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财女满堂-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氏心如刀绞,强自镇定,缓缓回身略福身一礼道:“太太。”她以为卓氏会冷嘲热讽,笑她大张旗鼓、机关算尽最终却落得个一场空欢喜,却不料卓氏看了她半天才道:“你觉着这府里过的可还自在?”
  心中一痛,卓氏不会要卖掉自己吧?若是主母真有这个打算,而应天杰也不阻拦的话,她可就前途堪忧了。于是她膝盖一软,差点儿就跪了下去。再抬头时,卓氏已然飘然转身,走了。她心中忐忑,一夜也没睡着,若是卓氏将她卖入那私娼暗寮,只怕应家也不会有人说嘴半句,她越想越心慌,她这后半生本也就只能指靠应天杰了,如今失了他的宠信,就算不卖出去,也会被卓氏搓磨个半死吧?
  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门,这个脸白心黑的郭氏总算也尝到了鬼敲门的滋味儿。第二天她便自请出府,去庄子上养老了,应天杰自是有求必应,他正为如何处置郭氏头疼呢。
  后来这郭氏跟村里的一个鳏夫勾搭上了,反正此生荣华富贵无望,不如纵情声色,好歹不枉此生托为女人啊!旷日持久的鳏夫龙精虎猛,比那应天杰足强几倍有余,怎不叫郭氏拜倒在他胯下。东窗事发后郭氏便消失在人海,那鳏夫却又娶了一娇妻,这种种迷离,却不足为外人道。一位演技过硬、专业精湛的应家宠妾阴沟里翻了船,从此销声匿迹。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
  六月中,启真二胎喜得一子,用她的话来说,总算是对得起他们老秦家了,高世曼打趣她道:“难不成你娘亲生下你,便是为了来秦家报恩的?”
  启真嗔了她一眼又瞧了瞧她的小腹道:“你这肚子什么时候再来一个?”
  “尽人力,听天命”,高世曼悠悠地说了句这个,逗得启真笑个不停,最后突然道:“果真尽了人力么?”
  高世曼狠狠瞪她道:“好不知羞!岁月可真是把大砍刀啊,这才几年,便把你削的如此皮厚了?”
  启真想想这话怎么怪的很,便呵呵笑道:“这削啊削的,不是应该将脸越削越薄么?”
  “怪只怪秦二将你养的太肥,你这脸上的肉长的比刀削的快!”高世曼好笑地瞧着她,本是一句玩笑,她还当真。
  “巧言令色。”
  “你倒是会生,正好生在这水果蔬菜丰足的季节,马上葡萄就要熟了,等你坐完月子,正好吃个够。”
  璃儿正好在外面探头探脑,听到吃个够,马上跑进来道:“我要吃!我也要吃!”
  两人莞尔,高世曼拉过璃儿道:“赶明儿姨姨带你去园子里吃个够好不好?”
  “嗯!”
  “现在璃儿是姐姐,要爱护弟弟知道吧?”自从高世曼建议秦二不要溺爱璃儿,璃儿可是受了一番折磨的,不过,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彩虹嘛,璃儿现在可是一身霸道尽散,唯余小女儿娇态了。当然,这是在高世曼面前狠狠收敛过的原因。
  璃儿上前瞧了瞧弟弟,大喊一声“好丑”便跑了出去。高世曼大笑,倒弄得启真不好意思起来。
  儿女绕膝,共享天伦,真乃人生之乐事。
  七夕沈立行回京,高世曼如今也二十有一了,这么多年的养尊处优,倒也让她出落的亭亭玉立,雍容成熟。一家人团聚,还未偷得浮生几日闲,宫中便来人宣沈立行入宫。
  原来,飞鸽来报,吐蕃腹地乌马措三日前突发地震,目前伤亡损失情况不详,只知受灾严重。与吐蕃交界的大夏各地都有强烈震感,其中青迈、沙雅两个重镇有小部分人员伤亡。
  君臣都在沉默,皇上在想百年难遇的机会,如何做才能立于道德致高点而不败;大臣们则都在想如何说才能不引火烧身,最起码不能烧死自己。
  皇上咧了咧嘴,玩味儿地看了看静立一旁不动声色的沈立行,想是接收到了皇上射来的目光,沈立行揉了下鼻尖,清咳一声道:“皇上,襄城公主远嫁吐蕃,此次乌马措地震,离逻些并不太远,大灾之下,乱民丛生,臣担心公主安危。”
  话音一停,下面便开始嗡嗡作响,朝堂上除了皇上和沈立行,哪有别人知道襄城公主早化身李香香隐于勤庄之中。此君臣二人互相看了一眼便各自收回目光,一手好牌已经到手,就看哪个下家放冲了。
  等了半天,却是没人提议接回襄城。沈立行暗骂这些老东西不长眼,没瞧着皇上已经跟便秘似的、一脸狰狞了吗?他只好又大声道:“皇上,公主嫁到吐蕃多年无嗣,想是那普布达瓦并不宠爱公主;他既然不将我大夏国威颜面放在心上,那我们也不必太过给他长脸,如今吐蕃境内遭受大灾,咱们关心公主安危,也是人之常情……”
  不说给予人道主义援助,却说要树倒猢狲散,太不够意思了,好歹也算是天朝上国嘛。不过俗语也有云,有求必应嘛,人家无求,你应个鸟儿,热脸去贴冷屁股啊?
  说完便朝着几个素来交好的同僚意味深长地瞧了几眼。一个篱笆三个桩,素来如此。
  于是便有人出来道:“既然公主不受宠,那便趁此机会接回。”
  也有人道:“就算不接回公主,也该当去问问那边,如果受灾太过,应让公主回国避上一避。”
  有些老顽固却捋着白须上前一本正经道:“不妥不妥,公主虽是我皇家颜面,到底是许了别国,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怎可接回公主,若是那边生了夺妻之恨,再动干戈,岂不国之不幸、万民之痛!”
  沈立行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丫的,什么叫夺妻之恨,活了一大把年纪,这般不长眼色,还真是奇才。
  他正在暗骂,却有人替他出头:“此言差矣,公主多年无嗣,将来何来依靠,既然不受宠爱,咱们自己接回总行吧?再说了,吐蕃受此大灾,几年内怕是没了悍动干戈的余勇之力,龙门骁勇举国皆知,谁敢一试?”
  皇上故意默默点了点头,朝中诸人大部分还是人精,便是有几个没眼色的,那也是因为会错了皇上心意,谁敢不带脑子来圣前妄议朝事?
  皇上一点头,那下面就更为热闹了,有人立马便跳出来献殷勤道:“吐蕃蛮夷苦寒之地,除了几个蛮子,他们有堪资本?偌大的地盘,一年产多少粮、赋税几何?公主下嫁他们不宠着便罢了,到如今却连个傍身的孩儿也没有半个,太也欺负人!要我说,咱们接回公主就是了!跟他叽歪个啥!要是他敢有一句不满,传到咱们耳朵里,咱们便打他个球的!”
  皇上含笑望过去,此乃一年轻文官,想不到竟有武夫之勇。要说武官有儒将,文官有书痞,尽然。
  这话未免托大了,若人家只有几个小蛮子,那当年又何必将公主奉上?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吐蕃民风剽悍,兵士狠起来如狼似虎,怎么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呀!
  如今大夏再非多年前的大夏,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照说以前也不是打不过,只不过太劳民伤财了,实无必要啊。身为帝王,开缰拓土、彪炳史册当然好了,若无十成把握,谁敢轻言兵戈?胜了自然是好,若是败了,岂不是要在史册上留下个穷兵黩武的黑名,有刀笔吏在前,然后再被朝官鄙夷、天下万民唾骂?
  现下不一样啦,拓粮使弄出个高产的玉米和红薯,商业的发展促使民间的物流、金融日臻成熟发达,长安已是大夏的金融中心,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各个国家和地区,其派生出的贸易、生活、服务中心也吸引了各国各地的有识之士往来频密。高世曼也曾说过,物流的发达极大的促进并拉动了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成长,其作用呈四倍以上的倍率催化着各行各业的成熟和壮大。只要继续这么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天下归心指日可待。
  皇上眯着眼睛看众卿热火朝天的讨论,不过现下已不再讨论要不要接回襄城公主了,而是要不要趁这次机会对吐蕃投井下石,成就大夏万世之基业。
  沈立行很是满意,他时不时冒几句长自己人威风、灭他人志气的话来,一时间朝中跃跃欲试者大有人在。
  要说主宰世界话语权的自然是强者,强权才是公理,实力才是话语权,理由?强大!人穷志短,人微言轻,有本事天天让人骂你:有钱了不起啊!暴发户!土豪!
  上到国家,下到家庭,莫不如是。
  乡间蠢妇还知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呐,别说事实本就是如此,就是长年浸淫于市井、目不识丁的文盲也能从经久的岁月浪涛中淘出半粒晶莹剔透的大沙粒。
  经过热烈的讨论以及自我暗示,朝中诸人无不跟打了鸡血般兴奋。先前没会过来的人这会儿也回过味儿来了,瞧皇上坐那一脸的慵懒和自得就知道他心中早有成算,不过是戳着那个沈立行撺掇着大家捧捧他的脚丫子罢了。他们怎么不了解这个皇上,就像他们从自家娇妻宠妾身上久经磨砺总结出来的经验一样:当女人征求你意见的时候,她们不是想听你的意见,而是想要从一个更深刻的声音里听到自己的观点。
  明眼人都知道。
  


第431章 腰杆痛了菊花来
  ?    最后廷议的结果便是在皇上的主导下,决定先向吐蕃王庭请求接回襄城公主,另向他们给予一定的人道主义援助。
  沈立行一回府便开始整装回营,如果吐蕃交不出襄城,或者敷衍说襄城已死,那么就等着兵刀相见吧!
  高世曼得知吐蕃地震,朝中要向对方要人,一时激动万分。她可没心情可怜那些受灾民众,因为各民族大融合的机会近在眼前。
  自隋孙波(苏毗)女国以来,其女王遗使朝贡,其后遂绝。
  时下无人知道,其后吐蕃频繁对陇右诸州发起进攻、吐蕃重新攻陷安西四镇。高世曼以为,与其养虎为患,不如吃虎肉,泡骨酒。
  她知道,安史之乱结束后,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大片地区,高晖引吐蕃犯我京畿,寇奉天、武功等县,代宗出逃陕州,吐蕃强入京师,吐蕃军队尽陷兰、廓、河、都、洮、岷、秦、成、谓等州,自此安西都护府失联。奉天之难后,又割让凤翔以西的广大地区与吐蕃和好。
  自关、陇失守,东西阻绝,一寸山河一寸血!
  什么叫以史为镜知兴替?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千百年风云变幻,朝代更迭,来犯我中华者,即便能够在实力上压制我们,却最终还是被我们同化。既然如此,何不趁我兵强马壮之时一统河山,至于趁火打劫什么的,也只能呵呵了,有什么比国家民族利益更为至上?高世曼要以“史”为鉴,她不愿看到那块土地非得经历文明的毁灭后方与中华一统。
  她也没法跟沈立行明说,要不然被人当成妖怪绑到烧火棍上烤死怎么办?
  于是只能在他临走前假装情意绵绵地拉着他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乃不得已而为之,况兵刀不长眼,如果能以上兵制敌是为最好,我不想看到你介入真正的战争,我还要再为你多生几个孩子呢。”
  说完这话便觉得自己矫情之极,因为她又想起了计生委。
  沈立行见她低着头,似有羞赧之色,心中顿时变得柔软,又如有细羽在心上挠啊挠。他一把将她扯在怀中,耳中只听到他想听的那句话,于是吻了吻她的秀发道:“这可是你说的。”
  她不吱声,说不说又如何,少说多做才是王道。
  刚有这念头,沈立行便已经不自觉地托起了她的下巴,随即热吻便扑面而至。她放松身体,微阖双眼,随着他一起跌宕起伏、婉转流殇。
  被他吻得有些微痛,她推了推他,他不理,再推,他不耐烦地松口,将她一抱,便往床边走去。
  高世曼吓得连忙拍他:“这还是大白天呢!”
  他却不管,手下不停,嘴上道:“那便如何?”
  “白日宣银,于理不合!你不是最讲规矩么,起开!”她嘴上功夫向来地道,边说边挣着起身。
  他听了勾起嘴角似嘲弄地看着她道:“规矩?你何时眼里竟有了规矩?”说完还故意伸头朝窗外瞧了瞧道:“莫非今儿太阳要从东边下去?”
  她可气坏了,这话怎么说呢,她不讲规矩?她不过是有些特立独行罢了,怎么能说她不讲规矩呢!于是推了他一掌不服气地道:“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你才不讲规矩呢,你全家都不讲规矩!”
  “嗯,既然咱们全家都不讲规矩,那便来吧!”说完又开始扒拉她。
  并非她不愿意,可这青天白日的,外面又有不少下人,若是让她们知道两人竟猴急地大白天就行周公之礼,这叫她以后如何出去见人?
  沈立行似知道她的顾虑,粗嘎着嗓子低声道:“你乖一点,我便不发出声音,在我在,她们不敢随便进来……”
  “不要,唔……”不等她反抗,他已霸道地覆上她的唇,管它是昼是夜,他只知道,她是他的妻、他的女人,他就是规矩。
  箭已在弦上,无论是体力还是脸皮厚度,她都不是他的对手。他嘴上强硬霸道,下手却温柔缱绻,只小半杯茶的工夫,她便举手投降。滑入她那处美妙所在,他方由温柔变得狂野,亦颠亦痴,亦温柔亦蛮横,如饮烈酒,初经酣冽、再变醇厚,最后如火燎遍全身,浸入四肢百骸,品着品着,最后便醉了,醉了的感觉,那便是飘飘欲仙,没醉过的人如何能知道其中美妙甘醇的滋味?
  高世曼可耻地发出欢乐的低吟,沈立行似爱极了她这种娇糯的模样,益发动作起来。却原来,偷偷摸摸的感觉竟是如此慑人。
  为她拭去额上的密汗,他轻笑一下低声问道:“喜不喜欢?”
  又来了,她暗暗翻了个白眼,有气无力地道:“你还去不去大营?告别宴已罢,你还待如何?”
  他又是一声轻笑:“我明儿再走,总得将夫人喂饱。”
  她娇呼一声,用手握拳轻捶他两下道:“讨厌!”
  “嗯?”他危险地眯起了眼睛。这种动作她再熟悉不过,马上讨饶道:“行行,你会打我会挨,腰杆痛了菊花来!”
  跟她在一起这么久,怎么会不知道菊花是何圣物。两人在床第之间,她便经常拿菊花玩笑,还一直纳闷为什么有人竟会对菊花有兴趣。
  他反正是没有兴趣的,又怎么能为她解惑。
  轻轻拍打她的翘臀一下笑道:“又在胡扯,快去收拾下。”
  “一起啊!”
  收拾利落两人又坐在书房闲聊,他看着她轻笑道:“你说皇上找赞普要人,那边会怎么来事儿?”
  她想了想道:“哼,他们这么多年都没让襄城暴病而亡,这次大震,对咱们是机会,对他们而言,又何尝不是机会呢,我猜,他们会说襄城在这次大灾中香消玉殒,把责任全摊给老天爷这倒霉催的,总好过骗咱们说襄城暴病而亡吧!”
  “也许他们不会说襄城死了呢?”沈立行意有所指。
  她想了想,只有些怀疑地看向他。
  “这次受灾,他们肯定是措手不及。我大夏国库充盈,这些年农、商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咱们的百姓丰衣足食,整体生活水平是那边几倍有余,不少边民看在眼中,不免艳羡流口水;此次大震,作为天朝上国自是要有所表示,他们以为,看在襄城的份儿上,皇上必会大手笔”,沈立行的思维显然更发散。
  她立马坐正道:“大手笔?出钱还是出力?”
  “你觉得呢?”他情不自禁凑上前咬了咬她的小耳朵。
  热气喷在她耳边,一阵红润爬上她的脸庞。她忙靠在他肩上软软地道:“我也不知道。”
  女子无才便是德,让她立回德吧。
  他轻轻蹭了蹭她的脸颊笑道:“人家自然是只想要钱,出力怎么出?派军队去不成?”
  她无声地笑了,派军队去,这不是摆明了想干点儿别的么,傻子才干。他见她不出声,便一下一下地抚摸着她的小肚子。后来想起来什么,稍用力按了按她的肚子,不说话也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她揽上他的脖颈道:“你少喝酒,别乱来,咱们顺其自然就好。”
  他以鼻尖抵着她的道:“又胡扯,我现在很少喝酒……要乱来也只对你。”说着说着又开始覆上了她的唇瓣儿。
  她轻轻咬了他一下,然后趔开,看着他英俊的面庞咯咯笑开了。
  “笑什么?”他眼底一派深邃,像是要看透她一般。
  她想了想才道:“人家都说恩爱夫妻在一起时间长了,会有夫妻相,你说咱们老了,会不会也有夫妻相?”当然,前提是两人能一直相爱相伴走下去。
  “傻瓜,咱们肯定有夫妻相”,他不禁想象着二人两鬓染霜、步履蹒跚的晚年情景,若到得那时,相依相伴一生的人儿一颦一笑都跟自己极为相似,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那你说是我像你好呢,还是你像我比较好?”她抬头狡黠地看着他,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狡猾地道:“你说怎么就怎么。”
  “嘿嘿”,她满意地傻笑两声,突然伸出手捧着他的脸“吧唧”亲了一下道:“有些事可以争取,有些事却不能强求。”
  他正想着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突然门外鸿儿奶声奶气的声音传了进来:“娘,娘。”
  听到儿子的声音,高世曼忙从他腿上下来道:“鸿儿,快进来。”
  他也扭头朝门口瞧去,只见儿子迈着小短腿蹬蹬蹬地跑了进来。不等儿子扑到高世曼的怀里,他已经起身将儿子举了起来:“乖儿子!让爹抱抱!”浑厚安全的气息笼罩着鸿儿,他咯咯地笑道:“爹!”
  “哎,我儿子真乖,来,爹带你飞两圈!”边说边带着鸿儿举高转起了圈圈。
  听着儿子银铃般的笑声,夫妻两人都觉得如魔音入耳,有子万事足,夫复何求?
  到得吃饭时间,鸿儿却不肯走,高世曼拉了他的小手道:“今儿便跟爹娘一块儿吃吧,你可要吃一大碗哦。”
  鸿儿平素吃饭还算认真,在高世曼的高压下他也不怎么挑食,他自己拿着双小筷子,夹的还不算太熟练,或扎或戳,吃的津津有味儿。
  沈立行看不下去,给儿子夹了一筷子肉丝道:“乖儿子,快吃。”
  哪知鸿儿将却不愿意让爹给他夹菜,他小心地夹起那肉丝放到高世曼的碗里道:“娘吃。”
  沈立行轻斥道:“你这小子,不知好歹。”
  高世曼故意瞧了他一眼道:“他这是嫌弃你脏呢。”
  


第432章 点燃导伙索
  ?    沈立行轻斥:“你少挑拨,他跟我小时候一样一样的,别人夹的菜不吃,非得自己动手才行;我那时候吃饭还得上桌,端一边吃也不行”,说起自己小时候,他隐有得意。
  高世曼瞧着他跟个大孩子似的,咧着嘴角吃饭。她暗暗想着,鸿儿如此,那以后便是个有主见的好男人了,比那些奶锅还是要好些,再加上高世曼也容不得他将来变成个妈宝,于是心下特别欣慰。
  等沈立行离京,大夏的国书不日便也送到方寸大乱的吐蕃王城。赞普惊讶于大夏收到消息的快速及时,他们这边还没求助呢,那边便说要助他一臂之力。而且还说大夏皇帝想念襄城、另襄城生母萧美人重病,要接回襄城公主回国见最后一面,然后再住个一年半载的。
  这下赞普可犯了难,他也众人商议道:“大夏国主这么快便得了消息,还送信要帮助咱们,如今灾情严重,有大夏援手自然是求之不得,可现下夏妃早已埋骨于雪山,这可如何是好?”
  “照实说就是了!本来夏妃无福,又不是咱们对她不起!”性子急躁的整事大相赤桑已不耐烦。天灾无情,老天爷突然给他们来这么一下,本来赞普的王位就是从其王叔手上夺来的,其他几个王叔表面恭顺,实际上都恨不得找个机会掀了这宝座,这是一个信奉强权的社会,谁有能力谁上,哪个还遵孔孟之道,跟你讲究个礼义廉耻、君君臣臣啊!
  御前大臣桑布扎皱眉道:“不可,如果照实说,为何这么几年都未向上国禀报,偏这个时候说夏妃亡故?”
  “那你说什么办?要不然就说夏妃在这次大灾时故去好了!”赤桑虽性急,但急中也能生智。
  良久没有说话的大论路东赞此时道:“此时若说夏妃亡故,上国必不愿援手助我等渡过难关……”
  “您一向聪慧有识,您说怎么办吧!”赤桑双眼灼灼地瞧着路东赞。
  “咱们只说夏妃在此次震灾中受了重伤,要好好调养,等上国的援资到了,咱们再说夏妃重伤不治,各位看这样可好?”只有这样,才能既得到上国的援助物资,又能不惹恼上国。至于别的,现下也实在是顾不得了。
  也没人能提出比这更好的法子了,于是便派人去了大夏在逻些的驻地递交了这边的请求。
  只七八日工夫,受灾人数就达上万,天气又热,再加上执政集团又不给力,受灾地区一片哀鸿,疫情也有蔓延趋势。
  大夏的回复未到,赞普的几个王叔和母后诸族那边却分别接见了大夏秘密派来的使臣,他们不仅带来了丰厚的物资,还带来了郑重的承诺。
  大夏那边收到回信,自然是意料中事。不过显然对方很是贪婪,他们没有直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