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类似钱庄现金存票的纸币,也开始研究印刷,这方面的工艺,比冶炼钱币要复杂一些,需要一些摸索,纸币将来会有十文钱,二十文钱,五十文钱,一百文钱,一贯钱,五贯钱和最高额度的十贯钱的七种设定,再要用更大额度的支付,那就得钱庄的现金支票了,也就是之前的现金存票,以后基本都是走大额,一百贯起步。
这种存票可以是记名的,可以是不记名的,记名的意思,是只有指定的人,凭户籍可以兑付,不记名的,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兑付,只是,不记名的存票,一张最高一万贯封顶。
这种纸币和现金存票,主要是为了方便百姓携带和大额交易,等整个货币制度建立好之后,百姓可以到钱庄,任意的用纸币兑换金银铜币,也可以用金银铜币,兑换纸币,只是额度高的话,需要提前几天预约。
在新的货币全面推行之后,朝廷官方的税收,和进出钱款,将全部使用新的货币结算,也就是说,百姓手中现有的铜钱,都要去钱庄兑换新钱才能用,至于金银,也要送到官方开设的铸钱厂铸城钱币,才能使用。
朝廷不直接向市场发行纸币,只有收到相应的金银铜币的兑换,才会给出相应等值的纸币,这就让百姓们比较容易相信,朝廷推出纸币只是为了方便大家交易和携带而已。
三天之后,孙享福带设计制作出来的新货币的所有样板回了长安,反正有后世的大致样子做抄袭,他不需要费多少脑子,朝堂之上,所有朝臣们,也第一次看到了大唐即将全面推行的钱币。
“陛下,此等成色的金银铜钱币,比之以往所使用的,高出了许多,而且,将金银纳入货币体系之后,能够大大的增加市场的流通量,臣建议立即施行。”
财部尚书高士廉在大臣们传阅过钱币的样板之后,上奏道。
“臣附议,不仅是如此,纸币能够大大的缓解钱财过多,百姓携带不便的问题,臣建议,一体推行。”长孙无忌也是出班道。
市场上的交易更方便了,那么大家的交易流通量自然也就大了,交易量大了,那么他户部收的税收自然也就多了。
“臣等附议······”
钱币上可都印着李世民的头像呢!就冲里面的政治意义,谁敢反对?
而且,用金银铜做本位,发行新货币,其实是朝廷上下一早就有预期的,要说这些贵金属谁家最多,当然是这些朝廷上这些大臣们所代表的权贵了,这次正好借着朝廷推行货币政策,将他们家里的金银全部都拿到官方的铸钱作坊,重新铸造一遍,他们瞧着这些新钱的成色就喜欢的紧。
“如此,朕便在财部之下,设铸钱司,在渭南专门开辟一个大冶炼车间,做铸钱车间,从钱庄库房,国库,和内府库的钱财开始铸造,明年开始,在全国发行新的货币,新的货币政策,也同步施行。”
孙享福在上朝前早就跟李世民交流过铸钱的事情,如果在冶炼厂开辟一个大车间专门用来铸钱的话,压床压一下就能成形的铜币,一天时间就可以铸造二十万贯以上,金银钱币,那就更加无法计算,两三个月时间,足够制作出价值几千万贯的钱财,供市面上使用。
而且,不光只是渭南会铸钱,煤炭价格和工价比较低的善阳,以及金银矿储量比较大的岭南,也会派铸钱司的人过去组织铸钱,以大唐现在用于货币的金银铜来算,一年左右的时间,足够将所有钱都替换成新钱,而且,会将市场上可流通的货币,扩大几倍以上,因为,大唐现在的金银,其实已经不少了,光是岭南,都至少有价值过亿贯的金银,西域那边每年也在大量流入,没办法,谁叫那东西值钱,一两银就是一贯,岭南从倭国回拉来的银子,可都是按船算的,一船就是几千石,甚至过万石,西域那边运过来支付货款的金子,那都是用驼队背的,一匹骆驼,就能带四百斤黄金,这得多少钱?
宣布了这项决定之后,李世民显得很兴奋,因为,孙享福告诉他,一旦这个货币政策实行,负责铸钱的铸钱司,至少可以赚到修建一万里水泥路的钱。
以王家修建两千里水泥路就花费五百万贯的价格来算,也就是说,光是一个铸币改革,就能赚到两千五百万贯钱。
要问为什么会赚到这么多钱?
那就得说说,为什么孙享福带回来的钱币样板,成色那么好看了,幸福村专门研究冶炼的马赛那组人,可是两三年前,就开始玩合金了。
而且,这种新的钱币制度实行之后,等于是对倭国这种盛产白银,和西域很多盛产黄金的国家的一种制裁。
因为,他们的白银,黄金,在大唐不能当钱用了,想要将其铸造成在大唐能用的钱币,你得找官方的铸钱司,那么,他们就该被铸钱司的人拿捏了,大唐的铸钱厂可以免费的给自己的百姓铸钱,可不会给外邦铸钱,他们没有唐钱,就买不到大唐的任何货物,在举世货物皆出唐的这个时代,基本就等于贸易被冻结了。
当然,他们也可以找一些地方势力,给他们一定的利益,让他们把自己的黄金和白银拿到铸钱司去铸钱,这样,肯定是要被大唐的地方势力割一层肉的,量大了,还容易被发现。
铸钱厂,在铸钱的时候,也还是会赚他们一点,就像孙享福此前预计的一样,回炉铸造三亿贯钱币,铸钱司差不多就要赚两千五百万贯以上,接近一成的盈利。
钱的事情十分敏感,铸钱司这样的衙门,注定了是由李世民心腹大臣主理,内侍和密卫把持的项目,别的朝臣都插不上嘴。
不过现在大唐处于上升期,大家能说的上话的项目,简直太多了,很快,一整套阵亡将士的抚恤,甚至安葬的新规,被最终敲定,昭告天下了。
李世民不仅同意了孙享福他们提出来的超高抚恤方案,在决定在玉山修建烈士陵园,用较高的礼遇下葬阵亡将士骸骨,并且规定,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子孙,每年必须往烈士陵园,亲自祭拜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
这一举动,顿时将关中各家有战死府兵的家属再次感动的大哭,他们的家人的名字,将永远留在烈士陵园的墓碑上,还受世代皇帝祭拜,还有什么比这更高的荣耀?
一时之间,民间对于李世民的歌功颂德之声再度大涨,这种声势会造就一种很直观的现象,那就是民间更加的和谐了。
封建社会就是这样,百姓们觉得皇帝好,就更加愿意守皇帝定下的规矩,包括臣服的那些番邦国主。
所以,连李世民规定的,七岁以上的孩子,不分男女,必须送到县学,开始接受基础教育,百姓们也是从者如云。
至于那些臣服的小国的国主,他们在长安,吃的好,住的好,有各种稀奇把戏看,比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要舒坦的多,李世民留他们在长安多住几天,他们想都不想就答应了,李世民让他们的子孙进国子监读书,学习汉文化,他们更加是举双手赞同。
这可是大好事啊!学好了文化,就能够在大唐做官,皇帝要给他们的后代做官,这就是没有把他们当外人看的表现,所以,别说那些年幼的子孙,就是像麴智盛这样的成年王子,也被新获封了高昌郡公的麴文泰留在了长安学习。
并且,有好多只是获封了县公,县候级别的国主,直接请求定居在长安,他们已经舍不得长安的荣华富贵了,在这边,不仅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生了病,还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多小病,一刻药丸下去,就能见好,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太神奇了。
有这样的生活环境,没有野心,也成不了气候的他们,干嘛还要回去?
对于这样的奏请,李世民当然是同意了,并且给这些申请留下的人,都赐了宅子和一定数量的三等公民做仆役,让他们直接成为了长安城有房有仆有高薪的享乐阶级。
当然,也不是说他们完全没有用,有一些他们提供的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一些资料,以及身份上的压制,对于官府管理当地,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说完了这些,李世民又在房玄龄的建议下,对于官员俸禄这一块的新规定,拍板决定了,简单的来说,就是大唐的官员又要加薪了,这一次的幅度,达到了三成,而且,以后,还会像工人们一样,有一个稳定增长的工龄工资,为朝廷服务的越久的官员,薪酬会相应的高一点,而且,将实习官员的生活补贴提升了一倍,达到了每月两贯钱,并且,将大量表现尚可的实习官员转正了。
贞观三年的科举,一下子就取中了五千人,此前由于人手紧缺,房玄龄转正了一批,差不多一千人,李世民这一次,更是直接转正了三千多人,剩余的几百人,要么是表太差,不适合当官,要么是有了其它的想法,不愿走仕途的。
还别说,工商科有些人,得到了各自实习的产业的东主的赏识,做到了中高层管理的,可未必愿意去朝廷做个八九品的小官,他们轻松可以获得一等公民的身份,而且,薪酬比朝廷官员还高的多,管的事情,也对自己的胃口,放弃被朝廷派往偏远地方做官的也有人在。
这一动作,倒是让社会上的实习官员顿时为之一空,不过,有了这三千多人,大唐治理四周边地的人手,倒是轻松的多了。
同时,也让全天下的百姓,看到了仕途这条路,现在貌似也蛮好走的,只是两年多的时间,就有这么多原本是白身,甚至是寒门草根的人,成了正儿八经的官员,这对于这几年进了县学读书的那些寒门子弟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这也只能说他们赶上了大唐飞速发展的一个好时候,就像后世,好多人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一样,很快就实现了富裕。
第518章 大明宫的设计
李世民回到长安之后,各种政治项目的推进就明显加快了起来,他是个非常勤奋,而且敢于接受新想法的皇帝,所以,孙享福这样晋级成了他肱骨大臣的人,就悲催了,陪他熬了好多次夜,脑细胞也被逼死了好多。
直到十一月下旬,大唐赴西域使节团正使,唐俭的奏章送到长安之后,孙享福和阎立德才扔下一大堆新宫殿的设计图纸,一起赶赴定襄。
没办法,唐俭的奏章中说了,前来定襄参加天下第一运动大会的王国数量,可能达到过百个,每个王国的团队,都有数百到过千人,其中还有好多国家的国主,会亲自带着人马来,那么,加上他们的护卫以及一干随行人员,很可能达到数千人。
这还不算是大头,各个国家的权贵阶级,很多都已经自己组团往定襄这边赶了,到时候,这些外来的观众的数量,也会不少。
这也就是说,即便不算大唐内部参赛的队伍和观众,光是西域和天竺诸国前来定襄的人数,也有可能达到数十万人,加上大唐内部的参赛团队,以及赶来看热闹的百姓,定襄明年八九月的时候,可能会聚集超过百万的外来人口。
想要保障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和比赛,需要提前做很多工作,孙享福就是赶到定襄,帮忙统筹这些工作去的,至于阎立德,他则是要领着工部的人,去定襄学习最先进的楼宇式建筑,因为,他和孙享福共同设计的政务区,将是一个外型大气,办公方便的新式楼宇建筑。
新的宫殿还是被李世民定名为了大明宫,主殿将会是长安城最高的建筑,楼高三十米,分三层,每一层的挑高为九米,屋顶雕龙画凤的装饰高三米,按照后世一层楼差不多三米三的高度,这栋楼差不多有后世的九层楼那么高。
大楼宽三百米,径深两百米,也就是说,每一层的室内面积,差不多有将近六万平米,一楼将是一个超大的宴会厅,足以同时供给两三万人饮宴,观看歌舞。
二楼,则是朝会大厅,有两个非常宽阔有气势的楼梯,直接从室外两侧直上二楼,左文右武,但是列班站队的话,这个大厅,足以站三到五万人。实际上,也只有超级大朝会的时候,能够用的上二楼这个大厅。
平时比较常用的,是三楼,这里有大小不同的三间会议室,以及大小规格不同的数间会客室,再有秘书监,起居郎,中书舍人,内侍监等,皇帝常要使唤的一些人的办公室,这些办公室,都围着中间正前方,那间超过一千平米的御书房。
三间会议室里,最小的一间,都可以容纳三百人开会,而且,以后大家开朝会的时候,不用站着了,现在议论的事情多了,通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正常人都受不了,何况是许多年事已高的大臣,而且,开始更多的接触沙发之类舒适的家具之后,大家也越发不适应跪坐了。
所以,今后,大家上朝的时候,都有沙发座椅了,而且,还有独自的案几,要上奏或者记录,也不需要在笏板上写写画画了,座子上,直接会有纸笔,供记录会议重点。孙享福甚至还贴心的想到了,在每个案几上面,放置一个红色的反对牌,和一个绿色的赞同牌,有大臣启奏发言,表示赞同,或反对的,可以直接举牌,让高坐龙椅上的皇帝一目了然,知道大家的态度,而不是靠声势,靠体力,来告诉皇帝自己的态度。
大楼的外墙呈雪白色,为了采光,开有很多大窗,这些窗户,将全部采用纯透明的玻璃做窗扇,三楼御书房的位置,更是有超大的落地玻璃窗,即便他的位置是在城外的龙首原,但他的高度,比长安城的城墙还高十多米,站在御书房的落地玻璃前,瞭望整个长安,将会有一切尽在脚下的感觉。
当然,大明宫可不只有这一座主殿,他的两侧,将会有十二座同样是白墙红瓦,但小了几号的楼宇,这些楼宇,就是朝廷所有机构的办公大楼了。
各个楼宇之间,相距不过百步,根本没有墙院之类的东西分割,包括大臣们要去主殿的御书房,也只需要通过内侍通报,皇帝准见即可,等于是将大唐所有的办公体系,汇总在了一起,这样的设置,将会使得皇帝在办公时间,能更加直接的接受各部门的汇报,以及向各部下达命令,使得中央的权力,更加集中。
至于后宫,在主殿和办公楼建设完毕之后,会继续向后,沿着太液池周边修建,同样,以独楼,独院的方式,分散落坐,大量减少了占地面积的同时,使得整个宫廷内,进出更加便捷,更像是一个比较大型的别墅区。
所有的景观,娱乐设施,都会相对比较集中在太液池这一片区域,而原先的整个太极宫,掖庭,东宫,在新宫建成之后,将会向民众开放,作为供长安百姓游玩观光的皇城公园,孙享福甚至还建议,将原先后宫的御花园,改建成动物园,将各地番邦献上来的,大象,犀牛,五彩鸟,孔雀,猿猴,猩猩,蛟龙,狮,虎,熊之类的动物,用比较安全,可供观赏的建筑,隔绝起来,供民众观赏,收取一定的门票,做饲养和维护的费用。
至于原先的布政,颁政等十二坊之地的朝廷各衙办公区域,自然是开发城高端房地产,缓解长安城内压力日渐增加的住房需求,运作的好的话,说不定能把修建新宫一半的费用,都赚回来。
孙享福的整个建议,都获得了李世民的批准,所以,主要负责建造的阎立德,是来定襄学习这种新式楼宇建筑的建造技术的,因为,孙享福属下最顶尖的建筑团队,都在定襄,这边目前来说,拥有大唐最先进,最漂亮的建筑群。
当然,即便是阎立德和工部的一干官员学的快,朝廷也有人力,有钱来砸,但真正把整个大明宫主要建筑群修建起来,至少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整个建筑群修建完毕,起码是五年以上的时间,可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太宗修了一年多停了,高宗接手,修十个半月就基本完成了。
因为,新式建筑,需要很多技术,很多工艺,不再是像以前那样的建筑,竖柱子,搭横梁,盖瓦,整地砖,立围墙,就简单完事了,它落成以后,不说是永久性建筑,用个几十百把年,应该是没问题的。
有了水泥路和沿途的换马驿站,赶起路来就是快,即便是冬日里,孙享福也就在马车里打了四天的盹,就到了善阳城下,这种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奔跑的情况下,即便是稍微压低了马车的速度,在水泥路上,也能达到日行五百里左右。
来之前孙享福没有写信通知善阳这边,事实上,信也未必比他的马车快,等到了城里,孙享福才发现家里居然没有什么人。
管家刘松将孙享福迎进门之后道,“老爷,二爷和三小姐都去农学院那边了。”
“农学院?那边盖好了吗?”
“主体建筑已经修建好了,其它设施,王家的人要按照二爷的要求慢慢修建,不过二爷不想浪费整个冬天的时间,已经在城里放出话去,明年开春,农学院就正式招生,想要成功入学,就要先到农学院领取一份农学基础资料自行学习,等明年的时候,通过了开学考试,才能入学,这几日,他和三小姐他们,都在那边发资料的呢!”
“嗯,你去忙吧!对了,让人将府上的客房都收拾出来,晚宴准备的丰盛一些,我要宴客。”
孙享福在府门前跟刘松交待完之后,再度回到车队,向阎立德道,“阎尚书,您就受受累,直接跟我去农学院那边看看吧!”
论到建筑方面,阎立德才是这个时代的专家,而且,他不仅会建屋,还是个风水专家,农学院虽然不是孙享福的家宅,可谁叫他赶上了呢!顺道就看看吧!说不定孙享福自己设计的这个学院,能给他在建筑上带来一些启发。
很快,车队就开始往善阳城东,农学院的方向驶去,而孙享福回到善阳了的消息,也开始在城内传开,褚遂良等一众官员得知消息后,纷纷朝学院这边赶了过来。
农学院的规模,不下于医学院,几乎占据了善阳城一坊之地,隔着老远,与孙享福同车的阎立本就看到了屹立在院墙之内的教学楼,这可是善阳这边,少有的三层建筑。
“正明,用这种楼宇式建筑作为学堂,也是为了节省占地面积么?”
“可不仅仅是节省建筑面积,还能更加方便修建供暖设施,而且,如果将其分散成很多间砖瓦房建筑的话,就会有很多个积雪的屋顶,这样,咱们供暖时所消耗的煤炭,就要增加一倍以上,将其修建成楼,天长日久的节省下来,可不是一点点的费用。”
“想不到建房的时候,还要考虑这些问题,老夫受教了。”
“呵呵,不仅仅是这些问题,大型的建筑,合理的安全通道,消防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修建楼宇虽然会多用砖石,少用木料,但也有起火的时候,而这种楼宇式建筑一旦起火,则不像普通的一层房屋,大家往外跑就能逃生,通常大家需要走楼梯下楼,而且,楼宇大了,燃烧起来,烟雾很有可能积在室内,这东西,可是比火焰更容易杀人的,所以,咱们在修建新宫的时候,这些问题,也得考虑进去。”
“消防?”听到一个新词,阎立德有些诧异的问道。
孙享福忙解释道,“消除隐患,防御火灾的意思。”
阎立德闻言赞道,“正明考虑的当真周全,看来,老夫去到定襄之后,真要好好的看一看那些新建筑的内部构造了。”
第519章 安排
进了农学院的大门,孙享福才知道里面竟然十分热闹,特别是孙得寿所在的教室,此刻至少挤了数百人,见到孙享福过来,孙得寿有些意外的迎了出来。
“大哥何时到的善阳?”
“刚到不久,你这是?”
“这几天分发下去的资料不下千份,很多人领了资料回去,有看不懂的地方,又会来学院里询问,不光是我这里,小妹,赵河,王二小,马涛他们那边也都被围的死死的,看这情况,明年咱们农学院,至少能招到一两千学生。”孙得寿有些喜意的解释道。
“一两千么?这么说,明年你们的教学任务,可能会很重啊!”
孙享福想不到在胡人比例较高的善阳,居然会有那么多人对于学习农学感兴趣,现在,真正跟着他学习了五年以上的农门子弟,其实只有二十来个,也只有这二十来个人,够资格教学生,那么,他们平均每个人,差不多就要教一百个学生了。
至于去年才到善阳学习的那五十多个孩子,现在顶多算刚入门,起码得经过几年的学习,才会有教学的水平,也就是说,短期之内,农门的师资力量,还不能增加,那么,往后每年都招生的话,教学压力将会更大。
“呵呵,大哥不是说过么,不要指望把每个人都教的如我农门子弟一般的水平,选择其中领悟力高的,重点教学就好,其余大多数人,能够学习一些种植方法,带领百姓种植田地就好。”
闻言,孙享福也点了点头,农学跟儒学不一样,这是一个可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问。
后世的老百姓种田,哪里需要管种子怎么来的,怎么能让这种作物的产量更高,他们只需要按照正确的种植方法,把农作物种出来就行,真正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人,只是少数特别有天赋的科学家而已。
“那行,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