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农圣-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拖袷前牙姘姿透庑┍镜睾狼恳话悖材压炙腔嵩谡咧贫壬涎≡袢貌健
  山南道足有三十二州之地,除了一些要出来分配给原先耕种官田的佃户做永业田之外,其余官田总数加起来,足有三百多万亩,所以,本轮土地出售,全部落实成交之后,武士彟这边,能够得到四百多万贯的现金。
  这四百多万贯的现金,至少是以蔡,黄,蒯,邓,刘为首的十几个地方氏族手中,将近一半的财富,倒是足够作为孙享福推动荆州项目的启动资金了。
  “应公,还是那句老话,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您一定要维护政策上面的公正,多派人去地方巡查,保证拿到新户籍的百姓们的基本权益,至于发卖土地之后收到的尾款,怎么用,您按照我给您那本册子上的先后顺序依次来做就行了。”
  大年初五的,孙享福就不得不去地方指导实际干活了,因为荆襄之地,春汛来的比较早,而武士彟作为山南道总管,仍然需要坐镇荆州,统揽全局。
  在孙享福的规划中,将所有的事情,都有较为详细的安排,这些钱属于地方财政上的,那么,就应该投入于地方的建设,码头,就属于地方建设,并不在水路转运公司需要投资的范围,因为这些码头建好之后,会由地方官府派人管理,收过往商船的停靠,仓储的费用。
  而用于建设码头的人手,便是湖区那些接受招安的水匪了,总人数有好几万,男女老少都有,孙享福给武士彟提的方案是,朝廷指定规格,建筑要求,派人做相应的技术指导,建好一个,达标验收之后,就给他们一定的工钱,在此之前,只提供他们的吃喝。
  鉴于这个时期的码头并不像后世那么高要求和复杂,其实只要选好了地方,弄起来并不难,清理岸坡,挖深停靠位,做一些水泥浇筑的卸货平台,和上下船用的宽大木质跳板,就足以,总体来说比盖房子还要简单,几万人可以分散在好多个地方,同时开建。
  建好后的码头会有一个做方向指引的灯塔,和一些不易被水淹到的仓储库房,可以供货物集散,相信一年时间内,就会先将一些主要的州城建设好。
  而筑垸,则是用了那些卖了田地的人为主力,暂时拿固定工资,在指定的位置修堤,等这些垸田修建好,它们的价值,就绝对超过现有的所谓上田,因为,它可以保障田地里的水源,肥力,并且,基本不会遭受洪涝灾害影响。
  毕竟,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比较好,不会像后世出现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的局面,水灾的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有了比城墙还高的大堤,就足以抵抗这个时期的水患了。
  而除了最开始的投入,后续,垸田的产出,就差不多可以负担筑垸工程队的大部分开销,倒是个可以长久做下去的项目,产出较高,又有稳定水源的水浇地,对于朝廷来说,那可是多多益善的。
  至于推广孙享福所说的一些农作物产业,养殖产业,目前,武士彟只能看现有条件,做一些鼓励性的支持,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了,真正的大发展,得靠农部体系完善,和农门子弟出山之后来推进,今年应该是没空了,明年会逐步开始,这方面,孙享福有多重安排。
  孙享福冒着春上的寒风出来,就是给百姓们选址筑垸田,以及指导那些接受招降的水匪修码头,做样板工程的。
  即便是有情报组长达一个多月的情报收集,孙享福也在各处湿地周边跑了好几天,才最终将第一块垸田的位置选定了下来,位于荆州以南二百多里,靠近岳州的位置,在后世,应该处于监利洪湖一带。
  孙享福没有给它起什么高大上的名字,就叫做大垸,因为,它确实很大,整个垸堤筑好之后,周长可能达到三百多公里,按照后世的田亩大小来算,周长一公里的不规则形状,约一百亩多一点,按照这个时期的田亩大小,差不多是将近一百五十亩,也就是说,光这一个垸,囊括的平整水浇地,就至少达到了四万多亩。
  像这样的高产水浇地,一户人家精耕细作的话,最多能种二三十亩,也就是说,光是这一个垸的田地,就需要一千多户的百姓来种,差不多要可以形成十几个新村落,或者一个大集镇。
  等孙享福设定好了周长线路的时候,武士彟,也终于将招募到的数万百姓给他送了过来,年前的准备的一些工具也分发到了他们的手上,简单的搭建了一些工棚以作休息之后,数万人的劳作,就开始了。
  孙享福小时候就是在大堤上打滚长大的,对于堤的构成,他再了解不过了,以这个时期的水情,筑八到十米高的八字形大坡,就足以,沿水面是需留出足够的区域,种植护堤林,甚至,沿江的区域,还要筑一道隔堤,防止江水冲击大堤过猛,在大堤的内侧,还要筑上小堤,让整个堤的占地表面变宽,腰中段,受力,无有倒塌的危险。
  除了大堤两侧的护堤林之外,大堤本身也要种上大水难以冲刷走的护坡草,当然,目前的工作只是筑堤,草的话,基本不用怎么种,一两年就会自然长满。
  树苗,则是要开苗圃培育,以白杨和水沙最佳,这两种树长的非常快,不怕水,长成之后,枝叶非常繁茂,当地百姓可以砍枝为柴,树干,也是用于建筑的好材料,五到八年,就可以轮换砍伐种植一轮。
  最关键的是这两种树的树苗很简单,几乎是插枝就能活,孙享福只需要安排一帮人专门去干这样的活就行了。
  上元节前一日,孙享福从工地上回到了荆州,两三天的适应期之后,工人们已经知道怎么干活了,可别看几万人的场面很大,其实,每天也就筑个几百米长,就算后面因为工具更加充足,大家做事熟练后,速度会提升不少,但也提升的很有限,只怕这一年的时间,能将这一个垸筑好,完成垸内的水利设施,就已经算不错了。
  实际做过之后,才能理解,为什么后世的五百多个垸,需要几个朝代,近千年的累积才将其全部筑好,因为,没有那个朝代,敢像孙享福这样,把几万人弄来全职筑垸,这个开销,朝廷是很难承担的,光是这一个垸,放在别的朝代,同样的人手,起码要两三年才能筑成,遇到什么国家动荡,或者经济紧张的时期,还得无限期停工,而得到的,只是四万多亩垸田而已。
  以这些筑垸的工人每个月几万贯的消耗来算,光是工钱方面的投入,就会让这些田地的均价达到了十几二十贯一亩,在有其它土地可以耕种的情况下,专们花钱筑垸,是得不偿失的,而孙享福之所以做这个得不偿失的项目,是因为,他想通过这些今后注定会连成片的垸堤,彻底的解决荆襄地区的水患。
  “应公,陛下召我回去主持关中春耕了,明日,我便要出发。荆州这便的局面已经基本打开,按部就班的推进下去就可以了,过一段时间,关中会有船来荆州,到时候,这边几个主要城池的码头应该已经建设完毕,就到了您推动当地商业发展的时候了。”
  “正明不过了上元节再走么?”
  “不了,关中的春耕也耽搁不得,另外,朝廷派往西域的使节团队过几天就要出发了,我争取赶上,给他们送行。”
  “那好,对于商事,老夫还是有些信心的,你回去之后,且按照咱们商定好的安排便是了。”
  这个时期的商业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买和卖,当本地的一些东西,有人明码标价来收购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有人把它弄出来卖,官府,只需要做好宣传,管理好税收,就能从中得利。
  比如,湖区的黄鳝泥鳅产量特别多,这些玩意在当地并不值钱,然而,在关中却能卖到好价钱,武士彟只需要提前组织一些商贩,在码头出钱收购,当地的百姓,就会想各种办法捕捞,卖钱。
  待得关中的商船来的时候,他们只需要出钱,就能大量从这些商贩的手中拿到鱼货,而他们从关中的带来商品,也会被这些商户买去,销售给卖鱼货得了钱的百姓们。
  当然,鱼货只是其中的一种,孙享福此前给武士彟的册子中,有很多当地特产的种类,逐渐的,这些东西都会被百姓摸索生产,如果,朝廷还能给百姓提供一套高产的方法,那么,很快,这里的产能就会放大,同时,有了收入的他们,又会大量需求,和消耗外地的一些产出。
  如此局面一成,就等于整个市场就被激活了,它会不断的刺激市场去生产开发各种新产品,或者产品原材料,当人们所接触到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全面的时候,他们的生产力,也会不断的提升,算是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整个环节中,水路转运公司,只是弄了一些船,招募了一些水手,来沟通各地而已,这就能在赚取大量利益的同时,使得所有人的生活都得以改善,这也是为什么孙享福宁愿低价出售田地,让利给这些本土氏族的原因,也要推动这个项目的原因,因为,没有他们提供的启动资金,孙享福想要将整个长江流域的城镇盘活,可能需要推迟好几年。


第419章 回长安
  孙享福想不到武媚娘会眼泪婆娑的来为自己送行,要是她的小手能老实一点,不往自己怀里摸的话,他都险些相信这个小丫头,也有可能和其它孩子一样,会对亲近的大人有依赖和不舍。
  “小丫头,还想第三次从叔叔这里偷东西么。”
  “呀,被孙叔叔发现了,可是,媚儿知道叔叔不会怪媚儿的啊!所以,能偷为什么不偷呢!”
  武媚娘丝毫没有被抓了现行的觉悟,反而,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以萌萌哒的表情冲孙享福一笑,化解了尴尬。
  “你就是个不知足的,想把这世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收归己有,却没想过,这样真的会得到快乐么?
  人呐,往往得到的越多,被人觊觎的就越多,一辈子防备别人,或与人争斗,会很不快乐的。”
  孙享福说的有点多了,即便是武媚娘智慧远超常人,也没能一下子听懂他说的话,毕竟她的年龄摆在那里。
  看到她眼中的一丝迷茫之色,孙享福将手伸进了自己的怀里一摸,笑道,“那咱们来看看你没有偷到的,究竟是什么好东西。”
  说着,孙享福将一个自己整理编写的一本小册子从怀里拿了出来,武媚娘也正是看到他怀里塞的鼓鼓的,才想去偷的。
  “原本是本册子啊!媚儿还以为是什么新奇宝物呢!”
  小孩子,终究是好奇贪玩的,有了跳棋和望远镜之后,武媚娘本能的以为孙享福身上还有类似的好东西,看到是一本小册子的时候,却是露出了一丝失望之色。
  “孙叔叔今天就教给你一个道理,得不到的,未必都是好的,看上去不好的,它却可能是个宝。
  这个册子,是我近两年编写的,准备给农门子弟做教材的东西,白话文,字你应该都认识,你要是自己能将上面所写的东西都学懂了,就算有资格成为我农门的核心弟子了,到时你可以请你爹爹把你到长安去找我,你爹爹会同意的。”
  说罢,孙享福将小册子郑重的交到武媚娘的手中,又朝她身后不远处的武士彟抱了一拳示意,然后返身上马。
  武媚娘很想现场将册子翻开来看看里面写的是什么,却又见到孙享福已经在马上朝自己挥手,便举着册子,也向他挥手道别,最后,在一阵马蹄声中,看着孙享福一行人渐渐走远。
  孙享福留下的东西,已经算是科学种植的基础篇了,也是农业教育走上科学道路之后的第一篇正式教材的开头部分。
  大唐越是往后发展,对于种植技术的需求就会越大,就像荆襄之地的湿地种植产业,如果有几个农门弟子水平的人作为指导,今年过渡一年,明年就能形成一定规模,但是实际情况是没有,所以,它形成规模,开始爆发的时间,会往后推至少两三年。
  这种情况,在其它地方也会出现,所以,农门需要扩大,并且逐步走上社会,不然,就无法满足这个社会对于农业的需求,从而让更多的人手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去从事工商业,毕竟,百姓们主要消耗的,还是农作物产品。
  孙享福很期待聪慧的武媚娘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惊喜,就像期待李淳风能在数学上你给他带来惊喜一样,聪明人,不应该把智慧局限在历史上那种狭窄的认知上,开创,开拓,才是对后人有意义的东西。
  上元节赶路的好处就是,孙享福有机会可以看到好几个城市过上元节的场景,贞观四年是历史上大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世民在这一年灭了突厥,四方宵小从此不敢觊觎李唐王朝。
  而且,这一年之后,大唐四处就开始风调雨顺了,国家经济也开始快速起飞,每年都有周边蛮夷小国上贡称臣,纷纷送本国学子到长安学习中土文化,让华夏文明开始快速向全世界传播。
  不过,由于孙享福的到来,历史来了个大变样,大唐的国力更加强盛了,突厥在两年前就灭掉了,大唐又进入了另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而且,吐蕃也有可能提前爆发与李唐的战争,这也算是一场亚洲霸主的争夺战吧!
  战争的表面形式,是士兵相互厮杀,但它的本质,其实是为政治服务的,大国之间开战,打的往往是经济,高句丽的底子很厚,注定了大唐在这里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
  吐蕃的底子薄些,历史上的几场战役,都是一波流。
  而除了这两只狼以外,还有一群豺狗在旁边叫嚣,那便是吐谷浑和党项各部了,孙享福才走到洛阳,便得知了长安那边的一些消息。
  冶炼厂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军事装备,竟然被调往了姚州和鄯州的牛进达军和李绩军,看来,李世民是想主动参合进吐谷浑与党项各部的那场假打之中去,将战场,摆在大唐本土之外,另外,实力变强了的他,已经不允许吐谷浑和党项各部在他的卧榻之旁存在了。
  到了洛阳之后,孙享福同样选择在溪村过夜休息,这里,也将面临一次产业升级转型,只靠农耕和养殖的话,他们的极限,也就到现在这个规模了,洛阳的交通比长安更加便利,辐射范围更广,此前孙享福给长孙无忌提了很多发展建议,他自己,当然也不会落下。
  “村长,你的意思,咱们要扩大鸡鸭猪的种苗培育,以后,减少成苗养殖的规模?”
  “没错,咱们自己,已经能够吃上肉了,接下来,就得想办法,让全天下的百姓吃上肉,出售种苗比养殖成苗更加赚钱,省力,并且还能开辟配套产业,我希望,你们未来,可以向运河能够辐射到的所有州县提供鸡鸭猪苗,让一些想要合作的商人,或者个体户,大规模的在你们这里进购种苗。
  然后,你们向他们提供养殖技术支持,可以采取收费的形式,还可以卖饲料给他们,或者,找饲料原材料产出比较大的地方,开设饲料分厂······”
  产业一旦铺开,就会像一张被不断被加强编织的大网,会越来越细,越来越大,古人缺的,只是这种理念,真正劳作起来,他们或许比现代人还吃苦耐劳,因为,他们是穷怕了,饿怕了的一代人。
  王二牛并不是被点化一下,就会变成智者的人,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完全按照孙享福交待的方法办事,相信,等溪村的转型逐渐形成的时候,孙享福只需要在报纸上刊登一则广告,就会有无数想要涉足养殖业的商人跑来溪村,找他合作。
  而且,溪村虽然只有一两万亩土地,但是,它的潜力远远不止这些,因为这两年,他们已经累计到了一定的财富,有了财富,就可以投资做项目,河南之地的小麦太多了,大多数人都是以面为主食,孙享福每次到溪村,都会忍不住多吃几碗面条,这种味觉上的刺激,总让他想起后世在郑州下火车时,看到对面的那个巨大广告牌。
  方便面这个玩意,懂它的人,往往都活的比较深刻,而在这个时代,它却完全是可以被当作一种顶尖美食来看待的,开发出来,一定是一种畅销商品,而面粉类可开发的零食其实太多了,给他们大致描述一个方向,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将老百姓生产出来的这些越发不值钱的农产品,变的更加有价值,就是商业发达的好处。
  孙享福到达长安的时候已经是正月二十二了,这一天上午李世民特意召开了大朝会,主要议的就是使团出行的问题,孙享福没有赶上朝会,他到长安城下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在得知使团的队伍,已经行至便桥的时候,他在府门前换了匹马之后,就快速朝使团出行的方向追去,都没有时间问候一下家里人,连送行都要追着送,也是没谁了。
  黄昏将至,便桥往西三十里,便是使节团的驻扎地,即便是所有人都有骆驼,和马匹代步,这支三四千人的队伍,在有宽阔平整的水泥道路的关中,一天的行进路程,也不过是一百多里,也就是说,他们即便是以这样的速度,一直不停的走,想到达到万里之外的西域,也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而实际上,可能要将近半年,从每年西域胡商到长安的时间,就可以大致推断出赶路所需要的时间。
  假定他们的返回时间是贞观六年九月,定襄城的天下第一运动大会举行之前的话,那么,他们真正在西域诸国活动的时间,只有不到两年,这段时间里,他们需要谈判敲定的项目,涉及的领域,非常多,可能会一直处在比较忙碌的状态中,孙享福对于使团的期许是比较大的,虽然通过一些信件,与他们中间大多的自己人有过再三的交流叮嘱,但他还是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亲自过来送一送。
  “我就知道,孙都督,一定会赶回来送我们的。”
  营帐之外,马周远远的朝大路上走来,他的身侧,穿着一身新式棉质官袍的孙二力紧跟着,孙享福成了第一个从皇帝家臣转换成朝臣的人物之后,他来做第二人就简单的多了,现在,他也是使节团的主要官员之一,李世民给了他正五品的农部郎中衔,与其它几大部门的随行官员一样,是仅次于使团正副二使的高级官员,有权力代表大唐,与西域诸国谈判所有关于农业方面的事情。
  而在孙二力之后,又有许多人从营帐里跟了出来,除了与孙享福相熟的官员以外,大多是新晋的文工团成员,以李香蝶的和姚红袖为首。


第420章 送别
  大家都看出了孙享福的风尘仆仆,是以,此刻他们心里更加的感动。
  “有劳都督相送了。”
  并不整齐的声音里,却整体的散发着一股别样的离愁,之所以说别样,因为他们愁的,并不是不舍的情绪,他们很有信心自己两年多以后会回来,愁的,是自己怎么完美的完成自己此行的任务,对得起国家,对的起眼前这个人殷切的期盼。
  “不来看看,我始终不放心,此去数万里之遥,可谓任重道远,但你们心里也不必有太大的压力,远征军的有足够多的远行经验,你们要多多向他们学习,听从他们的安排,保重自己的身体,别的事情其实都是次要的,只要你等能够平安归来,就比什么都好。”
  去了西域之后,要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标,不光是孙享福早就跟他们有交待,朝廷大臣也在这几个月的筹备商议中,在不断的完善,如今早已有了比较全面的条条款款,根本不需要孙享福多交待。
  但是,作为这次出使的倡议人,孙享福最害怕的,是这些人因为自己的这个提议,最终落得个亡命他乡的下场。
  毕竟,留在长安,他们是妥妥的有好日子可以过的,而几万里的行程,里面充满了太多的意外和变数,即便护卫他们的一千军士,是从已经走过两次西域的远征军中选拔出来的精锐,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
  “都督且请宽心,今时已经不同往日,玉门关外数千里,仍是我大唐国土,有程大将军在庭州那边接应,我等出国境其实并不远。”
  马周说的是比较提气的实话,孙享福也是欣慰一笑,历史上,李唐自从设立安西都护府之后,从长安前往西域任职的官员数不胜数,少有在路途上就出事的。
  因为,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还算好,并且,李唐对于西域的控制,还算得人心,沿途的通行,补给的条件,都很完备。
  目前,向西的通道,虽然没有盛唐时期那么好,但相比之前来说,也好了很多,至少,基本不用担心敌袭,沿途的城镇,都是在大唐统治之下,安全系数,提高了一倍不止。
  孙享福的目光一一在众人的脸上扫过,给予他们鼓励的眼神的同时,开口道,“你们是大唐去往更远处的开拓者,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载誉而归,在历书上,留下属于你们的丰功伟绩。
  所以,这不应该是一场悲伤的别离,应该是一场即将走向胜利的,快乐的别离,两年以后,我会在定襄城里准备最好的酒宴,等待你们荣耀回归的时刻,届时,大家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没有送行酒,没有别离的诗词,孙享福只是用一番鼓励之言,让这些即将远离家乡,踏上坎坷的同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