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些钱,其实一直都在钱庄,因为不管是得了钱的船厂,还是提供建筑材料的其它工厂,钱,都是存在钱庄的,工人们也大多有将钱存在钱庄的习惯,这样会更安全。
所以,钱只是在众人手中打了个滚,变幻了一下主人而已。
孙享福挪用了一部分房款,支付了船厂的购船款,剩下的,给各个建筑方面的工厂下了材料订单,并且,让建筑工程队扩大招工,年内,至少要将建筑队扩大三倍以上,此外,他还要想办法,将那些外地为渭南提供各种原材料的商人的钱财留下来,所以,在高胜在卖房子的时候,他也在卖,不过,卖的是大仓储。
地产经济,有地就是王道,孙享福将各地提供木料,陶土,食品原料等等的商人们召集到了一起,向他们兜售起了渭南的仓库。
“你们别看现在你们的货物送到渭南来,就马上可以销售出去,那是因为渭南这边新立,各种原材料缺口比较大,而且,水路船运还不够发达,有些商人的东西,还不能快速转运过来,等再过一段时间,各种建设逐渐完备,船厂大量出货之后,沿运河,沿长江流域,各处的商贾,都能将自己的产出拉到渭南来卖的时候,你们觉得,你们的竞争力在那?咱们的工厂,可不会只购买你们手上的东西,肯定会在中间挑选物美价廉的材料购买。”
众多商人被孙享福这套说词问的一愣,这还真是个问题。
不过,商人都是精明的,很快,他们就想通了一些事情,既然孙享福将他们这些人召集过来,还出言点醒了他们,那么,肯定有一些能够使大家双赢的办法。
其中,木材商人章江道,“孙都督定然是有妙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我等若有什么用的着的地方,孙都督尽可吩咐。”
话说的很客套,倒是给了孙享福一个接着说下去的台阶,笑着接过话道,“你们此前往来渭南做生意,其实已经赚到了一些资本,却为何没有抢先在渭南建立仓储呢?
要知道,一但你们有了仓储,就能够将更多的货物囤积在这里,随时满足各个工厂的需求,这岂不是提升你们很多的竞争力?
另外,你们还可以直接守在码头,吃下那些后来的商人零零散散拉过来的货物,囤积在仓库,然后大批量的销售给各大工厂,保持住你们的供货优势,还能在中间赚一些差价,岂不是妙哉?”
目前的情况就是,浙西商人的东西一拉到渭南来,就直接进了各大工厂的仓库,结了账,他们将一部分钱存在钱庄,还有一部分钱,拿回去用作成本,总的来说,运作还算正常,不过,他们赚的那部分钱,没有投资出来,长此以往,会累积的越来越多,对于流通不利。
孙享福用这个他们心动的条件为诱饵,就是为了让他们把钱花出来,搞活市场,同时,也相应提升一些他们的竞争力,让各大工厂运作起来更省力。
仓储就不可能是小打小闹的,做小了,屯不下多少东西,做大,那么,造价就高了,它不仅会让这些商人把赚到的钱花出来,还会让他们欠下钱庄一笔贷款,然而,为了自己的生意能够更加长久,好做,他们又非常有必要建立这个仓储,所以,孙享福接下来,又帮股东们回笼了上百万贯的资金。
加速资金的滚动,朝廷的税收会猛增,钱还是那么多钱,在所以人手里滚动几圈之后,就能变出很多东西来,真正消耗的,只是一些天生地长的资源,以及过期就会作废的劳动力。
而随着春耕的结束,法部的官员将各种大唐日报上的信息宣读给了全国各地的百姓们知道以后,三四月的时候,各地出现了一次到渭南打工的大浪潮,在劳动保障处跟各大工厂签订劳动协议的工人,很快就突破了一百万,每天还在以几百,过千人的速度增加。
第429章 打工的人们
四月下旬,山南道,岳州,距洞庭湖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子。
擅长打造小渔船的村民宋涛将自己一整套的造船工具,都送给了同村的半大小子宋小鱼,锁好自己家的小木屋之后,他便背着上了行囊,手握一张昨天花了一百文才买来的船票,往岳州码头赶去。
“涛哥,你去了渭南,每个月真的能挣到一贯钱吗?”
天刚蒙蒙亮,就跑来门口等着了,见到宋涛出来,宋小鱼一屁股就从地上跳了起来,一边接过宋涛的行囊,一边伸着脖子问道。
宋涛没有阻止想要帮忙的宋小鱼,将自己其中一个包袱分到他手上后笑着道,“不是一贯钱,是几贯钱,读报的法官不是说了么,像我这样可以独立造船的熟手船工,渭南现在奇缺,月薪酬至少是两贯起,在船厂表现的好的话,可以带一个小组,每个月拿三五贯的工钱都不在话下。
当然,钱不钱的,其实是次要,前两天我去码头上看了那些关中来的大船,那才真的叫船,我这辈子,要是能造出一条像那样的大船,就是死在渭南,也值了。”
“码头上的船,比以前在长江里跑的那些楼船还大么?”
宋小鱼平时要帮父亲在田地里干活,可没有机会跑到几十里外的新码头玩耍,也就这阵子听下乡来宣讲律法,读报纸的实习法官说,码头上有关中造的新式水轮船停靠,可以逆水行船,还能拉上万石货物往返关中,百姓们有需要买卖的,可以去码头上交易。
“大的多了,船舷很高,上面有很多大帆,还有几个很大的风车,可是没有船桨,具体是怎么让船在逆水的时候行走的,我也不知道,听说最大的船,可以载货三万石的同时,载客上百人。”
其实,大水轮船除了风力齿轮推动螺旋桨之外,还有人力,或者牲畜拉动齿轮盘带动螺旋桨的功能,不过那些设置,都在船身内部,外人看不到,它之所以能载重三万石还能逆水行船,是因为它有多个螺旋桨,不管是顺风,还是逆风,只要有风推动风车转动,就能带动船底的螺旋桨转动,顺风的时候用正螺旋桨,逆风的时候,用反螺旋桨就行。
三万石的载重,在后世来说并不算什么,还不到两千吨,很多渔船,都可以达到这个载重,但在这个时期,简直是让所有造船人仰望的存在,所以,宋小鱼决定,要将宋涛一直送到码头,顺道见识见识那样的大船。
两人一路走着,一路聊着,直到正午十分,走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才终于抵达了码头,并且,看到了很多背着包袱行囊的人,正在登船,今天是起航的日子,看来,和宋涛有同样想法人不少。
宋小鱼被眼前的这艘大船震惊了,他经过了检票人员的同意之后,他获得了上船观看一下的机会,登船之后,他觉得这船那那都稀奇,难怪宋涛的梦想,就是制造这样的一艘大船。
此时,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宋涛一起,搭上这条船去渭南,在渭南学习更先进的造船技术,不过,在宋涛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回到了村子,因为,他不能在没有获得爹娘准许的情况下,就离家出走。
踏上返程的宋小鱼决定以后在家苦练宋涛平时教他的那些木工活计,同时,他还要想办法存到足够买一张去渭南的船票的钱。
在整个山南道,同一天起航的船只有很多,不仅是在岳州,其它各地都是如此。
蔡州,原本帮蔡家种地的一个叫牛强的小伙,在询问过读报纸的法官,如何跟蔡家解除劳动协议之后,毅然而然的决定放弃佃户的身份,脱离蔡家,搭上前往关中的水轮船,船票钱,还是他最近晚上去河里捕捞鳝鱼泥鳅,卖给收鱼的贩子攒下来的。
和牛强做同样有类似经历的人有很多,他们要么去捕鱼,要么去伐木,套山鸡,兔子,想尽一切办法,弄到了一张前往关中的船票。
所以,水轮船上的位置很挤,但是他们在船上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难受,因为,船工没事的时候,总会跟他们讲一些关中的事情,告诉他们,到了渭南之后,该如何谋生,还会分发给他们一些平时见都没有见过的食物,好吃到他们都不愿意那么快到达关中了。
只可惜,水轮船的速度比他们想象的要快的多,顺江直下,两天时间就到了扬州,拐入运河之后,船工告诉他们,在笔直的运河里面,水轮船可以日夜航行,最多十日,就可以到达渭南。
要知道,以往他们随便去一下临近州城,往返都要好几天呢!现在,坐上了这水轮船,居然半个月不到,就能到达远在千里之外的关中,简直太神奇了。
大唐的的老百姓,只要不是府兵出生的,很多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更没有见识过什么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所以,下船的那一刻,他们是方向都摸不着的,不过不要紧,船工说过,找到那种穿着和实习法官一样,胸前戴着徽章的人就行,他们就会按照你的特长和主观意愿,带领你去各个工厂报道。
宋涛只是一下船,就马上看到了码头旁边,一眼望不到边的巨大船坞。
牛强,则是和一帮人一起,被一个戴着银质徽章的实习官员带着,在渭南的工地走了一阵之后,交给了建筑公司。
船厂和建筑公司负责面试的人稍微检验了一下他们的能力,就带着他们到了一个叫做劳动保障处的地方,签订了劳动合约。
据说,今后每个月的薪酬,可以到这里领,会缴扣一定的个人所得税,但是,有什么劳动纠纷,这里都会帮他们处理,甚至在工作中出了什么意外,受了伤,这里还会出人负责照看他们,帮他们出医疗费用。
宋涛是熟手木工,有多年的造船经验,会水,懂得炮制造船的各种材料,船厂的负责招工人的人检验过他的水平之后,非常开心,定了两千八百钱的月薪,据说,这还是试用期,如果三个月后,他能够自己带一组人马,单独负责一部分船体制造,工钱可能会拿到五千钱,那可是足五贯,而且,不光是拿钱,船厂还管他的吃穿住,与报纸上书的只好不差。
牛强,最终选择了干比较脏,比较耗力气的泥水活,原因是他小时候,最喜欢活泥巴玩了,据带领他去签订劳动协议的人说,以后,他每个月可以挣到一千五百钱,加班另算钱,工资比其它新手工人的工资高,是干泥水活的工人特有的福利,因为他们的活计脏些,累些。
另外,他还能够比别的工人多领两套用来换洗的工作服,而且住的地方,还有专门的按压水井和烧水的炭炉,供他们每天收工后清洗身体和衣服,只是那一头长长的头发,最好剪掉了利索些,因为在工作中它很容易沾上泥水,而且通常会把全身弄的都是泥,如果沾的是水泥,收工的时候才发现它已经干了话,结局还是剪,同工种的工人,大多都把头发剪的短短的了。
整个来渭南打工的过程,比他想象的要简单的多,工钱,也比他们预期的高,才工作了三天,牛强的工头,就喊他晚上到家里吃酒,据说两个月前,工头花了近三百贯买了套新房,是一套什么精装三居室,现在,已经装修好可以入住了,以后他就不和大家一起住在工棚了。
牛强不知道精装三居室是个什么房子,居然要花三百贯,他看到同组的人收了工之后,都把自己洗的干干净净,穿上了一身干净衣服和鞋子,他也有样学样,将身上的泥水洗干净之后,将剩下的一套还没有穿过的新工装工鞋都穿在了身上,和同组的几个工友一起去工头的新房子里吃酒。
原来,工头的新房子离他们上工的地方不远,据说是之前盖好的一期工程,而他们现在做的,是五期工程,前面二三四期,已经有足够的人手开工了,到了现在,他才知道,原来自己参与修建的房子,盖好了之后,居然这么漂亮。
找到了栋数,才走进楼梯里,牛强就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酒味,是从一楼的几户人家家里飘出来的,看来,他们家里也是在摆什么乔迁宴,这应该是关中有钱人的讲究吧!
工头家在三楼,红色的房门直接大开着,几个工友还没进屋,就看到了地面上洁白的瓷砖,虽然他们大多穿着干净的新鞋,但都有些不好意思下脚踩。
“都进来吧!还磨蹭啥,家里的酒菜都上桌了。”
工头笑呵呵在屋里朝他们招了招手,然后,当牛强跨入这间屋子的时候,就仿佛进入了另外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对于牛强这种住了十几年泥巴窝棚的人来说,就两个字形容,“奢华”。
屋里的任何东西在他看来都是精巧的,带着软垫的长条沙发,雕刻有花纹的案几,一格一格,摆着琉璃,或者木雕刻的壁柜,就连墙壁上的灯架子,都特别的好看,点了白蜡之后,把整个屋里照的跟白天一样。
屋里的各个房门都是开的,工头领他们在每间房里转了转,说是新房,要多吸点人气,还让他们在软绵绵的床上打个滚,说是新床要人压,尤其是年轻未婚的小伙子压压,最好。
那床可真是是软,还有弹性,人一躺上去,都快陷进去了,牛强觉得,在这样的床上睡觉,自己早上一定不愿意醒。
最后,他们几个工友,被带到了客厅旁边一张大方桌上,桌子上摆着十多个大瓷碗,里面全部都装满了各种香喷喷的菜肴,有猪头肉,卤鸡,卤鸭,卤鸡蛋,一条十多斤的大草鱼炖的锅,还有撒着香料的大羊排,至于那些自己见都没有见过的青菜,他光看着,就觉得好吃,至于这几天在食堂里吃过的豆腐皮,排骨海带等,都不稀得上。
最让人抽鼻子的是那种清清亮亮的酒,味道太浓烈了,据说是工头在酿酒厂打来的,足有五斤,今天晚上不喝完不准走。
工头的媳妇也是做管事的,是在染料厂,她那边也来了几个女工,在旁边另开了一桌,菜式差不多,只是酒,是一种淡红色的,叫做桃花酿的酒,这酒工地上的食堂里有,据说这个季节产的特多,隔一天,每个工人可以发一小碗,牛强喝过,味道有点甜,但酒气也很大,一小碗还好,喝多了也会全身发热,上头。
几个女工在厨房里帮工头的媳妇张罗菜,这一会,也上桌了,十几个人,两桌,把整个饭厅挤的满满的,十分热闹。
牛强的嘴笨,又是新来的,不过,上席之后,都是听工头和几个老工友讲话,大家举杯的时候,他也跟着举杯,不过不敢多喝,因为那酒看着像清水一样,喝到嘴里的时候却像火团一样,难怪刚才工头说喝掉五斤酒的时候,好像是个很艰巨的任务一般,他估计自己喝一杯,就会醉,而一杯的重量,还不到三两。
因此,他被工头笑话了,说南方人喝不得烈酒,下次得专门为他准备一些清淡些的麦子酒,就是喝多了会打嗝的那种,也有人叫它啤酒,夏天的时候,酿酒厂会酿很多散装的出来,便宜卖给工人喝,据说冰镇了喝的才爽。
牛强没有喝过麦子酿的啤酒,他只是在意识还清醒的时候,使劲的吃着东西,在打着晃回到工棚躺下的时候,他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拥有一套像工头这样的房子,把老娘和弟弟妹妹们接过来,招呼他们天天吃像工头家这样的饭菜。
类似的情况,在整个生活小区里,到处都在发生着,只是经过了很短暂的时间,这些从全国各地赶来渭南打工的百姓们,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并且安定了下来,开始朝自己的目标迈进。
在渭南的衙署里办公的李世民,听到了密卫给自己回报过来的一些民间消息之后,满脸的欣慰之色,如果不是因为孙正明现在去打理他的试验田了,他一定会把这个推动创造这一切的家伙,也喊来陪自己好好的喝上一顿。
第430章 农学院的由来
关中春麦的长势非常好,从出穗情况来看,完全能够达到孙享福的预期,再等一月左右,差不多就能收割。
幸由于产业的转移,幸福村各个作坊的管事,都去渭南做的工厂做厂长,总工等职务,村里现在不会像以前一样,到处都是人了,这才更加像是一个农村。
四月下旬,关中天气已经十分温暖,甚至有点小热,善阳那边也早已冰雪消融,孙享福就善阳的春耕后续安排给褚遂良,孙得寿去了一封长信之后,便组织起村里的熟手农夫种起了花椰菜。
王家派了不少人熟手农夫来学习种植,足有两三百人,全部是王氏本族庶出子弟,负责管事的王安亲自到场,用笔墨记录了所有的种植细节,最近,他恨不得将整个村子封锁,不准外人进入。
“你们王家在关中还有多少亩田地?”
“两万亩左右,不过,像您这边能够一直保持土地湿润松散的好田,估计只有三千亩,除了留下这三千亩来种植花椰菜,多余的田,我们会尽快卖掉。”
“五姓七家,之所以能成为天下第一流的顶尖世家,果然是有其道理的,你们家族内,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关内的土地已经不再重要的?”
虽然得了一句夸奖,王安的脸上却并没有什么得意之色,只是老实的答道,“从善阳在家主和少主的眼皮子底下发展起来之后。”
这个答案确一点都不掺假,五姓七家的智囊团分析问题的层次,远非一些中小世家可比,他们总能盯着最赚钱的营生,寻找其本质。要说这两年最赚钱的是什么,绝对不是王家种的香料田,因为那些香料最初虽然为王家赚取了几百万贯利润,但由于产的太多,市场上消化不了,导致后来价格断崖式下跌,使其整体盈利,并未达到一千万贯。
而善阳,由于商业的兴盛,光是每年的税收,都是一两百万贯,那么,具体孙享福以及他的整个利益团体在善阳赚了多少钱,根本没法算的清,反正是绝对超过千万贯的。
因为,别说现金盈利部分,光是他在善阳的那些工厂,物业,商铺,固定资产的价值,都超过了千万贯。
所以,五姓七家现在非常想的是,自己在北地也拥有一座像善阳一样的城池。
毕竟,田地产出那一块的利润,他们已经看不上,一亩地,就算像孙享福种植的麦田一样,产出四石麦子,又值多少钱?不到一贯而已,种植这些田地,需要人力,周期缓慢,已经是鸡肋一样的存在了。
相比于种田,经商却更靠谱,王家在善阳的产业,占据善阳总体产业不到十分之一的份额,而且,还大多是从孙享福手上过了一道的,但就这点商业份额,已经让他们的年收入超过两百万贯了。
如今,他们虽然放弃了关内大部分的土地,但定襄周边的土地,全部归了他们王家,定襄城未来的产业,在他王家直接或者间接管理之下的,很有可能超过五成,这可是北地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城市,它的经济,很有可能超越善阳,它的盈利能力,别说超越善阳,只要能跟善阳差不多,那么王家的收益,就比继续在关内种地,高出几倍不止。
毕竟他们在定襄城周边的土地,虽然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但种植面积翻了一倍,产出也比关内的田地更高,只要最初在开垦土地上费一些工夫,往后,农业产出方面,并不比种植关内田地的时候差,而在商业和固定资产放面的收益,则全部都是新增的。
只要家族能够壮大,他们可不介意别人喊他们太原王氏,或者定襄王氏。
至于其它几家,其实也跟王氏打着同样的算盘,他们要复制善阳的模式,发展一座商业盈利能力超强,耕地相对更加集中好管理的新根据地,也只有像这样巨大的好处,才能引得五姓七家这样的巨无霸做出如此大的产业调整。
可笑那些仍然在关内抱守一地的中小世家,地方豪强,还在大量的吃进土地,当他们知道今明两年,粮食的价格可能跌到斗米只卖四五钱的时候,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喷血。
因为,就算他们把一亩地种出四石多粮食来,也只能卖到两三百来钱,两个青壮雇工就算拼死给他们种出一百亩地出来,也就只值二十来贯钱,这还没有让这两人去渭南打工赚的多,毕竟,一个人去渭南打工,管吃管喝管住,一年有十几贯的收入。
而种地,却要消耗他们的粮种,口粮,农耕工具等等,这会导致他们有一种越种越穷的感觉,因为,即便是以后世的农业产量,种田的人的收益,也比不过外出打工的人,何况是这个时期。
“他们王家只种三千亩花椰菜的话,只怕无法满足长安市场的需求哦!享福,咱们村里,要不要多种点?”孙大力挑着两个大漏水壶,跟在孙享福后面浇水,适时的插了一句话道。
闻言,王安和孙享福两人,嘴角都勾起一丝笑意,要是孙大力的脑子那么好使,能看清楚事情的本源,当初他就不会沦落为配角了。
“你们笑啥?”
“人。”
“人?我吗?”
孙大力有些莫名其妙,这两人为什么一起笑话自己,难道自己说了什么很可笑的事情吗?
“不是,我是说,种花椰菜的人,不够。”
幸福村这些适应了孙享福耕种要求的熟手农夫,基本都是护卫队员家里的亲属,不过一两百人号人而已,而被王安排带过来学习种植花椰的人手,也不过两三百号人,以花椰菜的种植难度,第一年的时候,他可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