量差不多五千吨的产量来算,光是这一个冶炼车间运转起来,就等于将大唐钢铁总产量翻了三倍左右。
  八个车间,差不多就是二十几倍,加上善阳那边冶炼作坊的增加,总产量差不多具备超越历史上宋朝时期的能力,不过,实际上却还需要很多年才能做到那么高的产量。
  因为,有焦煤炉子,有冶炼车间,你没有那么多工人,没有那么多矿,也是枉然。
  以大唐目前的采矿能力,就算在采矿量比较大的夏秋两季,能让三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已经算是极限了,那么总体产量,差不多能达到原先的十倍多一点,这就足够目前大唐各方面需要使用钢铁的地方使用了,毕竟,大唐没有宋朝时期的人口那么多,产能过剩的话,只会导致它廉价外流。
  当然,这只是在目前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如果未来大唐要建造更多钢筋混泥土建筑,那么,这个产量就算再翻十倍,也未必够,后世随便一家钢铁上市公司的产量,都是这个数字的很多倍,也没见把这个国家的基础建设完备到很高的程度,实在是这个国家太大,人口太多了,就算把矿石都,开出来,也未必够,大量的依赖进口矿石,才能缓慢推进基建项目。
  当李世民和所有大臣们看到那些在这个时期来说比较巨大的冶炼炉子,和听到马周报出来的这个数据的时候,都是惊叹的,一天产出十万斤钢铁料,这可是以往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你们已经开始试炼过了吗?产量可准确?”
  “每个炉子架设好之后,由老冶炼工试炼了一炉,按照熔炼时间和成铁数量来算,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目前没有足够多的熟手冶炼工人能够同时将所有炉子操作起来,还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让此前招募的学徒工实际操作,春节前,第一冶炼车间就应该能运作起来。”
  现在已经十一月份了,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马周之所以把时间说的宽裕些,是因为与冶炼车间配套的锻造车间也有人手不足的问题,虽然冶炼作坊所采用的灌钢技术,是南北朝时期綦毋怀文发明的新式炼钢法,可以减少反复折叠锻打的次数,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但理论培训,始终是理论培训,此前完全没做过这行的工人们没有一两个月的实际操作,对于各道工序还不能很熟练的上手,容易产出不合格的东西,这就是制造业在初期,累积经验必须要经历的一些过程了。
  “很好,若是所有的车间都能运转起来,我大唐士兵,将人马俱装铁甲,天下还有何人敢与之匹敌。”
  李世民的梦想是好的,不过,作为比较务实的大臣,马周得让他保持清醒。
  “陛下,冶炼厂是很难做到全部运转的,除非矿石开采的速度,提升十倍以上。”
  闻言,李世民一愣道,“不是已经让你们拍卖矿场,让民间自行组织开采了么?”
  据他之前收到的消息,矿场可是卖出去不少,为朝廷回笼了不少资金,两千多万贯的军购款,至少有四分之一,会从卖矿产的收入里面出。
  “回禀陛下,矿场是卖出去了一些,可产量,一时半会还不能有效的放大,普通老百姓的采矿技术很有限,另外,冬季寒冷,运输方面,也不是很好解决。”
  说到采矿技术,李世民又把目光看向了孙享福,在大唐高官中,也就他一个人是技术流的。
  “呃,那个,陛下,臣也不是万能的,既然有技术难题,陛下就应该组织人手研究,攻克这些技术难题,今科科举取中那么多工科生,可不是让他们来工厂做工人的,除了管理工人之外,还要成立各种工业技术研究小组,研究解决渭南所有工业生产上面遇到的难题。”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转头向工部尚书阎立德道,“正明的话立德听到了吧!朕会让人给工部专门在渭南建设一个工业研究院,作为所有工业技术研究的场所,你让那些熟手工匠,以及今科的工科举子们成立多个研究组,专门收集,研究这些工业发展,遇到的技术难题,谁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朝廷便会提拔,奖励他。”
  “诺,臣下去之后,立即办理。”
  阎立德领了李世民的新任务,孙享福却是又在一旁接话道,“陛下,朝廷其实只要提拔就可以了,奖励,则可以由这些工厂的东家自行出悬赏,如此一来,这些研究人员所需要的研究经费,朝廷就不用出了,研究成果多的话,说不定还能为朝廷带来很高的收益。”
  后世的许多科研所,都是找商人赞助,然后与这些商人分享科研成果,虽然这个时期的工业技术研究还远远算不上科研,但性质是一样的,想要一件事情长久的做下去,那么,让其保持盈利,不成为朝廷的负担,很重要。
  否则,一旦李世民的某个后世子孙缺钱花了,说不定就会砍掉像这种只会花朝廷钱的部门,到时候,技术研究发展的道路,可能会再度断绝。
  当然,这次视察的主题,并不是查看渭南工业新城的建设进度,而是给所有参与渭南建设的工人加油打气,让他们克服困难,在朝廷与高句丽开启国战之前,完成相关产业的建设,为大军输出军械武器装备。
  冶炼厂最后门的位置,就是矿石仓库,这里,有非常多的工人在忙碌,除了搬运矿石之外,他们还要尽可能的将较大的矿石敲碎,便于熔炼,李世民和一干大臣的到来,打断了正在热火朝天的劳作的工人们。
  “各位父老乡亲们,你们辛苦了,朕来专程来看你们了。”
  只是一句话,所有刚才还在卖力劳作的百姓们,瞬间呆立当场,一副有些难以相信,又敬畏崇拜的眼神,朝李世民看过来。
  “陛下,这个时候,您上去和他们握握手,拍拍他们身上的尘土,效果会更好。”
  孙享福咬着牙齿,用极为细小的声音在李世民的耳旁道。
  李世民恍若未觉,看都不看孙享福一眼,就往堆满矿石的仓库里走去,然之后,果然如孙享福说的一样,他拉住了第一个工人粗糙的手掌,看了看手背上冻裂的伤口,轻抚道,“辛苦了,你为大唐的繁荣强盛出血流汗,朕和国家,都不会忘记你的功劳的。”
  被抓住了手,激动的浑身颤抖的工人甲,此刻内心里充满了巨大的幸福感,就差晕过去了。
  “草民不辛苦,草民不辛苦······”
  工人甲憋了半天,就只憋出了这一句,李世民笑着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继续在矿石堆上,与第二个工人握手,第三个工人握手,很快,许多工人就主动的伸出了自己的手,李世民的两只手快速的与工人们一一相握。
  也不嫌他们手上的尘土脏,一边握,还一边略带羞愧道,“朕来的有些晚了,你们的手在劳作中都冻伤擦伤了,是朕考虑的不够周到,不过,以后大家不用担心了,朕给你们带来了暖和舒适的棉手套,还有可以护住脚腕的棉袜,众卿,快快与朕一起,将手套和棉袜发放给这些父老乡亲们······”


第405章 慰问演出
  君主想要获取民心,就需要做一些与百姓互动的具体的事情,古时候百姓们对于君主的要求是极少了,甚至不敢对君主有要求,而在这种情况下,君主只需要表现的稍微亲民一点,就能获得很多死忠的百姓。
  去年的时候,李世民去关中各地慰问了贫困的村落,这件事实际受惠的,也就那么十几二十个村子,可是,传开了之后,就让关中所有的百姓对李唐,对李世民本人,多了一丝认同感,今年北巡的时候,许多关中百姓夹道相送,给他送来了田地里产出的瓜果,这就是民心所向的一种表现。
  李世民这次来渭南慰问,虽然实际上受惠的会是整个国家,但是,这些工人们会觉得,是额外得了东西的自己受惠了,因为工厂请他们来做工,是给了他们约定好的吃食和工钱的,大唐的底层百姓,就是这么淳朴。
  相信,李世民这次在渭南的所作所为,也会被百姓们自发的传开,尤其那些跟皇帝握过手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会跟身边的人炫耀自己的这个经历,宣传皇帝的好。
  当大唐宣扬皇帝好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谁还能推倒这个王朝?
  大臣给工人发放东西,收获感激的笑容和语言,也是非常开心快乐的,因为派的又不是他们家的东西,收获名声的,却是他们。
  至于孙享福,花这点钱,能让皇帝和大臣们体验到这种别样的快乐,他觉得很值,一旦这种事情形成一种习惯,或者制度的时候,得利的,总归是穷苦百姓。
  大半天的时间里,李世民都是领着大臣们在派送着,同时也在收获着,直到天色近黄昏的时候,工人们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工棚,取了自己的碗筷,到各自放饭的地方打饭吃的时候,才得知,今天皇帝不仅给他们送来了手套棉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