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农圣-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师若能将倭国变成佛国,当是当世第一大功德也。”
  孙享福又说了一句让玄奘有些莫名其妙的话,这时,李淳风却是火急火燎的跑到了船舱里。
  “贫道收到消息,有人勾结倭国人要劫咱们的船。”
  “呵,外面那些倭国人的血迹都清洗完毕了,道长的消息,也来的太迟了点吧!”
  “啊,这么快就劫完了?”
  李淳风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的一旁的玄奘,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顿时有些沮丧,要是道士们帮他收集来的消息这么滞后,那就还是不要白费功夫了。
  “道长能否委托道友们帮在下收集一些倭国人的信息?”
  孙享福知道他那个单向飞鸽传书的弊端,就算提前传信给扬州的道观知道了,但道观这边收集了消息,却是没法传给船上的众人,是以,信息滞后很正常,不过,这却更加让孙享福渴望拥有双向传信的信鸽了,在他将自己的一些构想提出来之后,让养鸽的道童慢慢去试验,为此,孙享福给出了一百贯的悬赏,相信,解决这个问题,也是迟早的事情。
  “此事你不说,我也会去办,只是,倭国人在我大唐一向恭顺,此次贸然对我等出手,一定是有人许了重利。”李淳风推测道。
  “呵呵,道长还不了解倭国人,他们只需要看到这艘船,不需要谁重利他们也会动手。”
  “船?是了,有了这船,往返倭国和大唐就方便了。”李淳风稍微一想,便明白其中道理道。
  “不仅如此,此船在海上的航速极快,抗风能力又强,如果让倭国大量有了这么先进的船,大唐的海疆对他们来说,就像关外的草原对于突厥人一样,一片坦途。到时候他们可以随意进出大唐南疆,久之,必成我大唐心腹之患也!”
  孙享福这么一说,智力不差的李淳风立马就懂了,还真是不能让倭国得到这样的船只,不然,大唐南边又添一狼也。
  “我这就去告知诸位道友,若倭国人再有异动,咱们一定能提前知晓。”李淳风绝对是拥护李唐统治的,不是因为他姓李,而是因为李唐给了道教国教的地位,是以,对于维护李唐的利益,道教是义不容辞的。
  玄奘身上没有这样的责任感,但他聪明,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道,“这些人趁大人不在的时候劫船,是不是想将大人留在扬州?”
  “留在扬州?留在扬州?······”孙享福反复念叨着这四个字,突然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股恐惧之色。


第120章 急至岭南
  最容易搞事情的地方,就是起兵祸的地方,那些世家子经世治国或许不行,但做搅屎棍却是他们最擅长的。
  “赵龙,去客栈把行李物品全部拿回来,另外,派人把李道长请回来,我们连夜启程。”
  守在外面的赵龙闻言一愣,道,“大人不去看扬州的农庄看看了么?”
  “不去了,现在有更紧急的事情要做。”
  要说几大农庄,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就要属扬州的农庄了,孙享福给陆全有的命令是全部种上茱萸,这东西微辣,在辣椒没有引进之前,是大唐应用较为普遍的调料。
  为何要种茱萸呢!因为扬州的气候温湿,土地也比较肥沃,盛产大豆,而且,一年还会种两季,那么大豆在扬州肯定会泛滥,多则价格贱,孙享福不会做坑害百姓的事情,所以,想到了推出望江楼研制出来的调味料,豆油,黄豆酱,酱油等,以及需要大量豆酱的罐头鱼。
  豆油和酱油自然不用说,随着炒菜的逐步普及,它将会被所有人需求。
  黄豆酱,则更是可以直接当做下饭菜的好东西,想要丰富黄豆酱的味道,需要添加茱萸和少量的香料。
  在孙享福的构思中,比淡水鱼营养价值更丰富的海鱼是必须要推广的,这个时期的生态极好,海鱼数量庞大,只要使用较为先进的捕捞技术,比养殖淡水鱼要划算的多,但海鱼产自南方沿海,运往北方,不易保存,如果制冰来保存海鱼,那投入未免就太大了,所以孙享福想到了罐头。
  那么,扬州的农场除了有一些幸福村的传统产业之外,其实就是个调味料大工坊,田里种植的是茱萸和香料,基本不用打理,农夫们除了早晚的时候下下鱼笼子增添些食物之外,其它大部份时间都在制作陶罐,大中小不同还印着字样标识的那种陶罐,为将来生产各种酱料和罐头做准备。
  很快,李淳风又被赵龙从道观里找了回来,这次他直接让道童们把道观里的鸟舍给抬到了船上,他认为这样或许能够让鸽子找巢穴的时候飞到船上来,孙享福则是摇了摇头。
  等船头防风的灯笼挂上之后,幸福号便开出了码头,缓缓往运河下游而去。
  当然,船上的人也都没闲着,孙享福带来的工匠们都开始忙活起来了,底层仓的一些原本看似零散的木料被他们组合了起来。
  “这是,床弩?”
  看到一架架被安置在夹板上的大家伙,李淳风惊讶道。
  “比军中的床弩小一号,但射程更远,力量更大,你仔细观察一下,应该不难发些设计上的精妙之处。”
  李淳风在孙府待的时间可不短了,孙享福时不时给学生们灌输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知识他都学过,这几架小床弩与唐军制式床弩的区别他当然不难看懂,他不懂的是孙享福为什么走的那么急,原本的那些商业计划可都还没有实施呢!所以,用疑惑的目光看向孙享福,等着他的下文。
  “玄奘大师刚才的一句话提醒了我,那些世家子挑唆倭国人劫船,是想把我暂时留在扬州,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的船走的太快,他们在海上的布置还没有完成,而且还有另外的一种可能,那就是,他在岭南有所行动。”孙享福解释道。
  “在岭南?你是说,这些世家子要挑唆岭南蛮兵造反,让咱们羊入虎口?”李淳风似乎懂了,但他这个猜测说出口之后,自己都吓到了。
  “这些世家子做事没有底线的,国家打仗,他们就发财,因为他们手上有大量的土地,囤积了大量的粮食,谁做皇帝他们不在乎,反正都需要他们帮忙治理国家,但要是这天下国泰民安,粮价变贱,他们的利益就······”
  不需要孙享福继续说下去,李淳风也觉得此事很有可能,世家子的嘴脸他这些日子跟着孙享福看的是透透的。
  “那我们怎么办?要不要通知陛下?”李淳风这样的学术狂人在政治上却也没有多少见地,继续问道。
  “这目前只是个猜测,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若是我等传信被那些世家子收到了消息,恐怕会弄巧成拙,逼他们使出更绝的手段,真的逼反越国公,我的意思是趁那些世家子没有布置完毕之前,咱们先他们一步赶到岭南,面见越国公,让其早作应对。”
  众人闻孙享福之言,觉得可行,不过,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可就要受苦了,没日没夜的行船是免不了的。
  五月初,长安,丽政殿,随着一个小公主的降生,孙享福所传的酸儿辣女的谣言被打破,醉仙楼的生意也因此一落千丈,虞秀儿在进宫祝贺皇女诞生的时候得知了这一消息,急令幸福村将一些市面上没有的蔬果供应给醉仙楼,这才让醉仙楼的生意又好了起来。
  当然,李世民并没有因为生的是个女儿,而有什么情绪,他反而是对幸福村送过来给皇后补身子的蔬果很感兴趣。而这位刚刚被册封为东阳公主的小女孩,也并非是历史上的东阳公主了。
  因为孙享福的穿越,去年七月份的时候李世民经常去秦琼家里吃大餐,吃爽了之后啪啪啪的频率也高了,所以长孙皇后这一胎,历史上是不应该出现的,不仅是她这里,其它几位妃子的怀孕时间也都与历史不同。
  历史上这个时期的李世民可没有现在这么轻松,压根无心房事,可现在,颉利在关中大败,李世民的生活自然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蝴蝶效应产生的后果了。
  “这孙正明倒是有些本事,这个时节,竟种出了如此多的蔬果。”待入宫恭贺的命妇们退去,李世民拿起案几上摆放的一根青瓜咬道。
  “呵呵,这两口子,可精着呢!这个当口给咱们送蔬果,那些命妇们看了肯定眼馋,回去之后,只怕不会少买。”哄着小襁褓的长孙无忧笑道。
  “倒是被那小子料中了,今春关中少雨,许多不适合屯水的地方已经爆发了旱灾,幸好之前建了不少水库,还开了河,挖了井,不然今年关中很多地方都要绝收了。”李世民闲聊道。
  “兄长曾言,孙正明之才,可经世济国也!然其性好利,陛下用之为家臣,却是恰到好处,还叮嘱妾身,若遇不决,可问计此人。”
  “嗯,这小子确实有些急智,不过,此番,却是犯了大罪,观音婢你以后想要问计,恐怕要去牢房提他喽。”李世民闻言有些幸灾乐祸的点头笑道。
  “他犯了何事?”长孙无忧有些意外道。
  “哼哼,胆子不小,擅杀倭国使臣随行武士。”
  “那小子敢杀人?”长孙无忧闻言更加意外了。
  “嗯,不仅杀了,而且杀了好多,现在朕的案头上弹劾他的折子都堆成山了,倒是武士彟的折子有些耐人寻味。”李世民继续吃着青瓜道。
  长孙无忧本不喜欢过问朝政之事,但孙享福是她的属下,而且,胆小怕事的形象已经固定在了她心里,却是叫她好奇,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动刀杀人,问道,“应国公的折子上怎么说?”
  “武士彟说,倭人是被人挑唆,持刀抢船在先,孙正明率人随后赶到,先制服,随后下杀令,而之后,又急匆匆的连夜南下了。”
  “这里面可有蹊跷?”长孙无忧闻言继续问道。
  “嗯,朕虽未亲眼见过孙正明造的船,但听弘慎说过,此船乃海上远航利器,船上押送的是朕送给冯盎的赏赐之物,倭人抢船,其罪当诛。然而,武士彟的奏章里提到,是有人挑唆倭人抢船,事后,孙正明又急匆匆的南下,或许是他察觉到了什么。”
  “陛下是说,那些挑唆倭人抢船的人,不想让陛下的赏赐之物到岭南?”长孙无忧闻言一惊道。
  “正是,有些人,国家打仗,他们就发财,朕记得,武德元年的时候,斗米卖到千钱,百姓饿殍遍野,易子而食,那些人却大发其财,当真可恨。”李世民说到这里,一把将手中没吃完的青瓜捏了个粉碎。
  “陛下勿怒,想来是孙正明看穿了此点,正赶去岭南化解。”长孙无忧见状,忙将怀里的襁褓放在皇庭家私送过来的一张婴儿床上,用手绢帮李世民擦起了手。
  “若非如此,朕早就下令他回京议罪了。”长孙无忧体贴的动作,让李世民面色稍缓道。
  “议罪?擅杀倭国使臣武士?倭国使臣进长安了?”长孙无忧一边清理着李世民的手,一边追问道。她可不想孙正明出事,那样后宫可就少了个敛财能手。
  “呃,这倒是没有,朕记得,前隋时期倭国人几度派使来长安朝贡,如今我大唐立国已多年,却是未曾派人来。”
  说到这个,李世民就有些吃味了,不来长安的倭国使者算使者么?也正是这个理由,让李世民无视了那些弹劾孙正明的奏章。
  不过,岭南的事情却是不那么好解决,如果孙正明真的能化解朝廷跟岭南之间的矛盾,那就是大功一件,即使再多的大臣弹劾他,李世民也是要重赏的。
  此时,在幸福号上,摸麻将的孙享福根本不知道长安发生的事情,他今天已经连输了三十几把了,好在玄奘不同意赌钱,否则,孙享福估计欠条都打了一大堆,没办法,海上行船的日子太无聊,不把麻将这样的玩意弄出来,席君买这样闲不住的人估计会发狂。
  “我去,又点炮了,不玩了。”
  孙享福一张二筒打出去,席君买哇哈哈的一声大笑将自己的牌倒了下来,清一色,卡二筒。
  打麻将不管赌不赌钱,不胡牌老是放炮,任谁的心情都不好,孙享福推了自己面前的牌,想去甲板上透透气,却跟从甲板上下来的赵龙撞了个正着。
  “大人,岸上好多芭蕉林,咱们好像到岭南了。”
  “是吗?带我去看看。”
  很快,孙享福就看到了海岸边的芭蕉林,这是岭南特产,幸福号上没有计算里程的装置,就只能靠眼睛看了。
  “沿岸找到一处大江的出海口,从那里往内陆走,见到人群居住的地方,就应该到广州了。”


第121章 见冯盎
  岭南在汉朝时期被称为南蛮之地,到了几百年后的大唐,又被当官的称之为流放之地,可见其荒凉,由于天气常年酷热,这里的房子大多是以厚重的茅草盖个屋顶就行,修了墙,反而不能透风。
  不过到了广州,情况稍好,这里的人口密集些,城池也有了规模,不输给北方一些县城,当幸福号靠近码头的时候,顿时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其中,还有穿着短衣服的官军。
  “本官牧监署下牧监孙正明,奉皇帝旨意前来岭南赏赐越国公一些东西,你等可有人识得越国公府邸?”
  其实,孙享福多此一问了,从幸福号进入港湾开始,便有人入城通报了,不一会,便有一队车马来到了码头,一个约莫二十五六的瘦高男子从马车上下来。
  “本官春州刺史冯智戴,不知是哪位使者当面?”
  “冯智戴?”
  孙享福闻言一愣,才想起临行前恶补的岭南方面的资料,这冯智戴便是冯盎的长子,早年曾随冯盎征战,后来随冯盎降唐,武德四年便封了春州刺史。
  春州是下州,是以,按照朝廷制度,冯智戴是正四品下的官职,由他来迎接孙享福,规格是够了。
  “下官牧监署下牧监孙正明,见过冯刺史,此船之上,有陛下赐予越国公的一些礼物,还请冯刺史安排车马,卸船之后,好运送到府上。”
  冯智戴闻言大喜,最近长安疯传冯家父子要造反,让身在岭南的他们很是不安,这个时候皇帝派人来赐礼物,那就是示好的意思了,要知道,他们冯家可没有什么造反的心思,也没有那个必要,因为他们本就是岭南说一不二的人物,而且深知以岭南为根基夺取天下,是不可能的。
  “有劳孙下牧千里迢迢送来御赐,且随同本官车驾入城,此处,稍后便有人来接应。”
  孙享福闻言应允,只带了席君买一人随冯智戴入城。
  很快,孙享福便被带到了越国公府上,不一会,便有仆役置茶水瓜果,等孙享福入席之后,冯智戴才跟在一个和李渊年纪差不多的老者后面来到了厅堂,此人便是越国公冯盎。
  一番拜见之后,孙享福便开门见山问道,“越公境内,最近可有北边来的人?”
  “我岭南虽然所产不丰,但过往的客商还是有一些的,孙下牧为何有此一问?”冯盎见孙享福一脸急色,便反问道。
  “越公或许还不知,此时长安疯传越公要举兵造反,皆是由一些世家子挑唆而起,此番下官本要在扬州逗留几日,视察自家一些产业,却有人挑唆倭人来劫下官船只,幸得随行的几位师父出手相助,才保得船只不失,也因此,让下官警觉起来,这些人阻拦下官前往岭南,或许,是想在岭南有所动作,是故,下官昼夜行船,赶来告知越公。”
  “造反?老夫今时今日已然富贵之极,还瞎折腾什么。”冯盎面带笑意的看向孙享福道。
  “越公高智,洞彻世情,下官佩服。”
  看到冯盎这副轻松坦然的表情的时候,孙享福算是彻底的放下心来,他是个聪明人,知道靠着岭南这些没有完全开化的山越人,是不可能打下天下,或者坐稳天下的,所以,只要他不是真的要造反,一切挑拨技俩,都没有用处。
  “吾儿速派人去码头查问。”
  对此事,冯盎虽热淡定,但世居岭南的他知道自己辖区的情况,这里的百姓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眼界也不够开阔,很容易被有心人煽动,一点点小事,也容易闹成大冲突,他冯家父子即便在岭南有极高的威望,平时处理事情也是小心翼翼,这些年虽晚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叛乱,但小问题时常会出。
  待冯智戴领命而出之后,冯盎这才问起长安的一些情况,孙享福自然是往好的方面说了,言陛下有多信任他,派他带了一些什么礼物来,对岭南之地有多少期许等等。
  不一会,就有数十辆大车从码头将李世民赐给冯盎的礼物运了过来,冯盎从大厅里一眼就看到院内的大车,指了其中一辆道,“这便是你所说的曲辕犁?”
  四个头的曲辕犁个子有些大,一辆马车也就拉个三架,光十架曲辕犁,便占去了三四辆大车,去年的时候李世民下令关中之地造犁,然而又朝廷推行,慢慢传到地方州县,需要很长时间,此时半年都过去了,广州不过才收到一份不知道被复制了多少遍的图纸,真正见到实物,这还是头一回,没办法,古代就是这个办公效率。
  “正是,用此犁耕地,可事半功倍。”孙享福随着冯盎一起来到院中答话道。
  冯盎闻言一喜道,“我岭南盛产瓜果,农耕却是乏力,每年粮食都有缺口,得此物,正解岭南百姓燃眉之急也。”
  在孙享福看来,这个时期的中原人民都不怎么会种地,更何况是岭南人。
  手握宝山的岭南人不知道如何开发,没关系,孙享福来教他们,说到农耕之事,后世本为南方人的孙享福就来劲了。
  “越公,岭南之地气候温和,一年四季皆可种植作物,有此犁在,可先沿山溪和地势低洼之地开垦一些良田,而后······”
  对于这些垦荒,开田,种植的事情,善于政事的冯盎很感兴趣,跟孙享福一聊就是半天时间,直到冯智戴面色凝重的从码头回来。
  “父亲,儿查到这两日有不少北边来的人前往僚人村寨部落。”
  “是吗?也好,一些养不熟的家伙,正好顺势清理掉,至于那些北边来的人,如果抓到活的,交给孙下牧处理吧!”
  冯盎语气依旧淡定,目光中却有一丝厉色,他可是征战多年的马上将军,虽然他本人更擅长政务,但也早就见惯了生死,如果那些世家子是煽动他的铁杆部下劝进,那他还有些头疼,但只是煽动僚人部落叛变,他翻手之间便能镇压,在岭南多年,他早就将这里经营的铁板一块了。
  战争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到来了,不管那些世家子的手段高不高级,这都不关孙享福的事,作为李世民的使臣,他是不会被派往前线的,被冯盎以高规格接待在府中之后,闲不住的他无事便教冯盎种起了地。
  岭南山林交错,且土地湿润,是热带雨林气候,大多数土地千百年来无人耕种,十分肥沃,几乎所有主食口粮都可以在这里种植,而且,能每年种植两到三季,是以,如果开荒的话,基本不需要选什么时节。
  赶着牛群,拉着犁耙,在一片比较平整的山洼荒地里,孙享福查看过土质之后决定向冯盎以及他带过来的数百农夫展示曲辕犁的效果,连玄奘和李淳风两个宗教份子也跟着大队伍到了田边看热闹。
  “越公请看,此犁操作简单,只要前面的人会赶牛,后面的人扶稳了犁把就好,如果是单头的犁,只需一人,就可以单手扶犁,单手赶牛。”
  不一会,孙享福带过来的几个工匠便将犁架好,而此时,这块荒地周边,已经被数百个农夫围满了。
  “起,呔。”
  两头牛并肩而行,孙享福亲自在后面扶着犁把,众人只觉平时难以挖动的泥巴,好像突然变脆了一样,顿时就被犁出一条一米多宽的沟槽。
  在大家目瞪口呆的表情下,孙享福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在这块地里走了一个来回。
  “这,这,几亩地就耕好了?”
  冯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把夺过孙享福手中的犁把手,朝前面赶牛的那个农夫道,“赶牛,老夫亲自试试。”
  然后,几乎是差不多的时间,冯盎回到了原地。
  “有此犁在,我岭南可种之地来年怕不是要多出万倾也。”
  待冯盎的感叹一出,这曲辕犁就被当地人民当成了宝贝,许多农夫都围着几架犁欢呼起来,冯盎当即下令广州境内所有的工匠都必须要学会打造此犁,当然,这就是为什么孙享福会从长安带来十多个工匠的原因了,专业教学。
  不过,即便是所有的工匠全部都来,其实也就几百号人,没办法,这个时期的岭南地大人少,传言的带甲十万,那是说的所有青壮,总人口的数量应该也不过三四十万的样子,还没有后世这边一个县的人口多。
  当大家沉浸在欢呼之中的时候,孙享福感觉自己的腿上有些痒,一眼看去,居然有两只蚂蟥正盯在上面吸血。
  “君买,快拿酒精来。”
  对于蚂蟥这种生物,跟农田打了很多年交道的孙享福自然熟悉,想不到才在荒地里走了几分钟,就有两处中招。
  知道此时的岭南乃是烟瘴之地,来前,孙享福也做了不少准备,不一会,席君买就将一瓶蒸馏酒拿了过来,孙享福将其涂抹在蚂蟥的吸附处,不一会,两条蚂蟥就从他腿上脱落了。
  “呵呵,孙下牧惯在北方,娇气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