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虞秀儿说到这里,韦妃,杨妃,燕妃,包括长孙皇后都开始有些走神,见她停了说话,几位美妇脸上都是一红,同为过来人的虞秀儿知道,今天晚上李世民的任务只怕会很重。
“孙氏人丁不旺,正好借此地壮大宗族,未来,定然能成为我大唐顶尖大族之一。”长孙皇后知道虞秀儿的心思,顺着接了一句道。
“呵呵,我家这个夫君啊!就从来没有把什么宗族传承之类的事情放在心上,一到那些田地里,就把妻儿家小都忘了,两个多月都不见捎个信回来,心里惦记的,就是那些庄稼。”
“正明这样才是干大事的人啊!所以你提起他才笑呵呵的嘛!”
被长孙皇后这么一打趣,虞秀儿也反应了过来,笑道,“也是哈,连唱歌跳舞都是能对国家稳定,百姓身心健康起到帮助的大好事,种田自然也是了,夫君他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名利双收,再好也没有了。”
“听你的意思,他还想在这里一直种下去啊!我看要不了多久,陛下还是会起用他的,正明之才,也只有在朝堂,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这个,还真未必,夫君此前说,朝堂有诸公在,未来十几年,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民间如果不能有大的变革,我大唐就是再强,也很难全面超越秦汉,到达一个新的高度,不能到那样全新的高度,就还是可能出现王朝更替的事情,所以夫君在野,对于国家的意义,或许更大。”
闻言,略通政治的长孙皇后几女都进入了深思之中,她们还是第一次听说,改革不仅仅是朝堂的事情,民间也需要改革。
不过,这些事,她们这些女人聊不着,家长里短,才是她们的主要话题,这不,话题很快就不可避免的聊到了子女的婚事上。
“青雀在这里长进很大,正明对于他和孙家小妹的婚事怎么看?”
“这个,只怕不成,且不说九垸县的律法规定了年轻男女必须得虚岁十八才能成婚,小妹还有五年才够年龄,他们自己,也并非两情相悦,夫君的态度是不赞同。”
虞秀儿从来都是比较听从长孙皇后的吩咐的,她自己也认为与皇家联姻是一种荣誉,是稳固家族地位的不二选择,但是,孙享福对这事,却一向持反对态度,如果不是孙得寿自己愿意,他都不会让自己的弟弟去尚公主。
所以,得到她这样的回答,长孙皇后顿时一脸尴尬,但却并没有死心,他早已从密卫传递到长安的消息中得知,孙小妹是个天才少女,在算学一道上,超越孙享福很多,甚至可以与李淳风比肩,在农学一道上,她也是堪称农门新一代弟子中的翘楚,这样的儿媳妇,她自然不容许溜到别家去了,道,“看来,稍后本宫还要与陛下亲自去找正明谈一谈了。”
虞秀儿自然不敢跟长孙皇后说,孙享福一早就做好抗旨的准备了,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干这事,只是小心翼翼劝道,“既然已经知道了女子年满十八之后才是最佳的成婚年龄,那么他们的事,成与不成,都还为时尚早,娘娘何必急于一时呢!”
长孙皇后一想也是,不过既然说起了成婚年龄的事情,她再度询问道,“这九垸县,当真没有因为推迟了婚育年龄,而影响人口增长?民间对于官府这样的规定,就没有任何怨言?”
虞秀儿见长孙皇后没有继续关注此事,顿时笑着答道,“这是自然,先前不是说了么,咱们九垸县,光是前三个月,就有四千多婴儿出生,是大唐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县,这其实也是得益于婚育年龄推迟,难产胎死腹中的情况大幅减少。
其实这些事情,只要给百姓解释清楚了,让他们知道官府是在为他们好,他们自然就理解支持了,夫君下一步还想破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陋习,让所有的年轻男女,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心爱的人成婚,只是,目前还有难度,不过,百姓们已经逐渐开始理解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陋习?这怎么可能?”
这次,不光是长孙皇后发出了惊讶声,连韦妃,燕妃,杨妃等女,也惊呼捂嘴,大唐虽然胡风较盛,风气比较开放,但儿女的婚姻事,大多还是父母做主。
毕竟,以孝治国,是汉家传统,李唐的主要意识形态,还是汉家文化,而民间的普遍意识形态就是,儿女的一切,都是父母的,父母有权力帮儿女做一切主,子女不能言父母的过失,不服从父母的命令,就是不孝。
孙享福此前就对于此事发表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够作为子女的表率,酒鬼,烂赌,好吃懒做,声色犬马之徒,在任何时代都很多,他们在乎的并非就是子女的幸福,而可能是他们自己的享乐。
不过,目前来说,这种主流思想在民间太过根深蒂固,即便是孙享福现在的名望再高,也不敢轻易触碰,推动的过急,可能会出大的社会问题。
所以,他只能在九垸县这样百姓绝对信仰他的地方,用一些委婉的方式,对大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去年秋天他们刚到九垸县的时候,上游便有一对相爱的年轻人,因为父母反对,不能成婚,被逼跳了河,尸体漂到了九垸河摊边,被巡丁们打捞了上来。
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孙享福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特意将这个故事,套在了后世一个类似的故事改编成的小曲上,在九垸县广为传唱。
这样的小曲,很能引起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一些反思,所以,虞秀儿打算给长孙皇后他们也唱一唱。
“是不是陋习,未必绝对,可以由百姓们自己去评判,夫君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去年在这边碰到了一些事,他将此事编成了小曲,很受大家喜爱,现在,九垸县的婚嫁,其实已经比较注重结婚男女本人的意见了,至少,会提前让他们见上一两面,不至于有盖头掀起来之前,新郎新娘相互不认识的情况,对了,我将夫君作的那首小曲,弹唱给诸位娘娘听一听,听完你们就知道了。”
说罢,虞秀儿抱起了随船带来的五弦琵琶,红梅和春桃,还将船上的手鼓抱到了荷花亭中,顿时,各种乐器拍打,弹奏了起来。
“桃叶那尖上尖,柳叶儿就遮瞒了天······”
后世的来《探清水河》小曲,在网络上非常火,讲的故事凄美走心,作为南方人的孙享福,也很喜欢听,只是将人物背景和人名稍微改动一下,把抽大烟改成了攀附权贵,送女儿给老头做小妾,歌词改一改,乐曲和韵味依旧用原版,这首唐代的《探九垸河》版本,就成立了。
这种用故事编曲演唱的表演形式很新颖,长孙皇后和几位贵妃才听了个开端,就被这曲中的男女相爱,相约见面的故事吸引了,女人么,那有不痴迷爱情故事的,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因为别看开头有那么一段相爱幽会的美好场景,到了后面,却是个大悲剧。
等到虞秀儿唱到一对有情人双双跳了九垸河殉情的时候,她们便开始不自觉的为这对在这个时代看来,有些离经叛道的年轻人摸起了眼泪。
当爱情,与所谓的愚孝起冲突的时候,她们心里,居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偏向于爱情,而且,他们也开始反思,‘孝’该如何重新定义,这种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现状,肯定是不对的。
在孙享福看来,这个意识形态,牵扯到的,其实不仅仅是孝顺,只有去除了这种思想上的束缚,下一代的创造力,才会更强。
就拿这个时代最普遍的子承父业来说,父亲是个木匠,儿子,差不多有九成的可能会从小被要求跟着父亲学木工,而实际上,这个孩子,在数学,绘画,或者其它某一方面,非常的有天赋,也很感兴趣。
但最后,他不得不顺从自己的父母,去做一个木匠,这就可能会使其它的行业少了一个可能会推动行业发展的天才,而这个天才,因为他们孝顺的听从父母,沦落为了一个平庸的木匠。
岳州的宋小鱼,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的父母,就想让他种田,可是,他喜欢造船,学习造船技术,也很有天赋,后来,他跑到了渭南,在宋涛的帮助,和孙享福的点名推荐下,他去到了蓝田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现在,已经在同期学子中,出类拔萃了。
如果,他只是孝顺的听父母的话,在家里老老实实的种地,那么,大唐未来就可能失去一个造船方面的好手,多一个碌碌而为的农夫。
改掉类似的这种原有的意识形态中存在的毛病,缺点,就是民间的改革,这种改革,或许比朝堂上的制度改革的难度还要更大,但需要有人一点一点的去慢慢做,不然,它至少还会影响这个民族一千多年的发展。
第625章 工人北返
当夜,回到了酒楼客房的李世民夫妇都进行了一轮深刻的反思,这次的九垸县之行,他们的收获简直是太多了,所以,他们不约而同的决定多住几天,而且,当天的晚饭吃完之后,不用商量,他们就穿上了一身爽利的衣服,去到了人民广场,加入了广场舞大军之中。
至于跳完舞之后还有什么节目,就只有李世民自己知道了,反正几大妃子,都是媚眼如丝的看着他,而他自己,也觉得神清气爽,有一股力量在身体里,不发不爽的感觉。
同样每天都有广场舞的,还有一号垸田的上河村,稻穗开始结实了,也就是说,这一轮种稻的主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等出产量,出结果。
李泰李恪两兄弟,还有他们的十多位王叔,都被李香蝶和姚红袖编成了乐队,给百姓们奏乐,让百姓可以在比较专业的伴奏下跳舞,从小接受宫廷教育的他们,可是多少会那么一点点乐器的。
不过好景不长,没跳几天,那些来一号垸跟孙享福道别的北方百姓就越来越多了,他们在三月底之前,就要全部回到北方去,因为那边的雪,已经快化完,要开始耕种了。
“德叔,帮我去跟高镇长打声招呼,让他组织各村粉条厂和食品厂的工人这段时间多加加班,额外生产一些出来,不要多,每样一两斤,打包装好,让大家轻松能背的动就行,从其它几垸也调一些过来,我要给那些前来道别的百姓送礼物。”
“给所有的人都送?这样的话,只怕花费会不小,各处工地,现在可是还有一百多万人没有北返呢!咱家现在没了产业,只怕负担不起啊!”
孙享福笑了笑道,“放心吧!这些吃食的价格都不高,每样装一两斤,也不过百十来文的价格而已,一百多万人,也不就是十几万贯,这些钱,有人会替咱们出的。”
“有人会替咱们出?”
“当然了,你以为,从东北来的那些见都没有见过我的百姓,为什么要跑来给我道别?还不是被人发动的,那些人就是想让陛下看到一副我众望所归的样子,从而忌惮我,更进一步的打压我,好将我拉入他们的阵营么,那咱们就顺势而为,做一些看似收取民心的事情,他们肯定会跳出来帮忙付账,大肆吹捧的。”
“那这样,岂不是会让陛下误会?”德叔担忧道。
孙享福笑了笑道,“放心吧!陛下聪明的很,这样的小伎俩,就算他们使一百次,陛下也不会中计,咱们只要让这些北返的百姓们得了实际好处就行。”
闻言,德叔虽然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靠谱,但还是照着做了。
于是,从第二天开始,孙享福就过上了给北返的劳工送礼物的繁忙生活,他几乎是亲手将每一个礼包送给所有的劳工,并且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挣到的工钱别乱花,都给家里人带回去,添置一些新式农具,提升家里的生产条件,今年秋冬农闲的时候,可以再过来这边赶工之类的话,倒真是让那些北返的工人们,感动的一塌糊涂。
当然,也如孙享福所料的那般,王旭那帮人当天就赶到了一号垸田这边,硬是要将孙享福赠送出去的这些礼品的账单付了,并且,还给礼物加了码,直接将每份礼包的价值补充到了两百文左右,孙享福就是笑着看着,没有拒绝。
“正明兄,有你的名望和智慧在,何愁大事不成。”
“怎么地,你还嫌你们王家不够大,想要更大?”
入夜之前,总算是把今天前赶来道别的工人全部送上了船,站在码头上,看着缓缓远去的那些船只,孙享福和王旭对话道。
“没有人是知足的,包括我王旭,在没有做到家主之位的时候,我的目标,就只是做到家主的位置上而已,但是,做到了家主的位置上,我又希望将它经营的牢不可破,让我的后世子孙,都可以享受我的余荫。
而你的情况,与我又有些不同,你的光芒太炽热了,达到了像李世民这样千古少有的雄主明君都要忌惮的程度,若想得以善终,你必须要有更多的东西加身才行。
名望,财富,盟友,都是能够对你起到保护作用的东西,作为你的朋友,我不介意帮你获得这些东西。”
王旭说的情真意切,换作是任何一个人,听了他这番肺腑之言,不说有多感动,但至少会露出一丝心动,或者是考虑的态度,然而,孙享福却是很随意的一笑道,“想听故事么?”
王旭闻言一愣,反问道,“什么故事?”
“武侠故事。”
“武侠故事?”
这个弯转的有些大,虽然王旭少年时是武痴一般的人物,但此刻他的思维,也被甩飞了出去,完全跟不上孙享福的节奏了。
“小的时候,我的一位前辈,可以说是老师吧!他曾经给我讲过一个剑魔独孤求败的故事,他说此人一生醉心于剑道,将剑道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叫做有形剑,即手中有剑,心中有剑,人剑合一,心到剑到,杀敌于电光火石之间。
第二个境界,叫做无形剑,即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仅凭剑意,便能杀人于无形。
而第三个境界,叫做不武之剑,即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不武而屈人之兵。”
当王旭听到‘人剑合一’四个字的时候,内心中是无比惊讶的,他此前可是想不到,人世间,竟然还有如此剑道高手。
可听到孙享福说‘仅凭剑意,便能杀人于无形’的时候,他顿时就感觉这是一个仙侠故事,毕竟,这几年望江楼和各大戏剧院,出产了不少这种仙怪武侠故事,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可听孙享福说到第三个境界的时候,他才知道,孙享福说的,其实是一种道理。
他哪里需要有那么多东西加身?越是有这些东西加身,他反而越会被别人忌惮,招来杀伤之祸。
反而保持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的这种状态,让别人折服在他的品德下,才能将自己长久的保存下去。
所谓的无欲则刚,便是如此了。
当然,这也说明了,孙享福一早就看穿了他的那些伎俩。
“正明兄,你不可以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李世民的心胸,这样你会死的很惨。”
“这是我的选择,而且,就算陛下在我身上感觉到了对于皇权的威胁,他也未必只有杀我这一条路可以走,所以啊!我代这些收到了礼包的工人,和九垸县的百姓们,向你说声谢谢了,有了你送的这些礼物,他们回到家里的时候,一定能给家人更多的温暖,这也帮我们九垸县的产品,在北方市场做了一次大广告,以后这些产品去往北方,销量一定会很好的。”
在这个时代,用二十多万贯的花费,在一百多万个家庭,打一则广告,其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孙享福借助王旭他们的计谋,顺带手的抗了他们一把,帮北返的工人,和九垸县的百姓得了好处,可谓是一招妙计。
可是,花出去二十多万贯的王浩一点也没感觉心疼,只是迈步向自家缓缓靠岸的大船走了过去,到了岸边,他又转身向孙享福道,“正明兄,有些事情,真的是由不得你的。”
孙享福笑着朝王旭挥了挥手,返身往堤坡上走去,忙活了一天,他可是饿坏了,红袖和香蝶应该煮好了香喷喷的晚饭在等他,至于王旭谋划的糟心事,就让李世民自己去糟心吧!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让自己变的无害就行。
船舱之中,来接王旭的,并非王氏的那一位族老,而是他的亲爹王睿,王旭见到他的时候有些意外,躬身行礼之后问道,“爹您怎么来南边了?”
王睿自顾自的品着刚泡好的茶水,指了指桌上的一个信封道,“海上有消息传来了,你先看看吧!”
王旭依言打开信封,没看几行,就眯起了双眼,信里面记载的内容,基本就是赵龙从正月出海,一路从东往西的战果,九州岛海港,一战灭倭国三万海军,擒倭国天皇,拔除了王浩此前设置在这里的据点,将据点里王浩的数百死忠全部斩首。
仅五天之后,他再度灭了琉球岛王浩残余势力的据点,三百余众全部斩首,被他们控制的数千本地土著,也全部被打成战俘,交给了张公瑾,二十日之后,夷州岛大战,王浩残余势力最大的根据地被拔除,连同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两个土著部落的青壮,也被斩杀了许多,数千土著俘虏,被交由泉州海军处理。
二下旬,吕宋岛数个王浩残余势力的据点被全部清剿,赵龙率领船队向西而去,想来,他会一路清扫到印度南方沿岸,将所有王浩前两年建立起来的,并不算稳固的补给点,全部摧毁,而印度那边杂牌的联军,只怕已经败在了冯盎手上,最多再有一两个月时间,王浩残余的武装力量全部被清剿的消息,一定会传回来。
“二哥生前所料之事果然全中,只要他死了,他的这些布置,根本左右不了孙正明。”王旭看完信纸之后有些激动的道。
现在,他已经不再纠结自己与王浩的差距了,他就是一个能够走一步,算十步的怪物,他只想知道,后面的事情,会不会也像王浩算中的那样进行。
“所以,我是来跟你辞行的。”
“辞行?您是要去夷州岛?”王旭突然想起了王浩死前的一些安排,问道。
“是的,我知道,你心里应该一直在怀疑我是不是将你二哥所遗留的东西全部都拿给你看了,并且怀疑他留这些东西给我,是真的要报我的养育之恩,还是想借我王家之手,帮他完成理想。
我现在告诉你,我对你,没有任何保留。
因为,你是我唯一在世的嫡子,我的一切,都是你的。
而且,我这次亲自在海上开辟的贸易项目,和到夷州岛所要做的事情,都会是干净的,是符合李世民和大唐朝廷利益的。
哪里,将会是我王家的一条后路,即便是你没有将王家打造成你二哥所形容的那样,那里也将保留我王氏的一部分根基。”
王睿说到这里,舱房的门被人从外面推了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和一个抱着小襁褓的妇人走了进来,这妇女便是王旭的妻子崔氏,而两个小孩,都是王旭的嫡子。
“连他们也要去,莫非,我后面要进行的事,会有危险?”
王睿摇了摇头道,“以防万一而已。”
“那,孩儿是不是要等你们出海之后再行动?”
“不必,你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进行就行了,记住,你要推孙正明出头,而不是自己出头,即便是最终有什么事情,也是孙正明和李世民的事情,你和王家,不要落任何手尾在他们手上。”
“孩儿知道了。”
第626章 突然就乱了
赵龙的战报,把包括王睿在内的许多人都吓坏了,每场几乎零伤亡,碾压式的屠杀,让他们对大唐的这种绝对武力有了了充分的认知。
最要命的是李世民在赵龙清剿王浩残余势力时表现出来的态度,他既然乐于见到王浩的残余势力被清剿,也就说明,他放弃了王浩之前向他建议的战略计划,采用了孙享福所建议的保守发展,以非战的方式,缓慢融合推进扩张的策略。
在这种皇帝掌握了绝对武力,以及可以无视众家的经济资本的时候,他们总感觉自己脖子上凉凉的,随时有可能被人斩首的危机,是以,各家都在做着类似的准备。
不过,他们不知道是,李世民是想把能利用的全都利用上,所以,在冯盎对那些杂牌联军发动总攻的时候,李世民的圣旨到了。
“招安?”
冯盎接过圣旨之后,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这位突然冒出来,还真的持有李世民的正规印信的圣旨文书的军中将领。
他并不是惊讶自己军中有密卫的人,而是惊讶,李世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处置。
“是的,越公,怎么说这也是五六万青壮,即便是他们中间有一些极端份子,挑选出来,斩首便好,其余的人,按照陛下的意思,就地转化为民,筑城屯田。”
“这些人都杀过人,见过血,即便是就地屯田,恐怕也不会安生。”
对于少杀人,冯盎自然是赞同的,对于他来说,只要具备一定在海上行船能力的青壮,稍微训练一番,都是可堪一用的好手。
但是,就这么将他们安置在遥远的印度沿海,这恐怕不妥,因为,这些人已经渡过了至少一两年以上以劫掠屠杀为主的生活,已经不能将他们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