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危害性,积极性,你这个论点,倒是朕闻所未闻的,你且说说看。”李世民被孙享福这句话勾起了兴趣,坐正了身子道。
他们二人聊天的石凳四周,早已被人隔离开来了一片区域,石凳前的石桌上,姚红袖将一个装满了茶水的大茶壶放在上面,就转身离开了。
孙享福给自己倒了碗茶,喝下一大口才道,“王浩此前所言由多个财团联合执政的构想,太过理想化,我认为,是不可行的,因为,人都是趋利的,您也看到了,五姓七家这样世代联姻,关系错综复杂的大联盟,也会因为利益的问题,而争的不可开交,如果,真的让他们几家共同管理一个国家,只怕,如战国时期一般的乱世,就要到来。
所以,我认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才是最适合我华夏文明的,只有单独的一个能够决定一切的声音,才能更好的让这个民族避免因为争权,争利,引发的内乱。”
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科技时代之后,国家都依然需要拥有一个最高决策者,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或许那个名称已经不同,叫总统,叫主席,叫首相,或者总理等等,其实实际意义,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绝对的政治权利。
所以,在后世生活长大的孙享福,首先就否定了王浩的那一套不切实际的构想,即便是财团能够左右国家的政治,那也紧紧是暗中左右,而不是全盘掌控,就算是掌控,也不可能是联合掌控,有多个声音存在的国家,是很难保持长久稳定的。
听孙享福说到这里,李世民眼神之中的那股暴虐之气尽去,因为,他觉得,孙享福确实是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支持皇权掌控天下的。
当然,孙享福还有下文,“那么,在这种必须要有一个如皇位这样的至高权力存在的时候,我们能够想的办法,就只是降低这个至高权力,给国家带来的危害。”
“降低权力带来的危害?”
“是的,当皇帝,不能够随心所欲,言出法随的时候,想要做皇帝的人,是不是就少了很多?当皇帝,必须要克正己行,为天下人做道德表率的时候,是不是想要做皇帝的人,又会少了很多,当这样,那样,需要皇帝做到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去做皇帝,或者,理智的看待这个皇位,那么,它对世界造成的伤害性,是不是会降低很多呢?”
孙享福的这一番话,再度让李世民进入了沉默思索的状态中。
作为皇帝,他能够三宫六院,睡天下最美的女人,吃天下最好的山珍海味,穿天下最耀眼的衣服,戴最精美的装饰,享受所有人的最高礼节,可以说,所有风光的事情,他都干完了,那么,别人能不羡慕,能不想着抢夺吗?
可是,当皇帝不能享受这些最耀眼的东西,只是享受管理国家时,行使的政治权利呢!这样,应该就没有什么人愿意费尽心思的去抢这个位置了吧!
“你在九垸县的这段时间,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李世民不傻,随着孙享福形容的画面稍微一想,便觉得,这或许是自己今后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不是,我在九垸县这段时间,都在种稻,这个问题,是我早就想到了的,也只能当作我对您的一个建议,它真正适不适用,我也不知道,那么,接下来,我就要回答,您之前问我的问题了。”
李世民将桌上被孙享福添满的茶碗端起来喝了一口之后,道,“你说。”
“如果,您愿意努力降低皇权对这个世界造成的危害性的话,那么,在我看来,未来的天下,至少我大唐本土,将到处都是您眼前看到的这副场景。”
“你似乎还是不看好朕能一统整个天下?”
“整个天下太大,您有生之年,不具备真正统一它的条件,最多,只能做到名义上的统一。”
“不具备真正统一它的条件?你是说,我大唐的人口不够多?”
“这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当您的军队,从一地调往另外一地,需要一两年以上的时间的时候,您是根本无法实现在当地的统治的,除非让所有人如同善阳,定襄的突厥百姓一样,甘愿受到您的统治,可这样下来,速度就太慢了,二三十年,都未必能在欧亚大陆全面铺开,更加别说海外更远的地方。”
“科学技术?”
“这是我对新颖的技术的一种统称,您可以将其看成是造船技术,或者是造车技术,比如,咱们有了先进的水轮船,原本从岭南沿海去到天竺沿海,需要三四个月,甚至半年,现在,只需要一两个月就能到,如果是专门用五帆快船航行,甚至一个多月可以实现往返。
这种造船技术的进步,就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如果,这种技术再度进步,或许,未来就可以实现几天时间,就从岭南沿海到天竺沿海,那么到时候,您控制天竺地区,就像在长安控制江南地区一样牢固,沿运河顺水而下,几天便可至。
这种科学技术的进步,能让您更加牢固的将这些地盘掌握在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治。”
“科学技术提升了,真的能够达到那种程度?”
“是的。如果顺利的话,远海探索船回归之后的三到五年之内,您应该能够看到一次比较大的进步。”
回归三到五年之后?现在可都还没有出海呢!也就是说,整体算下来,至少要五到七年以后才能看到的事情了,李世民登基做皇帝,到目前为止,也不过才七年而已,他哪里有心思去想这么远的事情,对于孙享福的这些话,脑洞属于十分典型的古人模式的李世民,只能说是将信将疑。
他觉得,无非就是孙享福到时候又会造出一些跑的更快的船,或者马车而已,这对国家来说,固然是有好处,但现下大唐对它的需求,并不急切,于是,他开口道,“那接下来,咱们还是聊聊怎么让大唐变的到处都像咱们眼前这个样子吧!”
“这个,其实很简单,眼下,不是有人送机会来了么?”
“机会?莫非,你已经想到了什么将计就计的计划?”
第629章 聊通透了
孙享福对于李世民的期待很高,他希望李世民能重新定义君主,定义皇权,至于说有什么将计就计的计划,那当然是李世民想多了,治理国家,可不能只靠计谋。
“陛下,计谋,只能谋一时,想要长久的让国家保持稳定发展,则必须靠完备可行的制度,所以,您从头到尾,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设立完备的管理制度,坚决的执行这些管理制度。
这几日村里出摊的村民告诉我,江陵城来了很多老弱病患到大总管衙门府请愿,他们也希望享受免费医疗,养老,教育等等的福利,您打算怎么解决?”
“朕还没有想好,但总不能不管吧!他们毕竟都是朕治下生活艰难的百姓。”
孙享福沉默了一会才道,“草民建议您最多只是象征性的管一管,把事情给他们解释清楚,送些吃食生活必须品给他们,将其送还回乡就好。
至于做这些工作产生的费用,也要让那些煽动他们来的人出来,而且还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公开惩处。
至于在政策上,也不能因为那些百姓是老弱病患,而对他们有丝毫的让步,如果您这次妥协了,下一次,百姓们有什么需求,还是会再用这种方式找您闹,次数多了,就会成为一种常态,那么之后,可能永无宁日。”
闻言,李世民也沉思了许久没有开口说话,作为常年统治这个国家的人,他自然知道百姓该怎么管,只是,最近几年,他已经习惯了以一种仁慈明君的形象出现在百姓面前,自然是希望自己能继续在百姓心中保持这种形象,而帮百姓解决这些问题,他的明君形象才显得更加高大上。
“朕看过九垸商会的财务支出明细,由他们为百姓支出的医疗,养老和教育方面的费用,每个月差不多三万贯,以人口比例来计算,咱们大唐现在三千三百多万人口,每个月就差不多要消耗一千万贯,一年是一亿二千万贯,你觉得,未来三年,咱们大唐的财税,有没有可能超过一亿二千万贯?”
闻言,孙享福很确定的摇了摇头道,“绝对不可能,您别以为之前几年的财税是在翻倍的往上涨,就会一直这么增长下去,当量体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增速肯定会放缓,如果今年能突破四千万贯,明年能到五千万贯左右,就已经是极好的情况了。
而且,九垸县的百姓的之所以在这三个方面每个月只消耗三万贯左右,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产出大,对于政策依赖的少,这三万贯的开支,主要是用于数万孩童的书本,学习,饮食以及数百名教师的薪酬,别的方面,医疗和养老的花费,都很少。
在这边,别说四十五岁,已达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就是一些五十多岁,觉得自己身体还行的老人,也还在继续劳作,决绝吃白食。
他们的思想,已经与其它地方的百姓有所不同,在有比较合理的工作时间分配,以及充足的食物营养补充的情况下,他们患病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少。
而如果朝廷要在其它地方推进这样的福利的话,同等人口规模,开支肯定就不止这么一点了,除非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复制九垸县的所有事项教育以及各方面的体系。
至于您刚才说的三年后的财税问题,我认为计算的很不准确,以现在的人口增长速度来看,咱们大唐三年时候至少还能多出两百多万新生儿,到时候总体算下来,每年没有一亿五千万贯以上的开支,是绝对拿不下所有福利保障项目的。
因为,朝廷的税收,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数额,而且,税收也不可能全部用来做这些福利保障项目的事情,国家还有许多需要投入的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做,所以,想要靠国家财政给百姓实现这些福利,别说三年,三十也做不到。”
九垸县的开支,在养老的方面还算好,不过是少数群体,固定的领取一些钱粮开支。
药物和读书上的花销,才是大头,尤其是医疗药物方面,由于各种常用药材,农门还处于摸索种植阶段,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产出,量少,就必然导致高价,从到山里采的药,将其天南海北的运输到善阳制药厂,再按照多重工序生产成中成药,其中所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成本非常高,到了百姓的手中的时候,价格自然不会像普通的食物那般便宜,通常都是价值几十上百文,稍微名贵稀有些的,甚至以贯计。
即便是在后世,能够靠国家财政做到供给全民免费医疗,教育,养老的国家都不多,何况是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被孙享福把这个账一算,李世民反倒清醒了过来。
“你的意思,朝廷的财政不可能负担的起,那么,就只能像九垸县这样,靠地方商业盈利来推进?”
孙享福没有否认,道,“朝廷的财税今后主要以工商业为主,就目前来看,三十税一的比例,算是极低的了,以咱们大唐所有商品的平均盈利值,大概三到四成左右来算,商人,每年在商业中的盈利,差不多可以达到国家商业税收的十倍,以目前两千万贯的商税来计算,差不多就是两亿多贯,这样的盈利,倒是能够负担的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套福利体系,但是让所有经商的人,将一半以上的盈利全部拿出来贡献给百姓,这却有些难以做到了。”
“你的意思是,因为咱们不能让所有人把自己盈利的一大半白白的贡献出来,所以,目前没办法做到?”
“算是吧!”
“那,加征商业税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李世民试探性的问道。
孙享福却是想都不用想就答道,“不能,历史早就告诉了我们,国家征收的税收越重,经济反而越不好,咱们大唐的商业之所以能蒸蒸日上,就是因为税收低,使得商品,金钱,在市场上有了更多流通和滚动,这又带动了财税的增加,加征商税,不仅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会让民间商业发展更加缓慢。”
“你既然已经把这些问题看的这么清楚,那么,一定有解决的办法吧!”李世民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须道,
孙享福摇了摇头道,“无论如何,这都需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就跟新农村建设一样,想要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九垸县,可以说是咱们率先树立起来的一个模板,这个模板,目前大致可以解决十几类似规模的县,几十万户百姓的问题,如果,想要在更多的地方,更广的范围,推动这样的福利项目,就需要更多不同类别的项目来支撑,我想,那些人,之所以搞这么大的动作,就是想将这些开发项目的权力,抓到自己的手上。
您想想看,如果全国范围都像九垸县这样实现了这些福利项目,而为百姓们提供这些福利的,却是这些以世家财团为主开辟的如九垸商会这样的组织,届时会是一副怎样的画面?”
被孙享福这么一说,李世民之前想不通透的地方,整个都通透了,世家子们,原来,是想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转型,并且完成未来的布局。
“那么,咱们应该如何应对?”
“之前我已经跟您说过了,设立监管制度啊!
包括九垸商会这样已经开始运转的组织,朝廷都要设置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来跟进,可以允许其有一定的财政自由度,但是,必须接受朝廷的统筹控制,不能与朝廷对抗。
就比如之前的国企,在利用当地资源和百姓劳动的产出,创造了经济价值之后,朝廷不能简单的将这些获得的利润,全部上交给国库,甚至被拿做它用,而是应该按照朝廷的税率交税之后,将剩余的部分,留做当地百姓的民生保障。
朝廷可以在户部,设立一个社会保障口,给各地想要和朝廷合作开发资源项目的民间商业组织下规定,将所得收益的一大部分,按比例,划归到一个专项资金账户里面去,这个账户里面的资金,可以负担治下百姓三成的医疗,养老,教育的开支的话,那么,百姓就需要自付七成。
这个账户里的资金,可以负担治下百姓五成的福利项目开支,那么,百姓享受这些福利待遇,就只需要自付五成。
如果,账户里的资金,能够像九垸县这么多,可以完全负担治下百姓的各项福利项目开支,那么,百姓享受这些福利待遇,就全部免费。”
听了孙享福的这个建议,李世民顿时眼前一亮,他这种构想,等于是将百姓的福利待遇,交给百姓自己来做,朝廷设置规定,负责监管,投资开发项目的人,则是和当地百姓存在两种关系,即是合作生产的关系,也是相互监督的关系,因为,这些人如果不能切切实实帮助百姓们发展项目,获得一定程度的福利保障,百姓们不会答应,投资开发项目的人想要获得盈利,也需要百姓们确确实实有足够多的产出才行。
当然,这还只是孙享福一个简单的构想,具体怎么将它变成可实际操作的制度,还需要研究考证,这同样,只是给李世民指出了一贯方向而已。
在后世的企业,可都要求必须要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之类的项目的,而且,当企业做到了一定的程度,书记,工会主席之类的,就给你派过来了,各级企业上市公司,基本都是由各级国资委主要控股,这种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孙享福把李世民往这条路子上引,让他套用到当下,究竟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就需要他根据当下的社会情况去研究。
把这个问题聊通透之后,孙享福一股脑的给李世民提了很多后世已经基本使用成熟了的套路,教他制定规则,学会了套路的李世民一刻都没有多留,都没有跟已经关注了这边很久,很想过来拜见的李泰李恪两兄弟聊几句,就直接走了。
所以,当李泰和李恪事后询问孙享福,李世民来这里都讲了些什么的时候,孙享福只是告诉他们,是来让他们安心在这里种地的。
这个看似简单的回答,却是让他们心中翻江倒海的想了许多,尤其是李泰,在他看来,李世民对他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他这辈子,应该是真的没有问鼎九五的希望了,这反倒是让逐渐接受现实了的他,更加沉下心来学习了。
李恪,则是感觉李世民在亲情上与自己的淡薄,或者说,与除太子李承乾外,所有皇子皇女的淡薄,这让他对于这个父亲,更加冷淡了几分,现在只想着快点到十六岁,到地方上就藩,过自己的日子去。
两日后,江陵城,山南道大总管府门前,数千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弱病患,将周边几条街区挤的严严实实的,当然,这里面还包括前来看热闹的过万本地百姓。
“长孙大总管,您处事不公啊!九垸县,纪南县,还有钟祥县的百姓,家家有大屋,有好田,富的流油,为何朝廷还要如此偏帮他们,给他们那么好的待遇,反而对我们这些没有能力种地,常年恶疾缠身的人,视而不见,这是何道理?”人群之中,一个年过六旬,满头白发的老者,跺着自己的拐杖,大声的朝长孙无忌质问道。
第630章 设计管理制度
阴历四月天,已经是阳历五六月,江南之地标准的仲夏天气,长孙无忌怕这老位人家太过激愤,气出个好歹来,连忙命人打起了遮阳伞,还帮他打扇,将一碗凉好的绿豆汤端了过来,这几天汇聚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了,为了防止发生群体性事故,长孙无忌,不得不做一些准备,让人熬了好多解暑的绿豆汤。
“事情可不是您看到,听到的这样,这几县筑垸田之后安置的百姓,都是原本当地受水灾波及的灾民,朝廷虽然为他们盖好了砖瓦房,但是需要他们去筑垸的工地上劳作,抵偿建房所需的花费,分给他们的三十亩田地,也是用他们原先的八十亩永业田换的,而他们现在之所以能够享受到诸多的免费福利,那是因为他们自己在安置下来之后,勤耕种,多养殖,集资开辟了各项产业,赚到的钱,朝廷可没有往这里拨付一文钱,用于这些项目,相信去九垸县看过的人都知道,那些钱,都是九垸商会出的,跟朝廷没有关系。”
“没有朝廷的帮助,他们种地,养殖,怎么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对啊!没有朝廷的组织,那些垸田,那些水泥道路,灌溉的沟渠,怎么可能修建的起来,朝廷为什么只帮助他们,不帮助我们?我们家家都揭不开锅了,粮价那么贱,医院,药铺的药丸,却卖的那么贵,我们种田的百姓,根本就吃不起······”
百姓有时候就是这样,朝廷剥削他们的时候,他们只希望朝廷少剥削他们一点,朝廷给他们好政策的时候,他们又希望朝廷给他们更多。
任长孙无忌解释的多么清楚,乱哄哄的百姓,只需要七嘴八舌的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能将他的声音淹没。
“大家静一静,这几天,你们的实际情况,本官也都有一些了解,朝廷会针对你们的问题,想办法解决,但是绝对不是在你们的户籍所在地,实行类似九垸县的福利项目,因为那是不现实的,光是一个县,想要推进这样的福利项目,每个月的花费,就达到了三万贯,全国范围实施,每个月的花销,至少会达到一千万贯以上,一年就是一亿几千万贯,朝廷所有的税收加起来才多少?不过三千多万贯而已,即便所有其它开支全部不算,想要做到,也还差几倍的钱,所以,不是朝廷不想让你们过的更好,而是,朝廷根本不可能做的到。”
长孙无忌将这个数据讲出来,许多带了脑子的人,立即就认清了现实,他们本就是被人煽动起来,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跟着起起哄,看能不能成事而已,既然知道了不可能,那么,他们便开始萌生退意了。
然而,这些人要都是善茬,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了,他才刚刚讲完,人群中立即就有人喊道,“朝廷做不到,有人能够做的到啊!既然你说九垸县的福利,是当地百姓集资,成立九垸商会赚到的钱支出的,那么,咱们各个地方,也如这般组建商会,集资做营生,赚钱发福利,朝廷允不允许?会不会给予帮助?”
长孙无忌闻言,心道,‘他们果然是这样的目的。’
在人群众盯着那人看了一眼笑道,“如果,有人有能力,有把握能够带动当地百姓做好营生,推动这些福利项目,朝廷自然是热烈欢迎的。毕竟,咱们的皇帝陛下,咱们的官府,是最乐意看到治下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的。”
听到长孙无忌这句话,人群中,便有人钩起嘴角一笑道,“此事可定矣。”
之后,百姓们在长孙无忌的劝解下,纷纷散去,不过他们并没有着急乘船返乡,而是继续在江陵城内盘恒,长孙无忌知道,煽动他们的人,是想让他们继续等朝廷的风声。
果然,不到三日,长安那边,传来了消息,诸多世家系的朝臣已经开始上奏,为那些被李承乾下狱和停职的官员辩护,并且,请朝廷准许大唐境内所有地方,如同九垸县一样,允许当地百姓整合当地资源,组成团体,开辟产业,推动免费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福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