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农圣-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晚饭过后,孙享福在书房里看到了无影儿送过来的情报,嘴角钩起一丝笑意小声嘀咕道,“他们不跳出来,我还没有借口整治他们,既然要跳出来,那就别怪我了。”
  孙享福主动向地方豪强出手的话,会引起朝中百官的不安和反弹,毕竟,朝堂上现在大部分中高级官员,身后都连着一个家族,可是,如果是这些地方豪强主动跳出来惹孙享福,孙享福再被动反击,就不是一个意思了。
  在态度和立场上,孙享福要摆明确,他不是争对所有地方世家,也不是李世民要对全国的所有世家大族动手,只是因为他执行的一些政策手段,与荆州的一部分地方世家豪强起了冲突而已,本来是想不想闹大,化事为了的,可这些世家豪强不愿意,那就只好被迫应战了,朝中大臣,与这事没关系的,可以靠边站,因为确实跟你们不沾边。


第538章 乌龙般的弹劾
  说到世家,现在朝堂上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五姓七家系的官员,平时基本都不主动跳出来说话了,他们只是根据事情,默默的站向对自己有利的一方,绝不出头。
  从王圭被罢免了侍中之位后,五姓七家系根本没有一个堂部主官级别的人物在朝堂上当政,他们居然也甘于接受这种现状。
  反而是那些二三流世家背景的人,现在在朝堂上比较活跃,各部的侍郎,郎中等关键的位置,基本都是被他们这些人把持,像农部这样的衙门也不例外。
  出自京兆韦氏的韦挺,是农部在京当值的最高级别官员,孙享福这个尚书,基本上是个只管技术的甩手掌柜,农部的另一位主要领导李公淹,则是全国各地的快跑断了腿,他要推进农部的组织构架在全国州县铺开,以及落实各个地方有关农业的项目。
  这就给了许多人一种五姓七家淡出朝堂,潜心发展,二三流世家背景的官员,占据朝堂的假象。
  当然,要是有人出来弹劾太子少师,农部尚书孙正明,这种级别的高官,大家还是会觉得觉得意外的,不过,更多的可能是欣喜。
  因为孙享福本人,以及他的关系户,都是那些功劳多到烧手,皇帝都头疼怎么封赏他们的顶尖勋贵团体。
  而这由于这些人占据了最高的位置,低一层次的官员,就总想要掀翻他们,他们若是不走,朝堂上的大多数官员,就无法上位,可没有人愿意做千年老二,一直看别人脸色行事。
  韦挺作为孙享福在长安的代言人,对于一些该了解的情报,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可是,他并没有打算阻止某些人跳出来。
  “臣弹劾山南道大总管孙正明,施政不当,将山南道地区数个受水灾较严重的州县的粮食,全部抽调一空,致使当地流民成灾,州治,县治败坏,请陛下明察。”
  现在的朝堂上,除了有极不正确的政治事件,一般是不会有官员喊出‘弹劾’两个字的,这两个字自法部成立以后,在朝堂上的意思,就是‘指责’,一般来说,不是掌握了确凿的证据,是不能随便‘指责’的,因为,没有经过法部批复,刑部取证调查,而无中生有的指责别人,尤其是上官,是要受到惩罚的,轻则降级罚俸,重则直接罢免。
  孙享福在山南道的所做所为,在武士彟回到长安之后,李世民就心知肚明,所以,突然听到这个弹劾的时候,李世民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想到了此前韦挺找自己所奏之事。
  看弹劾的人好像早有准备的样子,同样也早有准备的李世民倒是想看看他们玩的什么花样,开口向那出班弹劾的法部郎中蔡济道,“你越级弹劾,可有明证?”
  “回禀陛下,臣这里有当地各州县的法官,以及乡绅族老委托递交上来的陈情书,陛下一观便知。”
  很快,蔡济手上的一本折子,便交到了内侍手中,其实,这种不通过中书,直接在议政的大殿上给皇帝上折子的举动,是有些不合规矩的,但法部官员有在朝班直接奏事汇报工作的特权,只是,要使用这个特权的时候,属下一般会跟堂部的主官打个招呼。
  看魏征一脸懵逼的样子,李世民就知道,这蔡济应该是没有跟他打过招呼,现在魏征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调研周边少数民族,和新纳入大唐管辖的疆域的风土人情,制定相应的法律,忙的是不可开交,可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就大唐内部政治上面的事情发言了。
  奏章上所列举的内容十分详尽,各州,各县,被孙享福调走了多少粮食,价值几何,因为水灾,没有粮食赈济,有多少当地百姓变成了流民,在灾后没能回到当地居住,生产。致使各州县有多少土地因为没有人力耕种,而空置,会给当地财税造成多大损失等等,一条条写的十分清楚,或许在一些无法具体计算数字的方面有些夸张,但说到的问题,差不多也是确实存在的,奏折上有数百当地乡绅族老的签字作证。
  李世民看完之后,照例将这封奏折交给房玄龄等人传阅,片刻之后,他态度不是很明确的向大臣们问道,“诸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听到‘处置’这个词的时候,蔡济面色一喜,他是受家族指使,才壮着胆子,上这封奏折的,因为,族内再三向他担保,这封奏折上面的事情,都属实,他上奏之后,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现在看来,李世民是相信了奏折上所说的一切,毕竟,上面写的东西,都是经的起推敲的。
  然之后,户部尚书长孙无忌率先出班了,奏道,“陛下,臣以为,应该全面彻查。”
  农部右侍郎韦挺紧跟着出班奏道,“臣附议······”
  “臣等也附议······”
  “咦,情况有点超乎想象的顺利啊!”
  蔡济十分意外的看着满朝诸公对自己的奏章表示赞同,顿时感觉有些飘飘然,正待上前添油加醋的说几句呢!却见高坐龙椅之上的李世民指向自己道,“为祸地方之人要查,似这等只顾自家利益,尸位其上之人,也要惩治,来人,去了他的冠冕朝服,收押刑部,取证定罪。”
  “什么情况这是?”
  蔡济还在懵逼状态中,就见有站殿的侍卫向自己走来,不是说要彻查么?怎么,反过来要抓我这个上奏之人?
  “陛下,臣不过是直言上奏,代地方官员氏族向陛下陈情,何罪之有?您为何无故罢免臣的官职,还要下狱?臣不服。”
  “不服?”
  “那朕就让你服,长孙尚书,韦侍郎,怎么让他心服口服,就看你们的了。”
  李世民说罢,长孙无忌与韦挺对视一眼,意思是你先来说,还是我先来说,最终,由于官阶差距,韦挺请长孙无忌先说。
  便见他看向已经被侍卫除去冠冕袍服,按压着跪在地上的蔡济道,“蔡郎中是吧!我户部有一个疑问,你的奏章中所说的蔡,黄,邓,郢,复等沿长江受灾的几州,都是土地肥沃,田地数量超过百万亩,人口数量超过十几万的中州,可为何,他们过往不论是灾年,还是丰年,所创造出来的税收,皆不足万贯,比之山南道其它许多下州都还不如呢?”
  “呃,这······”
  “老夫就在这朝堂之上,等着你编,看看你能编出什么理由来。”看到跪在地上的蔡璨眼珠子乱转,长孙无忌鄙视的看了他一眼道。
  这个,还真不好编,人多,地多,土地肥沃,在大唐的新的税制逐渐的落实之后,你一个中州的财税,会比不过下州,这就有点太说不过去了,毕竟,各方面来说,中州和下州的规模,都是有着一两倍,甚至更多的差距。
  看到闷着不吭声的蔡济,李世民气极,便又给了一个眼神韦挺。
  收到李世民眼神指示的韦挺也走到蔡济的面前道,“你编不出来吧!那就由我给你举个例子,就拿蔡州来说吧!
  掌管常平仓的司农官,在去年秋收之后,以五十文一石大米的价格,四十文一石谷子的价格,强收治下百姓手中的粮食入常平仓,而常平仓入库的账簿上的价格,居然是每石米一百六十文,谷一百四十文,比长安的市价,都高出好几成。
  仅此一条,蔡州常平仓的司农官,就能从蔡州的财税中白白拿走超过二十万贯的钱财。
  一个中州,全年的财税,总共才多少?
  不过二三十万贯而已。
  光是这一笔买卖,就能将全年的财税用掉七八成了,加上其它,能有结余才怪。
  这么大额度的交易,是谁审批的?这么多的钱财,是怎么从司财官那边流出来的?不用我说,你应该也知道。朝廷的诸公,和陛下,可都不是傻子。
  你们若只是贪污,也就罢了,朝廷之前在四边都有战事,需要内部稳定,可以暂时不处理你们。
  可偏偏你们在贪污之后,还要剥削压榨百姓,蔡州的常平仓的粮食,在每年发水灾的时候,会全部被蔡氏的人以借贷的名义取走,按照朝廷的规定,常平仓的粮食,在发生灾害,百姓急需之时,是免息借贷的。
  你们把所有的粮食免息借贷出来,让真正有需求的百姓,无粮可借,只能高价找你们买,或者高利找你们借贷,逼的他们没有活路走。
  你说,那些百姓们,在有出路的情况下,还会留在当地,被你们继续剥削吗?”
  韦挺在朝堂将这些地方豪强的运作手段讲出来,顿时便叫一些人的脸色阴晴不定,那跪在地上的蔡济,也是听的面如死灰,这个脓包既然被当堂挑破了,那么皇帝,断然没有继续放任的理由。
  果然,在韦挺说完之后,李世民发话了,道,“朕,其实并不反对天下的臣民百姓想办法获取更多的利益,因为朕希望看到每个人都丰衣足食,过的更好。
  然而,君子爱财,需取之有道,像孙卿,冯卿,长孙卿,等,能够推动一些项目,在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同时,为国家,为百姓,也谋取利益,朕甚至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然而,似你等这样为谋利益,不择手段,坑害百姓之人,朕却是绝不容许的,因为,你们这是在挖大唐的根基。
  朕知道,在这个朝堂之上,还有很多的官员背后的家族,在用类似的手段,坑害当地的百姓,诸如长孙卿和韦卿所言,朕不是看不出端倪,只是因为此前外部不稳,朕选择暂时不做处置。
  然而,如今天下已定,能动摇朕的万里江山的,已经不是周边蛮夷,而是国内的这些蛀虫,朕希望你们以此事为界,及时的改正错误,为时未晚。
  能够谋取利益的方式有很多种,害民之举,绝不可为,从今往后,敢于阻碍大唐的发展和稳定之人,朕决不轻饶,望诸卿慎之。”


第539章 形势没人强
  李世民将板子举的很高,然而,打的却很轻,不轻不行啊!
  如果全国各地类似的事情都要彻查处理,国内估计就乱了,那个州道没有一些氏族豪强呢!就算这些豪强迫于李世民的军事实力,不敢明火执仗的反抗,可是,罢免了朝廷大部分的官员,国家怎么治理?
  要知道,现在的情况是,即便大量的使用这些世家出身的官员,朝廷在官员数量方面,都还存在巨大的缺口,在国家太大,可用的人手太少的情况下,胡人,甚至之前还在打生打死的降将都要用起来,何况是他们,这是现实状况所迫,没有办法的事情。
  所以,对于处理世家的问题,还是要缓缓进行,现在的条件虽然比之前稍微好些了,但仍然还不成熟,只有等大唐的教育体系更加发达,能够使用的人才更多了,才能真正的全面动手。
  李世民的一番话,除了有告诫朝堂诸公的意思,其实也算是用了一种比较委婉的方法,在劝解这些还在使用比较老套的,坑害百姓的方式,谋取利益的那些地方氏族,改变他们的行事方法而已。
  以大唐现在各行业兴旺发达的局面,赚钱的路子不要太多,光是商部在全国范围展开了一轮调查之后,就发现可供开发的大项目,有数十个之多,这都需要资本和人力的投资,他们何必总是把目光盯在那些小老百姓身上呢!投资开发新产业,做生意,也是能赚很多钱的啊!
  然之后,李世民再度下旨,给孙享福升级了权力,五品以下官员,直接有就地罢免权,七品以下官员,直接有就地任命权,等于是给了他在任安北大都督时同等的权力。
  有了这个权力,他就可以随便处置州刺史一级的官员了。
  而且,他还给孙享福下旨,全面彻查山南道各州官员贪赃枉法的事情,有左骁卫的三万多大军在荆州,基本可以摆平一切不服。
  这一举动,让世家系的官员彻底的认清了当前的形势,即,顺者昌,逆者亡。
  不想亡,就得快速的补救自己的过失,免得皇帝今天查了山南道,明天又去查江南道,河北道。
  别说是这些二三流的世家,李世民现在连五姓七家这样的顶级世家,都能够连根拔起,只是他觉得没有必要而已,因为,五姓七家现在都集中实力,在关外搞开发,所做的事情,已经逐渐脱离了坑害,剥削百姓这样的低级趣味,算起来,对于朝廷和百姓,都是有利的。
  圣旨到山南道,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孙享福有情报组做监控,查这些人的罪行,不要太简单,实际上,被世家豪强把持的这几州,下至吏员,上至州刺史,就没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一锅端就对了。
  孙享福在动手之前,先去令一封到了各州的钱庄,让他们以新钱不足为借口,直接关闭了钱庄,然之后左骁卫大军直接进城,将州刺史,以及各司口的所有官吏,全部拿下,押至大总管府衙门。
  一个州,从州刺史往下,直到各司在编制的吏员,足有数百人,全部下狱,场面十分壮观,大总管府衙门的监牢都不够用了,因为冯智戴足足抓了三千多人回来。
  “这下,虞方那小子有事情干了。”
  孙享福难得的在荆州坐堂办公,看了看犯人的基本情况之后道。
  “把几州的官吏都抓了个空,地方上便没有人管理,接下该怎么办?”冯智戴朝回到衙堂入坐的孙享福问道。
  孙享福答道,“暂时先实行军管吧!正好把你属下的人,从垸田这边全部抽身出来,过不了多久,陛下应该就会派官过来的。”
  冯智戴又道,“这几州的普通百姓大半都被你弄去筑垸了,剩下的,全是地方本族之人,怕是谁来了也不好管吧!”
  孙享福笑了笑道,“你要相信咱们陛下的智慧,有一些人,在这个时候,正当其用。”
  冯智戴闻言,很快就了然了。
  大唐可是有一个官员群体,是不怎么鸟这些中小世家的,那便是五姓七家这样顶尖世家系的官员,派他们这些人过来整治这些地方中小家族,手段不要太简单,毕竟,他们是玩这些套路的鼻祖,孙享福只需要静等结果就行。
  “那么,这些人你打算怎么处置?”
  “简单啊!把主要的几个官员的事情审理清楚,下面的人,自然就守不住了,以咱们大唐现在比较宽松的律法,这么多人集体犯案的情况下,又不可能判什么死刑,他们基本都会认罪伏法的。我们只需要以从各州司农官那里审出来的东西为突破口,案子很快就能审结,等智戴兄北上定襄的时候,正好可以帮我这把这些犯人顺带手押送到善阳劳教所去。”
  “如此,等你的案子审定之后,我便率领大军起身北行了。”
  “嗯,七月中下旬晚稻种植之后,我也会带荆州参加大比的代表团队动身北上,到时候,咱们定襄再会。”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孙享福基本都在荆州的法庭旁听,果然如他所料,最先用铁证坐实了几个州刺史的案子之后,下面的人,基本就没法抵抗了,只是,三千多人,挨个的审理定罪,需要一些时间,反正,孙享福不急,他在等人主动上门。
  他的任务,可不是将这些犯官定了罪就完事了,还需要追回这些贪官污吏给国家造成的损失。
  七天后,当得知朝廷新派过来的官员即将上任,以及这些即将上任的官员的身份的之后,各家终于坐不住了,几位家主,纷纷坐船,往荆州的大总管府而来。
  不来不行啊!没有孙享福的命令,钱庄就不会开门,他们在钱庄的钱财就一直处于被禁锢的状态,他们可以将族中少部分官员,像黄富那样,按计划舍弃掉,但各家内部,要维持近十万人的生产生活,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没有钱的生活,谁都不好过。
  “老夫蔡氏族长蔡璨。”
  “黄氏族长黄续。”
  “蒯氏族长蒯昭。”
  “邓氏族长邓洪。”
  “刘氏族长刘庆。”
  “见过大总管······”
  看到几个躬身行礼的正主,孙享福嘴角钩起一丝笑意,抬了抬手示意他们免礼,道,“你们几位找本官有何事啊?”
  蔡璨因为年纪大,依旧被几家推为代表,上前一步答道,“我等想请都督下令,开放我等几家所在州县的钱庄,使银钱得以运转流通,当地营生得以正常运转。”
  孙享福一早就料到他们会这么说,直接道,“这可就有些难办了,陛下有旨,令本官彻查山南道各州贪腐案,追回朝廷受损的钱财,如今,你等几家所在的州县,大量官员涉案,其贪腐的钱财大多存放于钱庄之中,你等要知道,本官此次下令拿人,并没有连坐其家属,若是不将钱庄暂停关闭,恐这些犯官的家人,会将钱财转移,如此前黄州那边的司农官黄富,蔡州那边的司农官蔡强,还有其它各州的,随便一人的涉案金额,都高达二十万贯,他们一口咬定说自己将贪污来的钱财花掉了,究竟花在了何处?本官要查,要追回啊!”
  “这,可不能因为几个犯官,就将整个州的钱财······”
  “纠正一下,不是几个犯官,是几千个犯官,一个州,都有数百人,所涉及到总金额,高达数百万贯,远比现在各州钱庄所有的存款加起来还多,是故,本官,必须要先考虑大头。”
  各州的成年旧账全部翻出来,可不就是数百万贯么,一个州的钱庄里,可没有数百万贯的存款,所以,孙享福一点也没有给蔡璨那个老家伙面子,打断他的话道。
  形势没人强,蔡老头和其它几家的族长闻言,便有些垂头丧气,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钱庄,流通性,会这么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一旦他们几家的大额记名存票不能在市场上使用之后,他们各家所有的产业,就都不能与外界进行大规模的交易了。
  要知道,大唐的商贾,基本就认钱,而且,他们的消息是很灵通的,钱庄暂停营业的目的,就是为了盘查他们几家的账,即便是开门营业,这几家的记名存票,也是不能用的,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与他们做生意,即便是有,应该也是想借机从他们这里捞取好处的。
  几位族长能够舍弃掉一批推送到前台来的人,却没办法弹压整个族内,数万族人的反弹,没有了营生,所有的族人,都会造他们这些族长的反,他们或许还是忠于家族的,但未必忠于现在当家的族长,因为这个族长不能很好的解决他们的问题。
  “大总管,我等几家门下确实出了一些贪官污吏,但因此,就将我整个宗族在钱庄的钱财禁锢,使数十万人受损,这与连坐,又有什么区别?······”
  蔡璨还待再说,孙享福却是再度打断他的话道,“这些人,行贪赃枉法之举,受益的是谁,你我心知肚明,被他们窃取的国家利益,不能白白的损失掉,被他们坑害的百姓,必须要还以公道,本官今日见你们,是因为尊你们是当地族老,若是你们这些族老的心中没有公道人心,本官见你们,也是浪费时间,在案件没有调查清楚之前,这种暂停营业和资产禁锢的状态,会一直保持下去,你们身为族老,还是早些回去敦促族人种地生产,养活自己吧!”
  ‘种地生产?’世家豪强,若是只靠种地生产,怎么会壮大到今天这种局面,现在,大唐的粮价才几十文一石,种地,能挣到什么钱?让所有的族人,都跟那些普通百姓一样,靠累死累活的种地,勉强混个温饱,他们可不愿意,他们不愿意的话,这些人可就做不成族长了。
  但还是那句话,形势没人强,他们只能低头认,在听到了孙享福的逐客令之后,几人急忙用眼神交流了一番之后,还是由蔡璨开口道,“大总管要怎样才能放开对我等几族的限制,请明言。”


第540章 几点要求
  说到条件,孙享福当然可以提出很多,但是,不太现实的东西,孙享福不会提。
  “如果你们还想用壁虎断尾的招数,保存家族的富贵,那只能说你们在做梦,陈年旧账,我就不翻了,你们若是将朝廷的公民政策实行以后,贪墨钱财如数上交,那么,咱们可以接着往下谈。”
  公民政策实行到山南道,是武士彟上任以后,也就是三年左右,实际落实,则是只有两年,大唐的经济,也差不多是从贞观两三年左右开始腾飞的,孙享福以贞观三年以后纳税比较正常的中州来计算的话,这三年他们每州差不多短少了财税百万贯以上,平均每年三十多万贯,这是差不多是大唐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